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经济学2:三十六技

作者: 长安射天郎

  日期:2014-09-15 12:10:19
  第1章  开往财经世界的高铁
  话说2014年上半年,法国经济学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大作《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英文版上市了。此书不仅在欧美多国连续数月高踞社科类热销书籍排行榜前列,也在国内引起了较多关注。
  这不,大热天的,因为西班牙队在巴西世界杯小组赛就折戟出局了,“板牙”的铁粉长安射天郎正宅在家中郁闷惆怅无比,老同学老任带着他的搭档小常上门来了。

  几杯猫尿下肚后,老任发话了:“你小子其实就一伪球迷,别再跟真事一样地唏嘘感慨了。这个周末,明知读书会在西北大学安排了场经济学交流讲座,主题是皮凯蒂的新资本论。跟哥走,去给大家伙说道说道这本书的意思。”
  虽然鄙人还真没来得及正经拜读皮凯蒂师傅的牛书,不过既然发小有安排,对经济分配和财富不平等问题咱也有些心得,于是就欣然接受了邀请。
  日期:2014-09-15 12:12:22
  讲座那天,现场还确实热闹。
  轮到哥作为嘉宾开喷了,哥就信马由缰地开始嘚瑟:生产和消费间的传导关系,经济分配的意义、理想原则与黯淡社会现实,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经济弊端,资本性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机制,自由经济体制与经济人道主义的矛盾和兼容,社会阶层流动的向上性遭遇阻断的不良社会影响,……,整整海阔天空地大放了一个多小时的厥词。
  讲座的后半场是互动节目,现场的诸多大学生朋友们捧场十分热情,非要哥再聊聊理财方面的事情,尤其是那些青春靓丽的小女生们。
  哥这个人一向面对女生的请求时面皮很薄,二来也有时间,所以在征得主办方的意见后,就临时安排了半小时的加时赛,针对私人理财活动的意识与常识与年轻人简单交流下。
  正如托马斯?皮凯蒂的认识和主张,社会分配的合理性对财富分布形态是最为关键的,普通人的贫富状态就宏观而言主要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安排与驱动。
  然而,微观层面来看,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个人与家庭在理财领域的活动及效率的优劣,显然会对私人财富拥有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平常大家说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实际表达的就是这层含义。
  我国目前的现状在社会经济制度安排上存在诸多明显的不合理之处,由此不仅导致经济活动的效率受到制约,国内贫富分化的程度也举世罕见。
  现行制度下,国民收入的宏观分配偏向于权力和资本而藐视劳动者的利益,普通中国老百姓难以依恃公正的社会财富创造机制与分配体制来实现私人财富的良性增长,而相关痼疾又属于所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不仅需要时间来消化,更离不开全社会的觉醒和争取经济权益平等的行动努力。
  所以,个体理财活动的成功与否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日期:2014-09-15 12:16:13
  比如新世纪以来炒房子的人群就是很明显的致富赢家,而大多数无力参与房产投资及投机的人们就输啦!当然,从长远来看,最终谁输谁赢还不能现在就下结论,尤其是目前房价下行情势下,那些负债炒房的人们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普通投资者也可能沦为财富“负翁”,毕竟现代社会的财富流动性与前工业化时代是迥然不同的。
  坦率而言,中国社会较之过去已经发生了很大进步。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是短缺经济、共同贫穷;截止1990年代上半程,普通国内家庭的情况也基本是无余财可理,顶多算是开始奔小康而已。
  而今天,尽管我国社会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国民财富分配上的阴暗因素更是不容无视和回避,然而,毕竟有不少比例的家庭真的富裕起来了,人们有了条件去考虑私人货币资产节余的打理问题,相关理财渠道也从无到有、从简陋狭窄到逐渐丰富多样起来。
  但是,中国社会的理财活动迄今远未得到充分发育。
  上至国家理财,中间层面的金融机构操作,下到老百姓炒股、炒基和捣鼓房地产,包括少数更前卫更大胆的人们从事的炒期货、炒金银、炒外汇等风险金融交易活动,与欧美国家的水平相比还落后很多,而且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与各个环节。
  甚至可以这么说:目前阶段的中国,人们拥有的金钱数量往往超过了自己支配和使用金钱的智慧,市场上机构和基金的数量更是远远超过了拥有足够理财才华而良好管理它们的人数。
  就希望把握好个人理财活动的年轻人而言,哥主张大家应该先把两件事情来做好:首先,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以提高自己;其次,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
  人们都是抱着强烈的赚钱冲动去理财,结果却上当受骗或赔的不少,现实中有太多这样那样的悲剧。
  有的人是听信了保险推销员的花言巧语而买了过多或多余的保险。我们家老太太生前就属于典型,连给我和家妹投保的保单上受益人栏目都填写的是她自己,结果人走了保单还需要折腾一番变更过来,老人家可以说对保险完全一窍不通。
  日期:2014-09-15 12:19:15
  我国在1990年从香港引进理念建立了A股市场,但是除了早期的一小部分投资者确实糊里糊涂中赚到大钱了外(政府在刚开办股市时需要营造赚钱神话来刺激大家入市),中国股市20多年来的整体表现乏善可陈,可以说是放倒了一茬接一茬的国内普通投资者。
  和割韭菜一样,A股庄家们屠了50后再宰60后,成长起来70后将储蓄投入A股后一样成为炮灰,管你是技术派还是“白菜帮”,通通死菜菜!08年前后股市热火,很多80后小朋友以为能轻松赚钱而不顾一切冲进市场,很快就沦为被歼灭的新一波堆肥。
  还有不少人,听了几场“高人”们主办的期货讲座,或者是接受了相关机构的速成培训,就勇敢的地拿出钱来开户操练。08年以后,贵金属保证金交易逐渐流行,一些同学甚至跟着所谓的老师在QQ群里的喊单进行着不知所谓的操作。这种情形下,不赔的底裤输光光才是怪事!
  更别提多年来数不胜数的老人们因无知和轻信而被非法集资及高利贷骗得头破血流的事情了。
  包括用钱不当,也属于理财大忌。这点上表现很突出的还是我们家老太太,生前经常上专门忽悠老人的骗子们的当,一不留神就买回一大堆不知所谓的老年人保健品或特效药,价格从数百大到数千不等,实则一文不值!
  说来这事主要怪我疏忽了认真提醒自家老娘,结果倒在了“灯下黑”上!顺便说句题外话,家中有上年纪老人的可一定要注意了,最好别犯了我这样的错误!

  目前那些40后、50后的离退休老人们,他们在青壮年时期体验的社会环境要比今天简单很多,而且普遍没有接受过像样的理财知识教育。再加上老年人生活寂寞无聊,很容易对乐于与之接近的年轻人产生好感(这样老年人会感觉自己还没被时代淘汰,还有“正在工作”的人和自己交往),所以社会上专门有一些“收拾”离退休老人的骗子们和骗子公司,雇佣一些小年轻挖坑设套,用小恩小惠和花言巧语蛊惑糊涂的离退休老年人给骗子公司投资,或者是买各种各样的骗子产品。可以这么说吧,当代中国老年人的财商基本都是负的,个别人会例外。

  我这么讲,不是说大家去干预或管死家中老人的钱包,是要大家提高防范意识,以免老人无知而上了骗子们的当。实际上,当我们这代人老了的时候一般就没大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理财的基本常识,上当受骗的概率就小多了。当然了,等我退休的时候,一定会早早写好财产遗嘱,把私房钱也通通交给内子或女儿去打理,哥可是个明白人!
  说了这么大一段,其实要告诉大家的是:理财从目的性上讲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关键是多数金融活动都蕴藏着非常大的风险,也就是牵涉到资金安全。
  所以,我经常和人讲:理财就和路上开车一样,是存在某些不安全因素的。

  学开车的人一定会先报驾校和考驾照,花钱花时间掌握了基本的开车技能才敢上路。而国人往往在从事蕴含风险的金融理财活动时,却鲜见会像学车那样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实际上,金融风险通常不亚于驾车的风险,尤其是投机活动的安全风险比起开车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熟练驾车相对而言还只是个简单技能。
  我们小区有很多住户是从原籍陕北迁居来西安的,在西安生活的陕北人一般比较有钱,大家懂的!因为家境不错,男人在外面操持事业就够了,太太们就差不多都是全职在家,还管着家里的财务。这其中就有一些主妇热衷于炒股票炒基金,还有胆肥的去炒黄金和外汇。
  日期:2014-09-16 10:55:21
  其实女性积极理财是值得鼓励的。一来增添生活乐趣,二来理财成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可是这些富家太太的理财成绩却不理想,很多人是没弄明白相关投资投机活动是怎么个路数,就动辄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然后不长时间就稀里糊涂赔掉了不少。经历了打击后大家才醒过味来:当初应该先认真且系统地学习相关本事,在市场上掏学费太冤太昂贵了!即便找不到高水平的老师点拨自己,从市场先行者那里多了解些常识和教训也是能少走很多弯路的。

  所以,偶尔有院子里的富嫂富妹找上门来向我咨询理财的事情时,领教过市场冷酷的她们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下面这些建议了:
  ①女性追求独立人格的根本在于经济独立。
  其实换成男人也是一回事!隔壁老王最近在A股上赔了不少本钱,于是难免在家里经常被王嫂数落。
  所以,家庭主妇积极理财是值得鼓励的。开个玩笑,自己理财赚来的钱,花起来肯定比老公给的更爽快和理直气壮,用家庭储蓄赚些外快做私房钱也是人之常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国政府都是这么干的,外汇储备理论上属于全体国民,然而中投公司却可以拿它去随便在外投资,赚了算自己的,赔了是大家的。
  ②人类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我们有从事文化活动的能力,善于学习。
  所谓文化,指的就是不能通过遗传而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或传承的行为模式,对象则包括了规则、习俗、知识和技术等等。

  理财是项文化活动,越是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的人,其“人性”才展示的越充分。
  ③有效用的东西和权益才是真正的财富或资产,而不仅仅是钱。
  人生可拥有的财富或资产包括有不动产、动产、货币、所有权等若干种体现方式,货币在其中属于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假如一个人掌握了一定管理和经营资产的可靠方法,那么一般情况下,财富才可能伴随其身而不至匮乏。有道是“大富在天,小富在人”,除了勤劳致富、贪腐致富,或者是衔着金钥匙当富二代,掌握一些理财常识、善于用钱赚钱,也是力争衣食无忧的正当本领嘛!
  ④每个人都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都有各自的生产本领和生产时间周期。
  换句话来说,通过市场体系参与社会交换并来达成自己的谋生需要或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谋生手段。谋生手段越丰富、越高级,自然生活质量就益发丰富多彩而稳定。
  日期:2014-09-16 10:58:31

  ⑤最安稳的营生是搞实业,实体性事业的成功就是传说中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啊!
  实业经营因为动用了各种社会性的生产要素,于是中和或抵消了某些基于个人因素的风险,当然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提高了经营效率。
  用钱赚钱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因为缺乏其它生产要素的辅助,所以不仅形式单调,而且由于金融市场特有的高流动性、高风险性的特点而风险倍增。
  我们国家近些年来金融业很风光,社会盛行理财之风。实际上用哥的话来评价是搞过头了、乱折腾和阴盛阳衰!
  简单来说,假定金融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益真的超过了实体经济,那么大家就都该把钱借给银行让它们帮自己来挣钱,而不是银行贷款给实体企业以从实体经济的盈利中分杯羹。而这种情形显然是违背常识和历史的,尽管在当前的中国实体经济很蔫很衰而金融活动却极度嚣张。
  所以,有能力的同学们,哥还是鼓励大家去创业、去做实体经营,海阔天空任君遨游!古人说“家有钱财万贯,不如有间小店”,只是现代人去创业不该就是追求开个小店这么低的档次。
  而玩股票、玩房地产、玩期货等等,靠金融交易和投机来赚钱属于退而求其次的节奏,当然对职业人士不是这样,哥说的是一般人的业余投资和投机。
  总之,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和特点,是我们在把握市场之前必须认真做好的基础性功课。

  ⑥理财活动属于实务性极强且特别讲究操作的一种社会活动。
  现代理财术的核心是融经济学素养、金融学知识、投资与投机技术于一体的高端实用技能。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确保资金安全,进而让自己的努力获得实质性的货币回报,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的态度很重要,认真学习相关的一切并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是最重要且最基础的一环。
  因懈怠或没有尽心去学习,在真刀实枪的市场上随便一赔就几万、几十万、上百万,这笔经济账非常不划算!

  日期:2014-09-16 11:00:22
  上面这些就是哥时常会和街坊那些有心好好理财的姐妹们说道的入门注意事项。今天的讲座来的小女生很多,你们将来也是要掌管家庭财务大权的,所以就提前告诉各位女同学。你们要比我们街坊的大嫂大姐们幸运,没出校门就知道将来很多事情该如何处理了,不用给市场交昂贵的学费了。
  总之,最大的理财活动其实是培养自己的理财素养,也有不少人称之为财商;最可靠且回报最丰厚的投资是投资自己的生产能力,包括自己储备的知识。
  关于这点,哥希望各位年轻朋友务必牢记内心,哪怕目前理解不了也都请先记住它,将来你们一定会慢慢体味到其中的酸楚与甘甜的。
  咱们国家目前很多事情都不太正常。比如现实中就出现了读书无用或知识轻贱的情况,在座的一些同学毕业后有可能很难找到工作,找到一份工作后的薪酬水平也可能一开始还不如工地上一搬砖的农民工。我这里不是瞧不起农民工这一群体,然而在正常的国度里,智力劳动显然要比体力劳动值钱得多,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下。
  美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就充分说明了知识的价值或知识经济的特性。

  日期:2014-09-16 11:03:22
  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上大学是美国人跻身中产阶级的门票。
  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人的薪酬差距在2013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有四年制大学学位的美国人其平均时薪高于没有学位者足足超过98%,而在5年前、10年前和1980年代初的薪酬差距分别为89%、85%和64%。不仅名牌大学和高学位人群的工资让普通人艳羡,只拥有学士学位的人和无学位人群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上升。
  结论是:尽管目前由于世界处于“后危机时代”(指美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08年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而许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种种困境,但是美国的四年制大学学位或许从来没有比现在更有价值。
  此外,美联储的研究也认为上大学简直物超其值!
  纽约联储在2014年6月发布了一篇题名为《当前经济与金融问题》(Current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的研究报告,内容是有关1970年代以来各类投资活动的经济回报。根据该报告,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今美国的学士和准学士学位不仅仍然值得投资,而且投资回报绝对是“物超所值”。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Jaison R. Abel和Richard Deitz在报告中写道:“十几年来,大学学位的投资回报率一直维持在15%左右,轻松超越稳妥投资的门槛回报水准。”这两位经济学家在该报告中还指出,目前全美高等教育成本涨速仍高于通胀率,且过去10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日益黯淡。但与此同时,那些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的工资水平也在持续下滑,生活更加艰难,因而使得学位工资溢价保持在接近历史高点的水平。

  日期:2014-09-16 11:05:53
  纽约联储和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导致不同人群之间经济上的差异正在日益扩大。相关报告显示:在当前的美国,工程专业和数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投资回报最高,分别达到21%和18%;文学类学位和休闲、酒店类学位的投资回报则低于平均水平。然而,无论什么专业,最终的投资回报都高于9%,轻松超出稳妥投资的一般回报水准,由此凸显出高等教育投资的价值所在。同时,拥有学士学位的25至34岁的美国年轻人,在2014年4月的失业率水平仅为3%,低于其他人一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者大卫?奥特尔还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艾利和莎拉?特纳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篇论文,指出当前美国大学学位的真实净成本大约为负50万美元,几乎是30年前的2倍。换句话说,只要一个美国人认真而完整地接受了其大学专业教育,相当于就从社会上领到了50万美元的现金,当然回馈是从其就业并服务社会的薪酬待遇里逐渐体现出来的。

  总之,相比目前美国四年制大学毕业生人均教育负债2.5万美元的压力(全美教育贷款余额已达1.2万亿美元的纪录最高水平),包括上一所名牌私立大学的总投资可能要超过20万美元的情况,针对上大学究竟还值不值这一问题,至少美国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尽管目前美国大学毕业生也存在挥之不去的失业麻烦。部分研究相关问题的美国学者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担心不划算而决定不上大学,是一个人在2014年可能做出的最缺乏经济理性的决策之一。

  日期:2014-09-17 12:01:47
  美国属于知识经济表现很充分的现代国家,所以从前就知识很值钱,现在更是值钱!我们中国现在有点颠三倒四,但从长远来看一定会是逐渐循着进步的路线前进的,终将抛弃所谓的特色国情而在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与世界接轨,尽管这中间可能还将出现波折和弯路。
  就我们平民百姓提高个人收入和生活水平而言,除了社会分配须基本公正外,在根本上需要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并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然而,相关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且喊法很多,但音调很高却没用,因为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作为中国经济进步的根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资金、文化、时间、体制等等因素交互作用,每个环节都捋顺了才能真正见效。
  所以啊,在我看来,同学们想为自己一生求取个“好钱程”,最管用的还是先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花些时间好好体系性地学习下理财方略是对自家和社会都有利无弊的事情。同时,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不可能总这么愚昧下去,迟早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靠权力、靠掠夺或卖苦力都混不长久,大家投资于自我的教育,提升自身蕴藏的智慧潜能,哥认为绝对是个好主意!(附图:投资开发自我智力资源)

  日期:2014-09-17 12:04:12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我们的父祖们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当今世界可以说是个琳琅万象的经济世界,财富的社会流动性极高,大家的生活与工作都离不开形形色色的现代金融活动的支持。我们是凡夫俗子,无力挑战社会和改变环境,而适应环境的人会生存得更好。所以,追求财务自由的人们应该先让自己的头脑完全进入现代财经世界。这是我们理财36技的第一技,正所谓“心法第一”或“万法不离其宗”是也!

  《摇滚经济学②:36技》就相当于一辆开往财经世界的高铁,我会针对普通人的业余理财活动,介绍一些基本的常识和要领,以期解决现实中困惑大家的诸多问题。不过,既是高铁就主要讲求速度,自然就忽略了沿途的很多站点,领略的一路风光也是快节奏的、局部的而非全景式且细腻的风格。
  假如还有同学希望更上层楼,那么可以花点时间消化下另一部拙作—《理财总动员》,那本书涉及的专业理财知识更全面而深入些。
  实际上,我可以明白地告诉各位:理财之术属于典型的入门容易学精难。

  作为普通人,本书介绍的常识和要领已经足以让您顺利把握好各种业余性质的私人理财活动,而部分读者如果是希望向职业理财方向发展或者是打算参与高风险的金融市场交易,那么只凭这些入门级的技巧是远远不足以应付复杂而凶险的情况的,我也不建议一般人去涉足后者。
  事实上,近些年来我带过不少职业或半职业做金融投机的学生和客户。尽管他们大多都按照我的要求,严格遵循学习、实训和实盘交易的三重路径去把握自己的相关活动,但就效果而言也仅仅是参差不齐:很少一部分资质不错者的市场表现值得嘉许,而大多数都难以适应高风险市场。原因就在于相关操作实际上是具有较高复杂性和难度的。
  日期:2014-09-17 12:05:03
  【延伸思考】
  1、如何有效劝阻爷爷、奶奶远离骗子们设下的集资陷阱?
  2、现实环境中,有哪些渠道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