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世界民族源流史
作者:
麟剑
第一篇 闪米特人
一、闪米特人的族源
在人类学与民族学领域,今日西亚、北非和非洲之角部分地区操闪米特诸语言的数十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闪米特人(Semites),我国史料 中也称“闪族”或“塞姆人”。根据《旧约全书•创世记》所载传说, 挪亚的长子名“闪”,其后裔便是“闪米特”。从种族上划分,闪米特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支系,是白种人的一个支系。
闪米特人的族源问题,一说来自高加索与印欧人原始家乡相毗邻的某个地区,也就是说在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北部地区,按照此说,闪米特 人如何扩散到阿拉伯半岛、北非及非洲之角,历史证据不足,所以持此说的学者不多;大多数学者研究后认为,古闪米特人以畜牧为生,其发祥地在非洲的撒哈拉北部地区,七八千年前,撒哈拉地区并非像今日一 片沙漠,而是江河横流,水草肥美,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柏柏尔人、闪米特人还有苏丹尼格罗人的发祥地均在这个地区,大量的考古 资料已经证明了这些观点。然而,约在前五千年纪,撒哈拉地区气候剧变,湿润变为干旱,江河断流,草原退化,开始了沙化过程,为此,古闪米特人陆续通过西亚和北非的地峡迁往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这个时期他们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民族共同体特征,讲相同的语言,聚居同一 地区,有相同的崇拜特征、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至前三千年纪初,闪米特人按语言明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开始向阿拉伯半岛整个地区扩散。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北部,操阿卡德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和交往中排挤了对方语言。自前3200年至公元初,这支闪米特人的代表是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他们实际上也是两河流域文明的缔造者。
西闪米特人分化为许多族体,本身又分为三个分支,比较复杂。 其一为西北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族,最早的代表是阿摩里特人、迦南人、乌加里特人。约在公元俞二千年纪后期,又分化出腓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 亚奥迪人等。其中腓尼基人的一支曾迁至北非,一度成为北非和地中海各岛屿的支配力量,这就是历史上的迦太基人,其基地在今突尼斯北中部。
其二为中支,公元前二千年纪至公元前一千年纪,他们的代表是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公元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当时强大的阿拉伯人走出阿拉伯半岛,开始了闪米特人的最大一次迁徙和扩散的活动,他们在西亚散布到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科威特以外,又一次通过亚非地峡扩散到整个北非地区,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西撒哈拉和毛里塔尼亚,进入北非的阿拉伯人对当地土著柏柏尔人开始了阿拉伯化过程,主要特征是讲阿拉伯语和信奉伊斯兰教。
其三为南支,系指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各族,古代代表有马因 人、萨巴人、卡塔姆人、哈德拉人等,曾建立相应的古国。本支的一部分约在公元前7世纪跨越红海到达非洲之角,此乃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人的祖先,曾建立阿克苏姆王国,一度成为非洲之角的支配力量。现在 属本支的民族有阿拉伯半岛印度洋沿岸的马赫里人、沙赫里人、哈苏西人、巴萨里人、索科特拉岛的苏库特里人,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安哈拉人、蒂格赖人、蒂格雷人、古拉格人等。
日期:2016-03-16 09:10:51
二、阿卡德人
阿卡德人原来是属于塞姆语系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前3000年代,他们从叙利亚草原进人巴比伦尼亚的北部,与苏美尔人混居。公元前2400年,当乌玛的卢伽尔扎吉西企图统一南部苏美尔各邦时,居住在北方的阿卡德人崛起并建立了阿卡德王国。在国王萨尔贡一世(公元前2371一前2316年)的统率下,阿卡德人南下对苏美尔人发动了34次战争,打败了乌玛及其同盟者的军队,最后征服了苏美尔各城邦。
萨尔贡一世英勇善战,他不仅统一了整个巴比伦尼亚地区,还对叙利亚、伊朗发动了远征。在他统治时期,阿卡德王国的版图到达了扎格罗斯山、波斯湾、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他建立了两河流域第一支常备军,统一了度量衡,并派遣官吏到被征服的地区担任总督,把各地的神庙经济置于王室的统一管理之下,向各地征收贡赋征调劳役。到其孙纳拉姆辛统治时,国王的权力达到顶点,尊称为“神”、“天下四方之王”。这一时期,两河领域的经济也非常繁荣,对外贸易远达印度河流域。
尽管如此,阿卡德王国内部并不稳固,各邦都在窥伺机会寻求独立。萨尔贡一世晚年,各邦就曾发动叛乱,欲摆脱阿卡德的统治。这次叛乱虽被平定,但各地独立势力仍很强大,一有机会就兴兵再起。公元前22世纪中叶,来自东北山区的库提人攻人两河流域,灭阿卡德王国。苏美尔各邦纷纷崛起,在乌鲁克国王乌图赫伽勒的统率下赶走了库提人,以乌鲁克为中心,建立了乌鲁克第五王朝。
乌图赫伽勒死后,其弟乌尔总督乌尔纳姆夺得王位,国家的政治中心也由乌鲁克转移到乌尔,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3一前2006年)。乌尔纳姆在位18年,在此期间,他歼灭了最后一个独立城邦拉迎什,重新统一了整个巴比伦尼亚。乌尔纳姆大力发展王室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并且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这是两河流域第一
部法典,几乎是所有后来的闪族人一巴比伦人、亚述人、加勒底人、希伯来人的法律基础。著名的汉漠拉比法典就是在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可惜的是,这部法典现在仅存残篇。
日期:2016-03-16 19:48:00
三、阿摩利人
阿摩利人的兴起与古巴比伦国家阿摩利人原来也是属于基姆语系的游牧部落,在乌尔第三王朝极盛时期,他们从西面迁人两河流域,开始接受先进的苏美尔一阿卡德文化,逐渐为两河流域的文化所同化,并且成为乌尔王朝的藩属。乌尔第三王朝衰落后,阿摩利各部落纷纷崛起,角逐两河流域。公元前1894年,以苏姆阿布为首的一支阿摩利人进占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中游最靠近的地方巴比伦,利用这里土地肥沃、舟揖便利、扼西亚交通之要冲的有利地势,建立起巴比伦王国,逐渐发展起势力。史称巴比伦第一王朝。
在第六代国王汉漠拉比统治时期,巴比伦王国达到其势力的巅峰。雄才大略的汉漠拉比在军事上征服了伊新、玛里、拉尔萨,并且一度占领亚述和埃什努那,实现了两河流域的首次统一。他还开凿了三条运河,为尼普尔、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伊新等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在汉漠拉比时代,巴比伦王国的对外贸易远达亚述和扎格罗斯山:
汉漠拉比不仅武功卓著,而且文治斐然。在他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仿照乌尔第三王朝颁布的乌尔纳姆法典,利用通用的官方语言和楔形文字书写系统,颁布了一部通行全国的法典,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汉漠拉比法典》。1901-1902年,法国考古队在埃兰的首都苏撒旧址发现了一块黑色的玄武石碑,上面刻着《汉漠拉比法典》的全文。石碑保存非常完整,可能是埃兰人侵人两河流域时搬走的。石碑的上部是一幅精美的浮雕,太阳神沙玛什端坐于宝座之上, 正向汉漠拉比赠授权杖,象征着古巴比伦王国的君权来自神授。石碑的下部是用楔形文字刻成的法典全部内容: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赞美了国王的功德,说明了颁布法典的目的是秉承神意,“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让正义之光普照大地”;正文部分是具体的条文,共zsz条,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诉讼手续、盗窃处罚、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关系、商业借贷、债务、财产继承、伤害赔偿、婚姻、奴隶买卖,等等。结语告诫人们循规蹈矩,遵守法律。《汉漠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法典之大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的分化,以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古代两河流域法律同态复仇的特征。对后来的亚述、加勒底、希伯来人的法律都很有影响。后来的犹太人的《摩西十戒》,其主要精神,就是从《汉漠拉比法典》中搬过去的。《汉漠拉比法典》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法典。
汉漠拉比以后,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巴比伦的势力衰落。从公元前16世纪初开始,巴比伦先后经历了由伊新人建立的“海国王朝”(史称巴比伦第二王朝,公元前1596一前1518年)、加喜特人建立的巴比伦第三王朝(公元前1518一前1165年)和亚述人建立的巴比伦第五王朝(公元前729一前626年)的统治。直到公元前7世纪,加勒底人重建了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的政治统治才重新回到了当地人的手中。
日期:2016-03-17 16:31:41
四、加勒底人
加勒底人是塞姆语系人,在亚述称雄时从东南进人两河流域,与当地的阿卡德人、阿摩利人混居。公元前626年,加勒底人的酋长那波帕•拉萨尔兴兵建立了加勒底王国,史称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05年,加勒底人与米底结成的反亚述同盟,共同灭掉亚述人的帝国。从此,加勒底人和米底人共同称霸西亚。就在灭亚述的同一年,加勒底人又在叙利亚打败了埃及军队。以后,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加勒底人又攻取巴勒斯坦,灭犹太王国,占领了耶路撒冷,并把大量犹太人迁往巴比伦为奴,这就是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
尼布甲尼撤二世时期,是新巴比伦王国的鼎盛时期。尼布甲尼撒大兴土术,不仅扩建了首都巴比伦城,使它成为西亚最壮观的城市,并且还在两河平原上修了一道长城,以防范昔日盟友米底人的进攻。加勒底人的王国在历史上持续了88年,经历了七王的统治,但除了尼布甲尼撒二世以外的几个国王都是昏庸之辈,军人和祭司控制了国家权力和国王的废立,致使国力衰微。公元前538年,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国进兵两河流域,祭司集团开门揖盗,把波斯人引人城内。巴比伦从此被并人彼斯版图,结束了它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
加勒底人留给后世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也许要算空中花园。这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取悦他的米底籍王后、体恤她的思乡之情,而在首都巴比伦城中修筑的。空中花园修建在王宫内一系列塔庙的顶端,上面用石板筑出台级,铺以芦苇、铅板和沥青进行防水处理后,栽种上树木花草,提幼发拉底河水进行灌溉。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可惜的是,在古典作家的笔下得到详尽描述的这一古代世界的园艺奇观却未能保留下来,今天的人们只能根据古典作家的记述想象它当年的景象了。
日期:2016-03-18 22:37:13
五、亚述人
亚述人也是阿摩利人的一支,公元前2000年初,从叙利亚东部进人两河流域,在位于两河流域的北部、底格里斯河的中游地区建立了国家,史称“古亚述”。亚述人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起了发达的商业,在西亚一带建立起商业殖民据点,进行广泛的贸易活动。在著名国王沙姆希亚达得一世(公元前1813一前t7st)统治时期,亚述的版图从扎格罗斯山区一直伸展到幼发拉底河中游,成为两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汉漠拉比帝国崛起后,亚述的势力一度衰落,为两河北部胡里安人的王国米丹尼所控制。
公元前1400年左右,米丹尼受到小亚细亚国家赫梯的打击衰落下去,亚述重新崛起,史称“中亚述”。在国王提格拉•比利萨一世(公元前1115一前1077)统治时期,亚述征服了巴比伦、腓尼基和巴勒斯坦。但不久,亚述又被属于塞姆语系的另外一支阿拉米亚人所征服。
公元前10世纪,乘西亚一些国家相继衰弱之机,亚述人再次崛起。他们利用从伊朗、稗路支弄来的铁器和米底高原的马匹,建立起一支包括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牛兵、攻城兵,轴重兵、工兵等专门乓种的常备军。这支军队配备着铁制的刀枪,盔甲、战马、攻城器和投石器,战斗力大大提高。在提格拉•比利萨三世(公元前746一前727)和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1一前705)统治时期,亚述人金戈铁马,征骑四出,先后征服」‘小亚细亚、膝尼基、以色列、巴比伦、阿拉伯半岛、埃及和埃兰,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但是,亚述帝国的统治并没有长久,他们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采取的血腥手段—对战俘甚至平民施以残酷的刑罚,剥皮、割耳、割鼻、割生*器、钉火刑柱等—激起了各个民族的仇恨和反抗。公元前655年,埃及首先摆脱亚述的统治,伊朗高原兴起了强大的米底,进人巴比伦的加勒底人也兴兵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12年,在米底和新巴比伦建立的反亚述同盟的联合夹击之下,亚述军队彻底失败,首都尼尼微遭到洗劫,居民悉数被卖为奴隶。亚述帝国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亚述是个尚武的民族,在文化上建树不多,但却善于利用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就。他们的文化受到邻近民族的很大影响。亚述的许多王家铭文是用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写成的。他们的建筑也利用了腓尼基人的建筑艺术。如果说亚述人自己对世界文明有什么贡献的话,那么它是在军事政治制度和统治术方面。亚述人首创了行省制度,将被征服的地区划为若干行省,由总督、首席法官和包税人共同治理,三者之间不相统属,分别对国王负责。为了防止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亚述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对在其本土难以管辖的民族,强制性地迁移到习俗不同、四邻陌生的异地他乡。萨尔贡二世就曾把以色列的十个部落迁往米地亚。亚述的军事组织和行省制度为后来的波斯、罗马帝国所沿用,而它的移民统治政策也对新巴比伦的统治产生过影响。
亚述首都尼尼微是古代世界最豪华的都城之一,不仅建筑富丽,街道宽阔,交通方便,还有规模宏大的国立档案馆,内藏大量国家公文、经济表册、历史记录、天文医药书籍以及神话诗歌类文学作品的泥板文书。亚述人把自己看成两河领域古代文化的保卫者,从各地搜集有关两河流域过去的文学名著,保存在尼尼微图书馆。亚述帝国灭亡后,尼尼微这座古代世界最豪华的都市成为一座空城,在风沙侵蚀下成为一片废墟。直到近代才被考古人员重新发现。现代国际学术界之所以将研究两河流域历史文化的学问称为亚述学,就是因为有关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发掘出来的尼尼微图书馆的大量楔形文字的泥板文书和古代铭文而保存下来的。正是通过这些古代文献,现代人才领略到古代两河流域历史文化的真实风貌。
日期:2016-03-19 10:04:32
六、腓尼基人
〔一〕、腓尼基
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是地中海东岸的一块狭长的沿海地区,东起黎巴嫩山,南连巴勒斯坦,北接小亚细亚,背后靠山,前面临海。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排尼基人只能向海讨生活,因而造就了腓尼基人航海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
腓尼基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居民,可能是来自高加索的胡里特人。后来,操闪米特语的迦南人来到这里,与胡里特人混居。腓尼基人可能就是他们的后裔。腓尼基人自己认为他们的先世来自波斯湾。
“腓尼基”一名,一是指腓尼基人从贝壳中提取的紫红色的颜料,二是指腓尼基海岸生长的一种棕桐树,最早见于埃及文献,写作“腓尼赫”。希腊人把它称为“腓尼基”,意为“紫红之国”。约当公元前28世纪,腓尼基人开始在地中海沿岸筑城而居,发展起许多城市国家。重要的有乌加里特、毕布勒、西顿、推罗等。这些城邦既因为各自利益和地区霸权互相攻伐,又受到邻近的埃及、巴比伦等大国扩张的影响,势力潮起潮落。公元前10世纪,推罗崛起。在国王希拉姆一世时(公元前969一前936年),推罗大肆对外扩张,曾进军塞浦路斯,远征非洲,在那里建立了重要的商业政治中心。公元前8世纪末,腓尼基被亚述征服,以后又为加勒底人所控制。波斯帝国兴起后,腓尼基又臣服于波斯,为波斯帝国提供海军。直到公元前332年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灭。
腓尼基人造船和航海技术非常发达。很早就开始了海外殖民,在地中海中部、小亚细亚沿岸、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北非的迎太基、西西里的帕勒摩、西班牙的加的斯和马拉加等地,都建立了殖民城市。由于善于航海,腓尼基人享有“勇敢的航海家”之美称,它的水手常常被大国征用。公元前7世纪,一批腓尼基水手受埃及二十六王朝法老尼科的委托,完成了历时三年环绕非洲的航行。
腓尼基人不仅长于航海,而且还精于工商。腓尼基人善于制造玻璃及金属器皿,搪瓷花瓶、装饰品、珠宝、武器制造无一不能。腓尼基的妇女,尤其擅长刺绣,她们的绣品,花样繁多,色彩绚烂,人见人爱。而在所有产品中,紫红颜料更是胖尼基人的专利。借助舟揖之便,腓尼基的商船频繁往来于地中海、黑海、塞浦路斯、非洲和西班牙海岸,把自己的产品运到这些地方进行销售。为了贸易的方便和安全起见,他们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不少要塞,著名的有加的斯、迎太基、马塞、马耳他、西西里、撒丁和科西嘉。在古代,腓尼基人的商业十分兴旺,城镇居民多从事商业,不仅经营本地的产品,还利用它有利的自然条件和航海技术、范围广大的商业网点,从事海上运输和中转贸易,转卖从外地贩来的商品,是古代优秀的商业民族。
长期从事海外贸易,使腓尼基人接触到当时世界的各种文化。善于吸收消化和融合各地优秀文化的腓尼基人,把从埃及、克里特人那里学到科学和艺术加以改进,又传授到希腊、非洲、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无形之中,成了古代世界的个文化传播者。
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吸收埃及字母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某些元素的基础上,对它们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腓尼基人自己的拼音文字,并将这套腓尼基文字传播到世界的许多地区。
公元前2000年中,腓尼基北部和南部出现了两种文字,北部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影响,字母是楔形的,共29个,都是辅音。南部受埃及文字的变体西奈字母的影响,字母是线形的,共22个,也没有元音。以后,南方的线形字母在吸收楔形字母的某些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简便易行的拼音字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腓尼基字母形成后,向西传到希腊。希腊人对它进行了改造,加进了元音,创造出更为完备的希腊字母。以后,腓尼基字母又有通过希腊传到意大利,演化为拉丁字母和伊达拉里亚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构成了现代欧洲各国文字的来源。斯拉夫文字就是从希腊文字演化而来的。向东,腓尼基字母传到了高加索一带,发展成阿拉米亚字母和希伯来字母。以后,阿拉米亚字母又发展为厥鲁文、梵文、阿拉伯文、突厥文。由突厥文又演化出蒙古文和满洲通古斯文。可以说,现代世界的大多数字母文字都受到了腓尼基文字的影响。尽管现代学者发现,最初使用拼音文字的人并不是腓尼基人,而是西奈人,但仅就文字传播这一点,腓尼基人就在世界文化史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日期:2016-03-20 08:57:29
(二)、迦太基
腓尼基人最初居住地中海东岸(今黎巴嫩地区),以擅长航海和贸易而闻名占代世界,在地中海东岸建立了若干城邦。随着埃及新王国的衰微,约在公元前to世纪,腓尼基人沿地中海西向对外殖民扩张,在北非沿岸的一些海峡和近岸岛屿建立新的居民点,并发展为城邦,其中以迦太基的崛起最为突出。
迦太基(腓尼基语意为“新城”)位于今突尼斯城附近,紧扼东、西地中海的交通要冲,倚靠突尼斯海湾为天然良港,地处肥沃的河谷地带又便于发展农业。新城邦始建于公元前814年,当时地中海东岸的诸城邦纷纷衰败沦为巴比伦帝国的附庸,加之希腊人迅速兴起向西地中海扩张,致使腓尼基人集中精力维护和加强自已在迦太基的地位,迅速发展为一个雄踞西地中海的强国,半但控制着北非西部沿海地区,还占领了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岛大部、科西嘉、撒丁尼亚和巴利阿里群岛。公元前5世纪,迦太基一度向非洲内地扩张,占据了崩角半岛和南方的大片土地。在同希腊人的长期斗争中,迎太基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以及完备的国家机器,实行寡头政治。立国之初,曾有王位,但国王由选举产生而非世袭。雇佣兵制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支撑着迦太基强国的是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经济,特别是广泛而巨额的中介贸易所带来的滚滚财源。为此,马克思指出,迦太基是“古代的商业民族”,在定意义上可以说,迦太基乃是个贸易帝国。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