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那些牛人

作者: 先生会算命V1

  日期:2014-07-03 15:45:00
  写在前面的话(一)
  这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话说当年风云变幻,在微软的统领下,十几路诸侯联军将不可一世的苹果打得落花流水。业界从此多了一段传奇,开放的微软打败了封闭的苹果。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正(wei)义(ruan)最终战胜了邪(ping)恶(guo),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开放似乎就是正义的代名词,而封闭始终与邪恶如影随形。
  这样的观点其能量极其巨大,它足足影响了整整一代科技人,并有向学术界、教育界蔓延之势。以至于到了后来,苹果犹如历史罪人一般,在书籍中和课堂上被人评头论足,影响并将长期影响一代代的科技人。
  十多年过去了。
  乔帮主正式回归苹果,经过一番深耕细作之后,带着早已边缘化的苹果华丽丽地逆袭了,这无异给世人狠狠的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封闭有什么不好,有种你丫别用苹果的产品?
  于是有一票人立马跳出来捧场,封闭才是王道,没有封闭就没有苹果今日之成就。
  另一票人开始不服气,你丫这些都是些软骨头。
  一场世纪辩论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
  在这里我不并打算对“封闭VS开放,那种商业模式更好?”之类的2B论题进行探讨,相关的各种观点我已经见识得太多,其中有一些是有道理的,还有一些是纯粹瞎搅和来的。
  在这场辩论彻底有个结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
  当年的微软击败苹果成为业界霸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我们考虑到乔布斯因为权力斗争,早在1985年就被迫离开了苹果,在外面打了十几年的酱油。也就是说微软在与苹果这场“开放与封闭”的角逐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乔布斯缺席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2008年之后的乔布斯带领苹果完美逆袭,在移动领域上秒杀微软之际。我们同样也发现那个时候的盖茨,虽然还挂着微软董事长的头衔,但实际上早就淡出微软的日常运营,将其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亚非拉的慈善事业中了。这也是等于说,苹果与微软在后来的移动领域对决当中,盖茨也恰好缺阵。
  所以不难得出结论,当今世上的这两位绝顶高手,居然没有真正意义地打过一架!
  看到这里,相信悟性比较高的童鞋已经明白了。当然没有明白的童鞋也不要着急,因为你们最终都会明白的。
  我们再接着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电影《霍元甲》里有这样一个场景。
  日期:2014-07-03 15:49:09
  一位自称是武林高手的日本浪人屁颠屁颠来到中国,正好遇上一代宗师霍元甲先生。这个日本浪人顿时想显摆一下,就丢下一个超级难题给霍元甲,霍师傅,您倒是看看,究竟是日本的功夫要厉害些,还是中国的功夫要厉害些?
  说实话,这种水很深的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如果霍元甲说中国功夫要厉害一些,日本浪人必然不服,势必还会引发一场拳脚之争。但是仅仅为了避免争执,承认日本功夫要厉害一点,那民族大义上又说不过去。

  日期:2014-07-03 16:10:31
  所以这个问题,嘴巴上是说不清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抡起袖子,打上一架,自然就见得分晓了。
  霍元甲大概也料到了这哥们是来砸场子的,但是毕竟自己是一代武学大师,岂能没头没脑地跟他一般见识。于是霍大师在听闻此话之后笑而不语,反而很有风度地招呼这个浪人坐下来,然后给他倒上一杯茶,开始坐而论道。
  作为一个不仅手脚上功夫了得,嘴上的功夫更是出神入化的武术大师,霍元甲只用了一句话就彻底了使这场纷争化于无形当中。
  天下间的武功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练武的人有强弱之别。
  日期:2014-07-03 16:13:05
  我来简单解释一下这句话。
  这个故事中的功夫其实可以对应我们刚刚说到的商业模式。中国功夫可以看成开放商业模式,那么日本功夫自然就对应封闭商业模式了(我这里仅仅是打个比方,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至于是哪种商业模式更好一点呢,霍大师其实一语道明白了,商业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功夫没有高低之分),关键是在于具体使用商业模式的人的水平(练武的人有强弱之分)。
  日期:2014-07-03 16:13:34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将之前两家公司相争的过程进行还原,得到以下结果。
  当初乔帮主凭借着他的“封闭大法”在江湖上大展神威,几年时间就创下名声赫赫的苹果帝国。不久之后,另一个高手盖茨的“开放神功”初成,他还没来得及去找乔帮主好好比试一番,乔帮主就遭人算计被废了武功逐出师门。盖茨找不到乔帮主,只好将其门下的二代弟子挑了个遍,随后一统天下,建立了微软帝国。
  十多年之后乔帮主重出江湖,依然是靠着当初的成名绝技“封闭大法”,纵横天下而无敌手。正当乔帮主想找盖茨单挑,为当年门中弟子复仇时,却发现微软前任教主盖茨早已封剑归隐山林。这一下搞得乔帮主十分郁闷,欲求一对手而不得,只好随便欺负了几个微软的高手(包括鲍尔默),然后顺便灭了江湖上几个风头正茂的门派(诺基亚、黑莓等)。
  日期:2014-07-03 16:13:57
  闹了半天,这两个身负绝世武功的家伙都没好好干上一架,你们居然就可以各种YY,到处评头论足究竟谁的功夫要厉害些。
  尼玛,这真是个神奇的世界!
  日期:2014-07-03 16:15:13
  有的时候我仍然在想,如果乔帮主当初没有离开苹果,现在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会不会还有今日之微软,会不会还有今日之苹果?这两大绝世高手会不会在结结实实干上一架之后,双方都元气大伤,导致被其他一流高手乘虚而入?或者这两大高手在比拼的过程中,发现都赢不了对方,然后惺惺相惜一笑泯恩仇,最后携手游戏江湖?(这个情节是不是有点老套?)又或者他们之间的比拼最终能分出个输赢,但是我实在是猜不出谁会是获胜的一方。

  要知道高手过招,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阵双方当时的状态,说不定那天早上乔帮主吃早点时正好吃了个烂鸡蛋,然后一闹肚子就没有打赢,也说不定当天盖茨在去跟乔帮主打架的路上恰好遇到个美女,心里一激动也就输掉了。

  但是这些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历史不允许假设也不会重来。同时这些事情真的也真的不是太重要,因为最重要的还是创造历史的人。
  日期:2014-07-03 16:15:46
  在短短几十年的IT历史中,有那么一些人,在进入IT业之前,他们或者是深居简出的大学教授,或者是浪迹街头的不良少年,或者是行为怪异的科技狂人,又或者是自命不凡的辍学学生,当然这些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他们进入IT业之后,就谱写了属于他们的传奇。

  从此江湖上,就流传着关于他们的各种传说。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关于互联网的故事。
  日期:2014-07-03 16:16:24
  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互联网。即便是有,也仅是封藏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的众多玩物之一。
  于是由一个青年屌丝、一个科技狂人扯起了网景的大旗,将互联网带到普罗大众的面前,并在这个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人类提前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普罗米修斯说,要让人间有火,于是就从奥林匹斯山偷回了火种。

  日期:2014-07-03 16:16:47
  网景说,我们要在人类和互联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于是就有了浏览器。
  我们将要说的,就是一段关于网景的传奇。
  现在正式开讲。
  日期:2014-07-04 10:54:09
  两份简历(一)
  我们先从一份简历开始。
  姓名:马克?安德森
  性别:男

  年龄:22岁
  身高:196厘米
  血型:未知
  院校:伊利若斯大学香槟分校
  专业:电子工程
  职业:暂时是学生,将来干什么还没个准(潜台词就是尚在迷茫中)
  生卒外加籍贯:1971.7-?,美利坚合众国威斯康星州
  家庭背景:父亲(种子销售商),母亲(农产品销售人员)
  特长:长得帅,口才佳,成绩好等优点统统没有,不过略懂一点Basic编程。

  主要经历:
  1971-1977:吃饭、睡觉、玩耍——欢乐童年生活。
  1977-1988:全职中小学生,工作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课、写家庭作业、翘课、恶作剧、欺负低年级学生、调戏女同学、玩电子游戏、看《猫和老鼠》、自学Basic语言(小学五年级)。这段时间基本上以玩为主,以学为辅。
  1989-1993:全职本科生,工作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上课、翘课;但是其他的内容更改为:游戏人生,无所事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仁兄年纪越大,兴趣逐渐减少,生活趋于无趣)
  日期:2014-07-04 10:55:22

  我们对这份简历进行分析,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安德森极有可能是富二代。
  先申明这绝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之类的胡乱瞎扯,本人说话办事向来谨慎,而且从来不八卦,只是在研究安德森童鞋简历时,对这哥们家庭背景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基于条件所限,所能找到的一手资料、二手资料,乃至于三四五六手资料中,对这哥们的家庭生活乃至童年生活等诸多情况都所提甚少。但是没关系,通过对一些蛛丝马迹的分析,同时加上某些数学手段的运用(推理和归纳),我们基本上就能还原出他家庭背景的一些原貌。

  以下对安德森是富二代的推测纯属个人观点,仅有理论上的科学依据,目前为止尚无任何证据证明其真实性,如因有事实出入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本人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日期:2014-07-04 10:57:08
  首先,安德森的父亲是商人。据本人多年行走江湖经验之不完全总结,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前途的职业,没有之一。这个行业风险极高,稍不留神就会倾家荡产。当然收益也极大的,一不小心就身价百万。所以多少年以来,大量渴望发家致富的有志青年、中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对都这个职业趋之若鹜(生意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心里承受能力不强者请慎入该行业!)。总体而言,该职业从业者,经济地位都比较高,通俗点讲就是比较有钱。我们可以把有钱人分为两种:有长相有思想还略带点文艺范的,称之为“高富帅”,这类生物在地球上数目稀少,基本上属于珍稀物种,比大熊猫还大熊猫。而思想低俗作风恶劣还有股土气挥之不去的,也有个比较拉风的名字——“土豪”,目前在街上开个悍马,一天到晚车喇叭瞎按个不停的,基本上都可以归属为此类。但是“土豪”最近很受欢迎,从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土豪,我们交个朋友吧”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这严重地扭曲了我的三观,但并不抹杀我对土豪深深的向往之情。我们先不管安德森的父亲是“高富帅”还是“土豪”,只是他作为一名商人,没有钱的几率很小,而有钱的几率很大。

  其次,他父亲在农业领域经营买卖。虽然长期以来农业在中国不算很景气的行业,但是在美国完全不一样。美国农民虽然不在高收入阶层之列,但也跟高收入阶层相差不了多少。据不完全考证,安德森父亲那个年代,美国大多数农民兄弟一年的收入大约有三四五六万美元(农产品销售额加上政府补助),光景好的时候还能到七八万美元。而当时美国的人均收入大概是一万美元左右。农业的收入是平均收入的三倍到六倍,完全可以媲美于中国金融业、石油、电力、烟草等垄断行业的收入。安德森父亲是种子销售商,跟他打交道的都是一些收入颇丰的农民。如果一个人经常跟有钱人一起玩,那他一定也会变得有钱。作为一名终日混迹于富裕农民圈中的商人,绝对没有不富的道理。

  仅从这两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安德森极有可能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当然即便是再不济,他老爹没有那么有钱,那至少也是个中产阶级。
  日期:2014-07-04 10:57:35

  第二:安德森极有可能成为富一代。
  作为从一个学生时代开始,就喜欢帮助同学谋划简历、制作简历、修改简历,并参阅无数简历的人,我对简历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能够一眼看出任何简历的特别之处。在我首先看到这份简历之时,就觉得这简历上的这个人“殊于常人”,具体原因是这哥们居然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可以使用BASIC进行编程了,换算成年龄,大概也就十岁左右。这时很快地在我脑海里浮现出另外一个牛人的身影:十三岁学编程(用的也是BASIC)、哈佛辍学生、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连续十三年世界首富,上个世纪他家开的公司实力显赫如日中天,想灭谁就灭谁。地球人都知道,这个牛人就是比尔?盖茨。从某些方面来说,少年时期的安德森跟盖茨还是有得一拼的。安德森十岁就会用Basic编程了,而盖茨十三岁才会。安德森有一个比较有钱的商人父亲,而盖茨碰巧也有一个比较有钱的IBM董事母亲。如果安德森同学不是太笨的话,完全有可能追随盖茨前辈的足迹,成为一个靠编程起家,最终迈向成功的富一代。只是在软件领域,已无可能再开创一个像微软这样的公司,软件行业留给他的空间并不大。(这点我们以后会详细说明)

  日期:2014-07-04 10:58:11
  第三点:目前为止,我们先不管这这哥们是富二代,还是准富一代,从他前半生(22岁)的经历来看,安德森那时的状况也就是一个屌丝。像这样的普通大学生,美国遍地都是。但是像他这种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屌丝,就显得很奇葩了。归纳一下,屌丝通常有几个特征:成绩必须是不好的,女朋友肯定是没有的,朋友一定是不多的,前途是必定是暗淡的。如果不是基因突变一夜之间成了蜘蛛人、神奇四侠那样的怪胎,又或者是时来运转的找到了“约柜宝藏”(详情请观看电影《夺宝奇兵》),来一场现实版的屌丝逆袭记,那么他只能将屌丝进行到底了。但这两种非自然科学可以解释的现象从客观的角度而言,可能性基本为零。

  根据以上的分析,如果安德森先生继续这样下去,结局无非也就以下三种:一、当个标准的富二代,以泡妞为己任,以炫富为宗旨,该干嘛干嘛(但是根据美国人员对子女的教育观念,这种情况不易实现);二、利用他的特长在软件领域开拓一小片天地,当个成功的小老板,运气好点说不定还能跻身于富一代的行列;三、继续他当前极其屌丝的状态,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早点洗洗睡吧。

  日期:2014-07-04 10:58:38
  那么我们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故事的题目很可能是《当我还是富二代的那些日子》||《我和成功有个约会》||《一个屌丝的似水流年》。当然如果诸位觉得标题太小清新了,那么口味还可以重一点,如《富二代和他的情妇们》||《小老板的血泪史》||《屌丝的蜗居生涯》;或者还可以混乱一点,《一个富二代的屌丝情结》||《我是怎样搞定富二代的:一个小老板的自白》||《每个屌丝都有一个富二代的梦》。

  但这些都不是安德森同学的故事。
  日期:2014-07-04 11:01:12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份简历的另一个版本。
  姓名:安德森
  性别:男
  年龄:42岁

  身高:196厘米
  血型:未知
  院校:伊利若斯大学香槟分校
  专业:电子工程

  职业:亿万富翁;网景公司(Netscape)联合创始人;安德森-霍罗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基金创始人;Facebook、Twitter等知名互联网公司总顾问。
  生卒外加籍贯:1971.7-?,美利坚合众国的威斯康星州
  家庭背景:父亲(种子销售商,退休),母亲(农产品销售人员)
  特长:创业以及指导别人创业(这个比较猛)
  主要经历:
  1993-1994:职业本科生,在校期间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最火爆的图形界面浏览器。

  1994-1998:网景公司联合创始人。(该公司价值最高曾达100亿美元,并开创了互联网的新纪元,同时创造了科技史上最成功的一次IPO)
  1998-?:工作性质是风险投资,创业教父等。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忽悠人和被人忽悠。
  ……
  日期:2014-07-07 17:00:12
  看了这两份简历,我只能说安德森同学的人生确实有点诡异。
  阿甘他老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我当时一直没太懂这句话的意思。
  但朋友都说这句话其实很好明白,翻译过来不外乎“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类的感叹世事无常发发牢骚之类的句子,而且我们古人远比阿甘他老妈说的要有文采。
  我唯一的纠结都在这盒巧克力上。作为一个从小喜爱吃巧克力的吃货,却从来没有尝过一盒之中混搭几种味道的巧克力。在吃货的记忆里,不仅一盒中的巧克力味道一个样,而且基本上市场上销售的巧克力味道都一个样。所以实在是没有办法理解,一盒巧克力中可能会有味道不一样的巧克力,那除非是假冒伪劣产品外加山寨货。

  查阅资料后才明白,阿甘他妈说的是美国产的巧克力,这种巧克力每一盒由十二块或者二十四块小巧克力,其中包装各异,颜色不同,口味也不一样。
  于是终于恍然大悟,照这样看来,安德森的人生肯定也是美国产的巧克力,前后对比差别太大,让人匪夷所思。
  日期:2014-07-07 17:00:46
  当然,像这种风格迥异的人生,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先例。
  汉高祖刘邦,从小就长着一副流氓相,成年之后便靠着他那张流氓脸四处忽悠骗吃骗喝。混到四十多岁,依然一事无成,唯一的变化是从一个小流氓混成了一个大流氓,接着又混成了一个资深流氓(一般我都不说“老”字,而已“资深”代替)。但大家都以为刘邦同学要为他的流氓事业奋斗终身,至死方休之时,这个资深流氓摇身一变,当上了大汉帝国的天子。这一下他当年那些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并同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千万不要看不起流氓,尤其是这种纯种流氓。

  美国有个叫加德纳的黑人小伙子,年轻时候非常穷,生活上一塌糊涂,运气也是糟糕至极。他在穷困潦倒之际,找了个工作,正当准备去上班时,雇他的人被公司开除了,他的工作也随之泡汤(很惨)。回到家,妻子对他失望至极,开始跟大吵特吵,警察问声而至。在调解家庭矛盾的同时,查到加德纳的身份,发现他居然还违章停车欠着1200元罚款(他当时已经穷得交不起罚款了),没办法又只好把他拷走,去监狱里关了十来天用冲抵罚款(非常惨)。回来之后,发现房间空无一物,老婆不见了,儿子也不见了(惨得登峰造极)。

  日期:2014-07-07 17:01:17
  每当我看到他工作泡汤这个情节时,我就非常坚定的相信,在穷困潦倒之际还能遇上这种倒霉事那已经是惨不忍睹了。然后加德纳的例子又深刻的告诉了我们,人生之中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美国人相信上帝,他们总说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我老是觉得上帝在为加德纳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就忙着去睡觉去了,留下加德纳一人在黑暗中独自凌乱。

  普通人到了这步田地,估计抹脖子的心都有了。但是加德纳却没有就地抹脖子,因为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做(恰好接到一个证券公司约他面试的电话)。加德纳深深的吸了口气,平复了下他那颗悲喜交加的心,他决定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我们从加德纳当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他应该连半线生机都没有。
  日期:2014-07-07 17:01:39
  首先他是一个黑人。可能有人会问,黑人怎么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还不都是黑人么?对于这样问的同学,我只好决定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不在此处做过多的解释,有兴趣的可以查阅美国黑人的相关历史。
  其次,这哥们长着一张毫无希望的脸(文艺点的说法),通俗点,就是长得不怎么待见。作为一个证券经纪人,是需要跟各种各样人打交道的,为了不让客户第一眼就讨厌你,长得不至于很丑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像加德纳这样毫无从业经验的新手,公司将其培养起来需要很大的成本,所以证券公司一般倾向于招熟手。
  日期:2014-07-07 17:02:00
  这些都是在旁人眼中看起来,加德纳毫无机会的不利因素。但是这些因素跟下面的情况相比起来,那基本上不算什么。
  因为这个时候的加德纳,连一件可以参加面试衬衫都没有!
  面试其实也就是大家打个照面,互相瞧瞧是不是看得上对方。面试着装对面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体现自己对这次面试的态度,而且还体现了对面试官的尊重。像加德纳这种情况,稍有经验的HR都会提醒他最好还是别去了,即便是去了也只能是去丢人现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