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历史上最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斗”

作者: 赤脚踏沧浪

  日期:2015-03-26 09:03:00
  《金陵惊梦》内容简介
  崇祯十七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留都南京登极称帝,这就是南明第一帝弘光帝。围绕朱由崧的拥立,南京诸臣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从而造成了弘光一朝党争纷乱、武臣跋扈的混乱局面。
  马士英入阁,阮大铖起用,朝中清正大臣一个个被迫离去;君嬉臣怠,卖官鬻爵,弘光政权的政治、军事优势江河日下。北使团和谈的失败,惊醒了弘光君臣“借虏平寇”、偏安江南的迷梦;自强不息,加紧备战,督师史可法调动大军锐意西征,却因为“江北四镇”拥兵恣肆,内斗不休,而一再延误。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决定挥师南下,向全国进军,而弘光君臣却被妖僧案、妖妇案、真假太子案三大谜案搞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最终大将宁南侯左良玉竟以“清君侧”为名同室操戈进攻南京;腹背受敌的南明军队进退失据,江北重镇扬州首先陷落,史可法壮烈殉国,随后长江防线也被突破,弘光君臣弃城而逃,南明第一朝就此覆灭。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党国的失败,都他妈是因为内耗。”影视剧《天下无贼》和《潜伏》中的这两句经典台词,或许恰好指明了弘光政权失败的原因。
  日期:2015-03-26 09:20:15
  【001】
  引 言
  历史真的很奇妙。
  有时候数百年的历史,湮没在故纸堆中,很少有人提及,比如两晋南北朝;有时候几十年短短一瞬间,却经常活跃在人们的口中笔下,引发后人无尽的探索和回味,比如三国和明末。
  崇祯皇帝走了,但大明王朝并没有随之灰飞烟灭。在江淮以南广袤富庶的土地上,朱元璋的后人们又相继建立起弘光、隆武、永历等几个朱明政权,历史上称作南明。
  当南明第一任皇帝朱由崧面南背北、称孤道寡的时候,满洲人已经跨过山海关,李自成已经撤离北京,中华大地上又迎来一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满清、大顺、南明三足鼎立。但在三个政权之中,你是否知道:就数南明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人才最多。
  当时,入主北京的满清政权,仅仅占据着辽东(明朝时属山东)和北直隶两块地盘,倾国不过十几万军队;李自成的大顺军,败退回满目苍凉的陕西,正面临崩溃瓦解。而南明弘光政权,则控制着中五省(南直隶、湖广、江西、浙江、四川)和南五省(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的大片领土,江南又是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区,农业、工业、手工业发展迅猛,财源滚滚,英才荟萃,并且拥有庞大的一百多万正规军。

  照理说,具备这样雄厚的实力,又有长江天险阻隔,南明君臣应该能够大有作为;退一步说,即使不能中兴大明,恢复天下,也能成为历史上的南宋、东晋,偏安江南,与满清划江而治,形成新的南北朝。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貌似强大的南明政权,却仅仅支撑了十几年,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盘一天天缩小,军队一天天减少,终于一败涂地,竟失去立锥之地,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东躲西藏,最后逃到了国外(缅甸)。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不禁锥心的发问。

  南明上空的战争硝烟还没有消散,关于南明历史的反思便已开始。明末遗民、历史学家、学者、文豪甚至普通知识分子,都不约而同拿起笔来,痛苦的思考、述说和评论这段饱含血泪的历史。
  据现代史学大家谢国桢先生统计,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历史的著述有一千七百余种。一生醉心明末历史研究的钱海岳先生,为完成纪传体史书《南明史》,参阅的相关图书文献竟达三千四百余种之多。
  上世纪初,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下,痛恨满清腐朽统治的热血青年,孜孜不倦的从史可法、张煌言、夏完淳等南明英烈身上汲取革命的激情。在面临亡国灭种之虞的抗战时期,蒋介石则从明末这段历史里,挖掘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新中国建立前夕,***也研究这段历史,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这样振聋发聩的号召。
  对于明末这段动人心魄的短暂历史,著名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章太炎、梁启超、孟森、胡适、钱穆、郭沫若、陈寅恪等都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论著,并且还吸引了大洋彼岸一位美国的女大学生司徒琳,她穷十年心力,终于在一九八四年出版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英文版《南明史》。
  但是有人却在处心积虑的抹杀这段历史。清朝官修的《明史》及《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都截止到崇祯帝自杀殉国,没给南明诸朝留出丝毫位置。因为满清贵族和他们的御用文人不愿意让后人知道,清朝初年还有一个正统的南明政权曾与它分庭抗礼;不愿意让人们记得,还有那么多不屈的灵魂曾为了理想和尊严,在反抗民族压迫、民族杀戮的惨烈斗争中坚贞不屈、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受官修《明史》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中根本不提南明,很多明史专著也是蜻蜓点水,语焉不详。即使粉丝遍地的当年明月先生,在述说《明朝那些事儿》时,也是崇祯一死,就戛然煞尾,留下明末一段历史空白,让满怀期待的“明矾”们欲罢不能,抱膝长叹。
  其实,明末是一段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是一段刀光剑影、鲜血淋漓的历史,是一段群雄逐鹿、众星璀璨的历史,是一段金戈铁马、侠骨柔肠的历史,是一段滑稽荒诞、热闹非凡的历史。
  一世枭雄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吴三桂、多尔衮、孔有德、孙可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三五年;而史可法、黄得功、左懋第、夏完淳、阎应元、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张同敞、李定国、张煌言、郑成功等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则临危不惧,正义凛然、不屈不挠,杀身成仁,恍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照亮了中国历史绚丽的天空。
  历史无需演义,更不能戏说,真实的历史同样动人心魄。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去体会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吧。
  日期:2015-03-26 09:21:28

  【001】
  第一章 大臣们很纠结(1)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南京古称金陵,是大明的留都。
  公元前333年,雄心勃勃的楚威王灭亡盛极一时的越国,征服了东南一带。传说楚威王为了镇压东南一带的“王气”,曾派人埋金于此。这就是“金陵”一名的由来。
  历史在这里跟楚威王似乎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此地不仅没有因为埋金(其实是铜,古人称铜为赤金)而从此“金陵王气黯然收”,反而先后成为十个王朝的都城(“十朝故都”)。
  这十个王朝依次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大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相应的,金陵古城又有了建业、建康、江宁、上元、应天、天京、南京等多个别称。
  当年,大明公司正式挂牌开张的时候,第一任CEO朱元璋先生早相中了这块山清水秀、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决定把办公总部设立于此。他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二十余年,傍长江,依山势,建造了一座周长120华里、雄伟高耸、气势恢宏、呈葫芦状的城池——堪称中国历史上气派最大的一座都城。
  但世事难料,仅仅过了四十多年,靖难成功的燕王朱棣先生就任大明王朝第三任CEO后,一直难以忘怀自己的“龙兴”之地,况且也为了加强北方防务,于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将都城迁往北京。
  但迁都后的南京并没有成为“废都”,作为留都,明成祖朱棣留下了六部(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两院(都察院、翰林院)等一整套与北京中央政府相差无几的机构设置,这里的官员品级也比北京相应衙门的大臣不低。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皇帝监工,官员们公务清闲,整天喝茶、聊天、抹牌、下棋,闲得发慌。
  在留都南京混事的官员,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文臣。有六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六科的给事中(言官),都察院的都御使、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等等,大约二三百人。
  这些人跟北京的实权人物一样,都是凭科举考试上来的,学历一样,但命运不同,有的还因性格或政见的原因,不受皇帝待见,就像海瑞同志一样,于是给打发到“天高皇帝远”的南京来了。
  但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同志与他们不同。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万历二十九年(1601)出生,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县)人,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元老左光斗。
  史可法文武兼备,崇祯元年(1628)进士及第后,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进。治理地方兴利除弊,卓有政声;统率军队南征北战,屡立军功。连崇祯皇帝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干,准备提拔他到北京担任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有人对崇祯说:“有可法淮扬就安定,无可法江南就危急,还是让他留在南京吧。”
  崇祯十六年(1643),崇祯任命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他是南京文武百官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第二类:勋臣。主要是明朝初年那些开国元勋、靖难功臣的后代,品高爵显,但大多没有实职,实际上成了被中央政府包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只有在举办各种盛典的时候才出来站站队,摆摆样子。
  下面提出几个人,看大家是不是眼熟。
  魏国公徐弘基,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后人。
  怀远侯常延龄,开国第一勇将常遇春的后人。

  灵璧侯汤国祚,朱元璋的儿时玩伴汤和的后人。
  诚意伯刘孔昭,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的后人。
  忻城伯赵之龙,靖难功臣赵彝的后人。
  在这些家世煊赫的人物当中,地位最高的是魏国公徐弘基,官居“守备南京勋臣”,而最活跃的却是主持长江防务的诚意伯刘孔昭,他的正式官衔叫“操江提督”。
  当年足智多谋的刘伯温先生立下那么大功劳,却只封了个伯爵,其子孙又靠边站了二百多年,刘孔昭心中相当不平衡。如今,诚意伯刘孔昭靠走上层路线执掌了兵权,难免就气焰嚣张,咄咄逼人起来。
  第三类:内臣。说得好听点,叫宦官;说得难听点,是死太监。历代宫廷的后妃、宫女成千上万,为了保证皇帝一人独占和保持皇室子孙血统的纯正,用阉人做内臣真是古代帝王天才的发明。
  起初崇祯皇帝朱由检是痛恨宦官的,九千岁魏忠贤被逼得在客店上吊后,舌头伸出半尺长,但朱由检仍不想放过这个死太监,专门派人剁碎他的尸身,砍下脑袋挂在老家河间府一棵大树上示众。崇祯帝亲自处理逆案,将魏忠贤的同伙(阉党)全部捉拿归案,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但后来,朱由检的态度却改变了。因讨厌大臣们结党营私,窝里争斗,他把感情的天平开始向太监一侧倾斜。从此宫廷里太监人数激增,很多被派往各地充任监军。
  崇祯派到南京来的大太监叫韩赞周,担任南京内守备(官职名)。据史书记载,韩赞周还是一个不错的阉人,年纪一大把了,也没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应该算是太监中难得的好人。
  在众多中国皇帝的心目中,太监才是最亲近、最忠诚的人。他们认为太监“无鸟一身轻”,没有妻子儿女拖累,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心目中只有皇上,能够全心全意为皇上服务。

  五代时有个南汉小朝廷,还曾专门制发过一个文件,规定凡想进入高层领导圈的男人,必须先阉割了,达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境界后,才有资格接受提拔。
  日期:2015-03-26 09:25:47
  【003】
  第一章 大臣们很纠结(2)
  ▲▲ 噩 耗
  崇祯十七年春天,中国的北方烽烟四起,血流成河,百姓生灵涂炭,皇帝自缢殉国,而长江以南,因有长江天险阻隔,仍保持一片安宁祥和气氛,莺歌燕舞,追欢逐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上空彻夜飘散着香艳的歌声。
  南京城内,一个身材短小,面目黑瘦,表情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人不禁喟然长叹:“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啊!”
  这个人就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他正为日益恶化的时局忧心如焚,寝食难安。自从三月初接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书以后,就再也没有收到北京城的任何讯息。南京的官民人心惶惶,笼罩在一种不祥的预感之中。
  四月初一日,史可法大会臣僚,誓告天地,发布檄文,号召南方各镇兵将勤王救驾。他亲自率领三千精兵首先渡江北上。

  史可法能够调动的人马实在少得可怜。就在他率军抵达南京对岸的浦口时,忽然接到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京城失陷,崇祯帝乘船从海道南下,很快就将到达南京。
  史可法心中略感宽慰,赶快写信把这一消息通知留守南京的同事们,让他们做好迎接皇上的准备。南京的官员信以为真,一个个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谁知第二天却传来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的消息,包括太子朱慈烺在内的崇祯三个儿子也都被李自成抓获,未能逃出京城。
  这真如晴天霹雳,把史可法震懵了。他面北长跪,放声恸哭,以首触柱,把头撞得鲜血淋漓,血一直流到脚跟。
  他下令全军缟素,为皇上发丧,然后决定带兵直奔京城,与闯贼李自成决一死战,宁肯战死,决不回头。
  这时的史可法因为悲痛,已经失去了理智,手下的谋臣苦苦解劝:“大帅,大帅,您是江南官民的主心骨。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还是应该先回南京,拥立新君,否则,国家就真的完了。”
  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史可法想到了肩上的责任,他擦擦眼泪,慢慢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该拥立哪一位藩王做下一任皇帝呢?
  ▲▲立亲还是立贤?
  北京的朝廷覆灭了,作为留都的南京很自然的成了明朝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留在南京的官员惶恐,悲哀,但也按捺不住兴奋。闲置多年的弟兄们,时来运转,也许大翻盘的机会到了!
  他们都在考虑下一任皇帝的人选,一场勾心斗角的激烈斗争迅速拉开帷幕。
  拥立新君,不能海选,关键要看血缘,谁跟崇祯帝血统近,谁就有资格当皇帝。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崇祯的太子朱慈烺,但不幸的是朱慈烺跟他两个弟弟都在闯贼手上,李自成好像也不会发善心送他们来南京。
  哎!这一支算是指望不上了!于是,其他几位候选人浮出了水面。

  崇祯的爷爷万历皇帝朱翊钧,另外还有直系子孙四位在世:
  福王朱由崧,崇祯帝朱由检的堂兄弟。他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崇祯十四年在洛阳被李自成的农民军做成“福禄宴”吃掉了。福王的封地在河南,但现在朱由崧正避难逃到南京附近的淮安。
  惠王朱常润,崇祯的叔叔,封地在荆州,被张献忠的农民军赶到浙江去了。
  桂王朱常瀛,崇祯的叔叔,封地在湖南衡州,逃难到了广西。
  瑞王朱常浩,崇祯的叔叔,封地在陕西汉中,躲避战乱来到四川重庆,可他再也逃不出去了,因为张献忠的农民军很快占领了四川。崇祯十七年六月,朱常浩被张献忠生擒活捉。

  据说瑞王被杀那天,天空突然响起一个炸雷,吓得刽子手一哆嗦,鬼头刀差点落地。八大王张献忠仰面朝天大声呼喊:“老天爷啊,老天爷,如果你再打一次雷,我就饶了朱常浩的小命。”可等了半晌,老天爷竟再没吭声。
  朱常浩的运气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通过对以上四位热门候选人的资格审查、投票表决,大众评委给出了结论:福王朱由崧PK成功。理由如下:
  第一,在崇祯帝的几位亲叔叔中,朱由崧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居长,符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正是遵循这一规则,才将皇位传给了长子朱标(即英年早逝的懿文太子,)的儿子朱允炆(建文帝),而没有传给朱允炆的几位叔叔。
  第二,朱由崧跟朱由检是兄弟,而惠王、桂王都比崇祯高一辈,“兄终弟及”的继统伦序比“侄终叔及”更合适(其实朱由崧比朱由检还年长两岁呢),否则,太庙里先帝崇祯朱由检的牌位不好摆放。
  第三,朱由崧如今就在淮安,距南京近在咫尺,而他的几位叔叔却远在浙江、广西、四川。
  不论按继统伦序,还是地理位置,朱由崧都占有明显优势。看来,坐上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朱由崧是最有希望了。

  可是,就在大家认为万事大吉的时候,坐在前排的几位专业评委却都突然摇摇晃晃激动地站了起来,坚决反对。
  大家一瞧,原来是南京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南京詹事府詹事姜曰广、都察院右都御使张慎言等,他们可都是南京各部院举足轻重的“大佬”,人们公认的清正廉明、颇具声望的股肱之臣。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东林党人。
  东林党人给出的理由是:朱由崧——不贤。说句大白话,就是人品不好。具体讲,朱由崧有七大缺陷:“贪婪、**、酗酒、不孝、虐待下人、不读书、干预地方事务”。
  于是,吕大器、张慎言、姜曰广等人推出来一个新人选:潞王朱常淓。

  他们的解释是:桂王、惠王路远难来,万历皇爷不是还有个亲侄子朱常淓在淮安吗?这位贤王面目慈祥,心地善良,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作为崇祯帝的堂叔,血缘关系也不远哪。
  我们力挺潞王朱常淓!
  放着万历皇帝的亲儿孙不立,却推荐他的侄子,有毛病啊!但吕大器等人的观点却代表了南京朝野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见。幕后的策划师则是当时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被崇祯帝罢官在家闲居的钱老先生虽已年过花甲,但不辞辛苦,最近两次从老家常熟(今江苏常熟市)赶到南京,以“立贤“为名,到处游说,建议迎立潞王朱常淓。正在家中守孝的东林党人雷縯祚(yan zuo)、原礼部主事周镳(biao)也跑出来四处串联,宣传发动。一时间,拥戴潞王的“立贤派”在南京朝野占据了上风。
  其实,据史书记载,潞王“指甲长六七寸,以竹筒护之”,平日以“广求古玩”为嗜好,吃喝玩乐,胆小怕事,与所谓“素有贤名”根本对不上号。
  看来,钱谦益等人对潞王并没有多少了解。他们抬出朱常淓来,目的就是排斥福王朱由崧。可他们为什么这样讨厌朱由崧呢?
  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日期:2015-03-26 09:27:53

  【004】
  第一章 大臣们很纠结(3)
  ▲▲水有源,树有本
  朱由崧的奶奶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宠爱的郑贵妃,因为皇后无生育,朱翊钧曾答应郑贵妃,只要你生下儿子,就保证立为太子。据说朱翊钧还仰面对着月亮宣过誓,并把誓言写在纸上,郑重其事的交给郑贵妃保存。(“神宗偕贵妃特诣殿行香,要设密誓,因御书一纸,封缄玉盒中,贮贵妃处为信。”)
  虽然西方的莎士比亚老先生说过,不要对着月亮盟誓,因为它是阴晴圆缺、变化不定的;可朱翊钧先生发过誓后,愣是牢牢地记在了心中,几十年都没有忘记。
  有一件事情,朱翊钧想起来就后悔。
  那天他想洗手,让宫女端来一盆水。因为皇帝也是人,有时难免也要洗手。但朱翊钧洗完手后,却没有马上让宫女离开,而是对她那一双白嫩灵巧的小手产生了兴致,拉过来不住的打量、摩挲,最后竟不知不觉将漂亮宫女揽进怀里,“幸”了。
  “幸”过以后,朱翊钧也没当回事,就扔到脑瓜后去了。没想到一枪命中,王宫女竟怀上了龙种,十个月后,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崇祯帝朱由检的父亲,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

  心爱的郑贵妃还没生皇子,王宫女倒先生下了龙种,朱翊钧觉得对不住郑贵妃,因此也捎带着不待见朱常洛这孩子。
  为了弥补自己的疏忽,从此以后,朱翊钧几乎天天在郑贵妃宫里留宿。郑妃的肚子也算争气,四年后,终于为皇上也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朱由崧的父亲朱常洵。
  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则,皇长子朱常洛应该立为太子。朝中的大臣们多次提出来,但朱翊钧就是不答应。因为他想把皇位留给受宠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
  废长立幼,历来为大臣所忌。固执的大臣们前仆后继,不怕降职,不怕离婚,不怕坐牢,不怕充军,甚至不怕杀头,坚持要求皇上把皇长子朱常洛立为太子,这就是万历年间闹腾了十五年之久的“争国本“事件。
  指定皇位继承人,在封建君臣看来是头等大事,是国家维稳的重要举措,因此称做“国本”。 即使贵为皇帝,也不能随意破坏规矩。其实大臣们对朱常洛也没什么特别印象,他们之所以孤注一掷的“争国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原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