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作者: xajh2001

  日期:2014-12-30 22:03:00
  前言:
  这篇文章讲述公元前340-279年,也就是战国中期的历史 ,这段历史的主旋律是秦国和齐国两大强国在各出机谋,争夺全天下的霸权,这一点可能和许多人印象中商鞅变法后秦国已经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独霸天下不同,我认为这个时期的齐国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可以和秦国并驾齐驱的强国,它们之间战略对决的结果决定了中国是否统一,以及谁来统一中国。每个人都知道,是秦国击败了齐国,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其中的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极其艰难,惊险和曲折的,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也许会发现,这个过程比我们所能够想象的,还要更加艰难,惊险和曲折。

  阻挡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对手是齐国,这是我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齐国的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被低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战国时代的其它强国,比如魏国,从刚平之战到桂陵,马陵之战,它有一个明显的衰落轨迹,再比如赵国,长平之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它被秦国一点点地吞并掉,魏国和赵国都有一个长期的走下坡路的过程。当你看到一个人在不停的走下坡路,你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他以前所在的地位很高,经过这么久的不断下降还能位于现在的位置。而齐国是突然间衰落的,只经过一场五国伐齐战役,齐国就自由落体式的从山峰跌到了谷底,从强盛的顶点沦落到差点亡国的窘境。后来的人们看到的情景是它长期都在谷底徘徊,不容易想象出它不久前还住在山峰顶上的赫赫威风。但是在战国中期,齐国对秦国造成的巨大困扰是确确实实的。

  日期:2014-12-31 11:37:09
  公元前340年,马陵之战结束。战国前期的最强国魏国彻底衰落了下来。后来读历史的人差不多都知道,此后形成的新力量对比格局是这样的:秦国和齐国是东西对峙的两个最为强大的国家,南方的楚国是第三强国,也就是说在七雄中,楚国比秦和齐要弱一些,但比起其他四个国家,三晋韩,赵,魏,还有燕国它要更强大一些。我要说的是,这是事后诸葛亮的总结,当时的人是这样看待天下形势的吗?其实不是的。我有两个证据来证明。

  一是齐威王制定的战略。马陵之战之后过了一段时间,齐威王确认魏国已经真正衰落了,不再是齐国的一个重要威胁,于是他开始为齐国进行扩张,并且最终统一天下制定总体战略。经过分析后,他判断,齐国最有利的扩张方向是燕国,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他又判断,燕国的近邻赵国肯定不会允许齐国吞并燕国,如果齐国向燕国发动猛烈攻击,赵国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支援燕国,齐威王的这个判断也是正确的。所以,齐威王制定的战略要点在于,在攻击燕国之前,尽量的事先削弱赵国的力量,使得赵国到时候没有能力去援助燕国。不过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有其他的国家愿意通过赵国领土去援助燕国,赵国肯定也会同意的。所以,在削弱赵国力量的同时还要想办法割断赵国和其他国家的外交联系,防止其他国家向赵国借道去燕国。

  日期:2014-12-31 12:59:06
  除了齐国之外,燕国还和两个国家接壤,中山国和赵国,中山是齐国的附庸,所以邻国中可能援助燕国的只有赵国。而在赵国南方,最近的国家是魏国,三晋各国中,赵国和魏国的关系比较疏远,韩国和魏国的关系比较亲近,齐国去想办法,在外交上预先把赵国和魏国分割开来是有可能做到的。
  韩国的上党郡和赵国也是临接的,但是上党是一块高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在山西高原上,这里都是最高的地方,形势险要,群山环绕,人口稀少,平时这里不是韩国主力军驻扎的地方。到了战争爆发后,韩国主力军需要先穿过太行山的陡峭小路,爬上山西高原,翻越上党高地后,再路经一段赵国领土,然后再穿过太行山的陡峭小路爬下山西高原,最后才能到达燕国,路途太难走了。而且韩国的习惯向来是听从魏国,从不单独行动,所以,韩国援助燕国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忽略掉。

  日期:2014-12-31 13:31:09
  楚国是位于最南方的国家,燕国是位于最北方的国家,楚国想去援助燕国的话,距离太遥远,而且要途中需要穿越韩,魏,赵三个国家,其中的韩魏两国和楚国的矛盾一向都很大,所以楚国援助燕国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
  可见,在外交上把赵国孤立出来的关键因素是挑拨离间赵国和魏国的关系,只要做到这一点,同时能够成功地削弱赵国的军事实力,就可以为齐国吞并燕国创造一个几乎是万无一失的大环境。齐国已经是最强的国家,吞并燕国之后,齐国和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对比都会变的更悬殊,它将成为超级强国,为齐国最终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齐威王的战略计划大致就是这样的。大家可能已经发现,这个战略计划中,只考虑了六个国家,完全没有七雄中另一个国家的位置,那就是秦国,这么大的秦国,竟然被齐威王彻底遗忘了,这令人惊奇。

  日期:2014-12-31 16:30:33
  无独有偶,还不只是齐威王,另外一个人也犯了相同的错误,而且这个人还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好的战略家,他的名字叫张仪。张仪生平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的事迹是他来到楚国求职,然后被楚国贵族殴打一顿赶了出来。他没有先去齐国,也没有先去秦国,而是最先去了楚国,这个顺序值得注意。如果把群雄混战视为一场争霸天下的棋局,那么强国是操纵弱国的棋手,而弱国是被人操纵的棋子。作为一个战略家,张仪当然是希望做棋手,做棋手才有充分发挥战略才能的空间,所以他的求职对象应该是优先选择强国,越强越好。但他没有去公认最强大的齐国,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他认同齐威王的战略,他认为自己已经不可能制定一个更完美的战略,对齐国做不出什么特别贡献,所以他不去齐国。

  而在齐国之外,他认为仅此于齐国的当世第二强国是楚国,楚国的传统战略是做一个外部平衡手,抑强扶弱,在北方各国之间保持势力平衡。这是一个合理的战略,但却只是一个维持现状的战略,并不是一个能让楚国发展和强大起来的战略,张仪认为自己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战略,让楚国崛起,击败齐国,然后成为最强国,在楚国自己有机会发挥才能,所以他选择来到楚国。张仪认同齐威王的战略,还有他认为楚国是齐国之外的主要强国,这两件事都说明,他也把秦国给遗忘了。

  日期:2014-12-31 17:23:42
  齐威王和张仪都是思维周密,算无遗策的战略家,如果说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忘掉了秦国,那在六国当中就没人能记住秦国。《史记·秦本纪》中说,“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各国都在有意无意地忽视秦国,在史记中这句话指的是秦孝公刚即位时候的情况,可是经过秦孝公的统治和商鞅变法,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观,甚至更严重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越来越确信,秦史中商鞅时期的显赫战绩,诸如攻占魏国都城安邑,诸如占领河西地区,迫使魏国迁都等等,都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李斯,赵高这些人做手脚编造出来的。秦始皇烧掉各国史书,秦国史书成为唯一剩下的载体,没有了参照物,李斯,赵高可以大胆的去篡改和编造历史,秦始皇,李斯,赵高这些人都是法家,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达到吹捧法家先驱商鞅的目的。

  日期:2014-12-31 17:55:22
  击败魏国,迫使魏国迁都是前361年,商鞅来到秦国之前的事情,占领河西地区是前332-330年,秦惠王时期的事情,至于攻占安邑,那是前286年的事情,离所谓的桂陵之战期间商鞅占领安邑已经隔了差不多70年时间了。如果商鞅面对最强国魏国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战绩,秦国的力量却被其他国家的顶尖战略家毫不在意的给完全无视了,这是荒谬的。
  按照秦史的说法,魏国从安邑迁都到大梁,是商鞅俘虏公子卬之后,前340年发生的事情。那么在这之前的前353年,孙膑围魏救赵,围攻大梁城,当时的大梁应该还是魏国的一个普通城市,魏国何至于这么紧张,把庞涓率领的主力军都紧急调回呢?这是一个逻辑矛盾。如果我们相信后来发掘出的魏国本国史书竹书纪年的记载,前361年,魏国就已经迁都大梁,那么8年之后,庞涓是在回援被围的都城,这个逻辑矛盾就不存在了。

  日期:2014-12-31 21:11:06
  我的观点是,秦国崛起的转折性事件是秦献公改革,而不是商鞅变法。到了秦献公末年,秦国已经极其强大,取得了如下战绩:击败韩魏联军一次。击败魏国主力军队两次,一次是在石门,斩首六万;一次是在少梁,俘虏魏相公叔座,魏国需要依靠赵国的驰援,才能挡住秦国的攻势。魏国接下来就决定迁都了,让都城远离秦国至少是做出迁都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请注意,这些战绩都是秦国独自面对公认的最强国魏国的时候取得的,没有得到来自任何其他国家的实质帮助,当时秦国的盟国只有一个弱小的周国,它只能给秦国提供名义上的支持。

  我们还可以把秦献公的战绩和齐国比较一下。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了魏国的绝对主力部队,这两次战役是齐国崛起的标志。不过,两次齐国都使用了孙膑的巧计,分别是围魏救赵和减灶诱敌,既然使用了巧计,那么齐国真正的硬实力就应该没有达到实际战绩所显示的那种突出程度,应该略为往下估计一点。而且齐国面对魏国并不能保证必胜,围魏救赵的第二年,魏国联合韩国在襄陵发起反击,齐国带着宋国和卫国迎战,结果是齐国战败。

  日期:2014-12-31 22:05:12
  总体来说,秦献公的战绩和齐国的战绩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商鞅进行变法之前,秦国已经用足够有力的证据,表明自己是一个可以和齐国相提并论的强国。可是为什么身为当世的两大最强国之一,居然所有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呢?秦献公发起的战役是在西部边陲地区,其他国家比较不容易注意到。而到了商鞅当政的二十年时间里,也就是桂陵,马陵之战期间,秦国在战场上的表现极其糟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商鞅能力很差,有力量他也不知道怎么去运用。二十年的时间足够长了,长到可以给其他国家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秦国是不行的,关注它还是不关注它,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在秦献公战胜魏国后,周王曾经把他封为‘伯’,在春秋时代这是给霸主的标准称号,这一举动应该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声望。巧合的是,后来周王又把秦孝公也封为伯,而秦孝公的表现怎么看也配不上霸主的称号。这证明了其他国家的观点,周国是在假公济私,不顾原则,偏袒盟国,它把秦捧成霸主的事情根本不能当真。实际上,周给秦孝公的封赏确实是毫无理由的偏袒,而给秦献公的则是基本符合事实的,秦孝公拖累秦献公也被各国看低了。而且当时周王的号召力已经远远不能和春秋时代相比,所以,秦献公给秦国挣下的那点名声也渐渐泯灭了。

  日期:2014-12-31 23:26:08

  一个国家被其他所有国家所低估,所遗忘,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表面上这是坏事,但是如果这个国家足够聪明的话,这完全可以变成一种好事。如果你是一个弱国,别人忘掉了你,就不会来侵略你,这是好事。如果你是一个有部分实力的比较强的国家,别人忘掉了你,你可以等着他们在鹬蚌相争后,自己来个渔翁得利,这是大好事。而如果你是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却不可思议的被人忘掉,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可以为最终统一天下奠定基础。在战略竞争中,真正的决战来临之前,别人越是低估你,对你就越有利。齐威王的战略完全没有把秦国考虑在内,这成为导致齐国后来失败的一个致命因素。所以,商鞅时代的糟糕表现,反而成为秦国的一个巨大优势,而且秦国也正好有足够聪明的人想办法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聪明人有两个,秦惠王和张仪。

  说起秦惠王,大家都会想起他还在做太子的小时候的事情,大概只有八,九岁时候,商鞅以太子犯法为名,处罚了他的师父公子虔和公孙贾,还割了公子虔的鼻子。“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件事被视为中国开始建设法治社会的标志,非常有名。我的看法不同,一个这么小的小孩子能够犯什么不得了的罪过?不可能。这事和建设法治社会毫无关系,公子虔和公孙贾遭到处罚的真正原因不是这个。我认为的真正原因在于,秦惠王是一个很稀罕的,难得一见的政治天才,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看出了商鞅对内对外政策的严重错误,并且提出改进意见。桂陵和马陵之战,秦国的最大敌人魏国被齐国打败,同时又遭到各国围攻,这是秦国扩张势力的两个绝好机会,却由于商鞅的错误被白白浪费掉,秦惠王急了。

  日期:2015-01-01 10:39:43
  一个小孩子,却在那里指点江山,纵论天下,对国家政策提出针砭意见,发表种种成人都难以理解的奇谈怪论,而秦孝公顶多是一个平庸的政治人物,他也理解不了自己的天才儿子的观点,在他看来,这些大人才能说出来的话肯定不是秦惠王自己想出来的,应该是师傅乱教的结果,所以他派遣商鞅处罚了公子虔和公孙贾。后来的事迹表明,秦惠王真的是一个可以做到无师自通的天才型人物,公子虔很倒霉的遇到一个概率极低的事件,因而冤枉地丢掉了他的鼻子。

  秦惠王对他手下的大臣和民众一直都很温和,从来没有严厉的对待过谁。那他为什么唯独不肯放过商鞅,把他五马分尸了呢?商鞅这个人的民怨极大,而秦惠王正准备开始发动对外战争,把精力都放在争霸天下的事业上,需要尽量在国内减少矛盾,消除隐患。商鞅已成为造成国内分裂的最大根源,所以他必须死。商鞅被五马分尸后,民众兴奋地互相庆贺,这说明秦惠王达到了他的目的。
  日期:2015-01-01 20:55:10

  秦惠王即位后第四年,也就是前334年,他的天才本质第一次暴露出来。这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齐国和魏国在徐州相王,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徐州相王意味着马陵之战中的两个对手齐国和魏国化敌为友,结成了盟国。那么谁将成为这个联盟的敌人呢?赵国。国际外交形势的这一变化引起了秦惠王的高度警惕。
  史书中记载,徐州相王的主意是魏国丞相惠施提出的,这也许是真的,也许不是。不管这个主意是谁提出的,关键的问题在于,齐国为什么会欣然同意参与徐州相王。表面上看齐威王是为了获得称王的利益,其实这是次要的,真正的原因,是齐国开始执行它的战略计划了。齐国和魏国联手打击一个赵国,显然赵国远非对手,可以预计赵国的实力将遭到大幅度削弱。同时,这样做也可以加深赵魏之间的矛盾,割裂两国的关系。徐州相王完美契合齐威王制定的战略,他当然会同意。所以我认为,徐州相王的起因也许另有隐情,真实的情况也许是这样的,首先是齐国在外交活动中巧妙地,委婉地透露出一些意向,然后诱导魏国公开的把主意表达出来,让魏国以为是自己的主意。实际上齐国是徐州相王的主动一方,它却拐弯抹角的把自己塑造成被动一方,目的显而易见,它想在天下人面前隐蔽自己的战略意图。

  日期:2015-01-01 21:09:55
  修改:
  秦惠王即位后第四年,也就是前334年,他的天才本质第一次暴露出来。这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齐国和魏国在徐州相王,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徐州相王意味着马陵之战中的两个对手齐国和魏国化敌为友,结成了盟国。那么谁将成为这个联盟的敌人呢?赵国。国际外交形势的这一变化立刻引起了秦惠王的高度警惕。

  史书中记载,徐州相王的主意是魏国丞相惠施提出的,这也许是真的,也许不是。不管这个主意是谁提出的,关键的问题在于,齐国为什么会欣然同意参与徐州相王。表面上看齐威王是为了获得称王的利益,其实这是次要的,真正的原因,是齐国开始执行它的战略计划了。齐国和魏国联手打击一个赵国,显然赵国远非对手,可以预计赵国的实力将遭到大幅度削弱。同时,这样做也可以加深赵魏之间的矛盾,割裂两国的关系。徐州相王完美契合齐威王制定的战略,他当然会同意。所以我认为,徐州相王的起因也许另有隐情,真实的情况也许是这样的,首先是齐国在外交活动中巧妙地,委婉地透露出一些意向,然后诱导魏国公开的把主意表达出来,让魏国以为是自己的主意,让魏国去做那些大家都看的见的外交动作。实际上齐国是徐州相王的主动一方,它却拐弯抹角的把自己塑造成被动一方,目的显而易见,战略计划已经启动,行动已经开始,齐国想在天下人面前继续隐蔽自己的战略意图,这是很重要的。

  日期:2015-01-02 17:55:50
  齐国的行为方式是狡猾的,但还是出了纰漏。楚国对徐州相王表示高度不满,楚王亲自出马,带着楚国的主力部队发起猛烈进攻,并在徐州击败了齐军。楚国的进攻对象不是魏国,而是齐国,这说明楚国识破了齐威王的战略了吗?从后面楚国的表现来看,它没有。楚国大概只是直观的判断,不管是谁先提出徐州相王的主意,不管外交的具体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两个国家中齐国强大的多,在联盟中它肯定处于主导者的地位。齐国是用灭亡和瓜分赵国后获得的利益作为诱饵,成功地说服魏国和它一起去进行扩张。齐国的实力现在已经是最强大的了,即使最后它只瓜分到一半的赵国,实力也会增长到一个危险的程度。赵国被打垮,而齐国过度强大,北方的势力平衡将因此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楚国不能容忍的。

  其他国家里面,韩国只知道不动脑筋的听从魏国,徐州相王中韩国也跟着魏国一起去朝见齐威王,燕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至于秦国,虽然它是楚国的姻亲之国,但楚国认为它现在处于衰弱期,而且秦国离齐国距离遥远,当然不能指望秦国去牵制齐国。有可能楚国也按照过去的习惯通知了秦国一同出兵,多一份力量总比没有好,如果秦国能够在西线牵制一下齐魏联盟中的魏国,楚国就感到非常满意了。

  楚国重视的是结果,而非起因。只要它感觉到实力平衡即将被打破,而且除了自己之外没人能够纠正这种趋势,它就会跳出来,全力出击以恢复平衡。
  日期:2015-01-02 21:33:18
  这是楚国对于形势变化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同一时刻,秦国也对徐州相王作出了反应,它又是怎么做的呢?秦惠王没有甘心于扮演楚国给它安排的卑微角色,他独立作出判断,并且采取了以下措施:他在这一年把女儿嫁到了燕国。令人惊奇的地方在于,此前一年的前335年,秦惠王刚刚举行过冠礼,按照秦国风俗,男子22岁举行冠礼,那么徐州相王这一年秦惠王的年龄是23岁,即使古代人结婚和生孩子比较早,秦惠王嫁到燕国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易王后算下来也应该只有几岁大,除非秦惠王13岁就有了孩子。

  燕国国力弱小,一向是个闭关自守,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国家,而且它和秦国相隔遥远,秦国无法从它那里得到什么帮助。那么,为了建立和燕国的外交关系,秦惠王着急到了这种程度,把女儿早早的送出去做童养媳,目的何在?在两国建立起亲家关系后,秦惠王才能方便的提醒燕国最高统治者一件事:小心齐国。
  日期:2015-01-02 22:11:44
  正在受到攻击的是赵国,秦惠王却跑去提醒燕国,这一怪异举动表明,他已经识破了齐威王的战略。不过,或者是因为齐威王实在太过于忽视秦国,或者是因为齐威王被楚国那时极其剧烈的反应把注意力完全吸引了过去,总之,他一点都没有注意到秦国这一含义丰富的外交动作。如果他注意到了,以齐威王的才智,他肯定会吓出一身冷汗,马上决心修改他的战略,并且把秦惠王列入最危险的敌人名单之中。

  这个时期的秦惠王应该还做过另外一件事,他把最好的间谍都派到了齐国,在那里组建起一个间谍网,对齐国对外扩张的每一个迹象进行密切监视。由于齐国对秦国完全没有防备,这些间谍顺利地在齐国扎下根来,而且开始成功地渗透进齐国的政府部门。

  日期:2015-01-02 23:22:54
  当时的秦国连河西都还没有收复,河西收复之前,它没有能力抽出足够的军事力量在函谷关之外采取行动,当然更不可能插手遥远东方齐燕两国之间的事情。所以,它绞尽脑汁也只能做到以上两件事。我们看到的是,从一开始秦国的所作所为就是使出全力冲着齐国而来的,从一开始它就想着打倒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由自己来独霸天下。作为一个根本没有被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国家的领导人,秦惠王脑袋想的却是怎样让秦国成为独一无二的强权,他的超强自信可见一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