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阐述心学的小说体传记,改变一切的神奇智慧

作者: 明朗之阳光

  日期:2014-05-21 21:17:00
  早几年在首发天涯的《发现心灵的智慧》这个帖子中,就已承诺要用一部小说来探讨王阳明先生的心学的,但因种种原因,且王阳明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几经曲折,断断续续,幸而在热爱阳明心学的朋友们的鼓励下,坚持下去,构思了两、三年,今天终于能给大家一个交待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文化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社会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思想层面上,人们趋向于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拜金主义盛行,有的人愈来愈富了,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得不用“炫富”的手段来填补空虚的心灵……

  在生态环境上,因为我们一切都从物质享受出发,偷排、乱排污水,河流、大气被严重污染,雾霾重重,连日不散……
  随着人们的心灵与真正的“自我”渐行渐远,在重重压力下,社会呈现出种种暴戾之气,大家的心态似乎都失衡了,前人看重的“诚信”成为希罕的东西,各种冲击道德底线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人性几陷疯狂……
  这一切都怎么了?套用一位名人的话来问: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社会还会不会改变?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人的学说,会发现前贤那看似“过时”的理论,却蕴藏着“超前”的智慧。
  在这之中,尤以明朝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为甚。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年青时筑室习静于越之阳明洞,遂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峰。
  明成化八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的瑞云楼。自幼天资聪颖,虽然到了五岁还不能说话,却已能将祖父平时诵读的诗书默记于心。青少年时即随父至北京就读,性格豪迈不羁,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三教九流无不深究。二十多岁时遂留心武事,精究兵家秘籍。
  三十五岁时,王阳明在京为官,因得罪了宦官刘瑾,被下诏入狱,判廷杖四十,气绝复苏,并被贬至贵州龙场驿。
  龙场位于贵州西北荒山峻岭之间,人迹罕至,环境极为恶劣。王阳明与三个随从初至此地,水土不服,言语不通,连居住的一间房子都没有,他们就住茅屋,居山洞,尝尽了千辛万苦。
  在龙场两年多来,王阳明在极艰苦的情况下,仍然不忘修身讲学,终于在一个静谧之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这就是史称的“龙场悟道”。从此将心学思想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深度。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将领悟到的“知行合一”本体智慧与自己的才能结合起来,如虎添翼,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他的智慧令对手望而生畏,他的才能无事而不可为。
  此后,王阳明以文臣之身统兵在外,南征北讨,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剿灭了为患南赣数十年的巨寇盗贼;更在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时,只用四十余天便平定宁王蓄谋十余年之久的叛乱,并一举擒获朱宸濠……
  凭战功显赫,一路升迁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江西巡抚、南京兵部尚书等要职,并加封新建伯。
  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

  “心学”中的“心”,是指作为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能力。如王阳明所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来,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正所谓“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一切都是浑然天成,不假思索的。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之本体,本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没有善恶之分。而产生常人思想中的善恶之分的观念,只是心意念头的萌动而已。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良知,具有我们难以想象的认识能力和洞察能力,它本身自能分别善恶,而不为是非所囿。知了善恶,不断为善去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格物致知”了。

  格物是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以便让真正的智慧如实地呈现出来。致知就是王阳明常说的“致良知”,即是要解放思想,发现、明悟心灵的本体,自信自决,做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写的人。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就是强调一个人要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

  正如一位学生问王阳明:“‘逝者如斯’是说自家心性活泼泼地否?”

  王阳明回答道:“然。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须臾间断,便与天地不相似。此是学问极处,圣人也只如此。”
  心学的思维方式是活泼而自由的,其中蕴藏着能洞彻善恶、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如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择善而用之,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节奏无比紧张的当代生活和工作中,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日期:2014-05-21 21:17:48
  在徐爱(字曰仁)的眼中,王阳明是一个神秘得近于邪乎的人,自打从出世起,他的奇闻佚事就数不胜数。

  传说王阳明出生的时候,祖母梦见仙人驾着一片瑞云降于楼前,送了一个婴儿给她。就因这个缘故,祖父为这个带着瑞兆降临人世的孙儿取名叫“王云”。
  名字是好名字。但是,王云长到五岁多时,却还不会说话,家人都很紧张,莫不是这个看上去聪明伶俐的孩子是个傻子?
  直到有一天,一位修为高深,能洞悉天地玄机的僧人看到他,摇摇头,叹了口气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他的祖父由此而醒悟,改其名为“守仁”。
  奇怪的是一改名,王阳明就象解除了一种神秘力量的束缚,马上能说话了,而且聪颖异常。
  如果这个传说不是传说,而是实有其事的话,那么大自然之中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这种神奇的力量是怎样掌控一个人的思想、言行的?一个人能够认识甚至掌握这种力量吗?
  孝宗元年,王阳明十七岁时,到江西迎娶妻子,在新婚之夜竟然玩“失踪”,逛到一道观与人谈玄论道,打坐通宵,直到第二天才被岳父家的人找到。
  那时的王阳明究竟接触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学说,使得他在如此重要的时刻乐而忘返?
  婚后,王阳明住在岳父的官署中,闲暇之余便练练书法。没想到,本来书法平平的他,等到回去的时候,竟然把一手毛笔字练得遒劲有力,出神入化,如得神授。
  王阳明到底悟到了什么奥秘,使得他的书法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

  十八岁时,王阳明携妻子返回家乡,途中遇见了一个人,据说是这个人改变了他的性格乃至一生。
  王阳明生性豪放不羁,平时很喜欢与人开些无原则的玩笑,而且仗着自己聪明,读书也不怎么认真。
  但他自从江西回来后,读起书来却异常玩命,时常读到半夜还舍不得收工,而且一反往常大大咧咧、行事随便的风格,整个人变得严肃端庄起来。旁人都惊叹不已。
  从此他学业大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他一起读书的众人皆自愧不如。
  归途中遇到的那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向王阳明传授了一种什么样的学问?王阳明又是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自己发生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的?

  二十二岁时,王阳明参加会试,接连两次落榜。他却丝毫不为此动心,反安慰那些因落榜而羞愧不已的考生:“世人以不登第为耻辱,我以因为不登第而动心为耻辱。”
  古人云:“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称为人生最快乐的时候,但王阳明对这两件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都不怎么感兴趣,那他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他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二十六岁时,王阳明以如此“高龄”半路出家,开始学习兵法,精研各家兵法秘书。后来经事实检验,证实他的兵法谋略思想已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境界,决不同于那些迂腐书生搞的“纸上谈兵”,而是上得了战场,经受得了真刀真枪考验的。
  王阳明采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使得自己迅速掌握了兵法这门极讲究实践的军事艺术?
  ……
  总之,在王阳明的身上,有太多太多难以解释的谜,这些谜象磁铁一样吸引着他的同乡徐爱。徐爱渴望有朝一日能系统地向他学习,揭开这一切秘密。但可惜王阳明远在京城为官,徐爱一直找不到拜师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机会来了,然而这个机会却是以王阳明仕途受挫,并饱受身心折磨为代价的。
  在王阳明三十五岁那年,身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因为上疏言事,触怒了当时权倾一时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下到大狱,最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充当驿丞。
  在流放的过程中,王阳明回了一趟家乡,徐爱便趁这个难得的机会,正式拜王阳明为师,成为首席大弟子,与后来诸多学弟一起,开始探寻那门如天地宇宙一般深遂、神奇的学问——心学。
  日期:2014-05-22 15:49:29
  徐爱虽然拜了师,但也许机缘还没有到,王阳明自身的磨难也还没有完,所以王阳明暂时只能做他的记名老师,而不能对他传道授业解惑。
  要想改变气质,使身心契合于“道”,是否经受得住磨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龙场这个地方,王阳明将接受人生中最大的一次磨练,这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坎,迈得过去,老天将会把更重大的责任交给他。
  翻过了千道山,越过了万重岭,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王阳明和仆人一行四众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龙场。
  虽然大家都作好了到边远山区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但一到这里,还是被此处环境之恶劣吓得心都凉了。
  驻足打量,只见四处穷山恶水,荒无人烟,不知何处是归宿?
  王阳明叹了口气,带着众人四处搜寻,忙着找驿站去了。解决食宿问题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所谓龙场“驿丞”,虽然不入流,不过好歹也是一个带“丞”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长”之类)的职位,总该有个办公的地方吧。
  然而,当王阳明满怀希望地找到所谓的龙场驿站时,他却彻底地傻眼了。
  这里的驿站早已破败不堪,屋顶的茅草被狂风掀了个精光,墙壁也倒了一面,早成了危房,根本不能住人。
  原来这里环境太过艰苦,待遇又差,驿卒早已自动离职,各谋生路去了,驿站已是名存实亡。
  众随从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一个个瘫坐在地上。
  王阳明静静地站着,看着那逶迤崎岖的山路。
  漫漫人生之路,又何尝不象这山路一般?不论再苦再难,也要满怀对目标的憧憬,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走完。

  想到这里,最初的彷徨逐渐随之消失,一股豪气雄心腾起于胸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如果连这点困难都不能克服,还谈什么弘扬道统,担当重任?!
  “既来之,则安之”,一个人能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事,“心内无私天地宽”,外界的环境又怎能束缚自己呢?
  尽管大家都很累,但总得有个安身的处所,于是王阳明和随从们打起精神,不分尊卑,一起动手,砍树割草,先把一座茅草屋搭盖起来再说。
  日期:2014-05-22 16:03:05

  奇怪的是,先前大家还觉得困苦不堪,好象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然而在这必须要克服的困难面前,做着做着,众人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好了起来,而且气力也恢复了不少,似乎有一个神秘的能量源被无意中激发出来了。
  随从们对此自然毫不留意,王阳明却注意到了这一奇怪的现象。到底是什么东西,使他们在极度疲倦的情况下,又恢复了精神和活力呢?
  他慢慢地思索着,想到了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心中突然一动,也许这就是被当前的困境所逼出来的能量吧。
  其实在现代心理学看来,一个人的内心拥有很大的潜力,但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平淡安逸的生活,就会陷入麻木不仁的状态,感到一切都毫无意义,百无聊赖。
  而当他面临不可避免的挑战和危机时,全部身心专注在这件事上,精神就会受到激发,从而找到一种意义,而这种意义又会唤醒强大的意志力,使一个人的潜力得以发挥出来。
  所以,当一个人在生活中,觉得自己无所事事,萎靡不振时,可以试着在某件事上寻找出它的意义,拘一句话来说,就是给自己找一点挑战和压力。
  比如,找出做好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它是不是能够解决当前的主要问题,给自己带来成就感,或是能磨练自己的耐心,培养自己的勇气,促进自己人格上的成长和发展?
  这样当你真切地意识到其中的意义时,你就能调动自己的潜能,去克服一些障碍,达成所要实现的目标。
  经过一番辛勤劳动,茅屋终于盖成了,尽管矮小得只够四人暂时容身,王阳明却很欣慰,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本性只要不受私欲的束缚,知而行之,立足于行,是能够克服任何困难的。

  虽然暂时不用露宿荒野了,但意想不到的困难还是接踵而至。
  初至贵州龙场,由于水土不服,荒夷山野中瘴疠之气侵入肌体,再加上劳累过度,除王阳明外,仆人们一个个都病倒了,上吐下泻,浑身乏力。
  这时连一个能分担一些事务的人都没有了。
  面对这一切艰难困苦,王阳明又是怎样度过难关的呢?他从生活中悟出了什么奥妙?
  日期:2014-05-23 14:01:27
  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王阳明自幼饱读经、史、子集,这段话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他向来非常向往古人这种“无入而不自得”、随时都能心安理得的洒脱心态。
  没想到老天爷与他开了个玩笑,居然安排了足足三年的时间,让他在享受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之后,有机会来到龙场这如假包换的夷狄之地,历尽患难,亲身体验这种令人难忘的境界。
  昔日尊崇的王大人被剥夺了一切,除了一颗虔诚求道、矢志弘扬道统的心外,别无他物可以依靠。
  然而,对于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念的人来,有这样一颗心就足够了。

  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古圣先贤那种“无入而不自得”的心境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王阳明心中最大的疑问,也是他生命中的追求。
  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是必须面对,逃无可逃的,与其做无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以坦然的心态去应对。
  王阳明抛弃了一切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了这种艰难的探索。
  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去亲身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
  没有房子,就暂居茅庐、住山洞。
  没有菜蔬,就自己开荒种地,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有时断炊了,就挖野菜、摘野果充饥。
  随从们都病倒了,王阳明就一人把“家务活”全部包揽下来,提水、砍柴、煮粥、做饭,无微不至地服侍随从们,从“王大人”变成了一个合格的“保姆”。
  做到这些还不够,随从们客居他乡,缺衣少食,心情郁闷,病体难以康复,王阳明又放下哲学家的架子,声情并茂地讲段子,演小品,唱民歌,千方百计地逗大家开心……
  儒家认为,“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所以儒家向来强调,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是“不器”。
  什么是“不器”?
  就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拘限于某一方面,他打通了心灵的某一关节,做什么事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很好。
  就象王阳明这样,骑上战马能打仗,张弓搭箭则百步穿杨,拿起笔来能写文章,谈论哲学张口就来,书法练得如走龙蛇、形神兼备,扛起锄头能种菜,走进厨房能做饭,演讲、唱歌等文艺表演更是小菜一碟……
  这就是儒家在人才培养上的理想人格——全才。
  王阳明因机缘巧合,很幸运地达到了这一至高境界。从此,王阳明之后再无王阳明。

  然而,“圣人也由人来做”,在王阳明还没成为圣人之前,整天让他做这么多繁琐的事,有时难免也会无明火起,感到命运对自己如此的不公。
  自己不就是因为上了一篇言词并不十分过激的奏疏吗?竟然因此被贬谪到这么个鬼地方来,受尽非人的折磨,天理何在?!
  也许找到这个答案,就能找到王阳明自己苦苦寻找了二十多年的“天理”了。
  每当想不通的时候,王阳明便向自己问这样一个问题:“要是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
  日期:2014-05-23 15:25:27
  通过效法古圣先贤,王阳明领悟到了一个能迅速改变心境的方法。
  这就是“以心印心”的智慧。
  这种方法巧妙地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一种正面积极的能量传送到心中,促使自己摒除忿恨和畏难等各种负面因素,从而使自己的心境和行为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
  有一句话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道理大家都知道,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因为我们没能达到“以心印心”,即没能真正去体验那些榜样人物的内心境界及信念。

  其实,心境的改变就在一念之间。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细细揣摩那些表现特殊之人在某种境遇下的心态,并模仿他们的信念及做法,不知不觉中,自己就会获得与他们相同的信念及一样的处事方式。
  思想的力量虽然很大,但只有当一种想法进入到潜意识里时,它才能转化为强大的能量。
  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我们虽然追求卓越,向往别人的成功,但却经常没有对自己的心灵进行调控,只是简单地说说“要向某人学习”,当然不能获得任何改变的动力。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内心,就会被外界控制住自己的思想,陷入混乱之中。
  所以,如果我们想向别人那里获得改变的力量,就一定得有一个在内心“摹仿”他人信念的过程。
  当你遇到令人困惑的事,受到打击,充满挫折感时,不要因此而沮丧,更不要把当前的事看得太严重,找个地方静静地呆一会,让心情放松,借此机会反省一下。

  自己的内心是消极的吗?自己是不是在不断地在做那些对改变环境毫无帮助的事:如怨天尤人、自怜自贱?这些负面的想法具有很大的破坏性,长久陷入其中,会消耗身心的大量能量,使人面临崩溃的边缘。
  现在,请你仔细考虑一下,如果是那些非常优秀的人(如圣人)碰到该情况,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细细地揣摩这一点,让精神和身体尽量放松,在脑海中浮现你所尊崇之人处理当前困境的情境,进入他们的信念之中。
  待有了肯定的感觉,仿佛每个细胞都充满了积极的能量后,整个心境和行为都会因此而发生惊人的改变。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要有耐心,在练习中不断摸索经验,巩固成就。
  正如古人所说:“君子之学,求尽吾心焉尔。”
  君子平常的所作所为,追求的是一种提升自我、彻底认识自己心性的境界,而不是抱有其他功利目的的。
  孟子云:“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有了这个大目标,那些次要些的事物就不能扰动自己的心了。
  素其位而行,绝不是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而是首先要培养一种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对世界或他人的抱怨,让对解决问题毫无用处的怨恨、焦虑等负面情绪平息下来,再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
  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内心才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地去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境界。

  日期:2014-05-24 14:15:25
  认识事物的独特智慧
  心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宋朝大儒周敦颐那里,薪传数代,始明于陈白沙。
  陈白沙有个师兄叫娄谅,心性修养功夫极深,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据说娄谅的“格物致知”功夫做到了“至诚可以前知”的境界。有一次,他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走到杭州就返回来了,大家觉得很奇怪,问他是怎么回事。
  娄谅说:“此次前行非但不能考中,而且还会有灾祸。”后来,会试的考场果然发生火灾,很多考生因此丧命。

  十多年前,王阳明前往江西娶妻,返乡途中遇见的那个人正是娄谅。
  王阳明自幼立志学圣贤,见到这位前辈中的传奇人物,领略了娄先生那玄澹超然的气度,深为折服,诚恳地向他讨教如何才能成为圣人这个深奥的问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