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陈朝那些事儿——烽火离歌中的南陈往事
作者:
明轩公子
日期:2014-12-01 16:18:00
引子
西河 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在此地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作为南四朝中最后一个王朝——陈朝,因国祚短而常为人所遗忘。大家对于陈朝的印象,无外乎杜牧那首诗中提到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因而对陈朝的认知也仅仅来自于亡国之君陈叔宝。
不过,今天小公子要向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陈朝,不仅仅限于《玉树后庭花》中反应的香艳颓败的靡靡之风,更多的是在乱世烽火中的峥嵘岁月。
本书从陈庆之七千白袍军北伐开始,到陈朝彻底灭亡为结束,前后时间跨度近五十年。期间形形色色的风云人物会轮番上演,共同谱写一段烽火狼烟中的陈朝往事……..
日期:2014-12-01 16:23:47
第一章 七千白袍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有个奇特之处,建立这个王朝的开国皇帝的姓氏与国号出奇的一致,没错,这个王朝就是南朝中最后一个王朝——陈朝,多年来,大家对陈朝的印象或许仅仅停留在那个吟唱着“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
荒唐天子陈叔宝上,他那胭脂井的故事确实让大家捧腹大笑。
然而,真实的陈朝绝非一个被胭脂水粉熏陶的王朝,陈朝的建立,是在刀枪箭雨中搏杀出来的,在那最黑暗的时刻,陈朝顽强地保留了汉文化的火种,最终等到隋朝大一统恢复汉家衣冠。
而作为陈朝的开国之君陈霸先,更是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是他,将如同病夫一般的南中国从死榻上拉了起来,他推翻了压在江南百姓身上的大山,维护了汉民族的尊严,让江南以新的姿态傲立南方!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也曾鼓励大家多读读《陈书》,了解下陈霸先建立南陈的不世之功。
“霸先饮马,挥师千里,乱舞群魔立克。侯景伏诛,翦除僧辨,民族除压迫。身经百战,临危受命,鼎立三分践祚。泽华夏,英谋雄算,大公无我。”那么,开创陈王朝的陈霸先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他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让小公子和大家一起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吧。
一个预言
“苏湖熟,天下足。”从南宋开始,江南成了富饶之地的代名词。苏州,湖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是,在7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才是刚刚起步,那时候的湖州还远没有后世的富饶,而我们的主人公陈霸先就出生在湖州边上的长城县(今长兴)内。
可是,陈霸先的祖上可不是江南人,而是地地道道的北人。据说,陈霸先N代的祖宗是东汉的县令陈寔。虽然官不是很大,但我们的陈老爷子做官的时候还是很受爱戴的,那要搁在现在,那是铁打的“人民公仆”啊,不知道是不是陈老爷子那种“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感染了霸先,我们的霸先帝确实是按照先祖的足迹一步步来的。
关于陈老爷子,还有个故事,“梁上君子”这个典故就与他有关。“记得那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深夜,比现在的黑夜暗的还早一些,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小贼,不知怎地到了老爷子房梁上边。”
当然,陈老爷子人虽老,眼睛却不花,面对这个小贼,陈老爷子没有立刻喊抓贼,而是来了场现场教育。老爷子把子孙全喊了进来,对他们说道:“孩子们,你们以后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不能学坏,最后做了‘梁上君子’啊!那些作恶的人其实本性不坏,只是缺少教育,然后学坏了,好好地苗子毁了,你们要谨记啊!”
老爷子的儿孙听没听进去,不清楚,不过这梁上君子倒是听的大受感动,当即从梁山跳了下来,表示自己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陈老爷子见说教有了效果,摸着梁上君子的脑袋说:“娃啊,按照年纪,我也可以做你爹了,你叭叭木有好好教育你,现在我来尽尽责任,好娃娃,以后不要这么做了,这两匹布,算是我给你的压岁钱哈,拿去好好做人。”小偷点了点头,离开了。
那要搁在今天,陈老爷子那肯定要被狗仔队爆料,说“炒作”,“刻意抬高自己一类啦。”不过在那时候,陈老爷子则被赞为高风亮节。
到了陈霸先的十世祖陈达(注意,不是梁山上的跳涧虎 陈达哦)的时候,正巧赶上永嘉之乱,得了,皇帝都南渡了,那偶也赶一次移民潮。于是,在“衣冠南渡”运动中,陈达也随着大流来到了南方。当时,陈达便做了长城令。
当然,陈达之所以选长城令是有原因的,据某位大师拿着风水罗盘看了下,说:“老陈啊,我专业从卜四十年,这块地皮那是大大的好,知道这叫神马么?这叫龙抬头啊,龙抬头,龙抬头,不是拜相也封侯,你买了这块地,保准子孙各个飞黄腾达……”老陈是个实在人,听他这么一说,心中也很开心,给了大师点钱,便把家安在了长城县内。
这个预言是真有还是后人杜撰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事实是,到了陈达的第十代的时候,果真就出了个陈霸先,你说巧不巧,而且封侯拜相都不是神马,人家都称帝了。
想到这,小公子突然记得当年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猛追韩剧《明成皇后》。说真的,棒子剧这是唯一一部能让我坚持看三集以上的电视,而且我一看就看了数百集。里面有个情节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说大院君对着儿子高宗说道:“当初,我花了巨额买了这块地,就冲了当时有人说,这块地的主人家日后能出皇帝,没想到,果不其然,你就做成了。”当然,这个是导演再一次发挥全宇宙都是思密达的功力进行的文化剽窃还是真有其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小公子认为,一句话准了,那叫预言,那要不准,那就是屁话了。大师们为了要点钱财,这些话一辈子说的没有八百也有一千了吧,别的没准的自然被人一笑了之当做屁话了,但陈霸先这个准了,便被当做预言流传下来了。
陈霸先出身在公元503年,这一年又被称为梁天监二年,也是南梁开国皇帝萧衍登基的第二个年头,换句话说,霸先帝还可算是梁帝国的同龄人,他见证了梁朝的繁荣,也见证了梁朝的衰败。而这一年,也不是个太平的年头,在四川的刘季连(刘裕宗室子弟)造反实在扛不住了,转而像武皇帝萧衍投降,萧衍很大度地赦免了他。
日期:2014-12-01 16:30:10
刘季连起兵其实也是想趁着萧家窝里斗占个便宜的,自己有着刘宋宗室这个身份,复国也算合情合理,无奈萧衍就像是开了挂一样,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一切,完成了齐梁的顺利交接,再加上自己志大才疏,整到后来只能做慕容复那种悲剧人物了,刘宋复国就此泡汤。
为了凸显真诚,我们的刘季连也不顾自己曾经那高贵的身份了,进入东掖门后,他每走几步就跪在地上磕头一次,一直到了武帝面前,萧衍看他这幅德行,自然更加开心,顺带嘲讽下这个失败者,笑着说道:“你想成为大耳(刘备),奈何连个公孙述都比不过,是不是怪自己没个诸葛孔明辅佐啊?”然后赦免了他。
再转到北边,这一年的北魏已经告别了孝文帝的黄金时代,而到了宣武帝的转折点时期,表面是繁荣无比,但难掩即将走下坡路的无奈。同时流亡到江北的萧宝夤(齐东昏侯之弟,和帝之兄)在北魏那边一个劲地哭着要借兵杀回江南,再加上又有陈伯之的加盟,萧宝夤更是打了鸡血一样。
这里说一下,建议大家都看下丘迟的《与陈伯之书》,这时一篇民族主义的千古奇文,文章将民族大义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据说后来,陈伯之看了这文章,立马又洗心革面,重新投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额,突然发觉扯远了,继续转回来,萧宝夤的痛哭流涕还是起了点作用的,当年,北魏和南梁就在边境打了个小摩擦,双方各自死了些人,也就如此了事了。当然这场战争也姑且算是后来那场大规模会战——钟离之战的前哨战吧。
可以说,陈霸先出身的那年不是很太平,但是,与偌大的南北朝大乱世比,这也算是不错的了。而我们的陈霸先,就在这个动荡的时局中成长起来。《建康实录》中说霸先家里穷,但又是那种不肯下地干活,所以只能是靠捕鱼为生。
关于这种观点,我只能说这是无稽之谈,小公子从小就听农民伯伯说,养鱼起早贪黑,比庄稼汉辛苦不知道几倍,麻麻在我不听话的时候也说,“不听话送你渔船上去。”所以,根据劳动人民的经验来说,养鱼绝对不会比下地干活轻松,那我们的陈霸先大帝懒得吃不了稼穑之苦,却能乐意去捕鱼,这不是可笑么?
那事实上是如何呢?事实上陈霸先哥仨不说是富翁,但搁在那时代也算是个小康家庭吧。陈霸先的哥哥陈道谈(也作陈谈先)还官拜东宫直阁将军,在后来的健康保卫战中中箭为国捐躯。陈霸先还有个弟弟陈休先,也是在东宫任职,后来简文帝萧纲派他外出组建民兵团,结果被侯景给残忍杀害了。这么来看,陈霸先一家子真可以算是烈士家庭啊,政治绝对的清白。我们来想想,能做东宫的官,没点背景那是走不通的。
那么,有朋友要问了,可不可以是陈霸先自己先发迹了,然后那个带动了他哥哥和弟弟一块发迹?事实上,陈霸先侯景之乱前一直在岭南扫匪呢,虽然颇有建树,但是,我们知道有句话说得好“不到京城不知道官低”,那个时代,就算是一个封疆大吏和一个京官比,也未必能高出多少,更何况,那时候的陈霸先也是打打下手的,也远没有达到坐镇一方的实力,更别说安插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去东宫任职了。所以,陈霸先先发达然后带动两个哥哥的说法不怎么可能。
但是,大家又要问了,那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说陈霸先家穷呢?事实上,这牵扯到南朝的社会属性,当时,政治地位的高低才是衡量富裕贫穷的标准,虽然陈霸先家经济条件还行,但是他家没有政治地位,所以只能算寒门。也正是这么一个社会属性,才为后来的侯景之乱提供了温床,这点我在后面侯景之乱的时候会着重讲,这边就先带过了。
陈霸先就在这么一个基本达小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随后,陈霸先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职业——里正(村官)。别小瞧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官,那要搁在现在,也是个人见人抢的热门职业,小公子毕业后要有幸,也会试着去竞争下试试。
当然,南北朝时期,这土地不是公家的,也没有开发商来征用地皮,陈霸先要想捞点油水,这基本不怎么可能,事实上陈霸先也不屑如此。当然,陈霸先和刘邦不同,刘邦一个小亭子也能四十年如一日得干得乐呵呵,陈霸先闲不住了,心想:这鸟官不是浪费青春么?爷的青春爷做主,走了!
但是,陈霸先走的不地道,你好歹也学学关二爷来个封金挂印啊,一来名声好,二来也算有个交代,正如二爷说的那句话“我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但我们的陈霸先大帝就显得“去时不明白了”,竟然来了个不辞而别。这种事情,即使在今天那也要担上个“玩忽职守”的罪责,那时候自然也有罪。
那陈霸先逃到哪里了呢?陈霸先来了个“就近原则”就跑到临郡——义兴(今宜兴)。
日期:2014-12-02 14:54:36
今天的宜兴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宜兴是“紫砂壶”原产地,拥有石灰岩溶洞80多个,茶园3500余公倾,竹海纵横八百里。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宜兴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宜兴人文荟萃,诞生了4位状元、10位宰相、26位两院院士,被誉为院士之乡。2011年1月24日,国务院将宜兴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义兴也是个占有举足轻重的郡。为东晋三定江南的周杞出身在这,楚帝桓玄曾在此发出过“父为九州长,儿为五湖伯”的喟叹,竟陵八友之一的任昉还在任职期间留下了“任公钓台”,包括本章我们的主人公也诞生在这,而陈霸先也将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而陈霸先,也在这个地方,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皇族萧映。
在一间酒楼上,萧映与陈霸先推杯换盏,萧映说道:“陈仔,你不在下若里做村长,来我这义兴作甚?”陈霸先嚼着下酒菜,微微笑道:“青天大老爷啊,当那村长没前途,老窝在乡下只能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我想来京城见见世面啊。”陈霸先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当时的南京城已经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了。
萧映大吃一惊,他仔细看了下陈霸先的脸,恩,方头大耳,天庭饱满,五官端正,是个大富大贵之人,于是说道:“像你这样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啊,你说的不错,在乡下确实成不了大事,这样,你去油库做个看守如何?小子,我看好你哦!”
既然人家是皇族,又给自己一个机会,想必自己这不辞而别的罪责也能被勾掉,陈霸先于是就坡下驴,应承了下来。虽然油库的官职不是很大,但中国有句老话“宁为牛后,不为鸡首”嘛,能呆在京城总还是好的。
当然,当时也有人质疑萧映,说:“老爷,你怎么把这种人搞来啊。这人背景不清白啊。”萧映只是微微一笑:“陈仔他日前程不可限量啊。”事实上,萧映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据史料记载,陈霸先年轻时候便练习武艺,那拳头,也是邹志明级别的啊,再加上陈霸先还学过奇门遁甲,那要搁在那时候,可以说是类似半仙的级别。大家都猜想着陈霸先会不会大喊一声“小可爱”就把路人变成兔子了呢。
当然,那时候的萧映也没有要用到陈霸先的地方,也就当是学学古人,收养个门客神马的,渐渐便忘了陈仔。不过这京城的十余年倒是磨砺了陈霸先的性格,让他志气远大的同时,有了一份内敛和耐得住寂寞,事实证明,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守得住荣耀。而此时,与陈霸先一起看守油库的人则坐着倒卖国库粮油的勾当。看来,哪朝哪代都少不了挖国家墙角的腐败人员啊,小小一个油库就能见识了。不过,陈霸先看着他们拿着倒卖来的钱花天酒地的时候只是微微一笑。用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来说,陈仔真是把别人倒腾粮油的时间用在了研读兵书上。当然,在此期间,霸先还收获了他的爱情——美丽的妻子章要儿。
然而,此时的陈霸先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同样是来自义兴的另一位陈姓将军,即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远征之旅,本章主人公出场了!
日期:2014-12-02 19:46:07
白马啸西风
历史的年轮转到了公元529年,大梁帝国依旧波澜不惊,钟离之战后的大梁帝国重拾了锐气,继续与北朝进行着小打小闹,但那些完全影响不到大梁整个的环境。这时的萧衍已经在皇位上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帝,南朝正在像着巅峰迈进,而反观对面的北魏,那可真是一片水深火热啊,为何?原来,就在五年前,北魏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六镇起义,这场起义不亚于一颗爆炸了一颗当量为2万吨TNT的广岛原子『弹』,一下子庞大的北魏帝国瞬时萎了。杜洛周,葛荣这些人物挨个上场,高喊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大有要把北魏帝国的拓跋皇帝拉下马来的架势。
值得一说的是,当初那个南齐末年逃到北边去的萧宝夤见到北魏大乱,心里也不安分了,挂着讨贼大元帅的名头越想越不对劲,脑子一热,看别人造反,自己也跟着造反了,心想:你这北魏的皇位难道是西湖边的小尼姑,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也别说,这厮还一度进占过洛阳,只是后来的事情证明,此人摸得不是小尼姑,而是老虎屁股,皇位还没做热,就被人从洛阳赶了出来,再往后,又给万俟丑奴做了丞相,再往后,尔朱荣就把他送去见他二哥东昏侯了,去九泉之下复兴他的大齐王朝了。
当然,正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北魏虽然搞定了六镇起义,但这接踵而来的尔朱荣的契胡部队,比起造反人马,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尔朱荣进京,立马就给了北魏政府一件大礼,在公元528年,在河阴之陶渚(孟津),将两千多的北魏王公和汉族大家像下饺子一样通通扔到河里祭河伯了,史称“河阴之难”。那场面,那叫一个惨绝人寰,那叫一个丧心病狂,那叫一个哀鸿遍水。用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来表达那些劫后余生的鲜卑贵族心情,那便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当然,后面还有句话“沉默呵沉默,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这笔账,汉化的鲜卑人是记下来,尔朱荣已经成了整个北魏的恐怖分子,大家都忍不住要‘食其肉,寝其皮’。
话又说回来了,尔朱荣怎么干出这么一件混账事情,难道他脑子疯了,一时间兽血沸腾?当然,尔朱荣自然不是脑子抽了,尔朱荣自然有他的想法。因为他的下属费穆曾经对他说道:“老大,我们是从六镇那边荒之地来的,咱们得立威啊?”尔朱荣眯了一下眼睛说道:“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怎么立威?”是啊,此时的北魏经过了六镇起义的洗礼,一片狼藉,开仓放粮?自己都不够吃呢。加官进爵?自己人都排着长龙得带封官呢。建功立业?好嘛,葛荣都让我尔朱荣宰了,还要靠打谁立威?
尔朱荣那颗大脑袋想不到名目,但费穆早就想到了啊,费穆只说了两个字:“杀人!”尔朱荣不解了:这杀人能立威是不假,但好好地杀人作甚啊。这时,费穆摆出一副臭老九的模样开始“丢书袋”了:“老大,你听过这么一句话么?孟子说‘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杀一是为罪, 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咱们不止得杀人,还要多杀。”尔朱荣嘀咕了,“不对啊,那孟子说过这句话没有啊,我怎么没听过啊?”费穆说:“老大,你甭管谁说的,你就听我说的,杀人,咱们杀人就能立威了,咱们就学董卓。”
好嘛,尔朱荣就这么被费穆忽悠着上了贼船,不过既然都像董卓看齐了,你的下场也自然早有预料。不知道后来尔朱荣临死前,是否会像袁大头那般大呼:“他坑了我,他坑了我啊!”随后,便有了2000人下饺子的那一幕,由于此次杀戮大臣数量之多,导致尔朱荣一下子就获得了“中国一次性屠杀大臣之最”这一吉尼斯纪录。后来在唐朝末年,朱温也模仿者尔朱荣干了一票,史称“白马驿之祸”。不过杀掉的人连100都没破,与尔朱荣比,那只能说小巫见大巫了。
这次河阴之难后,一下子将北魏政府的权力中心进行了彻底洗牌,原先那帮汉化鲜卑人的地位全被尔朱荣带来的六镇杂胡取代,北魏的经过这么一次换血已然是名存实亡了。尔朱荣还得意洋洋的将女儿嫁给了孝庄帝,乐呵呵的当起了国丈来,还发明了一个称号“柱国大将军”,这个称号可是史无前例,直到后来侯景的“宇宙大将军”才将这个称号压了下去。不过,明眼看尔朱荣是北魏的柱国,实际在孝庄帝的眼中,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岳父,那真是“蛀国大将军”,整个北魏国都快被他蛀蚀光了。每次看到尔朱荣,孝庄帝都要起一身鸡皮疙瘩。
当然,尔朱荣对于自己成为北魏的“邦国之蠹”也绝非浑然不知,加上一下子搞了个大屠杀确实心里还是有点毛毛躁躁的,也怕自己在洛阳呆久了被人搞个暗杀什么的,于是乎,这个柱国大将军以“打猎”为由跑到山西大本营去了。
而尔朱荣这么一走不打紧,就在他前脚走,后脚就来了一支部队,这支部队一度横扫中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也让尔朱荣蒙受了一生中最耻辱的一幕。
日期:2014-12-03 13:27:07
公元529年的深秋,南梁帝国的首都建康城,开出了一支部队。为首的有两个,一个是北魏皇族北海王元灏,另一位是当时时任南梁直阁将军的陈庆之,他们身后,是一支7000人的部队,将士们一身白袍,在秋风中飒飒飘扬,煞是惹眼。金秋九月,大雁南飞,然而这支部队确是开向了北方。
原来,元灏曾是北魏政府的皇族,正值出镇地方的时候,尔朱荣搞了那场震惊南北的“河阴之难”,当时元灏吓得官都不做了,以120码的速度就出逃到南梁了。萧衍信佛,自然对于这些落难的外籍人士给予丰厚的待遇,元灏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是,时间久了,这老寄人篱下的感觉让元灏这个曾经皇三代不舒服了,他爷爷是皇帝,父亲则是孝文帝的亲兄弟,和孝庄帝一比,自己也不差啊,所以,心里萌生了要去北方搏一把的决心。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