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泪痕漫评三国 那些隐藏在英雄传奇背后的历史
作者:
泪痕春雨
日期:2014-11-19 09:38:00
第一章 从东汉历史说起
第一节 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之争(上)
翻开东汉历史,表面上一直是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在相争,实际上用现在的流行语去说,那不过是官二代与穷二代在相争罢了。
本来呢,从普遍意义上,穷N代是无法与官N代相争的;因为他们的起点与机会都是不对等的。
官N代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穷N代则没有。
就说读书吧,官N代想读书,他的父母会给他做好一切后勤,总而言之,他们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其它的事都不用操心。而穷N代呢,在一些励志故事书中,竟然需要凿壁借光、映雪读书。官N代想读书,可以找最好的老师;穷N代呢,常常连读私塾的机会也没有。在这种背景下,穷N代想比官N学习成绩好,本身就难之又难。
官N代处于社会上层,眼界自然非常宽广,而且有着足够的实践锻炼机会;穷N代呢,有的一辈子也连个县城也没有进过,他们就算有关心军国大事的心,凭他们的眼界、经历,恐怕也就是井底之蛙谈天空罢了。在这种背景下,穷N代的整体素质,自然无法与官N代相比。
而且,官N代从小容易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穷N代则很难拥有这种心态。对于许多人而言,他们并不怕辛苦,也不怕付出。但是,在他们决定辛苦、付出之前,谁能告诉他们,这一切会有回报?他们如何让自己相信,自己付出就会有回报?当这一切无法得到肯定回答时,他们自然很容易丧失积极向上的信心,更不愿意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了;因为他们害怕付出一切,到头只会觉得这一切太不值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问题是,努力多半生,回首往事,却发现自己一生只是修炼一些高大上的东西,最终在现实生活中毫无用处,他们是什么感想呢?世人评价他时,难免会说了,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你寡也不寡。世人评论他们时,难免会说,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孔乙己罢了,总而言之,你应该关心点正经事、干点正经事,天天整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你扯不扯啊。在这种背景下,穷N代通常很难拥有远大理想,因为现实的无奈会把他的理想渐渐磨灭。
相比而言,官N代则很少有这种顾虑;因为他们的父母会肯定的告诉他,只要你能干出点名堂来,我们就可以保证你不会被埋没;而他们也相信自己父母的这承诺。穷N显然没有这种底气,所以胸怀大志的穷N很少见,而官N代则很普遍;关于这一点,翻开三国历史就可以知道了,因为三国历史舞台上,其实就是官N代角逐的舞台,穷N代进入决赛的人,那是扳着指头就可以数过来的。
而且从家庭教育上,官N代更容易倾向于培养子弟们的政治能力、军事能力。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非常实用的学问。而穷N代们在教育子弟时,却显然很少会花时间培养他们相关的能力,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三国历史上有一个优秀的将领,他在发家前,天天就琢磨军事问题,只要看到一些山头、险道、河流,就想着如何率军通过,如何安营扎寨?人们看到他天天想这种问题,都觉得可笑极了。一切是显然的,这个将领肯定是穷N代出身,如果他是官N代出身,成天就喜欢思考这种问题,肯定会受到周围的赞扬与鼓励,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非常凡啊。而他的父兄更会给他提供相关学习、实践的机会。
日期:2014-11-19 09:59:39
其实上述的差距,就足以穷N代难以与官N代相争了。而他们的最大差距还在于,对官N代而言,机会多的是;穷N代的机会不但少,而且也难以把握。
人混来混去,都在不同的圈子里混。人家就是在省部级一层的圈子混,你就是在市县一级的圈子里混;或是在村乡一层的圈子里混;更有甚者只是在标准的穷N代里的圈子里混,你说你们的层次能一样。现代社会有一个词叫人脉,大家处的圈子不同,本身拥有的人脉就是天差地别的,后来积攒人脉时,拥有的机会也是天差地别的。
诸葛亮未出山时,就被人们吹得神乎其神。如果诸葛亮出身于平民之家,他真能玩的这样潇洒吗?估计不能了,因为他肯定也得像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从最底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爬。总而言之,绝不可能成天啥正经事也没干过,就是东家出来西家进去的闲聊,就能聊得名动江湖。
事实上,官N代们大都是像诸葛亮这样起家的;曹操之流更是如此的。总而言之,没事就找人闲聊,聊来聊去,就聊出前途了。为什么他们闲聊,就能聊出前途呢?因为人家天天闲聊的对象,都是高官或高官的子弟,一个人能在这种圈子里聊得出类拔萃,自然就有的是机会。首先 ,如果与他们聊天的人是高级官员,自然不用说了,因为高级官员明天随便给他一个委任状,他就可以让他们从处级干起了;如果与他们聊天的人是高级官员的儿子、父亲、老上级、亲信,自然会天天向高级官员推荐他,推荐的久了,高级官员自然会给他颁发委任状的,总而言之,他们还是可以从处级干起。在东汉帝国那种任命官员的制度下,这一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果这个官N代谱儿再大点,天天在上层社会里穷聊,而且越聊名气越大,却是摆足架子不出山,总而言之,你就给我一个处级委任状,也实在太小看我了,凭我的家底、名气,怎么也得从局级干起啊。甚至局级也有些低啊!
如果这个官N代再谱大点,就更牛逼了,总而言之,就算你把局级委任状拿到他家,他也不会轻易接受的。因为,你随便派个人就把这种委任状拿过,你也太小看我了;因为,你怎么也得亲自到我家来请我啊。因为凭我的出身、凭我积攒起来的名气,你就是亲自去请我,我也嫌这官小呢;就算对这个官位比较满意,我也得看看跟你混,有没有前途。
而且这些官N代当了官,通常也容易干出成绩来,因为人家上面有人,胡折腾时自然是没人敢管;想好好干一些成绩时,自然也没人敢随便出来捣乱。
所谓的穷N代,哪有这种机会呢?他们想当个官,自然是难之又难;就算当了官,想放开手脚干干事,也是处处受制。
日期:2014-11-19 10:01:08
刘备刀头舔血的折腾了半天,好容易混了一个副县级的官(县尉),政府却认为当时靠军功当官的人太多了,其中自然有许多是混水摸鱼上来的,更有许多是不称职的,于是就责令各地主管对此展开清查。在这种背景下,一个督邮到了刘备所在的县里,过来就说刘备这个官是虚冒战功得来的,更说刘备只是一个兵痞子出身,总而言之,刘备不配当这个官。
我们知道,刘备领着小兄弟们刀头舔血的折腾了半天,才混出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竟然有人说他没有资格当这个官,关键是刘备还没处说理;因为在官N代一手遮天的社会中,谁会为刘备做主呢?刘备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气得有些抓狂了。总而言之,我操你大爷,老子不配当这个官?那些官N代们,都是屁事事也没干过,出来就当官,而且级别都比老子大多了,他们就配当那个官?真正虛冒战功的人多了,他们有靠山,他们也配当这个官。老子没靠山,刀头舔血为国效了半天力,才混了这么屁大点个官,你们就说老子不配当。这还有天理没有了?
刘备想找这个督邮谈一谈,希望他能给自己点面子。而这个督邮却是一副秉公办事的样子。总而言之,让你这种虚冒战功的兵痞子当官,就是对国家不负责、就是对老百姓不负责。再总而言之,我跟你没什么好谈的;因为你也不是什么官N代,又没有什么官N代罩着,我凭什么给你面子?
刘备那是极有涵养的人,因为人们说刘备时,通常都说他喜怒不形于色,但这次刘备却显然是生气了。因为刘备当时就回去,领着自己的小弟,冲进了督邮的房里,把督邮拉出来绑在一棵树上;总而言之,没头没脸的就用皮鞭打这个督邮,如果不是这个督邮苦苦哀求,刘备当时杀他的心也有了。[注1]
日期:2014-11-19 10:03:36
感谢枯声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如果刘备有个好爹,谁也得承认,凭刘备的身手,当一个副县级的官,那实在是太屈材了。因为不要说刘备了,就是刘备的两个金牌小弟,去当副县级官员也太屈材了。问题是,这哥儿三个,谁也没有个好爹,所以刀头舔血的折腾了半天,最后混了一个副县级、两个乡村级干部,都有人说他们不配当这个官,关键是,他们还没处说理。所以,刘备当时就抓狂了,左右是个左右了,上去把督邮暴揍一顿。然后呢,就开始跑路了,总而言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爷总有一天会让你们知道,爷不是普通人。
因为当时招兵买马的流寇、官员有很多,而刘备当时也领着一大把小兄弟,所以机会还多的很。如果在太平年代,一个副县级的官员,上面又没有什么靠山,竟然敢鞭打督邮(上面下来检查工作的官员),他恐怕还真是没的混了。
从刘、关、张的发家史,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穷N代想在社会上起步,是多么难。相对于曹操、诸葛亮之类的人,那真是一步一个坎。而且刘备也不是标准的穷N代,因为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当过小官,虽然他父亲死的比较早,但是社会关系还是远远优于标准的穷N代。而且刘备在15岁时,也曾到卢植(市级干部[注2])那里上过学,还曾和公孙瓒(市级干部的子弟)当过同学,据说关系还不错。从这层意义上,刘备比标准的穷N代起点高多了,但是就算如此,在起步时,也是一步一个坎。
日期:2014-11-19 10:09:07
我说了这么一大堆,并不是说在东汉时代,穷N代完全无法与官N代相争。因为在东汉立国不久后,传说中的葵花宝典现身江湖了,所以穷N代们难免会蠢蠢欲动。东汉帝国建立不久后,有一句广告词肯定已泛滥成灾了,那就是你想迅速摆脱穷N代的身份吗?你想出人头地吗?请挥刀自宫!虽然自宫,未必成功,但是如果自宫,你肯定有着坐火箭上升的机会。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迅速摆脱穷N代的机会,你会把握吗?如果需要你挥刀自宫,你愿意吗?这真是一个残酷的问题。但是,为了家族改换门庭,自然会有无数的穷N代,选择了自宫。
一旦加入宦官的行列,穷N代也容易有远大的理想,更有积极上进的雄心,因为穷N代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功,并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梦,相反常常让人感觉一切是触手可及的。
而且进入宦官队伍,空N代也会拥有良好的学习机会、条件。我们常常认为宦官没有文化,事实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宦官,通常总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当政府公开让宦官当公务员的时代。
因为宦官帮皇帝处理公务,首先得能阅读奏章,并对相关奏章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吧,不要说别的了,就是能把文言的奏章读下来,弄明白,也需要非常高的文化知识。如果大家不相信,我们现在随便找几个读文科的大学生,看看他们有多少人能具备这种能力?而这种知识,对于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宦官而言,它是最基本的知识。事实上,如果他们如果没有高深的军事、政治、经济知识,皇帝也不会没事就咨询他们,更不会把具体工作交给他们。如果是这样,他们估计就只能天天在皇宫里干杂活了。
事实上,进入了宦官队伍,只要能通过了第一轮海选,以后对军事、政治知识,不但有着足够学习的机会,更有着无数实践锻炼的机会,并键是宦官们也会玩命把握相关机会,因为只要好好把握这种机会,出人头地就绝不是梦。
日期:2014-11-19 10:12:36
感谢斩业非斩人、故乡青山远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虽然在各种丑化宦官的宣传资料中,大宦官都是没文化的人,而且又贪婪、又短视,仅仅因为会讨好皇帝,所以才会高高在上;但更接近真实的情况显然是,成功的宦官,都有着第一流的军事、政治、经济才能。因为,他们常常扮演的角色,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事实上,只有取得这种身份,他们才有机会变得权倾朝野。
宦官到底有没有才能?我们只要知道这样一些事情,就可以知道了。当小皇帝需要翻局时,只要把相关任务交给某些宦官,他们就会帮助皇帝把不可一世的权臣打得万劫不复;这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复杂到了极点,因为一次成功的政变,无论从策划到执行,都是一个大工程。那可不是像武侠小说、或童话故事中所写的那样,皇帝领着他们,把权臣按倒在地喀嚓了,就可以实现。
如果皇帝夺权就这样简单,曹操早死几百回了。因为在最开始的许多年里,汉献帝想杀曹操,那就跟杀只鸡差不多。因为,曹操再牛逼,也只是个臣子,在最初的若干年里,他见了皇帝也得跪头,更得尊重拜见皇帝时的各种礼仪;如果杀了曹操就能如何如之何,皇帝一声令下,曹操当时就得交了粮本。问题是,皇帝夺权并没有这样简单。
“曹操后来因事进殿拜见献帝,献帝不能控制自己的恐惧,因而说,你如果想辅佐我,就仁厚些,不想这样,就开恩抛弃我。曹操大惊失色,频频鞠躬,请求退出。旧的礼仪规定,领兵的三公拜见时,要由虎贲武士持刀挟持。曹操出来后,顾盼左右,汗流浃背,从此不再朝见”。(摘自《白话资治通鉴》)
从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最初的若干年里,皇帝想杀曹操是多么的容易。
日期:2014-11-19 10:19:39
事实上,哪个皇帝想击杀权臣,也没有什么复杂的。真正的复杂在于,杀掉臣子后,能不能控制局势。否则杀了权臣,又有什么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王允、吕布是把董卓杀了,但结果呢?如果不是董卓的小弟还需要汉献帝当傀儡,汉献帝当时就得给董卓偿命去。所以,王允让董卓的小弟杀了,吕布如果不是跑得快,自然也会被杀掉。
汉献帝能不能杀了曹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杀了曹操,能控制住局势吗?如果杀了曹操,就是让曹操的小弟一怒,率人冲进皇宫干掉自己,那可亏大方了。就算曹操死后,曹操一系砖崩瓦解了,所以曹操的小弟无法控制汉献帝了,更无法杀汉献帝了,问题是又马上出来另一个大哥来控制汉献帝,而这个大哥比曹操还霸道,你说汉献帝这是图啥呢?
汉献帝最初被董卓控制;董卓死了,李榷、郭汜又控制了皇帝。汉献帝好容易逃出了李榷、郭汜的控制,但是谁也不把皇帝真正当回事,皇帝混的那才叫个惨。
于是皇帝和大臣开会时,就如同唱戏一样,“献帝住在以荆棘为篱的房中。门窗不能关闭,献帝与群臣们举行朝会时,兵士们就趴在篱笆上观望,相互拥挤取乐。”。
至于生活,实在可以用苦不堪言来形容了。“当时,宫殿都被烧毁,百官劈开荆棘,靠在墙壁间居住。州、郡长官自拥有强兵,不肯进贡。官员们又饿又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自己出去采摘野菜。有人饿死于断墙残壁之间,有人被士兵杀死。”(摘自《白话资治通鉴》)
后来曹操控制了皇帝,虽然曹操不把皇帝当回事,问题是,谁也得承认,皇帝总算过得人模人样了,如果汉献帝一个想不开,竟然想领着小弟让曹操血溅五步,且不说他的小弟,敢不敢跟他干,就算敢跟他干,而且也能成功了,又什么价值呢?因为,再换一个大哥控制他,没准还不如曹操呢。
关键是,如果大家知道,跟皇帝火并了曹操就是死路一条。那皇帝想找人火并曹操时,谁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也会赶紧跑到曹操那里去告密,因为这是他们躲过杀身之祸的唯一机会。
日期:2014-11-19 10:21:21
是不是说得远了,我上面说了这一大堆,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宦官能帮皇帝夺回权力,首先是因为他们控制着足够的军事、政治资源,其次也是因为他们有着过人的军事、政治才能。因为不论怎么说,那也是政变,绝不是武侠小说中的火并;换而言之,绝不是你把对手按倒在地喀嚓了,就算你已取得了胜利。
因为,传统的历史,都是由控制话语权的士大夫集团所写,所以我们总觉得,宦官政治就是皇帝昏晕的产物;当然了,宦官都是一群无知无识的,心理变态的、邪恶贪婪的人。其实呢,这完全是政治宣传的结果。
因为从所谓的四大发明去看,东汉宦官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比曹操、刘备、诸葛亮大多了。因为纸是谁发明的?小学生也知道,那是东汉的宦官蔡伦领衔发明的[注3];而纸对世界文明的价值有多大?小学生也知道。
东汉大宦官蔡伦在皇帝的领导下,曾做出一项伟大的发明,并推动了、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曹操、刘备、诸葛亮有这么牛逼吗?按所谓的四大文明所说,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早死上几十年,人类文明估计没有啥影响,如果蔡伦早死上几十年,那可坏事了。
上面的说法,也许有点搞笑。但是,我们必须得知道,宦官政治从来都是一种精心设计出来的政治格局。所以,宦官的形象之所以非常差劲,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人没有控制话语权,如果他们的人控制了话语权,他们的形象通常也会非常伟大、光荣的。 所以,《三国志、注》开篇就为了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光荣的宦官形象。
日期:2014-11-19 10:22:24
大魏帝国的高祖皇帝就是一个宦官,所以当时的御用文人,自然得承认,宦官也有好人,而且还有大好人。所以《三国志、注》说到魏武帝的身世时,就说魏武帝的干爷爷(后来被追封为大魏高祖皇帝的大大宦官曹腾)多么人格高尚,多么一心为国为民。
“曹腾在宫中三十余年,历事四帝,没有过失,而且经常推荐贤能,终无所毁伤。他所荐之人,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都是海内名人”。
仅凭这一段内容,也足以说曹腾人格高尚,一心为国为民了。
我们再看后面的内容,“有一次蜀郡太守因计吏修敬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函谷关搜得其书信,上太守,并报奏曹腾内臣外交,行为不当,请免官治罪。皇帝认为‘笺自外来,腾书不出,非其罪也’,于是搁置了种暠的罢官奏议。曹腾却不以介意,常称种暠为能吏,认为他有事上之节,当时人都赞叹。种暠后升任司徒,对人说:‘今日为公,乃曹常侍力也’,曹腾之行事,皆此类也。”
这种胸襟气度,就是历史上的臣,又有几个能具备呢?
当然了,同样是曹腾,在陈琳(当时为袁绍效力)笔下就变成这个样子。“司空曹操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人。”总而言之,曹操的干爷爷既然是大宦官,他自然也是一个变态、邪恶的化身;因为宦官就没有好人,曹操的干爷爷就更不例外了,因为他是一个大宦官。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哪个曹腾才是真实的曹腾呢?显然就看谁胜利了,如果袁绍取得了胜利,曹腾的历史形象,估计只能以心理变态、贪婪邪恶的形象出现了。问题是曹操胜利了,曹腾的形象瞬间就高大的让人只能仰视了。
日期:2014-11-19 10:28:24
感谢苦守的苦手、新恐怖鸟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我们对当时宦官集团的了解,常常都是源于士大夫集团的宣传材料,自然会觉得宦官集团就是邪恶的化身;问题是,当时大汉帝国的官方宣传材料中,宦官的形象肯定不是这样的。就如在大魏帝国的官方宣传材料中,大宦官曹腾绝对是一个高大全的正面形象。
其实,宦官控制话语权的东汉帝国,那些大宦官的形象都也是高大全的。
“有的人称赞他们(大宦官)有伊尹、霍光一样的功勋,无愧于前代;有的说张良、陈平的谋略,又出现在今天。”(摘自《白话后汉书》)
就好像看蒋委员长一系的宣传内容,蒋委员长就是一代圣人投胎;但是看我朝从前的宣传内容,蒋委员长就是一代人渣投胎。当然了,看我朝的宣传内容,太祖皇帝也是一代伟人;但是看欧美的丑化宣传,我朝太祖也可以称得上一代邪魔了。
事实上,对宦官比较公允的评论应该是这样的,“宦官这种人,他们与普通人不同,名声不好,不是出身于贵族大家。肌肤血气不能传于后代,表面上看不出他的坏处,做事容易取得信任,加以在朝廷里见多识广,熟悉典章制度,所以年幼的君主,依靠他谨慎练达的长处,女君利用他出入听命方便。察访他没有猜疑忌惮的心思,接近他有可喜的颜色。也有忠厚正直,怀术纠正邪恶的;有敏于应对,弄巧乱实的;还有借誉于忠良,先期引誉的。不都是放肆为凶,只是一味横暴而已。然真假并行,貌似忠诚,情实奸恶,所以能迷惑昏庸幼弱之主,搅乱视听,大抵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其中。”(摘自《白话后汉书》)
[注1]:“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摘自《三国志、注》)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