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行、转行、零经验入行---用10年青春

作者: 梦人解梦

  几乎所有人的职业生涯,都伴随着太多的困惑、彷徨。初入职场,我们壮志满怀,总觉得自己可以成就很多,可到头来,却只有遗憾。因为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10年后要成就什么,更不知道如何才能将它实现。大方向一旦选错了,越努力,只会越尴尬;大方向选对了,若是不知道如何去谋篇布局,也会在不必要的试错中磨损热情,失去坚持下去的勇气。结果,都是陷入迷茫困惑的僵局。如果不及早理清思路,只是盲目热情地投入下一个奋斗的领域,那便会在迷茫的恶性循环中耗费青春。为此,楼主决定同大家分享某位高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处在职业迷茫期的朋友指点迷津,让大家少走弯路,早日实现人生目标。

  日期:2014-01-26 09:39:01
  那我继续说了,
  很多人问,究竟是去大公司好还是去小型创业公司好……
  我的回答,也是很多HR的回答是这样的:

  大公司优点是有正规和完整的职业培训,这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是挺重要的,而且公司的整个制度、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不需要太过担心保障问题。当然大公司也是有缺点的:可能官僚,比较会谈资论辈等等,晋升比较看重学历啦……
  小公司的有点是自主性极大,非常灵活,而且如果选对行业的话,小公司的发展潜力远远超过大公司……缺点就是体系不完备、缺乏正规的培训等……
  说的形象点,就是你刚开始愿意做一个大机器的当中的螺丝钉,还是想做一个小机器里面的重要部件呢?
  ----
  个人认为,刚刚出去的应届生等,去大公司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你要记得去才行。不过最好也别太久,当对应的行业不太景气时尤为如此。
  3-5年后,如果还在大公司呆着,非常可能遇到玻璃天花板,个人能力收到制度的制约等,可以考虑进入创业公司的,有更大的发展。
  日期:2014-01-26 11:53:58
  现在开始给大家分享最近有料的内容;为了让大家觉得没有那么抽象,欢迎提问互动。
  引子:观念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战略路线
  我大学毕业10年了,和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一样,我职业生涯的前五年可以说是在走弯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一位高人,经他指点,我才明白,大学教给我的,以及我自己所接受的关于个人发展的观念,才是我反复走弯路的核心原因。
  当我最初和这位高人交流时,我们的观念产生了强烈的摩擦,两种思维发生了巨大的碰撞。
  在涉足职场的前5年,我关于个人发展的观念中,职业是第一位的。我认为毕业后要先确定职业的选择,然后再在这条职业的道路上走下去。高人却说,职业不是那么重要,那是战术层面的,而个人的发展一定要紧紧把握住行业的脉搏,这才是战略层面的。只有战略正确了,战术才有意义。
  这第一个问题就让我立刻开始了对我的大学,以及工作前五年个人发展的反思。
  在我做求职准备以及求职的阶段,我们学校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和我几乎所有的师兄师姐都告诉我,一定要把握住任何机会进入到“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这样的大公司,这样的工作,不仅收入不菲,而且稳定、体面。
  然而高人却告诉我,大公司代表着过去,已经没有供新人发挥才能的高速增长空间了,只有属于新兴行业的中小公司才能够给你爆发的机会。这个观念,又一次震撼了我。
  日期:2014-01-27 10:03:27

  毕业时,很多职业规划课程都告诉我,一定要做性格测评,这样才会以最科学的判断,找到最适合你的职业,于是我做了好几种性格测评,也对自己做了详细的自我挖掘,这些科学的结果都把我的规划引向一个方向——我适合做人力资源的工作。结果高人一句话就彻底颠覆了我:自己是怎么样的,一点都不重要。忘记你自己,是新领域创造了机遇,而不是你。
  我很幸运,因为在我走了五年弯路时,能遇到一位真正的高人相助,我把他称为我的个人战略发展咨询师,俗称事业风水师。当我决定拜他为导师后,后5年的事业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再被动的在朝九晚五中亦步亦趋,而是真正地做了自己事业的主人,我不再等待机会,而是在创造机会;我不再为涓滴细流的积少成多而苦恼,而是经常盘算着当大把金钱携着大把机会滚滚而来时,我将如何把握和应对。我的这位导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他每年做的事情就这五件:读书、健身、旅游、投资和慈善。

  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日期:2014-01-28 21:28:21

  2000年时,我还在上大学,比我大一届的师兄师姐已进入毕业季。那时候,我认识的四个师兄和师姐分别是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他们都是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的。在校时,他们四个的情况分别是:
  小蔡同学是大家眼中最活跃最优秀的,工作职务是学生会主席,平均成绩95分、英语已过专业八级,总之堪称优秀;
  小肖同学也较优秀,学生会副主席、平均成绩80分,英语已过六级,总之是较优秀;
  小李同学就相对逊色了,学生会小部长、平均成绩73分,英语四级。
  小张同学是学生会干事、平均成绩61,还有过挂科经历、英语四级差几分,还要补考中,算是马马虎虎混了张毕业文凭。
  当招聘季来临的时候,我的这四位师兄和师姐都积极地参加各企业的宣讲会和招聘会。四位师兄的求职战绩可想而知,小蔡和小肖的录取通知最多,可以选择企业了;小李就少点了,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小张,则成为了“找工作困难户”,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
  最后,小蔡挑了一家大型集团企业樱花纺织集团:资产总额10亿,拥有有11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小肖去了规模稍小的创维电子集团;小李也很羡慕能签约去大型的集团,但一直没有面试成功,最后他签约去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名字绝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业务是做房地产的;小张则一直拖到毕业离校时也没有单位录用他,离校后,他住在学校周围的地下室里继续找工作,最后,不得已去了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公司在一个很不正规的旅馆的房间里办公,两个房间的房号也非常不吉利,分别是1414和1444,不过他觉得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先干着吧。这个公司听说是干什么网络的。

  四个师兄师姐,毕业时他们选择的工作确实和他们在大学的成绩是有关系的,他们所在的公司大小和个人的薪资,由高到低依次是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那一届的毕业生们都很羡慕小蔡和小肖,没有任何人怀疑他们的前途,大家都觉的未来的发展中,公司给的平台大的,一定会更好。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日期:2014-02-01 20:48:07
  10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在2010年的夏天,我很荣幸地应邀参加了这四个师兄师姐当年所在的那个学院那个系的毕业10周年聚会。除了去国外的几个同学没到场,其他同学都到齐了,包括我认识的这四位师兄师姐。
  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已经都三十出头了,10年的变化真是让人意外。他们的事业情况分别是:
  小蔡所在的集团在08年破产了,做到中层的他已经经历了下岗、失业和再就业,目前在另一家服装企业工作,年薪在5-6万。
  小肖在创维集团经历了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创维移动的衰落等,目前是业务副总监级别,年薪10万左右;小李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在过去的十年快速发展,在前几年被房地产巨头万科收购,目前小李是总监级别,年薪50万左右,他自己通过投资房产,在北京有至少4套房,个人资产500万以上;小张同学,现在也已经是老张了,目前已经是那家小公司的副总裁级别,年薪80万以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股票期权已经价值0.5亿人民币以上,他去的那家小公司叫百度。

  四位师兄,都是同一大学、同一学院、同一专业毕业的,都是在离开家庭背景的大城市去重新发展,为什么,他们的职业发展,和10年前的期待如此天差地别?为什么,他们的人生道路,和10年前的职业目标发生了惊天逆转?
  这促使我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个问题: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日期:2014-02-02 11:56:52
  1、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参加完这次聚会后,我就第一时间约了我的这位高人师傅。我们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咖啡吧里见面了,他刚从南美旅游回来,风尘仆仆,但是神采奕奕。
  “师傅,你说我这四个师兄师姐的发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我很困惑到底是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或者,是不是个人的发展完全是运气决定的?”
  “好,提一个问题,问你,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我回答说,一样重要、都重要…

  “是吗?”导师凝视着我,进一步追问道,“再想想?未来1到2年内的你,哪个重要?”
  我忽然感到心底什么东西被打动了,犹豫着回答:选择……
  “想好了吗?决定了吗?”导师的质问一句接一句,让我仿佛没有喘气的时间,
  我的眼前忽然灵光一现,如同醍糊贯顶,毅然决然的回答:“选择…”
  “给你5秒钟考虑时间,不要放弃和后悔?”
  “不悔!”
  说的没错,是选择重要。既然你认为选择重要,这就是一个排除选项的过程,那么你告诉我,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比如选择是不是就面临着选A或B,或者选ABCD?那么这个A选项或B选项到底是什么东西?你既然认为选择重要,那么你告诉我选什么会最好,选什么会最差。这个标准是什么?
  我开始在脑海里苦苦思索答案,“工资,福利………”
  “也就是说,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导师如同少年般调皮的一笑,为自己倒上一杯滚烫的咖啡,但并没有放糖。“薪水和福利,往往是很多毕业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工资越高,就证明这家公司的含金量越高,越值得向往,你以前跳槽时,不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也不完全是……”我赶紧予以纠正,虽然事实上我的确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好,继续排除选项,你还会选择什么?”导师事在必得,又叫了一杯浓酽的黑咖啡。
  这次我没有迟疑,简单干脆的回答:“兴趣爱好……”
  日期:2014-02-03 22:08:00
  我们继续解说
  "好,兴趣爱好。比如,同学A对动漫特别感兴趣,同学B对金融分析特别感兴趣,假如今天不是2012年的中国,今天是1972年的某一天,这2位同学都从大学毕业了,同学A计划进入动漫行业,同学B计划投身金融行业,那么,他们有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吗?根本不可能!外部环境根本没有提供这个机会!”
  “的确,兴趣爱好可以选,但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你不一定能找到对应的点,纯粹地从兴趣爱好出发是不具备可行性的。举个例子,就算今天,动漫动画和金融分析在一些大城市会有一定机会,而你想再往小地方走,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你想做这两个行业,或者你想去小城市,都是没有机会的。至少,在大城市,才有这个机会。所以,地域的因素也使你的选择有了局限。由于人均GDP不一样,所以地域因素导致在一些地方,很多行业都没有。举个例子,我在北京工作,很多在北京存在的行业,在小城市就没有。而这个行业,也许正是你感兴趣的。”

  “ 好,这也算一个标准。你觉得的还可以选什么?工作环境?地区?好,还有同学选地区。好,选地区,比如我是选择在北京工作,还是在重庆工作,或者在小县城工作。还有没有什么标准?大公司小公司可以吗?比如“我”就愿意去世界500强,有些同学则愿意去小公司…
  再举个例子,比如企业规模。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大规模的企业,有的同学则喜欢小规模的企业。
  日期:2014-02-04 19:39:49
  还比如,专业是否对口。有的同学想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有的同学则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有的还特意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各位有没有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后你是否会选择做外贸?事实上,在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已经错过了外贸行业最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美国经济不景气、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外贸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这时候,如果你选择专业对口,反而就是相当不明智的决定了。再举个例子,比如学习传媒专业的同学,你们愿意去各大纸媒行业吗?现在,你们各位还买报纸吗?美国三大报业巨头全面亏损,没有一个赚钱的。纸媒都被互联网、微博、移动互联网取代了。如果你按照专业对口的标准,反而去到的是一个不可能翻身的行业,你就永远没有爆发性发展的机会,不可能快速地积累财富。

  日期:2014-02-04 23:34:01
  好,标准真的非常多,大家迷茫,就迷茫在这里了。大家都很明白选择很重要,但是大家不明白的就是到底要以什么为标准来做选择。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以什么为标准做选择,这里面虽然包含着个人因素,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
  日期:2014-02-05 20:30:14

  2、为什么越拼命越努力,却离成功越远
  目前,我的身边都是拼命工作的同学、同事,但他们与成功的距离却越来越大。
  我有一位同学,在北京的一所高校研究生毕业后,在一个大集团公司工作,五六年间,工作岗位做了几次内部调整,薪资也从刚入职的5000多元增加到了1万元。他工作很努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尽力与领导和同事保持着良好的同事关系,他相信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自身的能力可以改变命运。他持续努力工作着,却对外部环境视而不见。他认为只要比别人更努力,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就一定能受到领导重视,就会升职加薪。

  我的很多同龄人都有了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每天拼命地工作,加班加点以至于都没有更多一点的时间陪孩子,每天回到家孩子都已经进入梦乡了。
  日期:2014-02-06 20:54:34
  最近,我的这位同学要买房子了,北京稍微合适点的100平米的房子在160-190万之间,其实都在五环以外了。他看了很多楼盘后,选择了一套180万左右的房子。这套房子至少需要首付70万,可以贷款110万。我的这位同学自己攒了30多万,双方父母又支持了50万左右,他都要还背上100万左右的贷款,在未来的20年,每个月要还8000多元。我看到了他的微笑,他很开心地告诉我,他就要拥有自己的房子了。

  当我看到他的选择时,我深深地为他感到不安,我看到的是他未来的艰辛努力。任何大的收获背面就是大的风险,当有更好的机会出现时,他还敢辞职去做那些有更大收获机会、但也风险并存的事情吗?
  真的是努力工作就能改变命运吗?
  一定要舍弃如此多,付出如此多才能获得应该有的成功吗?
  日期:2014-02-07 17:47:14
  我们的课程就这样开始了,在5年多的时间里,我接受过许多观念的冲击,这些观念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没有过丰富工作生活阅历的师兄师姐也是无法体会和传达给你的,我的师傅用非常清晰的语言,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把这些最有智慧的观念表述出来,并在战略上指导着我的发展,使我明确地看到了清晰的路径、走得更加踏实。
  那现在就开始我们的课程吧。
  日期:2014-02-07 23:19:26
  1、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一个人的命运,与他存在的时代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大致有60-70年,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出点成就的可利用的黄金时间大概30年左右。这30年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中,就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的主要命运。我们看历史,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命运是完全不同的。过去的百年中,从1910年到1949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的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年月,当时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充满热血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的经历和成就,都是和战争岁月联系在一起的。那个年月涌现出的将星也是最多的。同样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30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所处的是安定大环境下经济飞速发展阶段,无数的年轻人下海经商,于是,大批企业家又成了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日期:2014-02-08 11:54:02
  30年是一个时代,在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10年就可以展现出一个清晰的小时代背景。80年代,中国刚打开国门,缺少资金和技术,有的是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所以那个时代最好的机会就是开工厂、做生产经营,因此传统初级制造业占据了新兴企业的较大份额。我们看到的大量乡镇和沿海开放城市创办的企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90年代,由于中国已经具备了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又赶上美国、欧洲的市场需求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就成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这个高增长的趋势,一直持续了20年,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增速才逐渐下滑。这就是大的时代背景下的趋势。

  同样的,当国内的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国内有了足够庞大的富裕阶级和中产阶级那么国内最大的消费需求房地产市场就爆发增长了,这就是过去10年最好的机会之一,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新技术互联网行业的爆发发展。这些都是时代背景中产生的机会,也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命运机会所在。

  日期:2014-02-09 12:36:05
  很多人每天都在迷茫和困惑中封闭循环,是因为他们的思路和观念在做封闭循环,他们没有去争取机会打开这个闭环,这需要格局
  迷茫和困惑是一个封闭循环:你现在迷茫感觉找不到方向,你会着急,你越着急,你越迷茫,年轻人又着急证明自己,着急挣到钱,就会忘记很多标准和方法,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干什么赚钱快,就去做什么。结果,却更赚不到钱,就更陷入迷茫,进入了快速变换的封闭循环... ...就这么循环着... ...
  为什么很多的年轻人会处在这样的封闭循环中呢?
  我经过长达10年的思考,上万案例的分析,发现,最核心的原因是: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指挥系统。

  也就是,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观念。
  由于没有正确的思路和观念,所以没有战略指引,没有正确的战略;
  所有的战术就都成了无章法的乱动,所有的乱动,最后行不成合力,
  所以永远跳不出这个封闭循环。
  这就是我们身边这么多的年轻人做很多工作时,为什么前3个月有热情,后3个月就困惑和迷茫的原因。
  日期:2014-02-10 19:28:52

  如何才能跳出这个封闭循环呢?
  第一、需要理清观念
  其实在每个人的面前有很多的路可以走,就像有很多的公司都可以给你工资,录用你,但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选择那个呢?这就是说你心中一定要有战略指挥系统,也就是真正的路其实在你心中。这个心中指的不是你的兴趣爱好,而是你的思路和观念。你的观念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那么在实际的选择中就会决定你走了不同的路。有的人铁饭碗的观念极其强烈,总想一辈子有人管,那么他的实际举动就是去找铁饭碗的工作;有的人自主意识非常强,那么这个观念会指引他去走出自己的路。脑子里的观念就是你的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为我们指出的路很多时候和我们自己想走的不一样。

  第二、需要打开格局
  站的不够高,就看不到能走的路。当一个人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全局性的正确认知之前,对形势没有正确的认识,对问题的关键点没有找到,就不可能有宽广的格局,去做出正确的决策。只有打开了眼界和见识,才能打开你最多的可能,你才能在更宽广的格局里去选择你的未来。
  日期:2014-02-10 23:24:41

  第三、需要定位方向
  所谓定位,就是聚焦,就意味着你要放弃99,去选择那个1。那这个100是什么呢?是传统职业规划说的职业吗?是行业吗?这个标准是什么?这个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只有搞明白这个问题,才能找到标准。才能开始探寻规律,才能找到聚焦的关键逻辑。
  第四、需要设定目标
  无论你是要去入行求职,还是在在行业内发展,都是需要设定目标。为了让目标设定的更科学合理,必须做行业分析和企业调研。行业分析和企业调研有很多方法,掌握了这些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用这些方法花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获得相当于3年的工作经验,这样设定目标也会非常具体和可衡量。
  日期:2014-02-11 09:42:29
  我把邮件里面问我的问题在这里做一下解答:
  问题 1 食品行业非常特殊,属于快消行业,和耐用消费品不一样,未来产品大方向主要集中在婴幼儿食品、临床营养品、有机食品、营养品等方面,比如创业板上市公司里的汤臣倍健做的就是高端营养品。食品服务行业非常有前景,现在最火爆的是食品安全检测,比如给茶叶做安全检测。那在食品行业做产品好还是服务好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