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的风 ---说说蒙古西征的那些事(第一部)

作者: 云中之飞雁

  前 言
  公元1206年,蒙古英雄孛儿只斤·铁木真在斡难河畔即大汗位,尊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随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40余年时间,先后向西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征战,史称蒙古西征。
  第一次西征,爆发于1219年,由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帝国大军长驱直入中亚,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Samarkand)。随后,蒙军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于1223年大败钦察和俄罗斯的联军。成吉思汗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兰丁,在印度河流域将其彻底击败。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结束了第一次西征。
  第二次西征,发生在公元1235年~1242年,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诸王王子贵由、蒙哥等从征,因为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军队,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所以也被称为“长子西征”。
  第三次西征,发生在公元1253年~1260年,由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率领,历史上也称作旭烈兀西征。这次西征是蒙古帝国的第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也是蒙古帝国最后的一次西征。
  “大汗经过的地方,除了风,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这是电影《止杀令》一片中,成吉思汗的近侍官刘仲禄对长春真人丘处机说的一番话,可以说形象的反映了蒙古西征的情形。蒙古西征就像一场暴风一样席卷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只不过,这场风是一场带血的风,一场真正的血雨腥风,所过之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人畜绝迹、寸草不生。
  日期:2016-08-17 16:19:29
  蒙古第一次西征
  ---报仇雪恨,剿灭花剌子模

  忽必烈:“爷爷,日落之城快到了吗?”
  成吉思汗:“还很远呢?”
  忽必烈:“等到了那里,我就长大了。”
  成吉思汗:“蒙古人都是在路途中长大的,行走就是说你活着,一直到死。”
  忽必烈:“什么叫死?”
  成吉思汗:“死就是停止不动。”

  忽必烈:“爷爷,我们为什么要一直向前?”
  成吉思汗:“我们的敌人在那边,他们杀了我们的商队,长生天要我来惩罚他们。”
  忽必烈:“我长大了,要替爷爷冲锋陷阵,去追赶你的敌人,推倒那些城墙,让地面长满青草,使你的马能自由的驰骋。”
  这是影片《止杀令》中一对祖孙两人的对话,而对话的主人公分别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孙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灭南宋、一统华夏、建立大元朝的元世祖忽必烈。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到3方面的信息,一是这段对话发生在蒙古大军的行军途中,二是这次行军的领导是成吉思汗本人,三是行军的原因是因为有人杀了蒙古帝国的商队,作为帝国最高统帅、“长生天”的代表,成吉思汗必须要去惩罚那些坏人,好让他们知道得罪蒙古帝国的下场有多么的惨。
  那么,到底是哪位不长眼的大仙惹毛了我们这位伟大的一代天骄呢?
  答案就是,花剌子模。
  日期:2016-08-17 16:20:02
  花剌子模在塞尔柱突厥人的语言里意思是“太阳的土地”,是一个古老的帝国,位于中亚“母亲河”阿姆河下游三角洲,也是中亚文明发育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经有过十分辉煌的时期,其文化成就堪称中亚文明宝库中的奇葩。
  花剌子模地区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距今3000多年前,这个地区新石器文化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准。到公元前2000年,花剌子模地区的居民开始用原始的方式灌溉耕地,学会了饲养家畜。这里还是中亚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考古发现了公元前7世纪---5世纪的铁制镰刀。
  说了半天,可能读者还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那么,笔者说一个词大家就知道了。
  什么词?“明教”。

  对,大家没看错,就是明教,张无忌当一把手的明教,朱元璋当皇帝前造反起家的明教,那个曾让元朝统治者恨的直骂娘、一直想弄死丫的明教。
  有人会问,瞎掰,明教和花剌子模有毛关系啊?其实呢,明教也叫拜火教,我国唐代称之为祆教,拜火教的总坛所在地---古国赫瓦里泽姆,指的就是花剌子模。
  怎么样?花剌子模也和咱们有一点点关系吧!
  日期:2016-08-17 16:20:53
  其实,早在我国汉代,花剌子模就有文字记载。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花剌子模被称为“欢潜”、“冞潜”,《魏书》称之为“呼似蜜”,《大唐西域记》称为“货利习弥迦”,《新唐书·西域传》称为“火寻”、“过利”,《新唐书·波斯传》称为“火辞弥”,《元史·西北地附录》则称之为“花剌子模”,又有“国”、“西域国”之称。
  花剌子模可不是个一般的国家,在当时的中亚地区相当强大,国王阿拉丁·摩诃末,号称世界征服者,通过多年不断的对外战争,向西占领了伊朗和伊拉克东部;往东占领了今天的中亚地区,和中国新疆交界;往南打到了的阿富汗,和印度接壤;往北打到了今天的俄罗斯南部。
  可以说,最强盛时期的花剌子模领土面积十分辽阔,东北至锡尔河,东南至印度河,北至咸海、里海,西北至阿塞拜疆,西临巴格达,南滨印度洋,几乎占有中亚细亚的全部。如图1所示:
  图1 花剌子模面积示意图
  日期:2016-08-17 16:21:24
  在当时,中东地区和相邻的欧洲诸国都十分惧怕花剌子模。呵呵,没办法,在那个靠力气取胜的时代,谁兵多谁就牛X,可以随意欺负别的国家。打不过花剌子模,也只能在人家面前装孙子。

  那么,一个中亚大国怎么会和一个游牧在东亚草原上的马背帝国发生交集,甚至最后闹的你死我活呢?
  这就要从蒙古帝国自身的扩张说起了。
  自公元1206年蒙古帝国建国后,在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成吉思汗先后发动了多次战争,扰西域、征金国、讨西夏、灭西辽,基本上占领了中国北部的广阔草原,成为当时的一方霸主,同时也将势力范围移到了花剌子模的眼皮子边上。
  就这样,蒙古和花剌子模相遇了。
  两只老虎走到了面对面,一只虽然有点老气横秋,但是咬死猎物仍然是轻而易举;另一只则是刚成年,对周边的猎物虎视眈眈,垂涎三尺。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呢?两虎相遇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死一个方才罢休。
  当然,人与老虎毕竟不同,不可能一见面就张个大嘴开咬,或者说像撕名牌一样相互撕扯。

  此时的摩柯末与成吉思汗都互相听说过,知道对方的存在,不过彼此确都不了解,不知道对方的实力到底如何,谁都不敢、也不愿意先开第一枪。
  但是,双方都想摸看一下对方的底牌。
  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在伐金时曾于中都(今北京)附近停留,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派遣了以巴哈·阿丁·吉剌为首的使节拜见了成吉思汗,表面上说了一些这了那了好听的、赞美的词语,但是真正目的是先来摸个底,了解一下蒙古的真实情况。
  成吉思汗当然不傻,心里跟明镜似的,只不过表面上佯装不知道,装作很好客的样子,盛情款待了使团成员。
  来而不往非礼也。成吉思汗也派了3人拜访了花剌子模国王,表达了自己与邻居和平相处的愿望,并给国王摩诃末敬献了银子、麝香、玉器,还有名贵的蒙古特产---白毛毡袍。
  成吉思汗还给摩柯末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知道你实力强大,国土辽阔,我深深希望能够和您建立良好的关系。我爱你,就像爱我儿子一样。你可能也知道我已经征服了中国,以及北方广大少数民族。您也许知道我们国家的战士多得像地上的蚂蚁,地下的财宝多得像星星,用也用不完,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眼红别人的领土。我所希望的,就是我们两个国家的老百姓能够相互通商,互通有无。”

  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老人故意要开一个玩笑,恰恰是这封信,为花剌子模惹来了塌天大祸。

  大家注意,信中提到了一句话,“我爱你,就像爱我儿子一样。”
  有人会说,成吉思汗也太狂妄了,敢叫摩柯末儿子。
  其实,这要从蒙古人的文化特征来说起。在蒙古人看来,世界上最爱的人是儿子特别是小儿子,所以要表达自己对另外一个人的热爱时,往往会说像爱儿子一样爱他,这不但不是侮辱对方,反而是对对方的亲密。
  但是,花剌子模国王摩柯末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摆明了就是对一个帝国国君赤裸裸的侮辱和挑衅。
  尼玛,叫谁儿子呢?还多的像蚂蚁、星星,竟敢在我面前吹牛逼。摩柯末读了信的内容后当时就怒了,火一下蹿三丈高。
  日期:2016-08-17 16:25:32
  这下可把蒙古使者吓坏了。虽说我们汉人常念叨“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可是摩柯末不是汉人,哪管你这些繁文缛节,弄不好真的会掀桌子翻脸杀人。
  蒙古使者赶紧的一通解释,好说歹说,才算暂时平息了这位国王陛下已经烧的老高老高的怒火。
  但是,隐患也就此埋下了。

  后来,有历史学家在分析战争起因的时候说,摩诃末之所以对成吉思汗有意见,并下令灭了成吉思汗450人的庞大采购团,和成吉思汗在信中把摩诃末称为自己的儿子有关。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人说,这并不是成吉思汗对摩诃末不尊重,而是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文明冲突”。
  日期:2016-08-17 16:26:24
  但是,谁又能知道这是不是我们伟大的一代天骄故意这么说的呢?起到一个警示效应,我们人多、马多、钱多、兵多,你小子放规矩点,要不然老子可是会打儿子屁屁的哦。

  这,只有问问那位躺在地底皇陵的可汗陛下才能知道了。
  不过,笔者倒是认为,不论这件事怎么处理,最后的战争都不可避免。
  为什么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文中开始的那对祖孙两人的对话,里面提到一个地方---“日落之城”。
  什么是“日落之城”?
  日期:2016-08-17 16:27:11
  大家知道,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特别是蒙古帝国建国后,作为一个新兴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君主国家,蒙古民族已不再只是一个纯朴的游牧民族了,他们拥有强烈的欲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

  另一方面,蒙古人信奉萨满教,认为“长生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凡人的一切都是由“长生天的意志”安排。成吉思汗被看作“长生天”的代表,他自己认为,统治和征服世界是合乎“长生天的意志”。
  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蒙古帝国建国后,成吉思汗大宴群臣。席间,成吉思汗问了部下一个问题,“什么是世间最快乐的事?”
  群臣有的回答骑马打猎、有的回答好酒好肉,等等,只有成吉思汗答道:“人生最大的幸福在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
  内心血淋淋几近变态的独白,令人不寒而栗。
  对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而言,所有想要的一切只有靠战争、只有靠杀戮才能获得。杀戳就是他们前进的口号,他们滚烫的血液里天生流淌的就是战争因子,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城”,一直再到“最后的海洋”是他们一生唯一宏伟的夙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征战的步伐,敢于阻挡者,人挡杀人、神挡诛神。
  所以,蒙古与花剌子模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时间早与晚的问题。

  抛开政治高层的意思暂且不说,蒙古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过着游牧生活,几乎没有其他行业,他们的绝大部分生活用品都要从其他地方交换或购买。
  据说,草原民族的金钱意识不强,做买卖时豪爽大气,价格给的很高,那些同他们做生意的人好多都发了大财。于是,花剌子模的商人也经常与蒙古人做生意,两者倒也相安无事。
  公元1218年的一天,阿合马、巴勒乞黑,还有一个据说是异密忽欣儿子的3个花剌子模人来到了蒙古帝国做生意。
  不知道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这3人因为高价卖货,居然阴差阳错的有机会见到了成吉思汗本人,还把东西高价卖给了他。不仅如此,成吉思汗还盛情款待了这3个家伙。
  随后,成吉思汗组建了一个由450人、500匹骆驼组成的庞大采购团,跟随这3人回到了花剌子模,扬言要把花剌子模的好宝贝全都买回来。
  成吉思汗还给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写了一封亲笔信:“你们国家的商人已经到了我们国家,现在我把他们送了回来。具体情况他们会向你汇报的。同时,我们也派来了一队商旅,随他们到你们国家,来采购珍宝。从今以后,随着我们关系和友谊的发展,那仇怨的脓疮可以挤除,骚乱反侧的毒计可以清除。”

  450人的庞大采购团浩浩荡荡向西走去,经过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花剌子模国和蒙古接壤的大城市讹答剌。
  就是在这个讹答剌,后来发生了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
  日期:2016-08-17 16:27:50
  讹答剌,又称奥特拉尔,位于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阿雷思河和锡尔河交汇处,距离中国的库车县大约250公里,是中世纪时代的一座中亚古城。
  在我国唐宋时期,讹答剌被称为白水城。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做过如下记载:“呾逻私城周八九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气序大同素叶。南行十余里有小孤城。三百余户。本中国人也。昔为突厥所掠。后遂鸠集同国。共保此城。于中宅居衣服去就遂同突厥。言辞仪范犹存本国。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至‘白水城’。城周六七里。土地所产风气所宜逾胜呾逻私。”玄奘法师第一个到达的中亚城市,就是白水城,也就是讹答喇。

  讹答剌城在当时是花剌子模的东方重镇,东面是新疆天山,北面是俄罗斯的钦察大草原,是东到中国、北到伏尔加河、西到东罗马帝国的必经之路。可以说,讹答剌城是一个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日期:2016-08-17 16:28:14
  当时讹答剌城的最高地方长官叫亦纳勒术,也叫海尔汗,是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母亲也就是太后秃儿罕·可敦的侄子。这家伙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平日里横行霸道,勒索百姓,当地老百姓对他是恨之入骨。
  当蒙古采购团来到讹答剌的时候,亦纳勒术得知这个采购团是奉成吉思汗的命令,带了大批金银珠宝来花剌子模采购。
  据说,亦纳勒术当时看见队伍都吓了一大跳,我的乖乖啊,那500匹驼队上的箱子都远远的排成一条长龙了。“这得多少金银财宝啊?”亦纳勒术心里惊叹道。
  不过,惊叹很快就变成了不爽,“要是这些财宝是我的该多好啊?”
  怎么办?恶向胆边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450人全宰了,金银财宝不就成自己的了吗?发个大财!哈哈,何乐而不为呢?
  日期:2016-08-17 16:28:37
  不过,这可是成吉思汗的商队啊,人家都是老外,搞不好要闹出外交事件的。
  那么,该找个什么理由呢?
  思来想去,亦纳勒术终于想到了一个罪名。对,就说他们是奸细,是蒙古奸细,以经商为名来刺探花剌子模军情的奸细。
  哈哈,反正我说你是奸细你就是,死无对证,能把我咋的?立马下令,把450人全扔监狱里。
  当然,在这里还得夸一下亦纳勒术,这家伙临死前都不忘找个垫背的,只不过垫背的人有点特殊。
  谁啊?他的顶头上司,国王摩柯末。
  亦纳勒术按例向国王摩诃末请示汇报了一下,大意就是说抓到了蒙古奸细,请求按律处决。而此时的摩诃末正在和邻邦伊拉克打仗,还打了个大胜仗,心里正洋洋得意呢。

  日期:2016-08-17 16:29:01
  当他接到亦纳勒术关于请求处决蒙古“间谍”的报告时,一下子想起成吉思汗上次派使者来的时候的情形,心情立刻晴转阴。你成吉思汗不是说我是你儿子吗?不是说两家要好好过日子吗?现在居然还敢派间谍来到我的领土上撒野,你丫说话全当放屁呢!看来不给你们点颜色瞧瞧,你们是不会知道我花剌子模帝国的厉害。
  摩柯末大笔一挥,立马回复:“宰”。
  就这样,449名蒙古人成了刀下之鬼,骆驼和财宝都被没收充公了。
  咦?不是450人吗?怎么少一个人啊?
  可能真的是“长生天”的安排吧,这花剌子模的看守也真是烂到家了,既然要杀人灭口就要做的滴水不漏、不留痕迹。他可倒好,关在监狱的450人中,居然让一个赶骆驼的人给跑了,而且这小子还不知道采用了什么高新技术,竟然还躲过了花剌子模军队的层层盘查,顺顺利利的回到了蒙古,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这个噩耗报告给了成吉思汗。
  日期:2016-08-17 16:29:22

  听说自己的使团全部被杀,成吉思汗开始时几乎不敢相信,竟然一时还没转过弯来。当他听到死者家属绝望、哀伤的哭声时,这才缓过神来,心中冒出一句:“靠!你丫耍我呢”。
  14世纪著名的波斯政治家史学家拉施特在其巨著《史集》中这样记载到:“他(成吉思汗)再也不能忍耐和平静了。他愤怒地独自登上山头,将腰带搭在脖子上,光着头,将脸贴到地上。他祈祷、哭泣了三天三夜,对主说道:‘伟大的主啊!大食人(古代中国对阿拉伯人的称谓)和突厥人的创造者啊!我不是挑起这次战乱的肇祸者!请佑助我,赐我以复仇的力量吧!’然后他感到了吉祥的征兆,便精神抖擞、愉快地从那里走了下来,坚定地决定将作战所需的一切事情部署起来。”

  日期:2016-08-17 16:29:48
  战争,毕竟是要玩命的,没有三两三,怎敢上梁山,弄不好会把自己搭进去。
  被后世誉为兵法之神的春秋时期吴国军事家孙武,在其名著《孙子兵法·谋攻》中曾说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不战而胜方为大胜,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什么意思啊?说白了,就是战争是要死人的,一旦打起来是两败俱伤,不到万不得已时,能够用外交手段吓死敌人哪怕是吓怕敌人而解决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进行战争了。
  呵呵,这想法是不是和咱们现在的决策者有些类似啊?
  日期:2016-08-17 16:30:13
  于是,成吉思汗立刻怒气冲冲的派人去花剌子模兴师问罪,要求彻查此事,交出凶手。伊犁史地学者赖洪波先生所著的《成吉思汗定策西征及其他》叙述道:“成吉思汗派使臣巴合剌并二名蒙古副使,见摩诃末,传语曰:‘君前与我约,保不虐杀此国任何商队。今遽违约,枉为一国之主。若讹答刺虐杀商人之事,果非君命,则请以守将付我,听我惩罚;否则请备战。’昏庸的摩诃末竟又杀使臣巴合剌,还将二名蒙古副使的髭须用火烧光后逐还。这种极端愚蠢的挑衅行为,使战争不可避免。成吉思汗立即在蒙古大本营备战。”

  日期:2016-08-17 16:30:33
  还有一种说法是,成吉思汗找了一个名叫伊本哈副剌兹的花剌子模人和另外两个塔塔族人,作为蒙古帝国特使去和摩诃末交涉。成吉思汗的要求是交出肇事者,否则就开打。结果,伊本哈副剌兹被自己的国人砍了脑袋,另外两名使者则被剃光了胡子,踹回了蒙古。
  当然,不管派谁去,也不管到底是烧了胡子还是剃了胡子,结局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彻底惹毛了我们伟大的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怒了,彻底怒了,而且是暴怒。
  既然好话说尽,你还给脸不要脸,那对不起了,战场上见吧。
  公元1219年春天,成吉思汗开始了出征的准备。 
  日期:2016-08-17 16:31:00
  要打仗,得先要有兵。成吉思汗一方面召集本国将士,另一方面也派遣使者到别的部落去调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纯粹的蒙古军队数量并不多。为此,成吉思汗命令已经归附蒙古的西夏、维吾尔、以及哈拉鲁、阿里麻里等派遣部队,随驾西征。
  结果,除了不知道哪根筋搭错的西夏一家死活不愿意发兵外,其他人还是乖乖听话,一点不含糊,要人给人,要马给马,很快拼凑起了西征大军。也因为此,成吉思汗西征回来后又发兵灭了西夏。
  当然,这是后话。
  日期:2016-08-17 16:31:30
  此次出征的西征联军由蒙古(约9万人)、汉、维吾尔、契丹、女真、西辽、哈剌鲁等多民族组成,总数约15万人,在成吉思汗的亲率下,杀气腾腾的向西开去。
  公元1219年6月,成吉思汗率领15万西征大军来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在此举行了盛大的出征誓师。
  成吉思汗的大臣耶律楚材记载了这样声势浩大的出征仪式:“车帐如云,将士如雨,牛马被野,兵甲辉天,远望烟火,连营万里。”
  耶律楚材还写了一首诗来赞叹气势的雄伟,彰显蒙古武士不畏艰险、开疆拓土的激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