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史话连载(上部)

作者: 随风约会

  日期:2014-08-03 14:50:00
  首先和大家谈一谈写作的原因。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学习的压力非常大,也没有多少课外活动。当时喜欢看一些有点穿越气息的小说和电视剧。而且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历史方面的东西,慢慢地,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历史情有独钟了。
  高中的语文教材有一本《史记》,里面编选了《史记》中比较知名的片段,也很有教育意义。当时我对那本教材情有独钟,还依稀记得在自习课上,身边的同学有的在忙着学习,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聊天看课外书,唯独我是在看一本不甚重要的教材。后来因为要学习到这本课外教材,身边的同学就从家里拿来了一本正儿八经的《史记》,是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那种大本古籍。我立刻借来,看了之后爱不释手,结果至今也没有还给我那个同学…………如果那位同学看见了,我要说一声抱歉,等着再聚会的时候想着提醒我……。

  春秋战国的历史,说实话,《史记》的介绍很简陋。先秦部分在《史记》中的比重大约有三分之一,春秋时期的历史,还有其他古籍。
  正因为我对历史的喜爱,也读了一些书籍,很喜欢那个时候的文化氛围,就像童书业老师的话一样:
  在从前私塾教育的时代,我们做小孩时初读《左传》、《礼记》,那威严如天帝的老师,一手拿着戒尺,一手指指划划,嘴里天花乱坠似地讲说那些古代的礼制,那时我们真忘了头上栗凿的痛苦,而深深羡慕这缉让庄严的礼教社会,仿佛亲自在玉帛俎豆间周旋似的。
  对此我也有很深的感触。但读深了就会发现,其实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个样子,这就启发了“探究”的兴趣。先秦的古籍,说实话,数量是比较少的,很多都被秦火吞噬了。很多东西都要去探究去探索。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多如牛毛的论著。
  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很多时候,越是神秘的东西就越是让人神往,越是让人去一探究竟。
  先秦时期,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要数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因为它是乱世。但是至今为止,我也没有找到一个能真正通俗地把它完整呈现的书籍。晁福林老师的《春秋霸主论》是我的老师曾经给我推荐的书籍,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必须承认写的很好。
  但是缺少扣细节的东西。很多历史情节、历史人物没有能给我们呈现,或者说晁福林老师也根本没有想给我们呈现这些东西。
  虽然先秦的古籍很好,但仍然是很浩瀚的,这部历史也是一个浩瀚的历史,期间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数不胜数,人物的性格也能很好地被展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如果全部被浸泡在古籍中,未免让人有些遗憾。
  因此我愿意把他们一一呈现,把他们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认识。春秋是我最喜欢的历史时段,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如果要呈现先秦时期的人们,我愿意先从晋国开始。
  因为有学业在身,暂时还没有办法预估多久可以更新一次,但我可以保证会一直坚持下去。

  另外推荐图书《先秦古国志》,十月份左右将会出版,作者也算是笔者的好朋友吧。
  谢谢大家的赏光。
  日期:2014-08-03 14:53:32
  序言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时期,被叫做“春秋”。为什么说这个时期特殊呢?这里要说明一下。
  我们看历史上有很多乱世,春秋战国、汉末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等,春秋,是其中之一。说实话,相比于其他乱世,春秋并不是特别地“乱”。但是它与其他乱世有三点不同。
  第一,政权的争夺目标不同。
  乱世都有割据政权,各个政权都为各自的利益打拼争夺,争夺都有自己的目的。不论三国也好五代也好,这些政权争来争去,争的是天子的位子,是要把其他国家争的你死我亡,要吞并,要扩充自己。这和战国时期的战争类似,但是和春秋时期不一样了,春秋时期争的是什么?
  是“霸主”。
  那什么是“霸主”?
  “霸主”这个词,应该是后世加上去的,这是一个威武霸气的称呼。但当时的“霸主”应该被称呼为“伯”、“伯长”、“霸”、“盟主”。“伯”这个字,是“老大”的意思。我们看兄弟排行,有一个伯仲叔季,这里的伯就代表是自家兄弟的老大。在春秋时期,有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也有一个“伯”,这个“伯”就代表“霸主”。也就是说,霸主这个词,翻译过来,意思是诸侯的老大。当时的诸侯争的,就是这个“老大”。

  日期:2014-08-03 14:54:50
  那么继续,这个诸侯的老大,跟后世的天子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就是我们上大学时代的班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班长,班长,就是同学中间的老大。但是,这个班里有比班长还大的人物,是谁呢?就是班主任。对应到春秋时期,“班主任”那就是当时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大学的班主任几乎不管什么事情,很多事情还要靠班长来帮忙。这就好像春秋时期的社会,周天子管不住诸侯国,那么就由霸主来管。

  在周以前的商代,统治形势和周代不同。商朝的政权,实际上一个方国联盟。也就是说,各个国家组成一个联盟,推举最厉害的一个作为方国联盟的首领,选定了一个叫商的方国。这个方国首领,实际上跟春秋时期的霸主很像,只不过,商朝的诸侯只有老大,而没有一个“班主任”式的人物。
  可想而知,春秋时期的霸主应该是个实力派的国家,要不然不可能号令诸侯,威风八面,甚至周天子也要曲意逢迎他。霸主是可以获得受到小国的聘礼甚至是朝觐礼。晋国的正卿韩起,刚刚接到这一职位,便立刻出走诸侯国,到处讨要贿赂,而其他诸侯国不敢怠慢这位霸主实权人物,分分解囊倾尽宝物来讨好他。
  那个时候的诸侯国相争,就是争这个老大,而不是争周天子的那个天子之位。纵观春秋时期,无论是实力如何强大的霸主,也没有任何对于周王室的非分之想。楚庄王曾经临兵周境,询问周鼎的轻重,被王孙满当头一棒呵了回去:“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也只能吊儿郎当的回去。按照晁福林老师的一句话,周天子就好比悬挂在空中的一轮太阳,所有的诸侯国都能感受到他的炙热。
  为什么会有“霸主”这个特别的存在呢?
  这是封建制度(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仅限于周王朝,“封建”的愿意是“封土建邦”)衰落引发的结果,但同时封建制度还没有完全地被替代,还没有人找到更合适的社会制度建设方式,因此春秋霸主应运而生,对统治天下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
  但是实际上,春秋时期列国的兼并异常激烈。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大国也不过百里大,而小国只有五十里。但是我们看春秋时期的大国,楚国纵横将近五千里,晋国也是横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五省,齐、秦不必多说,一个是东方的大国,一个是西方的大国,甚至鲁、郑、宋、卫这样的二流大国都有二百里的土地。这肯定是大国兼并小国引发的结果。
  晋国史上兼并国家数量最多的国君晋献公,史称他“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在晋献公一朝,就有五十五个国家划入了晋国的统治范围。南方的楚国更不用多说,汉阳小国几乎全部都被楚国吞并,当地的土著蛮夷则不见史料,自然是全部被楚国括入囊中。东方的齐国自齐太公师尚父封国开始,就对东夷国家不断动武,最终成为一个地方五百里的大国。西方的秦国在秦穆公时期,史称“兼国十二,辟地千里”,恐怕是灭国开疆的典范人物,虽然那十二个国家都是西戎国家。

  因此我们看,春秋时期,在争夺霸权的同时,各个诸侯国也在进行兼并,充分发展自己的实力,这是任何乱世都有的特点。

  第二,霸权争夺的参与者不同。
  三国魏蜀吴都有要争夺天下的野心。五代哪个不想长久统一?各个王朝的末世,各个割据政权,几乎都想一统天下,或者说绝大多数都想一统天下而不是固守自己的那一小块土地。
  春秋争霸,参与霸权争夺的,使劲地加和,只有齐、宋、晋、秦、楚、吴、越这七个国家。其中,宋国、秦国等国只是参与了小半程的争霸,而秦国的称霸仅限于西方,吴越的称霸只有一小段时间,齐国虽然一直对称霸抱有野心,但是因为其地理位置所限,只能在春秋初期有所作为,纵观春秋时代,真正活跃在霸主舞台上的,无非是晋、楚两个超级大国。小国则只能听任大国的摆布,在几个霸主之间摇摆不定,以求自保。

  第三,是社会性质的不同。
  其他乱世,都是发生在鼎盛王朝的末代。这是帝制社会兴衰交替演化出来的结果。但是春秋不一样。周王朝从西周建立之初,慢慢地发展、分封,到了西周末期,由于他穷兵黩武,最终被犬戎覆灭。不得已东迁到雒邑。这样才导致了他的统治力下降,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究其原因,是封建制度不再适用了,或者说封建制度走到了穷途末路。

  在帝制社会的笼罩下,产生了无数乱世。而春秋乱世,则是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帝制社会的雏形。春秋之后的历史时期我们叫他战国。战国时期,虽然争夺的目标相同了,都是为了消灭其他的国家。但是,各个诸侯国,几乎没有一个国君知道,消灭了其他国家之后,面对这个庞大的政权,该如何建设。
  因此,战国时期产生了百家争鸣。这是社会转型开始的预兆。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大绽放的时期,这是由于周朝礼乐制度的毁坏,开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同时,社会也极其需要一种新的合理的统治方式。按照我大学的历史教师赵亮老师的话,纵观中国历史,能与战国百家争鸣相聘美的恐怕只有近代的新文化运动。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车站,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战争有一定的规则和套路。在很多情况下,打了胜仗不要追击,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大战中,都有对方国家的士兵帮助本方国家的士兵逃跑的现象。而且春秋时期的社会相对安宁和稳定。因为平民阶级是终身都要作为平民的,他们的知识水平受到限制,可以说就是愚民。战争也不需要动员太多平民参与。春秋时期战争的频率也很低,经常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的现象。

  春秋的历史,我愿意遵从一本名叫《左传》的书籍。我个人是十分推崇这本书的,对于春秋这个时期而言,它的史料价值超过了《国语》、《史记》、《春秋》,甚至超过了《论语》和其他诸子百家的史料。《左传》据传言,是由左丘明写的。这一说法自南北朝的时候,就不断受到质疑。以童书业老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左传》的作者是战国时人吴起,但也没能形成定论。但是,《左传》成书于战国这一说法,几乎得到了普遍认同。

  《左传》全名《左氏春秋传》,顾名思义,它是《春秋经》的传文,丰富了春秋经的内容。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后共记录了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如果算上最后附上的对三家分知事件的介绍,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十三年的历史。
  《左传》内容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它是一部看春秋史的首要选择。除了左传之外,《春秋经》还有另外两部传书,分别是《谷梁传》和《公羊传》,但其受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左氏春秋传》。这三本传记又合称“春秋三传”。研究先秦历史的学者,应该是要熟读《左传》的。据说童书业先生在年幼时,曾经被他的老师教给学《左传》,他立刻喜欢上了这本书,还经常模仿书中的人物做事。这足见《左传》的魅力。

  在这本《春秋晋国史话》中,可以经常看见我引用《左传》里拗口的文言文。读史籍,实在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国语》也是一本重要的书籍,它的作者据说是左丘明,但根据很多研究,最终敲定它也是成书在战国年间。这是一部国别体的著作,但很难说《国语》是一部史书。《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内,重要阶层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语言详实,意味长远。《国语》曾经是作为小学的语文课本在国内流行,其内的语言运用和《左传》如出一辙,就像是一个人所写。
  西汉时期太史公所写的《史记》应该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著作,但是司马迁本人,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个史学家,而像是一个史料收集家。很多一时半会不能辨别真伪的史料,司马迁全部加到了他的著作中,因此在《史记》的先秦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错误。但绝不能因此否定《史记》这本书的伟大。在拙作《春秋晋国史话》中,我最喜欢引用史料的来源,无非就是《左传》、《国语》、《史记》这三本书。

  当然,除了这些史料之外,还需要很多专业学者、老师的论著作品,这样才不会受古籍的限制。学习先秦历史尤其是如此。这是因为先秦的史料,《左传》也好,《国语》也好,《史记》也好,都或多或少存在疑问和缺漏,不得不需要专业的学者去补充。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切入正题。我为什么要在春秋时期如此多的诸侯国中选择晋国来讲述呢?原因也比较简单,因为这个国家可讲述的内容很多,了解春秋史,最应该了解的就是晋国这个国家的历史。
  晋国,她的地缘,占有陕西省的东南部,山西省除北端之外的大半部分,河南省西部和北部的一部分,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段。是一个纵横五省的大国。应该说从春秋中期开始,晋国就是当时的是第一强国。春秋霸业有将近两百年,而晋国就前后断断续续称霸了一百年之久,另外一百年,就几十年是齐国的,有几十年是楚国的,还有几年的中原霸主是宋国的。
  日期:2014-08-03 14:55:21
  春秋时期的头号霸主,无疑是东方领袖齐桓公,他的的确确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但是因为其国家的战斗力量并不是特别强盛,在齐桓公的霸业的晚期,他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挑衅,很多事务都不能插手管理,慢慢地衰落下去了。

  齐桓公衰落下去后,中原的二流国家宋国却以霸主自居,宋襄公居然还稍微取得了一些成绩,成功召开了会盟,但是在第二次会盟的时候,宋襄公就被南方的楚成王抓了过去,后来他和楚国开战被打败。那么宋国的霸业不过是一场笑话。尽管如此,宋襄公至少是名义上的霸主,宋国的实力在他的手中也有实际上的增长。
  第三位霸主是楚成王,他先后面对齐、宋两个大敌,在宋襄公霸业失败之后,楚成王取得了霸权,但当时的楚国,在中原文化看来那就是一个蛮夷国家,大家只是因为其实力过于强大而服从。中原的诸侯国都急需一位优秀的领导人物来成为新的霸主,抵抗楚国的侵略。
  那么,晋文公就应运而生,而晋国,也在这个时候正式成为了“大国”。从此,晋国与楚国展开了一百多年的霸业争夺,其间的故事,我们可以慢慢地品赏。
  但是,我很不情愿把晋国称作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晋悼公之后。晋悼公之后的晋国只能算是一个集合政权,是一个由有实力的卿和士大夫组成的政权。各个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土地,这些土地共同组成了一个叫“晋国”的东西,国君也有土地,但是小的可怜,因此国君的权力就小的可怜。在晋悼公之后,晋平公可能还有些权力,但是军国大事已经完全掌握在其他人手中。这些人是晋国的卿族,可以简称为晋卿。

  好吧,其实这种现象在春秋时期很普遍,齐有高国、鲁有三桓、郑有七穆、宋有华乐,这些国家的卿族,几乎都掌握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但是这些国家,除了齐国,最终被陈氏代替,其他国家的大权都被国君收回了。
  晋国却不同,晋国最终分裂了,分裂成为“韩”、“赵”、“魏”三个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因为,晋国的土地不断地分啊分,分封出了很多强大的卿族。这些卿族有了权力,就开始互相斗争,争来争去,被淘汰的卿族,他的土地,就被其他卿瓜分了,这些卿就日益强大, 然后再一轮一轮地兼并,接近末尾的时候,有六位强大的卿族产生了。他们是韩、赵、魏、范、中行、知。我们叫他们“六卿”。

  这些卿族,都是名副其实的卿,而不是公族。其他国家的掌权的大夫,例如鲁国的三桓,那都是鲁桓公的后裔,都是鲁国先君的血脉,这些人我们叫“公族”。“公族”和“卿族”是有区分的。
  晋国的六卿,只有韩氏,是曲沃桓叔的后代。曲沃桓叔的孙子最终做了晋国的国君,韩氏只能算是半个公族。与韩氏类似的是晋国的栾氏,栾氏,也是西周时期晋国国君晋靖侯的后代,但是传了很多代,追根溯源都找不到头了,也只能算是个卿族。韩氏、栾氏,在晋国诸多强大的卿族中,就算是跟国君关系很近的了。
  这样,掌权的,都是跟国君没亲没故的,就是个陌生的臣子。这样,国君就收不回权力,这些卿,也就越来越壮大。晋国六卿之间的兼并,其激烈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春秋争霸。
  那么疑问产生了,晋国的公族去哪了?晋国的这些卿族是借着什么机会发展的?晋国是如何强大的呢?在齐桓公霸业的时候,晋国在做什么?晋国和楚国是如何争锋的?晋国内部的卿族又是怎么争斗的?为什么最终分晋的是韩、赵、魏三家?
  一切疑问,一切精彩,尽在《春秋晋国史话》。
  日期:2014-08-03 15:58:26
  第一讲 封国立命
  《史记 晋世家第三十九》的开头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武王就是周武王发,攻克殷商之后十五年去世。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儿子,在武王死后继位。周成王即位时还很年幼,因此,由他的叔叔周公旦来摄王位,这就是周公摄政。《淮南子》等先秦古籍都有记载“周公执政”。

  在周公执政期间发生了赫赫有名的“三监之乱”,这段话中所谓的“唐有乱”大概也因此有关。“三监之乱”指的是管叔、盘庚、蔡叔的叛乱。这场叛乱规模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史记 蒙恬列传》和《左传》的记载,为了应对三监之乱,周公当时还游走到楚国说服楚国人不要参与叛乱,可见“三监之乱”影响之广,大概黄河流域在周武王时分封的诸侯有很多都卷入这场叛乱的漩涡,而在汾河流域的古唐国也受到波及是很有可能的。“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协同周成王大封诸侯,分封的诸侯远到在东夷的奄地及附近的地方,包括鲁、齐等大国。唐国作为一个残存的诸侯,很快就被灭掉了。

  关于晋国的立国有这么个“桐叶封君”的故事,虽然不一定可信,但也为唐叔封国提供了一种参考。
  我们说桐叶封君的故事不可信,首先比较可疑的就是唐叔虞其人的身份。按照《史记》的说法,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少子,但近来有不少怀疑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的。
  《左传 定公卷》的记载:
  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
  所谓的“三者皆叔也”,“三者”是按照前文,是指的周公、康叔、唐叔,周公、唐叔都是和周武王的弟弟,从这句话来看,唐叔也应该是和前两者平辈的。因此这里就产生了一些疑问。但是看《史记》的记载振振有词,似乎也不敢太怎么怀疑,在其他证据出来之前,对此也只能存疑了。
  《左传》里的这段话还包含了很多内容。唐叔封的位置是夏墟,因此“启以夏政”,所谓的“疆以戎索”,指的应该是将唐叔分封出去牵制汾河以东的狄戎族人。大概分封唐叔是有一定的目的,这和《史记》记载的一句“君无戏言”就分封出诸侯也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根据《左传》的记录,唐叔的母亲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上帝给他一个孩子,说让他日后占有古唐国的地盘。等孩子生下来,看孩子的手相,特别像一个“虞”字,因此就给他取名叫虞。等到古唐国被灭,为了应验这个梦,周成王就把他封在了古唐国的地盘。
  古汾河和黄河的汇合口与渭河、黄河的汇合口很接近,分封唐叔在黄河、汾河以东,也和“疆以戎索”的说法相吻合。
  不管怎么说,在西周初期,周成王分封出了周宗室的叔虞在唐地,汾河以东,建立了一个方圆百里的国家。

  当时恐怕没有任何人能想到,这个国家日后将会依靠着她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乱世之中最强大的国家。而这个国家的落寞,则成了无数政治家、历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