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作者: 丁新

  日期:2016-11-30 09:31:00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几场关键战役之一,后世对长平之战的评价是: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步伐,是中国军事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最彻底的围歼战。长平之战重要性,能得到史学界的认可,可这不是吸引我这个理工科生的原因,真正让我不淡定是这场战争的毫无厘头,以及史上关于这场战争记载的纰漏百出。
  先闲话不多说,先抛出三个无厘头再说。
  史书记载,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而惨败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是:“赵国中了秦国离间之计,撤下了身经百战的名将廉颇,而换上的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而且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我们先不谈这条战败原因分析成不成立,我们先说一说‘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中有个关键字是纸,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有明确记载纸是我国东汉时期一个叫蔡伦的太监发明的,东汉可是在战国后几百年哦,战国时期根本就没有纸这个东西,那时候主要是用竹简记载理论的,而且当时军事理论的推演都是在沙盘上进行的,可见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可不是赵括那个时代的人对赵括的评价,如果是,那也应该是‘沙上谈兵’或‘竹上谈兵’甚至比沙上谈兵还要不客气。因此,纸上谈兵是东汉以后的某位评论家对赵括做出的评价。

  还有,长平之战是一场改变战国后期最终历史走向的大决战,可就在这个大决战中出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情况:在这场大决战中居然双方都出现‘临阵换帅’,在军事上 ‘临阵换帅’是兵家之大忌。双方在这样一场历史性大决战中都不约而同的临阵换帅,这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是仅此一例吧?而在世界历史上有没有第二个例子,我还真的不清楚。
  最后,秦、赵长平之战历时三年,双方更是将全部主力压上,仅赵国损失的士卒超过四十万,而秦国到底损失了多少,至今都无法估算出来,这样一场旷古烁今的大战,居然被后世判定为一场围歼战,而被围死的赵国士卒达四十二万之多,这可能吗?双方兵力加起来超过百万,战场延绵几百里,战场防御纵深也得有几百里,要围死四十二万赵卒,这个包围圈得有多大?就算完成包围,那这个包围圈得有多么薄弱?在冷兵器时代,又没有什么现代通信技术,野战中围死敌军超过一万以上的战役都很难找到,围死那么强悍的四十二万赵国士兵,你相信吗?

  这三个无厘头,后面会逐次解开。我们还要交代三个背景。

  日期:2016-11-30 09:31:25
  1,长平之战是一个什么样的战役?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秦、赵上党之争夺,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军攻拔韩国野王城,阻截了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上党地区在求救无望又不愿归顺秦国的情况下,在冯亭的率领下主动归顺赵国的,这是长平之战的导火索,从这之后才有了后来的秦赵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灭国战吗?
  长平之战的战役规模和级别达到甚至超过灭国级,但不是秦国针对赵国的一场灭国战,至少不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灭国战。
  秦国在范睢入秦后制订了远交而近攻的战略,就是先稳住远处那些实力较强的,向距离最近又比较弱小的韩、魏下手。而赵国可不弱啊,赵国可是单凭军事实力跻身战国后期三强之一。当时的赵国的人口不足秦国的二分之一,地盘不到楚国的五分之一,经济实力远不如齐国,可就这么一个经济、人口、地盘都不怎么出色的赵国,在长平之战爆发之前的几十年间,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里,东败齐、燕,南破韩、魏,拥有山东六国中唯一能与虎狼之师秦军一较高下的军事力量,是一个响当当的硬货,你怎么突然要灭他呢?要灭国也是先灭较弱又较近的韩、魏,其次才轮到赵国的,事实上后来的秦灭六国基本上就是如此执行的。

  而且赵国的人口、地盘、经济实力、战略地理位置都不出色,秦国要花那么大力气,即便成功,投入和收入也是严重的不成正比,此时,秦国灭赵国,你图什么呢?更有甚者,按照当时的地理位置,很有可能灭了赵国而肥了齐、燕、韩、魏等国。
  就算是当时秦国最高决策层某一根筋搭错了,决定先灭赵国,在这种灭国战前,难道不是应该先安抚一下地理上相互接壤韩国吗?可在长平之战的爆发诱因就是秦、韩野王之战,秦国是在痛揍韩国。你要灭军事实力那么强的赵国,那你秦国至少在秦韩大战后,先安抚下韩国并且休整一下吧。
  那长平之战是一场普通规模的战役吗?
  当然不是,虽然很多史学家怀疑长平之战的规模没有史书中描述的那么大,但是确实有大量史料言之凿凿的记载了长平之战的规模,如果没有那么大规模,你怎么能解释长平之战对两个国家所造成的损失,一个是快奄奄一息,另一个士卒死过半,内外空虚。而且长平之战后秦军兵分两路要灭了赵国,前面我们已经否定了秦国先灭赵国的大战略,如果不是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惨重,秦国怎么会突然兵围邯郸要灭如此强悍的赵国呢?因此长平之战毫无疑问是一场超大规模的战役。

  综上,长平之战不是秦针对赵而发起的一场蓄谋已久的灭国站,而是一场双方矛盾不断升级、不断增兵而爆发的超大规模遭遇战。即便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赵都城邯郸要灭赵国,那也是长平惨胜后顺势而做的决定。
  日期:2016-11-30 09:32:10
  2,胡服骑射
  那赵国军队为什么这么强悍呢?
  前面讲到赵国军队战斗力非常的强悍,而赵军的强悍的战斗力应该要追溯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历史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记载主要在改服饰这段,如果说改个服装,军队的战斗力就能提高那么大,那我就不相信了,毕竟你赵国不能发明出现代人用的防弹衣。因此胡服骑射的核心应该不在服饰上。
  那胡服骑射的核心在骑射上吗?
  在战国七雄那个时代,各国相互攻伐已经几百年了,骑马术和射箭术是那个时代的基本军事技战术,这种单项的技战术训练是很容易在各国之间相互模仿学习的,若单比这两项技战术,这七国恐怕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就好比我们中国足球很差吧,你若单比颠球技术,在中国你一定能找到很多颠球技术比梅西还好的人,而军队这个系统可远比一支足球队复杂。这种单项技战术的提升,是可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但还不至于让赵军那么强悍,因此胡服骑射可能还不止是这种骑射术的推广。

  这里估计有人反驳:中国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战斗力强悍不就是骑马术和射箭术这两项技战术牛掰吗?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强悍绝对不止这些,他们真正强悍是因为他们的环境,一方面,他们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每一个人天然就是一个优秀的战士;另一方面,草原这种战场环境,步兵对阵骑兵完成丧失主动权,仗怎么打,什么时候打,完成取决于骑兵,而中原王朝又是以步兵为主,在草原作战骑兵有决定性优势。而且,你可以看看,一旦中原王朝凝聚了全部国力,有能力支撑起十数万的骑兵军团与之在草原上决战时,其实也是不怵他们的,汉、唐就都胜过了他们,可见游牧民族的强悍绝不止是骑马术和射箭术这两项基本技战术的厉害。

  当然,我也不同意把赵军战斗力强悍归因于赵国民风彪悍,当年那个大争之世,拳头就是道理的年代,各国相互攻伐数百年,中国的哪一块土地上民风不剽悍?即便是吴、越,现在的江苏、浙江,这里现在民风应该算是温文尔雅吧,当年都彪悍的要命,春秋末期,吴国就一度打到楚国的郢都。而且在胡服骑射之前赵军也没有那么强悍啊,可见赵军的强悍还真的要归因于胡服骑射。
  那胡服骑射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我们看看后世之人评选的战国十大名将:吴起、孙膑、廉颇、白起、赵奢、李牧、王翦、乐毅、田单、蒙恬;可能你对这份名单中的某个别人物不大认同,但基本还算是比较客观的。在这份名单里,我们就赫然看到四个人:廉颇、赵奢、乐毅、李牧,这四个可都是赵国人,可赵国的人口不到七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更加给力是:这四个人可都不是当时的高级贵族出身,都是中下层阶级出身。怎么知道他们不是高级贵族出身的?史记中关于那些高级贵族出身的人,一般都会介绍他们的身世,介绍他的家族历史,以蒙恬为例,史记明确记载了蒙恬的爷爷是蒙骜,他爸是蒙武,他家祖上是齐国过来的等等,而这四个人他爸是谁,祖上是干什么的都是空白的。

  我们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以军功进爵、按照功劳封赏,给了中下层百姓机会,所以秦国才有了一支虎狼之师。你比较比较赵国,在刚才那份名将的名单里,从中下层崛起的名将,赵国比秦国还要多一倍哦,而赵国人口连秦国的一半都不到。再比较下军队战斗力,整个战国后期,六国军队中只有赵军与秦军大战是互有胜负的,即便是战国末期,赵军依然是秦统一六国的最大障碍,《六国论》里讲:“赵尝五战于秦,两败而三胜”,可见赵军在单兵团战斗力上一点都不输给那个虎狼之师的秦军。可以想象一下赵国也有一套类似于秦国军队战斗系统,甚至于比秦军那套系统还要优越。

  因此,这里可以大胆的推断胡服骑射是一整套青年军官选拔、培养、并且论功晋爵给予他们实质机会和晋身通道的系统性军事制度。这套制度在现代是很常见的,几乎每家公司都有,在当时确是个新物种,不是所有国家都拥有的。这里我当然没有实际史料证据,但是我们只能通过反向推导。
  那就是为什么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赵国没有出现那么多中下层出身的名将,而在胡服骑射之后出现了那么多名将?既然有那么多中下层出身人物晋身为赵军统帅,并最终成为当世之名将,那么这个系统都必须有一整套选拔、培养、竞争机制,并且还要给他们机会和上升通道;不然的话,中下层人士那么多,你怎么知道要用哪个人呢?哪个人又具备军事天赋呢?他们又是怎么成为赵军主帅的呢?他们可不比大贵族啊,大贵族你自己家派多少人上战场,你就可以自动成为你自己家部队的主帅。

  还有就是胡服骑射这个系统一旦开始运转起来,就会把当时底层具备军事天赋的人才给识别起来,也改变中下层精英的命运,同时以一种新的方式把赵国底层力量调动并组织起来,使赵军具备强悍的战斗力,才能与秦军五战而三胜。

  胡服骑射同时也带来了三个改变。
  第一,这套军事制度带来了强悍的战斗力,具备绝对优势,随着战国后期各国相互攻伐的不断加剧,这个制度就会一点一点的把过去的那套大贵族领兵的制度挤出,并最终将其彻底defeat掉。我们翻看历史,赵国后期可没有大贵族领兵的记录,而反观楚国,直到最后领兵拒秦的任然是项羽的爷比项燕,他们项家可是楚国大贵族家庭。
  第二,带来了一个新型贵族阶层,这个贵族阶层靠的是自己不断努力和九死一生换来的军功晋身的,我们称为老将阶层。而在这个老将阶层下面还有一层数量非常庞大、涵盖从校官、尉官到百夫长、十长的青年军官团体,我们简称少壮军官团。这个少壮军官团为了军功而拼死杀敌是赵军战斗力的核心来源,具备强悍的能力。在一个系统里一个阶层具有很强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一定会具备很强的实力。

  第三,在一个系统里,激烈的竞争,就一定带来快速的新陈代谢,这个少壮军官团就天然对已经成为新型贵族的老将阶层构成强烈的冲击,因为这些少壮军官们也要获得人生的舞台和机会啊,随着他们的成长就要把这些老将们挤出军队啊。

  日期:2016-11-30 09:33:10
  3,上党地区
  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战国策
  上党之地据天下之肩脊。-----------杜佑
  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境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百度百科
  这几句话反复出现在研究上党地区是战略地位的历史学术文献,也多次出现在上党地区为什么是秦与三晋军事争夺的军事焦点的历史学术研讨中,这些分析无外乎是:这里地势高,这里地势险要,这里易守难攻,这里控制了多少条通往三晋的大中枢要道,老实讲,那些文章我也看不懂,就不列出来了,我们先不要管它,我们就看历史上围绕上党地区发生过多少次大战,就知道它是不是战略要地了。

  上党地区发生最早的战役是周武王覆灭黎国之战,这个黎国就是上党;然后年代在近一点就是晋景公灭潞氏国,这个潞氏国就是沁潞高原,也是这个上党;然后就是战国时期,秦与三晋在上党地区反复争夺,当然最有名的就是我们的长平之战;再往后就是三国时期,曹操围困虚关城,争夺的也是这个上党地区;再往后是明朝后期,反明义军占据上党地区;再往后就是抗战时期的沁潞围困战和沁潞游击战;还有就是国共两党在抗战胜利后开的第一枪上党战役。以上的战争都是我在百度上搜索的。

  发生了那么多重大战役,一般而言就是战略要地。因此上党地区就是秦想要逐渐蚕食三晋必须占领的一个战略要地。
  好了,这三个背景交代完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长平之战了。
  日期:2016-11-30 09:38:15
  4,廉颇防守
  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城,切断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正准备将上党地区收为囊中,可是上党地区老百姓却不愿归秦,上党地区在冯亭的率领下,主动归降赵国,这就给赵国最高决策层出了一个大难题了。
  要,那就铁定了要得罪秦国,秦国可不好惹。
  不要,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拱手让秦,秦国将来以此为基地,进攻赵国,赵国该怎么抵挡?此地地势险要,且离赵国都城邯郸不到七百里距离了,而秦国实力本就远在赵国之上,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不珍惜是吧,以后老天爷可不会给你“爱你一万年”表白的机会。
  在我们现在看来,假设赵国不占据上党十七城,后来秦以此为基地灭赵,后世评论家也一样会送赵国八个字:天予勿取,反受其殃。
  这个时候,平原君赵胜就出来讲了一句话:”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这句话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
  应该说,赵国在强悍的秦国虎口夺食,不是赵孝成王头脑冲动的贪婪之举,是在当时局势清楚认识下的无奈选择。这才命令廉颇率领赵军占据上党十七城。

  秦国一看,我们的胜利果实居然被赵国抢夺了,命令王齕率领秦军进攻上党,秦赵两军对峙。
  至此,秦赵长平之战拉开帷幕。
  这里要交代一下,关于长平之战有杨宽先生的三年说和张景贤先生的六个月说,杨宽先生的三年说指的是:长平之战从秦昭王四十五年赵军发兵上党地区后从与秦军对峙开始的,从秦赵对峙到秦昭王四十七年四月为长平之战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双方都没有投入全部主力,主要是小规模战斗为主,从秦昭王四十七年四月到九月是长平之战的第二阶段即决战时期;而张景贤先生的六个月说指的是:长平之战是从秦昭王四十七年四月开始,到九月结束。

  杨宽先生在《论长平之战的时间里》分析了长平之战:1,赵世家里明确记载,赵国在接受冯亭投降时就发兵上党,那么廉颇在赵占据上党后与进攻上党的王龁对峙就应该开始了;2长平之战是超大规模的大战,不是几个月就能突然打得起来的。而且我们前面也分析了长平之战是一次不断增兵,规模不断扩大的遭遇战,还有如果赵国没有接收上党地区,长平之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秦本纪也说了秦攻赵是因为赵占据上党地区。所以我也认为长平之战在赵军占据上党地区后的两军对峙时就开始了。

  日期:2016-11-30 09:38:57
  好了,我们接着回来看史记。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廉颇蔺相如列传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是廉颇与王龁在长平对峙,这一段廉颇初战不利,赵军坚壁不出。
  这里你不觉得可疑吗?我们分析一下秦、赵两军。
  论将领 :廉颇可是战国十大名将之一,甚至战国四大名将(吴起、白起、廉颇、李牧)中就有这位廉颇;而这个王龁呢,根本就排不上号。
  论战斗力:我们前面分析过了,赵军和秦军都有一套论功行赏的制度,赵军的单兵团可不弱于秦军,而且在长平之战前阏与大战中赵军就大败秦军,赵军在战斗心理上和士气上都还占优。
  论地利:赵军可是兵不血刃的占据了上党地区这一战略要地,具有绝对地利优势。
  前面分析了长平之战是从秦昭王四十五年赵军占据上党地区后某月秦赵对峙开始的,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这里应该是经过一年多的冲突,秦军从赵军手中夺得了上党城(不是完整的上党地区),或者包括上党城在内的几个城池。因为在白起王翦列传中还记载,秦昭王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说明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秦军才真正的平定上党地区。

  还有就是白起王翦列传中,“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所以有人以为当时赵国根本没有占据上党地区,那这就跟前面赵世家赵国发兵上党矛盾了,也与上党降赵矛盾,还有与韩世家里记载“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矛盾。我认为秦昭王四十七年王齕就是从赵国手中夺取上党城的,但为什么史记记载是“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呢?因为这是从秦纪来的,是以秦国人的口吻记载,你上党降赵,但是我秦国不承认啊,我秦国现在又要取上党地区这个战略要地,我就认它是韩国的,我现在就是在打韩国啊,与你赵国无关,这不是在国际博弈中惯用的技俩吗?打个比方,美国打伊拉克,现在伊拉克投降伊朗了,那美国才不管这套,你以为伊朗接手了,你就不是伊拉克了,我就认你是伊拉克,我打的就是你伊拉克。所以这里不能说明赵国没有占据上党地区。这个点一定要理清楚,如果这个点没弄清,整个长平之战就全部乱了,秦国再嚣张也不可能就因为上党一些个老百姓逃到赵国,就对赵国发动那么大的一场战役。

  这个点一定要理清楚,这个点涉及长平之战时间和赵国有没有占据上党地区,这个点没弄清,整个长平之战的记载就完全矛盾,秦本纪记载秦攻赵,就是因为赵占上党,既然赵占据上党,那么秦昭王四十七年王龁取上党就是从赵国手中攻取的,而且这个上党是上党城,不是整个上党地区,因为长平之战结束后才平定上党郡,那么长平之战就是在王龁攻上党之前就开始对峙了。为什么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昭王四十七年,王龁攻韩取上党,是打“韩国”呢?这主要是一个地区的认定问题,上党此时归赵了,但是秦国可以不承认的,而赵、韩两国是承认的,赵世家和韩世家中明确记载了。

  论人和:上党之民可是主动归附赵国的,上党原本属于韩国,秦国揍韩国久矣,上党之民天然就仇恨秦国,而赵国和韩国原来同属晋国,具有天然认同感。
  论时机:在长平之战的前面,秦军在野王、缑氏、蔺与韩国军队苦战,现在已经是疲惫之师了,而赵军占据有利地形,赵军是以逸待劳啊。
  我们从天时、地利、人和、将领、军队等各个方面分析,赵军在前期可是有绝对优势的,怎么会初战不利呢?
  日期:2016-11-30 09:39:55

  我们再看看赵国最高决策层的反应。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
  ---------白起王翦列传
  这里说赵国最高决策层对这个战局是不满意的。可是你再看看赵国在长平之战第一阶段乃至决战前期的损失。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白起王翦列传
  这是史记记载的长平之战第一阶段乃至决战前期赵军全部损失了,也不过是损失了一个裨将和四个尉官,还有个把城池被夺而已。你最高决策层前面不是说过吗:费百万之众,经年累月,也不过得到几个城池。可在长平之战第一阶段乃至决战初期,你不过损失了几个尉官和一个裨将,而得到了这么重要战略要地上党地区,而且面对是当时第一强国秦国,你们至于这么不满意吗?

  可见这不见得是赵国最高决策层的不满意,那又是谁不满意呢?
  赵国的少壮军官团不满意。
  我们前面分析过,赵军强悍的战斗力的核心来源于赵军的少壮军官团,在长平之战的前期,在这些少壮军官们看来:我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城外不过是秦国的一支疲惫之师,我们的战斗力是杠杠的,秦国不是号称什么虎狼之师吗?我们可不惧他们,现在我们出门就能干翻他们,怎么仗打成这样啊,你们这些老将们是不是都怕死啊,天天龟缩在营寨,你廉颇是不是老了,是不是不中用了,不中用起开啊,我们这些人还要立功进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