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聊一聊秦末汉初那段岁月

作者: klingkun

  日期:2016-09-15 16:37:00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曾经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首古风说的就是大秦王朝那份一统寰宇的豪迈,思来令人心驰神往,肃然起敬。
  李白离秦始皇的时代有近一千年的时间,他本人也是一个极具尚武精神的侠客,所以从李白的角度去仰视秦朝的那段峥嵘岁月,秦朝,那是个伟大的时代。
  其实不光李白,即便是距离秦始皇时代差不多两千年后的我们,再看秦始皇和他缔造的秦王朝,也能领略的到秦始皇君臣的那份骄傲。那是一份空前绝后的骄傲,李斯建议秦始皇用三皇五帝中最尊贵的“泰皇”为称号,但秦始皇本人觉得仅仅是“泰皇”不足以诠释其伟大,所以秦始皇从“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个字,以“皇帝”为称号。
  “皇帝”这个词选的真好,要是从“三皇五帝”中选了另外两个字,秦始皇自称“三五”那就成香烟了。后世帝王都跟着秦始皇沿用皇帝称号,但是敢于睨视三皇五帝且不被质疑的,只有秦始皇一人而已。
  秦始皇是伟大的,贴在他身上最醒目的标签就是“统一”。他统一全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轴,统一路宽;他北却匈奴,南逐百越,北筑长城,南修运河……就是这样一个伟大领袖,连他的敌人在总结秦始皇过失的时候,依然掩盖不住对他的钦敬之意。
  贾谊在总结秦朝过失的《过秦论》里面写到: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贾谊虽然总结的是秦朝的过失,但是在言及秦始皇之时,还是毫不吝啬的把赞美之词悉数奉上。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幽默,秦始皇活着的时候,生活在他统治下的中国人绝大多数不觉得他伟大,他们同样不觉得大秦王朝伟大。在那个时代,能证明秦始皇伟大的只有他游历天下到处营造的歌功颂德碑而已。老百姓对他有切齿的仇恨,被他灭掉的六国贵族后裔天天盼着颠覆这个反动政权,跟着秦始皇打天下的老臣眼巴巴盼着皇帝论功行赏给自己封邦建国,但是李斯力排众议支持皇帝废分封行郡县,让大臣们失望至极。而李斯这样急君王之所急的大臣,小日子也过的如履薄冰。博士淳于越为了秦始皇好再议分封而被活埋,同时殉葬的还有四百多儒生。皇长子扶苏提醒秦始皇这样搞容易遭到非议,结果被发配到九原郡陪蒙恬(也有可能是秦始皇借题发挥,让扶苏去监视蒙恬)。总而言之,从皇族到官员,从士大夫到百姓,都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大秦帝国的恐怖,根本感受不到这个王朝的伟大或可爱。

  在当时,中国人之间并没有同为炎黄后裔的民族认同感。对于东方六国来说,秦朝就是让他们成为亡国奴的侵略者。六国公卿都或多或少的在酝酿反秦运动。秦朝对六国之人也没有爱护,只有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
  人们坚信这个反动王朝一定会很快崩溃,虽然秦始皇英明神武,虽然大秦帝国有三十万横扫天下的虎狼之师。 但是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而我们的故事,就从生活在原楚国领土上的三个人说起……
  日期:2016-09-16 09:51:23
  国仇家恨
  如果说大秦王朝是个伟大的国家,下面这位年轻人必然不能认同。此人姓项名籍字羽,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楚霸王。项羽是下相县人,楚国名将项燕的长孙。
  今天的中国,大家族几乎都被小家庭给割裂开来,更谈不上家族使命这个早就被摒弃掉的概念。项羽则不一样,说起来还得往前倒叙一下。
  项氏出于姬姓,西周时被封在项国。项国曾被齐国所灭,后来楚国强盛,项国又划到楚国境内。项国后人被楚国封在项地(今河南项城市),因此他们改姓项。项氏世世代代为职业军人,家族使命就是保卫楚国。那是在战国末年楚王负刍时代,秦国派大将李信、蒙恬率军二十万攻楚,项燕诱敌深入,击败秦军。打败不可一世的秦军,项燕自然被楚人奉为战神,视之为楚国的擎天白玉柱。谁成想第二年,秦国派出老将王翦率军六十万再次攻楚,王翦并不急于和项燕决战,而是依靠强大的国力和楚国相持,大打消耗战。楚国国力跟秦国国力没法比,项燕自然也耗不起。耗的差不多了,实在耗不下去的项燕决定撤退。王翦趁机追击,项燕战败自杀。

  项燕死后,楚国人很久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秦国统一后,原本是楚国职业军人的项燕子孙,失去了自己家族世代保卫的楚国。原本是楚国贵族的项氏家族,如今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项羽作为项燕的长孙,对秦朝集国仇家恨于一身,从未想过要在秦朝做一个顺民。这份仇恨在项羽心中越来越深刻。
  在项燕的众多儿子里,其小儿子项梁跟项羽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来呢俩人岁数相差不大;二来项燕的儿子里,只有项梁最有家族使命感,这点和项羽完全契合。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项梁成为了这个没落家族的族长,而项羽紧紧的跟随在项梁之后。
  项家爷们既然是将门之后,自然都肩负着家族的绝学。最起码项家子孙都是练家子,剑法、武功都好的很。但是项梁惊奇的发现,项羽实在是太不像项家子孙了,因为项羽并不使用项家武功,甚至对家传武功很不屑。

  最初在项梁眼中,项羽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垮掉一代。大家都知道,项羽不爱学语文,说学那玩意儿也就是记记姓名。项羽还不爱学剑术,说学那玩意儿最多也就是打败一个人。像他这样的奇男子,必须得学力敌万人的兵法。项梁一琢磨,也是这个道理。所以项梁把从项燕那里学到的兵法悉数传给项羽。那谁知道项羽看完目录之后就觉得全部掌握了,绝不肯再多看一页。
  就是这样一个反面教材,让项梁非常失望。不过文不成武不就不通兵法的项羽,很快就能让项梁颠覆人生观。这个故事,还得从项梁获罪说起。
  秦朝的暴政那是出了名的,其中有一条连坐法,非常的反人类。项梁是一个戒骄戒躁、小心谨慎的人。毕竟他身份敏感,毕竟他胸怀大志。但是他传给项羽兵法这事,被邻居知道了。秦朝的大将是一代代家传的手艺,所以用不着从老百姓里面选将军。你看蒙恬那是老将蒙骜的孙子,名将蒙武的儿子。大将王离,他爷爷是战神王翦,他爸爸是名将王贲。你个前楚国人没事学兵法干什么?显然这是要颠覆政府的行为。那万一这事让官府知道,邻居是要跟着连坐受刑的。所以邻居赶紧举报,项梁莫名其妙的被捕入狱。项羽上下使钱,项梁写信走了司马欣的门路,这才被释放。完事之后项梁咽不下这口气,杀掉了告密者,然后和项羽一起逃到了吴中地区的会稽郡(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治所在今天江苏苏州)。项梁觉得不能再低调下去了,是时候为自己的国仇家恨做点什么了。

  《秦律》在杀人罪中,规定了四种形式,分别是:贼杀(偷盗时杀人)、斵杀(械斗时杀人)、故杀(故意杀人)和擅杀(不经请示擅自杀人)。项梁杀人,事出有因,不在四杀之列,所以没法量刑,最多赔钱。项梁之所以逃往会稽,那是为了躲避仇家报仇。到了会稽郡的项梁,凭借自己的学识,混了个小吏的职位。秦朝取缔私人办学,以官本位思想出发而规定教育要“以官为教,以吏为师”。项梁在会稽就负责教学,而会稽郡有名望的士大夫都是项梁的学生。项梁还负责当地的兵役徭役已极婚丧嫁娶的主持工作。久而久之,很多人因为仰慕而跟随项梁,项梁选择这些人当中的靠谱者,秘密传授兵法。

  随着项梁人气的节节攀升,令项梁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就在项梁洋洋自得自己的粉丝数一再攀升,假以时日必成大V的时候。那个不学无术的项羽已经成了当地大V,其粉丝数量,远远多于项梁。此时的项羽已经成年,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体格健硕,外貌特征足以征服万千少女。而且不学剑法的项羽战斗力比有名的剑客还要高,他力能扛鼎,英武非凡。这个力能扛鼎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当初以力大闻名的秦武王就是因为挑战扛鼎运动,被大鼎压断双腿,不久便一命呜呼。项羽虽然没怎么学过兵法,但是谈及谋略,他也是折服了很多人。就这样,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项羽,成了吴中子弟膜拜的偶像,为他们将来在吴中举事奠定了人气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心高气傲且对秦朝有切齿仇恨的项羽才会不屑的对着秦始皇的车驾说:“彼可取而代之!”

  那是一份自幼便埋在项羽心里的仇恨,随着项羽成长,这份仇恨越发的不可控制。而他们家族的大仇人就在那辆华丽的马车中,项羽发誓,一定要推翻暴秦,让当年欺骗楚怀王的秦国皇族付出血的代价!
  孤傲且刚愎,这就是项羽的性格。正是在这种性格的驱使下,项羽没有按照项梁为他规划的人生路线走下去,而是选择了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发展道路,而这个性格,成为了日后项羽丰功伟绩的关键。
  其实这种复仇的思想并不是项羽独有,前六国的贵族公卿或多或少都有这样宏愿。比如前韩国末代丞相张平之子张良,虽然体弱多病,但是他为了复仇,做出公然反秦的举动比体格健硕的项羽要早得多。比如前齐国贵族田横,也在暗中积蓄力量,时刻准备着闹革命。他们都属于旧贵族阶层,代表了旧贵族的普遍思想。至于平民百姓,虽然痛恨秦朝的徭役、兵役,但不代表每个人都不想跟秦朝长相厮守。至少下面要说的这位老百姓,在秦朝混的有模有样。对于他来说,国籍是什么并不重要。那么说这个人是谁呢?下节再聊。

  日期:2016-09-17 21:23:28
  二、狼行千里吃肉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生存,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混”字。即便是在秦朝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依然有底层出身的人物混的风生水起。让我们把目光投入到大秦王朝的沛郡丰邑县阳里村(今江苏丰县),来认识一个善于混的人物。
  说到“混”,不同阶级的“混”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公务员混的是官场,农民混的是田间地头,流氓混的是“江湖道义”。在一个小县城,如果能混的黑白两道通吃,那在人民群众眼里就算是混的比较成功。你比如说丰邑的这位爷,姓刘名季,那是混街面的一把好手。即便是放到今天,能在一个县城混成刘季那样,在群众眼中也是混的比较成功的角色。
  刘季是农民出身,从名字就能看出他在家排行老四。古代中国人给孩子排序号的顺序是伯、仲、叔、季,刘季的意思其实就是刘四。过去每个家庭里的小儿子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般都比较能作。刘季的“作”还真不是好吃懒做,虽然他不爱干活,没有赚钱的手艺。但是在那个时代的农民当中,刘季属于志向远大的类型。
  刘季年轻那会儿,还是周朝战国末年,那个时代有无数的成功人士给刘季当榜样。比如在刘季出生的几十年前,有个叫苏秦的农民就是愤然放下锄头,靠三寸不烂之舌佩戴六国相印,令人敬仰不已。再比如当时同为农民出身的张仪,也扔下锄头投奔秦国,靠嘴皮子当了秦国的丞相。
  刘季觉得他比苏秦、张仪更有机会出人头地,一来他也是个爱学习的农民,二来刘季生活的时代,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家里的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待天下英雄。因此刘季也决绝的放下锄头,离开楚国前往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去投奔偶像魏无忌,希望能奋斗出一番事业。当然了,此时的刘季不能再叫刘季,他叫刘邦。
  当年的苏秦、张仪师出名门,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也算是当年他们混官场的敲门砖。刘邦也有好老师,小时候刘邦和发小卢绾就曾拜马维为师,今天的丰县还有马公书院的纪念馆。但是刘邦混江湖靠的是颜值,没错,刘邦是个靠脸吃饭的人。刘邦长得帅,据说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这咱也不知道这七十二颗黑痣是谁数的,总之这也算是刘邦最早对自己的营销。这事要放到今天,也甭数了,赶紧去医院查查是不是皮肤癌吧。

  刘邦毅然决然的前往大梁投奔信陵君,在刘邦之前,无数的英雄人物都走过和条道路。此时的刘邦身上没有任何的流氓气息,他温文尔雅,又不失武侠气度。他提笔能出谋划策,拔剑能斗壮士。刘邦,本该是战国英豪中的一员。然而世事如棋,那时候刘邦没有手机,自然在路上无法随时看新闻。等到刘邦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大梁,尴尬的一幕出现了。饱受秦国离间计折磨的魏无忌,在酒色荒淫中郁郁而终,这让刘邦十分的遗憾。不过刘邦倒也算是不虚此行,在大梁,刘邦结识了魏无忌的门客张耳。张耳才华出众,当年的刘邦受张耳影响很深。后来秦国名将王贲(老将王翦之子)灭掉魏国,刘邦才返回家乡。

  对于刘邦来说,这次大梁之行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意义重大。刘邦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刘邦也意识到了苏秦、张仪那套方式已经和时代脱节。什么合纵连横?秦灭六国才是大势所趋。没多久,刘邦的祖国楚国也被秦国灭掉,刘邦的国籍改成了秦。
  大秦一统之后,刘邦仗着体格子结实,又见过世面,所以混了个泗水县的亭长当当。过去十里地为一亭,亭长就是这个十里地范围内的综合执法队长。什么街面上的地痞流氓啊,小偷小摸啊,小商贩啊,都归亭长管。刘邦混了这个差事,那自然是开启了自己的别样人生。
  自从刘邦干上了综合执法,那绝对是混的黑白两道通吃,在他综合执法的那十里地面上,还都买他的账。比如刘邦跟衙门口的人称兄道弟,肆意玩笑。比如卖狗肉的小商贩樊哙,绝不敢找刘邦要饭钱。就樊哙那脾气体格,放今天也是暴力抗法的苗子。但是樊哙却非常愿意结交刘邦,曲意逢迎刘亭长。

  刘邦也不仅仅是个吃狗肉不给钱的主儿,人家喝酒还不给钱呢。但是刘邦喝酒有规矩,可不是谁家酒店都有机会让刘亭长白喝的。刘亭长就爱去寡妇开的酒店去喝酒,一喝就醉,一醉就睡。酒钱人家没说不给,先记账,至于还期,那是遥遥无期。
  刘邦最喜欢的两个寡妇老板,一个叫王媪,一个叫武负(“负”通“妇”)。刘邦无论来她们俩任何一个酒店喝酒,必须喝醉。咱不管真醉假醉,反正不醉没理由睡在人家那里。这才符合太史公给刘邦下的评语:“好酒及色。”根据中国人爱传闲话的悠久传统,久而久之这事就传开了。很多人都想一探究竟,看看刘亭长的风流艳事是怎么回事。所以刘邦前脚去寡妇酒店买醉,后脚那些好事者就去店里探秘。如果好事者直眉瞪眼的进去看热闹,得让酒保轰出来,另外刘亭长也不会放过他们。所以这些人到店里得假装喝酒,顺便点几个小菜。大概有这么一年的时间,无论是王媪还是武负,都发现只要刘邦前脚进来买醉,后脚顾客就纷至沓来。对于寡妇老板们来说,刘邦简直就是吉祥物,他欠的酒钱跟他带来的营销效应相比,压根不值一提。所以王媪和武负都选择了放弃刘邦的债务,俩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拉拢刘邦吗,热切盼着刘邦到自己店里来。

  就这样,刘邦很爽的生活在泗水县。对于大多数苦难百姓来说,刘邦就是个成功人士。生活滋润的刘邦,对大秦王朝根本谈不上恨,毕竟祖上是魏国人的他对楚国也没什么感情。而且无论他的国籍是楚国还是秦国,刘邦都是社会最底层。如今能混到去城里下馆子都不给钱的地步,刘邦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在那样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朝不保夕的时代,吃饱饭就是幸福。
  所谓狼行千里吃肉,刘邦就属于到哪都混得开的“狼”,改朝换代对刘邦的影响微乎其微。别管是什么时代,刘邦都不会安安稳稳的在乡下种地。生命在于折腾,善于交际的刘邦,在泗水县折腾的很成功。
  圆滑且内心足够强大是刘邦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是刘邦日后成功的决定因素。
  同样是那个时代,不是所有老百姓都像刘邦那样过得有滋有味。比如下面要出场的这个人,日子过得就很悲催。到底有多悲催呢?下节再聊。
  日期:2016-09-18 21:45:00
  三、与身份不相符的坚持
  战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当时,任何人只要学有一技之长,都能混出名堂。所以那个时代的人别管出身是什么,都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命运。齐国人蒙骜就这样在秦国掌了兵,小公务员李斯就这样在秦国当了司法部长,农民苏秦就这样当了联合国秘书长。总之我们熟知那些战国英雄,很多都是从社会底层通过摸爬滚打一步步逆袭人生。可是秦朝一统天下之后,这种趋势戛然而止。秦朝还没有科举,所以底层百姓没有通往上层的通道。而且秦朝普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老百姓想当官那是白日做梦。

  那么说安心在家做学问,像孔子、墨子、荀子等大师那样广揽门徒可不可以?在秦朝那也是绝对不行的。秦朝要求以官为教,以吏为师。民间办学是不被允许的。老百姓只有服兵役、徭役的权利,其他的免谈。
  也正是因为这样,像张良这样的人会不遗余力的要置秦始皇于死地。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好学的刘邦混成了街头流氓的老大。张良不能顺应潮流,所以成为了国家A级通缉犯四处逃难。刘邦比较圆滑,很快在时代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原本受过良好教育的刘邦说着脏话成为了泗水大混混,生活的有滋有味。
  还有一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扮演着顽石的角色,绝不随波逐流。此人就是另一个前楚国人,他的名字叫韩信,一个坚持着本不该他坚持的韩信。
  韩信出身平民,生活在楚国淮阴(今江苏淮安)。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秦朝一统天下,韩信很悲剧的成了秦朝人。作为秦朝的平民百姓,韩信没有土地耕种,这就意味着他想踏踏实实当个农民是不可能的。当然了,韩信就算是有土地也不会安心当个农民,他跟早年间的刘邦一样,不是个安心混吃等死的人。
  年轻的韩信跟年轻的刘邦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不会种地、不会经商、没有生存的手艺。而韩信跟年轻的刘邦一样上进,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和剑术。刘邦学习是为了投奔信陵君混出个名堂,而韩信的这份坚持,让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当刘邦得知学习无用的时候,马上去混了社会,还混了个小吏当当。项梁在逃到会稽之后,也混了个小吏谋生。再看韩信,学了一身本事,因为不屑于营钻,所以连个小吏也没混上。

  韩信的内心,充满了悲壮。韩信不屑于营销自己,结果弄得连饭辙都没了。放眼望去,大秦帝国才刚刚建立。蒙恬北却匈奴七百里,屠睢、任嚣先后出兵平定了南越。这个帝国看上去是那样的稳定,这就意味着,韩信所掌握的本事,在当时一钱不值。
  好在韩信还有另一个本事,他善于用剑。不过剑术超群的韩信依然是不会营销自己,所以他不能像刘邦那样混个亭长当当。
  有一身好武功且精研兵法的韩信,由于不会推销自己,一直不被认可。仿佛他唯一的谋生之道就是出去劫道了,很不幸,韩信没有生活在宋朝。秦朝是个劫道都能亏损的时代。秦朝的官方通用货币是半两钱,但是因为受当时生产力和经济政策的制约,半两钱虽然是官方货币,但不代表人人都会带着很多钱出门。当时的官员工资都是靠小米结算,很多时候,小米是那个时代的硬通货。秦朝的税法规定,老百姓收的粮食要拿出三分之二去交税,也就意味着谁也没有余粮等着韩信去劫,这是个治安多好的时代啊,老百姓穷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在这样一个时代,像韩信这种人要么高傲的饿死,要么收起那份自尊去蹭饭。韩信不愿意去死,因为他还没有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韩信坚持走上了蹭饭道路。虽然他自尊心很强,但是生活把韩信活活逼成他最不想成为的那类人。很多时候,韩信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在当时很多人眼里,韩信是个业余的正常人。该学种地的时候他读书,该学营钻的时候他练剑。读书和练剑在当时都是贵族们消遣的游戏,对于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老百姓来说,和两样完全不具备经济价值。可是饿着肚子的平民韩信就是这么坚持着读书练剑,虽然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使用这两大技能,但是他倔强的坚持着。
  我们无论是上班还是上学,很容易对蹭饭之人深恶痛绝。尤其是对天天蹭饭之人,绝对视之如皇军。大才如韩信,最终沦落为一个顿顿靠蹭饭为生的人。
  且说咱聊的这三位前楚国人,都跟亭长有着不解之缘。刘邦不用提,人家自己就是亭长。项羽在自己最穷途末路的时候,提出要把项羽渡回江东的也是个亭长。而跟韩信关系紧密的这位亭长,是韩信蹭饭的对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