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朱棣和方孝孺

作者: tyalunt

  混煮酒也有段时间了,手痒,也想写一篇古代的帖子,借一些历史事实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此文依据的是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力求从人性的角度来还原历史人物;中国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说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折射出来,也是统一的,可不是说这个环境里面是他,换个地点、环境他的个性就变了。
  欢迎各位有识之士讨论,我非常喜欢理性的思考和讨论。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指出。
  先贴一下两个人书法,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个人品质和性格:
  先来一张朱棣的:
  再来一张方孝孺的:
  再发一遍凑字数-----混煮酒也有段时间了,手痒,也想写一篇古代的帖子,借一些历史事实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此文依据的是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力求从人性的角度来还原历史人物;中国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说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折射出来,也是统一的,可不是说这个环境里面是他,换个地点、环境他的个性就变了。
  日期:2014-02-27 13:58:05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享年46岁,官至正市级(正5品)文职干部。明江浙行省台州路宁海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明实录里面对方孝孺的前半生没有记载,明史里面有个小传: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明史·卷一百四十一》

  从中看出老方在当时的文坛非常有名,人们称之为"小韩子",也就是小韩愈。老方是近视眼的可能性非常大,--"读书日盈寸",一天读一寸厚的书。当时很有名望的学问家、书法家胡翰和苏伯衡都认为比不上他,胡苏死时老方也不过20多岁,可谓少年有成啊。据说老方当时每写一篇文章,人们纷纷传诵。
  隐隐然老方已成为当时的一代文坛领袖。
  从老方的两首诗里面可以一窥其志向:
  乘时功易立,处下事少成。
  君看萧曹才,岂若鲁两生。
  贤豪志大业,举措流俗惊。
  循循刀笔间,固足为公卿。
  ---《闲居感怀十七首》之一

  诗中的萧曹应该是指汉初的萧何和曹参,都是治世之才,估计也是老方心中的目标;老方要以此为榜样,干一番事业出来,老方是一个有志于功名的人,这一点从他其它的诗词中也可以看出来。
  万事悠悠白发生,
  强颜阅尽静中声。
  效忠无计归无路,
  深愧渊明与孔明。
  ----《立春偶题二首》
  这一首不知道成于什么时间,我估计是很可能是靖难后期,把看似矛盾的两个人隐士陶渊明和一代明相诸葛亮联系在了一起,想效忠皇帝自己又无计可施,想当隐士又走不了,表达了老方苦闷、彷徨的心情,忠臣与隐士老方一样也没干成。
  从这首诗里面也可以看出老方自视甚高---"深愧渊明与孔明"。
  日期:2014-02-27 15:37:11
  明史里面记载的一件事,可以看出方孝孺挺有品质的:
  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老方病了,在床上躺着,而这个时候家里人来告诉他:家里没吃的了。老方笑着说:古代名人子思三十天才吃9顿饭,也不是我们一家穷啊?!
  "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这句话如果真是老方原话的话,也能折射一部分他的心理境界出来:---古代名人很多都穷啊,所以我们穷也没关系。而不是从儒家正统出发:君子固穷,君子能安于贫穷,但是还是不错的,能笑对贫穷。
  当时的知识分子不种田,不做官的话又没什么经济来源,生活中面对贫困的几率非常大,而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老方的一些优秀品质。学问又好,又有名,当然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就很大了。

  日期:2014-02-27 18:04:05
  朱棣比方孝孺小了3岁,生于1360年,明太宗实录记载他"比长聦明睿智仁孝友悌出于天性勤学好问书一览辄记终身弗忘",明史里面说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
  10岁封燕王,21岁就藩。靖难前2次率军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北元太尉,相当于北元军队的总司令),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明实录、明史对这两次战争记载也不是太详细,但从中可以肯定两点:
  1、朱棣的军事素质很强,威望非常高,以至于靖难当时很多将领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还铁了心的给他卖命。
  有人争论过燕王、晋王军事素质的问题,我觉的从靖难时期曾跟随燕王的将领的表现已经看出朱棣的军事素质和威望了,大家吃的都是朝廷的俸禄;应该是忠于朝廷啊!当燕王处于危难之时,几乎是孤家寡人啊----就领着800多家丁造反,几乎是必死无疑!跟着他还很可能还要塔上全家人的性命,可是朱棣一造反,这帮人就义无反顾的跟着他来了...
  2、朱棣在北平很得民心,在靖难政府大军围城之时甚至出现了一帮妇女出来向官军扔砖头的事情。
  日期:2014-02-27 19:41:31
  下面要详细的分析一下靖难时期各人物的表现及其折射出来的人物性格和心理:
  1、朱元璋的死及埋葬礼仪中朱棣和朱允文的表现
  《明史》的记载是“(朱允炆)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诏行三年丧。”明实录载:"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 太祖崩是夜即歛七日而葬(辛卯日)皇太孙遂矫诏嗣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踰月始讣告诸王且止毋奔丧 "。
  在朱元璋的死及埋葬日期在明史、明实录上是一致的。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啊,在古代和平时期没有比一个皇帝死亡更大的事情了,按照一般的礼仪讲--一个皇帝死了,尸体停殡宫中起码要放将近一个月,这时被称为「大行皇帝」,停殡期间举行丧礼仪式。嗣皇帝、皇室成员、百官军民服丧服二十七日,停止娱乐、婚嫁活动。
  而建文皇帝怎么做的呢?7天就埋了,更有甚者---朱元璋死了一个月才"讣告诸王且止毋奔丧",为什么?!

  新皇帝在老皇帝大丧礼仪上的表现是非常大的事情,帝王行为是天下的表率。
  而建文的行为像一个仁孝之人所为吗?他会不会对老朱做了什么亏心事啊?!
  有人说朱元璋让这么干的,我觉的不大可能,从史书上的记载看朱元璋是一个亲情观非常重的人,退一步讲他即使不让诸王奔丧,也不可能让把死讯过一个月才告知诸王。
  明太宗实录上说建文是"遂矫诏嗣位",有没有可能呢?!
  从老朱死后建文的态度和削藩的力度看,"遂矫诏嗣位"未必是空穴来风。
  日期:2014-02-28 22:18:07
  接上文,咱们回过头来看看当时朱棣的表现:
  老爸(老朱)死了一个多月后,来信儿了,还不让去奔丧!---朱棣应该是什么心情?
  不让就不让吧,我让儿子们去,都去。----朱棣把3个儿子都派去奔丧了。很多史家说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一般都说,朱棣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居然把3个儿子都派去奔丧了。
  可是换一个角度看,这不得是一个孝子才能做出来的事情吗?!朱棣要是一门心思想造反,那么新皇刚登基的时候根基未稳,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吗,马上就应该拉上人反啦!怎么可能把3个儿子都派到虎坑里去呢?!
  还有一点,诸王接到老朱的补告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洪武31年七月)周王被抓了!
  因为是同期的事情,我判断不出来朱棣对此事有无耳闻,如果他知道,按理就更不应该把3个儿子都派南京去了。
  日期:2014-03-01 00:36:37
  2、靖难起兵前诸人的表现
  抓了周王以后,明实录、明史都记载燕王给建文帝上书,陈以亲情,写的应该挺有感情;因为建文沉默了将近10个月以后才又开始削藩,但是呢一下就干掉3个,即在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连削齐、湘、代三王,其中湘王最惨,阖家自焚啊!

  可是就是这样也没阻挡住建文的削藩步伐,仅过了1个月,又把岷王干掉了,可见建文的心有多硬,也是一狠人啊!
  但这10个月中建文也没闲着,把当时的北平军分区司令换成了从南方调来的谢贵、张信(都指挥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都是),北平市长(北平布政使)换成从南京调过来的张昺,这个时间应该是在1398年12月到1399年3月之间。
  这之间,建文还做了一个动作,把朱棣的直系部队(亲王的护卫军)调到开平戍边。按明制亲王有3卫,这3卫按燕王来算,怎么也得3万多人。
  说到卫,以前常叫天津卫天津卫,明初天津这块就驻扎了3卫兵马,而朱棣登基之后就把这块卫所赐名为天津(天子渡津之地)。

  这相当于把燕王这头老虎的牙都拔下去了,就剩王府一帮家丁了,孤家寡人了!
  紧接着,建文又做了一个动作,调宋忠率3万人马进驻开平,监视北平动向。朱棣现在的处境就像在头顶上悬了一把大刀,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刀就下来了,而且手边还没人...
  有资料说这段时间朱棣又装病,又装疯,明实录上没有这个记载,明史采用的说法是装病,我觉的装病这个说法可信度比较高,因为这跟一关键人物张信有关系。
  张信这件事折射出来的东西很多,得详细分析分析。
  日期:2014-03-01 13:10:22
  张信,临淮(安徽凤阳)人,调北平之前和朱棣没有过交集。明史上关于他的记载是这样的---
  信,临淮人。父兴,永宁卫指挥佥事。
  信嗣官,移守普定、平越,积功进都指挥佥事。
  张信的老爸张兴在福建永宁当过指挥佥事(相当于副司令),跟朱棣也没有交集,因为朱棣一直在北方活动。而张信是接他老爸的班儿当低级军官,但是呢,被调到贵州以后(移守普定、平越),干的不错,也干到了都指挥佥事(副司令)的职务。
  这时候朝廷里面有大臣推荐他,建文就把他调到北平来了,还升了一级--"受密诏,令与张昺、谢贵谋燕王"。这个时间应该是在1399年3月之前,距离朝廷密令动手的时间还差4个月左右。
  也就是说张信到北平以后与燕王相识到朝廷动手,也不过几个月而已,那么这段时间之内,张信基本上就被燕王的气度、风采所倾倒了。

  明实录上对张信告密的记载非常简单,就四个字"张信密告",明史和其它资料论述的就详细多了:
  成祖称病,信三造燕邸,辞不见。信固请,入拜床下。
  密以情输成祖,成祖戄然起立
  ---明史.张信传
  张信怀揣天子密诏来燕府告密,被阻挡了三次-----你说朱棣这不是死催的吗?!
  有人说张信曾做过朱棣的手下,要叫我说那建文帝的脑袋就是让驴踢肿了才派他来的,从朱棣对他这闭门羹的态度也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来---张信不是自己人。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张信这一来,相当于他把朝廷给他的荣华富贵都不要了,他什么都没有了,不止这样,一家子的命全压到朱棣这儿来了,弄不好跟着朱棣一起吃挂烙。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精神让张信冒着这么大风险一而再、再而三的来,非要告密不可,从中可以出朱棣的个人魅力,当然据记载还有张信老妈的功劳。
  有资料说张信混在女眷中进入了燕王府,找到了朱棣,朱棣还装病不理他,直到张信把天子密诏都拿出来了,朱棣才"戄然起立,召诸将定计,起兵"
  虽然明实录对张信的记载比较简单,但从靖难成功以后朱棣对张信的封赏可以看出张信的分量有多重:
  在明史、明实录里面的靖难当中,张信就在这块露了一脸,后面的战争中基本没提到他。但是朱棣登基以后那么多功臣,一共封了2公12侯,张信就占了一个---隆平侯,而且子孙世袭罔替,直至明亡。

  张信死的时候,被追封为郧国公。
  日期:2014-03-01 14:26:42
  大约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7月份朝廷开始动手了,这段历史挺有意思,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咱们可以分析一下当时的一些基本史实:
  据明史、明实录记载:张昺、谢贵领着人马把燕王府围起来了,但有意思的是他俩不进去,因为他们领到的旨意是抓燕王的官属,说燕王的下属不法、谋反,不是燕王。
  这里面就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朝廷查燕王查了一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抓不到燕王本人的任何把柄,包括燕王的下属到南京被朝廷抓了以后,无论如何逼供他怎么招的;他招出来的东西跟燕王本人没关系;燕王府的管家葛城告密,但不是告燕王谋反---也就是说直到燕王府被围,朝廷还没有抓到任何燕王造反的口实和证据!

  根据史料的分析,估计张信应该是这个时候之前进去报的信儿。
  如果朝廷是让张 谢抓燕王的话,他俩应该早领着人马冲进去了,那朱棣也就完蛋了,因为王府现在是空的,也就剩几百家丁而已。
  照这样看朱棣应该是很清白的人,人品、武功都不错。当然这个时候他的3个儿子也回来了,在南京呆了将近10个月后。
  这应该是上天给朱棣留的最后一个机会,错失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日期:2014-03-02 11:16:35
  咱们把历史竖起来看,查查历史上拥兵自重的的藩王作乱,或者叫藩王造反,都是什么情况发生的:
  1、汉初七王之乱
  汉景帝刚把削藩的旨意刚传达到吴国,吴王就联合其它6国反了;汉朝廷调集部队平叛之前,几十座城池已经丢了...
  而汉景的削藩旨意只是削减封地,让诸王少得一点利益而已。

  2、东晋的八王之乱
  贾后废太子,而后又杀掉,其实是被赵王利用,当时朝廷一点防备都没有,结果赵王、齐王就杀过来了,皇帝、皇后一下就被藩王控制住了,而后8王一路混杀。
  诸王是谋夺权力,而诸王的利益没有受到朝廷的任何威胁。
  3、宁王之乱
  借口明武宗无道,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宁王已经从江西杀到安徽了。
  4、吴三桂
  老吴假意上书康熙帝,自请削藩;没想到康熙帝照准。也是在朝廷调集兵马之前,老吴已经从云南杀到湖南了。
  这个确实是藩王的利益受到了点损害。
  ...从上面的典型例子可以看到:

  1、这种有预谋的谋反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大军已经杀过来了;在朝廷调集军队集结之前,很多地盘儿已经丢了;
  2、从这些藩王的个人品质看,差点的就是眼红最高权力,明抢;稍微好一点的就是自己利益被损害到了,马上就受不了...
  而现在很多史家都说燕王是蓄意谋反,我实在看不出来。
  朱棣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权力被夺走了,兵权被拿走了,身边的亲兵又被调走了;你调走就调走,你总该给我留条命吧!毕竟我也是立过大功的人,而且也很清白...
  按照明实录、明史上的说法,建文元年6月张昺、谢贵让人围着燕王府用土堆了一圈,在王府跟外界的通道设立了专门的卡子,这是想干什么?!
  可就是这样,朱棣还是没造反,结果朝廷人马就真杀到门口来了...
  现在有个说法叫躺着也中枪。

  凭心而论,建文也许会给朱棣留条命(几率不大),但齐黄绝不会放过他。
  日期:2014-03-04 08:56:17
  这时朱棣把他原来的三个护卫头儿张玉、朱能、王真招呼过来说:"你看,张昺、谢贵领着部队把咱们包围了,怎么办啊?"
  "咱们外边还有800个弟兄,跟他们干吧!"张玉等回答说"这次您如果再不动手,那咱们就就此别过吧!"
  然后的大致情况是:因为张昺、谢贵要抓的是朱棣下属及其家属,所以朱棣得以用计把这俩诓进府来抓了;而后时间一长外边的部队大部分都走了,没走的张 谢的死忠拥泵都被干掉.然后乘着夜色,朱棣等迅速攻占北平关键控制点---9门(以前负责京师安全的卫戍区司令官名叫九门提督,职责就是要负责看好这9个门的)。
  按理说发生了这么大事情,结果却出人意料的平静--"城中人民安堵诸司官吏视事如故",也就是第二天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干活的干活。
  这里面透露出两个信息来:
  1、朱棣很得民心,他的紧急措施处置非常得当
  2、朝廷的削藩手法有问题,用的都是阴招儿,不敢光明正大化,不敢告诉人;也没多少人知道!
  张昺、谢贵进王府时间这么长时间,没人问;而且时间一长,这么大事情,大部分人马居然回家吃饭去了---这恰恰说明张谢得到的应该是密令,没多少人知道,也不告诉人,大部分人马稀里糊涂就跟着他们来了...
  从朝廷废掉其它五王的手法上看,这其中周王、湘王的记述稍微详细一点,这些人都是什么情况下被抓的:吃着吃着饭呢,或者下着棋呢,一抬头---啊,哪儿来的这么多人啊?!已经被包围了。
  朱棣在平定北平之后,马上给建文上书:"橚槫柏桂楩五弟不数年间并见削夺虽其皆有愆过未闻不轨之图重可裁减护卫轻可赐敕诫励则朝廷于厚亲之仁惩过之义两尽其美矣"--诸王如果犯的错误大点的,你可以削夺他的护卫军,小的你就下诏斥责,犯了多大错误你这样连窝端啊?!我从张谢二人的口供里面得知,齐(泰)黄(子澄)是要谋我全家啊!

  这一段是明实录里面记载的,我认为真实度很高,因为建文和齐黄在接下来的削藩中手法就变了,对付宁王的时候就是按照朱棣说的来了。
  日期:2014-03-05 14:51:12
  3、朱棣平定北平后的后续表现
  占北平后第2天 通州卫指挥房胜等率众以城来归
  第3天 马宣(从北平逃跑的那个)在蓟州谋起兵来攻 上遣指挥朱能等攻拔其城遂生擒马宣

  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郭亨各以城来归
  第4天 俞填(从北平跑出来的另一个)在居庸关劫其军民将攻北平城民有窃走来告...
  第5天--第10天 讨伐俞填宋忠并搞定
  第13天 永平守将赵彝郭亮以城来归
  第17天 遵化那边来信儿说刘真要偷袭
  第19天 率部增援遵化,3天后用反间计使卜万下狱后撤退
  又3天后接到线报,长兴侯耿炳文率领的30万朝廷大军即将杀到....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什么信息呢?
  1、你看朱棣就占了北平,也没多少人马,就像被朝廷汪洋大海般包围的一座小岛;结果原来和他一起打过仗的一些人就不辞辛苦、不计危险的就又来跟他了...

  2、按理说你都反了,那就不用再隐藏了,长长的獠牙就应该露出来才是啊----可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他并没有去攻城略寨,他的表现是谁打我我就打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朱棣并非蓄意谋反,没有野心,起码现在没有。
  日期:2014-03-05 15:56:19
  4、战争中朱棣的言行透露出的性格
  在对阵耿炳文的过程中,朱棣第一次渡过白沟河,乘夜袭占了雄县,由于遭到顽强抵抗,史载朱棣的手下一怒之下把雄县的8000多俘虏都杀了,朱棣大为不满训斥说:
  "尝谕若等毋嗜杀人,若等欲乖我所为,是非求生而欲速死也。夫多杀适以坚人心,使皆畏死尽力以斗。一夫拼命,百人莫当,终非所以取安全之道。昔曹彬下江南,未尝妄杀,其后子孙昌盛,往往好杀者多绝灭,今虽拔一城,所得甚少,而所失甚多。"
  什么意思呢:
  1、你们这样做是破坏的我的形象,我们现在的行为是求生存,这会让我们死的更快;
  2、杀俘虏会让敌人绝望而不敢投降,跟你死战到底,得不偿失;
  3、天理循环,杀降是有报应的---北宋的曹彬由于不杀降卒,子孙昌盛;杀降的人往往绝后或遭灾(《历史感应统记》中记载,北宋大将曹彬和曹翰,都攻南方,而曹彬善待降卒,曹翰大杀降卒,结果曹彬九子俱成名将,有的甚至封王;而曹翰子孙沦为乞丐)
  从中透露出朱棣的两个显著特点:
  1、理性非常强,远见卓识---不是一个容易失去理智的人
  2、信神,信因果,用现代话讲叫迷信,从他的后续表现来看他非常信神:
  他身边带着两个相学大师---袁珙 和 袁忠彻,朱棣非常迷信,他要立太子,就把儿子拉过来让老袁看看---有没有天子命啊;派谁出征,比如郑和出使西洋之前拉老袁来看看--你给看看这人行吗,任命某些官员时等等等...
  日期:2014-03-06 19:38:27
  有人说蒙古怎么不趁着明朝内战出兵来搅局呢?这个确实有:
  建文二年二月 癸丑 谍报胡寇将侵边 上遣书谕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并谕瓦剌王猛哥帖木儿等晓以祸福
  ----明太宗实录卷六
  也就是说朱棣给鞑靼和瓦剌的头儿各去了一封信,把他们摆平了,整个靖难期间他们就没敢动。
  其实你翻翻这段历史,朱棣在北平一天,这帮少数民族鞑靼、瓦剌啊就老实一天,他们都是在什么情况下犯边呢----朱棣去了南京以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