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为人知的殖民者——汉人及其祖先的扩张史

作者: 寒山憶雪2016

  日期:2016-11-06 00:29:00
  序:为什么古代汉人不移民青藏高原、蒙古、新疆和东北?
  常有人问起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汉人不移民青藏高原、蒙古、新疆和东北,是那时候的统治者和百姓对这些地方不感兴趣,没有扩张的动力吗?
  很多人总结的原因是,这些地区,要么海拔太高,要么干旱少雨,要么气候太冷无霜期短,不适合农业发展,所以汉人对这些地区不感兴趣,也就自然没有开发的动力。

  但这种说法是不符合现实的。
  内蒙古有不少地区是适合耕种的,比如肥沃的河套地区、辽河的上游等等,此外,即便是不适合农耕的草原,现在一样是定居畜牧业,而且不一定是蒙古人在从事,汉人一样也在从事。
  ┃赤峰“塞上江南”稻花香
  青藏高原并不是像人们说的,海拔高导致汉人不感兴趣,实际上藏人也只是生活在高原的山涧、河谷、盆地地带,这些地方可以进行青稞的种植。而高原的东部地区,海拔相对更低,和汉人居住的陇南、云贵山区相当,可见汉人并不是对青藏高原不感兴趣。
  ┃青藏高原的青稞农业
  新疆虽然干旱少雨,戈壁沙漠占了很大的面积,但是还有很多绿洲。在近代,汉人陆陆续续迁移到这些地区,尤其是北疆,汉人渐渐占据了主体。

  ┃哈密瓜之乡——新疆
  东北确实寒冷,无霜期短,但是大米都可以在这里种植,此外,春小麦大豆都可以生长,晚清到民国这段时期,汉人的“闯关东”大移民,使得汉人成为东北的主体人口,土著的通古斯各个族群倒成了少数民族。
  ┃东北大农场
  古代汉人并不是对这些地区不感兴趣,也不是对这些地区缺乏开发的动力,而是缺乏开发这些地区的实力。
  汉人之所以能开发北疆和东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地区处在中土王朝的控制下,当地原住民缺乏反抗天朝中央的实力,也缺乏抵制外来移民的实力。
  东北是大清发家的地方,八旗军入关,跟随着一起入关的是女真人过半的人口,留在东北的原住民人口非常稀少,或多或少的保持着原始的渔猎生活。一来,他们人口稀少,二来,他们绝对效忠于清皇室,所以当大清朝廷决定,内地的汉人可以移民东北时,东北原住民不仅没有抵制,反而和汉人移民杂居,把自己的语言和生活习惯都丢失了。
  内蒙各个部落在清国入关前就臣服了,是清国皇室统治中土的左膀右臂,关系比较紧密。当清廷限制汉人移民塞北(也就是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的禁令松弛之后,邻近地区的山陕汉人就逐渐移民,将河套开发成了农耕区。
  其实在明朝后期,隆庆年间,明朝与蒙古人议和之后,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首领就开始招募汉人去开垦了,呼和浩特明清时期叫归化城,最早就是明朝隆庆万历年间,移民河套的汉人帮助蒙古人建造的。
  新疆是清朝中前期,经过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打下来的。汉唐也控制过西域,但那是趁西域处在绿洲城邦的松散局面下,让西域各国臣服而已,所以最多也就是委派几万人的军队驻扎,唐朝也仅仅是在新疆直辖了一个吐鲁番地区。清朝不一样,旷日持久的战争,让清朝实打实的控制了新疆,也就为汉人移民新疆打好了前提。
  不过新疆的情况还有一些复杂,南疆和北疆是不一样的。准噶尔汗国的主要势力是在北疆,统治民族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卫拉特蒙古(也就是明朝的瓦剌部族),南疆原本是叶尔羌汗国,主体民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清国针对准噶尔汗国的战争,主要是征服北疆,南疆维吾尔各部坐山观火,清国战胜后只是臣服于清国。

  在这种情况下,汉人移民北疆,自然没有人说什么,因为长期的战争,大量的无主之地等待开发。但是要移民南疆,每一块地盘都是有主的,维吾尔各部能不说话么?如果朝廷不支持移民,汉人没办法自发组织去抢地盘,如果朝廷支持移民,那么维吾尔各部肯定举族反叛,清廷固然能平定,但代价也许又是旷日持久的战争,耗不起。
  青藏高原的情况和新疆有些类似,清廷和藏区的各个部族达成协议,清廷不动藏人的地盘不干涉藏人内政,换取藏人臣服清廷、断绝对青海和硕特蒙古的支持,清朝因此征服青海地区。在这一基础上,汉人移民青海,自然就相对容易了,如果强行移民藏区,结果就会是藏人的反叛了。
  我朝是武力夺取藏区,实打实的控制,所以现在藏区的汉人开始多了,拉萨尤其明显。如果我朝当初只是招抚藏区的话,名义上拥有的话,那么现在汉人想要插足藏区,就没那么容易了。
  无论是草原还是东北,或者其他地方,都有当地的势力。作为统治者,你去移民实边,那么土著会没事就来骚扰、抢掠和屠杀。
  明朝玩了200多年,才在辽东边墙的外面开拓了六个城堡的农耕区,还要不时面临女真人的威胁。藏边土司的实力虽然弱小,但是真的去掠夺他们的土地,激起的反抗,消耗起帝国的财政来却很容易,大小金川战役,让庞大的清帝国也无可奈何。
  明帝国就是动了越南当地豪族的地盘,惹得当地豪族群起反抗,结果明军仅仅占了越南二十多年,就灰溜溜的被打回老家了。而之所以能守住云贵,是因为实行土司制度,不动当地势力的地盘。至于对云贵实行的改土归流,实际上就是汉化政策,能够成功,得益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时间上,慢慢削弱,慢慢渗透,逮着某个土司绝嗣、某个土司违法的空子废掉一个土司,去推行汉人的制度习俗,这样坚持五百多年。另一个因素是明末清初的明清拉锯战,给云贵带去了大量的汉人人口,使得云贵的汉化进程突飞猛进。

  而即便是慢慢渗透慢慢削弱,持续五百多年的改土归流政策,稍微操之过急一点,就会引起土司的大范围叛乱。明朝成化年间的大藤峡瑶民叛乱,万历年间的播州之乱,都是汉人侵犯原住民的迹象比较明显时导致的。
  天朝的南方也是这样。在秦汉时代,南方还是蛮荒之地,长江以南一个郡的面积,比中原地区好几个郡、甚至一个州的面积都大,但是人口却少的可怜。这些人口是在籍的汉人人口,原住民很少被列在户籍上。
  在那个时代,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土著部落,这些部落因为地域和风俗的差别,被汉人分成好几个部族。江浙地区的山越,江西地区的扬越,浙江南部的瓯越,福建地区的闽粤,广东地区的南越,广西地区的骆越,统称为百越。而湖南湖北地区,则是百濮部族的地盘,这些人是苗人的祖先。
  如果不是北方几次持久而大规模的战乱的话,没有大量的移民来到南方,那么今天,南方的汉人会稀少的多。东汉末年的战乱,给东吴带去了大量的汉人移民,山越被排挤征服。两晋之交的北方战乱,衣冠南渡,更大数量的汉人移居江浙,经过南朝的开发,到隋唐时期,江浙成为了中土最富庶的地区。
  两宋之交的北方战乱,靖康南渡,大量的人口迁移到两湖、江西和岭南,客家人就是在这段时期形成的,江西和两湖得到了开发,成就了明朝的湖广熟天下足。
  而岭南,在宋朝时期,还是蛮荒之地,瘴气遍布,流放犯人的地方。著名的苏大学士,就是在岭南流放期间,吃荔枝吃上瘾的。得益于靖康南渡,汉人填充岭南,和南宋末年的战争,大量的人口随着抗元势力迁移到岭南,经过元朝的散养,到明朝,岭南才得到最终的开发。
  有人会说,那这不就是汉人在殖民南方嘛?
  日期:2016-11-06 00:42:12

  有人会说,那这不就是汉人在殖民南方嘛?
  的确,这就是汉人殖民南方。
  秦国攻打南越部族,战争进行的十分艰难,军队虽然抵达了岭南,但是南越部族凭借山地和雨林,和秦军玩持久战,最终秦军主帅屠睢都战死了,依然不能征服岭南。
  ┃秦军在丛林中搜捕越人
  秦始皇因此换了战略,换楚人任嚣为主帅,采取招抚政策,这才勉强占领了岭南。而这之后,在岭南设立了郡县,但是这个郡县和北方的郡县是不能比的,或者可以说,是虚的。

  ┃任嚣
  岭南所谓的郡县,其实就是殖民据点,城市和城市周边是汉人,其他地区都是土著越人。移民岭南的人口号称五十万,有没有五十万实在不能肯定。这些人口只能控制交通要道、军事据点和郡城县城。
  之后的历朝历代,南迁的移民以宗族为单位,占据越人的猎场,开垦成农田。各个宗族相互援助,抵抗越人的袭击。再接下去的一千多年里,会有好的情况和坏的情况。好的情况是,他们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契机,与越人氏族和解,教给他们耕种、冶铁的技术,相互通婚,和气生财。
  坏的情况是,汉人因为农业上粮食的保障,技术上铁器的优势,宗族之间的联盟,人口的优势,逐一打败越人的每个氏族,把他们驱逐到山里,屠杀他们的男人,夺取他们的女人,把他们的孩童掠做家奴。福建地区就长期存在一种现象,汉人豪强把越人的孩童阉割了作为家奴使用。

  这种汉越之间的仇杀,持续了将近一千多年,并且到了明末清初,这种情况再次上演。从晚明开始,就有福建沿海的汉人陆陆续续移民台湾,组织人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集团,也有沿海亦商亦盜的海商集团,最著名的就数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了。
  在那之前,明朝的中前期,台湾全岛一直都是土著人的地盘。他们床单式的民族服装,和史书中记载的越人的服装非常相似,加上基因学、语言学上的考证,台湾原住民和秦汉时期的闽越人非常相近。
  从晚明开始,汉人陆陆续续移民台湾,但都比较零散,多数是由荷兰人招募的。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原住民都和汉人荷兰人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原住民的村社,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氏族,多次和汉人荷兰人爆发战争。
  而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要数郑成功开进台湾。这一次,郑成功给台湾带来了十多万壮丁和他们的家属,人口突然增加,原先的台南地区土地不够承载,汉人便向台中地区的平原开拓。而在台中平原一带,有着原住民部落组成的联盟———大肚王国,说是王国,其实只是部落联盟。
  郑家军和大肚王国爆发的战争,最终以郑将军胜利告终,失败的大肚王国各个部落,被迫迁徙到东面的山区,而在之后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郑氏集团继续和原住民互相仇杀,最终大部分原住民都被排挤到山区,成为现在大鳖朝无知人氏所称的“高山族”,其实他们本不是专门住在山区的。
  当然,也并不都是相互仇杀,也有相互融合的,有很多部落也臣服郑氏王国,逐渐被汉化,成为平埔人。
  岭南秦人建立的国家——南越国,其实也是秦人和越人共治的国家,南越国的皇帝赵佗,他的儿媳妇就是越人贵族的女儿,因为赵佗活得太久,在赵佗死后,赵佗的孙子继位,这位越人太子妃直接成了南越国的太后。而她的娘家越人部落,则成为南越国最大的外戚。

  由于时间的远近差别,汉人殖民南方的历史细节已经模糊不清,但是汉人殖民台湾的历史却非常清晰,所以很具有参考意义。
  一部汉人开拓南方的历史,就是南方原住民的血泪史。古代汉人和18、19世纪的美国人一样,他们占据了原住民的猎场,情况好的,和原住民贸易融合,传播给他们先进的文明,情况差的,武力驱逐原住民离开故土,情况更糟糕的,就是相互仇杀。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完全说汉人就是施暴者,原住民就是受害者,很多情况下是文明的冲突。
  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比较原始,所需的土地面积非常大,所以承载的人口很少,而汉人的文明技术水平则比较高,相对来说,需要较少的土地就能养活比较多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汉人往往会认为,原住民部落不可能占据那么大的土地,也会对原住民拼命维护他们那么大面积的森林猎场无法理解。很多情况下,汉人意识不到,原住民对汉人村寨的袭击是出于保护自己领地的需要,汉人往往会误以为这是原住民本性的野蛮。
  是非善恶,留待世人评说,寒山下不了断言。
  总而言之,汉人并非对中土以外的土地没有动力,而是看是否有这个实力。这个实力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国家层面,是否征服了那些地区,打散了当地的势力,另一个是百姓层面,是否有足够的移民去开发、驱逐或者同化原住民。
  之所以秦汉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时间,汉人很少涉足中土以外的地区,无非还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实力方面,中土帝国很多情况下艰难应付北方部族的军事威胁,又何谈去开发同化塞北。另一个是移民人口方面,富饶的南方一直到宋元时期才开发充分,接下的明清时期又要消化、开放云贵地区,哪里有充足的人口去关注青藏和西域。
  而到了“我大清”,国家层面征服的地区变得非常广阔,但是由于清国的统治集团是满蒙贵族,对汉人并不信任,所以政策层面限制了汉人往塞北和西域跑。直到晚清,国境线的压力,让清国皇室不得不依赖汉人移民去守卫边疆,闯关东、走西口这才开始兴盛起来。至于青藏高原,青海和西域的情况,前文已经分析过了,就不再赘述了。
  日期:2016-11-06 16:12:21

  001 汉人的祖先(上)
  很多学科最初萌芽于人们对过去的追问,对事物起源的追问。人们会好奇,这条大河的源头是哪里,大海是怎样形成的,于是地理学便渐渐诞生了。人们会好奇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于是生物学、人类学便渐渐产生了。人们会好奇,自己的祖先是谁,祖先的生活是怎样的,历史学就这样渐渐萌芽了。
  追溯汉人祖先的源流,不必从近现代往上追溯,因为作为汉人这个族群的主体,在汉朝便已经形成了,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基本诞生了。
  因为秦的快速死亡,汉朝的兴盛,长久的中央集权,将这个帝国语言、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相近的大部分臣民集合成了汉人这么一个族群,而这个族群的语言、风俗习惯,在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大互动中就已经相互影响,趋于相近了。也就是说,秦汉的“统一”,加速了这个族群的成熟,使这个族群的族群认同和政治认同合二为一,更加稳固了。
  换句话说,秦汉之际,汉人这个族群实体就已经实际存在了,汉朝仅仅是他的成长期,以及给了他最大的影响——名字。如果秦朝没有快速死亡的话,这个族群也许就是另一个名称,秦人,今天或许你我的身份证民族一栏就会是秦族两字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群体毕竟是汉朝中后期才得了汉人一名,那么在汉朝存在以前呢,在秦朝,这个族群该怎么称呼?在春秋战国,这些语言相近、风俗习惯相近的族群,又该怎么称呼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可能要把话题扯到万里之外的欧洲了。
  在欧洲的历史上,有一个族群名为日耳曼人,他们是今天英格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丹麦以及北欧各国居民的共同祖先。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生活在多瑙河以北、莱茵河以东、波兰以西的中北欧森林中。
  日耳曼是罗马人对这个族群的称呼,最早来自于凯撒的《高卢日记》。也就是说,相当于东亚的汉宣帝时期,德国北欧地区的土著族群,才获得了日耳曼这个族名。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凯撒时代之前,德国北部的这个族群称作日耳曼人。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像称呼日耳曼人那样,把汉代之前中原的主体族群也称作汉人吗?因为,虽然名称变化了,但是族群还是那个族群,为什么汉代之前不可以也叫汉人呢?
  在名称变化的情况下,能用后来的名称来称呼之前的实体,或者,能用之前的名称来称呼后来的实体,一言蔽之,前后期名称可以混用的,只代表一种情况,那就是这个事物的实体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日耳曼人得名之后,是那样一个族群,得名之前,也是那样一个族群,所以得名前后,都叫做日耳曼人,有何不可呢?
  但是汉人得名之前,也就是汉朝之前,却不能叫汉人,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命名,还意味着族群实体发生了变化。
  前面讲了,汉人这个实体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然形成,为什么这里又说发生了变化呢?
  在秦汉之前,中原地区臣属于周的各个邦国都被称作诸夏,相对应的,不臣属于周的各个四方部落、邦国,被称作蛮夷戎狄。
  诸夏,也就是各个夏人族群的意思,这个格式,与三苗、九夷、九黎、百越、百濮、诸申(肃慎)一样。前字为数量定语,后字才是真正的族名。也就是说,在汉人一词出现之前,汉人先民,是把自己的族群称作夏的。

  最早的华夷之辨,所用的名称大部分是夷夏,而不是华夷。春秋中的“内诸夏而外夷狄”,孟子中的“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论语中的“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管仲“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但是现今我们熟知的是另外一个名称,华夏。它最早记载于尚书,“华夏蛮貘,罔不率俾”。左传中也有华夏一词,“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楚失华夏”。而当今世界,在汉族这个名称之外,在世界上通用的更是华人一词。
  华又是啥意思呢?在尚书左传中有注疏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谁注的疏的呢,西晋的杜预、唐朝的孔颖达。这个注疏的解释,不说扯淡,那也是扯咸,是后人对上古族名的附会。
  华夏到底是啥意思,其实想一下诸夏,想一下九夷百越,就能恍然了。夏就是中原族群的自称,当然追溯到上古的上古,夏最初是啥意思,就不重要了。总之,能被作为中原族群的自称,含义肯定是美好而大气的。
  华呢,在华夏这个词里是前缀形容词,含义也是美好、华丽、大气之类的。连起来,用咱们现代白话来说,就相当于,牛比的夏。英语里也有一个类似的名称,Great British,牛比的不列颠。后世王朝为了吹嘘自己,也在国号前加了个大字,比如大元、大明、我大清、我大鳖朝。看来,自我吹嘘的传统是古今中外皆有滴。
  废话了一长串,终于可以得出结论了,汉朝以前的汉人祖先,名称叫夏,也就是夏人。寒山在这里为什么不用华夏一词呢?古人吹牛,咱虽为后裔,但讲述历史,还是低调的好,就不跟着祖先自我吹嘘了。

  一个汉代之前,一个汉代之后,何以就一定要有夏人、汉人的名称区别呢?
  因为夏人并不等同于汉人,汉人是夏人的发展壮大,夏人同化、融合了周边的其他族群,才形成了汉人。
  夏人最早的历史先不追溯了,单表周革商鼎,作为夏人族群的周、吕等关中各国,即姬、姜等大姓,在周的领导下,向东方封邦建国。召公率领部分族人就封于河北北部的燕亳之地,太公望率领族人就封于山东东部的齐地,周公旦的子孙率领族人就封于齐国之西的鲁西南之地,这三个是几十个姬姓姜姓邦国中,封建位置相对最远的邦国。燕国面对的是河北地区的戎狄,齐国面对的是山东东部夷人和胶东地区的莱夷,鲁国面对的是淮北地区的淮夷。

  在周开拓东方的初期,中原腹地还遍布戎人,比如洛阳地区的伊洛之戎、关中西南部毗邻周原的允姓之戎、中条山地区的条戎、吕梁山的狐氏之戎、晋东南长治盆地的余无戎。到春秋初期,太行山区的戎狄部落还一度攻破卫国的都城,齐国趁机树起尊王攘夷的大旗。甚至到战国初年,中山国还是戎狄之国,隔开了夏人的燕国和赵国。
  而在东方,周初,山东中东部遍布夷人的部族和邦国,淮河流域则分布着强大的夷人国家——徐国,以及臣属于徐国的淮夷各个邦国部落。

  在南方,楚人虽然自认为是中原夏人一支南迁的后裔,但本身也被中原的夏人视为南蛮,更不用说鄂西北汉水中上游的庸人、鄂西南的三峡地区的百濮了。
  但是经过周朝八百余年的扩张,这些族群都在渐渐的被同化而融入夏人。魏灭中山,晋与狐氏之戎通婚,晋文公的母亲是就来自于狐氏之戎的贵族女,秦攻西戎,将领地扩展到陇西,燕取辽东,却胡千里,同化辽东诸夷。齐攻莱夷,将整个山东半岛纳入疆土。鲁交好于夷人之国莒国,使其成为诸夏一员。楚则扩张的最凶猛,不仅南方的庸、濮被吞并,东方的黄国、徐国等淮夷诸国也被吞并,连吴越之地、吴越之民,也都纳入了楚国。

  到了秦朝,五十万秦人南迁岭南,到了汉朝,秦人越人融合的南越臣民又被纳入疆土,为解决东瓯闽越的争端,汉武帝又把请求内附的东瓯之民迁移到江淮,在攻灭闽越之后,也将一部分闽越族人迁移到北方定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