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考(1)秦岭迷局——我,是秘密考古战线上的一员

作者: 秘考代号零零柒

  日期:2016-12-27 11:06:35
  第一章 被激活的死档
  “十九天之前,也就是六月二日,秘考处周处长调阅了一份从一九七二年就已经封存的死档。此档案密级为‘绝密’,特批不受《保密法》解密年限限制,永久封存。
  六月五日,周处长向考古研究所提交了一份长达六万余字的报告以及死档激活申请书,同时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紧急行动。
  同日,考古研究所领导连夜开会并提交社会科学院以及国家文物局比准,下达关于成立秦岭“柴头沟”遗址专项考察小组的通知。
  六日,考察小组成立,处长周进任组长,副处长孔长风任副组长兼领队,成员六人,分别为谢少华、钱歆、常近东、冯丰、李琴和沈乐余。
  七日,考察小组抵达宝鸡,同日从太白县进入鳌山腹地。
  十五日,失联。
  同日,搜救行动开始。

  二十日,于秦岭太白岭偏西三十多公里附近,发现副处长孔长风和研究员沈乐余,目前处于昏迷状态,其余组员失踪。”
  日期:2016-12-27 11:31:00
  这是沈奇主持秘考处工作之后开的第一次会议,两天前上级临时指派沈奇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秘考处处长职务,接替已经失踪数天的原处长周进。
  当然,沈奇目前最主要和首要的工作就是收拾秘考处的烂摊子,一次莫名其妙的行动竟然让成立几十年,参与过无数机密考古任务的秘考处几近全军覆没,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所以从国家文物局到社会科学院都非常震惊,沈奇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被临时调派过来的。
  会议室里静得出奇,沈奇介绍完上述经过之后,稍微停顿了一会。我打量着坐在斜对面的沈奇,这人年龄比我大不了多少,三十岁左右,相貌清秀之中透着些许英武的气质,身材挺拔,分头,戴着一副金丝框眼镜,有点书卷气,但是从他严谨的叙述中又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刚毅和果敢的强大气场。
  我观察着眼前这位空降的处长,脑子里的思绪却控制不住地乱飞,这几天以来发生的种种不同寻常的事情已经让我感觉有些无所适从,经常出现愣神的状况。没过多长时间,我的游离状态被沈奇的讲话声打断,就听沈奇沉声说道:“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非常繁重,且必须迅速,效率就是找到真相从而救出剩余研究员的关键。”
  “救出剩余研究员”这关键的几个字窜入我耳朵的时候,瞬间把我的心神拉回到会议桌前,我没有多想,脱口问道:“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沈奇并没有接我的话,而是用遥控器翻动了一下幻灯片:“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整件事情的始末,这里必须提醒各位,以下我所说的内容,属于国家机密,只字不得外传,否则严格按照秘考处保密章程的处罚条例处理。同时我必须说明,鉴于这次行动的保密性和特殊性,上级决定,除我之外,不再增派人手,完全依靠秘考处目前的剩余力量完成此次行动。”

  日期:2016-12-27 14:28:00
  听完沈奇的话,我、葛平,还有窦晓冲相互看了一眼,心里几乎同时想到:“就凭你带着我们仨,一个刚结束见习期的研究员,一个机要秘书,还有一个负责信息发布和网络安全的信息管理员,能成吗?”
  沈奇并没有在意我们疑惑的眼神,而是继续用他那始终波澜不惊的语调讲述起来,而随着他的叙述,在座的人全都被整件事情的离奇和诡异震撼了,估计其他人和我也差不多,完全是在张大嘴的吃惊表情下,一动不动地听完了整个复述过程。
  沈奇说得很详细,其中涉及众多技术性的环节,我在这里不再累述,归纳一下的话,事情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今年3月份,宝鸡市文物局在一次例行的文物普查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个被盗扰的古代遗迹,经过初步勘测,先期确定为一座甲字形土坑墓。扩大范围踏查之后,并没有从周围发现其他墓葬,换句话说,就这一座墓孤零零的修在了这里。
  这有点让人费解,一般这种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葬是西周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典型葬制,其级别应该属于略低于诸侯级的贵族墓葬。根据之前的发掘经验,一般这种墓葬都是埋在家族墓地或者是夫妻异穴合葬,也就是说,周围应该还有其他的墓葬遗迹。可考古队员在不断扩大探查范围之后,仍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对于这座突兀地出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的古墓,大家有点无所适从,从地理位置来看,这里地处偏僻,在远离村庄的一块台地之上,对于古墓的保护来说,非常困难。而且从现场的盗洞来看,还是比较新的,也就是说,盗扰现象发生在近期,墓葬的处境已经非常危急。
  有鉴于此,他们向文物局打报告,申请抢救性发掘。然后这个踏查小组原地待命,很快报告批复,同意尽快发掘,同时给他们增派人手,支援发掘工作的进行。由于人手充足,前期的发掘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墓道和墓室顶端的土方很快被清理出来,这时候考古人员惊喜的发现,盗洞并没有打穿墓室和椁室,整座大墓有可能还是完好的。
  这个发现让大家异常兴奋,干劲十足,然而,从墓室的二层台又往下清理了几十公分之后,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怪事开始接连出现,同时也为这个看似普通的甲字形土坑墓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面纱。
  日期:2016-12-27 15:27:00
  首先出现的一个奇怪的事情是,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墓室和椁室的正上方忽然出现了另外一个盗洞,从外形上分析,这应该是一个早期盗洞,但是具体年代已经不可考。让人担心的是,从出现的位置和大小来看,这个盗洞已经深入到墓室之中,至于椁室有没有被打开,现在仍未可知。
  但这只是一些列怪事的前奏,接下来的发现,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当考古人员清理到椁室上方的时候,负责几个区域发掘的考古队员几乎同时报告,在墓室内侧出现了一条规则的红色线条,经过集中清理之后,所有人惊讶地发现,这些线条连成了一个矩形,且正好套在墓室内壁。
  红色矩形线条鲜艳,形状规整,有鉴于这个情况,有些人员认为可能是墓室内侧墙面用朱砂涂抹,在之前的考古发掘过程中,曾经发现过在主棺周围铺设朱砂层的情况,但是用朱砂涂抹墓室墙面,之前并没有发现过。不过这个假设很快就被推翻了,因为提取图样后发现,这些红土质地坚硬,并非朱砂。

  这时有人提出会不会是先秦史料中多次提到的荒帷,也就是罩在主棺外层的一种织物棺罩,因为年代久远,腐烂渗透到四周的泥土当中。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发现过,2004年在山西绛县横水倗国墓地“倗伯”夫人墓就曾出现过大片的荒帷印记,同样也是红色,且分布在墓室四周。然而这个假设很快也被否定了,荒帷印记如果残留应该是墓室和椁室坍塌,用特殊颜料染织的荒帷腐烂后与周围泥土融为一体之后留下的印记,他的边界是不可能如此规则和清晰的。

  当然还有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当时考古队领队的发掘日记描述,为了慎重起见,出现这个现象之后,考古队暂时停止了发掘,申请专家进行现场论证。
  日期:2016-12-27 18:52:00
  数日之后,几位参加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老专家从全国各地陆续赶往考古现场,来之前几位老专家并没有特别重视,因为宝鸡地区发掘的两周时期的大墓比比皆是,诸侯王级别的都不鲜见,遑论一个规模不大的甲字形土坑墓了。
  可到了现场进行了初步勘察之后,几个老专家差点犯了心脏病,其中两个几乎是热泪盈眶的对领队说,这太不可思议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能亲眼见到这种仅见于先秦古籍之中的葬制。他们握着领队的手,带着颤音说道:“了不起呀,了不起,这是‘堲周’,这很有可能是‘堲周’呀。”
  日期:2016-12-27 19:10:00
  第二章 堲周
  《礼记?檀弓上》记载:“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也就是说,古代的四大葬式中,瓦棺,棺椁和墙翣(一说是墙柳,简单来说就是类似于荒帷状的棺罩和棺饰)通过之前的考古发掘,都已经被发现和证实过,唯独“堲周”这种看似简单而且易于保存的葬式一直没有出现。如果这次发现被证明的是“堲周”的话,那将会是震惊中外考古界的重大考古成果,也难怪这几个都成了精的老头子能这么激动。

  听到这里我的心跳也蓦然加速,暗忖:“难不成真的发现了‘堲周’,难怪老处长会这么在意,这种相传在墓室建造成型之后,用火烧墓室四壁,形成火烧土或者陶状墓壁的葬制之前仅见于《礼记》等先秦典籍之中,多年来从未在考古发掘现场找到过任何蛛丝马迹,如果这次真的发现如此完整的‘堲周’葬,确实是极其重大的发现。”
  可我转念一想,又觉得想不通,根据秘考处的工作章程规定,具体的考古细节和信息由一般考古队负责提取,秘考处负责应对突发不明原因的考古状况、造成大面积人员伤亡的危险古代遗迹和特殊情况下需要保密的考古遗迹的探查,主要工作包括:
  1.提取、记录特殊遗迹现场情况。
  2.调查探明特殊遗迹的成因和原因。
  3.在以上两项的基础上,向相关文物主管部门直至最高文物主管部门提出,继续发掘、暂停发掘、临时封存、永久封存和在做完考古记录后销毁等不同操作建议,并在必要时主持相关工作。
  照沈奇之前的描述,就算是发现‘堲周’,那也是正常范畴内的极重大考古发现,并不符合需要我们秘考处参与或者接管的要求,难道其中另有隐情或者是在后续的发掘中有无法解释的神秘事件发生?而这件事情和老处长激活的那个死档又有什么关系?个中缘由,我一时也难以猜透,无奈之下,只得听沈奇继续介绍。

  日期:2016-12-28 09:17:00
  沈奇提到,当时领队被老专家一提醒,马上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立刻组织现场会,与老专家讨论和制定严密的发掘计划以及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文物保护方案,并报上级审批。
  很快上级文物部门就做出了反应,批准了进一步发掘的要求和计划,并且根据“堲周”的特点,从省里专门派了一个专业的壁画保护团队,协助对于可能出现的陶化墓壁进行保护,也正是这个目前看似有些谨慎过头的举动,最终使得一项让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得以被完美的保存下来。
  发掘计划定下来之后,后续工作逐步展开,由于这个墓的特殊性在国内考古界已经引起了比较大的关注,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考古队和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就会把工作进度和情况向业内有关专家进行通报。但是,从主墓室土方清理到大约三分之一之后,这种例行的通报却戛然而止,当地文物部门给出的理由是,由于工程量大,为了让考古队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场清理和遗迹信息提取上,暂时停止例行信息通报,等发掘结束之后,会出一份详尽的考古报告,供业内研究。

  然而这仅仅是托词。
  说到这里,我们都清楚,该说到重点了,窦晓冲沉不住气,着急问道:“是托词,那是为什么,他们到底挖到了什么?”
  沈奇乜他一眼:“保密决定是国家文物局下发的,整个考古队被严令封口,领队被特意叫到上级文物主管部门训话,并申请当地武警严密封锁考古现场,消息不得外泄,这倒不是小题大做,实在是他们挖到了让人猜不透的东西。”

  日期:2016-12-28 10:19:00
  “是什么?”这次我和葛平也按捺不住了。
  “堲周上有画!”沈奇说到这里,古井一般的声音,也微微泛起了波澜:“而且,内容太过不可思议。”
  说实话能够意外发现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的“堲周”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且在火烧的陶化墓壁上竟然有壁画,仅此一点,这个考古发现不敢说比得上当年发现兵马俑,至少也足以媲美马王堆、妇好墓或者曾侯乙大墓了。
  其实这还仅仅是普通的考古意义,因为有鉴于“堲周”的罕见性,同时上面又有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信息的壁画,这太过弥足珍贵。而目前的情况很定不限于此,因为从沈奇刚才的描述来看,这些壁画上的内容甚至比“堲周”本身更有价值。

  果然,沈奇接下来的叙述证明了我的猜测。
  沈奇继续说道:“接下来的发掘都是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据我所知,周进处长也参与了这次行动,而且已经失踪的几位研究员当中也有人参加了,但是具体是谁,有几位我们并不清楚。”
  我接口道:“这倒不是问题,我们只要让当时参与发掘的人员辨别一下照片,就能确定这次参加发掘的秘考处人员。关键是壁画上到底有些什么?”
  沈奇并没有在意被我打断,似乎很理解我的好奇心,继续说道:“描绘的是一幅军队从出征到战斗结束的整个场景。但问题是,从部队的服饰、兵器和场景来看,可以断定,这是一只唐朝军队。”
  日期:2016-12-28 14:46:00

  刚一听到沈奇这段话,我实在是有点没有心理准备,在秘考处呆了这段时间,各种奇怪的事情我也算是听说过很多,就算没吃过猪肉吧,猪跑那是绝对见过的。从76年用古法压制并回填湖北战国楚墓的大规模尸变,到82年在完成初步考古工作之后封存邙山北齐邪灵祭坛,再到99年秘密发掘青海史前神秘文明遗址,再到最近,进入十万大山,寻找传说中的升仙窟,也就是号称有世界上最难攻克的陵墓,大土司王陵。

  这些堪称奇葩的古代遗迹,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作为秘考处的人员,有些档案我还是调阅过的,看到的也都是第一手且最真实的资料。尽管当时觉得匪夷所思难以理解,但是与这次宝鸡甲字形贵族墓比起来,似乎都有些逊色了。
  “穿越”这个词,其实最多也就是在小说里看看,秘密考古再夸张也是以事实为基础,以科学为依据的,可你要说两周时期的墓葬里出现了描述唐朝时期场景的壁画,这个我就接受不了了。
  我当时一下想到这个墓是不是二次葬,唐朝时期用两周的葬制迁葬先人,虽然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但是至少可以解释得通。但是当我说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不太可能,这么多专家,这么多技术人员,再加上处长这老油条,难道想不到这一层?
  果然我一提,沈奇就否定了,他说:“‘堲周’墓壁上的线条都是阴刻的,当壁画的内容刚刚被识别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二次葬’的说法。毕竟大家都是搞科研的,虽然考古这项工作有的时候会遇到有些解释不清的事情,但是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太离谱。周墓中出现唐画,这种张冠李戴的事情,参与者们在内心深处还都是倾向于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过,事实却让他们失望了,这是胜于雄辩的。”

  “这种可能性排除了?”我急忙问道。
  “是的”沈奇说:“墓壁上的陶化土被采样后直接被送到权威的科技考古实验室,用‘热释光’断代和‘光释光’断代两种测试方法检测之后可以确定,墓壁属于西周晚期。”
  日期:2016-12-29 10:24:00
  “热释光”和“光释光”断代是两种测试陶瓷器年代的方法,准确度高,误差很小,基本上用其中一种方法就可以确定,两种方法都用了,几乎可以说得出的结论已经是万无一失了。
  我怔怔地有些出神,喃喃地问道:“如此说来,真有人在西周末年的墓中,描绘出了一千多年之后的场景?”

  这时候葛平瓮声瓮气的说道:“不是还有条半路出现的盗洞吗,可不可能和这玩意有关系?”
  日期:2016-12-29 11:23:00
  第三章 老处长的目的
  葛平是我们处的机要秘书,并不是从事考古专业的,他是前几年从部队专业,由于能力突出,政审优秀,被选调进了秘考处,他入伍比较早,尽管比我早来两年但是和我年纪相仿。这人平时不太说话,性格比较粗犷,脾气也挺暴躁,但是好在人很实在,直来直往,没有太多虚的东西,我对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刚才只顾了听沈奇介绍事件的经过,葛平要是不说话,甚至都忘了他还在列席会议。我看着旁边留着平头,额头宽广,方面大耳的葛平,忽然间也意识到了什么,转头问沈奇:“有没有可能是后期进入古墓的人所为,毕竟还有一条解释不清的盗洞在。”
  沈奇摇了摇头:“不可能,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另一个无法解释的事情。”
  我一听,事情到此竟然还没有结束,这个规模并不是很大的西周古墓中到底埋藏着多少惊世骇俗的秘密。
  沈奇对我们说:“之所以说不可能是盗墓者所为是因为,盗洞准确的打到了主棺上方,根据发掘报告显示,盗洞并没有像一般的土坑墓盗洞那样,打到墓室底部后像四周扩张从而摄取随葬品。这个盗洞打到主棺就停止了,周围的土层没有被扰乱的现象。”

  窦晓冲好奇心极重,如果不是这次情况特殊,他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种专题会议。所以听到这种关键时候,他实在有些按捺不住,探着身子问道:“主棺打开了吗,里面有什么?”
  秦奇略微有些无奈地苦笑一下:“根本打不开,主棺是实心的,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青铜块,很有可能是把墓主人用铜汁直接浇铸到青铜棺内了。”
  “尼玛!”窦晓冲一伸脖子:“这也太狠了,多大仇这是,至少是个‘杀妻夺父’之仇呀。”
  日期:2016-12-29 16:53:00

  我瞪了窦晓冲一眼,让他别乱说话,我和窦晓冲平时经常在一起,他比我小一岁,性格活泼开朗,是个典型的乐天派,很好相处。特别是这厮好奇心极强,大街小巷有个风吹草动他总是第一时间挤入人群,前排观看,我一直怀疑这哥们削尖了脑袋来到秘考处,就是为了看热闹来的。
  窦晓冲一看我瞪他,也知道话有点多了,一伸舌头,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继续听讲。
  不过窦晓冲这话虽然糙,道理却并非没有,埋葬墓主人的人为什么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把他直接铸进铜棺,难道是为了防止尸变?我轻轻摇摇头,可能性不大,首先尸变虽然在之前的发掘中出现过,但是出现几率很低,而且古人防止尸变的方式很多,从来没见过用这种造价如此之高的本办法,要知道古代青铜的价值那可是极高的。
  而且就算尸变那也是被深埋大葬到地底之下,对活人是没有危害的,难道还担心他自己从这么深的地下自己跑出来,这是绝不可能的。
  可是排除这些原因之外,他们为什么要把墓主人浇铸在铜棺之内呢?
  我正想着,猛一抬头,看到沈奇正在打量我,估计刚才看到我脸上表情比较丰富,似乎陷入了各种推理之中,在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之否……的无限循环中不能自拔,所以并没有打乱我的思路。

  与会的这些人里,除了他之外,只剩下我一个专业人员,虽然从经验上来说还比较菜鸟,但是比起另外那两个打酱油的来,终归不是一个层面。在上级要求为保密起见,只能使用现有人手的前提下,沈奇还是比较重视我的意见的,所以他似乎是在等我消化他刚才所说的一切。
  必要的等待是必须的,因为接下来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更加让人震惊的发现,不夸张得说,这个发现足以摧毁我们几个现有的想象力极限。
  沈奇只是静静地等我们缓过神来,不至于认为他是在信口雌黄,等到我们差不多恢复了平静,沈奇依旧是操着他那平缓的语气,爆出了一个更猛的猛料——墓主人失踪了,只留下了铜水浇铸后形成的一个人形空腔。
  日期:2016-12-30 10:42:00
  此言一出,我们三个已经不用消化这些信息了,因为根本消化不了,窦晓冲的好奇心被完全调动了起来,蹭的一下站起来,满脸兴奋地问沈奇:“消失了,怎么可能消失,那可是用一整棺的铜水封起来的,这都能消失,莫不是给化掉了吧?”
  沈奇摇了摇头:“空腔看起来规则,完整,尸身化掉,不可能留下如此规整的形状,我们怀疑在用铜水封棺的时候,尸身是用某种隔热的材料包裹起来的。”
  听着沈奇和窦晓冲的对答,我的思绪开始逐渐从震惊中缓冲过来,随即想到一个问题,问道:“沈处,如此厚重的铜棺内部,用x光拍照技术估计穿透不了,应该得用的中子成像技术,据我所知,就算中子成像的穿透力相比于x光更大一点,恐怕也穿透不了如此厚重,几乎是实心的铜棺吧?”

  沈奇对我解释道:“确实是用中子成像,不过功率相当大,现在的核心技术已经超出你的认知了,如果不是这次需要透视铜棺,我之前也并不知道已经设计出如此大功率的中子设备。”
  我又问道:“会不会铜棺内是个假人,随着时间推移,腐烂掉了?”
  沈奇略一思忖:“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是概率很小,第一,铜棺封闭之后,与空气完全隔绝,就算是块豆腐,也不容易腐烂,何况如此巨大的人偶?第二,古人如此费尽周折,其目的又是什么?这两点如果解决不了,从科研的角度来看,你的说法就无法成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