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袁世凯厚黑,相信很多人都同意。晚清时节,无论社会还是国家机器,都已呈现溃败之势。如此大环境下,希望有所成就的个人,没一些厚黑的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目标的。说袁世凯是君子,相信很容易引起争执。因为无论是否熟悉这段历史,熟悉袁世凯生平经历的人,都会说,戊戌变法的叛徒、洪宪帝制的窃国盗贼,也能称得上君子吗?
与我们被长期灌输的观念相反,袁世凯不仅不是小人,他在晚清算得上是能臣,在民国当选总统也算得上是顺应民意。至于戊戌政变中的表现,那只能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谬托知己,害人害己罢了;洪宪帝制,在纯粹的个人权力欲望外,还有着文化保守主义者,面对民国初年动荡社会局面,希望重塑权威,进行政体改革的内在动力。
所以,就袁世凯经历的众多历史事件,包括朝鲜壬午事变、甲申时便、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等等,他所采取的立场,都有相当的合理性,可以说兼顾了忠义与个人的仕途。从这个角度讲,说他是君子,也不为过。
这个厚黑的君子,在近代中国五十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个很有趣的话题。搞懂他,也就能搞懂晚清、民国的历史脉络,对于梳理这段历史的乱象,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下面我就来详细的聊聊这个人,也希望网友们能和我互动。
日期:2014-05-04 20:19:49
第一章 青葱少年
春秋家世
1859年9月16日某时某分,一个男孩儿降生人间。如果按照官方史学的传统写法,这一天或者应该紫气满屋,经久不散。该孕妇梦见一或天神或邪魔或神兽的东西一头闯入自己腹中,从而产下一子。当然这是男孩最后称王称霸的写法;或者说这一天终日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此孕妇久久不能分娩,而且怪事连连,比如什么房梁上突然有一条巨蟒,或者母鸡在夜晚打鸣之类的,然后在最危急的时刻,男孩儿才呱呱坠地。这是男孩儿最终遗臭万年的写法。
咱们拉回来聊点儿正常的,这一天小男孩儿就没有出现科幻片中的场面,很正常的出生了。众位读者肯定用脚后跟儿都能想到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袁世凯了。袁世凯,字慰亭,或者是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晚清时流行以一人祖籍来称呼官场中人,比如李鸿章是合肥人,所以常称之为李合肥。那么同理可得,袁世凯也经常被成为袁项城。据不完全可靠的臆测,笔者认为,这和国人根深蒂固的地域观念有关。时至今日,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达的情况下,人们经常还会不过大脑的问一句“你,哪儿人?”由此可见,出生地对我们有着多大的影响。
既然如此,那么咱们就先说说这个项城。项城隶属于河南省陈州府,是河南省偏东、偏南的一个行政区划。大家可以看看地图,如果懒得找地图可以臆想一下,河南就是中原地带,这项城基本上处于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交界地带,称它为“三不管”地区虽然有点儿过,却也基本反映了当地的经济状况。这里虽然有淮河的支流,但是除了时不常的闹点儿水灾,对农业是一点儿也帮不上忙。地处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意味着逢个饥荒、水灾的情况,这里都要跟着全国倒霉。还有,顺带说一句,这里离那个“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凤阳不太远。
除了籍贯,咱中国人还特别注重门楣,也就是你家里是个啥情况。要说到这一点,袁世凯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三代。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咱们就先来八一八他的“祖坟”。据现存的《项城袁氏家集》记载,袁世凯的祖上可以追溯到的靠谱的祖宗叫袁玖芝。此公生活在乾隆盛世时期,读书人出身。哎,那时候的读书人还叫读书人,不像现在的大学生,工资连民工都不如。加上所处时代不错,虽然功名考了一次又一次,落榜了一次又一次,但靠着开馆教书,搞点儿补习培训啥的,还是可以维持生计的。也就是说,袁家祖上也就是一个勉强温饱的酸腐之家。
这要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了。但是哪位牛人说过来着,“历史就像**的**,有权有势的人都可以来摸”。国人有着坚定的血统观,凡是有所作为的人,一定认为自己祖上会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万一没有咋办?好办,造一个就可以了。比如殷商说他的祖先是神鸟下的蛋。但是清朝的乾嘉学派太厉害了,把历史上能考证的考证了,不能考证的,想法设法也考证了。到了袁世凯这一时期,再要“造祖宗”是风险太大了。既然这条路走不通,不乏聪明人的读书人队伍中就有高人给他献殷勤——可以改为抱大腿。这也有先人例子可供参考,比如有着少数民族血统的李唐王室,非说自己是道教祖师爷老子李尔的后代,明代朱元璋非说自己是朱熹的第多少多少代孙一样,这种争着给名人当孙子的,也很是不少。当然,现在都演变为给别人当干女儿啥的了。
话说当袁世凯权力达到顶峰,筹备洪宪帝制的时候,就有人拿这招儿来给他灌迷魂汤。当时一个什么文人,经过其不懈的刻苦努力,终于考证出,原来袁世凯他们家是明朝名将袁崇焕的一支。节操啊,文人的节操是碎了一地啊!袁崇焕广东人啊,竟然在河南留下了一支血脉,不知他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如果有人问,是啊,地理位置这么远,怎么袁崇焕一鞭子戳到河南来了?那文人说了,袁崇焕不是被调到关外抵御满族了吗?肯定是在由南往北行军的过程中,留下的这一族。而且,你看。革命党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吗?由这种前明著名的民族英雄后代来推翻清朝,继承王位,多么符合国家传统!哎,不知道袁世凯听了这个歪理之后作何感想,反正笔者的第一反应是,就算是真的,那也一定是因为袁崇焕忍耐不住寂寞,太饥渴了,偷偷溜出军营,趁着夜黑风高摸到某一位良家妇女窗下……此处省略五千字,各位读者自己天马行空吧。
日期:2014-05-04 20:20:11
好,野史说完了,咱们接着说靠谱的。袁玖芝肯定有众多子女,这在古代鼓励多生多育的国家政策下,一点儿都不值得奇怪,那时候多生一两个,不用交罚款,不用成天担心计生工作者给你搞大月流产,也不用加入外国国籍。他众多子女中有一位叫袁耀东的,是袁世凯的曾祖父。
按照时间推算,他应该生活在嘉庆、道光年间。之所以强调其生活的时代,是想借以强调,那时还是传统社会模式,他和他老子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除了科举考试,没啥出路。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考,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孙山”之后的那一位。没办法,他也子承父业,开馆授业。当然,经济条件也肯定好不了。不过没关系,至少读书人的地位还在,所以袁耀东娶了当地富户之女郭氏为妻。要问为啥叫郭氏?人家没大名吗?有,这个我敢肯定。但是,现在谁也查不出来了。没办法,那时候男尊女卑的礼教传统太坑人了。
前面咱也说了,国人一向注重出身就是因为注重家庭环境。这郭氏出身大家富户,能写会诗,当然肯定是古体诗,和现在某位知名女诗人是两个概念。从她的观念中看,自己丈夫奋发图强,希望在科举的独木桥中一举夺魁,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所以郭氏尽量承包了家中的杂务,使夫君全心全意的读圣贤之书,以期将来妻凭夫贵。可天不遂人愿啊,由于袁耀东用功过度——我估计也很可能包括营养不良,不讲卫生(这在古代非常常见),他得了要命的肺痨。这个肺痨可是传统中国一大致命疾病,其恐怖程度不亚于那时的花柳。花柳病害死了同治帝,在今天打几针青霉素就没事儿了的肺结核夺走了时值壮年的袁耀东的命。
“小东子”是走了,可家里还有一大家子人要生活。这其中就包括他们四子一女,五个人。当然,还包括为数不多的几个家人。郭老太太,(鉴于老公亡故,家里地位她最高,咱就暂且这么称呼吧。)毅然决然的担起了家里顶梁柱的重任。
为了坚守妇女之道,她没有改嫁,而是凭着自己的勤俭以及那为数不多的嫁妆,尽其可能的辅导四个儿子(女儿事迹已不可考)。那时的教育公平问题虽然也很严重,但是比现在还是强一些。寒门才子还是有希望成为现实的。郭老太太的这四个儿子,就是其中的翘楚。
老大袁树三,这也是袁世凯的亲爷爷。作为长子,父亲去世以后,在三位弟弟年幼的时期,更多的承担起兄长的责任。虽然读书异常刻苦,拿到带救济金性质的“禀生”名分,但没能再进一步。袁树三有子两人,分别是老大袁保中,老二袁保庆。袁保中有老大袁世昌,早夭。次子袁世敦,此为嫡出;三子袁世廉,四子袁世凯,后面还有袁世辅、袁世彤。而袁保庆虽然有妻妾三人,两个儿子都早夭,没能“膝下有儿”。这在当时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下,让他以及妻子牛氏备感压力。而这种事情,越感到压力就约力不从心,最后无奈的他向现实低下了头,经过和母亲郭老太太和大哥商量,将袁世凯过继给自己。
老二袁甲三,这是袁家日后飞黄腾达,也是袁世凯被称为官三代的根源所在。此子经过多年磨练终于考中举人,而后又中进士,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官场前途蒸蒸日上。此后,他的长子袁保恒也中了进士,成为万千众人艳羡的“一门两进士”之家,另外一个儿子袁保龄也成为仕途中人。他的具体情况,咱们后面会详细说到,目前暂且按下不表。
老三袁凤三,前期也一直致力于功名。但上天是公平的,那两位够可以的了,所以此兄台就没辙了。屡考不中,最后郭老太太集合全家人众,力主给他买了一任官来做。
老四袁重三,这是袁家早期崛起的大管家。袁老四虽然读书不行,但是持家有道啊。自从他慢慢成年起,老大退居幕后,都是袁老四和郭老太太商量着家中事务。而且,此公特别善于经营,把老二、老三在外挣回来的金银尽量的置换成土地、当铺,以此作为投资来做到保值增值。这里还要插一句,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作者,我曾经长久的不能明白,为啥中国有历史可考的时期就有两千年之久,人们就不懂商业比农业更能赚钱这样一个当今社会小孩儿都懂得道理?笔者曾经多方询问自己的高中历史老师,无奈他除了告诉我选择题该选A还是B、C、D之外,其他问题一概不了解。终于在大学时看到一本历史学著作,其中讲到,中国农民追求的不是土地,他们追求的是由土地而来的政治利益。要知道,那时的政府是个小政府,有效治理只能到达县一级,下面就要靠乡绅来管理了。啥是乡绅?读过书的有钱人呗。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国家公务员的账面工资低的可怜,可每年几百万的人来争着做这看似好不值钱的“铁饭碗”。这是为啥?因为后面的好处就不是区区一点儿钱的问题了。那将是一笔数额巨大,且旱涝保收的巨款!
日期:2014-05-04 20:48:48
咱们说了这么多举人、进士的相关话题,肯定有读者对这种人人皆知而又所知甚少的清朝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疑惑,这个制度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简言之,就是所有良人家,即除了差役、渔胥等贱民之外的读书子弟,都可以参加祖籍所在地的县考。考中之后称为“童生”,之后可以参加知府主考的府试,更进一步的可以参加省一级学政——相当于现在教育厅厅长,主考的院试,考中者为秀才。院试成绩优秀者,被称为“禀生”,可以接受政府给予的禀饩,也就是一些实物补助。前文提到的,袁世凯爷爷袁树三就是这一类学生。
学子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省级乡试,一般中央政府会派官员来做主考,考中者为举人。想当初中学课本中节选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就是指的这一级考试。考中者可以参加在帝都举办的会试,会试优秀者再参加一个半月之后的殿试。殿试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取一甲三名,也就是众人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也就是说,那时的状元全国也就一位,不像现在,遍地开花;二甲若干,称为进士出身;三甲如干人,称同进士出身。这些参加殿试的学子可谓是全国学人的翘楚,不仅百中无一,称作万中取一也不为过。通常大家可能都会想,这样的牛人,又是参加全国级别的最后考试,还是皇帝主考,考试的环境肯定不错吧?比如像现在的中考,一定要求有钟表以作时间提醒——虽然有钟表早、晚点的悲催事情出现,还得有空调作为防温降暑的器材。那您就错了,那时候参加殿试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在参加考试之前,你要找门路、托关系、打点上上下下的人,这里面就包括负责场地设施的太监。如果不贿赂他们,你将不得不面临着在三条腿甚至是两条腿的桌子上或者满是坑坑洼洼的桌面上答题的窘境。
这些都是考期状态,那么平时这些人都干啥呢?还是和如今一样,做应考的准备。这其中,进入府学的秀才出路更多一些。他们除了“一考定终身”之外,还可以参加“自主招生”的考试。每年府学都会送优等生到国子监进修,这被称为“岁贡”;每三年还会额外推荐一次,成为“优贡”;每十二年由学政主考,在全体生员中选拔好学生进国子监,称为“拔贡”;如果遇到皇帝大婚、生日啥的,特旨选拔一些人进国子监,称为“恩贡”,加上往往每五名贡生可以附加一人的副产品,“副榜”。通过这“正途五贡”进入国子监的学生,基本上就算是一只脚、半边身子挤进了仕途。
前面也提到,袁凤三是买的官,这在清朝就像在当今社会一样,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厚道一点儿的,买个生员、秀才——功名最多可以买到这一级,然后再一级一级考上去;省事儿一点儿的,就直接捐钱买官。虽然在清朝中期,这种买官出身的官员经常受到正途官员的鄙视,但是到了清朝晚期,除了倒霉的左宗棠经常被人揪着这个小辫子不放外,其他人再也不关心身边的同僚是不是考出来的了。
日期:2014-05-04 21:26:08
爷爷英雄,打下坚实的政治资本
为了坚持“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咱们下面主要讲讲袁甲三。他作为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在中进士之后,在京城先后混过多个衙门,其中最主要的是礼部主事。这个职位相当于部委秘书长一职。当时的清朝礼部,顶头上司是礼部尚书,下设左右侍郎,这不用说,就是相当于副部长了。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右侍郎高于左侍郎。左右侍郎各设满汉各一人。之所以罗嗦这么多,就是因为在袁甲三做礼部主事时,他的顶头上司是曾国藩。当时两人交情极好,共同拜在理学大师倭仁门下。没错,就是高中历史书中,被点名指为保守派领袖的那一位。这里读者可能就会有疑问,既然咱们被灌输的,倭仁这家伙这么的不堪、白痴,逆历史潮流而动,怎么不仅袁甲三拜在他门下,连被无比光辉的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的毛主席推崇的曾国藩也拜他为老师?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儒家作为在中国占一千多年官方指定的学术思想的地位,它有一个内循环的封闭模式——忠奸理论和忠奸模式。即每当社会出现大的动荡或者经济极度凋敝,出现问题的不是这个体制,而是皇帝身边出现了奸臣。是因为奸臣当道,忠臣受到排挤才导致的如此场面。那么,顺理成章的,如果想恢复早期的繁荣,就要君主近忠臣远小人,恪守儒家的学说。倭仁是理学大师,他当然会对此坚信不疑,这也就不难怪他为何对洋务运动持排斥态度了。只要你有心,随便翻一翻二十四史,甚至是建国后我们无比伟大的政府出的一些有关当代史的书籍,都还可以清晰的找到这种理论的痕迹。
说这么多有关倭仁的内容,是想说他脑子不仅没问题而且学问还不错。因此,向他学习的袁甲三脑子也没问题。不仅如此,因为他们注重儒家理学中有关个人品行修养的内容,袁甲三在个人为官处事方面,堪称晚清政坛的一位廉洁之星。在京城过了一段日子的太平官之后,各地闹起了太平军。当时在家守孝的曾国藩,扛起了捍卫礼教的大旗,自己办团练、雇勇,来与太平军对敌。从目前的资料中,我们无法得知此一时期的袁甲三是否受到曾国藩的影响,但肯定的是,他的关注点渐渐转移到军事上。师出同门的他们,选择了一条大致相同的道路,他从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到后来被委派到安徽辅助安徽团练大臣周爵滋,成为他仕途真正的转折点。
因为精明强干,袁甲三很快成为周爵滋的左膀右臂。他们面对的不是曾国藩所要应对的太平军,而是因太平军而起的捻军。因为捻军基本的战术是呼啸而至,若攻击得手则一票人马群起而蜂拥,将所攻破的城池、郡县洗劫一空;若战斗受挫,则呼啸而散,三五成群的遁入深山老林,使清朝官军找不到追捕的目标。所以很早袁甲三就带领一支队伍外出单独应对捻军,更在周爵滋之后成为安徽省团练大臣。因为那时清朝国库基本搞了个底儿掉,袁甲三手下的军队基本靠截流本省的厘金、盐票维持,这一方面在以同治帝为首的中央政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在他的手下将士看来,都是袁甲三担着巨大政治风险换来的。所以,经过二十多年的宦海沉浮之后,临终时,他得到清政府赐予的“端敏”谥号。这可是在儒家学子看来,是无上的荣耀,不仅意味着可以进入日后清史的臣子列传而名留史册,还意味着一个国家、上下两千人全体儒家学者对自己的认可。
另一方面,这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袁甲三从最初的礼部主事到后期的兵科给事中,再而襄办安徽团练使、安徽团练使,到后期的太仆寺卿、漕运总督兼江南河南道总督,虽然宦海沉浮,但是扶植起了他的儿子袁保恒、袁保龄、侄子袁保庆以及一大批亲信。这些都将是袁世凯可靠而稳固的政治资本。
日期:2014-05-04 22:02:58
调皮捣蛋、聪明伶俐的童年
书归正传,咱们讲了这么多时代背景、家族背景,无非就是为正主儿出场做铺垫。前面提到,袁世凯不是嫡出,这在古代中国基本上就决定了作为庶子的他在家族里要矮别人一截儿。你如果不信,随便翻一翻正史,历朝皇帝要立个自己喜欢的庶出儿子为继任者有多难,就能有大概认知了。或者你看看《红楼梦》中,贾宝玉那个庶出兄弟贾环,在大家庭中上上下下有多不受人待见,甚至连下人都看不起他,也能有个概念了。虽然后来袁世凯过继给叔叔袁保庆,但是其幼年不多的在老家生活的岁月,过的并不怎么开心。
当然,除了他尴尬的身份外,其调皮捣蛋的本领也是造成袁小四不受待见的一大原因。咱们说过,那时候是小孩儿随便生的时代,每家以能多抚育子女为骄傲,所以就不像现在的家庭,只有这么一个小孩儿,即使再调皮也会被夸为聪明。那时的袁世凯,袁小四,可真是聪明大劲儿了。在一众兄弟姐妹中,虽然年龄不是最大,“地位”却是最高,往往看谁不顺眼就要上去教训一番。而且还有过带领一票兄弟上房表演童子尿瀑布的恶劣情节。
这里要明确一点,同样和许多历史事件一样,我们可以说这是顽劣,也可以说是天赋异禀。有些人就这么认为,而且还会抬出另外一个事例,说是在袁世凯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袁寨受到捻军的进攻,当时捻军为了报复袁甲三父子、叔侄对捻军的打击,调来大量人马围攻袁家。不仅家丁、大人们感到恐惧,连袁甲三、袁保恒等久居战阵的人日后听闻这次事件时,都心有余悸。但是当仆人把袁世凯抱上城墙时,他表现的一点儿都不害怕,还很是兴奋。由此部分朋友就认定,袁世凯日后成为枭雄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基因传统的。其实,笔者认为,这纯属往他身上贴金。就那个年龄,那个时代的教育水平,估计袁小四连对方是敌是友都分不清楚,害怕从何而来?
谈到教育,作为土包子出身的袁世凯之所以显示出日后的权谋、机敏,与他的养父袁保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想那时清朝的教育,与今天有着极其类似的地方,世人的学习完全以科举考试为指挥棒。极大部分人,除了学习屈指可数的那几部儒家经典就是不停的练习八股文的行文技巧,这和现在图书市场上大为畅销的某些所谓高考、中考,满分、高分范文有些相似。而且,往往越封闭、不发达的地区,这种趋势越明显。袁小四幸运的一点就是,在其七岁,也就是1866年,袁保庆因为河南的捻军受到强大军事力量的围剿而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大部北上,他的军旅生涯告一段落,被指派为山东候补道。袁世凯必须跟随养父离开老家项城,从而得到了开眼界、见世面的机会。
日期:2014-05-05 10:15:46
山东,今天是教育大省。那时作为圣人的家乡,教育水平也是名列前茅。在袁世凯小的时候,因为袁保庆常年在外随军转战,多不能督导其学业。现在他卸甲回归文官生活,就腾出时间来教育子弟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延请名师来做小四的启蒙老师。目前有迹可查的,是一位举人。咱们前面提到过,举人是通过了省一级考试的读书人。举人中间,稍有门路的都可以授官,做一任知县都是可能的。而此老师,肯定不是像苍老师那样具有崇高现身精神的。据合理的推测,他八成是想通过授馆教书从而获得袁保庆的欣赏进而引荐给上司,得个一官半职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