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北水库下不可告人的惊天阴谋

作者: 刘松凝

  第一章 诡闻旧事
  接到姥爷死讯的时候,我人在湖南。
  连续几天的大雨,让这次抢救性挖掘变得更加刻不容缓。在匆匆交代好手头工作以后,凌晨两点我坐上了最后一趟回东北的火车。
  我姥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性格又极其古怪,但对我却关爱有加。当年我大学选择考古专业,全家只有姥爷支持我。其实姥爷并非生性寡淡,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一代人生活的年代不像现在,及其的压抑与绝望。
  那是特别寒冷的一个冬天,姥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着一锅米汤。没人开口,但是谁心里都知道,没有吃的了。
  姥爷低着头,把最后一口倒进了嘴里‘爹,明天我出去一趟,你把那猎『枪』借我使使呗’一家人都没说话,屋子里陷入了沉默,火光映着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恍惚。
  ‘我跟你去’许久的沉默后,开口的是姥爷的哥哥。之后便谁都没有再多言,早早的休息后,凌晨便赶着马车走了。

  日军盘踞东北的时候收集了不少的物资,都囤积在仓库里。大家都知道在哪,却没人敢碰。用现在人的理解可能就是,手机被老师没收了,就放在讲台上,我看得见却不敢动。但是人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在饥饿和寒冷面前,日本鬼子手里的枪都没那么恐怖了。
  后来的故事不像电视中演的那样激动人心,并没有出现翻身农奴把歌唱得情节。姥爷在动手之前就被人发现,非但没有抢到粮食,反而弄丢了马车。而姥爷的哥哥,永远的留在了那片雪地。
  日期:2015-01-06 14:51:40
  姥爷在讲到这里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的是我看不懂的情绪。对于我而言这只是个故事,对于姥爷而言却是一段难以忘记的印记。这是一个让他无法释怀的心结,也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无可奈何。
  我父亲是上门女婿,东北老话讲叫倒插门。所以小时候我们一家人都住在母亲的娘家。姥爷是村长,多养活一口人不过是添双碗筷的事,于是一住就是十四年。

  母亲曾经跟我提起过,在我办满月酒的当天,有一衣衫褴褛的老和尚路过门前化缘,姥姥信佛,就将和尚请进屋内,备斋菜几样,上客之理款待。
  和尚得知酒席因我降生而准备,便说‘既然今日贫僧能进贵府,就说明我与这男娃有缘,所谓既来相安,则缘或已深。不知贫僧可否有幸与这小施主一见?’姥姥当然没有拒绝,就将和尚带往内堂。
  日期:2015-01-06 14:53:22
  进屋之后和尚没等落座,就看见了在炕上抽着旱烟的姥爷。

  姥爷问了姥姥缘由后起身迎和尚到我身边去坐。和尚看着我姥爷,目光变得若有所思,表情早已不像刚来时般自在。和尚闭上眼睛念了句阿弥托佛,姥姥询问缘由,那和尚却并不回答,只是转动念珠,双眼紧闭,嘴里念着罪过罪过,真是造孽啊。屋子里的人都摸不到头脑,面面相觑。
  “你这和尚,你来我家化缘,我好吃好喝的款待着你,你却给我说这不吉利的话,我孙儿刚刚满月,何罪之有,又如何造孽?”姥爷被这和尚弄得恼了。那和尚却说“施主息怒,贫僧此言并不是针对孩子,而是施主你”
  ‘我?我又从何而来的罪过?’姥爷怒气不减。
  ‘施主你双眉于眉心相连,乃正直为民之相,可错就错在你眉峰处的这块红痣。此相祸人,却不害己。但却容易将你一生正直断送。听贫僧一句劝,施主你没有水缘,往后此生距水越远越好。’
  日期:2015-01-06 14:54:30
  和尚说完看了一眼正在熟睡的我‘这孩子农历四月出生,五行属土,乃山头土,填海之用。假如他日真有什么不详之事发生,这个孩子可以助你一家人躲过一劫。老衲法号缘悔,若日后施主有事相求,可到清风寺寻我’

  ‘少在这妖言惑众,我孙武一这么多年造福乡里,不说人人敬佩,但最起码没人说个不字。我面相祸人?天大的笑话’
  和尚无奈的摇摇头‘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我不好告诉你具体原由,但一定要记住我今日所讲,施主你没有水缘,今生都不要与水打交道,切勿害人’
  姥爷看看满屋的乡邻,一怒之下,不顾姥姥的阻拦将和尚撵了出去。再回到屋内气还没消,一直说那和尚满口胡言。
  日期:2015-01-06 14:56:41
  姥姥边向赔不是边说到‘我家老头就是那么一个倔脾气,心眼倒也不坏,还希望大师见谅’

  和尚摇摇头说‘我自是不会放在心上,大喜之日说这话也是我的不对’姥姥担忧的问‘大师刚才在屋内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和尚低了低头说‘今天说的这些,已经算我泄露天机,再多的话我也不好多说,这一切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日后若真有什么事发生,你们一家人也不要过多自责,这是每个人的命,我只能劝告,却阻挡不了’说完,和尚便走了。姥爷不让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只说是无稽之谈,不用理会。
  后来姥爷给我取名,单名一个乙字。长大以后我喜欢上了研究风水国学,才知道乙字五行属土,山头土。
  日期:2015-01-06 14:57:44

  这是我出生后的一个小插曲,母亲只是随口提起过,家里人也并没有把那和尚的话放在心上。直到那年,姥爷在后山脚下,修一个水库。这个水库成为了姥爷一生的心结,和全村人的噩梦。  
  由于地势的原因,山上的积雪融水向四周流淌,水流不集中无法灌溉,又无法蓄水。村子里又没有大的蓄水池,导致姥爷村子里的乡邻一直以粗粮为食。
  那个年代,营养跟不上,女人的奶水都不够孩子们吃。又没有奶粉,孩子只能跟着大人吃粗粮,偶尔几次还好,可常年吃粗粮小小的肠胃根本消化不了,所以村子里总有孩子没长到几岁就夭折。这件事一直是姥爷心病。从上任的第一天,姥爷就一直惦记着怎么能让村里的人吃上细粮。
  有一天姥爷抽着旱烟从帽儿山脚下绕路回家,突然做出个决定。他要在帽儿山脚下修个水库。
  日期:2015-01-06 14:59:08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帽儿山。帽儿山在整个村子的最北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一声令下,平坟,归还农民田地。帽儿山就成了改革的第一批试点。
  于是,呼呼啦啦的铲车推土车,开进了这个平静的村子。

  两天之后,挖掘队将挖开的土原封填回,匆匆的离开了村子,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来听说,当时第一铲子挖下去,地下青烟四起,所有人定睛一看,地下竟有上百条青蛇交缠盘踞,看的人头皮发麻。
  ‘直接捣了算了’工程队里有人说。‘爹,你看那蛇肚子下面是什么’围观的一个小孩指着坑里说。大家都将目光转移到蛇的身上。只见那蛇的肚子底下有着不属于蛇的器官,那是,爪子!
  日期:2015-01-06 15:02:16
  蛇竟然长了爪子,这在当时可是轰动的事。民间将蛇叫做小龙,即使威严的象征,又是神圣的存在。村里人本就不同意平坟,只是国家下令所以没有人阻拦。这下平坟平出了长了爪子的蛇,各种关于帽儿山神乎其神的传说一时之间都被传出来了。
  最后,平坟之事只能告一段落,而帽儿山,从此成为传说中被神灵守护的神山。
  此事过去多年,是真是假姑且不做深究。但据母亲的回忆,童年时在山上玩耍,总能无意中踢到做工精美的陶罐碎片,多半是当年填坟,才将这地下之物暴露在外。
  所以这青蛇之说未必是真,但帽儿山地下的玄机怕是少不了。
  日期:2015-01-06 15:03:39
  村里人对姥爷要修水库的事大力支持。可姥姥听说后,想起了当年我满月时,那化缘和尚说的话,便极力制止姥爷。姥爷呵斥姥姥迷信歪理邪说,执意要把水库修成。全家总动员轮番劝说,却还是没能改变姥爷心意。其实姥爷心中不是没有顾虑,只是总不能因为那些不找边际的说法而影响村民的生活,想了想那些还在襁褓里的孩子,姥爷狠了狠心。
  水库的选址最后定在帽儿山北面不远处,取名为帽儿山水库。
  于是,规划,拨款,动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水库就正式完工了。竣工的那天,姥爷成了全村的大英雄,全村男女老少都在说,因为老孙头村子里才能吃上大米。就这样,姥爷被歌功颂德了一段时间。
  仿佛夏天的食物,时间长了以后会慢慢的变质。而这种腐烂的味道,姥爷在一年之后慢慢的开始嗅到了…

  日期:2015-01-06 15:05:53
  有一天半夜十二点,后院叶华他妈来敲我家大门,从吃完晚饭就没看见叶华。本以为他去邻居家玩了,可是夜色渐深也不见他回家,便出去寻找。找了几个时辰,也没见踪影,这才开始着急。姥爷披上大衣,带上几个村里的年轻人出门寻找。
  秋天的东北冷的和初冬没什么两样,在村子里绕了一圈之后,一行人就哆哆嗦嗦上山了。
  村子地方并不大,用父亲的话说,点支烟把全村都能转完。所以能找的地方并不多。大家在山上打着手电,大声呼喊着叶华的名字。
  四五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没有任何进展,天空也渐渐泛白。日出前的昏黄笼罩着山林,倦意袭来,每个人都疲惫到了极点。这时,有一个人将手电对准了山脚下的水库中央,哆哆嗦嗦的说‘村,村长,那是不是有一个人’
  日期:2015-01-06 15:09:20
  死的确实是叶华,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在水里泡了十个多小时。不至于面目全非,但已经被泡的发白。叶华妈在尸体前哭的死去活来,全村人看了都跟着心酸。叶华死的时候只有十七岁,学习极好,村里人公认的大学苗子,就这么没了,确实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现在想起来,叶华的死蹊跷的很。大半夜的他为什么一个人去那么偏的水库边?假如叶华是失足落水,但据叶华妈说,叶华并不会游泳,当天晚上又没风,尸体怎么会在水库的正中央?这几点让姥爷想破头也没想明白。
  最后,这件事也只能当作普通的失足落水事件过去了。在全村人还没从这件事中缓过来,又一件事的发生。这让姥爷无法再将它当作偶然。
  日期:2015-01-06 15:11:31
  村子后面有一个采石场,李阳和张武忠就在这采石场工作。虽然工作不轻松,但每天工资颇多。一天加完班之后,李阳和张武忠骑着自行车回家。路过水库的时候李阳突然停下车直勾勾的向水库看去。张武忠喊了几声,李阳并没有回答。张忠武有点烦了,就说‘你不走我可走了’说完就骑车要走。
  刚刚蹬车没走几步,后面的李阳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水库上方飘荡,周围漆黑一片愈发瘆人。张武忠说到‘你个鳖孙,存心吓老子是不?’话音刚落就看见李阳骑车向水库冲过去。张忠武看着在水中扑腾的李阳一时手足无措,骑上自行车飞快的赶回村子,叫人下水救人。
  姥爷带人到了以后,李阳已经没气了。蹊跷的的是他的死状和叶华一模一样。头朝下,浮在水库中间。
  日期:2015-01-06 15:13:09
  村子里一时之间流言四起,当年和尚在我满月之日说的话也被传了出去。姥爷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甚至是不祥之人,还有人说姥爷是水鬼的小兵,修水库就为了给水鬼献祭品。村长一职也被取代,要不是以前跟姥爷共事的那些人求情,我们一家人恐怕都没办法在村子里呆下去。姥姥又在这时生了重病,不久便去世了。几件事的打击让全家人一时缓不过来神,仿佛有一种被诅咒的感觉。姥爷只是觉得委屈,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为了村子里的人,最后竟落到如此地步,说到头,还是怪自己。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次的罪孽怕是深重了。

  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涌动。当你觉得事情不能有更糟糕的结果了,下一秒你就会发现上一秒的你有多么可笑。就像一团毛线,既然从一开始解开了一个头,就要一直解下去,否则后面依旧是一团乱。
  日期:2015-01-06 15:14:11
  在两起事故之后,事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以一种更加恐怖速度蔓延。民间有一种说法,只要有人在水中溺死,那水就会变得贪食,继而寻食更多的人,而且胃口会越来越大。村子里的人终日人心惶惶,别说在水库附近出现,就连大门都不敢出。
  即便如此,也会有接二连三的人无故失踪,然后被发现溺死在水库里。
  姥爷开始相信那和尚说的话,悔不当初。
  记忆里,有一天姥爷行色匆匆的离开家门,三个月以后才回来。到家之后二话不说就让父亲母亲收拾好行李带我走,离开这里,越远越好。在姥爷去世之前都不要再踏进村子里一步。虽然不知为何,但看姥爷神色紧张,也就没多问,父母带上我,与姥爷告别之后,连夜离开了村子。
  这一走,就是二十年。
  日期:2015-01-06 15:20:24

  第二章 活着的死人
  从车站出来已经天亮,我又一次踏上了这块不陌生,却也不熟悉的土地。出站口人来人往,挤得我拿不住自己的行李。走了才没几十米,脚下就被好几个行乞的孩子拉住。我扔了几枚硬币,就匆匆的离开了。
  好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后,我坐上了开往村子的客车。
  屋子里烟雾缭绕,我穿过客厅径直走进灵堂。一个长约两米宽约一米五的木板被架在地上。姥爷在木板上端正的躺着,双目紧闭,两手端在胸前。迷雾中我看不见姥爷的表情。只是隐隐的感觉他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日期:2015-01-06 15:22:34

  母亲泣不成声,父亲跪在一旁低着头不语。来往的亲戚一拨又一拨,显然把这当成了聚会的场合。有的打听起最近的生意,有的闲聊起谁家的媳妇又跟人跑了,还有的则要给我介绍女朋友。我不太习惯和长辈打交道,应承几句便找借口脱身了。
  东北有个习俗,家里死了人第一件事不是联系火葬场,不是找墓地。而是租个大喇叭,放哀乐。变相的通知邻里来奔丧。而第二个环节就是哭丧。每家的葬礼上哭的最惨的不一定是儿子女儿,而是被雇去哭丧的人。暂且管她叫作神婆,听村里人说众人多半能通神。无稽之谈罢了。几百年的墓葬习俗衍生出这么一个职业,看似荒唐,却又合乎常理。
  日期:2015-01-06 15:27:59
  门口一群人的簇拥下,走进来一个富态的女人,装束与常人不同。两股麻花辫一直垂到腰间。脸上是几层化妆品堆积出的惨白,眉毛被修成一个奇怪的弧度,鲜红的嘴唇让这张脸更显得诡异。她走到姥爷的尸体旁,问了母亲一些关于姥爷的事。问完没等我反应过来,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声嘶力竭的嚎哭起来。我被吓得一愣,惊叹于她的演技和感情投入的速度。哭的那叫一个悲痛欲绝,我开始怀疑我和她究竟谁是姥爷的孙子。

  痛哭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之后她看了一眼表,哭声戛然而止。随后拍了拍膝盖上的灰,慢悠悠的站了起来。看了母亲一眼,示意该结帐了。母亲给了她几张鲜红的票子,她伸出两个手指接了过来,从她鲜红的嘴里伸出舌头舔了舔手指,将钞票数了几遍。随后放进口袋里,转身走了。
  日期:2015-01-06 15:30:10

  谁料刚刚走到门口,她身子一歪竟直挺挺的倒了下来。屋子里的人乱作一团,几个亲戚把她架到了姥爷灵堂后面里屋的炕上,母亲赶忙打120。未等电话拨通,炕上的神婆竟慢悠悠的开口了‘你们都出去吧,我就是被这屋子里的烟熏的头晕,过一会就好了,只是得暂借你这地方歇歇’。母亲并没拒绝,只是询问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神婆谢绝了母亲,只说不用麻烦了。母亲转身出去忙活酒席的事情,屋子里的人也都散去了。

  我对她本就没什么好感,突然唐突的说要在家里歇歇,我自是不愿意,只是既然母亲留客,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屋子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浑身的不舒服。刚抬脚要走,神婆又开口了‘小伙子留步’
  日期:2015-01-06 15:35:25
  我迈出门坎的一条腿又收了回来。转身看她,她此时正以一种我难以理解的表情看着我。仿佛她是我的一位故人,满肚子好久不见的寒暄正准备倾吐。她就那么似笑非笑的盯着我,看得我头皮发麻。‘我有东西要给你’她又说。
  ‘给我?’她没理会我的疑问,转身下地,从香炉底下摸出了一把钥匙,走到衣柜前娴熟的打开,拿出了放在衣柜最底层的铁皮盒子。我掩饰不住脸上的吃惊,甚至开始猜测这女人和姥爷的关系。短短的几十秒,我的脑袋飞速旋转,却想不出什么。
  ‘别想了’她说‘你想不通的’我讨厌极了这种对话,我完全被压制了
  日期:2015-01-06 15:36:32
  ‘虽然我这样说有点不礼貌,但是还请你不要乱翻别人的东西’我语气有点强硬。她竟然笑了‘我的东西我有什么不能碰的’我刚要开口,她摆了摆手,示意我过去‘娃儿,先别生气,过来给你看样东西,我时间不多’我心想又没人赶你走,边想着边走到她旁边。

  盒子看起来有年头了,漆也掉的差不多。她把盒子打开,里面有一个笔记本,一个鸡蛋大小的铜球。神婆把盒子交给我,让我好好保管。我满心疑问的翻开了笔记本,有个东西从笔记本中掉了出来。我捡起来一看,是一个信封。
  日期:2015-01-06 15:39:52
  神婆摁住我的手说‘我时间不多了,接下来的事只能靠你自己,切忌不要让任何知道,包括玉兰’说完没等我作何反应,便又一次瘫倒在地。玉兰?这神婆竟然知道我母亲的名字!我抱着盒子低头看她。她霍的睁开了眼睛,吓了我一跳。她突然问我‘我怎么躺在这?’她怎么躺在这她还问我?她不是在耍我吧。她揉了揉脑袋,一边嘟囔一边站了起来。她看我的眼神有恢复了之前的陌生,不再充满让我似懂非懂的笑意。

  我把盒子在她眼前晃了晃‘这盒子是谁的,为什么要交给我?’
  日期:2015-01-06 15:40:46
  ‘在你家就肯定是你的呗,我怎么知道为什么要交给你’神婆好像完全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那你怎么知道钥匙在香炉下面’我又问‘你这娃子脑袋有病吧,什么钥匙不钥匙的’看来这神婆的脾气不是很好。我还想继续追问,神婆推开我朝屋外走了,边走边嘟囔‘这屋子,阴的很,阴的很’剩下我在屋子里看着手里的盒子满心疑问。
  ‘孙乙!出来帮忙’母亲在屋外喊我,我将手中的盒子又放回了衣柜,心想等有空的时候再仔细看。母亲问我神婆是不是还在屋内休息,我只说休息够了,自行走了。
  日期:2015-01-06 15:43:28
  姥爷是下半夜去世的,按习俗应该在家中停放三日后再火化。这三天就是持久战,及其的耗费精力。
  夜已过半,我让父亲进屋休息一会,自己守着灵堂。偶尔吹来一阵风,烛影摇弋。烛影后照片上姥爷的脸有点让我陌生。二十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了?
  没人再提起过当年的事,离开村子的那一年我才十几岁,对很多事的印象都不是很深,但我明确的记得当时离开的感觉,不是迁居,是逃难。这种感觉让我有一点压抑。
  虽然和姥爷已经二十年没见过,但只要走进这个院子,仿佛又会想起童年的种种。仿佛扭头就能看见姥爷在瓜架下坐着摇椅,抽着旱烟。

  日期:2015-01-06 15:45:42
  这二十年里,有几次母亲都想回来看看,都被姥爷制止了。想把他接走他又不肯,只说这一切还没结束,自己不能走。至于当初为何着急让我们赶紧搬走就更不肯说,只说总有一天会把事情来龙去脉告诉我。想到这,我心中有一丝莫名的烦闷,于是点上一根烟,向大门外走去。不知道为什么,回来这么长时间了,始终感觉有点奇怪。村子里一直弥漫着让我不舒服的空气,我说不上来是为什么,总之就是很别扭。

  门口的两棵槐树还种在那,树下的石墩还在。记得小时候吃完晚饭以后,姥爷最喜欢坐在石墩上和村里人聊天。自从水库出事以后就再也没人在这坐过了。姥爷以前总说的一句话就是‘权在手,为民谋’只可惜,他的民,曾把他逼到抬不起头,我不由得苦笑。
  日期:2015-01-06 15:48:19
  ‘是孙乙吧’正想着,突然听见有人喊我。
  我抬头,看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西装革履,与这偏僻小村格格不入。我满脑子搜索了一下对这人的印象,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是啊,好久不见了,最近怎么样’我顺着他往下聊,免得尴尬。
  ‘小时候还总跟我屁股后面喊哥哥呢,转眼我都快老了’我说‘哪有,一点都不老’。
  他又说‘当年咱村可就咱们两个大学生,现在也算都出息了’我也随声附和着。他又问我在哪工作,我说在考古队,也算个公务员。他又跟我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

  日期:2015-01-06 15:55:16
  奇怪的是他跟我说话的语气很轻快,根本不像对一个家里刚有老人过世的人说话的样子。我只当他刚刚回村,不知道这件事。可是心里奇怪的感觉一直没有消失。
  回院子的一路上我都在回想刚刚那个人是谁,当我刚迈进房门的一瞬间,脑海中闪过一个人,这个人让我浑身发冷,如遭电击。我被自己荒唐的想法吓到了。后院的哥哥,大学生…他是叶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