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洹上野老
写在前面的话。
假期去了安阳袁林,门票35元。
意料之中的荒凉,稀稀落落的游客,几个女讲解员(其中有一个不错),经年失修的建筑。
这一切都注定了卤煮此行的色调。
也注定了袁林一如既往的冷清。
回来路上,在出租车上跟的哥聊起袁公,聊起中山陵,言语中提到两处景点的落差,小哥当时就声音洪亮:那是,袁世凯是什么人物?孙中山是什么人物?我当时一惊,心想是个明白人,没等我开口,小哥接着说,那袁世凯能和孙中山比吗?
根据卤煮记忆,以上内容和的哥原话不差五个字。
的哥是对的,两人不能比,两处景点也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中山陵还没免费,门票70,买完票还要排队,排完队进去还不一定能挤得过人家。
生前所向披靡,身后终输政敌。
千百年来,历史的书写权只在胜利者手中。
其实,袁世凯一直都是个悲剧人物。
人民骂他“国贼”,顾维钧说“他是一个爱国者”,蔡东藩说他“真乃乱世真英雄”,连鲁迅先生也评价他说“相形之下,后来的统治者识见浅薄不足道”。
成与败,誉与谤,能臣OR奸雄。
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一直认为,一本有价值的历史读物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作者没有党派背景;不在大陆生活(或出版);有独立之思想。满足这三个条件,其笔下的历史和历史观才是客观而真实的,才是赤裸裸的历史。没有政治顾虑,没有言禁羁绊,才会出现真正的文化繁荣。
本文不戏说,不野史,不唯独写袁,还有同时代的国家大事,总体算是写一下晚清。
观点不带成见,不含阶级立场,不搞阶级斗争,不反Dang反社会,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破坏了谁的偶像也别介意,就是一起乐呵乐呵。
日期:2013-10-21 21:34:58
第一章 家族崛起
一 袁家出了个袁甲三
1853年的那个春天,咸丰皇帝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正在做一个改写历史的决定。三年前道光驾崩,国丧还没结束,广西出现民乱,临危受命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暴卒途中,太平军一路向北,势不可挡,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一举拿下南京城。
此时的八旗和绿营已成摆设,用老胡(胡林翼)的话说是“千人为营,十贼可破”,这战斗力别说打仗,能跑利索已经很不错了。国无劲旅,朝无良将,咸丰只得广开言路,允准大小京官建言献策,工部侍郎吕贤基也参与了这场讨论。
这一年老吕年届半百,本到了职业天花板的年纪,他之所以积极参与,也就是想唱个高调,给老板留个好印象,失误就失误在他用错了人,找了个枪手叫李鸿章。
李是老吕同乡,在翰林圈里小有名气,他爹李文安也和吕关系较好,撰写奏折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他身上。吕贤基的交代很简单,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可以少于八百字,但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精忠报国之类的尽管往上套,至于谈什么退敌之策,呵呵,你懂的。
李鸿章答应得很好,结果却着实坑了老吕一回。
第二天,咸丰授命吕贤基为团练大臣,还给他请了俩帮手,刑部员外郎孙家泰和户部主事朱麟祺。老吕的差事听起来很拉风,其实类似于知青下乡,只是他年龄大了点,完全没那份激情。京城天子脚下应有尽有,除了空气不好,哪一点都比农村强,习惯了锦衣玉食的吕贤基当然心不情愿,自己一把年纪了,回到那穷乡僻壤悍匪猖獗之地,能不能活着回来,他还真没有信心。
堂堂上国,让一群文弱书生带兵打仗,是有点拿不出手,但正规军都成了烟鬼,紧急关头,只能用书生和民兵独当一面,就连在家休假的曾国藩也于两个月前奉旨组织乡勇,索性连京城都不用回了。
太平军攻打长沙时,曾国藩正丁忧在家,他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日后的飞黄腾达会和城外那些“长毛”有关,不光是他,所有下乡的大臣都在观望,黄金大道被探索出来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冒这个险。
但作为私企打工者,一切都不是他们说的算。
弃笔从戎的例子很多,这绝对是最让人郁闷的一个。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晚清六十年的政治格局和命运走向开始紧紧和汉人联系在一起。
日期:2013-10-21 22:04:16
当吕贤基拜别家人再看到李鸿章时,内心仍有一股想扁他一顿的冲动,卖弄文采掉书袋不说,要不是你慷慨陈词用力过猛,咸丰怎么会让我下乡剿匪,这跟怂恿有什么区别?那好,君祸我我亦祸君,咱们就一起上前线吧,死也得拽个垫背的。
李翰林此时刚过完三十岁生日,中进士也才满六年,官职虽然不大,但天天泡在翰林院舞文弄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有工资发,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小日子也算惬意。如今刚想在京城混出个名堂,一道圣旨下来被打回原形,自然不爽。
都怪那个落榜的复读生洪秀全。李鸿章边收拾东西边小声嘟囔。
1843年,广东人洪秀全复读三次之后,再次科举不第,沉重的打击让他生了一场大病,还落下了后遗症,见人就说他和上帝是父子关系,活脱脱一个祥林嫂。但人们很快发现,这个人并不是一般的神经错乱,说起理论一套一套的,听说还创立个什么拜上帝教。1851年,洪教主在广西自封天王,两年后攻破南京,成为屌丝逆袭的一个优秀典型。
清廷跌跌撞撞走到现在,已是烽烟四起,除了要对付太平军,还有两淮的捻军。来到安徽舒城,吕贤基又向清廷要了两个人,其一为安徽太湖人赵畇,另一个人便是我们要讲到的兵科给事中,袁甲三。
袁甲三不是徽籍,老家在河南项城,被吕贤基平白无故拉下水,他不光没生气,看样子心里还很乐意,到底跟老吕是同榜进士,阶级感情在那,这回两人不光同过窗,又要一起去扛枪了。
袁甲三南下不久,太平军开始北伐、西征,在老袁眼里,这帮人信仰怪异,装束独特,发型也比较另类,更重要的是下手狠,打起来不要命。
真正接受考验的时候到了。
只是,这次他需要的不再是笔墨纸砚,而是冷冰冰的大刀长矛。
日期:2013-10-22 09:29:16
这种生活让老吕很没有安全感,安徽老家他是一天也不想待,天天跑来跑去,一会打太平军,一会打捻军,甚至有点像玩老鹰捉小鸡。可吕贤基知道,这不是游戏,也不是他擅长的考试,他要面对的远比拿着笔杆子写文章要残酷得多。
老吕的感觉是对的,安全感从来都不属于战场。
西征军攻陷桐城以后,直逼舒城而来,朱麟祺闻讯驰援,半路与西征军不期而遇,力薄战死。正当李鸿章考虑要不要援军舒城时,他的手下已经为他备好了快马--不是去救援,而是逃跑,盛情难却,李鸿章连夜赶回合肥老家。舒城随之失陷,吕投水而死,李幸免于难。
西征军一路北上,兵临庐州。
在这里,他们遇见了老对手江忠源。西征军从南昌城外退兵后,江亲率两千人一路追赶,经九江、武昌,赶到六安时,桐、舒二城已先后沦陷,为防敌军偷袭,江忠源留一千人驻守六安,终于先于西征军之前赶到庐州。
此时庐州城内除了老弱病残,腿脚好的加起来也就三千人,形势不是一般的险峻。
江忠源是湖南人,金田起义那年随赛尚阿赴广西戡乱,当时还没有湘军,他募集五百湘勇号称楚军,驻守桂林城外与太平军激战,三战三捷,蓑衣渡一战中,南王冯云山也死在他的炮灰之下。在朝廷眼里,对付太平军,江忠源绝对有实战经验。
随后的一个消息让咸丰改变了看法。
庐州失守,江忠源投水自尽。
不光丢了城池,两人连死法都一样,没等缓过神,外面又传来曾国藩投河的消息,打击接二连三,咸丰一时不太适应。
江忠源的死跟一个人有很大关系。当时江久困庐州,弹尽粮绝,城外太平军又拿出屡试不爽的看家本领,挖地道埋炸药,一炮下去,城墙被炸开“八丈有奇”,照这个打法,如果没有外援,庐州城破毫无悬念。
袁甲三想到了正在河南剿捻的陕甘总督舒兴阿。袁生在豫东,对当地交通相当熟悉,他向咸丰提议,如果舒兴阿走沙河水路,从河南到安徽一帆可达,届时江南提督和春赶到,统带舒兴阿的部分兵力,联合江忠源内外夹击,庐州一战,则胜券在握。皇帝允准,舒兴阿随后率领一支四五千人的援应部队从陈州乘水路赶往庐州。
咸丰一遍一遍飞催,舒兴阿日夜兼程,千呼万唤,舒兴阿来到庐州城外,各路援军也陆续抵达。
事情发展到这,咸丰松了一口气,江忠源有救了,庐州还是我家的。不想舒兴阿与和春关系并不那么融洽,辛辛苦苦跑到这,让他分拨三千兵力给和春,舒兴阿心里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咸丰三番两次叮嘱他“万勿耽延观望”、“毋稍瞻徇”,舒兴阿却一味终推诿迁延,从江被困到殉节而死,舒兴阿自始至终也没有给和春一兵一卒,结果战机贻误,城陷人亡,他本人也落得个“劳师糜饷,日久无功”。
江忠源死后,袁甲三立即在咸丰那告了一状,舒兴阿因此丢了乌纱。
日期:2013-10-22 12:06:34
在袁甲三的官场生涯中,他的名气并不源于后来的战功,而在于他刚直不阿一根筋的个性。史书记载他“以謇谔著声”,被他举报过的官员参差不齐,其中大部分不是巡抚就是总督,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比袁甲三官大,这还不算狠,最让袁甲三名声大噪的是弹劾载铨。
你可以打假,打假打出风格,名声出去了也就得了,非要一条路走到黑,还跟大腕儿干上了,不是大家说你,这你就有点涉嫌炒作了。这载铨是哪个屯子的?不用调档案查简历,一看这名字里面有个“载”字就知道,这人也姓爱新觉罗,不但是童叟无欺如假包换的正宗皇族,他曾祖永璜还是乾隆的大皇子,若不是皇帝最爱的老婆大丧时永璜“无哀慕之诚”(哭得不起劲儿也不行),表现得差强人意,甚至还有继承大统的可能。满清贵胄你老袁都敢惹,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袁甲三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读书人寒窗十年,为的就是匡扶正义,作为言官,白拿俸禄不干人事,打假只靠业余,肃贪倚重网络,官员尸位素餐,反腐全靠小三,这是什么?这分明就是渎职。袁甲三不会这样,从道光末期开始,他先后担任过御史、给事中,虽然他这个人有点不识时务,但这不能怪他,言官的日常工作就是打小报告。
日期:2013-10-22 13:27:13
如果说以上案例是作者为了证明袁甲三的弹劾屡试不爽,那么从舒兴阿之后,袁甲三开始在事业上碰了钉子。
1855年,老袁在工作上和同事出现了意见分歧,按理说这都属正常,可袁甲三不行,出于职业习惯,老袁什么事都爱拿到专业层面上分析,于是稍不顺心,他又蠢蠢欲动了。
这一回他参的是上司和春与安徽巡抚福济,两个人都是满人,态度难免有些骄纵,最让袁甲三看不顺眼的是他们办起事来磨磨蹭蹭,消极怠工,老袁自然把这些都跟咸丰说了,最后还加了一句,庐州迟迟没有收回,都是因为这俩人。
袁甲三没有想过,以前每次都能完胜对手,很大原因在于他面对的是一个人,双方势力一比一,自己科班出身,专业水准过硬,对付一个业余选手完全不在话下。这次就不同了,尽管和春福济多有不和,但现在被人告了状,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理,两个人决定一致对外参袁甲三一本,理由是贪污军饷。
几天后,咸丰喊老袁回家吃饭。
以前都是弹别人,这回被反咬一口,老袁体会到了被打小报告的滋味。
袁甲三出身农村,性情秉直,没有满人的高傲,办事也踏踏实实,在安徽的人缘有口皆碑。他回京当天,道路被围得水泄不通,马车迟不能行,面对泣不成声的百姓,袁甲三很感动,但别无选择,他现在要做的是回去配合调查,如果有机会,他可以再来回报乡亲,那样也算对得起挽留他的百姓。
袁走后,皖北捻军复燃,并迅速蔓延到河南境内。
就在老袁被隔离审查期间,北京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自杀事件。
社会反响之所以如此强烈,是因为这件事跟袁甲三有关。
死者叫胡文忠,是安徽怀远县农民,几个月前他卖掉女儿,怀揣状纸,徒步赴京。什么事能让老胡下这么大血本?答案很简单,他只是想让袁甲三回安徽任职。
不是楼主矫情,初次读到这里,我特意看了地图,对着电脑屏幕我沉默了很久,脑海里也出现很多影视剧中的类似画面,那一刻,我对胡文忠肃然起敬,我设想过他的模样,那应该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旧时代农民,脸上带着晚清照片中常见的黢黑和削瘦,可在我看来,他仍是一位英雄。试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吗?一个官员究竟需要多大的魔力才能让人民如此爱戴?才能让百姓拥有决心和勇气做出如此大的牺牲?
有些问题只有历史才能给出答案。
胡文忠内心淳朴,愿望简单,当他徒步数日来到他寄托了希望和梦想的紫禁城时,他失望了,都察院驳回了他的请求。回到客栈,胡文忠想了很多,走了那么长的路,女儿也已经与人为奴,破釜沉舟却无功而返,还有何颜面再见父老和亲人?绝望之下,老胡怀揣着状纸和遗憾悬梁自尽了。
胡文忠的“尸谏”成为当时最为轰动的上访事件。
很快,袁甲三的冤假错案得以查清,在查办此案的怡良等大臣力挺下,老袁被重新起用,这一次,他去的是河南。
复出的袁甲三重召旧部,在豫皖战场上三战三捷,被朝廷授予京堂候补,官至三品。
此后,袁甲三迎来了他的黄金时代。
1857年,授太仆寺卿,赐顶戴花翎。
1858年,督办豫皖苏三省剿捻事宜。
1859年,授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军务。5月,擢漕运总督。次年赏穿黄马褂。
从六年前的下乡“知青”到现在的一品大员,袁甲三一路扶云直上。
日期:2013-10-22 19:22:35
二 无形的遗产
大清帝国内部正打得火热,英法两国趁火打劫,发动了二次鸦片战争。
1859年9月,英国内阁开了一个长达八天的会议,会议主题是总结大沽口海战的失败经验,以及对中国增兵,把皇帝赶出北京城。
三个月前,英法舰队闯入渤海湾挑衅,僧格林沁率清军英勇反击,以三十余人的微弱伤亡重创敌舰十余艘,毙伤敌军四百多人,历史上把那次较量称为第二次大沽口战役。
那是晚清政府在对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一次胜利。
一群拿着冷兵器的瘾君子都打不过,欧洲人觉得这是他们强盗界的奇耻大辱,以后在道上混让同仁们还怎么看,他们认为,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1860年秋,英法增加数倍兵力重返渤海湾,这一次清军很快溃败,联军随之攻陷天津,涌入北京城,火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咸丰帝只能带着老婆去热河“秋狩”了,这一去,竟再也没有回来。
1861年,太平军痛失安庆,天京失去军事屏障,陈玉成坐镇庐州调兵遣将,试图挽回安徽局势,但清军没有给他喘息机会,庐州随后遭到多隆阿和袁甲三等人的联合围攻。
本来陈玉成打算去西北和西征军会师,不料遇到了一个叫苗沛霖的极品,至于极品到何种境界,我们先做一个简单了解。
1856年以前,苗沛霖还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团练头子。
1856年,自己单干。
1857年,投清,被封道员。
1860年,自己单干。
1861年,反清,被太平军封奏王。
1862年,投清,诱捕英王陈玉成。
1863年,反清。
1863年底,兵败被杀。
看到苗沛霖的经历,楼主已经为他出神入化的无耻境界所折服,无耻苗能在七年时间里两边倒,还倒得游刃有余,并没有什么秘诀,靠的就是枪杆子。如果真要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他的反复成性混淆了双方视听,弄得大家都不知道他到底跟谁一伙,最终得以成功“潜伏”。
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苗兵败之后正要逃跑,被部下从背后杀死,人头也被送到清军大营,这个最没有原则的政治无赖,潜伏了一辈子,最后命丧于“潜伏”自己身边的部将手中。
两个字,人品。
说是时势造英雄,其实偶尔也造一下无赖,苗沛霖这个土匪头子就是时势造的。
很多年以前,苗同学是一个科举路上混得比较失败的大龄秀才,牛人十几岁就中了,但苗沛霖成为苗秀才的时候已经快三十岁,早年的仕途多舛注定了他以后报复社会的变态心理。发捻起事以后,苗借团练之名,迅速拉起了一支队伍,号称苗练。我们前面已经讲到,当时的官方团练组织也就是那些下乡京官的乡勇,而混水摸鱼的苗沛霖团伙,在被招安之前,纯粹是一个民间组织。虽然在读书方面智商不高,但苗沛霖这个热爱幻想的土军阀也是“有思想”的,他的政治偶像就是老乡朱元璋,出于对时势的“洞察”,他还借鉴了老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思想,妄图在乱世之中成就一代伟业。可惜造物弄人,因智商有限,苗沛霖对时局屡次“误判”,最终投机失策,招来杀身之祸。不聪明还学人家秃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日期:2013-10-23 12:57:42
咸丰驾崩热河后,苗沛霖觉得“大清气数已尽”,联合太平军再度反清,此前陈玉成攻打定远,安徽巡抚翁同书弃城辗转寿州,苗沛霖派间谍潜入城内,不料间谍被团练首领孙家泰所杀,苗以此为借口带兵包围了寿州城,要翁交出杀人凶手。翁同书答应了他的要求,不但将与苗交恶的徐立壮处死,还囚禁了孙家泰,孙大义凛然,仰药自尽。
凶手已死,按理说苗该撤兵了,但在无赖的字典里,从来都没有诚信二字。苗沛霖提要求是假的,追究孙的刑事责任也是假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占领寿州,当他佯装撤兵绕了一圈又回到寿州时,翁同书知道上当了,小人不愧是小人,君子永远都不是他的对手,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底线,明明是拳击,他连咬都用上,这就难对付了。
苗沛霖用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他的人品,这回他不但没撤兵,还攻入城内俘虏了翁省长,杀害了孙氏一门六位团练官员和全家老小,酿成轰动一时的寿州事件。
翁同书弃城在先,杀害团练首领在后,还为反复无常的苗沛霖说好话,妄图“招安”,一旁的曾国藩再也看不去了,事情刚刚平息,一封弹劾信就发到了北京。翁同书他爹翁心存是当朝帝师,弟弟翁同龢后来也是帝师,所以这位翁省长的背景不是一般的硬。正因如此,曾国藩的奏折里说了,“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意思很明了,多硬也要弹。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朝廷只能依法判了翁同书死刑,年迈的翁心存经不住打击,心急病亡。眼看翁家已经死了一个了,再斩有点说不过去,翁同书就由死刑改为发配新疆,三年后,翁病死他乡,至死没能再回中原。
从处罚结果来看,朝廷没有“网开一面”,多是因为那句“不敢瞻顾迁就”,写文章很简单,想写得出类拔萃不容易,谁能如此切中要害?说来不是巧合,这奏疏正出自有过代笔经历的李鸿章之手,作为曾国藩的幕僚这本是他分内之事,不想无意中收获了一个资深政敌,好好的一个家让他给拆散了,翁同龢自此与李鸿章结下了家仇。
话说回来,苗沛霖一向拥兵自重,这次为什么敢于公开和清廷叫板呢?原因在于当时的局势。京城沦陷,皇帝也没了,表面上看大清这一回是真要玩完了,此时不反更待何时?投机成性的苗土匪再次觉得“单干的时候到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又是一次误判,清廷不但没寿终正寝,还要追究他的责任。
将功赎罪是苗沛霖想到的唯一办法。
接下来,事情就来到了前面所述袁甲三围攻陈玉成的那一年。
1862年3月,袁甲三和多隆阿合围庐州,连攻数日未果,陈玉成身陷囹圄。这时,一心戴罪立功的苗沛霖派人送来“建议”,说孤城独守乃兵家大忌,以英王这样的盖世英雄,何必在这跟妖兵纠缠,如果您不嫌弃,我那有一百二十万大军,来寿州,咱们共图大计。
陈玉成经不住忽悠,从庐州突围北上,打算来到寿州找苗沛霖,按“计划”挺进河南,“直取汴梁”。陈部下提议说,听说苗沛霖这个人反复无常,是个地地道道天赋异禀的小人,咱们还是不去的好。陈不听劝告毅然前往,刚到寿州,城门紧闭,陈和随行当场被擒,随后被押往清军大营。
6月4日,陈玉成凛然就义,时年二十六岁。
第二年,苗沛霖再举反清大旗,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