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一聊鄂西考古队的那些事(第一手资料哦~)

作者: 鱼大才子

  五一期间,本屌正好远房亲戚家里有喜事,就回了一趟湖北老家,无意中听到一个故事,觉得非常值得讲出来分享一下。
  先声明我只是根据一位亲历者的口述,把这件事写出来,觉得更多的人应该知道这件事。在叙述的过程中我尽量的保持中立的态度,为了增加一定的可读性,也顺便展示下本屌的才华横溢,我会添加了一些创作的桥段。
  由于这件事里面掺杂了很多的成分,再加上亲历者年事已高,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能感觉他在叙述过程中有意回避了一些事情。至于事情的真假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深究。
  这个故事来自于一个亲戚村里的老头,他终身未娶,是个五保户,据说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非常牛逼的人物,至于怎么牛逼法也没人说得清。

  无意间听说我是大学生,以为现在的大学生还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样,特意找我亲戚说有事情请我帮忙。
  估计以为外面来的人都比较牛逼吧。我心说无非就是帮忙填个什么表之类的,最多也就是帮忙写个遗嘱啥的吧。于是乎,热心的本屌就去了……。
  到老头家的时候,老头在火堆上面煮了一砂锅的肉,还打了两瓶当地酿的高粱酒。
  我也没客气,估计他常年一个人也寂寞的很,跟他喝了两杯就问他什么事。
  没想到,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50年过去了,按照相关解密规定,这些事情终于可以被说出来了。
  日期:2016-05-16 21:16:00
  惊出本屌一身冷汗,我心说他可千万别跟我说他知道什么惊天大事,弄不好我知道的太多了会不会被追杀啥的,一时间谍战剧里各种桥段飞快的往外冒,本屌也是脑洞很大的人,听他这么说,觉得这老头肯定有点啥秘密藏着掖着,就让他接着讲。

  老头姓于,用村里话说,就是外姓人,因为我亲戚那个地方是个少数民族,整个村基本就是原来的寨子演变过来的,前几十年,几乎都是姑娘不外嫁,小伙不外娶,再加上环境比较恶劣,鲜少有外人来定居。
  日期:2016-05-16 21:34:00
  老于回忆说那是在一个仲夏,时间自然是五十多年前,根据我推算,应该是在1970年前后。
  有天晚上,他正在床上睡觉,约莫三点来钟,忽然大门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老于那时候还年轻,估计也有点起床气,对着门外就吼道:报丧啊!门都要敲碎了!
  门外明显楞了下,跟改正错误似的,重新敲了几声,不多不少,三长两短。

  老于心里一愣,三长两短!太不吉利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那年头,深更半夜敲门一般是不敢随便开的,说不定就冲进来一群啥啥啥人,不问青红皂白把人给绑了,直接剃阴阳头,第二天早上送去游街。
  老于蹑手蹑脚的站在门口,想听听门缝外面有没有什么动静。
  隔着门缝,外面的人跟能看见他似得,在他耳边轻声道:叨扰您呐,来河子咯。
  日期:2016-05-16 21:42:00

  老于后退了两步,一听那是道上的切口,声音还有几分熟悉,大概翻译过来意思就是,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是朋友。
  他警觉的觉得有些诡异,想了想对门外回了一句:树大根深不歇无名之鸟!
  对方显然被镇住了,这是老于以道上的话拒绝对方,意思是我这里非常牛逼(额,书读的少,想不出好的形容词),你不报上姓甚名谁我是不care你的。
  对方无奈的沉默了半响,接着就响起脚步离开的声音,还不忘笑着回了句:枯摊浅水何来海内之鱼?
  这句是在嘲笑老于连门都不敢开,算什么英雄好汉。
  老于也年轻气盛,气的穿上裤子就开门追出去要骂,借着屋里煤油灯的光亮,他看见门口的台阶上用一块手表压着张字条。字迹歪歪斜斜的写着:

  老于,我是胖子,你大学也上完了,我在考古队里给你谋了个职,弄了个铁饭碗,你是知识青年,国家的栋梁,应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日期:2016-05-16 21:56:00
  字条上的胖子是老于小时候的邻居,小时候因为是乡下搬进城里来的外地小孩,常常周围的小孩组队打他。
  有一次六个人来打胖子,老于遇到了,冲上去想帮他。结果老于和胖子一起被打了一顿。
  老于那时候只知道胖子姓万,开始认识的时候说过他的名字,后来给忘了。
  扯远了……
  老于看完字条苦笑着摇了摇头,那个年头,背景不像现在这样有用,一个铁饭碗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也没把胖子的话当真。谁知道两天以后他竟真的收到了去往鄂西考古队的通行证明和介绍信。
  日期:2016-05-16 22:12:00
  老于心说,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时候做做好事,想不到居然捡这么个大便宜。
  他没多想就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说实话,那年头也没多少能供年轻人选择的,当兵这种好事轮不到老于这种成分的人。
  当然,也幸亏他没去当兵,才留下了这么一段精彩绝伦的故事。
  这一路上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总之就是火车换汽车汽车换拖拉机,颠簸了三天,终于来到了鄂西大山的深处。

  日期:2016-05-16 22:16:00
  额,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我亲戚家那里,是个土家山寨,那时候交通闭塞,没有通讯。
  在拖拉机司机的指点下,老于顺着山间的小道往深山里走去。
  往前走了大约几公里,顺着山路就看到一个矮瘦的年轻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抽烟,那个烟散发着一种难闻的味道,那个小伙头仰着看着天,手臂撑着上半身倾斜着,旁边竖着着一根一人来高一的木棍,一头磨得发亮。

  老于上去递了根‘哈德门’,问道:哥们,这里有个外面来的考古队你知道往哪走吗?
  日期:2016-05-16 22:22:00
  那年轻人,吐了吧唧,穿着一件浅蓝色棉布衬衫,目光慵懒,脖子和脸晒的黝黑发亮,像个猴子似的。
  老于认真大量了下,发现年轻人的衬衫上依稀看能辨认出左前胸斑驳的用油漆写着2815田园考古几个字。

  老于一下子心里就有数了,应该是队里派来借他的人。
  他丢掉快抽完的烟卷,站起来拍了拍衣服下摆,敷衍的一笑:同志你好,我姓王,是阎教授的助理,我是专程来接你的,欢迎你加入2815考古队。
  说着就伸出黑乎乎的大手要握手。
  日期:2016-05-16 22:47:00
  老于赶忙很客套的握住年轻人的手:王助理,我是新来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于寅生,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老于还想再多客套几句,那年轻人一指远处的山顶方向,把他让到前面,说道,你开路,我打狼。争取天黑前赶到营区,于大学生……
  他说到最后四个字的时候明显咬着字一字一顿,显得有些阴阳怪气。
  然后他把他的那根棍子往肩上一扛,就低着头一言不发,活像个电视里的孙猴子,老于心里暗想这什么助理啊,不如叫王猴子更贴切。

  日期:2016-05-16 22:49:00
  老于打量了一下王猴子指的山峰,远处山峰最高处,有一块细长的巨石竖立在山顶,与两边山坡裸露出来的岩石不同,这块巨石长满了墨绿色的植物,下午的太远照射在上面,反射着莹莹的绿光,像一根巨大的青铜柱。两侧的山峦地势平缓,从左右包围着主峰,中间有一个凹下去的平地区域,形成一个几避风的夹角,几顶行军帐篷就分布在平地上。不用说也知道那里肯定就是考古队的营区了。

  走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考古队的营区,老于把随身行李往地上一扔,无力的瘫坐在一顶行军帐篷前。
  一个农民模样的老头走到他面前满脸堆笑的打量,老于好歹也是城里来的人,厌烦的看了他一眼,把头扭到一边继续大喘气。
  “小伙子,你这身子骨可干不了浑天活啊。”老头冲他一乐,露出一口大黄牙。“你就是新来的大学生吧?”
  日期:2016-05-16 22:51:00
  浑天活是盗墓的一种称谓,因为过去挖坟掘墓的盗墓贼都是晚上干活的,后来从某一个朝代开始,官府专门成立了队伍,最早的团队基础成员就是就是收编的盗墓团伙,后来这个称谓就这样在考古队沿袭了下来。
  日期:2016-05-16 23:05:00
  老于看这个人一身土布衣裳,全身上下脏兮兮的满是污垢,挎着个军用水壶,最讨厌乡下人无聊问东问西瞎打听了,不由得有些厌烦的反问:这穷乡僻壤的,不是来工作难道我来郊游啊?
  对,也对。老头也不恼,背着个手,满脸堆着笑继续打量他,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老于一下子就火了,冲着远处正在忙着准备发电机的王猴子高声嚷道:王助理,来带我去见见你们管事的!

  日期:2016-05-16 23:14:00
  那个王猴子在远处应了一声,老于没听清,,站起来正要向发电机走去,老头不识趣的挡住他的去路。
  他伸出一只软绵绵的大手:鄙人阎树山,你要找的管事的就是我了。
  老于定睛一看,他虽然外形乡土,但手上丝毫没有干粗活的人特有的老茧,还带着一串黑色的曜石手串。
  暗叫不好,这是看走眼了啊,老于也顾不得面子赶忙换了副讨好的嘴脸一把握住伸过来的手。“不好意思阎教授,我是新来的,还不认识您,您管叫我小于就可以了,以后工作方面还请您多多指教。”
  王猴子从远处跑了过来,指着老于说:“阎叔,这就是今天新到的大学生。”
  日期:2016-05-16 23:17:00
  老于赶忙从怀里掏出胖子寄给他的介绍信递给阎教授。

  教授随便扫了一眼,就对折起来,掀开身后的帐篷走了进去,王猴子在后面推了他一下,示意他跟了进去。
  “想必来之前上面应该跟你说过了这边的情况了吧?”
  老于露出一个天真的眼神道:我知道,这边是考古队,我专业是学的土木工程,应该能在挖掘固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授摇摇头说:“这里可不是你平常见到的考古队,跟外面规矩不一样,你要慢慢适应这里的工作。”
  他一听就有点不舒服,刚来就开始讲规矩了,这估计是要报复刚才轻视他。这老头看似笑呵呵的,话里话外都暗藏玄机。
  说着他就站起来,然后握手说:“把王助理叫进来,让大强带你去安排住宿,先休息下,一会到食堂开饭。”
  阎教授说起正事来节奏太快,还没搞清楚状况老于就被一个叫大强的带着去了另外一个营帐里。
  日期:2016-05-16 23:27:00
  大强带他穿过一个堆满杂物的仓库,一指角落里一张行军床:“你睡那里。”转身就快步离开了营帐。
  老于把行李扔在脏的发黑的行军床上,转身打量帐篷的陈设,正好看见一个穿着一件迷彩短袖的女人走进来,她看盯着老于看了一眼,像打量一件货物一样目光从他身上一扫而过,从头到尾面无表情,低头抱了个铝合金设备箱就匆匆转身走出去了。
  一切发生的太突然,老于也是二十多岁的小伙纸,对女孩还是有点兴趣的。
  没想到这种野外工作还有女人参与,他好奇的赶紧跟了上去想看个究竟,正好跟进来的王猴子碰了个对脸,他皮笑肉不笑的看着老于:“开饭了,大学生同志。”
  日期:2016-05-16 23:39:00
  跟着王猴子后面来到了另一间帐篷,阎教授已经坐在餐桌旁的椅子上跟刚才看见的女人还有大强在一起研究一张桌子上摊开的地图,

  老于凑上前去看了一眼,上面都满满的都是一圈一圈曲线的等高线,各种数字错综复杂的标示在上面,旁边还有一些手写的注释,都是看不懂的文字,感觉像是藏文的一种。
  日期:2016-05-16 23:43:00
  阎教授客套的站起来,道:这是省里新来的大学生,以后就跟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了,大家欢迎。
  说着就自己鼓起来掌,结果旁边人都一言不发的各自做自己的事去了,弄的教授一阵尴尬。
  老于也是个谦虚的人,赶忙上去,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这两位想必你都见过了,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教授一脸和气,一指坐在旁边面无表情的女人。“这位是我们地形测绘方面的专家,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

  “阎叔,我们继续吧。”教授还没介绍完马上被旁边冷着脸的女人打断了。
  日期:2016-05-17 02:16:00
  我坐在一边百无聊赖的听他们讨论的都是我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扫了一眼整个食堂,一共也没几个人,稀稀落落的坐在各个角落,本以为能见到胖子,可是他似乎不在这里。
  这里的人个个都奇奇怪怪的,王猴子见面就揶揄我,这个女人又是整天冷着个脸像个尸似的面无表情,教授也没个教授样,真不知道我是不是来错地方。我也懒得想那么多了,又饿又累,简直都快要昏倒了。

  终于,他们讨论完了,我草草的吃完晚饭就回帐篷睡觉了,一觉睡到第二天天没亮,就听见有人已经进来开始整理东西了,钢管和各种装备碰在一起发出砰砰的闷响。我赖了几分钟,还是被王猴子拎了出来,收拾好东西出帐篷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背着背包在等我了。
  天还完全是黑的,我们一行人排着一字队伍打着矿灯往东边的山岭上走去,队伍依次走着那个冷脸女人、大强,教授,我,王猴子依然扛着棍子走在最后。一路无话,只有深山里不时传来野兽的喊叫,让我有点心惊胆战。
  半响功夫,我们已经攀着山路来到了山岭顶上,那个女人在一棵歪脖子树旁边停了下来,自己卸下帆布桶包,从里面一件件往外拿装备。
  日期:2016-05-17 02:26:00

  一路手脚并用的攀爬上来,加上又是负重,我已经累的不行了,暗自庆幸幸亏路不算太远,不然教授该说我吃不了苦了。
  大强借着矿灯微弱的光线熟练的开始把钢管一节一节的组装起来,这种钻探专用的钢管一般是用生铁做的,非常结实,为了方便携带都被切割成适合装在包里的长度,两端铸上螺纹和螺口,需要用的时候只要直接把两根旋紧,然后锁上暗扣就能拼出非常长的工具,十分顺手。
  教授走到树后面,蹲在地上开始拿手扒拉,王猴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他的棍子一头装了把开山镐。
  教授把地上的杂草扒干净了,用脚在地上踩了一个位置,王猴子上去就开始挖,一时间砂石乱飞,被他挖出来的碎土被风吹的糊了我一脸。

  日期:2016-05-17 02:33:00
  我赶紧退到一边抹了把脸,睁开眼看见大强也拿着洛阳铲走上去,大强一看就是常年跟王猴子配合的,两个人十分默契,一个挖,一个把挖出来的土铲到一边堆成一堆。不一会土就堆成了一个小金字塔,这些泥土里没有一点石块,全是松软的泥土……
  我注意到王猴子并不是在一个地方挖,而是笔直的挖了一条一人多宽几十公分深的沟,方方正正一直向山势的高处延伸。教授背着手跟在后面弯着腰观察,不时抓起一把泥土凑到鼻子边嗅。
  我也学着教授的样子抓了一把泥土嗅了嗅,发现跟普通的泥土并没有什么区别,带着一股泥土的腥味。
  这时候那个冷脸女人走上前,把手里抓着的一把老式的折叠工兵铲递给了教授,在教授耳边耳语了几句,教授点了点头,一扬手道“停!”
  日期:2016-05-17 14:35:00
  王猴子和大强都停下手中的活围了过来,教授用力把工兵铲插进泥土里,旋开工兵铲柄上的金属盖,从里面扯出一个用塑料包的严严实实的袋子。撕开塑料袋,只见里面是一张卷成桶状的帛书,边角有些残破,看起来应该有了相当多年历史。
  教授用矿灯照着帛书来回踱步,沉吟了一会,突然好像有了新发现。把帛书往腋窝下面一夹,就蹲下来在他的桶包里翻了起来,几下就翻出一个包着牛皮的方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精致的罗盘,黄铜的盘面在矿灯的照射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日期:2016-05-17 14:39:00
  教授一指王猴子,他马上会意的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卷红色的棉线,把一头递给大强,然后一步一步的后退到歪脖子树旁边站好。教授端着罗盘走过去把罗盘的中心往线上一靠,招手让大强左右调整了一下位置。
  教授满意的点下头,俯身从线下面钻了过去,盯着罗盘一步一步挪动,走了大约七八步,回身对着那个女人露出一个征求的眼神。
  那个女人依然面无表情没有给任何反应,教授只好作罢,招手让猴子过去,低声吩咐了几句。
  王猴子转身就招呼大强,两个人在教授刚刚站立的地方挖了起来,这次他换了洛阳铲,跟大强两个人轮流对着一个位置挖了个40公分左右的圆坑,不一会就已经下去了四节钢管。
  日期:2016-05-17 14:45:00
  他们俩一直不停的挖了大约半个小时,天开始放亮,突然听到铛的一声脆响,显然是铲头碰到了硬东西。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紧接着都围了上去,大强拆下铲头,钢制的铲头竟然活生生的被碰掉了一个角。
  教授端详了一会,露出茫然的神情。不知道谁说了句,应该是挖到底了。
  教授低着头沉默了几秒,蹲到一边地上认真查看起来刚刚挖出来的一胚一胚的泥土。大强和王猴子显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往下挖出来的泥土每一段都采了一个圆柱形的小样依次摆在地上。教授来回看了几遍,最后停在两个明显颜色有过渡的地方端详起来。

  王猴子道:“阎叔,我感觉有蹊跷,怎么挖着挖着就成了生土?”
  大强也附和道:“对啊,我看这里分明就是个障眼法,真正墓室肯定在其他地方。”
  日期:2016-05-17 14:58:00
  王猴子提到的生土熟土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听说过,如果一个地方的土被挖出来被太阳晒过氧化过就会跟本来的土的颜色和味道上不一样。
  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一般都是像王猴子这样先打探槽查看表面土层,找到生土和熟土的分界线,然后再测量出熟土的东西和南北距离,根据熟土的占地面积大致就能判断出墓室的规模。
  一般来说根据古代的风俗习惯,只要从东西方向的正中心打下去几乎百分之百能进到主墓室。只不过我听说的这些经验是来自于胖子早年收古玩打交道的盗墓贼讲的。正规的考古队应该是先打探坑,然后一层一层的揭开封土堆,一直挖到主墓室,把整个古墓整体挖掘出来。
  教授显然有点失望,坐在地上一言不发,沉默了半响王猴子站起来走到教授面前不甘心的说“我一个人下去看看。”
  日期:2016-05-17 19:28:00
  大强在旁边说道:“一个破坑,有啥好看的,我看咱们还是赶紧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教授犹豫了一会,从地上捡起刚才的帛书,认真的翻看了半天,一个人自言自语不知道在说什么。
  猴子捡起帆布桶包,从里面翻出尼龙绳和一些登山扣,自己做了一个类似攀岩装置的东西,拿绳子一头栓住腰,把另一头往大强手里一塞就往探坑走去。
  大强跟上去想阻拦被教授叫住了,只好站在离探坑一两米远的位置找了个可以蹬脚的位置,用力的跺了跺地面。

  然后将剩余的绳子往肩上一挎,两只大手抓住绳子身体略微后仰,一点一点的在王猴子的口令下缓慢的放绳子,大约放了有十几米,王猴子的声音已经有点模糊了。
  又下去了几米,突然,绳子一松,大强一个措手不及,狠狠的摔在地上,绳子断了。
  我跟教授都惊呆了,顾不得倒在地上的大强,够到洞口,用矿灯往里面照,发现洞口深不见底。
  教授急的狠狠的瞪了一眼大强,对着洞口高声的喊道:“你还好吗,下面什么情况?”
  过了一会,下面传来王猴子的声音:“我没事,就是有点不对劲!”
  教授还想问什么,大强在旁边插嘴喊道:“有事上来再说吧,别着急,我把绳子扔给你。”
  说完就把剩余的绳子一股脑全部放了下去,我眼快也没来得及抓住绳子头,看见一串绳子飞快的消失在黑暗深处。转过头像看白痴一样看着大强。

  日期:2016-05-17 19:38:00
  教授一看大强把绳子全部扔了下去,也顾不得形象,训斥道:“我的队里怎么会有你这种傻逼,你去帐篷里找找是不是昨天把脑子掉那早上忘了装回去了?”
  大强知道做错了事,也不敢回嘴,哭丧着脸一个人蹲在离我们远远的地方看着我们。
  教授还想对王猴子说什么,突然听到王猴子在下面一声惊叫,再喊就怎么也没有回音了。
  三盏矿灯对着下面的深处照还是什么也看不见,黑乎乎的洞口把所有的光线都吸收了,洞里像死一样沉寂。
  翻看了几个人的包都没有再找到一根绳子,我急中生智,赶紧把洛阳铲接上钢管一节一节的往下放,看能不能把王猴子拉上来,结果,钢管一根一根的直到全部用完也没能伸到底。
  教授不甘心的拿着洛阳铲在洞里搅拌,连胳膊都伸进去了也还是没能够到,懊恼的对着洞口一遍一遍的喊着王猴子的名字。
  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我们几个人都沉默着坐在树荫下面,大强知道犯了大错一遍一遍的抓着头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