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也可以这样混的(匹夫夺志)一段从丛林传奇走向险恶江湖的故事

作者: 守阳明

  日期:2016-08-28 09:41:00
  这是描述一个人磨难传奇一生的故事,从亡命天涯到丛林到立足于险恶江湖,从乡土走向森林,在走向都市,这里有奇遇和冒险,有爱恨情仇,有江湖恩怨,有商战谍影。让我们跟着主角走进这梦幻的世界、
  第一章 童年的尴尬性经历1
  叶南飞有次逛网站,内个时候网络兴起不久,限制也没那么严,估计是有关部门还没想好该不该,或者怎么控制,有一网站上的两xing栏目很是活跃,叶南飞抱着学习的态度进去了,有一帖子讲述自己年幼时候的xing经历,虽然文笔很朴实无华,但是真实感很强。一看就是亲身经历。

  这哥们说呢,自己童年时候和邻居姐姐妹妹之类的OOXX了。这引起了大量的质疑,质疑点主要集中在儿童的小丁丁是否能雄起,并且完成xingjiao。而且大量的人根本不是质疑,而是否定,认为小孩子不可能雄起。叶南飞看了跟帖是又好笑又困惑。怎么人是这么健忘的动物么?
  也就是说十几年以后就忘了十几年前的生活状态了,当了婆婆就忘了当儿媳妇时候的委屈了,刚有钱就开始斥责别人不努力,不敞亮了。细想一下啊,人还真是这样,好了伤疤忘了疼,屁股决定脑袋。为什么叶南飞会想这么多呢?因为他也有类似内个哥们的经历,所以他确切的记得,雄起肯定不是个事。而且那是相,,,,,,,,,当坚挺的,至于那些否定的人,他很怀疑,难道整个童年时期就没硬过?这不科学啊,肯定是硬过,但他忘了。

  说的有点匆忙,这种描述自己早年经历的帖子不少,大多应该在11,12岁以下,因为在大两岁的话,真的可以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xingjiao。什么意思?那刚才说了半天质疑与反质疑都是扯,还是没办法OOXX呗?这个怎么说呢?首先雄起是不用质疑了。那么真正的ooxx是怎么定义的呢?是必须射--精了,高--潮了才算,还是进入就算呢?这是个学术问题,是个如何定义和概念的问题。
  日期:2016-08-28 09:42:27

  要说到底OOXX没,到底如何OOXX的,这个还真要从头说起,看了挺多这种描述童年经历的帖子,让叶南飞感同身受,不免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自己肯定是不到8岁,因为没上小学么。故事就得从那时候开始说,中国人说故事就是喜欢说很久很久以前,翻译成英文就是浪浪额够。
  要听故事就是要有点耐心,故事不能直接进入高丨潮丨阶段,因为都是有前因后果,有环境和时间的么。叶南飞的学龄前是在一小乡村度过的,东北这地方叫屯子,这叫法相当土,一点不文艺,没办法东北本来就是个土地方。其实叶南飞的家是在一个小县城里,而童年生活的这个乡村是奶奶家。因为父亲是一造纸厂的保卫科长,工作忙,妈妈是小学教师,更忙。
  那时候是讲究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你说你要是整天惦记自己家的事,那只能说明你思想落后,不要求进步,那是要遭到鄙视的。并且直接和经济利益职位变动挂钩。别说你要顾小家,你想了想都容易出事,必须从思想灵魂深处反省。所以呢顾不到叶南飞这个儿子,也理所应该,直接送奶奶家去了。
  哎呀,这可把叶南飞幸福的不行不行的,奶奶最惯着他了,这可没人约束了,放开了玩。可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惨,幼儿园就开始学拼音,背小九九,还要背古诗。按老师和家长的话讲,培优,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个悲苦人生的开始呐。
  奶奶家住的屯子叫宁家屯。听着奇怪不?其实在东北挺普遍的,比如附近还有董家,宋家,刘家,迟家,郭家,等等等等。看名字就是顾名思义么,肯定当初这地就住一家姓这个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呢,东北这嘎达还只生活着女真人,也没什么文化,可以说入主中原之前,差不多全民族都是文盲,当然也不会起什么有文化的名字,比如多尔衮,翻译成汉语白话文就是獾子的意思,一种东北的比狐狸大一点壮一点的,小野兽。连人名都起的这么糙,你说地名会上心起么。

  日期:2016-08-28 09:42:56
  这到了闯关东之后,大部分山东,河北的移民到来,可惜来的主要是底层民众,你想想在山东,河北的财主有文化的,会逃荒到东北来么。所以他们也起不出来有点文化的名字。这种老谁家在这住,就叫啥地名的比比皆是,还有一些很古怪的名字。比如一撮毛屯,半拉瓢屯,大酱缸,估计这地方原来是个沼泽地,大甸子。兔子洞,可能盛产兔子,黑瞎圈(juan),黑瞎子在东北是指狗熊,圈是窝的意思。榔头山,大秃子,二秃子,三秃子,三间房,五间房,这种稀奇古怪的名字很普遍,显着朴实,简单,直接,形象。

  解放建国以后很多革命者实在受不了这种土鳖名字,于是把许多地方改成很高大上的名字,比如民主屯,胜利,新华,双胜。永胜,不过听着也很土鳖,还不如原来的有野性,原汁原味。
  按老爸说呢,这三间房,五间房的原来那地方真就是三间房,五间房,那宋家,董家的,就是那么一家在那住,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还有移民不断的到来,还有最主要的就是,日本鬼子归屯运动。屯子,屯子主要是这么来的。以前东北住的很分散的,来了新移民,总不可能挨着老移民落户吧,别说老移民愿不愿意,你自己也受限制么,东北的天地这么广阔,你往一块挤啥啊。
  但是日本人来了以后,感觉这么分散太难管理了,你们没事谁造个反,犯个罪,这么大面积,这么分散,我怎么抓,怎么管。于是就开始归屯,归屯,顾名思义把分散的归到一起,屯聚,驻屯起来。有的地方还建了围墙,出入都需要良民证,这下管理轻松多了,和后来的户口差不多,你户口哪里的,你就住哪,别瞎走,非得出门不可了,那你去政府开介绍信,否则你寸步难行,你说那我有迁徙的自由啊,自由?你们都自由了,我咋管理?历史和现实没啥区别,就是在不断的重复,再重复,明明是个坑,但是跳了一次又一次。河南想象,是怎么以史为镜的。

  日期:2016-08-28 09:57:05

  第二章 童年的尴尬性经历2
  废话有点多,竟扯些没用滴。还是接着说OOXX吧,不过说之前呢,各位看官还是要有点耐心,戒急用忍,因为毕竟要交代一下作案地点之类的。话说呢,这宁家屯真是个好地方,如歌里唱的,那遥远的小山村,多遥远呢?宁家屯在往里走根本没有像样的路了,而宁家屯通往外面的那勉强还可以称作马路。虽然也不通客车。
  屯子是紧挨着北面一片平缓的小高原建的。屯子里的人叫这片小高原为后岗,这片小高原的最西边是高原的主峰大顶子山。小高原海拔有多高呢?目测也就几十米,上面面积很大,挺平坦,以至于后来都被开垦成农田了,叶南飞在的时候上面还有很多树林,略大些的孩子还可以去踩山菜,葡萄,野梨。等他长大在回去,别说采野菜了,放牛都没地方了,都是庄稼地。
  有一条蜿蜒的山路可以到后岗上面。屯子的南面,是一大片平缓的农田,农田在往南是一条河,河的名字叫柳树河,可能因为岸边有很多柳树的原因吧。一到春天,小伙伴们都去河边挖柳蒿芽,在没有开犁的地里挖大脑瓜,这是当地的俗称,还有其他名字比如小根蒜。味道象葱,形状象独头蒜的浓缩版。
  那时的河边除了湿腥的味道就是特别浓的黄瓜清香,这种香味应该主要来自一种蕨类植物。其他野菜还有丫的吧,丫的嘴,熬汤特别好喝,婆婆丁,也就是蒲公英,蘸酱吃,荠荠菜,熬汤蘸酱都可,后来条件好了发现荠菜包饺子也很好吃。在记忆里叶南飞的第一位女神就应该是挖菜时候认识的。
  河虽然不大,但是人还是趟不过去的,要用船渡。这条河是童年的游乐场之一。这条河与屯子之间的平原有多大呢?真的很大,南北宽有一公里,东西长差不多2到3公里的样子,非常平整肥沃,这片平原的最西端到西砬子,东端到东砬子结束,西砬子是在河这岸,其实就是高原的一处断崖,而东砬子在河对岸。
  小时候这两个砬子对于叶南飞来讲那真是很雄伟的存在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两座采石场。为什么说是平原从西砬子开始呐?因为河就是在西砬子脚下过去往南拐了,冲向了对面一座山形成的缓坡,后发现撞不过去,就沿着山势向东而去。而由于大河从上游下来,就是奔着对岸大山用劲去的,所以宁家屯的平原从来没受过大的水灾。

  日期:2016-08-28 09:57:42
  而到了东砬子由于东砬子的阻挡,大河又向北甩,所以平原虽然还在延伸,但是每到雨季,下游都会被淹,土质含沙多。但是已经不是宁家屯的行政区域。所以只有宁家屯前面这块平原是旱涝保收的宝地,再往下可就是靠天吃饭了。
  而从西砬子下面和大河交汇的地方屯里建了一个泵站,并从西到东挖了一条灌溉渠,这条渠就从屯子前流过。既有平整肥沃的土地,又有温润的河水灌溉,这真是一片好地方,更因为,这片土地背山面水,面南背北,阳光充裕。
  以至于同样的土地比对岸高产很多,对岸也有一个屯子,叫做杨木霞,大伙叫白了都以为叫杨木瞎,每次听谁说是杨木霞人,大伙都要哄笑一阵。杨木霞是建在对岸山的平缓处,虽然地也很多,但是地势略高,水是引不上去,还有就是面北背南,光照时间少多了,和宁家屯真的是没法比。
  这么优越导致大伙很多时候都不叫宁家屯,而是叫粮种场。也确实很多乡里,哦不对,那时候不叫乡,叫公社,的许多种子繁育,新品种的试验田都放在宁家屯。这片丰饶的土地给叶南飞留下的记忆是充满生机的。
  无论是玉米地间的小路,还是水田的田埂,灌溉溪的石板桥,乡间小路边的小野草,都是那么生机盎然,那时候是生产队,和工人上下班差不多,一起上地,一起下工,挣的是工分,有一阶段要搞机械化,当然要在粮种场实验,那个大拖拉机拉着联合式播种机在田间作业,确实有点那个宣传画里的气氛。
  夏天每天泡在柳树河里至少小半天,冬天去后岗的山路滑爬犁,坡度又够,距离又够长,不夏不冬的时候去长条山,长条山是小高原在西北方猛的伸出一条冲着屯里,说的形象点,真有点象小高原长的小鸡鸡。末端是一处断崖,断崖的中部是一阶平台,平台在往下就是风化的砂石,已经不十分陡峭,和缓了很多,小伙伴们从平台往下出溜滑,是乐此不疲的游戏。
  扯了这么多各位看官肯定着急了,这咋还没到正片啊。快了,因为叶南飞这么不管不顾的这么疯玩,终于玩出了境界,玩出了个性,玩出了与众不同。事情是这个样子滴。这个与众不同的故事最先发生在叶南飞与他一生中第一个女神之间,因为叶南飞当时觉得宁家屯最漂亮的就是她。
  她叫王金英,家里比较特殊,并不是纯正的农民,因为在屯子的最西面,长条山的脚下,有一个别的屯子没有的单位,叫做水纹站。应该是直属市里的单位,专门监控柳树河的水纹状况。
  日期:2016-08-28 09:57:59

  而既然有个单位,就得有职工,这王金英的老爸就是其中之一,大伙叫他大王,还有一位叫小王 ,第三位是老孟家,一共三位职工,大王和老孟家都是全家都在宁家屯,等于落户了,而小王是自己在这,家人应该在市里。这小王的闺女可是叶南飞的第二位女神,很多人会说,这见了女的都是女神吧。
  此言差矣,要说王金英是女神,叶南飞还敢直视她,证明还是接地气的,很可能是屯子里确实女性本来就不多的缘故,但是这小王的闺女可不一样,可能是大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生活环境就是不同,无论是肤色,还是气质,和屯子里的孩子立马泾渭分明。非得要描述她长得什么样,还真描述不出来,叶南飞只记得很白,眼睛很美,让人不敢直视,叶南飞这时候回忆起来也视乎她身上发着光的感觉。她叫什么还真不知道,只知道王金英她们叫她小慧儿。记得好像她就来过屯子一次,和叶南飞有过交集也是一次。

  王金英她们水纹站和奶奶家只隔着一条道和一户人家,水纹站是一大长趟的房子,是屯子里最好的建筑了,那时候能砖瓦到顶的房子已经非常牛叉,屯子里基本都是泥墙草顶,水纹站东边几间是住宅,西边几间是办公室。
  叶南飞和王金英没有什么暧昧和之前的预热,之前虽然是在挖菜或者河边玩的时候认识了,但是没啥亲密接触,一天突然王金英拎着一块席子来找叶南飞,叶南飞问:“干哈呀?”王金英说:“咱们玩**啊?”由于这个词现在听来太污秽,不雅,不敢直说。但是当时的孩子之间没感觉什么不好听,脏之类的。
  日期:2016-08-28 11:09:27

  第三章童年的性尴尬经历3
  很多看官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吧,这也太直接了吧,这小丫头也太yindang,下流了,这么小就学坏了,这么贱呢。您要这么认为,那您就是被社会和慢慢形成的伦理价值给洗脑了。应该说王金英的状态是本性,此时的叶南飞应该不超过八岁,王金英比他大一点也就9,10岁的样子,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你用yingdang,下流是很过分的,更提不上贱。这个问题比较大,咱慢慢讨论,因为后边发生的事,更能证明,这是人在没被成人社会,禁锢和塑造之前的本来面目。是本性,天性。

  叶南飞听完有点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隐隐约约知道这回事,挺神秘,但是具体咋回事,就不知道了。而王金英似乎挺明白,很多人会纳闷这么点的小屁孩懂个屁啊,在哪里学来的?这个你要问当时的叶南飞,他也肯定不知道咋知道的,不过,过后想起来,应该是环境。因为在市里成长的孩子就很少有过类似的经历,而农村普不普遍不知道,但绝对不是个案。
  第一个学习对象就是动物,那时候屯子里的阿猫阿狗都是散养的,一到春天就成了它们嗨皮的海洋,随意嗨皮。还有猪牛马这些动物也必须嗨皮繁殖,还真避不开孩子,不但避不开,还大量围观,直到上小学,他的一同学还大说特说他家的猪 是咋配--种的,那个描述的都快让你恶心了,这证明他观察的很细。
  其次是大人间的说话聊天,你很难想象,一群农村糙老爷们和老娘们们咋聊天,有一个特殊称谓叫扯(其实应该读作lai)大彪,就是说这种聊天,黄嗑,黄段子不断,而且还要互相开玩笑。特别值得一说的就是女人的变化,从姑娘到媳妇,那真是立竿见影,泾渭分明,不用啥专业眼观去看去分析,就是让此时的叶南飞去判断,这女的是姑娘还是媳妇,他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姑娘你看他们穿衣服都比较整洁,腰是腰,屁股是屁股,胸是胸,扣子也都扣的整齐,头发也梳的利落。走起路来也好看,一颦一笑的,知道含蓄,害羞。但是结了婚立马就有变化,好像紧绷的身体跨擦一下子,松跨了。

  因为过去没有避孕措施,结了婚立马就怀孕生孩子,生完孩子,就更明显了,胸也不挺了,也没腰了,翘屁股变宽了,有严重的赶上磨盘了,叶南天对于这种现象一直不太理解,难道是生孩子给撑宽了?衣服扣子大多数时候也口不全,因为随时要奶孩子,裤裆也大了。
  不知道当姑娘时候那么害羞,到现在奶孩子可以当众掀开就奶,最令人发指的是当众挖鼻孔,这要是一猥琐大叔,本来就猥琐,挖就挖吧,你说你一女的当众就那么…………………………。哎呀真是受不了。特别今天要是还碰见这样的更让人受不了,不是有一种叫做纸的东西么,手纸,卫生纸,纸巾。
  日期:2016-08-28 11:09:48
  你说这形象都不要了,语言上还能有顾忌的么,叶南飞见过很多男女之间互相扯大彪,最后老爷们落荒而逃的。有一次一老娘们和一老爷们当众开玩笑,女的说;你特么那玩应都要废了,和人家小伙的没法比,人家小伙那跟棍儿似的,你那玩应软了吧擦的。男的说;哎呀你试过咋地?你咋知道我这玩应软了吧擦呢?女的说;还用试啊?那老爷们和小伙能比啊?男的;你来试试,比棍儿都硬。女的;你硬我就给你掰折它。

  还有一次,闹的兴奋了,一女的急了,抓住那开玩笑的男的喷了一脸奶,是对着他脸挤丨乳丨房挤着喷的,把大伙笑的不行不行的。你说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肯定会有。
  另外就是实际行动的影响,那时候农村居住环境真的很窘迫,很多家庭是一间半房,一进屋是厨房,有锅灶,锅台,水缸等等设施,然后就是进里屋,里屋一般是南面一铺大炕,北边一般是小炕,大小不等,看每个家庭各自的需要。有的家庭两间半算是宽绰的了,中间厨房,东西各一个屋,这种两间半房的大多也是家里有老人,居住起来也不宽绰。
  大多的情况是子女和父母同住一炕,或者住南北炕。你说就常年这么住,那夫妻俩也不可能永远不过夫妻生活吧。那你咋过?满炕都是孩子,那时候家庭孩子真的不少,只能等他们睡着了再做,但是有句俗话么,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保不齐哪一次就有没睡着的,或者被你俩动静大吵醒的,因为女的很多时候叫是无意识的。看的次数多了,也就学会了。
  这王金英到底怎么学到的,在哪学到的,叶南飞就不得而知了,在当时他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不懂,但是他也知道这事不能大庭广众之下做,得找个背人的地方,哪里呢?奶奶家后园子边有一苞米楼子,说是楼,顾名思义,肯定不是一层,而是有二层,一层是悬空的空着的,二层用木头搪起来,四周用木板或者荆条围起来,在加个屋顶就齐活了,苞米楼,就是存储苞米用的,放二层上第一防潮。

  第二防耗子祸害,因为苞米楼就是四根柱子支起来的,耗子只能通过这四根柱子才能进入储藏间,那么完全可以在柱子上做点手脚让耗子爬不上去,比如把破盆中间凿开,翻过来套在柱子上,防耗子很有效。
  这功夫应该是快进入夏季了,没有苞米需要储存,都是空着的,而且也没人关注在意这,很是适合干点隐蔽的事。叶南飞就带着王金英钻进了苞米楼子。叶南飞是一片茫然,王金英却是轻车熟路,姿势没啥新鲜的,上下的传统姿势,但是对于如何进入很是困惑,最后王金英说我扒着点你往里*。很多人这会应该又怀疑一个八岁男孩的雄起问题了。
  确实能起,这个没啥疑问的。但是既然不明白xing的实际内容,又是怎么导致雄起的呢?因为人类天生对xing就敏感,别说这有意刺激,有很多时候没因为啥,它就xiong起了,你说你有啥办法呢。这个问题确实困扰叶南飞很久,直到初中以后才得到缓解。至于咋缓解的?咱们日后再说。

  日期:2016-08-29 15:05:32
  第四章  无师自通
  那么到底*没*入呢?应该是ca入了,但是叶南飞很明显的感觉出来,是没全部*入的,叶南飞的小丁丁体积虽然比同龄人的要大,但是具体到他当时的年龄也大不到哪里去,而这么大的小丁丁还没全部*入的话,这算什么状态呢?叶南飞说他的小丁丁比同龄人的大?这个确定?
  还真有点事实依据的,小孩子们洗澡时候有意无意的还是要对比一下子的,一直到小学毕业,叶南飞还没碰到同龄中比自己大的,小时候和现在不同,不是我大我自豪,而是谁小谁光荣,你的大,好像隐约说明你不大正经,你下流,肯定是好色,才那么大的。不知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也没有人说明,反正大家隐约这么觉得。从洗澡时候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你看那小丁丁跟螺丝疙瘩那么大的,表情可是嚣张,明明脸上写着我没啥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不下流我光荣,而叶南飞不得不稍眉耷拉眼的遮遮掩掩。后来长大叶南飞才确切知道自己的尺寸并没有太特殊,只是比普通或者平均尺寸偏大而已。

  一个是大小问题,一个是无规律,无组织,无纪律的雄起现象,一直让叶南飞很困扰。其实年纪越大才越知道,能随意雄起是多么x福的事,尺寸当然是越大越好,这个是革命的本钱,是天赋,别的根本替代不了的。

  *入就是这么个状态了,但问题是接下来该干什么呢?叶南飞******王金英身上,俩人就那么不动。王金英具体知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叶南飞不清楚,因为王金英对他也没有进一步指导,告诉他动一动,或者怎么动,都没有,俩人就这么相对着,对了有一阵,就失去了新鲜感和刺激感。王金英说;我给你***吧。这个话比sq片还生猛,但是确实出自这个小姑娘之口。啯字就不用解释了吧,牛牛,东北一般叫小孩子的丁丁为小**。但是孩子们自己一般叫**,就像饺子不叫饺子,叫饺的。

  具体咋做呢?她让叶南飞躺下,然后用***了他的小丁丁。但是没有象SQ片里那样来回动,而是*几口就吐一下,可能她嫌小丁丁脏,这在农村的意识里这部位都是最脏的。叶南飞对这种新的玩法很是新奇,具体生理上的快感倒是没感觉出啥。过了一会,叶南飞突发奇想说既然你可以*我的,那我是不是也可以*你的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