给你一个职位,你能胜任吗?(新职场铁律100条案例解析)

作者: 皱眉大师

  从一九九九年第一次接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专家萧鸣政教授的HR专著以来,转眼已过十二年。在这既短暂又漫长的十二年里,遵循大学专业造就的学术轨迹,我逐步接触、接受并领悟到了一些职场方面的专业理论及其精髓,这些学术理论的积累与探索不但能够系统梳理前辈们的知识精华,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成为解析纷繁复杂职场乱象的重要依托。不过与静态理论的标杆价值相比较,动态实践尤其是一个个鲜活的职场案例更能体现不同层面的群体在职场上的博弈价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倘若想在职场有所发展或建树,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把HR理论成果向现实转化的观念,必须把那些对职业发展有益的专业知识和理念转变为简洁易懂的职场铁律并加以遵循,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狼性事实,这种观念的转化本身就是职业化的内涵式要求。我在八年前进入某中央直属派驻机构工作,亲身接触到了大量体制内的职场案例,同时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得以接触到体制外尤其是诸多企业界的生动案例,其中不乏一些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职场典故。我觉得有必要借助一个互动平台,从职场铁律案例解析的全新角度,把我所掌握的职场理论与接触到的职场规则进行一番梳理与整合,奉献给那些为了生存与发展而奔波于职场的普通朋友。其实说实话,我觉得在这个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新职场时代,很难说有一成不变的所谓铁律,不过是存在一些相对靠谱的规则与规律罢了,我愿就这些或明或暗的规则与规律,与各位志趣相投的朋友进行持续而深入的靠谱交流。

  日期:2011-06-24 13:32:55
  新职场铁律001:榨干普通职位的最后一滴血
  面对不起眼的职位和枯燥单调的工作,有些人特别是职场新人往往耐不住寂寞沉不住气,不是心生怨念就是萌生退意,觉得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与这么普通的职位不相称,自己在这样的职位上是在白白的消磨时间,既不能学到单位核心知识,又不能积累有价值的经验或阅历,况且一般而言,普通岗位的薪酬待遇也与胸怀抱负的年轻人的心理预期大相径庭。他们倾向于认为这种在普通职位上日复一日的机械劳动,简直就是在温水煮青蛙,如果在短期内职位或工资待遇没有明显的改善,那么毋宁辞职也比在这里浪费生命强许多。

  日期:2011-06-24 13:45:57
  有些在职场上不太如意的朋友信奉甚至是尊崇一个理念:“树挪死,人挪活”,在遇到类似于“温吞水职位”的时候,更多的理想未泯的人都会萌生辞职另谋高就的想法,希望通过单位的变换与职位的变更来扭转目前遇到的职场囧境。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能不假思索地提倡,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挪一下位置都能活的更好,就像并不是所有的树被挪了位置都会枯萎一样,甚至有些人会因为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而再次遭遇“被煮”的命运。

  日期:2011-06-24 14:07:07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L君在初入职场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窘境。在大学毕业的时候,L同学过五关斩六将,凭借着优异的大学成绩和内敛而幽默的性格获得了北方某省第一大城市商业银行的Office,成为信托部的一名职员。在2003年的北方城市,L同学可以拿到2700多元的月俸,与另外一位同事一起住在单位提供的两室一厅宿舍,单位还免费提供了一辆电瓶车以供L同学收发信函文书和上下班使用,这种待遇在当时还算说得过去,而且在当时与L同学交流的时候,并没有感到他对此有何不满。不过毕业不到一年,就听QQ群里的同学谈及L同学辞职北漂的事。L同学认为自己是全国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而且入学的专业也是当年全国首度招生,自己不应该偏安一隅,尤其重要的是,L同学认为自己目前职位所从事的工作过于简单,每天上午都在信托部前台对着电脑录入信息,此外就是利用下午下班前的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骑着电瓶车四处收发信函,全部工作几乎没有一点科技含量,也没看出需要多少智商,对于这种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一个初中毕业生足以应付甚至绰绰有余,自己满脑子的IQ无以发挥,英雄没有了用武之地。

  日期:2011-06-24 14:26:59
  基于上述情况,L同学认为自己不应该就这样在一个看不到出路和未来的单位继续混下去了,经过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认真交流和激烈争执,L同学还是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在商业银行信托部的工作,东进,一路向东,到被誉为“首善之区”和“总部经济发源地”的首都北京谋求发展。
  墨菲法则认为,如果一件坏事有发生的可能,那么这件坏事一定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果不其然,事与愿违。L同学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在商业银行积攒下来的万把块钱来到北京,首先在求职方面就被残酷的现实竞争施以下马威,在屡遭碰壁与数品闭门羹之后,L同学才在某家私人商业网站谋得一个网站编辑的职位。说实话,这职位与电子商务或IT行业没有多大联系,充其量不过是网管的升级版,L同学在此职位上夜没有逗留太久,因为他是学管理出身,对于网络维护与更新方面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属于典型的专业不对口,而且一个月的薪水只有区区的1500多元,是原来工资的一半左右,这在2004年的北京也就是糊口而已,这种职位与能力的不对称和薪酬落差让L同学再次踏上了第三次择业的道路。

  日期:2011-06-24 15:12:21
  就这样,L同学在职位更新与理想破灭的竞合选择上步履蹒跚、伤痕累累,直到如今,八年过去了,L同学还在北京飘忽不定,没有在任何一家单位干满一年,还在为谋求一个新职位而奔波。

  针对这种现状,究其原因,我觉得L同学犯了一个职场大忌,这就是不能正确认识一个普通职位对个人发展的内在价值,让行动跑在了大脑的前面。
  我认为每一位身处职场的朋友都应该制定一份兼顾职业理想与自身实际状况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份规划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假如你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假如你暂时没有创业的想法和举动,那么在你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势必要从基层做起,从最简单的业务做起,这是符合林德布罗姆渐进理论的最佳安排。从长远的角度看,普通职位不可怕,甚至还很可喜。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职场新人是不会对职场有着特别深刻的理解,对于职业定位与职业锚的概念还只是懵懵懂懂,因此,一个普通的职位与单调的工作是职场新人从学生到职员转变的缓冲区与过渡带。在普通职位上,我们可以掌握第一手的业务基础知识和学习业务的方法,而后者尤为重要,因为胜任职位的前提就是终身学习,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与方面,无异于获得了点石成金的那根魔力手指,在今后的职位转换甚或单位变动中也能利于不败之地。在普通职位上从事单调的工作,可以磨练我们原本浮躁气盛的内心,而平心静气下的淡定心态是成功应对职场风雨的性格屏障。在最初的几年里,我们会坐在普通职位的冷板凳上,但是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那就是充分利用普通职位和机械工作对个人思维和智力牵扯不大的优势,抓住一切时机学习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把平时零散的时间完全利用起来,在业务学习、人脉经营、潜规则领悟等各个领域潜心钻研,所谓“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你有了一个较为深厚的业务技能和相对成熟的人脉网络,而你又懂得并遵守职位规则,那么今后的职位晋升之路就会相对平坦。对于职场女性新人而言,抓紧初入职场从事普通职位的这几年黄金时期特别关键,最起码要完成从女孩子到女人的转变,要是能适时生一个小宝宝就更好了,以后在职场上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日期:2011-06-24 15:42:28
  我提倡立足既有条件充分发掘普通职位对个人长远发展的内在价值,但是并不反对有准备的跳槽。我所说的准备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也可以说是心理准备,那就是要充分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本着“职业锚第一”的原则来看待跳槽。所谓职业锚,就是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假如你确定自己目前从事的职位与职业锚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时候,那么你可以考虑跳槽。不过在跳槽之前,我认为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要对可能遇到的职位不称心或薪酬不理想有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要具备条件上的可行性,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比如说家人的意见,特别是伴侣的看法,我奉劝那些意气风发的朋友,千万不要有抛妻别子去跳槽的打算,这种机会成本的代价过于高昂,而且即便是最后取得了职位上的满足,那么责任心的缺失与良心上的谴责将会伴随一生。第三,在征求意见并取得了家人朋友的支持以后,还要有物质上的准备,要有确保自己六个月内不受制于新职位待遇高低困扰的资金保障,否则自己又会陷于满意的职位与失望的薪酬之间两难选择的困境。最后,要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适应新工作的能力,我们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很少能够直接用于具体工作中,L同学没有知识储备就贸然跳槽进而失败的惨痛教训就在眼前,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没有几个八年可以挥霍。

  总而言之,对于职场新人或正从事基层工作的朋友而言,深刻认识到普通职位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掘普通职位的内在价值,这是我们度过职场缓冲期的副产品与最佳回报,甚至可以说,我们一定要榨干普通职位对促进个人发展有益的最后一点血!这是每一个职场人的历史使命!
  日期:2011-06-25 10:20:34
  新职场铁律002:争做职场稳定器,不做职场菜篮子
  在阐述这条铁律的内涵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对“职场稳定器”和“职场菜篮子”这两个名词进行一个基本界定,以免朋友们望文生义或先入为主进行含义推测。
  职场稳定器的意思就是指那些熟稔相关业务知识、深谙职场规则、维系良好人脉并拥有同事支持的人,这些人在业务方面完全拿得起来,不但可以胜任现有岗位职责的硬性要求,也可以满足领导交办的各种软性任务,既能办事,又很懂事,还不惹事,把这样的人放在公司的关键岗位上,不但可以独挡一面,还能够对其他员工产生一种基于业务能力钦佩之外的工作与心理上的双重依赖,这些人在单位里充当的是一种稳定器的作用,让其他员工真切地感知到凭借能力获得晋升这条路径的现实性,这些人不但让领导放心,下属也没意见。

  与之相对应,职场菜篮子就是指那些业务不精通、在人际关系方面被边缘化的那一部分人,这些人有的怨天尤人感慨时运不济,有的貌似怀才不遇实则牢骚满腹,在体制内的部门,有个别人甚至躺倒不干得过且过混日子。对于这些人,单位各个部门的领导都很忌惮,都不希望这些人成为自己的下属,因此在历次岗位调整过程中,这些人就像菜篮子一样,被不同部门的领导拎过来拎过去,在这个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在那个部门工作一段时间,没有一个部门愿意留下他们作为长期的培养对象。

  日期:2011-06-25 10:51:24
  我的一个高中校友,大学毕业以后在内蒙古通辽市下面的一个旗(县)的旗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在这个貌似务虚实则相对忙碌的职位工作了两年半。在这段时间里,他白天跟着不同科局的领导各地调研和开会,晚上回家还要撰写调研报告,尤其是上级单位的领导前来视察之前的那段时间是政研室工作最为紧张忙碌的关键节点,他要根据不同领导调研视察的不同侧重点来撰写差异化的工作汇报和各项材料,而写材料被公认为脱发秃顶的第一元凶。不过成绩总是与付出不成正比,这位同学每次写的材料都被领导数度退回重改,这让他头痛不已,最后他申请调换部门,这正中领导下怀,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他被频繁轮岗多达五次,在每一个职位上都没有工作太久。起初这个同学还以为是领导不念功劳念苦劳而有意栽培他,让他在各个岗位接受锻炼进而为提升做准备,但是后来连比他晚参加工作三年的同事都被提拔为政研室副主任,自己却连一个副主任科员还没混上。至此,他彻底心灰意懒,既然升迁无望,又没能力和魄力离开公务员系统,索性浑浑噩噩过日子,心甘情愿成为职场菜篮子,在不断的职位轮换过程中期盼着申领退休金的那一天。

  日期:2011-06-26 20:26:39
  金门混迹发苍苍,从此菰蒲岁月长。人世正酣争夺梦,老翁已泊水云乡。自有素业衡轻重,久觉红尘可悯伤。只恐诗名天下满,九州无处匿韩康。这是曾国藩写的一首名为《送梅伯言归金陵》的诗句,表达了曾国藩一度怀才不遇的惆怅情感,可见即便是“为国藩篱”的军政大家也有落寞的时候,但是这种落寞是暂时的,是一种通达大势的蓄势待发,更是一种藏巧于拙的韬光养晦,这种处世大智慧与职场菜篮子所自认的怀才不遇有着天壤之别,后者属于典型的不作为,是对自己业务生命乃至职场生命的自戕。每一位职场新人都面临着相同的境遇,那就是对职位职责的再认识、对业务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对职场规则的再领悟,真正的分水岭不在刚刚入职的那段时间,而在这之后的三五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后,职场新人步入公司业务中坚阶段,随之分为两部分,一种人是在过渡期间勤奋学习,“锥处囊中,锋芒毕露”,在业务等领域成为领导不可或缺的仰仗人才,逐渐步入职位稳定器的行列;另一种人则由于主客观的因素而贻误战机,没有在新人中崭露头角,进而失去了领导的关注和信赖,在遇到一些急难险重的问题之时,领导往往把担子交给稳定器去承担,以达到较好完成任务和锻炼栽培业务苗子的目的,这就在工作分配方面更加对职场菜篮子不利,不但不被领导重视,反而失去了表现立功的机会。因此可以说,职场新人一旦进入公司角色,就务必从一开始就在各个领域下真功夫,不要迷恋一些所谓的“职场厚黑学”或者是“升迁秘诀”之类的旁门左道,大家要知道,公司领导或单位负责人是有工作目标和指标压力的,他们迫切需要能够真正愿意为他们办事的而又有能力办好这些事的下属,至于一些潜规则的东西,那是有了一定业务基础之上的人际交往艺术,属于“锦上添花”,而成为职场稳定器则是对胜任职位的一种“雪中送炭”,二者切不可混为一谈。

  日期:2011-06-27 10:25:40
  新职场铁律003:打造个人品牌,无论该品牌与职位有无关联
  谈到品牌化经营或营销,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公司的品牌化经营或者是产品的品牌化营销,本质含义都是借助于品牌的无形价值力量来推动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且利用品牌效应来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把无形资产价值变现为真金白银。
  其实个人要在职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主动打造个人品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品牌化经营已经成为职场人士彰显个性和能力的重要抓手与切入点,也成为使自己区别于一般职场人的鲜明特征。
  日期:2011-06-27 11:03:40

  我在某内部培训班上结识的一位朋友,从事现在的工作之前曾在当地市委组织部工作七八年,后来由于同在该部门工作的妻子即将获得升迁,他出于职务回避的考虑调到了现在的单位,成为一个外勤科室的负责人。由组织政工部门来到行政部门的外勤业务科室,对于这位年届不惑的朋友来说无疑成为一个新挑战,除了需要系统学习业务知识以外,如何适应新单位的人际生态也成为他不得不认真面对的现实,毕竟明年该单位就要进行新一轮的科级职位民主评议竞争上岗,而众多同事中资历老、业务精并且人脉广的准科长也为数不少,自己凭借组织部的照应而获得的职位必将在第二年的中旬面临内部聘岗任职的激烈竞争。如何能够在将近一年的过渡期内获得领导的青睐和群众的认可呢?假如拿出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来钻研业务,估计也只能是粗通,因为外勤科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流程比较纷繁复杂,很多业务规定要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运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部门里已经有好几位业务尖子了,在这一年里,即便是早出晚归苦心孤诣,这位朋友也很难在业务领域达到业务精英的现有工作水平。我的这位朋友毕竟是组织部门出身,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在扩大群众基础方面,他就采用了品牌化经营的策略。在进入组织部工作之前,这位朋友曾在高中任语文老师,文笔不错,于是他决定在业务领域之外另辟蹊径,实现特征差异化和能力品牌化。在过渡期的这一年里,他以岗位练兵的形式和培养科室后备干部的由头,在业务上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并依托本部门的业务尖子进行规范化和精细化操作,确保科室工作不断档并争取有新的工作亮点。其实这位朋友的个人侧重点在职位业务领域之外,也就是说,他把更多的精力,尤其是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不断挖掘该市本土文化的典故轶事,经过半年多的辛苦努力,他成为该市都市晚报副刊的专栏作家和特约撰稿人,专门从事该市本土文化搜集整理和宣传工作,并获得了几次征文的奖项,在当地文化圈小有名气。这位朋友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为自己打造了“自由撰稿人”和“本土文化传承者”的双重品牌,获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认可,在单位内部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能力差异化之路,并且在第二年的科级岗位民主评议活动中脱颖而出,最后凭借个人品牌能力成为单位信宣部门的新任负责人。

  日期:2011-06-27 11:35:29
  走差异化品牌经营之路,这是胜任职位进而获得意外惊喜的一条捷径,走好了就是个人能力方面的闪光点,是自己却别于他人平庸的分水岭。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差异化品牌经营也不能不假思索地滥用,比如说在公司研发等科技领域,领导最看重的还是扎扎实实的工作能力和研发成果,毕竟这是研发企业的命脉所在。假如你作为一名研发人员,在业务能力上没有过人表现,反而约同事频繁去KTV一展歌喉,或者是在门户网站和论坛社区大谈民主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那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的好日子不多了。你会被单位领导或部门主管认为是不务正业,是不关心单位现状和领导苦衷的没心没肺派的典型代表,假如你被打上了“业务混混”的标签,那么这个标签就成为你在这家单位挥之不去的新品牌,而这个品牌明显是氶待剥离的有毒负资产,是大家避之不及的职位涣散剂。

  日期:2011-06-27 11:37:44
  在我们的视野里,个人品牌的涉及领域特别广泛,这给了职场人以相当大的选择余地。这些领域包括:运动类,其中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以及游泳、垂钓和野外拓展能力等都属于在公司里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在这些项目里的任何一个领域获得出众能力,都可以成为个人品牌。假如你有唱歌、演讲甚至跳舞的天赋,那么恭喜你,你在单位里注定成为文艺人才,而单位组织的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或现在正火的红歌传唱以及诸如年会等各项活动,这些平台都是为你而搭建,是你表现个人品牌价值的大舞台,也是获得领导关注、青睐以及扩大群众基础的最佳平台。

  走差异化品牌经营之路,这是胜任职位进而获得意外惊喜的一条捷径,走好了就是个人能力方面的闪光点,是自己却别于他人平庸的分水岭。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差异化品牌经营也不能不假思索地滥用,比如说在公司研发等科技领域,领导最看重的还是扎扎实实的工作能力和研发成果,毕竟这是研发企业的命脉所在。假如你作为一名研发人员,在业务能力上没有过人表现,反而约同事频繁去KTV一展歌喉,或者是在门户网站和论坛社区大谈民主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那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的好日子不多了。你会被单位领导或部门主管认为是不务正业,是不关心单位现状和领导苦衷的没心没肺派的典型代表,假如你被打上了“业务混混”的标签,那么这个标签就成为你在这家单位挥之不去的新品牌,而这个品牌明显是氶待剥离的有毒负资产,是大家避之不及的职位涣散剂。

  日期:2011-06-28 22:05:39

  新职场铁律004:切忌挡人财路,否则自寻死路
  在展开论述这条铁律的内涵之前,有必要简要谈谈职场财路的事儿。在这里提到的职场财路,显然指的不是正常的工资待遇或福利,人员指向也不是针对那些创业者或者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这里所说的财路是指普通职场人士获取薪酬待遇以外收入的潜在途径。
  也许有朋友会感到纳闷:普通的职场人员往往是公司里面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工作在业务一线,无论就劳动强度还是薪酬水平而言都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很多人还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去义务加班,残酷的就业竞争形势和高企的CPI指数都在无形中对这一部分弱势群体施加着压力,让他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疲于应付。对于这样一个貌似孱弱的职场群体,能够确保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和得以养家糊口的辛苦钱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怎么可能在公司里还有工资以外的收入呢?

  其实不然。虽说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必然存在着工薪外财路,但是不可否认在目前国内市场化发育不是很健全的经济运行情况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不单纯依赖市场竞争模式的通行套路。在这条商业套路的左右,分布着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职位,正是这些其貌不扬的职位支撑起了商业社会的毛细血管和终端结构,与这些职位相对应的这批职场员工,但凡头脑机灵而又具备一定魄力者,都成功的开辟出了“地下财路”,成为商业潜规则的既得利益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