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炼的角度 西游记

作者: 易小卉

  作为四大名著的《西游记》,小卉从小学时就看过了。跟大多数人一样,以前都是当做神话小说来看,里面许多精彩故事虽然说不上倒背如流,但印象都挺深刻。
  直到这几年跟师傅修炼,平时陆陆续续听师傅讲解《西游记》,才慢慢明白了,这本书并非这么简单,也明白了书里许多以前想不通的问题。
  师傅说,不管后世的人如何论证这本书是谁著的,有一点是无疑的,就是著书的这位前辈大德绝对是位唯识学大家,而且文学、道家的修为也都是顶尖的人物。
  对《西游记》这本名著,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最近网上甚至有人说倒过来看更精彩。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你不是修炼的人,其实怎么看怎么解读都没关系,喜欢就好。但如果是修炼之人,若仅是当做神话故事来读,那就是理不明了。理不明即见地不到。见地不到,修证从何谈起。

  历来练家都有微言大义之说。这位前辈大德把道佛修炼的密码隐在这些神话故事里而不明示,其实跟道门“勿妄漏泄,勿示匪人,以遭天谴”的戒律有关。
  师傅说,时代不同了,当今科学昌明,连造原子丨弹丨的原理都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像修炼这种有益于人类的生命科学研究,也不应该当道门“天机”死守。
  征得师傅同意,下面我摘录一些讲解内容与同道们分享。
  日期:2015-07-28 13:40:00
  首先我们讲讲《西游记》里面取经团队的各个主角的来历。
  如果对唯识学有基础的话,其实很容易就明白著者对这些角色的安排。
  大乘佛法身心修练的理论,以楞严经所说的五蕴皆空的原则为主,所以唐僧首徒叫悟空。楞伽经主要讲唯识学理论,说的是空之后的悟能、悟净。

  楞严经主要讲是五阴区宇,楞伽经主要讲八识心王。
  悟空悟的是般若性空,悟能是转唯识相能,悟净是得如来藏净。
  悟空才能心定,悟能才得无相,悟净才见本性。
  悟空是指去除身的感受,清理心的杂乱。
  在五蕴理论里,色、受、想三个区宇属于悟空阶段。行是业力,属悟能;识是自性,是悟净。
  在唯识学里前六识是悟空,定心猿拴意马,第七识是悟能,第八识悟净。
  所以,唐僧这三个徒弟可不是瞎编出来的。
  日期:2015-07-28 14:29:58
  悟空悟的是般若性空,悟能是转唯识相能,悟净是得如来藏净。
  那么,唐僧这个师傅呢?
  佛法的核心实际就两个字:身心。
  上面几个徒弟都属于“心”,八识心王里面的骨干。

  而“身”,指的就是唐僧这具凡夫肉身。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楞严经里说修炼时会有五十种阴魔危害我们,妖魔鬼怪都想干掉我们这具肉身。
  没有这具肉身,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还修什么。
  五阴区宇的“色阴”,指的就是我们这个肉身。所以佛法修炼必须从色身开始,身体就是我们的师傅,我们必须时刻用“心”来关照“身”这个师傅,才能达到身心圆融。
  日期:2015-07-28 15:00:32

  师傅和师兄弟都到了,还缺一个角色,白龙马。
  西游记里,白龙马是一个最不被看好的角色。这马本是一个海陆空三栖的狠角色,出身龙宫,贵为太子,加入取经团队后却沦落为脚力,且毫无战斗力。其实著者这样的安排,却是大有讲究的。
  心猿意马,一武一文,左丞右相,两者都是心王的干将。心猿是所向披靡的勇士,意马是上传下达的能臣。驱魔护法靠的是心猿之力,驮着唐僧这肉身跳出三界(以海、陆、空暗喻)还得靠意马这龙王太子。所以色受想行阶段意没有出场,而到了识的阶段,它就成为主角了。
  我们以前看西游记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孙悟空能腾云驾雾,观音的法力就更不用说了。带着唐僧翻几个跟斗不就到西天了吗,为什么还要千辛万苦骑着马慢慢走?
  原来这可是大有讲究的。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佛法修炼的过程,比喻为取经。我们的心可以海阔天空,心思飞到哪里都可以;但我们的身体,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变化必须一步一步的来。所以孙悟空再能飞,唐僧也不能像现代人坐飞机一样,只能在马背上颠簸。
  日期:2015-07-28 15:44:49
  前面说了,著作《西游记》的这位前辈大德绝对是位唯识学大家。不信你看看这四个角色的出场次序:
  两界山悟空,眼耳鼻舌身,属前五识;
  鹰愁涧白龙马,意识,属第六识;
  云栈洞悟能,末那识,即俱生我执,属第七识;
  流沙河悟净,阿赖耶识,即如来藏净,属第八识。
  便是这地名都有讲究。
  孙悟空被如来压住的山也叫两界山,东边大唐界,西边鞑靼界。以此山为界,前行者千辛万苦。虽千辛万苦,也比被压在贪嗔痴慢疑之下不得解脱强。
  从两界山开始,唐僧才摘下个体户帽子,正式组建团队取经旅程。
  白龙马隐在鹰愁涧。鹰愁涧,深陡宽阔,水光彻底澄清,鸦鹊不敢飞过;因水清照见自己的形影便认做同群之鸟,往往身掷于水内。唯识学里第六识意识有个独影境的说法,这鹰愁涧里照见自己的形影说的不就是“独影境”吗?
  猪八戒藏身云栈洞。第七识为染净依,污染和清净都必须经过的渠道。如云中天梯,故称云栈洞。
  沙和尚在流沙河。那沙喻恒河沙,渡过流沙河才能到达彼岸。
  日期:2015-07-28 18:54:36
  取经团队的角色都出场了。
  下面开始,我们来看看,这些角色跟修炼有什么关系,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
  《易经·说卦》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是中国传统修炼的基本原则。
  《西游记》全书也不例外,都是遵循这个原则铺开的。
  孙悟空离开花果山,漂洋过海,历尽千辛万苦去求道,这是穷理阶段。
  学成之后狂性难歇,当大王,号大圣,最终被压五指山下,这是尽性阶段。
  两界山起,跟唐僧去西天取经,终成正果,这是了命阶段。
  日期:2015-07-29 16:05:15
  孙悟空这名字,是他求道时的师傅须菩提祖师给起的。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本领,也都是须菩提祖师所授。
  所以说孙悟空,自然得先说须菩提。
  须菩提教了孙悟空长生不老术,很多人就认为他是个道家人物。而且根据孙悟空前面的求道经历,把《西游记》的主题说成是一部由道入佛,贬道扬佛的著作。
  其实整部《西游记》里,讲的只是“穷理、尽性、了命”的修炼过程,并没有贬谁扬谁的问题。著作者本是佛道双修的大家,对修行人来说,道也好,佛也好,都是方便法门,只要对修道有益,不存在门派之见。只有教派人物才会困于门派之争。
  须菩提是佛的弟子,《楞严经》里二十五位实地修持实验者之一,排在十一位,讲述意念空寂的修法,因观空悟道。

  孙悟空初见须菩提时,有诗为证: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个“西方妙相”“大法师”自然不会是道家人物。
  日期:2015-07-29 16:48:57
  因观空悟道须菩提祖师,虽然不是道家人物,却是精通道家的。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即是太阴,阴极转阳;婴儿者,初也。这些讲法是道家的说法。以阳气初升之“孙”为姓,以“悟空”为名,所以这猢狲是道佛的合体。
  同样道理,石卵化生暗合道家的“九宫真神”,天地为父母暗合佛法“十二因缘”的“无明”。
  但这只是讲明孙悟空的来历而已,他的真实身份,在了命阶段才揭示出来,其实是唯识学“八识心王”的“心猿”。
  看第七回,有诗为证: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日期:2015-07-29 17:11:05

  心是猿,喻心神灵动如猿,易动不易静;意是马,喻人之真意,动而不居。
  修炼内功,虚心实少腹,即“心气下降”是为虚胸,是名“收心猿”;心气降至少腹丹田,是为实少腹,心猿所收之处所,再以意守之,勿助勿忘,名为“拴意马”。
  吕祖“百字铭”里说:“动静知宗祖,无事却寻谁”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宗气在胸,祖气在腹。记住啊,是宗祖,不是祖宗。
  而在楞严经里有一句话,“精真妙明,本觉圆净”。精真指的便是这猴精,本觉就是那匹匹白马。

  佛法修证,修身从“受”开始,修心从“想”开始。受阴和想阴尽之后,便会见到我们所说的“精真”。
  找到了它,才算“生灭根元,从此披露”,到此才算开始修行。
  唐僧在五行山下找出这个被压住的猴精收之为徒,才能走千山过万水,开始他的取经路。受、想之后为行阴,所以孙悟空也叫孙行者,真正修练到此的人才叫修行人。
  日期:2015-07-30 10:05:32
  如果你不是修炼的人,其实怎么看怎么解读都没关系,喜欢就好。
  《西游记》不同别的书。如果你想真正读懂它,若没有真正实修过,再渊博的知识也没用。
  日期:2015-07-30 10:21:27
  标题本来想写成《从修炼角度看〈西游记〉》,结果少了个“看”字。
  师傅说,空了就是玄机。可以是“看”,可以是“读”,也可以是“悟”。

  无心者,进来看看,来者都是客,当感谢人家来捧场。
  有心者,能认真读读,给点看法,那是给小卉面子,在此谢过。
  有缘者,能从中有所感悟,对修炼有所帮助,才是小卉码这帖子的目的。
  日期:2015-07-30 11:21:56
  孙悟空跟须菩提祖师学成得道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海里找到了定海神针,成为他随心所欲的武器。道家讲阴极生阳,从海底轮发动的阳气充沛了,才有能力做到说长就能长,想变粗就能粗。实修者对此应深有体会。
  这根金箍棒日后一直伴着他闹天宫,驱妖魔,实际上喑喻修身成佛都离不开这股阳气的作用。
  这股纯阳之气,前面说过,《楞严经》里叫精真。精真不受调控会胡走乱窜,首先窜到脑后,梦入阎王殿,勾掉生死薄,再上天宫受封弼马温。为何变成管马的呢?拴意马。
  在佛法来讲,身心都必须修。身心的“心”包含“心王”的八个“识”,在《西游记》里主要指心猿。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定心猿拴意马,关于这个心猿在修炼中的作用,我们后面再细说。禅宗参话头叫你“离心意识参”,可见“心”、“意”、“识”这三个方面在修炼中的重要性。
  西游记里猪八戒是个消极的角色。好色、贪嘴、懒惰。而且经常挑唆唐僧悟空关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这样一个角色偏偏叫悟能,是不是让人很郁闷?

  好女人、爱美食,还喜欢睡懒觉,这些都是臭男人的表现,是本能。这些本能都跟我们这条懒腰有关系。这条腰,主要指脊柱内里,道家叫曹溪、黄河,《内经图》里把它形象地画成三关,下为尾闾上为玉京。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猪八戒原为天廷管天河的天蓬水神。所以,这老猪心意下堕,冲动尾闾,挑唆精真,悟空就罢工不干了。心意上冲,冲动玉京,就会嘴馋。但这条脊柱可是我们人身的能量源泉啊!所以老猪这悟能虽说讨厌,却是修道不可缺少的角色。
  日期:2015-07-30 17:26:34
  说完悟能再说悟净。
  沙和尚这个角色在书里能量不大,挑担子的挑夫。
  但切莫小看他。“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他就是那个第八识,种识。肩挑脚走,每一步都离不开他。学过唯识学的都懂的。

  过流沙河界时,悟净把挂在脖子上的九个骷髅头,按九宫排列成筏,“得脱洪波,又不拖泥带水,幸喜脚干手燥,清净无为”,唐僧这个肉身便能渡过流沙河到达彼岸了。
  日期:2015-07-31 17:15:35
  取经团队虽然是以唐僧的名义组成,但老板却是在后台的。
  我们看看第二十二回收悟净时,悟空所发牢骚。
  行者道:“这取经的勾当,原是观音菩萨;及脱解我等,也是观音菩萨。今日路阻流沙河,不能前进,不得他,怎生处治?等我去请他,还强如和这妖精相斗。”
  取经任务,是观音菩萨从如来那里领下来的;团队组建,也是观音菩萨一手操办的。而且在取经过程中悟空搞不定的事大多得往南海跑。

  西游里为什么观音菩萨的能量这么大呢?
  这个来自南海普陀落伽山潮音洞,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民间都是当神来拜的。其实他也是佛的弟子,楞严经里二十五位实地修持实验者之一。
  佛在二十五位证果的阿罗汉、大菩萨自述各自最初成道修持的方法后说:“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
  “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文殊菩萨奉佛慈旨答:“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楞严经》里专门有一段讲修炼耳根圆通的法门。大家都在观音菩萨的加持中而不知道而已,这是佛法的第一妙法。中医讲耳根通肾。肾主情志。所以我们的身心调顺时都离不开肾气的作用。
  所以,对修行人来说,如果只是把观音菩萨当神来膜拜而不知观音法门,那就不仅仅是理不明,而且有点迷信了。
  日期:2015-08-01 11:28:51

  跟取经团队有直接关联的角色基本介绍完了。
  说基本,是因为还有一个真正的主,如来。
  取经,是如来左手交右手的“买卖”。在取经过程中,也有需要如来亲自出马的时候,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他那个亲戚抓孙悟空像抓只小鸡,也只有他才能降服。
  下面,我们开始进入正题,看看《西游记》是如何讲实修的。
  日期:2015-08-01 12:31:50
  “由道入佛”并不是《西游记》取经的主题。两界山后许多章回的题目都是道家修炼的专有术语,如“金公”、“木母”、“婴儿”、“姹女”之类。
  由“小乘”到“大乘”也不是取经的主题。虽然观音菩萨在大唐国有过叫唐僧去西天取“大乘”经书的说法,但孙悟空取经前的师傅须菩提祖师教的本身就是大乘的功夫,我们看第二回: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除了“妙演三乘教”,还“说一会道,讲一会禅”。如果说“禅”是小乘的,恐怕禅宗教派的口水都能人淹死。
  那么,著作《西游记》的这位前辈大德,到底想通过这部书向世人演绎什么呢?
  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说中国传统文化。在以前,有“文化”可不是随便说的。
  易经贲卦曰: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以从前的文人著书,自然脱不了“化成天下”之心。

  这位前辈大德,现在考证叫“吴承恩”。
  吾,承佛之恩。
  一看就是个托。不过那年代也没版权,真不真名无所谓。
  我承佛的恩德,自然有义务传播佛的智慧。
  日期:2015-08-01 13:53:27
  英国作家凭着一本《哈利?波特》就能赚得盘满砵满,如果承恩前辈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那是怎么样的一种风光啊。
  没有物质上的回报,但有满满的精神粮食:化成天下。

  所以,肩负重任的承恩前辈,自然没心思只是编些妖魔鬼怪的故事逗我们开心。
  那么,佛法智慧的核心是什么呢?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才是《西游记》所要演绎的主题。
  学佛之人,若能悟到这句话的真义,对佛法也就有真正的领会了。
  悟空、悟能、悟净属于“唯识”,是修行进程的阶段划分,属于横向的。
  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的说法出自《楞严经》,是修行境界的层次划分,是竖向的。

  所以,两界山之前孙悟空功夫再高,天上天下再怎么折腾,仍然还是在欲界里,跳不出如来的掌心。
  日期:2015-08-01 14:27:31
  我们不妨来看看《楞严经》原文对欲界是怎么定义的。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忉利天,亦云三十三,居人间顶,乃帝释所居。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深处有神仙。”
  所以《西游记》里,孙悟空虽然也有资格到天上进到玉帝、神仙们的圈子,但在三界理论的划分里,仍然还是属于欲界。
  欲界的十种神仙,《楞严经》也有说法: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神仙归神仙,孙悟空跟须菩提祖师学成长生不老法,可以做“齐天大圣”,“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最终还是“斯亦轮回妄想流转”,“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日期:2015-08-01 15:20:26
  换句话说,做人做到神仙这境界,那是极大的成功了。若在天庭能遵规守距,自然逍遥自在,名利双收。
  但这也不等于是稳坐钓鱼台,一点风险也没有啊。
  像悟空、悟能、悟净之流,以及取经路上的许多妖怪,都曾经有过很潇洒的神仙日子。
  君不见,时下那些呼风唤雨,万人景仰的国师级人物,不也瞬间变成国妖了?
  欲界欲界,都是一个“欲”字,害人,害仙。
  除了这些做仙失败的神仙,取经路上其他的妖魔鬼怪,在《楞严经》里也都有说法,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日期:2015-08-02 13:27:45
  说到三界,自然不能不说六道。佛教认为六道是众生轮回之道途。
  两界山之前孙悟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摆脱六道轮回,跳出欲界。只因嗔恨心重,好勇斗狠,最终堕落阿修罗道,功亏一篑。
  欲界包括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色界和无色界都在天道。前面说的欲界中的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也是天道中的一部分。
  “忉利天”,亦云三十三,居人间顶,乃帝释所居。在《西游记》里,天宫和玉帝就是根据这个虚拟的。
  “兜率天”则喻指孙悟空醉酒后误入的“兜率宫”,也在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