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笔记,一笔话尽三百年。一部精彩好看看着爽的历史书

作者: yy2816833

  日期:2014-12-23 09:54:00
  西魏大统七年,时任西魏云州刺史、大都督,杨忠的媳妇吕苦桃即将分娩。
  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任何家庭来说这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杨忠的岁数不小了,时年已经有三十五岁,就算在提倡要计划生育的今天也算是晚育青年。
  时至今日杨忠还没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当时非常严重),所以如何让媳妇儿肚子里的孩子顺利的生出来,是这位刺史目前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经过对当下的医疗条件、卫生条件、宗教信仰和时事政治等问题的综合考量和反复商讨,刺史先生和他的爱妻最终选定了最安全最可靠的临盆地点——般若寺(关于这一点请广大准父母切勿模仿)。
  这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生孩子这种事,就算在医学颇为发达的现代也是有风险的。在当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头老百姓最流行的产房是自己家的卧室。能选在寺庙,嗯确切的说是选一座尼姑庵生孩子,让菩萨保佑这个孩子的平安降生足以说明,杨忠同志是非常有想法的。
  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公元541年7月21日)是夜,安宁祥和的古寺中异象突起,作为临时产室的厢房内骤然发出一阵霞光紫气(史料记载非杜撰),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个男婴呱呱落地。
  看着顺利降生的孩子,足以让任何父母感到欣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然在自己的地盘生了孩子,寺里的尼姑还六根清净不去凑凑热闹就显得不合适了。
  过去慰问的尼姑法号智仙,她先是好好向这位疲惫而欣慰的母亲进行一番宗教宣传,寺里的菩萨佛法无边,连生孩子也能亲自管,号召这位新妈妈以后能积极发展下线广交香油钱云云。作为例行公事,自然还要看看孩子,说点吉祥话,事情办完了还要继续回去念经呢。
  可就是这一看,看出了问题。
  见过新生儿的人都应该知道,刚出生的孩子面部特征还未成形所以长相区别并不明显,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在狗血电视剧中还经常会有马虎父母抱错孩子的片段。
  但眼前这个婴儿则是小同大异。史载:头上角出,遍体鳞起,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
  像之前生孩子满屋霞光一样,小孩头上长角身上长鳞这种事听听也就得了,此时奇怪的是这位智仙师太的反应。
  智仙师太看着婴儿陷入沉思,周围原本喜庆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而沉闷。

  “这个孩子外形奇特,你不能在世俗之中将他抚养长大。”智仙师太面色平静的对着这位新母亲说。
  这句话一字如一重锤般砸向刚刚才经过了分娩痛苦、初为母亲的吕苦桃。
  亲生母亲不能养自己的孩子?那让谁来养?难道要师太你来养这个孩子吗?
  是的,我来养。智仙师太看着错愕失神的吕苦桃淡淡的回应到。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寺庙又不是托儿所,就算是普通人家都不可能随便交出去,何况孩子他爹好歹还是位刺史,多少也算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你想养孩子怎么也得问问人家亲爹吧。
  然后智仙就去问了,再然后...孩子他亲爹也同意了。
  杨忠不光同意了,还颇有奉献精神的在自家后院专门盖了座寺院,给这位智仙师太来带自己的宝贝儿子。

  关于这一点,我多少是有点想不通的。要知道在古代,家里的长子地位是很高很重要的,何况杨忠身边的老哥们都有当爷爷的了,要说这孩子不是他的心头肉也不可能,三十多岁也不大有机会犯老年痴呆,怎么就会把自己的亲儿子送给尼姑去养呢?
  所以这位智仙师太并不是一般人。她不但成功的说服了普六茹忠夫妻将孩子交给自己,还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寄托在了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身上。今后的历史也将证明,她是对的。
  事实上有三个女人对这孩子今后的人生影响至深,某种程度上她们也改变了今后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而智仙师太是第一个。
  日期:2014-12-23 10:55:57
  未来还太遥远,当下对这孩子而言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处理——给他起一个名字。身为亲老爹,杨忠当即敲板,他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能够坚韧、坚强、无坚不摧,他起名叫杨坚。智仙师太不干落后也起了一个更霸气的名字那罗延,‘那罗延’是佛语寓意为金刚不坏。
  就这样,无坚不摧金刚不坏的杨坚就在檀香盈室的肃穆佛堂中一天天的长大。 
  直到十三年后,杨坚终于从自家的后院中破关而出,去迎接他第一份社会工作——上学。

  刚到舞勺之年的小年轻去上学倒是也没什么,不过杨坚去的学校那可不是一般的学校,因为他去的是太学。
  太学最早得名于西周,到了汉武帝时期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董仲舒建议下重新创立。从成立之后一直都是国家最高儒学政治人才培养及储备基地,其地位大致相当于如今的中央党校。
  能进入太学学习,自然意味着今后光辉的政治前景,同时,进入太学对杨坚来说也是一项重要考验。
  要知道杨坚自出生之后的这十三年里都是在寺庙里过的半隐居式生活,平日里的接触的都是吃斋念佛的尼姑。现在换了新的环境,接触的老师不是鸿儒就是博士,同学不是官二代就是小学霸。对于正常人来说这样大的生活环境转变会让人感到极端的不适应。
  但杨坚并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事实上自幼熟读佛家经书的他居然在儒家太学混的还不错。周围的同学们很快就发现,这枚新同学的不凡之处。他长相不但奇特,而且‘深沉严重’,有一份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者气质。在很短的时间内,杨坚居然就成了这群小年轻的头头。真可谓是性格和长相决定命运的典范。
  日期:2014-12-23 11:12:45

  此时的杨坚并不知道,他在这里的求学经历,会给他今后的政治生涯中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
  求学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一年之后便与打的火热的小伙伴儿们惜别离去,迎接他的第二份社会工作——当官。
  年十四,被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所谓的京兆尹大致相当于首都市长,所谓功曹大致相当于市政府秘书。所以杨坚正式进入官场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首都市长秘书。
  而这只是开始。
  年十五,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其中散骑常侍是具体官职,主要工作是陪皇帝出行替皇上传话办事,而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则是军方的虚衔地位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大概排到第四位。而最后的封成纪县公则是给的贵族爵位,在当时的整个贵族系统中,位列第五。
  既然是分封为县公那可是实打实的给地盘了,相当于国家给的长期饭票。这是硬指标,毕竟国家能封的地方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分一块就少一个块。
  所以不论是封车骑大将军还是成纪县公,对于刚刚束发的杨坚来说这都是一份激动人心的任命。

  而杨坚同志的升迁史并没有结束。
  日期:2014-12-23 14:03:47
  于后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杨坚同志的军方称谓再提高一级,但含金量最高的还是要数后面的‘加开府’。
  ‘加开府’是说朝廷正式赋予杨坚自行招纳手下幕僚开办小政府的权利。乍一听好像这也没什么,但你要对比下三国时代闻名天下的武侯诸葛亮同志,他可是兢兢业业的伺候了刘备、刘禅两代主子,经过多年不要命的政治经营,直到了四十二岁才取得了国家的信任,获得了开府权。
  同样获得开府权的杨坚,时年十六岁。
  人比人总会气死人。
  不过此时的杨坚才刚刚进入青春期,如果照这种速度升下去不用到三十岁他就可以冲出地球封太阳系公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条不正常的升迁之路。
  大部分不正常的现象背后总会有一个非常正常的理由。
  杨坚升官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他爹也升官了。
  日期:2014-12-23 14:31:06

  他老爹服务的皇帝当时是西魏恭帝,在杨坚当功曹的时候他爹带大军攻陷江陵,灭了另一个皇帝梁元帝萧绎。
  现在清楚了,上太学是给杨坚镀金,升官是因为他是功臣之后,老爹天天立功劳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从他爹带队灭另一个皇帝这种事可以看出,杨坚所出生的年代是个乱世,实际上还不止,可以说他所处的时代是个大乱世。
  日期:2014-12-23 15:07:36
  第二章 乱世婚姻
  历史倒车到三国西晋之后,整个中华历史就开始没消停的乱。西北五胡乱华揭开了这个大乱世的序幕,以汉人为主体的西晋等政权在长江以南乱,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胡人政权在长江以北乱。
  到了杨坚老爹杨忠这一代,已经乱了三百多年,期间政权的更迭是中华历史之最,老公司往往刚挂牌上市就被新公司搞倒闭了。
  进过三百多年的拉锯战,北方胡人政权终于拉出来一个一统北方的大哥,北魏。不过北魏一统北方的时间不长,又被手下两个牛人宇文泰和高欢分了家,变成了西魏和东魏。
  杨忠当时的老板就是西魏的宇文泰。
  宇文泰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名义上不是皇帝实际上却是西魏的当家人。掌权期间建立了军事史上有名的‘府兵制’,自己立自己(有个性)还有手下七个人为西魏八柱国,除了自己还有一个荣誉虚衔的皇族元欣,另外六人手下分别还各有两员大将军十二人,这二十个人都是军方大佬。

  因为当时还是乱世,军队就是话语权,所以在西魏这二十个人一口吐沫一个钉子,都是掌握话语权的牛人,而且不光这些人自己很牛,他们还是一帮更牛气的人的祖先,后面还要一一提到。
  杨忠就是这二十个牛人之一。
  日期:2014-12-23 15:42:26
  宇文泰很牛,也很有志气,他的志气是平定这个天下乱世。不过在平定之前,还是得先平了隔壁的兄弟东魏再说吧。

  隔壁的高欢也是一代牛人,他和宇文泰有一个默契,虽然是国家掌舵人却死也不当那个皇帝,那个坐在皇帝位子上的人只是他们的遮羞布,估计两个人都喜欢读曹操传。高欢也想平天下,无奈旁边的宇文泰一直捣乱(宇文泰眼中也是如此),不过他岁数老了点,还没出东魏先病死了。
  接他班的是儿子高洋,这人觉得要遮羞布太麻烦干脆自己当皇帝,并改了国号叫齐,史称北齐。此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奇特皇帝,你既可以说他英明神武、气质非凡也可以说他暴虐无度,残忍嗜杀而且这人还有点变态。
  比如说高洋有个姓薛的妃子他很喜欢,然后他怀疑这妃子给他带了绿帽子就把这妃子给杀了,光杀了还不行还把脑袋砍下来揣怀里参加宴会,跟手下一帮大臣玩的正高兴的时候把这颗脑袋甩出来吓人一跳。杀之后不久好像又有点后悔,然后他又拿这妃子的腿骨做了个琵琶天天弹,唱着‘佳人难再得’说得好像人家的死跟他没啥关系,还为这位倒霉的妃子办了个葬礼,他自己在后面哭的稀里哗啦……总之是个极品。

  日期:2014-12-23 16:08:03

  北齐这个皇位好像有种特殊的魔力,只要坐在那个位子上就会变得非常有故事,关于这个高洋怎么变态故事是在太多,而且很多故事十八禁这里不再细交代。虽然看史料这是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但是他治国能力还很强,军队极能打,在高欢刚死的时候宇文泰觉得有机会准备趁乱灭了东魏结果无功而返,搞得宇文泰很郁闷。
  宇文泰知道光郁闷也不是个事,就把目光往南瞄。灭不了难灭的就先灭好灭的,这才给杨忠表现的机会灭了梁元帝(杨忠是进攻的主将之一,灭梁的还有于谨和宇文护等人),也是因为这一战的功劳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改名普六茹忠,杨坚也改名普六茹坚。
  不过宇文泰这些胜利都还算不上最紧要的,他最想打的还是北齐这个老冤家。宇文泰天天揣着这个心事,要么搞军事规划要么视察军队,总之一直都没闲着。终于有一天在西行视察的时候病坏了,而且马上要挂了。
  宇文泰不甘心自己大半生心血付诸东流,临挂前他叫来随行的侄子宇文护,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遗愿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同时还请他多照顾自己那些年幼的儿子们。
  他自己的儿子们都还小,多年以来他一直把这个侄子带在身边培养。而且这么多年来宇文护军事、政治方面都做的还不错耶够忠诚,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不过宇文泰没想到宇文护确实够忠诚,但他的话宇文护只听了一半。
  日期:2014-12-23 18:43:46
  宇文泰说走就走了其实是丢给宇文护一个烂摊子,西魏内部本身就有各种矛盾,宇文泰在还镇得住,宇文泰不在了光靠一句遗言是没办法轻易平衡各方势力的,别的不说光是上面那个傀儡皇帝可能就会有重新掌权的想法。
  宇文护在宇文泰死后秘不发丧,闷着声的回到了西魏首都长安。在朝中大臣都还纳闷的时候,一边宣布宇文泰的死讯一边用武力控制局势。第二年他废了上面的遮羞布皇帝立宇文泰儿子宇文觉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这一年是公元557年,那一年普六茹坚十六岁。

  对当时的普六茹坚来说,国家局势还是小事,自己的家事才是大事,因为他马上要结婚了(现在十六岁的少年们千万不要学习)。这门亲事是老爹普六茹忠给安排的,新媳妇儿是普六茹忠的老上司独孤信十四岁的嫡女独孤伽罗。
  普六茹忠是十二大将军,他的上级独孤信自然是八柱国之一。看起来这像是上层家族之间的政治联姻其实还不全是,这两人年轻的时候就一起有过非常传奇的乱世经历,到现在都是好哥们老战友。而且独孤信为人以长得帅闻名,是当时有名男神,人称独孤郎,他的闺女自然也是貌美如花、娇艳欲滴,事实上独孤信其人还是‘中国史上最牛老丈人’,三个闺女嫁给了三朝皇帝,之后本作的大部分主角都流淌着他的血脉不服不行。

  年纪轻轻又是国家高级公务员,又是抱得娇滴滴的新媳妇,普六茹坚自然美得不行,江湖上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根本就不想管,但身为江湖中人又何尝能置身于事外。
  日期:2014-12-23 21:08:29
  第三章 身不由己

  刚上位的宇文觉不过是个新的傀儡皇帝,宇文护之于北周一如宇文泰之于西魏。宇文觉比杨坚还小一岁刚刚十五,人虽年轻却不甘于宇文护之下。宇文护觉得这个堂弟不听话,就给杀了然后推上了另一个堂弟宇文毓。宇文毓倒是挺听话,不过他太能干了,也不符合宇文护心目中最合适的皇帝标准,人傻、听话。三年之后宇文护将其毒死,加上之前杀掉的西魏末代皇帝元廓,宇文护完成了中国历史的一个高难度动作,三年杀三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屠龙高手’。

  史书看到这里会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宇文护为什么自己不做皇帝?要知道现在还是大乱世中,皇帝就是能者居之,这几百年来一直如此,何况宇文护还是没有经过传统儒家忠义教育的鲜卑族人。自己这些堂弟宇文泰的儿子们杀了一个又一个还不厌其烦想从里面找出一个听话的来,真是费解。也许宇文泰在宇文护心中有一个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宇文泰的临终遗言让宇文护甘愿从其众多儿子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照顾下去。

  不论如何宇文护终于选好了新的人选,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
  时局如此混乱,皇帝都换了三个,下面的大臣自然也要排排队。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当时的大臣也分成了三派:挺宇文护的左派、倒宇文的右护派和中立派。
  日期:2014-12-24 09:20:55
  在普六茹坚新婚不久,朝里出事了,而且对他这个小家庭而言这是个晴天霹雳。
  在朝的八柱国之一赵贵是个右派,他对宇文护上台很不满意,然后就去找到另一个八柱国独孤信商量怎么除了宇文护。独孤信没同意打发赵贵回去了,没成想这件事居然被人告发了。宇文护先杀了赵贵又把独孤信打成右派,硬是逼这位大帅哥自杀了。
  此事沉重打击了他刚嫁给普六茹坚的爱女独孤伽罗。无助的少女倒在普六茹坚的怀里绝望的抽泣,普六茹坚无能为力。这一刻他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多么有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悲痛欲绝,他不想自己这么软弱,他渴望变得更强大,他也不愿意看她哭,他要好好照顾她,他要爱她一生一世,他发誓。
  普六茹忠也是二十大佬之一,其政治倾向偏中立。这二十个人(目前还剩十七个)任何一个都有自己的独立势力,每个人都是宇文护极力拉拢的对象。对于普六茹忠这边,宇文护把目光放在了其刚刚入仕的儿子普六茹坚身上,心想这个小家伙还年轻生活才刚开始应该更好控制。

  日期:2014-12-24 10:34:14
  在普六茹坚十七岁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右小宫伯,任命人是当朝大冢宰宇文护。右小宫伯这个职位不是很高,但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升迁的岗位。因为右小宫伯的职责是管理皇帝身边的宿卫,是需要经常和皇帝接触的近臣,容易跟皇帝接触自然就多了升迁表现的机会,这是一个美差。
  刚逼死了独孤信就来巴结他新女婿,宇文护的神经确实很大条。普六茹坚在和父亲商议之后接受了这个职位但没有接受宇文护的邀请,依然站在中立派里。在他眼里宇文护只有‘敌人’这一个身份,但他实力还太小没有能力站到右派,他现在只要求能在这个夹缝中生存下去。
  普六茹坚的不作为让宇文护很不高兴,宇文护倒不至于因为这件小事把普六茹坚干掉,需要宇文护干掉的大佬还多呢。只是普六茹坚之前顺通无比的官路从此停滞,在这个原本升迁很快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八年。
  八年之后长久未挪窝的普六茹坚被任命为大将军、随州刺史。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升迁,因为和以往一样,普六茹坚的所有升迁都是都是靠他老爹,这次也不例外。为了儿子的前途普六茹忠拼命的立功表现,整整八年才让普六茹坚有机会继承自己曾经的职务封地。
  三年之后普六茹坚封随国公,这是一个惨痛的封号,因为普六茹忠同志终于积劳成疾、油尽灯枯去世了,普六茹坚是按例袭爵。
  从此时起,普六茹坚再也不能拼爹了。政局动荡老爹的所有势力不能全靠一个封号就可以完全继承,在这一刻普六茹坚失去了他一直依仗的保护伞,他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在政局并不明朗的朝廷里继续和皇帝宇文邕、大冢宰宇文护之间来回周旋。
  不过他也不是全无收获,在这十一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浪费自己的青春,他每天都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前八年他的工作是右小宫伯,右小宫伯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陪皇帝吃饭、陪皇帝喝酒、陪皇帝睡觉……当然细节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交下了这个朋友,北周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子,比普六茹坚还小两岁。岁数不大,人却非常老成,在他异母兄弟宇文毓上位的时候,他也在手下任职。但不是这位大哥问话他从不轻易说话,而他说过的话‘言必有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城府的人。
  刚上位就想夺权的宇文觉一年就被宰了,后上位的宇文毓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撑了三年被毒了。两位异母兄弟的下场宇文邕都看在眼里,从宇文护的杀戮表演中,他知道了宇文护到底想要个什么人来当这个皇帝。
  既然你想要这样的皇帝,那我就做这样的皇帝吧,这样我才能活下去。
  宇文邕温顺的听从宇文护的所有安排,全然不管皇帝和臣子之间的距离,在宇文护面前卑躬屈膝,因为他是个成熟的男人。不成熟的男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悲壮的死去,而成熟的男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卑贱的活着。
  日期:2014-12-24 14:44:19
  第四章 帝相争锋
  宇文护要十二大将军听他节制,没有他的调令所有将军不得擅自出兵,武帝说没问题;宇文护把自己家里的护卫安排的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比皇宫大内还严实,武帝说也可以;宇文护要朝中大小事务都先向他汇报,然后再由他上报给皇帝,武帝说必须的。

  对手下大臣做到这一步,武帝还是不满意,他觉得大冢宰地位何其崇高,要做的还多着呢。
  有人拍马屁上奏说咱们周朝的大冢宰宇文护大人跟古代周朝的周公同出宗室,其功劳也是能够相提并论的,要按照旧制纪念功劳。这位仁兄估计是还没睡醒,在做梦梦周公呢,这种荒唐的马屁招数武帝也接了,派人专门在宇文护家里立上了自己爷爷宇文肱的牌位(这位也是宇文护的爷爷),让他天天拜。武帝还觉得朝廷的奏章里提到宇文护居然是直提其名,非常的不礼貌嘛,从此以后官方的文书都不许直呼大冢宰姓名,此决定立即执行。

  宇文护非常满意,满意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才是他要的皇帝。权利都是咱自己家的,不管是你的我的都是姓宇文的嘛,这堂弟很好非常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