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作者: 扫地保安

  日期:2014-10-20 11:58:00
  在中国,不管是当局、还是异见分子,不管是大学问家、还是市井小民,大家都觉得自己生活所在的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国度,当然那是曾经。大家的分歧在于,对于曾经的解读——但谁都否认不了的是,中国之为独特之中国,关键在于黄帝至秦汉时期,尤其是夏商周三代以降,这算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厘清这一时期的历史真相,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这本目前不到20万字的书,我把它起名为《国家秘史》。
  在这五年里,一本《史记》被我翻烂了。但其实更重要更大量的工作在于,反复查找资料的考据,以及夜夜难眠的设身处地的分析。
  我承认我这本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我说的不是在这一领域广受赞誉的民国大师级人物顾颉刚、钱穆,也不是在欣赏史书时特爱四处旁征博引的钱钟书,不客气地说,我作为一个业余研究历史的农民工,如果说在史实考证方面不可能超过这些大师的话,那么我至少可以在史识方面比他们几位更出色——我到底是不是猖狂无知,相信大家阅后自有公论。
  我所说的巨人,是指司马迁。他这个人以及他的《史记》,如果说在历史上算不上被误读的话,那么至少也是解读得不够深刻。当然,仅仅有《史记》肯定是不够的,基本上《汉书》及之前的著作,都是参考范围。
  其实我心里很忐忑——我不知道当下的中国舆论环境能否容得下我的研究结果,尽管我都是基于事实的分析。比如下列内容:
  1,禅让的真相是怎样的;
  2,是管仲而不是孔子或老子,才真正是中国第一圣人;
  4,孔子的真面目不咋地,而孟子干脆其实是个战犯;
  5,儒家与秦国的亲密往事由来已久;
  6,中国历史第一冤案——秦始皇与儒家是“好基友”,一直是、从来都是;所谓的“焚书坑儒”的真相、秦始皇继承人选择的真相
  ………………

  前两天发了这个帖,但因为出现了重要的错误,又没法改,所以在这里重新发帖。
  感谢  @lgq412 @yixixingmie @竹林小百合 @汪致远wang @changhua4929 @奔跑的奔驰
  等网友的支持,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表扬或者批评,多谢!
  日期:2014-10-20 12:00:19
  楔子:最后一个太史令

  1.
  研究中国历史,必以《史记》为宗。倒不是说《史记》里的所有记载都准确可信,这是任何史书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因为《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他比《春秋》的作者以及后来的史书作者不但更具才略,也更可信——因为他是最后一个真正的太史令。
  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中国上古时期的太史令就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这个官职具有与有神论民族的祭司相仿的特权——沟通天意,掌握神权。他依照其他人几乎无法掌握的复杂而独特的天文历法知识,通过观星、占卜、祭祀等手段,为政权的运用提供神权依据;另一方面,太史令也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之一,他常常会负责起草君主的重要文书、管理国家典籍。

  但于现实政权以及中国文明传承最重要的是,太史令还全权负责如实记载史事、编写史书——上古的中国人就认为,实事求是,而不阿附于任何人的见解或意旨,是神授于太史令的权力、天职、最高法则。
  所以,太史令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对节操要求也很高的工种,在文字、教育不发达的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这一职位的传承同很多贵族职位一样,通常是家族内薪火相传。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正是诞生于太史家族,他的祖先就曾长时间是周朝的太史。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一个有抱负的太史令,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是父子共同的理想。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的《史记》非常精炼。但在《史记》里,司马迁运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和塑造了一大批他的模范前辈太史们的故事。由此可见,司马迁对于太史(令)一职,是具有非常强的职业自豪感的。他讲述的种种太史的故事,其间蕴含的深情与用意,颇可玩味。
  在《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先秦书籍中,也有大量关于太史令的故事记载。与《史记》中太史令们不同,《战国策》等书中的太史令们不乏昏庸之辈、不乏无益之谏,比司马迁笔下的太史令个个是人中之杰,感觉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我以为研读历史,既不可盲目崇拜拔高古人的“高大”,也不可生忽视小觑前贤之心——首要的宗旨,是要把古人也当人看,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有七情六欲,一样的有瞻前顾后的利益纠葛。明白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司马迁、理解《史记》、理解《史记》背后的故事,都是必须的!
  所以,我们要探究中国历史的真实过往,要真正了解司马迁写《史记》的立场与用心,必须先了解他笔下《史记》里的太史们。因为,这些太史们所代表的,其实就是司马迁本人的理想和情操。
  日期:2014-10-20 12:00:51

  2.
  在司马迁的笔下,太史们是知往来兴替的大预言家,但其实他只在很少的时候才会提到所谓占卜的作用,并且太史们的远见卓识通常是建立在对历史和政情高度熟悉的基础上的鞭辟入里的分析,显示了太史们是最掌握历史知识规律的一群人。例如:
  【之一】周王朝的太史预见了秦国将统一六国。
  ——秦献公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七)十七岁而霸王出。”
  【之二】晋国太史墨分析鲁国季氏兴衰。
  ——鲁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亡乎?”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于鲁,受鄪为上卿 ,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杀適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之三】晋国太史赵预见陈国后人将取得齐国政权。
  ——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自幕至于瞽叟,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之四】周太史也预见陈国后人将取得齐国政权。
  ——陈完者,陈厉公他之子也。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昌乎?”
  【之五】晋国时赵太史援预见“赵氏孤儿”之灾难。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
  【之六】周太史伯阳预见了西周的灭亡。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从《史记》里的很多记载也可以看出,太史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重要执政官员之一,是王公的近臣,是经常能够与大政、决大策的官员。并且其事其迹都隐藏着太史们的一个共同属性:思想品德好,忠诚可靠。例如:
  【之一】周公时代太史就掌握“最高机密”。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穆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之二】齐国太史子余亲身经历国家重要变故并发表重要意见。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迎之,遂入,闭门。宦者御之,子行杀宦者。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成子迁诸寝。公执戈将击之,太史子余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
  【之三】卫国太史作为说客为卫国争取尊严。
  ——十三年春,与卫灵公会邵陵。蔡侯私于周苌弘以求长于卫;卫使史言康叔之功德,乃长卫。
  【之四】卫国太史被“国际”知名人士看重。

  ——三年,吴延陵季子使过卫,见遽伯玉、史,曰:卫多君子,其国无故。
  【之五】郑国太史伯为郑桓公定国是、决国策。
  ——于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洛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于周未有兴者,楚后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秦,嬴姓,伯翳之后也,伯翳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于天下。而周武王克纣后,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矣。”桓公曰:“善。”于是卒言王,东徙民洛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

  【之六】齐国太史敫被太子信重,藏身其家。
  ——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恒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而与私通焉。淖齿既以去莒,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也,久之,乃敢自言“我湣王子也。”于是莒人共立法章,是为襄王。以保莒城而布告齐国中:“王已立在莒矣。”
  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睹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睹故失人子之礼。
  关于太史最精彩的记录,则是太史们不废公义秉笔直书的故事——在这里,其中最值得誉美的是“在晋董狐笔,在齐太史简”。可以看到刚直不阿,可以看到史不容情,可以看到邪不压正!千古以降,直到今天我们读到齐国太史兄弟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但一定要写秉笔直书历史的故事,也不得不赞叹,这是何等雄烈的情怀!而这,也正是司马迁的追求。

  【之一】周太史佚以秉笔直书为要挟,要求周成王君无戏言。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之二】晋太史董狐笔。
  ——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之三】齐国太史前赴后继,可以死,但不可以说假话。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曰:“不与崔庆者死!”晏子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日期:2014-10-20 12:01:16
  3.

  综合上述太史们的事迹,我们或许可以这样为太史这一群体画像:先秦时期的太史们,是一群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天文与历史)的、极具高尚情操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行使着国家最高舆论监督权的、具有高瞻远瞩能力的、经常忧心忡忡的精英知识官员。
  这也是太史公司马迁心中的太史令。可惜,到他当太史令时,世界变了。这个变化,要从春秋战国时的一个主动兼职的业余史官说起。他就是孔子。
  孔子据说是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幼年丧父,自称“十五而有志于学”。十七岁母亲去世,同年,鲁国的大贵族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当时还披麻戴孝身着丧服的孔子主动去了,结果被人撵了出来——虽然包括《史记》在内的各种史籍都如此记载,但还是让人不禁深深怀疑:已经倾心向学的孔子、从小就爱演习各种礼仪的孔子、最讲究孝道的孔子,为什么会在母坟土新、热孝在身的时候,就不顾礼仪主动凑热闹去参加什么宴会呢?这不该是孔子的所为啊!

  不知道被撵出来这件事是否打击了青年孔子,后来他成了小官员——先后管理过仓库、牲畜,再后来升官了,负责管理工程施工。孔子人生的转折点,或许在于与一个人的会面,那个人就是老子,当时的“周守藏室之史”——算是彼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吧,在当时这样的能够接触到各种典籍的人物,理应是多学科的学界权威。这在历史上被叫做“孔子问礼”。
  从周问礼归来,不知道孔子有没有以老子弟子和礼学专家自居——老子传授给孔子的可能不是孔子希望的礼之要义,而更可能是充满老子辩证思维智慧的语句——但客观上“出国镀金”的效果是明显的,孔子的弟子变得多了起来,孔子自此后,正式成为闻名于诸国的君子了——司马迁就是这样记载的,让我们又不禁怀疑,他为什么不像后世的儒生那样,对孔子顶礼膜拜,誉之唯恐不及呢?
  后来,孔子根据鲁国的史记,重新编写了《春秋》一书。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当时春秋代表一年,各国的史记都叫“春秋”。孔子编著的《春秋》,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不但在于其内容,更在于他所创立的一种写作记录历史的方式,即后世所谓的“春秋笔法”。司马迁说“约其文辞而指博”,“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他高度评价这本书的历史贡献:“《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如果你没有看到我在前文中罗列的一大堆《史记》中提到的关于太史的故事的话,那么可能还会觉得司马迁对孔子版《春秋》的评价合乎一个儒生对于儒家创始人的评价;可是现在我们不免产生个疑问:只有乱臣贼子惧了?君主就可以不惧了?这不是把史书的功用片面化、低端化了吗?看起来是在推崇孔子的《春秋》,但结合司马迁的身份、对自己史官职业的无比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来看,司马迁对一部史书的评价维度,远不应该止于此。事实上,从他自己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学宏旨来看,所谓“乱臣贼子惧”的评价,实在是明褒暗贬了!

  但司马迁的评价却也不失客观,因为孔子在编写《春秋》时的目的,就是维护君主、打击“乱臣贼子”的。关于君主之恶,他不想说——他毕竟不是职业史官,职业史官的最高原则是真实;他只是想通过编写或改写历史的方式,来达到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孔子说:“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他是这样的观点,你就不能指望他编写史书,能有像司马迁笔下的那些太史们一样的风骨节操。

  是的,正是孔子治《春秋》,开始违背了中国自古以来史官记事“可质诸天地鬼神,可无愧黎民百姓”的铁面无私的唯实传统。可以说,孔子是破坏太史制度的始作俑者,其以私心治史的做法,也是儒家取悦君权的“投名状”。

  日期:2014-10-20 12:01:39
  4.
  到了中央集权的时代,书写历史这个工作,因皇帝拥有了无上强横的专权,而变得格外危险,很容易招致杀身之祸。《汉书》的作者班固,就因为“私改作国史”被人告发而下狱,差点性命不保,幸亏他的作品很对皇帝的口味——这也是《汉书》为后世所诟病者,太阿谀皇权了——才被释放并被正式委以撰写汉史之重责。
  司马迁则不同,他太史令的身份职责之一就是为国家修史,所以这本身不会惹祸上身。最近几年有一种奇怪的论调,说司马迁写的《史记》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是因为太史令本身并非史官,所以司马迁“不专业”,这实在是“奇谈”。
  原因之一,以汉武帝之严苛冷酷,如果司马迁是像后来的班固那样私自作史书的话,那么汉武帝早就把他收拾了!何况,以《史记》言之,对汉景帝、汉武帝父子,实在是不客气,要不是独具风骨的史官行为的话,汉武帝和后世的皇帝能容忍?
  原因之二,在《汉书#司马迁传》里,很清楚地说明了司马迁作为太史令的职责之一是修史。有人根据《后汉书#百官二》里说太史令的职责没有修史,要知道后汉书写的是东汉的故事,写司马迁的当然是《汉书》更靠谱。

  日期:2014-10-20 12:02:05
  好了,让我们继续回到司马迁的时代——
  在司马迁的时代,太史令已经不复先秦时代的庄重荣光了。在写给任安的信中,他说:“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可见这时候的太史,固然仍然可能是君王近臣,不过地位就非比从前了。
  但司马迁父子并没有妄自菲薄,他们想做一番开天辟地的事,做从前的太史令前辈们都没有做到的事——写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通史。他们或许心里认为,他们是有只对天地鬼神负责的著作权的,不过事实证明,他们大错特错了。

  看过史记的人都知道,汉文帝与汉景帝的篇幅,严重地不相称——前者在位23年,后者在位16年,但《史记》中前者的篇幅是后者的4倍,且对于汉景帝一章,几乎全然是“有事说事”(还包含不少天象异动的记录!这种记录通常都是大量出现在帝王不德或乱世时),太史公风格的品评描述,一概没有!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要知道,汉景帝刘启这个人,真不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人!
  他是汉文帝的第五个儿子,汉文帝居藩为代王时,原代王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来汉景帝的母亲窦姬得宠,生下了汉景帝刘启。《史记#外戚世家》中有这样的几句话:“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后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
  这几句平淡的话包含着一个特大的偶然性:汉文帝即位后,短短几个月内,他的原来的代王王后所生的四个大儿子,相继死掉了!于是,第五个儿子,正得宠的窦姬的儿子刘启,就成为了“长子”,正位东宫了!
  日期:2014-10-20 12:02:43
  事实真的是汉景帝的四个哥哥都没有皇帝命吗?在医疗不发达的古代,这当然是有可能的,不过让人纳闷的是——对于太史令司马迁来说,他自己生于汉景帝时代,按道理说关于汉文帝汉景帝的前后故事应该了解得很清楚才对,可是在《史记#孝景本纪》里,他又说汉景帝前面死的哥哥是三个!这样简单的事实也会出错吗?有人说,这是因为《孝景本纪》就不是司马迁写的。好吧,但这样的情形很多,难道对于这样简单的小问题,司马迁都搞不清楚,他糊涂如此,还能写出分门别类,上下两千年的皇皇通史?

  答案只能是,他有意为之!这种前后的矛盾,可能就是司马迁故意留下的“破绽”或者说伏笔,以待我们后人去破解!

  譬如汉景帝的这里,为什么汉景帝的四个哥哥都离奇暴毙呢?这会不会本身就是一个宫廷阴谋的结果?如果想到他的母亲窦皇后,出身自恶名昭著的吕雉的身边……莫非窦姬跟吕雉一样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刘启继位,就设计害死了没有母后撑腰的汉文帝的四个大儿子,汉景帝的上位本身就是个阴谋?这不是不可能,要知道后来的窦姬虽然没有像吕雉那样制造骇人听闻的惨案,但她也在事实上长期把持朝政,直到自己的孙子汉武帝继位后仍然不肯放权,对于敢于挑战自己的权威的人,不惜痛下辣手……但,这一切真是司马迁所不敢言者!但他可以通过种种“瑕疵”和“自相矛盾处”给我们留下他的疑问。

  至少他也还能够记载和评论那些铁一般的事实——
  汉景帝为太子时,有一次和吴王刘濞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堂弟下棋。下着下着两个人发生了争吵,太子刘启就抄起棋盘,将刘濞的儿子打死了。这个事告诉我们,刘启同学脾气不小很容易冲动,并且心狠手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