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猎物们-那些被刺杀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作者: 德尔塔1

  刺客的猎物们
  --那些被刺杀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序言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的刺杀行为,无论中外,概莫能外。对于刺杀现象,我们的认识无一例外,都是从刺客开始。刺客的刺杀行为,与个人英雄主义、一往无前的决死精神紧密相连,总是能首先打动我们那颗倾慕强者的心,如果放大到民族背景之下,则会更多地触动一个群体相当隐密的意识,从而形成无法估量的效应。毫无疑问,在刺客与被刺者之间,我们总是感觉到两者在道义上的不平等,作为弱者代表符号的刺客总能被冠上正义与值得同情的外观,所以一听到刺客,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荆轲、豫让,而没有人首先会想到赢政、赵宣子。

  辞海上说,刺客是“怀挟兵器进行暗杀的人”,这些人的背景十分复杂,以至于太史公司马迁在写作了游侠列传之后,又在煌煌史记中专门辟出刺客列传一章加以记述。在西方,刺客的英文为“Assassin”
  (以暗杀为职业的人)一词源于古阿拉伯语,该职业最早现于12世纪以刺杀十字军为目标的伊斯兰密教组织,担任暗杀职责的组织成员常服用一种由印度大麻提炼的麻药Hashshashin (又作Hashishin;)壮胆。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刺客就是出于某种目的(政治的为主了,足见人类的劣根性)负责对目标进行谋杀的人。
  这样的人有两种结局,如果谋杀的是当权者,那就是反贼,是公敌,被当局目为十恶不赦之辈;如果谋杀的是非当权者,那么在实现个人英雄主义之余,还可以在当时落得个好的名声。正是由于手段上具有谋杀犯罪的天然色彩,加上被刺者的地位与权势特征,使得刺客在人类的角色中,自始即具有挥之不去的神秘感、悲壮感。因此,司马迁在其史记一书中为历来为正史所不齿的刺客立传,可谓是石破天惊。而李白在侠客行一诗中借咏侠客而歌颂刺客,则更是侠中之大侠所为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在李太白的笔下,刺客何等壮观潇洒。
  郭沫若棠棣之花
  由此为起点,千百年来,人们为刺客洒下了太多或同情或仰慕的泪水,写下了太多或壮丽东缠绵的诗篇。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可是,却没有人关注刺客的对手,他要刺的那个人,也就是他的猎物们。

  为什么某人会成为刺客的猎物,而不是别的人?
  为什么某人应当成为刺客的猎物,而不是别的人?
  某人怎么样成为了刺客的猎物?
  老子说万物相生相克,既然如此,刺客与他的猎物之间也是相生相克的一对矛盾,面对刺客躲在暗处精心筹划的致命一击,那些猎物们又是如何应对和破解的呢?
  本书就是想研究这个没有多少人关注过的问题。
  日期:2013-11-02 21:25:36

  --历史也是生产力
  历史是镜子,李世民就说过可以正衣冠之类的话;有人说历史是智慧老人,可以提供取之不竭的典故。无数史实告诉我们,历史的作用,远不仅是案头阅读的助兴,也不是庙堂推演的筹策,就是无赖流氓如韦小宝之流,在帮助老毛子造反的时候也会借助改朝篡代的中国历史而汲取力量与智慧。其实历史也是生产力,同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有人说历史是财富,我一点也不反对。历史是特殊的财富,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和挖掘。前段时间,阿三有一个大哥,在梦游之后,居然指出了某朝皇帝埋下的宝藏,呼吁领导人进行挖掘居然有所收获,这样的信息,在古老而沉淀丰富的中国,当也不是什么难事,历史,就是这样子让我们丰富和庞杂。

  有人说中国人总爱向前看,抱着历史研究人没完,美国人习惯向后看,所以美国科技发达,科幻大片横扫全世界。这大抵是没错的,不过换位思考一下,一个满打满算才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你让他向前看,充其量又能看多远呢?他只能向后看,向远处看,这是西方文化思维决定了的。而作为古老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可以向历史学习借鉴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谓“殷鉴不远,当在夏后之世”,前朝历史以它无可取代的资料价值和叫早功能,不断地帮助后来者,帮助他们要么尽早发现将倾的征兆而早作绸缪,要么在大厦倾倒之后尽快总结教训,以便改朝换代继续上路。“亡人国者先亡其史”,历史对于中国人,早就超脱了所谓镜子的庸俗实用定位,说历史是中国特色的生产力,我一点也不反对。

  --历史不仅仅能写得好玩

  历史一直是中国人内心中纽结而不可挥去的一个靥。随着物质的渐渐丰裕,中国人的精神需要一下子成了大问题。纵观近百年中国历史,可以说中国历史与传统均出现了巨大的断层,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历史不可抗拒的原因。满清的崩溃,反映的不仅仅是民族自强的呼声,更是民族内斗的缩影。满人通过趁人之危和民族屠杀而取得天下,在占人口绝大多数比例的汉族人中,此仇恨虽历二百六十年而不杇,辛亥革命的意义,当主要在汉族人重掌河山,把握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民国以降,内忧忧到极致,外患患到将亡,直到新中国建立,各类矛盾始有了一个初步的界定与划分。

  **的阴影散去之后,人们开始以更新颖的角度看特离自己最近的历史。在一片纷纭之中,惊魂初定的人们开始放远眼光,逐步超脱出固定的所谓史观,重新界定是与非,真与假,对与错。在这一系列令有眼花缭乱的历史性动作中,惟独涉及历史的部分,恰恰是我们民族能全员参加全员辩论的。于是,在改革开庭之初的中国,历史成为显学,成为与政治及一切大事相绑定的重要学问。直到易中天以自己的方式读史,人们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具特色的历史美学,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把历史讲得更好听,写得更好看。于是,一系列的历史大作问世,历史在成为短暂的显学之后,开始借且自媒体时代的工具,成为人们饭后消遣与娱乐的一部分。有些人说,历史是严肃的,可以写成供中学生临摹的范文,有些人说,历史就是玩儿,就是TMD玩艺儿,必须写成看了让人发笑的谐趣。其实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因为你严肃而变得毫无生趣,也不可能因为你不尊重而变面某些人的玩物。面对汗死牛、充满栋的历史文章,我们要说的是,历史不仅仅要写得好玩,还在在让人发笑出汗之作,引发大脑的若干运作,引起人们的体味。这才是历史作品,所应当具备的价值吧。

  日期:2013-11-02 21:38:15
  刺客的猎物们之一:猎物家族
  之鲁国三君三公子 

  第一部:忠厚长者 死于非命--理隐公姬息姑
  猎物小档案
  姓名:姬息姑(一名息,?-公元前711年)
  识别码: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四位国君

  遇刺时间:鲁隐公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元前711年10月21日)
  地点:鲁国大夫蒍氏家中
  刺客:不详
  主谋:公子荤(又名羽父)、鲁桓公姬允
  刺杀手段:不详
  刺杀成败:成功
  被刺原因:政治斗争,夺权所需
  父亲:鲁惠公姬弗湦  
  母亲:声子
  谥号:鲁隐公
  继位者:弟弟鲁桓公姬允
  日期:2013-11-02 21:55:21

  第一章 黑镜头回放
  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十一月壬辰(夏历十五日),鲁国国都曲阜西郊,鲁国重臣大夫蒍氏的公馆。
  正是一月当中的望日,月圆时分,大大的月亮挂在中天,清光泛冷,天气寒凉,大地冰封,万籁俱寂,不时有小寒风溜过,天地之间,透着森森寒意。
  从《左传》开始,很多中国的历史书都重复了这个历史性时刻,月圆风冷夜,杀人放火天……两千多年之后,当你在《左传》开篇读到这一刻的时候,你会觉得,在这一瞬间,仿佛天地间到处都充满了某种暧昧的气息。这股气息,自始至终贯穿了中国历史,让所有的历史现象都披上了一丝暧昧不清的底色,无法挥去。

  临时充作国君行宫的蒍氏正房里,执政十一年的鲁国第十四代君主--鲁隐公姬息姑正在高卧。轻微的鼾声,从他的鼻腔里发出,传到门外,像在传递某种信号。他累了,不仅是因为日常国务操劳而疲惫,更是因为白天亲自主持祭祀钟巫神,体力严重透支。
  没有星星,像蛋黄一样的月亮仿佛也打起了瞌睡,有随时从天上掉下来的嫌疑。蒍氏的宅院里,静悄悄,门口的卫兵们也中夜疲倦,昏昏欲睡。一切都象熟睡了,又像是共习了一个阴谋,彼此心照不宣地静寂着………
  供杂役临时休息的后院偏房的门,轻轻被人推开,几个瘦削但健壮的身影,从门后闪出,稍作停留,打探四周无人,才相互打个手势,放开脚步,几乎是无声无息地前行,穿墙过院,很快来到鲁隐公的卧房前。那些人停住脚步,四下打量一番,领头一人确定无甚异状,便伸手入怀,抽出一柄极薄的短刃,伸入门缝,几下便挑开门闩,闪身进室,其他人在门外散开,伏地警戒。片刻之后,那身影又从室内闪出,矫健而冷酷,手中刀刃染血,在月光下已经不再闪亮。房内鲁隐公的鼾声,也再也听不到了。

  月儿圆圆,高挂在天;星子恬恬,载烁载闪。那数人身形晃动,很快消失在月亮照不到的地方,一起消失的,还有鲁隐公姬息姑的生命……
  日期:2013-11-03 20:00:52
  黎明时分,一个公鸭嗓以最高的分贝突然响彻了蒍氏公馆:“来人哪!来人哪!国君薨了,国君薨了……”一时之间,公馆内乱作一团,惊恐万分的内侍们,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在房间里进进出出;脸色苍白的蒍大夫,茫然地看着身边跑来跑去的人群,不知所措……鲁国,周王室倚重的东方大国,它的国君--《春秋》记载的第一位鲁国国君隐公,就这样被人刺杀在他熟悉的蒍氏公馆里。
  谁也没有想到,万世经典《春秋》,孔圣人亲手编辑过的《春秋》,关二哥灯下看过的《春秋》,那些温文尔雅教化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经典文字,是以刺杀开始的。
  与此后的史记等通史以及汉书等断代史不同,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也就是说,当年孔子编春秋,是以逐年记录鲁史为主,间杂着穿插一些他国历史以及中央周朝国史。春秋因是儒家经典,历来给人以彬彬君子之感,但这书里写到的第一个君主就以被人刺杀终局(其实第二个君主也是被刺的),鲜血流进了汗青深处,不能不让人格外感叹。隐公的鲜血流进了汗青深处,让我们不由得想知道,是谁因为什么把他锁定成为猎物,又是谁策划了这完美的一击的呢?

  当然由于史料缺乏,鲁隐公究竟是如何被人刺杀而死的,我们今天已经不能确切地知道,面对极度缺乏的史料,笔者只能努力地回到那个暧昧的夜晚,通过想像,尽可能还原当时的具体影像。

  日期:2013-11-03 20:33:32
  鲁国的由来
  按照现行的通史,周武王领导当时的西部联军闹革命,推翻了商纣王的黑暗统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政权。现在,摆在他以及他的主要助手周公旦、姜太公等人面前的难题是,文王、武王爷俩费心造反这么些年才取得国柄,如何确保这政权健康存在下去?
  需要说明的是,那个时候国家的概念与现在有所不同。据史家考证,当时“国”这个字的确切含义是国君所居住的城市,后来又由此引申,把国君的整个封地也称为国。与此相对的,是“野”这个词。国君直接控制的国之外,有着大量的野,这些野既有开成了阡陌的熟地,也有被其他异民族如戎和狄占据的荒蛮之地,还可能有数目不详的原始森林。因此,所谓国,与其说是国家的雏形,不如说是定居点更为贴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人由这些定居点延伸出去,逐渐把土地开发出来,把戎狄等民族排挤到远方。

  因此,对于当时具有最高政治智慧的人来说,最好的巩固政权的办法就是分封建国,也就是所谓的封建制:周王室占据天下的中心(即所谓王畿),分封其他人出去占领和开发定居点,拱卫王室,保卫政权。据说,周朝建立之后,自武王开始,陆续分封了亲属、功臣、前代后裔等七十二个国,其中同姓的亲属分封了五十三个,最重要的就是周公姬旦的鲁国与如公姬奭的燕国。
  日期:2013-11-03 21:13:18
  第二章 他的国:光荣与纷纭并存的鲁国
  不同凡响的鲁国

  史书上说,周武王在建立西周四年后就死了,由于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姬旦成为实际的掌权者,有人曾考证出周公曾经继位当了周王,但一般认为周公是摄位执政,不管怎样,当时中央就是由周公姬旦说了算。
  周公姬旦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全能型政治家。根据他的设计一,分封出去的各国被划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除了极个别圣王后裔被封为公爵,大部分诸侯国连侯爵都没捞着,但是鲁国被封为了侯爵,位次超过了大多数封国。
  史书上又说因为周公姬旦主持中央工作过于繁忙,就派了他的大儿子伯禽到鲁国建国。也有人说鲁国首封国君是伯禽的,这些过细的历史悬案,我们暂且放在一边,总之在西周立国之初的分封大潮中,鲁国成为了重要的一员。
  当时西周的统治中心在现在的陕西省渭水流域,离后来鲁国立国的洙水流域十分遥远。实际上,很多历史学家相信鲁国最初并非是分封在曲阜,而是封在了现在河南省鲁山一带。从这些地名--鲁山、鲁国,大家可能也会看出一些蛛丝马迹。看看中国地图就能明白,在三千多年以前,没有高铁,没有高速公路,由渭水流域一步跨到洙泗之畔的曲阜,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地名随着人走,是人类文明史上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果大家对春秋以前的典籍感兴趣,就会发现很多似曾相识的地名,但后面标注的现地名却不太一样,古人迁徙自由,走到哪儿就以哪儿为家,也正是这个原因,美国才会有“新约克”--纽约,才会有“新奥尔良”,南大洋上才有了新西兰。因此,伯禽分封到鲁山一带建立鲁国,后来根据中央的命令迁徙到曲阜(当时叫薄姑)一带,两个地方就都以鲁来命名了。

  和许多新生政权一样,刚刚建立的西周迎来了一系列挑战:周公兄弟管叔蔡叔造反、前朝王子武庚叛乱、东方夷人叛乱。为了平叛,周公放下他文治的一面,拿起战刀东征,“克殷”、“践奄”,平定了叛乱。但是由于周人自西方起家,对东夷的影响相对较弱,不久之后“淮夷、徐戎、商奄又叛”,于是周公旦确定伯禽的鲁国迁到东方的薄姑,与分封到营丘的姜太公遥相呼应,镇守东方。伯禽来到曲阜之后,很快就镇压了敌对分子的挑战,稳稳地立住了脚。有这么争气的儿子,周公姬旦当然老脸上有光,就代表中央格外开恩,大派红包,把商朝遗民中的重要一支“殷民六族”分给鲁国,一大批商朝王室所有的重器被分给鲁国,又在鲁国周围分封了相当数量的小国作为鲁国的附庸或跟班。周公姬旦去世后,周成王感念他旦叔叔的恩德,特地恩准鲁国可以演奏天子专享的礼乐,以祭祀周公。可以说,整个西周前期的历史,鲁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鲁隐公的祖先们享尽了因周公而带来的光荣。诗经里“泰山岩岩,鲁邦所瞻”,“保彼东方,鲁邦是常”,就是这一史实的写照。

  日期:2013-11-03 22:15:10

  周宣王的折腾
  西周王朝由盛而衰,传到周厉王,终于因为不让老百姓说话而引发暴动,厉王仓皇出逃,被赶到一个叫彘(就是野猪)的地方去看着野猪喝西北风。当时的朝廷重臣召公(周初召公奭的后代)把厉王的儿子姬静藏在家里,把自己的儿子推出去让愤怒的国人杀死,保全了厉王的血脉。姬静继位后,开始吸取二百五厉王的教训,励精图治,使得西周又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这段时间的鲁国一直延续着周初的崇高地位,政治上担任着诸侯的班长,经济上受益于洙泗流域肥沃的土地,文教礼乐都有了发展,一派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周宣王姬静上了年纪之后,也跟他最终死在野猪旁边的老爸一样,开始犯混,居然违反周初以来的礼法传统,干涉起鲁国的国君之位来。鲁国自伯禽之后,逐代相传,到了第九代鲁国国君鲁武公姬敖时期。鲁武公九年(公元前816年),按照王室的规定,鲁武公起身西行,去王都朝见周宣王。不过这次朝见有一点与往日不同,鲁武公也许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们早日开开眼见见世面,把他的两个儿子--姬括和姬戏带着一起进了京。

  姬括是哥哥,姬戏是弟弟,姬括是未来的国君继承人,姬戏是懵懂世事的小男孩,小哥俩开心地跟着老爸来到天下人向往的王都,他俩谁都没想到,两个人的命运就此发生了全逆转。
  朝堂上,周宣王对小弟弟姬戏突然产生了莫名的兴趣,但将来要继承国君之位的老大姬括则不屑一顾。查遍能看到的历史书,我们也找不到关于此原因的记录。不过,联系到宣王年幼时曾经在召公家经历过生死劫难,我们可以推测,或许步入老年的宣王看到姬戏就联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也未可知,要知道周宣王与鲁武公爷们是有血缘关系的。本来嘛,喜欢不喜欢只是个人爱好,但作为周朝天子的周宣王喜欢与否就不一样了,他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人选!而且,周宣王完全是用命令的形式把指示下达给老实巴交的鲁武公的,在周宣王的高压之下,鲁武公被迫答应换老二当国君,而把嫡长子姬括的继承人资格给抹掉了。

  或许是感觉太窝囊,从王都朝见回到曲阜之后,鲁武公就死翘翘了。姬括眼睁睁看着老二姬戏当上了国君,自己变成了臣子,礼法上也变成了小宗。周宣王的这一孟浪举动,给鲁国带来了深重的影响,说是一场灾难也不为过。姬戏就是鲁懿公,他小小年纪当上了国君,却不知道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九年之后,姬括的儿子伯御发动了一部分鲁国人在曲阜造反,杀了鲁懿公,自己继位,居然在周宣王眼皮子底下干了十一年才被发现(这件事确实有蹊跷之处,很多历史家都提出了疑问,但本文从通说),周宣王的脾气是老而弥坚,知道实情后立即起兵讨伐姬御,宣王自己的军队在千亩吃了大败仗,但对付诸侯还是绰绰有余,最终姬御被周朝的中央军打得大败被杀,周宣王指定姬戏的弟弟姬称当国君,这就是鲁孝公,而那位偷偷当了十一年国君的姬御,最后被胡乱定了个废公的谥号。

  周宣王干涉鲁嗣君事件,事实上成为了礼崩乐坏的先导。熟悉春秋史的人都会对这四个大字亲切无比,整个春秋就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因为礼崩乐坏,西周中央的威信不断丧失,鲁国的地位也有所下降,但瘦死的骆驼仍然比驴大,一直到鲁孝公姬称的孙子隐公那里,鲁国维持大国地位。
  日期:2013-11-04 00:09:11
  第三章 一言难尽的第一家庭

  猛人鲁惠公
  在鲁孝公姬称执政的倒数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平王东迁。周平王的老爸周幽王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结果幽王的老丈人勾结犬戎攻陷镐京,杀掉了周幽王。等到平定大乱,周平王继位,西周已经彻底失去了在渭水流域立足的实力,被迫东迁到当年周公姬旦营造的洛邑,周王室由此威信全无,这就是所谓“周辙东,王纲坠”。公元前768年,周平王从丧家犬生活中渐渐安定下来的时候,鲁孝公姬称死了,他的儿子姬弗湟继位,这就是隐公的老爸--猛人鲁惠公。

  鲁惠公十分生猛,有如下史实为证:第一,他在国君位子上干了四十六年,在鲁国总共三十六位国君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史书上没有记载鲁惠公的出生年月日,他的寿命无考,但从惠公死时鲁桓公姬允尚年幼来看,他死亡时的年纪应当并不太老。第二,鲁惠公精力充沛,史书上说鲁惠公励精图治,治理国家井井有条,鲁国的国势有所上升,人民大乐。与此同时,他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夫人就有三位,惠公的私生活也一定是丰富多彩。第三,和他的爷爷鲁孝公逆来顺受的脾气相反,鲁惠公敢于向中央叫板,弄得周平王颜面扫地,礼崩乐坏更加明显。

  关于第三条生猛事迹,话说周平王决定迁都的时候,最发愁的是没人护送,他的中央军都在犬戎之乱中损失殆尽,如果他就这么带着全套中央机构横穿八百里秦吃川,简直就等同于往狼嘴里塞肉。无奈之下,平王只好传令各路诸侯,让他们派军队来护送王室东迁。在赶来护驾的诸侯之中,有一伙从西部来的人十分卖力,为平王安全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把个周平王感动得不轻,就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部落晋封为侯爵,这就是秦国人的祖先,当时的领导人叫作秦伯嬴。那时,东方各诸侯国都把秦人视为化外蛮族,谁也瞧不上他们,周平王加封了秦人,却拿不出封地来给人家,就开张空头支票,指定被犬戎等异族侵占的土地给秦人立国。想不到秦人实心眼,立马发挥愣头青精神,开赴西部前线和异族互掐,几十年大战下来,硬是拓地千里,“灭国二十”,从入侵的少数民族手中夺下大片江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