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杰

作者: 王第QQ870193479

  序言
  一个半世纪以前,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有三个历史人物走上了清朝后期的军政舞台,他们就是被后世称作晚晴三杰的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其中,曾国藩是湘军祖师爷,左宗棠也是湘军大佬,李鸿章则是淮军掌门人。关于这“三杰”,大家似乎很熟悉,然而我们对于他们的认知存在着一些误区,这就使得笔者撰写本书有了必要。
  在当今中国,曾国藩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家书家训和为官处世之道被广泛地奉为圭臬。然而,曾国藩的家人大多生活得并不如意,其中一些人的命运十分凄惨;曾国藩在官场也树敌甚多,他屡屡遭受一些同僚的排挤和攻击;曾国藩在事业上算是成功者,他在剿灭太平军的活动中居功至伟,在洋务运动中也多有建树,但他一生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磨难和挣扎,在晚年还饱受世人的非议。笔者力求真实而完整地还原曾国藩的一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希望能够对这一人物和那段历史做个比较准确的交代。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关门弟子,李鸿章的淮军正是脱胎于曾国藩的湘军,然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业是空前绝后的,在湘军被裁撤之后淮军便成了中国最为强大的一支国防力量,就连袁世凯的北洋六镇都是在淮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对晚晴时代的军政和外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一生因此而长期受到人们的褒贬。关于李鸿章,我们更需要重新认识,因为他的许多行为都代表了满清王朝的意志,而不完全出自他个人的主张。

  左宗棠也是湘军阵营中的一个重量级人物,但他并不是曾国藩的下属,甚至当初曾国藩出山练兵,都是肇始于左宗棠的推荐。左宗棠是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他在科举上并未取得成功,但他以一个师爷的名头玩转了湖南官场,并在一系列的风云变幻中脱颖而出。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天国上的功业不如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的功业不如李鸿章,然而左宗棠在平定回乱和收复新疆活动上的大功是盖世无双的。左宗棠在历史上很少受到非议,他始终以一个正直之士和民族英雄的面目出现,然而笔者要告诉大家,这不过是国本主义立场的产物,如果我们用人本主义的视觉来看待问题,就会发现左宗棠的另一面。

  关于晚晴三杰,各种史书记载浩如烟海,各种评判更是有着天壤之别。笔者所作的工作,就是尽量去伪存真,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提取到本质的东西,并对这些东西进行分析和解读。根据唯物史观的论证,如果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这三位杰出人物,那么历史就会涌现出另外几个相应的人物来代替他们;然而,曾、李、左三人,以他们杰出的才能和功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因此值得我辈认真研究和探讨。

  晚晴三杰代表着半部晚清史,而晚晴史代表着一个王朝的中兴与没落,其悲壮和沉沦是可歌也可叹的。我们研读晚清史,不仅要了解过往的人物和故事,而应着重于发现和挖掘那个时代悲剧的根源,并从中吸取到足够多的智慧养分。倘能通过对晚晴三杰的讲述,使人对那段历史有所感悟或有所启迪,笔者的撰写也就有了意义。
  日期:2013-12-29 19:28:54
  第一部分 曾国藩
  目录
  小序
  第一章 雄才出山

  第一节 耕读传家
  第二节 求学之路
  第三节 科举求官
  第二章 宦海沉浮
  第一节 步步高升
  第二节 触怒新君
  第三节 回乡守制
  第三章 编练湘军

  第一节 夺情始末
  第二节 驻军长沙
  第三节 移防衡州
  第四章 挥师北上

  第一节 讨匪檄文
  第二节 兵败靖港
  第三节 收复武昌
  第五章 沿江东下
  第一节 冲破天险
  第二节 湖口败绩
  第三节 分兵回援
  第六章 陷入低潮

  第一节 困守南昌
  第二节 柳暗花明
  第三节 丁忧回籍
  第七章 东山再起
  第一节 圣谕煌煌
  第二节 三河之役
  第三节 重整旗鼓
  第八章 决战皖赣
  第一节 围攻安庆
  第二节 驻军祁门
  第三节 勤王之议
  第九章 节制四省
  第一节 按部就班

  第二节 恩怨情仇
  第三节 借师助剿
  第十章 大功告成
  第一节 攻克天京

  第二节 何不上位
  第三节 湘淮交替
  第十一章 两江任上
  第一节 发展文教
  第二节 奉旨剿捻

  第三节 兴办洋务
  第十二章 天津教案
  第一节 教案原委
  第二节 血诚办案
  第三节 饱受非议
  第十三章 回任两江
  第一节 马新贻案
  第二节 选派留学

  第三节 生荣死哀
  第十四章 家庭生活
  第一节 家庭概述
  第二节 曾国荃
  第三节 曾纪泽
  第十五章 一生功过
  第一节 主要成就
  第二节 时代局限
  第三节 各方评价
  小序
  曾国藩本是湖南湘乡一书生,他通过科举求官的方式进入了晚晴的官场,并在穆彰阿的提携下迅速攀升为二品大员。如果不是由于太平军挺进湖南时,曾国藩正在家乡为母守孝,那么他是无缘成为湘军祖师爷的。时代风云变幻成就了曾国藩的丰功伟绩,而时代风云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成因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曾国藩这一人物时,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不然历史就成了英雄传奇。
  其实,曾国藩并不是湘勇的初创者,他之所以能够担当该军的最高统帅,主要是由他当时的地位和使命决定的。在内外臣工的保荐下,咸丰帝任命曾国藩为湖南军务帮办大臣,这只是让他协助湖南巡抚办理军务,并未明确指令他编练湘军。曾国藩接旨上任之后,从一开始就寻求独立建军之道,并根据形势的变化积极扩张实力,最终把湘军打造成为当年神州第一劲旅。
  曾国藩率师镇压太平天国,本身就有些自不量力的意味,因为最初湘军只有一万多人,太平军却是带甲百万坐地千里。曾国藩初次率军与太平军交战,就遭到了败军之耻,甚至沦落到自杀的境地。后来,曾国藩在与太平军长期对阵的过程中,更是屡遭失败和凶险。而与此同时,清朝地方官吏并不支持曾国藩,他们自始至终都在牵制着曾国藩,而清廷由于对曾国藩缺乏信任,也就乐于压制湘军的发展势头。

  然而,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他在极端不利的局势下,保存了湘军实力并得以发展壮大。而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虽然最初并不精通军事,但他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先占领长江上游再顺江而下的方略,并且他的湘军始终贯彻了扎硬寨打呆仗的原则。湘军之所以能够最终消灭太平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曾国藩在战略上的高屋建瓴,同时也得益于湘军在沙场上的英勇善战。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旷世功勋,也爬上了两江总督的高位,正式跻身于清廷封疆大吏的行列。清朝军政实权从中央下移到地方,正是从曾国藩出镇两江开始的,而地方督抚尾大不掉的局面,一直维持到清朝的谢幕。

  关于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为什么没走上改朝换代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成为一代中兴名臣,笔者有着自己的解读。湘军全盛时有三十万兵马的规模,而曾国藩所能指挥和调动的不过十几万,其中他的嫡系部队唯有曾国荃统帅的五万多人;而曾国荃攻占南京时,僧格林沁和官文等满蒙大员已经分别在江北和两湖地区布放,因此曾国藩自立的胜算并不是很大。至于说到曾国藩的忠君爱国,这也是他不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绝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他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而是一个军政集团的根本利益。

  曾国藩为了向清廷表忠,就在攻占南京之后的一个月内遣散了湘军,自废了使他得以横行天下的武功。如此一来,清廷完全信任了曾国藩,便授予他和其他湘军大佬高官厚禄。然而,在清廷责令曾国藩镇压捻军起义时,他却不能有效指挥淮军队伍,这一历史重任便由李鸿章来完成了。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和扶持,就没有李鸿章的淮军势力的崛起,晚晴时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就要改写。因此,虽然后来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的作为超过了曾国藩,但他终生奉曾国藩为师,并按照湘军的编制和操法打造淮军,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延续了湘军的政治生命。

  曾国藩晚年因处理天津教案而声名扫地,其实这是历史误读了曾国藩,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面对天津教案,就会发现曾国藩的处理方式是无可厚非的。正如曾国藩早年被人称作曾剃头,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说辞和政治宣传的产物,真实的历史则是另一种样子。太平天国运动,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动乱,造成了七千三百万人的死亡,假如没有曾国藩的强硬对待,那么这一灾难还将造成更大的伤亡和破坏。同样,天津教案也是一群中国流氓抢劫外国教堂并惨杀神职人员的暴行,曾国藩按照杀人偿命的司法原则处置凶手又有什么错呢?

  曾国藩本身是个文人,他在行军打仗和处理政务期间,从未放松过对于读书和写作的坚持,这是他有别于其他军政大佬之处。曾国藩终生信奉儒家理学,始终坚持按照道德规范来修身正己,但他年轻时也曾在京城放荡不羁,他在日记中完整地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曾国藩有着一种绝对二元论的观点,那就是一个人不为圣贤即是禽兽,这一点对于我们今人并不具备指导意义,因为介于圣贤和禽兽之间的常人永远是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

  不管曾国藩平生有多大作为,他都无力扭转清朝衰亡的命运,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不幸,而他本人也有着难以更改的时代局限性。笔者将以曾国藩的人生轨迹为主线,认真叙述相关人物和事件,详细描绘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并将个人的见解融汇其间,力求从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来。
  日期:2013-12-29 19:29:29
  第一章 雄才出山
  第一节 耕读传家

  公元1811年,即清嘉庆十六年,曾子城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其祖父曾玉屏是位小地主,其父曾麟书是位私塾先生,其母江氏是位普通民妇。在持续的闭关锁国政策之下,满清王朝的国力和文明已经被西方世界甩到了后面,加之官场腐败、军备废弛、鸦片泛滥、财政紧张,到嘉庆年间已经呈现出全面衰败的态势。然而,清朝的衰败并未影响到曾家人耕读传家的热情,曾玉屏通过奋斗换来了全家的小康,在此基础上他一心想把后代培养成才,其子曾麟书读书也十分刻苦,其孙曾国藩更是通过科举进入了官场。

  曾玉屏在年轻时曾经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后来在亲朋友好的劝导下,他才改邪归正勤恳劳作,最终挣来了百十亩水田,使曾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曾玉屏在发家之后,便萌生了培养后人读书做官的想法,可惜他的三个儿子都没能令他如愿。曾麟书作为曾玉屏的长子,他从小就立志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成家立业后更是长期醉心于功名,以教授私塾为业而不事生产劳作,可他连续经过十七次次科考,最终在四十三岁那年才取得了秀才的资格。曾国藩正是在父祖的期盼下走上读书之路的,他承载了曾家科举求官光大门楣的梦想,他最终实现了这个梦想,但他这条路走得相当艰难,因为他的天资并不十分聪颖。

  曾国藩是家中长子,他的四个弟弟分别是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和曾国葆,另外他的姐妹分别是曾国兰、曾国蕙和曾国芝。后来,在曾国藩外出做官和统兵作战期间,曾国潢始终在湖南老家操持家务,而曾国华、曾国荃和曾国葆都成了湘军将帅,其中曾国华命丧沙场,曾国葆也病逝军营,唯有曾国荃取得了攻克天京的大功。总之,曾国藩的弟弟们都是在他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为追随其兄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最终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曾国藩自称是曾子的第六十八世孙,对于此说的准确性笔者不敢肯定,但是曾国藩未曾辱没曾子这位曾氏先人,他一生的功业是远超其始祖的,他的学识、品格和地位也是足以光宗耀祖的。曾子作为曾氏先贤存在,给曾国藩潜心读书提供了精神动力,而潜心读书使他走上了一条成功入仕之路。假如曾国藩不是通过科举走上清廷的官场,那么就算他后来参与湘军的组建,也不会拥有那么高的起点。曾国藩的成功之路,就是从他科举求官开始的,为此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日期:2013-12-29 19:30:13
  第二节 求学之路
  为了把曾国藩早日培养成才,在他四岁那年,即公元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其父曾麟书就开始对他进行文字启蒙了。曾麟书虽然当时连个秀才功名还没考取,但他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国学功底,用来引导儿子读书识字已经足够了。凡是了解传统教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旧学启蒙教育是与我们今天教授小学生不同的,它一般不是从识字读音开始的,而是让孩子先行背诵一些经典文辞,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之类的东西。正如笔者前文所说,曾国藩从小并未表现出过人的读书天赋,他背诵文书的效率不高,总要靠反复吟诵来加强记忆。

  公元1816年,曾国藩时年五岁,经过一年的启蒙教育,他已经能够背诵一些基本的经典篇目,也识得了些许简单的汉字。为了让曾国藩正式走上读书的道路,其父曾麟书便把他带入了家庭私塾利见斋,让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学童。虽然教导曾国藩读书的先生仍是其父曾麟书,但是进入了私塾就要接受严格的管制,因为在这家私塾里读书的有一群孩子,如果没有过硬的规矩那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曾国藩是教书先生的儿子,这意味着他经受的管制会更加严格,这种管制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儿童来说是苛刻的,但是曾国藩很快就适应了私塾的教学环境,他总用刻苦攻读来进行自我管理。

  曾国藩爱上读书绝不是天性使然,而是一种强化训练的产物,因为从根本上讲私塾教育方式是不科学的。然而,一个人一旦适应了某种东西,他就会跟着惯性走下去,甚至会终生沉醉于此,当然曾国藩也不例外。曾国藩热爱读书的动力,最初主要是家人的期待和引导,也主要是为了早日成就科举求官之梦,后来便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也成了他安身立命和修身养性的根本,以至发展到“不可一日不读书”的境地。如果单纯抱着功利目的去读书,那么整日读书肯定是一份很苦的差事,可是如果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嗜好,那么读书之人就会以苦为乐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曾国藩从幼年起,就成了这种旧式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书虫。

  经过十年的刻苦攻读,曾国藩总算在学问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公元1826年,即清道光六年春,时年十五岁的他参加了长沙府童子试,并在初试中取得了全府第七名的好成绩。童子试又称童试,是清代科举考试的的第一关,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排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之前。凡是在童子试中通过了院试一关的,才能被授予秀才功名,曾国藩虽然在前两关开局顺利,但是这次最终没能通过院试,也就没能取得秀才功名。因此,这次考试对于曾国藩来说,既是一次激励又是一场打击,使他认识到了自身学问上的不足,所以更加勤奋地投入到了读书求学中去。

  结束了长沙之行的曾国藩回到湘乡,继续攻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为日后再次参加科举做准备。在此期间,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的老友欧阳凝祉,非常欣赏少年曾国藩的治学精神和诗文水平,便主动提出要把其女欧阳氏许配给他,从而曾国藩有了未婚妻。订婚之后的曾国藩并未放松对求学之路的坚持,为了进一步深造,公元1830年,时年十九岁的他赶赴衡阳,进入了当地著名的唐氏宗祠,师从一位名师汪觉庵。汪觉庵当时并不欣赏曾国藩,他认为这个弟子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后来才不得不对曾国藩刮目相看。次年,时年二十岁的曾国藩返回湘乡,进入了本地的涟滨书院,继续探求旧学知识的精髓。

  曾国藩的奋斗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公元1833年,即清道光十三年,时年二十二岁的他,再次赶赴省城长沙,参加了决定自己科举命运的童子试,最终顺利通过了院试,获取了秀才功名。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因为在此之前,湘乡曾氏及其乡党读书人中,除了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之外,还没有人取得任何一项科举功名;而曾麟书已经步入中年,要想通过科举求官的方式光耀门庭,曾氏一门的希望就落在曾国藩的肩上了。取得了初步成功的曾国藩,回到家乡之后,不但受到了家族及乡邻们的赞誉,而且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婚姻,他与欧阳氏正式成婚了,这对于青年曾国藩来说真可谓双喜临门。

  成家之后的曾国藩,继续进军科举之路,因为只有参加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之后,才能进入正途出身的文官行列。公元1834年春,曾国藩进入了久负盛名的岳麓书院,进一步深造课业,为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做准备。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四代,号称千年学府,藏书丰富学术高深,曾国藩进入该书院如鱼得水,得以迅速吸收国学知识精华。后来,曾国藩领衔镇压太平天国,与太平军烧毁岳麓书院有着很大关系,因为这家书院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读书人的求学梦。

  日期:2013-12-29 19:31:34
  第三节 科举求官

  公元1834年,即清道光十四年秋,时年二十三岁的曾国藩,参加了在长沙举行的湖南乡试。在这个全省顶尖读书人才汇集的场合,曾国藩发挥出了较佳知识水平,从容地完成了全部答卷,最终以第三十六名的成绩成功中举。这在当时是轰动湘乡乃至湖南的一件大事,我们要知道,有许多读书人奋斗了一辈子都拿不到举人的功名,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年过四十才考取了秀才的功名,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年中举后都兴奋得发疯了,曾国藩年纪轻轻就获此殊荣,一举洗刷了他读书笨拙的名声,迅速成为当地读书人的偶像。

  青年曾国藩暴得大名,初步成就了曾氏一门多年来的读书求官梦,令曾家在湘乡一带声望骤升。曾国藩取得了举人功名,也就赢得了候补为官的资格,但他有着更高的追求,打算赶赴京师参加会试,获取更大的功名利禄。在曾国藩进京赶考之前,他南下衡阳拜望了恩师汪觉庵,师生二人相见甚欢,汪觉庵再也不敢轻视这个笨学生了。当初汪觉庵曾经跟曾国藩讲:你读书是不会有出息的,假如你将来能中举,为师我就当书童给你背伞。如今业已中举的曾国藩,对以前的事情仍然耿耿于怀,他设计让汪觉庵真替自己背了一次伞,以此来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由此可见,青年时期的曾国藩,其心胸还不够开阔,尚未修炼成后来那个老成豁达的大儒。

  公元1834年冬,曾国藩收拾好行囊,辞别了家人,向京城进发,准备参加来年举行的会试。曾国藩从湘乡去北京,第一站就是湖南省城长沙,他在长沙的湘乡会馆遇见了一个叫做刘蓉的年轻学子,俩人一见如故并迅速结为挚友。刘蓉比曾国藩小五岁,后来他也成长为桐城派古文大家,还做了曾国藩身边重要的幕僚,并在曾国藩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最终他爬上了陕西巡抚的高位。曾国藩后来筹建湘军,是在许多同乡挚友的帮助成事的,而他的第一位幕宾就是这位小老弟刘蓉。

  曾国藩途径水旱两路,行程共计三千多里,历时一个多月才抵达北京。曾国藩抵达北京后,按照当时的科举惯例,住进了相当于本省驻京办事处之一的长沙会馆。在明清两代,各地驻京会馆有五百多所,主要是各省籍士绅联络乡谊的地方,而参加科举的本省士子往往会寓居于此。曾国藩入住长沙会馆,对他而言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节省一笔费用,因为会馆对本省籍士子收费低廉;二是可以借机加入湖南籍士绅圈,为将来在科场和官场取得进步打下基础。曾国藩在此期间结识了一位贵人,此人就是湖南籍监察御史劳崇光,他对曾国藩的诗文青睐有加。当然,曾国藩此时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他来京的目的就是参加次年的会试,因此他无暇流连于京城街市的美景和八大胡同的春色,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圣贤书中去了。

  公元1835年,即清道光十五年春,时年二十四岁的曾国藩正式走入了会试的考场。曾国藩本以为,凭借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应该可以在会试中脱颖而出,没想到结果却是名落孙山,这是他在赴京赶考之后所遭受的第一场重大挫折。其实,曾国藩会试失利并不奇怪,因为齐集京城的科考士子都是全国各省的顶级人才,要想在这个强大的阵容中冒尖是无比困难的。曾国藩并未被这个挫折击垮,他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落之后,继续收拾起原来的书本,重新埋头于这些经典中去。

  本来,科考失败的士子要返回家乡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会试每三年才举办一次,而以当时曾国藩所携带的盘缠,他是支撑不了在京三年的费用的。然而,曾国藩坚定地留在了京城,继续住在长沙会馆读书。何以如此呢?原来,来年是皇太后的六十大寿,按照惯例会加试一场恩科,这就给了曾国藩新的希望。这位皇太后是嘉庆帝的皇后,她虽然不是道光帝的生母,但对道光帝继承大统有推戴之功,因此受到了道光帝的特意尊奉,后来在道光帝宣布禁烟之后,仍专门为她保留了一条进贡鸦片的通道。

  公元1936年,即清道光十六年,曾国藩再次走进了会试的考场。不知是因为曾国藩习艺不精,还是由于他时运不济,反正在发榜当日,他发现自己再次名落孙山。这次惨败对于曾国藩打击不小,他已经丧失了继续居留京师的资本和勇气,只得充满沮丧地返回老家。曾国藩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专程沿京杭运河南下,一路游览了沿途景致。曾国藩此行,增长了地理和风俗方面的见识,为他将来进攻南京和经营两江做了一些铺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