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

作者: 若舟2014

  日期:2014-04-02 10:10:00
  守 灵
  若舟 著
  我是汉族学子,用守灵这种最朴实、最深沉的方式缅怀我的壮族恩师—古笛先生。恩师于2013年清明节来临之时去世,至今整整一周年,我历时一年,将守灵期间的所思、所想、所怀、所念凝结成书,并修改完成,只为诠释两个天大的字——感恩!
  今天,在此清明来临之际,我特在天涯贴出,以表对恩师的敬仰与怀念。

  ——作者
  内容简介
  《守灵》是一部饱含深情且具有较强探索性的作品。作者以日记的形式、笔记散文的笔法,记录了一位汉族学子用守灵这种汉族文化中最朴实、最深情的方式,缅怀一位壮族恩师,探索和描述了经典时尚的广西壮乡民族文化,且有较强的地域特色。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切关注和激情诠释,令人感动。尤其是作者在文本上的探索和追求,把诗歌、散文、散文诗、创意文案、评论文章等不同文体的表达,融为一体,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而且在自由写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外,作者巧用了机智与幽默,在一部充满悲情的长篇作品中,借助神话色彩的渲染,请出中国和广西已故的文化名人现身探讨民族文化,让读者可以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

  序一
  ·凌渡·
  若舟把他新作《守灵》带来,让我读后为它写序,这是今年立冬前几天之事。作为这部书的第一个读者,甚觉荣幸,我答应了下来。
  自从南下闯荡,讨生活,若舟在南宁这里工作已十年有余了。他喜欢文艺,因此受聘于文化系统;他勤奋好学,所以他拜在文艺家古笛门下,做古笛关门弟子,青出于蓝,有所建树。他和古笛交情厚笃,故《守灵》一书,正是他有感古笛一生的追求,为纪念古笛而写的。
  对于古笛,我是认识的,但因不同行,交往不多。从前我曾安居于广西歌舞团邻近多年,我们常常见面,他精神充沛,十分健谈,活跃。那些年,也能不时亲近舞台艺术,故有幸听见过他作词的不少歌曲。他那些被誉为唱诗的歌词,简洁、形象、生动,且很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情韵,令人印象深刻。如《青山里流出一条红水河》、《拉木歌》、《羊角追》、《赶圩归来啊哩哩》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年举行他从艺五十周年纪念时,他也诚恳邀请我前往参加了,并送给我好几本他的艺文集。可见古笛为人的爽直,热情与亲和。

  若舟失去良师益友古笛,在今年春天。《守灵》一书,是如实反映了若舟他在此期间,以心为平台,为其尊师七七四十九天默默守灵时内心点滴思绪,分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尾七7节。笔记随意,却有条不紊,珠光尽出。
  正如书所说,“守灵,是一次生命的洗礼,是一次灵魂的净化。借助守灵,站在生与死的边缘,聆听即将走远的灵魂的嘱托,聆听即将消失的逝者的心声。”从这里看出,书彰显的核心,是把重心倾注于活着的学生和逝去的老师的心灵沟通对话中,突出老师“灵魂的嘱托”和老师那即将消失的“心声”。而围绕恩师的“嘱托”与“心声”,其间自然也表露出作者若舟自己为完成或准备去完成师长未竞事业之抱负和始终不懈的心路历程。

  书以日记形式随想笔墨抒写,但又并不循规蹈矩一事一议,而借助于现代艺术的表现方法,把小说的虚构技巧植于作品之中,在自由浪漫跌宕回旋的叙写氛围里,将生的心灵与逝去的灵魂,置于天与地,魔幻同现实中的宽广地域环境,一时天马行宫,一时又脚踏实地 ,携手并肩,相互照应,侃侃而谈,不拘一格。显然,这一丰富的想象,无疑大大提升了文本的可读性。
  这样,一个又一个不同场景变换着不断地从读者的脑海里交替掠过,不是在南宁便是在柳州,不是在河池便是在桂林,活着的学生若舟在梦境里不断接受逝去老师古笛之邀,应约在冥冥的世界里相会。又在这梦幻的天地里他常常不时追随古笛,分别去会见了古笛在世时有过来往亦业已逝去成仙的作曲家、作词家、作家、剧作家,蓝鸿恩、黄勇刹、李学伦、李延林、秦似、宋郡,甚至郭沫若、施光南、倪维德他们。他们或两三个,或四五个,分别在八桂大地不同的地方游历、互动、纵谈。他们谈文化,谈艺术,谈经济建设及民生,谈文化和经济联姻互相促进开创新的人文精神。他们走遍了广西,他们有的放矢,针对地方的文化因地置宜地评说、建议,心心相印着掏出自己的心里话。在这里,又都多以古笛的言谈举止为主体,一线贯穿全书的各个章节,以不断递增凸显古笛“即将消失”的“心声”。而在此其间,又若明若隐穿插若舟自己在古笛的鼓励和帮助支持下,完成或即将完成在思想策划的一些文化项目,如是,古笛“灵魂的嘱托”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有道言必有中,这样,书的题旨意蕴便在绵延的叙述与议论中灼灼然被表达了出来。

  古笛之所以成为文艺家,他自己以为是广西纯朴的民心、绚丽的风情,奇山秀水和歌圩艺海的滋润营养的结果,这乃中肯之说,我们可以从他创作“浸透了壮乡歌海的文化血液”的歌词里得到印证。在书中,不管怎样,古笛的思想,他的言谈,他的心曲,是否全都能得到社会的认知认可,不得而知,但重要的是,那是他出自善意,完全出自对我们广西这片厚土的热爱,对广西文艺事业深切的关怀与期望,可说也是他将他人生的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文化创造和文化担当,抑或是他一种职业操守的坚持与诉求,递传给历史,留给我们,让后人去审视、评价、思考与承接。

  从散文随笔看,这种题材少见,如果不是个人职业、阅历,人际关系的丰厚资源,以及敏锐的胆识才情,很难想象作者他会去涉猎营造的。若舟长时间在古笛身边工作,深得古笛的言传身教,师生之间感情日深,这就让他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才以如此的情感推助力和以如此 的样式书写,来延续古笛的艺术生命,让古笛的心灵得以涅槃与重生。若舟他不拘陈规,从颠覆散文随笔传统的布局谋篇,和常规的叙述与描写这一视角看,作者自觉的创新意识,力求新颖的书写技巧是值得赞扬的,因为构思的新鲜感,会更能诱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更能拓展他们的审美空间和情趣。如此一来,作品显山露水的理想的艺术效果,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读罢《守灵》,我还以为,作者若舟的艺术功力和语言表述潜力都不错。而毋须掩饰,其实作为后学,长期在古笛老师的熏陶下,目看耳濡,若舟亦在反省思考中渐次树起了自己的文化品格。真情产生诗意,从他不少生动和浸润着美的精神表达的歌词等看,说明他自己的艺术观已经形成正步入自己的艺术自主。所以他借助纪念恩师而书写这些文字的同时,字里行间,亦将自己对文艺事业的理念,追求,清楚不过表达了出来,那是很必然的。

  以上文字,不衫不履,仅一点我个人杂乱的感想而已,权当为序吧。
  2013年11月15日·南宁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散文创作与研究会第二届会长、第三、第四届名誉会长,《广西文学》原副主编,编审。)
  《守灵》目录
  头七………………001/031
  二七………………032/064
  三七………………065/103
  四七………………104/146
  五七………………147/193
  六七………………194/245

  尾七………………246/289
  头七
  唱灵
  凤凰涅槃天地暗,
  百灵哭泣山河咽。

  汝尊驾鹤升天去,
  吾辈守望伫灵前。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阴天有雨
  今天是准清明节,八桂壮乡这片红土地上,人们都在准备拜山祭祖的事儿。上午10时,在牛毛般的雨丝中刚刚送走你,我还不知道火化的情况。我不知道那比母亲的情怀还要温暖一万倍的电火,是怎样拥抱着你,亲吻着你,又是怎样窒息着你,粉碎着你。我知道,你是会比躺在母亲的怀抱还要舒适一万倍。因为你要真正涅槃了,以有形的你化作无形的你,以短暂的你化作永恒的你。你不会不无比真切地体验这个涅槃的过程。你曾经对我说过,你羡慕那些永不停歇向着光明的世界飞翔的凤凰,经九死而不悔,成灰烬而慷慨。当然,你也对我说过,故乡的树枝上,需要多一些唱春的布谷鸟,那些有灵性的鸟儿知道耕耘的艰辛,也知道坚持耕耘的不易,所以布谷鸟们就这样不停歇地歌唱着。

  但,我还是想说说刚刚送别你的事。因为你睡得太美了,太香了。在鲜花丛中,你像个孩子,目空一切睡得不省人事,专心专意睡得乐不可支。以至于,优美的乐曲响起,严谨的话语说起,你依然如此心安理得地睡着。像这个世界欠你的睡太多,你要一下子把这利滚利的睡索回、享用。但你的泛着红光的照片醒着,你用壮家人特有的彬彬有礼、亲切和蔼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用山地民族爱唱歌的儿女特有的书卷气,智慧、幽默地探究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一切都是那样井井有条,像现代流水线上生产产品,一板一眼、丝丝入扣。这样的事儿经历得多了,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是最需要耐心和释然。我相信,你不太喜欢这种与你告别的方式。你更希望用一种歌舞剧《刘三姐》对唱山歌的方式,你和你的亲人站在一边,送别你的人站在另一边。就这样,你方唱罢我方和,直唱得热泪盈眶,直唱得留连忘返,直唱得依依不舍,直唱到海枯石烂。
  当然,我不太赞赏你的想法。因为你躺在鲜花丛中不腰疼,这站着含着眼泪对歌的人,唱渴了谁为他们倒茶水,唱饿了谁管他们饭吃。要知道,天底下对歌只是个找乐的事。没有腰间别着的竹筒盛着的山泉水,没有怀里抱着的热粽耙,当年你在歌圩上对歌,能坚持得多久。何况,你的亲人和送别你的人,并非再热衷对歌了,他们在忙完送别的事后,还要赶回家去张罗柴米油盐。

  但,我还是喜欢你的别具一格,异想天开。也许你的寂寞无人能够感受,也许你的角色转换还有待时日。但,你欣然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默哀之后,就是报告为你送花圈的单位、个人。当然,都是你熟悉的单位,自治区政府、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文联、艺术院团、学校等。个人则是你的亲人、好友、忘年交、战友、同事、学生等。这满屋子的花圈,像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杜鹃花,你笑而不言,一一默纳。报告完送花圈的事儿之后,就是娓娓讲述你的生平。有涵养的讲述人把你长长82个春秋的经历,浓缩在一张白纸上,用普通话讲述你优美曲折的生命历程,多么富有壮乡的诗意,多么富有歌海的神韵。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你仿佛又穿越了你经历的往事,往事如烟,烟消云散。然后是送别的人,与躺在鲜花丛中即将涅槃的你告别。我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那频频弯下的身躯,那身躯中奔流的深情,那深情中蕴含的话语,那话语中飘飞的思絮。

  哀乐绕梁,让人们的眼眶止不住噙满泪水。花圈和挽联肃立四周,像雪花覆盖着的树丛无语。屋外是牛毛一样时断时续的细雨,仿佛是你熟悉的乡音,湿润着你梦中的眺望。
  在与躺在鲜花丛中的你告别的这件平凡又隽永的事情中,我特别要向你讲述我的小小的发现。一是广西不愧为歌海,你也确是你自号的歌手。因为你的知音众多,简直遍布二十五万大山(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六万大山的总和),千里壮乡。所以,他们的代表人物该登场的登场,该发声的发声。
  刚刚卸去自治区农业厅厅长职务的张明沛,以忘年交的身份满怀虔诚赶来与你作最后的告别,他的身后仿佛站着恭城县的父老乡亲和钦州市纯朴的百姓,以及无以计数的勤劳善良的广西农民兄弟姐妹。因为他一路工作都倍受你的关注,你在他心中就是永远的良师益友。
  广西文化厅办公室主任沈国民代表厅领导来为你送行,在历届厅领导的心中,你都是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是民族永远的歌手。艺术处处长朱创伟则代表艺术同仁们前来为你送行,祈望你在天国护佑广西艺术后辈快快成长。

  广西音乐家协会新当选的主席黄志豪来了,一同前来的还有常务副主席黄朝瑞。相信你躺在鲜花丛中一定能感受到“面朝歌海,歌花盛开”的浓浓气息。他们承载着广西所有音乐人的嘱托,穿过千山万水来到你的身旁,只想对你说上一句悄悄话:“歌海感谢你,后辈学习你,请你一路走好!”
  广西音乐文学学会再当选的主席曾宪瑞携常务副主席麦展穗及全体同仁闻风而动发来悼词:“悲闻我词坛一代大家,深受词界敬重的古笛老前辈离开了我们,我广西音乐文学全体后学万分悲痛。大师仙逝,仙音长存。古老的歌声永远流淌在八桂大地,流淌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你,古老一路走好!请古老的亲属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广西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原广西文化厅副厅长、著名词作家张名河从遥远的湘边楚地打来悼念的电话,嘱托我全权代他参与送别你的仪式。广东音乐家协会秘书长著名作曲家姚晓强以忘年交好友的身份打来电话,要我代他为你送行。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廖明君、副书记梁梓群在操办完所有事情之后,携老同事、老专家们,来向你作最后的告别。一个单位、一个集体,同志情谊亲如兄弟姐妹呀!

  广西歌舞剧院党总支书记杨素妮行色匆匆,带来了广西歌舞团、歌舞剧院几代人的深情厚谊,为你送行,愿你一路走好。
  横县峦城完全中学是你的母校,全体师生派代表前来你为送行,为有你这样的校友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尽管郁江在默默呜咽,红榜山在静静垂首,但全体师生的心中是温暖的,眼中永远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邕城南阳中学是你讲过学的故乡学校,全体师生派代表前来为你送行。故乡学校的师生们经常在一起传颂你的佳话,今天他们仍然要用欢欣激越的心情为你送行。
  施厚村委会是你故乡村庄的管理机构,全体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派代表前来为你送行。乡亲们惊闻你逝世的消息,互相奔走相告。于是,村中的凤凰河呜呜悲鸣,村边的狮龙山哀哀垂首。大家舍不得你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呀!
  远在北京、云南尊贵的老战友为你打来了送行的电话,曾经一起扛枪、拉琴,今朝遥遥送别,不禁泪如泉涌、心酸万分。
  27万龙州人民派来了代表,为你这位龙州县的“荣誉县民”送行。龙州是天琴的故乡,是你研究骆越文化的基地,是你心中永远的风水宝地。
  宁明县文联主席吴能贞携同副主席左江月和知名作曲家吕少贤前来为你送行,他们带来了花山的问候,明江的深情。他们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喜讯:花山岩画已经列为广西重点文化项目,花山之梦就要圆啦!
  广西物资学校校长何其华托付校长助理打来为你送行的电话,代表7000多名师生员工愿你一路走好。全体师生无限景仰你把“壮乡十八岁成人礼”传播到广西物资学校,永远铭记你的深情。
  热心壮乡酒文化的方业训先生听到你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匆匆赶来为你送行。这位曾经经营酒家的老板与你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经与你和文艺界的朋友们频频举杯,让壮乡酒文化飘荡在温馨的节日氛围中。方业训先生多么希望你不要走得这么匆忙,因为壮乡酒文化的传播还需要你来引领带头。

  壮族友仔黄新友与夫人一道满怀挚情赶来送你最后一程。黄新友这位能干的酒管管理企业家曾经携全体员工,为你主办了从艺五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为你的艺术人生增添了充满美好回忆的一页。
  忘年交韦生贵先生在百忙中赶来与你告别,孙子辈学生宁可从北京赶来为你送行。身为澳籍华人企业家韦生贵,曾为你操办从艺六十周年庆典活动,见证你在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不朽成就。
  披着纷纷扬扬的细雨,来为你送行的还有忘年交好友黄云龙、陈中华、常海军、马定强、黄有异、红波、刘子牛、谢寿球、邱一中、郭家驯、何能门、欧同均、徐沛君、卢定山、张国聪、韦华峰等。学生梁绍武、黄灿、艺虹、张冰辉、李仕强、梁福、丁小玲等。大家胸佩洁白的小花,心中藏着千言万语。
  还有与你曾经“打老同”已故的宋郡先生两个儿子宋挺军、宋小冬,特意从广州风尘仆仆赶来为你送行,隔辈的真情胜似亲情呀!
  远在大洋彼岸留学的吴思宇,请她的父亲吴华军先生,为你送行。曾经与孙辈学生吴思宇依依不舍别离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今天,当吴思宇的父亲吴华军为你垂泪,愿你一路走好的时候,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这份别样的温情。
  崇拜你的壮乡儿子军旅歌唱家李鹤飞,人未到心已至。身在巴山蜀地的李鹤飞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亲自前来,只好请歌手韦丽萍代他为你送行,并致以军人崇高的敬意!
  多么异曲同工的音乐知音的表达,你的在天之灵一定能收悉这饱含绵绵清明情思的讯息。在南宁这座城市的官方的告别仪式之后,人们自发的百姓乡音的告别仪式又将络绎不绝地上演。
  另外,《南宁日报》见缝插针,率先发表了悼念你的文章。标题是《赶圩归来饮滴滴》,作者是你的忘年交好友,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常海军同志。他用忧而不伤略显幽默的文字叙述与你充满温暖的交往经历,字里行间充满敬仰和缅怀之情。
  (待续)

  日期:2014-04-02 21:10:22
  (更新)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雨天
  今天是清明节,你的凤凰涅槃的消息已借《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的长篇报道,传遍了八桂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所有熟悉和不熟悉你的人都会念叨你自编的挽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留一点骨气;古无尽情,笛无尽意,还唱半曲心诗。”
  《南国早报》“文娱新闻·关注”栏目,李丽,这个严肃认真的姑娘,用了整整一个版面,以“古无尽情,笛无尽意”为题,报道了你走的消息,你的生平,你的一辈子做的那些事儿。报纸的左上角,是你2009年在从艺60年庆典活动上致词的不卑不亢的形象。此时你站在报端,似乎有些激动。你的雪白的头发似乎藏着无尽的风云;你的如扇的灵耳接受着滚滚如潮的讯息(尽管你有耳背的毛病);你的看透了人生的双眼仿佛要挣脱眼镜的束缚,再一次把这世界看透;你的高高鼻梁抽动着金属般的气息;你的嘴巴深情地张开,仿佛要把话筒吞下肚子,让自己拥有永远的话语权,你的双手紧紧捧着一份沉甸甸的人生答卷。

  《当代生活报》“文娱新闻”栏目,韦颖琛,这个粘住了就甩不掉的姑娘,用了大半版的篇幅,同样以“古无尽情,笛无尽意”为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报纸的中央,用了一幅你在田阳县参加布洛陀文化考察时的照片,背景是天造地塑了姆洛甲的岩壁,脚下是杂草丛生的红土地,你的身旁是一群热衷于布洛陀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非常巧合的是,我就紧贴着站在你的身旁,仿佛要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铭记于心。我知道,那段日子是你最开怀的时光,布洛陀文化遗址因你的苦苦探寻而终被发现,又经广西和北京的研究专家和文化学者考察论证得以确认。你曾不止一次眼含泪花对我说:“壮族人不再是没爹没娘的孩子,我们的始祖就是布洛沱和姆洛甲,田阳敢壮山就是始祖居住过的地方。”

  今天的天气不知是不是因为报道了你凤凰涅槃的消息,突然变得有些阳光明媚了。上午10点多钟,我在热闹的官塘菜市与黄有异不期而遇。他个子不高却像一砣金子在阳光中行走。正是这位老顽童似的作曲家,为你的唱诗《赶圩归来啊哩哩》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慢慢地飞起来,从区内飞向区外,从国内飞到国外。今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消息:《四海同春》活动走进印尼,唱响了《赶圩归来啊哩哩》。就是这个黄有异,表面上吊儿郎当,心中特别有数。因为一曲《新加坡姑娘》,他在新加坡还受到过前总理李光耀的追捧呢!

  当我和黄有异并肩走在阳光下,他不无感慨地说:“古笛走完了他的一生,其它的事就交给了我们这些未亡人。”一字一句短促、深沉,仿佛要把这金色的阳光引爆。当我告诉他,《南国早报》和《当代生活报》都报道了古笛仙逝的消息时,他突然加快了脚步,匆匆给我扔下一句话:“我要去买份报纸!”望着他的背影,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位壮族作曲家对古笛先生的一往情深。古笛和黄有异,并肩同心为广西捧出了《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唱响世界的民族经典歌曲。在广西歌海,只要唱起《赶圩归来啊哩哩》,人们就自然会想起古笛和黄有异。只要想起古笛和黄有异,人们就会期望泱泱歌海多一些像古笛和黄有异这样的词、曲作家。古笛老师,你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够感受到黄有异这个友仔对你的泥土一样深厚的情谊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