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二十四史

作者: quanyanyyy

  我这个人是写过不少东西的,不过经常说人话少,说鬼话多,而且有时候还和别人一样觉得鬼话比人话好听,结果也和很多人一样,写出的东西是“内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这次听从朋友建议,决定去掉那些哗众取宠的东西,好好写些给人看的东西,顺便也整理一下自己脑袋里的知识,像老福一样,扔掉一些没用的东西……好吧,我承认世界上没什么知识是没用的,但是以前吸纳太多,现在想静下心来,着重梳理一下历史和数学两方面。

  这个帖子似乎会很长,好在大部分知识都还没忘掉,边写边更似乎不是件难事,就看空闲时间有多少了。以前的坑暂时是填不上的,因为现在的思维和原作对不上号,以《一口气读完世界史》为例,那玩意儿就是我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代表作,但既然是在画虎,那就马虎不得。因为我是文科出身,除了数学接受过高等教育外其余理科课程都在高一终结,所以有些自然科学的知识没疏通,那就绝不会开写中世纪以及近代史部分。当然我也可以复制粘贴之类的,但动不动就百度两下维基几把而不是依靠脑袋里的存货所写的东西都会被自己视作垃圾——我可没说不百度,但是必须先要求自己有个知识体系才行。知道这是棵什么树了,然后再学奥丁挖掉一只眼睛还勉强可以接受;门都没摸到呢,然后就拿出一包药说这是吉尔伽美什的存货,谁知道是不是西门大官人的呢!

  所以咱就是打定主意了:宁为有模有样的狗,不做垃圾一般的纸老虎。
  我有我讲述历史的风格,而且观点未必合乎主流,有时候会比较扎人。但是有一点还是可以保证,那就是绝不做翻案党:咱还是有节操的。话说有些朋友那么翻来翻去有意思吗?仗着有些东西是你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明假就一通乱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鬼话,这是何必呢!拜托还是说人话吧!
  不过这里申明一点,因为都是即兴创作,而且最近又回味了一些美剧日剧之类的,所以文章有时候有些会乱入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家不要介意。好在中国话有时候打乱顺序都不影响阅读,所以面对一些牛鬼蛇神,我相信各位也一定是能hold住的~

  当然,也因为是即兴创作,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不过我觉得错了才好!写个帖子而已,又不是交学术论文;就是当了院士,咱们也拿不到诺贝尔奖。所以错了就错了嘛,各位看到了就请指出,全言我一定虚心接受拍砖,坦白从严、抗拒从宽。没有谁是什么大神,装逼的人迟早遭雷劈嘛!
  ~( ̄▽ ̄~)(~ ̄▽ ̄)~
  一不小心就废话了这么多,好在今天还是假期,不用担心要早起。OK,让我们开始吧!
  一 三皇五帝篇
  001、综述
  把三皇五帝放在一起是非常不公平的。
  关于三皇具体指哪三个人,说法有很多,比较稳定的两个是伏羲和神农,接着就是女娲、燧人、祝融、共工、黄帝争夺那最后一个位置。但不管怎样,在神话传说中这七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是杰出的发明家。
  比如伏羲发明了渔猎和文字(可能是结绳记事级别的那种),神农一边教人种田一边天天吃草。女娲造人和补天当然是扯淡,但是她确实是中国最早生孩子的女人(这也算是创造吧)。燧人、祝融和玩火有点关系,共工是个水货,黄帝更是亲身领导了一个庞大的发明团队。总而言之,这七个人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来自于自身过硬的威望。
  我们看美剧灾难片,总会出现一些拥有专业素质、高智商低情商且一副圣母心肠的男猪脚在危机到来之际成为了幸存者们的“救世主”,典型的,比如《Lost》的男猪脚杰克,《行尸走肉》的男猪脚瑞克(怎么都是克),而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处于原始人时代的三皇,不就正是这种有着主角光环的人物吗?
  面对复杂而可怕的自然环境,人类需要的东西太多了,这时能给大家带来温饱、光明和驱除灾难的人显然能在部落里获得天然威信,然后成为大家拥戴的对象。
  然而五帝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黄帝是身兼三皇五帝两者的光芒,这里就不详谈。黄帝以下,颛顼、喾、尧、舜四个人,以及另外几个备胎人物,除了被列入三皇中的之外,其余都是贵族出身。舜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当尧想要找接班人时他一个瞎子的儿子竟能获得大权贵集团、相当于元老院的“四岳”的推荐,这里面就非常不简单。
  而如果我们细心看一下这四个部落首领的“功绩”时便会发现,除去什么“生而神灵”之类的鬼话,他们实际上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处理人事关系,即将各种不服从自己的人(帝挚、共工、其他“四凶”等)通通赶走,然后将“八元”、“八恺”等十六个二代扶上权力中枢。而面对几乎要毁灭家园的大洪水,四个帝王都束手无策。甚至,传说中的颛顼排挤共工而触发“怒顶不周山”事件,便极有可能便是政治内讧而殃及人民的典型案例。

  最早时候人类的职务都是代代相传的,所以撞倒不周山的共工不大可能是三皇里的那个,而是他的后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家族的人都非常擅长水利建设。然而因为权力斗争,颛顼和共工相互掐架,共工出走——那时候的是真真正正的“民智未开”,专业技术都必须通过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才能学会,所以共工一走,华夏族顿时便失去了对洪水的防御能力。

  颛顼死后喾、尧即位,一时半会儿完全找不到共工的替代者,只能拉了一个叫鲧的外行走马上任治水,结果非常失败,尧的威信也降到了最低点,被迫停止直接父死子继的部落首领继承法,转而施行选举和禅让制度。
  关于不周山的位置,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说是帕米尔高原。但我的推测却是,所谓不周山,不过是共工为华夏族防御水灾而建立的一个人工水坝而已。参考鲧治水就是各种无脑封堵,大概在他之前的华夏族也是在共工的领导下进行各种水坝建设,只是共工是个专家, 而鲧是临时调来的罢了。而随着权力斗争的失败,共工心怀怨恨,所以便拆除了这个设施,一边是洪水因为水坝的被毁而更加肆虐,一边是共工的出走导致部落水利人才的断层,这便是远古华夏传说中大水患出现的原因。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把人类社会上出现的地位不平等归因于不公平不正义,包括现代社会,之所以出现贫富不均,一部分原因是确实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但另一部分原因却是出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正确社会分配原则。你让工程师享受一般工人的待遇,这本身公平吗?
  同理,都是原始人类,三皇就是有本事发明创造了那么多科技,发现了那么多自然规律指导人们的生活,大家将其尊为“圣人”,有何不可?要知道,在希腊,教人们用火的那个人被尊为了普罗米修斯神呢!
  但是麻烦的事情就在于,有能力的人获得多于别人的报酬当然无可非议,可是他们的子女呢?按理说人生而平等,可现实就是,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注定做一辈子房奴,甚至想为房奴而不可得,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是另一种人生。知道柏拉图为什么主张把孩子都关到一起和父母分开、西方国家要定那么高的遗产税的原因了吧?
  原始人的观念更落后,他们简单地认为三皇的子孙一定也是超凡脱俗的,所以久而久之便出现了“五帝”。除黄帝以外,剩下的四个人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血统和强有力贵族支持而成为了可以主宰别人人身财产的人,这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请你自己做出选择。
  日期:2015-10-07 02:47:44
  002、兄妹夫妻,伏羲女娲
  盘古是来自非华夏系统的南方民族传说现在基本已获得定论,所以开天辟地神马的并不是华夏族最早的神话。华夏族最早的“圣人”似乎是燧人氏,他或许是个双性人,自己和自己生了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伏羲女娲本是兄妹,后来乱伦而生出了子孙后代,然后伏羲教了人类渔猎等后不见了,女娲却又吃饱了没事做地捏泥巴造人,甚至活到共工氏撞到不周山后还炼丹补天,并丢下一颗石头几千年后变成了贾宝玉,之后,她也再也没出现过了。

  这一连串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四个重要信息:
  1、伏羲、女娲的传说是不断被后人改造编纂的,不然时间跨度不会这么大。
  2、最早的中国人(我觉得不止是中国人吧),是部落内乱伦而出的。这个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人少大家又管不住自己下面,就近群p是很正常的。
  3、伏羲走得很匆忙,以至于还得女娲都没男人来造人了,于是她只好用泥土造人。这应该是对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神话解释,比如母系氏族的娃娃长大后要问老妈爸爸是谁,在没有DNA检验的情况下老妈当然也给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就只能瞎编,于是女娲便又出场了。
  4、如果女娲真的是伏羲的妹妹兼老婆,那么她不大可能见证共工氏撞不周山。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东亚大陆的水患是早就有之的,而一开始中国人并没有能力治水,但天却因为周期性的地球气候变化而突然好了,所以大家就认为是上古之神女娲补好的(补天补天,当然是天上出现了变化,地上的人才会这么遐想)。至于共工氏,大概是后来人们把共工氏摧毁水坝的故事和女娲补天合在了一起,所以才制造了这么一个杂糅版本出来。

  5、后世关于中国龙是各种图腾拼在一起的传言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而龙和蛇就是不分家的。龙和蛇最大的区别就是有脚,即鸟脚。而与华夏族结合最多的便是来自东方、以鸟为图腾的夷族人,两者合一,于是便有了中国的龙图腾的雏形。
  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到此结束。
  共工的光辉事迹我们前面已有所讲述,燧人和祝融的话,之所以出现两个同为火属性的三皇存在,大概就是因为华夏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不搞乱伦了,所以他们也跟别的民族通婚——人家也有教人用火的圣人嘛,于是祝融和燧人便同时存在在后人的传说里了。不过在这里呢,没什么太多好说的,所以我们直接跳到重头戏上,那就是神农氏。
  日期:2015-10-07 02:48:41
  003、神农氏
  神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至少,在二十五史里是这样的。因为他是全二十五史里出现的第一位帝王,做过黄帝、蚩尤等的领导。

  虽然三皇的传说早已代代流传,但是太史公公却没有将他们列为帝王本纪的第一篇,而是以黄帝和他的四个子孙组成的五帝作为开篇。按他本人的说法,他是看了看儒家的经典,听取了各种民间传言,才最终觉得“五帝应该是存在的”,至于五帝以上的三皇,不好意思,不确定是否存在,所以不列入史书。
  当然,现在的我们也知道司马迁的办法并不是确定一段历史是否存在的最终法子,因为没挖出文物,神马都是浮云。但即便如此,人比人,五帝还是比三皇靠谱些,起码没有下半身是蛇之类的鬼话。而连接三皇与五帝之间的那个人,便是神农。
  神农氏的历史贡献在于他发明了种植业。我们都知道,渔猎的难度远比种田低。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放到现代,你看一部《荒野求生》大概就知道怎么自制一支矛来打猎、自制一张网来捕鱼,但是要学会一个完整的播种、插秧、收获的过程却是比较难而漫长的,所以伏羲氏在三皇名单里的排序总是先于神农氏就是这个原因:先来后到嘛。
  然而种植业终究是农业的王道,一旦神农氏崛起,则伏羲家族被取代也是必然的了。这个过程不大可能是内部斗争,而应该是靠部落的大战来完成的。
  根据后面的历史我们大致可以设想,几千年前东亚大地上有很多的部落,大家在相互发生关系后进行了各种交流和摩擦,发明渔猎技术的蛇图腾的伏羲部落先崛起(渔猎民族见到蛇的几率挺大的),成为了各部落间的盟主。后来发明了农业种植业的、以牛为图腾的神农部落又崛起(那时候应该没有牛耕技术,但不排除是种植业的神农氏崇拜身强体壮的牛所以才以之为自己的图腾),打败了伏羲家族而做了联盟的盟主,直到黄帝出生前后,随着种植技术的普及,神农部落也开始衰落,于是新一轮的部落大战再次打响,胜利的一方——公孙轩辕便开创了属于自己家族的“五帝”时代。

  所以神农氏部落在公元前27世纪左右的那个酋长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之前,黄河流域的各部落基本还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你拜你的燧人,我拜我的祝融,至于其他地方(比如《山海经》里面的各种九曲十八山旮旯)的其他民族,要么是被毁灭了(那个年代虽然没有团购,但是团灭几个种族是很容易的,都不用什么人祸,天灾就足矣),要么融入了一些大的民族,总之他们可能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渔猎、耕作、用火、用水技术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于是今天我们便只能听到华夏族自己留下的故事了。

  日期:2015-10-07 02:49:25
  004、黄帝、炎帝与蚩尤

  按史书的记载,黄帝出生的时候神农氏已经开始衰落,诸侯纷争(诸侯个p,一群村支书乡镇干部罢了),黄帝崛起,打败了其他部落,成为了新的部落联盟盟主。
  不过黄帝成功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首先是神农氏的酋长炎帝对他非常的不能容忍,于是大家在一个叫“阪泉”的地方打了三次群架,最终黄帝战胜了炎帝,取得了神农氏原有的联盟领袖的位置。可是他老人家领导的位置还没坐稳,东方的蚩尤又对其发起了挑战。
  蚩尤据说是个牛头人,而且还长了两只翅膀,看起来应该是牛图腾的神农氏家族分支与东方鸟图腾的民族结合的产物——来自东方的民族普遍崇拜鸟,比如被少昊氏、商族等,所以蚩尤大概就是神农氏与东方夷族融合后产生的新部落的首领。
  虽然是牛头人,但蚩尤却同样是一个联盟的领袖。他的手下大概有九个部落,合称“九黎”,散布在广大的黄海沿岸,是当时除了轩辕氏和神农氏之外最强的势力。除此外,蚩尤部落非常擅长冶炼金属,想来武器比别的部落都要先进得多。值此神农氏衰微之际,蚩尤也想重返老家做一回首领,殊不知新崛起的黄帝早已收复了民心,于是他们也打了起来。战争爆发在遥远的北方——涿鹿。结果蚩尤战败被杀,黄帝上位,九黎族的一部分人被他所收编做了奴隶,这便是“黎民”一词的来历。

  至于所谓的“百姓”,指的则是奴隶主贵族,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平民不允许有姓的规定,有姓的都是有地位的。九黎族是战俘,是没有人权的,所以他们不配有姓,即便原来有,也可能被剥夺了。而相对的,战胜者,黄帝的家族保留了自己的姓,古代喜欢动不动就以百千万来记数,于是就发明了一个叫“百姓”的词了。

  通过“百姓”一词我们就可以想象当年所谓的华夏第一帝黄帝是个什么概念了:就管理一百个左右姓的部落联盟而已。蚩尤据说有兄弟八十一人,大概就是八十一个姓左右,距离一百也不远了,这就是他挑战黄帝的本钱。至于其他部落或联盟估计就没几个姓,怎样,说他们是村支书不算为过吧?
  至此,黄帝终于成为了黄河流域的主宰者。这不仅仅是因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因为他收编了炎帝和蚩尤的人民。后者基本都做了俘虏,前者可能还保持了比较高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很多炎帝子孙(比如姜太公),以及我们现在被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
  但是败者终究是败者,虽然没有被集体将为努力,但神农氏的家族也彻底失去了“继位大统”的可能,从此联盟首领的职务便被黄帝的子孙给牢牢霸占,直到两千多年后才被一个叫刘邦的来历不明人士给取代。
  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日期:2015-10-07 02:50:15
  005、从联盟到国家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历史的开端,那就是fuck了:先是人和人组成family,然后family组成union,union发展为country,最后country彻底被私有家族垄断,成为了kingdom。启以后,大家是kingdom;黄帝以前,大家是union。而中国country的建立,就是从黄帝开始的。
  前面我们说了,三皇都是对中国原始人有杰出贡献的部落酋长,黄帝有时候算进去,有时候没算进去。在我看来,他确实和三皇不一样。首先黄帝所发明的东西大多不可考证,而就算都是真的,什么音律、指南车、桑蚕之类的,和三皇的发明相比并不算什么,属于人类没有它照样可以活下去的东西,远不能与渔猎、种植和水火使用相提并论。

  唯一最有价值的造字术,伏羲早就玩过了,而且黄帝的故事里明文标注了这是仓颉的功劳,与领导无关。所以非要把黄帝列入三皇,确实不怎么让人信服。
  这也难怪,那些重要的发明都已经被前辈们申请专利了,黄帝已然是发无可发。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他对中国人的贡献却是另一方面的。
  根据史书描述,黄帝时期部落联盟里出现了很多新东西。
  比如以前大家都是全民皆兵,所以无所谓人民群众和子弟兵,部落间一打架就大家一起上,踩死你个王八蛋。而到黄帝的时候,他就专门挑出了一部分人做警卫工作,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军、警系统。

  再比如以前部落人们在一起,人人平等,除了酋长就是非酋长,大家对酋长的服从就是简单的对大家长的服从而已。而从黄帝开始,他的部落里开始出现各种固定的行政机关,都以“云”来命名(云嘛,在天上,很高大上的),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政府。
  除此外,黄帝还设置了一个左右两个大监(不是太监),让他们“监于万国”,我们看后来匈奴鲜卑什么的,也设什么左贤王、右贤王之类的,可知人类发展的规律都是差不多的。黄帝时候大概已经取得了黄河流域大多数部落的领导权,不然犯不着专门设这么一个职务。但是这种领导权主要还是象征性的,江湖上兄弟给面子就认,不给也懒得管。有些部落隔着十万八千里,他要不听话,你还真万水千山只等闲地去揍他啊?走一半没死光就不错了,何必呢!

  综上所述,三皇列表中的其他成员,都是帮助中国人祖先们战胜自然的圣人。而黄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主要还在社会领域。正因为三皇带领人们完成了生存上的任务,所以大家才能繁衍生息起来;正是因为人们的繁衍生息,所以以前那种家族式管理已经不能应对各种要求了——你用管一个村的办法来管一个市、一个省、一个国家,可能吗?
  于是黄帝便站了出来,建立了各种“制度”。他迈出的虽然是小小的一步,但对历史的影响,却是无可估量的。
  继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之后,社会的人类终于在中国诞生了!

  打住,以上结论完全是建立在黄帝存在基础上的,而如果仅仅算可信史的话,我们的文明比印度、希腊甚至是波斯地区都要落后:大家还是坐等新的文物被发现吧!
  日期:2015-10-07 02:51:31
  006、颛顼
  所有关于五帝的传说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大家活得都很长。比如有版本就说黄帝在位100年,享年111岁;颛顼在位78年,享年98岁;喾在位70年,享年105岁;尧在位98年,享年116岁;舜在位39年,享年100岁。不过我们只要翻开西方人的《圣经》便可知,咱们老祖宗还算比较务实的,扯淡都扯得不是很远。人家一开头在《创世纪》里编出了n个老不死的,其中七个寿命还超过了900岁。不过除了林博士,估计也没人会真相信这些数字吧?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夸大虚数,大概是因为那时候的部落联盟领袖都是很神秘的,一般都戴着面具或者画着脸谱(动不动就说什么“牛首”、“龙首”,显然不可能真是半兽人,科学研究表明,人兽交是不可能的,就是可能,也不会和牛、鸟相交),所以百姓们不知道其真面目(黎民什么就更不用说了),而领袖们为了保持其神秘性,经常死后不告诉大家,让众人以为他能活很长时间(请搜索“影武士”词条)。

  这个推理也能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黄帝死后没让自己儿子即位而由孙子即位的原因:领袖估计早就挂了,在位的那个戴面具的家伙至少是黄帝的儿子辈,或者是孙子辈。大家就是再二再没规矩,也不会找叔叔来继承侄子的吧?
  当然真相也可能真是那时候空气好环境好,所以吃饱喝足衣食无忧的大酋长确实能长寿。或者更简单,一切都只是古人以讹传讹的传说罢了,管他去吧!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十四个人便是炎黄部落权力结构中的最高层。至于剩下十一人是年少夭折了还是犯法被处理掉了(被杀或者将为奴隶),没人知道。而在这十四个大贵族里,真正获得了领袖继承权的只有两个,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他们都是发明桑蚕技术的嫘祖的儿子,不过他们都没能直接继承老爸的遗志。

  黄帝死后,即位的领袖他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颛顼。据史书记载,黄帝就是常常带着部落游历四方,古代史学家说他是在“巡游”,这应该是扯淡,比较科学的解释是大家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破坏了当地的土质,所以需要不断迁徙寻找新家园的缘故,详情可参考美洲人民的刀耕火种。颛顼即位后和干水利的共工不服他,想要夺取联盟的领导权,于是双方便打了起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