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口传,纯民间的诡异经历

作者: 五口帚东山

  本人在江苏工作,老家也是华东平原的,儿时便喜欢听老辈人讲奇闻异事,下面就把我听说的故事写给大家看吧,老辈人可能表达不是很明了,当然我也不善于写故事,我初中毕业的,打了好几年的工了,所以,写的有漏洞大家见谅,反正我就按照老辈人说的不做太大的改动了,原滋原味才是最真实的本人在江苏工作,老家也是华东平原的,儿时便喜欢听老辈人讲奇闻异事,下面就把我听说的故事写给大家看吧,老辈人可能表达不是很明了,当然我也不善于写故事,我初中毕业的,打了好几年的工了,所以,写的有漏洞大家见谅,反正我就按照老辈人说的不做太大的改动了,原滋原味才是最真实的。本人在江苏工作,老家也是华东平原的,儿时便喜欢听老辈人讲奇闻异事,下面就把我听说的故事写给大家看吧,老辈人可能表达不是很明了,当然我也不善于写故事,我初中毕业的,打了好几年的工了,所以,写的有漏洞大家见谅,反正我就按照老辈人说的不做太大的改动了,原滋原味才是最真实的本人在江苏工作,老家也是华东平原的,儿时便喜欢听老辈人讲奇闻异事,下面就把我听说的故事写给大家看吧,老辈人可能表达不是很明了,当然我也不善于写故事,我初中毕业的,打了好几年的工了,所以,写的有漏洞大家见谅,反正我就按照老辈人说的不做太大的改动了,原滋原味才是最真实的本人在江苏工作,老家也是华东平原的,儿时便喜欢听老辈人讲奇闻异事,下面就把我听说的故事写给大家看吧,老辈人可能表达不是很明了,当然我也不善于写故事,我初中毕业的,打了好几年的工了,所以,写的有漏洞大家见谅,反正我就按照老辈人说的不做太大的改动了,原滋原味才是最真实的本人在江苏工作,老家也是华东平原的,儿时便喜欢听老辈人讲奇闻异事,下面就把我听说的故事写给大家看吧,老辈人可能表达不是很明了,当然我也不善于写故事,我初中毕业的,打了好几年的工了,所以,写的有漏洞大家见谅,反正我就按照老辈人说的不做太大的改动了,原滋原味才是最真实的。本人在江苏工作,老家也是华东平原的,儿时便喜欢听老辈人讲奇闻异事,下面就把我听说的故事写给大家看吧,老辈人可能表达不是很明了,当然我也不善于写故事,我初中毕业的,打了好几年的工了,所以,写的有漏洞大家见谅,反正我就按照老辈人说的不做太大的改动了,原滋原味才是最真实的。本人在江苏工作,老家也是华东平原的,儿时便喜欢听老辈人讲奇闻异事,下面就把我听说的故事写给大家看吧,老辈人可能表达不是很明了,当然我也不善于写故事,我初中毕业的,打了好几年的工了,所以,写的有漏洞大家见谅,反正我就按照老辈人说的不做太大的改动了,原滋原味才是最真实的

  日期:2013-12-07 15:46:00
  86年的华东平原地区,,那时改革的春风还没遍神州大地的每一处角落,农村基本刚解决温饱问题,日子过的紧紧巴巴,虽说早就落实了分田到户的政策,人人都有地种,但也因当时农业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低,另外还要上缴公粮等诸多因素存在,所以每逢来年开春基本都是青黄不接的境地,,忍饥挨饿是长有的事,要不就是东家借西家一瓢地瓜面,维持着基本的口腹,以至于全家都指望着;蛤蟆打呱呱,四十五天吃疙瘩的季节快点到来

  日期:2013-12-07 15:46:00
  话说家里老爷们看着老婆孩子挨饿也不是办法,得整点额外的副业 啥的, 于是便衍生了出外做些小生意的大批队伍。当时的华东农村基本上都是些;挑挑儿的,打蛋儿的,轱辘锅的,卖蒜儿的,游走在街边巷尾,村前村后,还有的手艺人时不时摇着小鼓吆喝几嗓子,谁家有茶壶茶碗,破瓷掉管儿,透天漏眼,大窟窿小眼儿,都能修喽。当然也有少量的劳力跨省去较偏远的山区,那里物质匮乏,民风淳朴,一些个针头线脑儿烟叶糖块的都很抢手,货币买卖也可,等价物件交换也行,总归就是挣点差价。贴补家用,在外跑个两三月就回老家收粮食,买卖种地两不误,端的是挺好的生意,所以大多闲置在家的劳力基本都会出去跑两月来养家糊口,但在上述里唯独有一样不入这四行之列,那就是“收银子

  ...........................
  日期:2013-12-07 15:52:00

  要说收银子这行,那历史可追述到清末民初那个年代了,故老相传,早年民国初,由于大清皇朝的倒台,原先在紫禁城里伺候那些阿格,王爷,皇亲国戚的太监嬷嬷,宫女丫鬟等都四散外逃了出来,这些人早年进宫,期间也无书信往来,干了大半辈子突生变故却也始料未及,这宫外年数久了,家人是死的死,搬的搬,也没个亲戚朋友,当真是一入宫门深似海,里外两重摸泪人。
  但天可怜见,这些人外逃出来后,当中大部分都在宫里私带了些个金钗银锁,铁券铜钱,玉器字画等。不至为以后的生活发愁了,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下半辈子足能衣食无忧了..........
  这宫里的丫鬟女婢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事,个个都是人精,要是招子不亮,在勾心斗角的深宫大院里一个不留神,惹了主子发怒,脑袋随时搬家,可这清朝皇室如今也随着历史的车轮和革命思潮迅速土崩瓦解了,平时里人前人后侍奉伺候,遭人辱骂挨打的总算过去了,恢复了自由之身,不免唏嘘感叹一番。唏嘘感叹之际还得寻思下半辈子的生活,这不在宫里私带的金银细软派上了用场,要么去当铺,要么卖给下乡走脚收银子的,当时前清的当铺也叫朝俸都是内务府和太监总管开设的,属于官家的盈利机构,民国初期则是军阀开设的公典,一般不在大街旁,必须选择一离大街不远,来往方便之地设立。因为当物品的人大都是些劳苦大众,但也难免有穷困官僚绅士和三只手的蟊贼,恐被熟人撞见,会丢面子招惹麻烦的。开当铺的人为迎合这种顾客心理,就选择僻静地点开业,固然如此,这些人还是不敢去当铺,你这前清宫里的物件要是被公家知道,扣你个盗窃之罪,钱财是小,万一在给抓起来蹲号子,真真是二进宫了,权衡利弊之下卖给收银子的绝对是上上之选,各取所需,大家发财,如此一来,收银子可谓大行其道,盛极一时....

  日期:2013-12-07 15:56:00

  这收银子的翻沟越河走村串户的是一色的农民打扮。身穿斜襟粗布大衫,肩上一口布搭子,脚踩麻窝鞋,头戴瓜皮帽,在腰扎一根紧命带,打远一瞅,嘿,跟逃荒要饭的不下一般,单说这身行头那是必备的,一来财不外露免遭土匪贼人的黑口,二来做生意就讲究个亲和力才能和气生财,你要是戾气不减张牙舞爪的,这老实巴交的农民谁敢和你做买卖,老远就避之不及了,所以形象那是必须注意的。

  日期:2013-12-07 15:59:00
  一进村口,招子放亮堂,嘴唇要活络,看看有没有老夫少妻孤妪鳏夫的人家,张口开吆喝:铁罐皮钱,油灯柴弦儿,前黄酒陈白米统统都收咯,这套嘴口类似于现代收废品吆喝,一般人只晓得这是下乡收东西的,明白人抬眼就能听出所以然来:这是问谁家有铁罐皮钱《铜鼎铜钱》,油灯柴弦《用的瞧的把玩的老物件》前黄酒陈百米《老辈子的金器银元银锭,玉器瓷器书画,比较贵重的东西也叫黄点白点》,,,,,,,,,,,,,,,,,,,,,,,,

  日期:2013-12-07 16:00:00
  那时候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这些黄白之物再好也赶不上一顿饱饭,三幅汤药来的救命呀,所以买卖还是很好做的。一般收来的杂七麻八啥物件都有大多是花瓶瓷碗皮钱烛台啥的不值钱,盛世古董乱世金,真金白银才是硬通货,不过其中也不乏有前清名家字画和各地进贡的珠玉宝货,一趟下来,运气好的,收个“点子”一倒手就够全家人三五载的开销了,可谓潜在收益颇丰。
  日期:2013-12-07 16:01:00
  可即便如此,收银子还是承受巨大风险的,要知道民国那阵,军阀割据混战不断,土匪马贼横行,他们啸聚一方占山为王,平日里经常干些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剪径短路是常有的事,一旦碰上,焉有命在。政府虽然也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条文,但在当时也是形同虚设,保不齐那天点儿背,被土匪劫了,客死异乡,这收银子的能保个周身平安就得感谢祖宗了,可以说收银子这行和那些挑担卖货的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收银子的何等人也,那都是半个文物行家惯走江湖心思缜密当机立断的老油子,没个几把刷子敢在锅台跟前转悠不,这正是: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

  日期:2013-12-08 11:54:00
  民国年间,瓦庙村,因西北角有个大土丘子,据老人讲那也不知是伍子胥还是他爹伍奢的衣冠冢,,冢上建有不知哪朝那带何人修的三间小庙,庙里供着天神奶奶,谁家要是求子祈福的,便去拜拜,久而久之兴起了庙会,瓦庙村由此而来。

  这瓦庙村属于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地带,稀稀拉拉的几十户人家依肥河而建,村外刺儿槐成林,野花遍地,村中茅舍错落,鸡犬相闻,俨然一处偏安一隅的世外桃源,与眼下多事之秋的战乱纷争大相径庭。
  村东头有个小伙子,名唤周镇其,早年父母在他13,4岁的时候都相继死去了,至此无依无靠,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野孩子,村里人看他可怜,时常接济救助他,可谓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这周镇其为人倒也勤快厚实,深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报,帮东家打水,西家砍柴的,乡里乡亲对他也视同己出,一村人互相帮扶着,倒也格外和谐安稳。  
  不过当时环境皆知艰难,自己家老少吃饱穿暖都是问题,那还有多余的精力跟粮食去接济别人呀?想到此处,周镇其深晓其中缘由道理,毕竟左邻右舍照顾自己这么多年也算尽心尽力了,何况他们还有自己的家人呢。
  周镇其抬眼一想,自己总不能一辈子浑浑噩噩的依附别人残度余生吧?在说男儿志在四方,本该出去见识下,想法一出,牙关一咬,决定出去闯荡闯荡,好歹也不白走这世间一遭……
  日期:2013-12-08 12:08:00
  86年的华东平原地区,,那时改革的春风还没遍神州大地的每一处角落,农村基本刚解决温饱问题,日子过的紧紧巴巴,虽说早就落实了分田到户的政策,人人都有地种,但也因当时农业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低,另外还要上缴公粮等诸多因素存在,所以每逢来年开春基本都是青黄不接的境地,,忍饥挨饿是长有的事,要不就是东家借西家一瓢地瓜面,维持着基本的口腹,以至于全家都指望着;蛤蟆打呱呱,四十五天吃疙瘩的季节快点到来

  日期:2013-12-08 17:06:00

  周镇其从家中翻出了唯一值钱的物-----一对双耳白釉花瓶,这东西原来是父亲生前收银子得来的,本想着留着做个念想,想爹娘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但如今也顾不了许多了,拿到外面换了几个袁大头。
  人要有了钱,也有了许多底气,尤其乱世当中,虽命比财要紧,但没了这黄白之物 也得挨饿受冻没法过活,古往今来多少事,终不过名利二字表完全。
  一切收拾妥当,便辞别乡亲父老,临行之际,大家伙都来送行,村西头的老太爷也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来了,大老远就喊道:这世道兵荒马乱的,外面人心叵测,一定要多加小心,实在不行,还回瓦庙村,这里还是你的家。周镇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了三响头,转身头也不回的走出了瓦庙村……
  日期:2013-12-09 10:17:00
  话说周镇其辞别了村里众人,只身一路向北打算去临近的山东谋事,这一路免不了风餐露宿星夜兼程,其中辛苦自不必细表。周镇其首先到了山东境内的威海,虽说这威海卫到是局势安定境况富庶,但大都是些军阀洋大人的地盘,老虎嘴里抢肉可万万使不得。
  不得已,周镇其友辗转到了文登,这文登两面环山,东面紧靠回龙山,西边挨着崑嵛山,文登就坐落在这两片山夹沟里,山势呈阶梯型从两山直铺下来,房屋均是处在地势较高的阶梯两侧,下面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石羊大街。
  民国年间,山东正是由自称“三不知”的混世军阀张宗昌管辖,此人嗜赌成性滥杀无辜,手下人众巨多,枪械俱全,所敛钱财令人咋舌。各地盘踞的军阀对其也是讨厌至极,他还时不时要“切开亮亮,听听电话”《所谓的切开亮亮”,就是把人的脑袋当作西瓜,切开晒太阳;二是叫“听听电话”,就是把人头割下来,挂在电线杆子上,像是在听电话,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其手段毒辣可见一斑。 ,……

  ,  
  日期:2013-12-09 11:13:00
  这天风和日暖金乌当空,周镇其背着包袱来到了石羊集镇上,集市两旁商铺客栈林立,招牌高悬,酒旗随风烈烈作响,小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煞是热闹非凡,周镇其那见过这等场面,忍不住左顾右盼东瞧西看,恨不能多生两眼,观尽这满目的繁华。
  正行走间,忽然背后传来一阵人喊马鸣的追赶之声,周镇其转身一看,只见一群当兵的骑着高头大马身后尾随着一帮端枪的小喽啰在追赶一个老叫花子,霎时间尘土飞扬,商户收摊避让,乌殃乌殃的如土匪打家劫舍一般。眨眼睛,这老叫花子已飞奔到周镇身前,这周镇其呆在当场竟然忘了避让,老叫花子猝不及防一个罗汉撞钟,两人应声倒地摔了个狗啃泥。还不等二人反应过来,那背后骑马的头头吼道:都给我逮活的,这老秃驴竟然还有同伙,俩人都绑回去,大帅肯定有重赏。

  还在周镇其云山雾罩不知其所以然之际,老叫花子一个飞身拽着他就往前跑,身后啪啪几声王八盒子的声音,子弹贴这周镇其的头皮子掠过,吓得他双脚如灌铅,身体如筛糠,,老叫花子边跑边笑道:哈哈。熊孩子这般软蛋,两个铜子儿就给吓的尿了裤裆,真是没用呀。周镇其早被这突如其来的事端吓得如丧家之犬急于奔命了,那还有闲心听这老叫花子啰嗦笑话他.
  日期:2013-12-09 18:06:00
  两人一前一后撒丫子狂奔,须臾间是跑到了回龙山脚下,后有追兵不得已直奔山顶跑去,后面一群人仍是如跗骨之蛆般紧追不舍,这回龙山坡度不是太大,除了山顶有一片颇具规模的老林子外,四周都是荒草野林的低矮灌木,二人逃命也属羊肠小道,荆棘丛生,不断划破衣衫,疼的周镇其只吸凉气。

  再说人纵有使不完的劲头也禁不住四蹄生风的烈马追赶,眼瞅着就要追上来了,老叫花子闻得后身吃紧,三步并作两步如脱弦之箭一般直刺山顶老林。其速度堪比昔日夸父。
  这年久日深的老林子里,树木繁多,荒草滋生,人高的野草一眼望不到边,平时又无人来此,更显荒凉幽深人迹罕至,不过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才成了隐匿藏身的好地方,两人猫腰躲进了杂草丛中屏气凝神注视着山下。不多时,由远及近的刹马拉缰之声和众人的喘息声渐渐逼近。只听有人高喊道:都给我招子放亮堂点,仔细的搜,不能在让那老家伙跑了,抓着了大帅重赏,要是在给溜丫子了,小心你们的脑袋。一干人等领命便端着枪进了林子。

  日期:2013-12-09 18:39:00
  话说周镇其无端卷入这场追杀当中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便回头去问身边的叫花子,叫花子正委身曲腹的注视着外面的动静,一回头就看见周镇其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顿时咧嘴一笑。这一看不打紧,差点没吓的背过去,刚才只顾逃命没细瞅这老叫花子,当下一看,真是如鬼魅一般,简直是上天贪狼星君下凡;地狱修罗恶鬼出世,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单见这老叫花子五十岁上下,蓬头垢面干柴棍,宽袍大袖补丁褂,八字胡须贴两面,方口黄牙嘴内生,活脱脱一只成了精的老猴子。见周镇其这般表情的看着自己,忙低声道:老弟莫怕,老叫花子我天生地养这幅尊荣,不于凡夫俗子一般,这乱世之中,定出英雄,古代哪位经天纬地之才不是出生天有异象就是人有异像,想那西楚霸王项羽,隋朝名将鱼俱罗皆是目生重瞳,都是帝王之象,人中龙凤呀。老叫花子我的能力虽不及他二人之分毫,但也是术有专攻,只不过生不逢时而已。

  日期:2013-12-11 14:08:00
  周镇其被这老头侃的是云里雾里的,寻思着哪来的疯子,不着调的满嘴跑火车,谁有功夫听他瞎白乎,赶紧问下是何缘由引的这么多人追他,周小声问道:大哥,外边那群人拼了命的追你,难不成你撬了官爷的祖坟还是短了兵家的财路,我和你素未蒙面你却把我也拉下这趟子浑水,你看我刚涉此地,人生地寡的又不能帮你分担一二,你可不能害兄弟呀,老叫花子低声道:小兄弟,这事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那群个丘八歹人都是鲁祸张(张宗昌)的心腹,平日里仗着手里有枪到处为非作歹,我一时看不过去,头几日废了他几个手下,这才引的他们追赶。孰料半路把你也连带了进来,实在愧疚。可你今日遭遇算是命有此劫,非人力可扭转的,既然是上天注定的,你也无需多问了。

  周镇其将信将疑的打量着老叫花子哭笑不得,真是命运几多舛,半点不由人。老叫花子又继续说道:小老弟,我看你面相惊奇,将来也是大富大贵之躯,日后定能福及三代,不过泪痕有痣应是命有一劫,保不齐会连祸三代,老叫花子我别的不行,算命相人化灾解难可是强项,你我今日有缘,我也欠你个人情,他日定会替你化解。

  日期:2013-12-12 12:47:00
  周镇其更加疑惑道:他们怎么不直接把你给崩了,偏偏还要留活口,什么大帅有赏啥的?你杀了他们几个手下,至于大费周章人马劳顿的追赶你?老叫花子狡黠道:俗语说,人有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层,没有这些鱼鳖虾蟹啥的,能衬托出这大千世界不?
  周镇其见叫花子又口若悬河的唠叨着寻思着也问不出啥眉目,典型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打马虎眼,索性不在去问。这眼下之急是如何脱身,保命才是正事。
  老叫花子见周镇其不在追问,便转身去看外边的情形,长眼望去,势见那帮人不消片刻就要过来了,紧忙弯下腰啜了下牙花子一副杀身成仁的脸色,抓住周的手脖子正色道:今日老哥连累于你也是情势所迫,盐吃多了不咸,话说多了也烦,孰是孰非眼下也没法计较了,这帮歹人马上就要寻过来了,咱俩与其坐以待毙的听天由命,不如拼上一拼,周边一带我混的开地势我熟的很,这草丛斜坡后面有一土沟,平时是上山的捷径,没几个人知道,等下我来掩护你去引开他们,你赶紧顺着土沟下山去,能跑多远跑多远,不管听见啥动静都别回头,还有,我这包袱里还有些财物和几本破书,你尽管应急,不等周镇其明白与否,就把身上的破包袱塞到了他怀里。

  周镇其听这老叫花子说的情深至切大义凛然的确实,插话说道:老哥,咱俩咋不一块下山逃命呢?你孤身一人对付他们怕是凶多吉少呀,虽说我俩除识不深,可我也不能眼看你去送命吧?
  老叫花子仍咧嘴一笑:就冲老弟你这句话。我死又何妨。本来没你半分干系,皆是我一手造成的,理应让你逃出生天的,再说,咱俩一块下山无疑是自投罗网,这居高临下的看的真切,常言道:武功在高,也是一枪撂倒,时间紧迫,我这就去引开他们,你撒丫子下山。
  不等周镇其反应过来,老叫花子跃身一跳丈许开外,操着破锣嗓子边跑边叫到;爷爷我在这儿,孙子速速来追啦,众人一见叫花子现身,急忙鸣枪信息,四周的人都围拢了过来,形成了半圆的围剿之势。眼下不容多想,趁此当口,周镇其背起包袱连滚带爬的朝山下跑去,盏茶间已奔到山脚下,身上早被树枝藤蔓割的生疼渗渗的流血。现在也顾不上疼痛了,抬眼远望山顶,众人已将老叫花子围在了山沿边上,恐是肋生双翅也难逃此劫了。叫花子似乎还在做困兽犹斗,奈何双拳难敌四手,怕是老命就此交代在这里了。

  日期:2013-12-14 12:20:00
  周镇其远望山顶,心知老叫花子已是插翅难逃了,心中不免感叹道:想来世事难料朝生夕死而已,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命运使然我也无力扭转。
  突然眼前一幕着实让周镇其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那叫花子见寡不敌众,猛的纵身一跃,像片树叶一般飘悠悠直坠山底,远处望去犹如空中鹰隼扑杀猎物一般俯冲直刺地下,可惜人非禽鸟哪能驾驭自己的身体呢,即便山势不高,可这乱石杂木的足够要人性命了,纵是大罗神仙这般坠下,恐怕也得分身错骨不可,何况他一个凡夫俗子。周镇其见状知道自己也没法力挽狂澜只得作罢,口子道:这山东人真他娘的仗义。

  此刻情势危急,火烧眉毛只能顾眼前了,再者山顶众人见老叫花子跳下了山底,立马调转枪头往山下寻来。周镇其见势不妙,也顾不上多想,忍着疼痛卯足了劲子就开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