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作者: 流浪猫2014

  日期:2014-09-21 14:23:00
  小女名唤臻儿,今年九岁,在加拿大读小学四年级,具体情况可参见拙贴《流浪猫的加国田野观察》。
  她六岁时我们举家移民了加拿大。为了中华的文化在她身上不断根,我一直给她看中文的小说和电视剧,比如《射雕英雄传》(她的最爱)、《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陆小凤》、《楚留香》等,卫斯理的小说她也已经读了四十多本。除此之外,我每天睡前还给她讲点中国的历史故事、典故和诗词。
  她很是感兴趣,觉得每天睡前讲的太少,希望我写出来,让她自己读,比较快。
  数年前我曾花过两年时间通读过一遍《资治通鉴》,觉得以《通鉴》作为她了解历史的基础不错,就以此书为基础,参照别的史料,帮她写了这篇文。
  写是写了。写给她一个人,还不如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就是本篇的由来。
  由于是讲给小孩子听的,侧重于故事性,大致史实是不差的,但是有些地方就不是那么严谨,略掉了一些对话和情节,或者一笔带过。还望方家见谅。
  笔法也是实验性质,希望尽可能有趣,能让她留下一些印象,以后不要做个香蕉人,黄皮白心,对中国历史一无所知就好。
  希望大家看了能留下宝贵意见,有什么要求,希望看到写谁,也希望能提出来,我会在今后的文字里参考改进。

  没有意见也没关系,读了一笑而过,我就满足了。
  是为缘起。
  日期:2014-09-21 14:25:18
  〇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包子楚怀王的悲剧一生
  楚怀王就是屈原的君王,对,就是我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的那个屈原,他所爱慕的那个楚怀王。
  本篇讲讲楚怀王到底怎样受骗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屈原又为什么那么气愤。
  当时中国处在战国时期,除秦国外,只有六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臻儿不认识秦这个字,看到这里问我是不是泰国,哈哈~)

  齐国有过公子小白。齐国和秦国并列,简称齐秦,是老牌大国,大家都知道。
  燕国不是后来慕容复一心想光复的那个燕国,是中国本来就有的国家,最出名的就是寻找千里马,花了五百金买死马的头骨的事情,还有后来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行刺秦始皇的事儿。
  后面三个国家原来是一个,就是俗话说结为秦晋之好的那个“晋”国,也是有无数故事的公子重耳所在的那个国家,后来被晋国的三个大家族瓜分了,从此春秋结束,开启了战国模式。
  楚国是六国中相当大的一个国家,方圆六千里。可以拿韩比较一下,韩也是大国之一了,地方只有九百里大。
  当时诸侯的封号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一般的诸侯都自称公或者侯,小一点儿的称伯,甚至子,只有周王朝称王。
  但是楚国仗着自己是个超级大国,觉得可以跟周王朝并列称王了,所以自称楚王。其他国家是跟着楚国后面,渐渐开始称王的。

  屈原才二十多岁时,就在楚怀王手下做了一个叫左徒的官。这个官只比楚国的丞相低一级,可见屈原确实曾经得到过楚怀王的宠信。
  日期:2014-09-21 14:26:24
  话说当时秦国一开始想要对付的其实是齐国,并不是楚国。毕竟楚国那么大,齐国小一点儿,比较好啃。而且估计秦国一开始都没想到楚怀王这么包子、这么好欺负,像黔之驴里那只老虎,还是有点忌惮的。
  秦王想到齐国和楚国之间是联盟,怕攻打齐国的时候,楚国来帮忙,两个大国一起打秦国,就不那么好对付了。
  于是秦国让拥有三寸不烂之舌名声的张仪,也就是曾经同时挂六国相印的那位苏秦的同学,去楚国,对楚王说:
  “楚国要是能与齐国绝交的话,我们秦国愿意把商於那个地方,方圆六百里的地,献给楚国。”
  商於这个地方,就是那位有名的变法的商鞅名字的由来。他本名叫公孙鞅,因为秦王封他在商於那个地方,所以后代的人就用他封地的名字称呼他为商鞅。
  “不仅如此,我们还愿意把秦国的美女献给楚国。两个国家结为亲家,有了婚姻关系,像兄弟一样相处,多好!”
  连我九岁的女儿听到这儿,都有了疑问,问我秦国无缘无故的又是给这么多土地,又是送美女,到底是为了什么。

  楚怀王的智商显然连我九岁的女儿都不如,或者就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拉都拉不住的同意了张仪的要求。
  日期:2014-09-21 14:27:39
  他手下的一帮大臣智商也有限,还都祝贺他。只有一个叫陈轸的人提出了疑问。楚王还不高兴,质问张仪:“我啥也没做,白白得到六百里地,还不好?你干嘛哭丧着脸。”
  陈轸说:“我看商於的那块地,不见得能到得了手,反倒是齐国可能和秦国结为联盟,那样楚国就要倒霉了。”
  楚王这时候还有点残余的理智,记得问了句:“怎么说呢?”
  陈轸详细分析给他听:“秦国之所以这么看重楚国,是因为有齐国和楚国联盟。你要是和齐国绝交了,楚国就成了个孤立的国家。到那时秦凭什么要给你六百里地?依我看,张仪回秦国之后,肯定要说话不算数的。那时你已经和齐国绝交了,又和秦国之间有了矛盾。两个国家一起来打你,你怎么办?要我说,不如和齐国绝交这件事只做做表面文章,让两国实际上保持联盟关系,让人跟张仪回国。如果张仪真的把地给了我们国家,再和齐国绝交也不晚。”

  “住口!”楚王根本听不进陈轸的话,不屑的说:“等着瞧吧,看我拿到六百里地你怎么说。”
  他不仅马上和齐国绝交,而且还把楚国的相印都给了张仪,让一个将军跟张仪回秦国去接受土地。
  日期:2014-09-21 14:29:21
  张仪是个老狐狸,说话根本没打算算数,回国之后就假装从车子上掉下去,摔断了腿,三个月都不去上班,这样这件事就只好悬着。
  楚怀王这个笨蛋,心里只想着那六百里地,唯恐自己做的还不够绝,特地派人去骂齐王。
  齐王无辜被前盟友骂了,能不生气吗?一生气就决定投靠秦国。
  这下张仪的目的总算达到了,就找来楚国的那个将军说:“喏,从这里到这里,总共有六里地,拿去!”
  六里地……跟打发叫花子的嗟来之食差不多。
  楚怀王听了那个将军的回报,气坏了,准备发兵攻打秦国。

  陈轸一直闭口不言,这时候说:“我可以开口说话了吧?攻打秦国,还不如给它一座城,和他结盟一起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就可以从齐国拿回来了。
  现在我们已经和齐国绝交得不能再绝了,如果再去怪罪秦国欺骗我们,就是把两个国家都推到对立面去,如果他们联合一起来攻打我们,楚国可要有大麻烦了。”
  但是楚怀王仍然是听不见别人的意见,让屈原的爸爸屈匄带兵去攻打秦国。秦国才不怕呢,他们最不怕的就是和别人打仗,好好的让楚国吃了个败仗,光精锐部队就被杀了八万。屈原的爸爸,还有七十几个大臣,都被秦国抓去了。还失去了一个叫汉中的城市。
  日期:2014-09-21 14:30:32
  楚怀王还不死心,把全国的军队都派出去,跟秦国打,还是打不赢,又输了。

  韩国、魏国这些国家,平时就虎视眈眈,现在一看楚国吃了败仗,内部正空虚,就趁机攻打楚国。楚国只好把军队收回本土,割让两座城市,向秦国求和。这下总共白白的失去了三座城市。还不如用陈轸的意见,齐国和楚国的军队实力差不多,加上秦国帮忙的话,说不定能从齐国捞回损失。
  按说吃了这么大的亏,楚怀王痛定思痛,应该好好举拔一些人才,治理国家,不要再次吃亏了。看样子他没有这么做。
  因为才过了一年多,秦王看楚怀王是个包子,咬一口了也就咬了,很好欺负,又开始耍新的阴谋诡计,派人告诉楚怀王说:我们愿意用武关之外的地跟您换黔中那块儿地。
  楚怀王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单单恨透了张仪,就回复秦国说:“不用换地,只要你把张仪那个家伙交给我,我把黔中那块地白送给你。”

  日期:2014-09-21 14:32:33
  拿一块地换一个人,这种事不是没发生过。早在数年前,卫国有个犯人逃到魏国去了,给魏国的王后治病。卫国的国王嗣君听说了,就请求用五十金把这个犯人买回来。
  魏国正靠这个人给王后治病了,钱是小事,好医生不好找,所以随便怎么加价都不肯。嗣君就要求以一座叫左氏的城来换这个犯人。
  大臣们都说:“用一座城换一个犯人,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嗣君说:“你们不懂,这人犯了法,而不受到惩罚,开了个坏头,就算有十个左氏城都没用。有法必依,犯了罪一定受到惩罚,就算丢了十座左氏城,害处都要小一些。”
  魏王听说了,就没有索要什么代价,白白把这个犯人送回给了卫国。
  要是楚怀王真的拿块地换了张仪,枭首之类的处罚了他,让人家意识到欺骗了楚国的人,没有好下场,以后没人再敢随便欺骗楚国,那拿块地换也值得了。
  日期:2014-09-21 14:33:56

  但是张仪这个老狐狸,已经看透了楚怀王是个包子,不但不躲避,还主动向秦王请行。秦王还有点义气,没像楚怀王那样给一块地就冲昏了头脑,而是担心张仪会一去不回。
  张仪说:“不要紧的,秦国强而楚国弱,有大王您在,楚国不敢随便杀我的。而且我跟楚怀王宠信的靳尚关系很好,靳尚又和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关系很好。郑袖说的话,楚怀王没有不听的。”
  他这是已经看透了楚怀王这个人是包子,就算自己不去咬一口,也就是便宜了靳尚、郑袖这些人而已,不欺负白不欺负。
  到了楚国,楚怀王把他关了起来,准备要杀他。

  张仪才不怕呢,人家早就布置好了后招。果然,他安排的棋子——靳尚就去找怀王的宠姬郑袖,进谗言了:“秦王很看重张仪,准备拿上庸那地方的六个县,以及秦国的美女来交换张仪。到时候大王宠爱秦国送来的美女了,我看你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没脑子的人,宠爱的女人也没脑子。郑袖就是这等蠢女人,一心只想着巩固自己的宠爱,完全不为怀王着想,整天在楚怀王那里哭闹说:“你杀了张仪,秦国一定不会放过你的。我要和小孩一起搬到江南去,免得到时候被秦国人一块儿杀了!”
  体现楚怀王包子到极点的时候到了。他还是个国王呢,要我说,一句话:“不准!”就够了。郑袖还敢违抗他的命令,私自出宫,跑江南去不成?
  这是我们正常人的思维。楚怀王要是这样想,就不是个包子了。他居然就给郑袖这没逻辑的话说服了,放了张仪不说,还送了他很多礼物。
  日期:2014-09-21 14:34:51
  张仪就是张仪,既然看透了楚怀王是个地地道道的肉包子,这时候不再咬一口就太不象话了。
  他于是劝楚王说:“那些宣传六国可以联合一块对抗秦国的人也太不明智了,这不是赶着一群羊,去攻打老虎吗?能打得赢才怪!现在大王你不听命于秦国,秦国如果闪电战,从岷江浮游之下,一天五百里,不到十天就可以深入楚国腹地,三个月就可以打下楚国。你要是指望别的国家来救你,他们走陆路,跨越大半个中国,至少得等半年才能来。你等着那些弱小的国家来救你,而忘记了秦国多强大,能给你带来多大的祸患,这真是太不明智了!依我看,你是和秦国和好吧,结为兄弟之国,相互之间不要再打了,好不好?”

  包子、耳根超软,谁说都行,唯独听不见有道理的话的楚怀王,又一次被张仪说服了,而且又心疼黔中那块地,居然就这么答应跟秦国和好了~奇葩啊奇葩,真是让人都不忍心不欺负你了,不欺负你欺负谁呢?还能欺负谁像欺负你这么有成就感呢?
  日期:2014-09-21 14:38:51
  后来秦王喜欢举重,不小心把血管挣破死了,新的秦王不喜欢张仪。再后来,张仪去了别的国家做丞相,寿终正寝。
  几年之后楚国和秦国还是真的在一个叫黄棘的地方结盟了,秦国还假惺惺的把一座城市上庸还给了楚国。

  当时屈原竭力反对和秦国结盟,不但没有用,反而遭到了流放。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你说屈原能不气愤吗?
  从秦国手里拿城可不是好拿的,齐国、韩国和魏国因为楚国背叛了他们一起对付秦国的盟约,联合起来攻打楚国。
  楚怀王把太子横派到秦国去做人质,求救。秦国就真的救了楚国,那三个国家退兵了。这下楚国其实更孤立了,你再想跟人家联合,都没人愿意睬你了。
  日期:2014-09-21 14:41:32
  楚国的太子横也不是个省事的人,在秦国做人质还不闲着,跟秦国的一个大臣私下里斗殴,不小心把对方杀了,偷偷地跑回了楚国。
  秦国就以此为借口,率领韩国和魏国一起,攻打楚国。又把楚国打败了,杀了楚国的将军,攻下了一座城市,叫做重丘。
  来年,秦国又去攻打楚国,而且又打赢了,斩首了三万楚国的士兵,又杀了楚国的一个将军,又攻下了一座城市,叫做襄城。
  这下楚王真正害怕了,想起了老朋友齐国,他也没别的什么招,就把太子横又派到齐国去做人质求救。
  可见这几年里,楚怀王根本就没有厉兵秣马,好好治理国家,不说报仇,至少也要不那么容易被人欺负才对。
  接下来的一年,秦国又来攻打楚国,打下了八座城市。
  日期:2014-09-21 14:46:38
  在这种情形下,秦王写信邀请楚怀王,到武关这个地方来签订和平条约,随便有点理智的人都会拒绝不去的吧。

  但是楚怀王害怕他不去,秦王会更生气。想想,连他宠爱的妃子生气,要跑路他都害怕,怎能不害怕秦王发怒呢?包子就是包子,人家用生气就能迫你就范,真是太不值了。
  屈原这时已经从流放地回来了,和大臣昭睢劝他别去,说秦国就像虎狼一样,想要兼并诸侯,一统天下,去了肯定没好事,不能相信。
  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估计也是像靳尚、郑袖一样被秦国买通了,力劝父亲去秦国。
  日期:2014-09-21 14:47:33
  结果楚怀王一到约好签订盟约的地方,只见到一个冒牌货,真正的秦王根本没来,就被抓了起来,送到秦国的都城咸阳,让他朝见秦王,像大臣一样行礼。
  楚怀王已经被抓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能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办。秦王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要求他割让巫地,还有黔中郡。
  这下楚怀王明白了秦王真正的目的,不就是抓住自己当人质,向楚国勒索吗?他还算不是无底线包子,怒了,不给割地。秦国就把他扣留着,不让他回去。
  楚国后来从齐国迎回了太子,立为新的国王。楚怀王就一直在秦国,被扣留了三年之久。
  后世的“靖康耻”,也就是郭靖和杨康名字的由来,其实也是类似的事情,都是国君被敌国抓住了,扣留不放,当人质,留着慢慢勒索。
  日期:2014-09-21 14:49:35
  直到三年之后,有一天楚怀王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被秦人发现了,虽然没有抓住他,但是把通往楚国的道路堵死了。
  楚怀王只好走小路,投奔到赵国。赵国真正的国王,这时候在国外游荡,还没回来,赵国人不敢收留他。
  他又逃往魏国,在路上被秦人抓住了,押回秦国,不到一年就悲愤交加的死在了秦国。
  虽说他死了之后,楚国人都很可怜他,屈原还写了一篇《思美人》怀念楚怀王,诸侯们也都觉得秦国做的实在太过分了。但是说实话,历史上也少有比他更丢人的国王了。
  所以说,手里有再多资源都没用,包子性格就注定了会被人欺,被人负。随时被咬上一口。
  日期:2014-09-21 14:50:50
  同时期的赵武灵王,还好奇,伪装成使者,自己去秦国,亲自看看秦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王虽然不认识他,也觉得他气度不寻常,不像是个普通的大臣,就把他赶走了。

  后来在秦国国境线那里被拦住了审问,被发现是赵武灵王,也没事。人家也没把赵武灵王扣押下来。
  完璧归赵发生在同一时期,秦王打算同样用欺骗的手段,骗到和氏璧,号称愿意用和氏璧换十五座城。人家蔺相如照样完璧归赵了。
  再看看后来,赵王身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赵王是怎么处理的。这就是著名的渑池之会。
  日期:2014-09-21 14:51:34
  秦王邀请赵王在渑池见面。大家都知道楚怀王的遭遇,知道秦王邀请,必定没好事儿。所以赵王不想去。
  廉颇蔺相如说:“不去,就是示弱了,让人笑话胆小,得去。”
  蔺相如跟着去,廉颇在国内留守,约定好如果过了三十天还不回来,就立太子为新的赵王,让秦王没有可趁之机。
  在酒席上,喝得酒酣耳热的时候,秦王装醉,让赵王弹奏乐器助兴。古代奏乐助兴是下等人干的事儿。秦王这是装醉欺负人。
  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弹奏了一曲。蔺相如就去请秦王也弹奏乐器,秦王当然不肯。他心目中只有自己欺负别人的,哪有别人欺负他的份儿。
  日期:2014-09-21 14:52:44
  蔺相如说:现在你和我的距离还不到五步,你要是不肯,我就只好拿颈血溅在大王身上了!”这意思就是我和你距离这么近,谁都来不及阻止,你再不肯,我就要动手了!

  秦王的手下想抓住蔺相如。蔺相如瞪圆了眼睛,一声断喝! 气势像张飞一样凶猛,秦王的手下都被镇住了,没人敢动手。
  秦王没有办法,敲了一下乐器了事。
  直到这场鸿门宴结束,秦王都没有办法再欺负赵王。赵人这边,也早吸取了楚怀王的教训,暗中做好了准备,带了足够的武装,秦王没办法像对付楚怀王那样把赵王抓起来。
  当然赵王回去以后,就把蔺相如封为了上卿。
  日期:2014-09-21 14:53:13
  不知道如果楚怀王当初宠信屈原,带他去赴秦王之会的话,屈原有没有这个本事,像蔺相如一样保住自己的君王?
  我估计是不行的。凡人的才能总量都是相当的,在文的方面太擅长了,能写出《离骚》《天问》那等伟大的作品,在武的方面恐怕就不行。
  要说刺秦王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要知道后世有名的刺客荆轲刺秦王,非常近,都到了两个人看一张地图的份上,还失手了,只刺到柱子上。这需要非常强大的心理素质。
  如果心理素质够坚强的话,恐怕至少也要像司马光一样,失去国王的宠爱十五年,反倒能心平气和的编撰出像《资治通鉴》这么伟大的作品。

  而屈原失去宠信,就牢骚满腹,写了一篇长长的《离骚》。
  这种心理素质加上武功不咋地,如果真的陪楚怀王赴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跟楚怀王一起被抓起来,像后世的文天祥一样,又留下一篇伟大的文学作品。
  要想像蔺相如一样保住自己的君王,可能性实在不大。
  所以蔺相如实在是个有胆有识的人才,能完璧归赵绝对不是偶然的。
  日期:2014-09-23 04:11:44
  商鞅在中国历史上是个蛮重要的人物。在他生活的年代,中国就像欧洲一样,是由很多个国家组成的。名义上都遵从周天子。
  这些国家有大有小,基本上情势还是比较均衡的。虽然也有春秋五霸,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强大到把别的国家都吞并了,统一中国。这一点也跟现在的欧洲一样。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是秦国灭了其他六国,成立了一个大一统的秦帝国,历史上叫做秦朝。
  这中间改变平衡局面的转折点在哪儿呢?
  关键就是这个商鞅,他在秦国进行了一次变法,改变了秦国的整个运营模式,史上称之为商鞅变法。

  日期:2014-09-23 07:50:31
  这中间改变平衡局面的转折点在哪儿呢?关键就是这个商鞅,他在秦国进行了一次变法,改变了秦国的运营模式,历史学家称之为商鞅变法。
  你如果还在国内的话,历史课一定会学到这件事情。但是不会有人告诉你,商鞅是怎么死的。因为他死得非常非常惨。
  中国有个成语叫五马分尸,一般来说,只是个形容词,但是在商鞅身上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中国人非常重视死后要留个全尸,身首异处都已经是莫大的遗憾了,不要说这样分得七零八落。不仅如此,他的整个家族都被处死了。
  为什么这么重要一个人物,他最终的命运会这么惨呢?

  日期:2014-09-23 09:53:18
  这要从秦国在他变法之前的情形说起。那时后秦国征服了大量少数民族的土地,加上处在中国的边缘地带,风气习俗都跟中原不同,民风比较彪悍,尚武,喜欢打架。
  而中原的文化比较崇文,于是中原的各个国家都歧视他,排挤他,不带他玩儿,中原各国家一起开个首脑会议或者什么峰会之类的,都不通知他。
  当时秦国的国王秦孝公,做为一个国家首脑,被这么公然歧视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发奋图强,想要让秦国强大起来,不要让人家瞧不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