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作者:
听伟哥讲山海经
序:2016年,山海经元年
一、《山海经》可信不?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山海经》的研究终于可以告一段落,同时,也可以公开发表出来。这个过程无疑是充满困惑和阻力的。其困惑的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否定、再否定、再再否定之前的研究结论,对其中很多研究结果充满了疑惑。就因为这些疑惑而使得这些研究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有的结果甚至由最初的肯定,转而到疑惑,直至最后删掉,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但这一切依然没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
说到研究《山海经》,其实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只不过那个时候远没有今天的严谨,多少有点玩乐的意味。在经历了一系列碰壁之后,也就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再投入心血去研究他。更多的时候,只是把他当作一部神话素材来看。当然,《山海经》的魅力依然是无法阻挡的。也正是这种无法阻挡的魅力使得我虽然不再大动干戈去寻求谜底,但也抑制不住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所以,总会在某些闲暇的时候把书拿出来翻翻,或者在脑海里思考着这些那些问题,试图去解读其中的信息。
很多时候,成功并不取决于你的勤奋,而是取决于你的思路。思路对了,怎么做都是正确的。也正因为我正确的思路,使得我到现在如愿以偿地破译了《山海经》,并且从已经破译的部分触摸到上古历史的脉搏。
曾经无数次我在网上跟人聊天,告知一些秘密的时候,基本上都无人理睬。这也怪不得别人,因为我也没有出示证据来证明我的结论的正确性。同时所告知的情况跟目前书本上得来的结论完全不同,这其中就存在一个矛盾的境况。虽然我没有出示证据,但也循循诱导别人从逻辑上,从其他旁证上进行说明,试图让别人对我的结论留存一点点信任。但可惜的是,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我,或者试图按照我所指引的思维去想象一下。
也许是一种惯性使然,基本上没人相信《山海经》会被人真正破译。而研究《山海经》的人大多也荒诞不经,研究态度很不端正,所以一方面导致《山海经》本身的信任程度降低,另一方面也使得几乎无人相信有人能真正破译他。在众多人眼中,《山海经》实际上已经沦为神巫一类层面的书籍了。所以我只要一提到说我在研究《山海经》,很多人投来的是一种带着冷峭而讥讽的目光。
那么,《山海经》究竟可信不呢?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信,要是不可信,自然也不会有我今天给大家讲《山海经》的事了。那么为什么我认为可信呢?道理其实很简单,这就是文字不虚夸。摘录部分为例: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
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
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
又东十五里,曰湋山
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
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
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
又东十五里,曰橿谷之山。
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
从上面所引用的文字来看,这些文字写得非常真实,没有一点虚夸的成份。无论是较大的数据还是较小的数据,看起来都很规范、真实。让人觉得这是实际测量之后所得的数据,并不是那种不靠谱的虚构数据。而同时,《五藏山经》中存在大量的这类数据就难以让人是虚构了。很简单,如果是虚构捏造的数据,也用不上这么多。
说到这里,也许有很多人会问:"《山海经》记录的地域有多大?"、"是不是到非洲、美洲去了?"、"他们是怎么测量的?"、"《山海经》上一里相当于现在多少里?"……
其他的问题有的我也不知道,比如测量的方法,有的以后会慢慢告诉你们,比如地域,还有的这里就可以说,比如《山海经》里一里相当于现在多远,答案很简单:《山海经》上"一里"的距离等同于现在的长度单位"一里",很般配的等同于,甚至连细微的差别都没有。
我想,这肯定会让无数人感到惊异:怎么可能,古代的长度单位不是比现在的长度单位短吗?怎么可能那么巧"一里"就正好跟现在的"一里"一样呢?你是逗我玩的吧?而且从古代挖掘出来的各种文物已经确定了古代的度量衡单位长度比现在短得很,你这样说是不是要推翻考古成果?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上古"一里"居然跟现在"一里"一样,太不可思议了。请原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是经我测量无数次,用无数次测量、对比得来的结果。通过测量若干条上千里的线路之后,所得到的结果居然跟书中描述的一致,同样也让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至于这些结果,我将在后面的部分全部发表出来,让大家检验这些结果的可靠性。
这种巧合也给我的测量带来了便利,我可以将《山海经》里的数据截取一半作为电子地图上的公制长度测量,极为方便。说了这么多,很多人也许不耐烦了,没见到干货,谁也不服是不。那好,我就上几张图剧透一下后面的章节,以便让大家振奋一下吧。
(未完待续)
日期:2016-02-19 11:54:51
说到《山海经》,其中不得不提到一些名山,比如首屈一指的昆仑山、还有不周山、积石山、会稽山等等。从名气上而言,昆仑山自然是排在首位,但从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来看,我觉得“积石山”作为举例最为合适。因为它本身蕴含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出大家以往对它的认知,更具备举例的价值,下面,我就给大家截图,看仔细了:
我想所有人在这瞬间都目瞪口呆了。多少人无数次在青藏高原上寻找的“积石山”竟然跑到蒙古高原上去了,而且还那么偏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家看看第二张图,那条从西北往东南方向的印痕到“积石山”东边不远处做了个60度的大转弯,向西南方向去了。这就是《山海经》上所说的“河水冒以西流”,多么生动的描写啊。
此时此刻,我猜到多少人的脑袋瞬间当机了。当然,也有不少人瞬间反应过来:按照这样来说,黄河发源于蒙古高原?
这样想不尽然对,应该这样说:黄河起源不止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上也有一条或几条北源,只不过由于气候过于干旱,北源现在已经断流,只留下干涸的河床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
一次震惊全球的地理历史大发现——黄河竟然有一条被掩埋几千年的北源!
从此以后,我们对黄河的认识又开阔了一个新的视野,同时,也对上古的地理、人文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
日期:2016-02-19 12:01:58
二、《山海经》的版本变迁
几千年来,《山海经》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但因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咋看起来荒诞不稽,使得人们对《山海经》一直是望之兴叹。比如: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
有鸟焉,一首而三身。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
中多倏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
……
因为这些诸多的奇怪现象,所以司马迁看到后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正因为里面有诸多”怪物”,也正引发人们的无尽猜测。
《山海经》一书,里面记载的内容颇为丰富。收录了大量的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知识,所以历来对《山海经》的归类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归入地理类,有归入小说类,不一而是。而从我研究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归入地理类才是正确的。看上面那些测量的数据,你们说不是吗?
对于《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历来也各有说法,古来认为《山海经》成书于大禹时代,而后人又从中发现了先秦的词语,所以袁珂先生把《山海经》定为先秦时代的著作。但经过这些年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山海经》是大禹时代的著作。
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要算是《山海经》所记载的地理方位了。迄今为止,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华夏地理说。持这种说法的属于大部分,这类人认为《山海经》里所说的地理范围就是今天华夏的地理范围差不多。
2.山东境内说。这类说法的人认为《山海经》所记载的基本局限在山东境内。
3.云南境内说。这类说法的人认为《山海经》里所记载的就是现在云南省。
4.世界地理说。这类说法的人认为《山海经》所记载的山山水水就是世界地理。
今天,我先就我所研究的成果给大家先谈谈《山海经》的成文年代和版本变迁。
首先,作为一个真正破译了《山海经》密码的人,我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山海经》就是大禹治水时进行国土勘测的成果,成书于大禹时代是不成问题的。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山海经》是用什么文字写成的?既然《山海经》是大禹时代写的,那么当然是夏文了。但问题就在于现在中国能找到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夏朝的存在都很成问题,那么所谓的文字就更难追查了。甚至有不少人把追溯夏朝的目光瞅向了西亚或北非那片广袤的沙漠。不过,我这里既然把“积石山”展示给大家看,那么,那些唯苏美尔、古埃及马首是瞻的舔菊党就别再动那些念头了。“积石山”在东亚,其他东西还会在别处吗?
日期:2016-02-19 12:06:07
那么《山海经》是怎么写成的呢。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也缺乏相关的证据,所以也只能进行一些较为合理的推测,分析的大致情况如下:
上古大洪水发生之后,大洪水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大禹当上部落首领之后,通过联姻、联合、武力征服等各种手段对所有部落进行整合,然后利用这股整合的力量对大洪水进行治理。同时,在治水过程中,对各地的山川地理进行仔细调查,用文字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文字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五藏山经》。同时绘制一份详细的地图,这张地图就是已经失落的《山海图》。
现存的《山海经》主要分为《五藏山经》和《海经》、《大荒经》三个部分(《海内经》并入《大荒经》一起),原有的《山海图》目前已经佚失。至于各部分成书的时间,目前研究《山海经》的人各有说法。仅以《五藏山经》为例,以袁珂先生为首一批人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袁珂先生研究上古神话成绩斐然,但这个说法却未免差了火候。春秋战国诸侯国战火纷争,那些国家怎么可能允许别国人来本国进行地理测量?像这么一个大范围的地理测量,必定是大一统的政权下才可能办到,否则,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种观点之所以成为主流观点,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书中出现许多战国到汉代的名词,比如郡、县、铜、铁,而且还出现了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等秦汉时期的地名,所以被认为是先秦到汉代的作品。实际上我当初研究开始就没有把这个当回事,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书籍整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后人把前人的注解窜入正文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古籍校勘上屡见不鲜,并不是一件很稀罕的事。《山海经》经过刘向、刘歆父子的整理,他们父子对《山海经》进行过注解也是很正常的事。正因为这种注解,所以出现了《山海经》字数有所增加的情况产生。这些增加的字数自然就是刘向、刘歆父子所为。而后来的郭璞所看到的版本也不知道被传抄多少次,所以到他手里的时候,正文跟注解混为一体,这也很平常。我只是不明白,像这种注解窜入正文很平常的事,为什么研究《山海经》这一块却没人指出来。
至于全书各部分成书年代先后顺序,有不少人认为《大荒经》最早,《海经》次之,《山经》最晚。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从常识上判断,《五藏山经》跟《山海图》是同时著述的,《五藏山经》跟《山海图》相辅相成,互为引证。而《海经》和《大荒经》则是对《山海图》的解读,为后世著述。因为《海经》和《大荒经》为后世著述,所以出现了不少后世的地名。在改朝换代过程中,新政权占有了旧政权的一切资源,自然也取得了《山海经》。但新旧政权使用的文字不同,新政权得到《山海经》之后,自然要把之前的文字做个翻译整理。这样,在传抄翻译过程中,传抄者误把《五藏山经》中之前批注的文字当成正文抄写下来,而这些批注的文字更是直接涉及到当时的地名,所以这也是后世研究者误认为《五藏山经》时代最靠后的原因。
去掉后世窜入的文字,从风格来看,《五藏山经》文字风格颇为质朴,叙述简略,用词紧凑,体现出早期文字存在的状态。而《海经》、《大荒经》的文字则更有华彩,语言更详细,语句更长,也更好地反应出文字不断由简短向复杂,由质朴到文采的发展规律。
日期:2016-02-19 12:10:30
这次进行的国土勘测无论是几千年前还是当今时代,都是一个宏伟庞大的工程。《五藏山经》共分为五个方位,每方山经都派出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条线路。至于具体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略做估计,《五藏山经》的记录小组应该是跟随治水部队而行,全程参与治水的各个环节,对地形地貌、河流山川进行仔细勘测,所以才得出如此精确的数据,绘制出如此完整而详细的地图。
而如此广泛的地理调查,庞大的统计测绘工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目前我无法估计花了多长时间完成,但至少这一两千年的时间总是要的,甚至更长。
当这些事完毕之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山海经》的最初版本,也就是《五藏山经》的原版。作为一份地图,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尤其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科技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地图被奉为“国之重器”。其地位,我认为比传说中的“鼎”还要高,毕竟这是一份真正有效的典籍,而不是“鼎”那种象征性的物件。所以,当新政权推翻旧政权之后,新政权立马组织人对《五藏山经》的文字进行翻译,对《山海图》重新临摹和标注,并且珍藏起来。比如周朝推翻商朝统治之后,如法炮制,再一次进行翻译和临摹。在翻译和临摹的同时,他们除了在《五藏山经》中添加批注外,还对《山海图》上所描绘的情况另外做了一些地理方位解说,并且编成册子,这就是后来的《海经》和《大荒经》部分。
其中对《五藏山经》批注的地方,一部分是很有价值的注解,这部分文字给了我很多查找线索,根据批注文字描绘的特征,有不少山就是这样找到并确定的。另外还有一些历史和神话传说的文字,也对我理清历史线索提供了诸多帮助。
日期:2016-02-19 12:13:50
战国后期,传说周王子朝携带了大量的书籍投奔楚国,后来这部分书籍下落不明,这是一个历史谜案。而据我分析,这些书籍是送到了楚国,目前已经出土楚简其中部分可能就是,比如《容成氏》篇。之所以认为王子朝把书送到了楚国,是因为屈原的诗赋中就大量引用了《山海经》中的词汇,而且他所写的诗赋中的地理方位跟《山海经》是完全对得上的。
《山海经》乃国之重器,所以当时也只有周室才有,各诸侯国没有。诸子百家著作甚丰,却没有哪家引用《山海经》里的内容。而唯独屈原在他的作品当中有不少诗句涉及到《山海经》的内容,其中一个典型的特征体现在使用了《山海经》内容里的词汇,这在诸子百家的作品里看不到的。比如:
《离骚》: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河伯》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天问》:
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
这些都涉及到《山海经》里的内容,其中有大家众所周知的故事情节,也有隐藏在诗句背后尚不为人知的历史,比如“阻穷西征,岩何越焉”这句,只有知道“巴蛇吞象”所在地和上古历史真相,才会明白这句诗的真正含义。这里所涉及的内容都是记载在《山海经》上的批注。春秋战国其他诸子百家都没有提到,自然也就是没看过《山海经》。由此足以证明屈原是看过《山海经》的。
另外,楚国也对《山海经》进行了翻译和临摹,还对《山海经》进行了注释,这些就是让无数后人误解的“见则郡县大水”、“见则其邑大旱”等等。因为这些注解,所以使得后来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在战国。这些注解很多地方都是无意义的,不但使得《山海经》的成书年代遭到质疑,同时也使得《山海经》沾上了巫术的气息。当然,也有有意义的,比如“会稽在大楚南”。
日期:2016-02-19 12:33:35
到这个时候,《山海经》的版本还是完整的,不但文字齐全,而且原图还在。因为屈原在《离骚》中写的内容不但符合《山海经》中的地名,也符合真实的地理状况。既然他的诗符合实际地理状况,那么就可以证明屈原看到了真实的《山海图》。
但遗憾的是,经过秦火之后,《山海经》散佚了。不但原文内容出现缺失,而且地图丢失。因为没有原图,所以司马迁压根看不懂,他只能懊恼地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我这里之所以肯定司马迁没看到原图是因为下面两条原因:
一、司马迁要看到原图,就不会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因为从《山海经》成书开始,几千年都没人说怪物,比如屈原看到原图不但不认为有“怪物”,反而对其进行注解,或是引用到诗歌里。他的诗多次提到跟《山海经》相关的内容,但并没有这类说法。仅过了一百多年,到司马迁就变出许多“怪物”出来了呢?
二、汉武帝曾经派人马沿着黄河寻找昆仑山,最后终究没有查清,于是就指定现在黄河的起源地为昆仑山。不过这个命名并没有让后世信服。如果有原图,汉武帝还犯得上兴师动众寻找昆仑山、积石山吗,地图上不就标注现成的?直接派人过去立碑就行了。
日期:2016-02-19 12:38:39
比较奇怪的是,据说后来晋代的郭璞和陶渊明看到了所谓的《山海图》。郭璞是这么说的:
"图亦作牛形"
"在畏兽画中"
其中"在畏兽画中"是《西山经·羭次之山》注解。至于"图亦作牛形"则不知所考。陶渊明有诗句: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这里无法确定郭璞是不是看到了图,不过陶渊明写得很清楚他看到了《山海图》,但他们具体是否看到了正版的《山海图》就不得而知。不过既然司马迁和汉武帝都没有看到《山海经》原图,那么四百多年后的他们看到所谓的"山海图"就很成问题了。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著名的笑话,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说花大价钱淘到一张唐朝古画:《老寿星骑单车》。他说花了大价钱在网上淘的,但总感觉到哪里不对劲。
这个笑话当然不是真事,但很有意思。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造假很出名的朝代,各种伪书层出不穷。可能郭璞和陶渊明看到的《山海图》就是这种货色吧,就象我们今天看到清人给《山海经》画的插画一样,都是山寨货。当然,也许有人不认同这个说法,不过,等看我破译的《山海经》之后再来对照郭璞的注解就自然知道了。
日期:2016-02-19 12:39:29
既没有原图的指示,同时文字也出现缺失,《山海经》已经失去了地理上的价值。所以被司马迁一语打入冷宫。后来幸亏有刘向、刘歆(后改名刘秀)父子的编校,才使得《山海经》保存下来。也正是有了刘向父子的编校,我们今天也才能够看到《山海经》的残篇。他们这次编校是相当认真的,虽然是残篇,但依然在残篇的基础上给《五藏山经》和《海经》做了梳理,并按照各山之间的里程数最后做了一个统计,即便是错,也依然使得前后数据相符合。虽然他编校之后的《山海经》依然是乱如丝麻,但至少保存了这份史料,功莫大焉。所以,本人今天在这里向刘向、刘歆父子致以崇高的敬意。郑重感谢他,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如果不是他,也许大禹治水的丰功伟业和华夏文明起源的秘密将永远埋葬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