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作者:
南柯月初
日期:2017-03-11 21:13:00
序:
过年了,回到家乡,习惯性的扣开一罐啤酒,边喝边走遍整个村子,我想呼吸这里的每一丝空气,触碰它的每一寸土地,抚摸每一片瓷砖,亲吻每一片树叶,不是怀念,只是找回纯粹,,,某一个瞬间,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都未改变,,,然而不得不承认,一切都已发生,一切都已改变。
(意外!意外!以上纯属串台!)
看了上面的开头,你以为这是一部文艺小说?开玩笑!本尊可没那么多艺术脓包。额(⊙o⊙)……直说了吧,这是一部历史评论剧,有木有很有爆点?就问一句,有木有?的确,一丝爆点都没有,因为这方面的前辈的确不少,有易老师,当年老师,袁老师,若干老师,等老师…………没错,就是在这么大的竞争压力下,我依然义无反顾的自寻死路,这就是明知山有虎,苍蝇老虎一起打的精神。当然了,你可能会问,前面那一大段抒情是几个意思啊,其实你细细品读就能品出我写这部作品的真正原因———闲的。没错,一大段就第一句有用,过年了,回了老家,老家没网,没电脑,没人陪,电视机被被爷爷奶奶辈的吃瓜群众霸占着,我能干什么呢?终于,闲的腰疼,忍不住了,想玩英雄联盟,就去问大伯,想看看哪家亲戚家能玩?我问:“大伯,你知道英雄联盟吗?”
“啥?啥玩意?”
“就是好多好多英雄,各有不同的技能,你打我我打你,情节激烈刺激,还有教育意义的那种……”
然后……
然后……大伯送了我一本《战国策》。
于是我就在浑浑噩噩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状态下用了一个年假读完了它,随后发觉这段历史的确很刺激,于是我又翻了《春秋》,《东周列国志》,《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等官方资料中关于春秋战国这段的历史,当翻完最后一页,我合上书,走到窗台,望着夕阳,默默地掏出一根烟,点上(吸烟有害健康,情节需要,请勿模仿),深深的吸了一口,吐出,看着烟雾袅袅地升腾至九天之外,终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之情,壮怀激烈,仰天长啸
:“文言文太尼玛难懂了!!”额(⊙o⊙)…,不是这句,这段掐掉别播,当我合上书,我意识到:我想写点什么……我要写点什么……我能写点什么?
每一个历史研究者,在研究前都会先搞明白,什么是历史?这是一个亘古不变也必须要事先解决的问题……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简单的延续,罗曼-罗兰说:“历史是为活着的人们而写的。活着的人们搜了死者腰包之后,踏着死者尸体前进。”
历史是又是生动的描绘,马克·布洛赫说:“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像力。”
历史是善的,休谟说:“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
历史又是恶的,伏尔泰说:“历史只是一连串罪恶与灾难的图画。安分守己与清白无辜的人,在广大的舞台上一向就没有立足之地。”
历史是过去,我们的先人们吃着五谷杂粮喝着青梅煮酒在纷杂尘世间不断地追求着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历史又是未来,用《大国崛起》中的一句话来说: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要我说嘛,历史是一首歌,
我把我,唱给你听……
第一章 三个和尚分水喝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历史滚滚车轮下的亡魂,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西周变成了稀粥。(好事者总是喜欢把褒姒归为亡国祸水,这就有失客观,质变的发生总是需要量的积累,西周真正灭亡的原因无非是周幽王横征暴敛,荒淫无度,积怨已久罢了。这里不得不提,褒姒亡周,距离妲己亡商不过数百年,究竟是女人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为难了女人)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现在洛阳) ,历史进入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这里单讲战国。战国,不是一个国家,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称为战国,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乱象丛生,各个国家互相玩命的砍,玩命的作,但又乱中有序,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变法,法制逐渐取代了礼治;这一时期,英雄豪杰,魑魅魍魉,鱼龙混杂,七大门派,一百四十多个堂口,你方唱罢我登场,赢的敢问中原九鼎,输的只能自挂东南。这一时期,华夏文明也许就是在那乱世的碰撞,交融,再碰撞,再交融中逐渐形成。当然了,要聊战国,它的开端性事件是必须“”要提的,那就是——三家分晋!
1.兄弟归兄弟,钢刀归钢刀
春秋初期,战争大多是争霸战争,就是获得周天子的承认,拥有一呼百应的国际地位,说白了争来争去都是虚名,各国打来打去几百年发现“霸”毕竟不是“爸”,它不管饭啊,不能吃不能喝,不如土地粮食来的实在,于是演化成了兼并战争,天下熙熙,皆为地来。无论是战争还是邦交一切围绕土地城池和人民展开,到最后,西周初年的百路诸侯,也就剩下十几家营生了,其中买卖比较大的应该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你问它买卖有多大,这么跟你说吧,战国七雄里其中三雄都曾是晋的小弟,你说大不大,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牛的堂口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其实后面一切的果都是晋国庙堂种下的因。
晋国称霸后,买卖越做越大,买卖大了惦记的人就多,惦记这份家业的不是别人就是那些公子公族们,也就是家产的继承人们,注意这个“们”,是若干的平方,因为诸侯分封,世代世袭,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是因为那个时候既没有电视有没有网络,王公贵族吃好喝好之后闲着无聊干啥呢?生孩子,不然嘞,你不能指望他被苹果砸中以后搞出一个周公三大定律吧,他们最多也就是在苹果树下……生孩子。孩子多了,但家产就那么多,人民内部矛盾就激化了,俗话说得好,渡劫劫波兄弟,相逢一笑抹脖子,本是同根生,早死早托生。晋公一看,不行,不能让事态发现下去了,在今天杀兄,明天就该弑父,到了晋献公的时候,公族间的矛盾已经白热化了,献公急忙召开紧急会议,关于如何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展开讨论,讨论了若干年得出了两点结论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2.没有人民不就没有人民内部矛盾了吗?于是,献公肃清了公族,的确没有了公族,那公族之间的矛盾也就没有了,但献公却忘记了第一条结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晋国那么大的公司,那么大一块肥肉,谁不想分一杯羹,有利益争夺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继续重复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规律从同舟共济到同室操戈,翻译成文言文就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公族颓废后,异性大夫抓住时机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逐渐把持晋国朝政,规律就是规律,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公族是这样,异性大夫也不例外,本来和气生财的各个部门经理也不满足自己的地位,都拼了老命的往总裁的位置上爬,当然了成王败寇,总有几个把自己的骸骨变成别人的垫脚石,到战国初期,原本十几个部门经理最后也只剩下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这六家,史称“晋国六卿”,但这几家并不打算图个吉利保留“六”这个数,要想分的饼多,除了把饼做大以外,当然是分饼的人越少越好了,首先发难的是范氏和中行氏,他们把矛头对准了赵氏,赵氏一族真是多灾多难,春秋时期就曾被灭族,几百族人杀得只剩一个赵氏孤儿,幸亏赵氏的忠臣韩厥拼死相护才保下这赵家的唯一血脉,最后才使得赵氏复兴,如今年年岁岁花相似,赵氏再次被他族盯上,当然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切的一切还得赵家的内部矛盾讲起。
此时赵家的董事长是赵鞅,他正在为自己刚刚竣工的艺术品——晋阳城而惊叹,“哎呀妈呀,这城池老帅了,看这大门,这天窗,这街道,多气派,妈呀!这车水马龙的,多繁华……要不咋说这城楼就是高那,看底下的人是都跟小蚂蚁似的”
“老……老大,你……你看到的是真蚂蚁,这………这城里哪有一个人啊?”
“什么?!没人?人呢?!”
“赵氏其他部门的人都安土重迁,有的不愿来,有的在路上,所以这晋阳城能不能填满什么时候填满都是问题”
赵鞅一楞,完蛋玩意的,这下咋办?那个时代一个势力的强弱,一是看地盘,山河广袤地大物博者为大国,第二是看小弟,那时候又没拖拉机播种机连蒸汽机都没有,粮食全靠农民伯伯一锄头一镰刀的造出来的,锄禾日当午,你你说苦不苦?打仗呢?冷兵器时代,没枪没炮,全靠小弟们面对面头对头拿着板砖互撩,才能换的本帮派的江湖地位。所以,城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晋阳城没人,敌人攻过来,那就会超越孔明大大,作为历史上最早的“空城计”被载入史册,而且孔明的城是可能有人,赵鞅的城是真的没人。
赵鞅陷入了沉思,突然灵光一闪,虽然自己手头没什么人,但自己三年前在邯郸银行有一笔活期存款,数额是——五百名卫国人质。把他们先调过来充充人数也不失为一条妙计。三年前,晋国和卫国互砍,卫国被虐,不得已献上五百奴隶,签下不平等条约,这五百奴隶由赵鞅安置在晋卫的边境线邯郸城作为人质,赵鞅当时想,有了这五百肉盾,谅你卫国也不敢再轻易来犯,可他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看似合理的决定,差点把他和他的家族送上不归路。
当时把这笔活期存款存在邯郸,现在要用了再取出来,再合理不过了,而且,邯郸大夫赵午也曾(注意这个曾)是赵氏一脉,再怎么说赵鞅也是赵氏的老大,老大向小弟要点东西应该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但请注意,我前面用的“曾”,赵午虽也姓赵,但更多时候都自称“邯郸午”,他的祖上老早就自立门派,与赵家的关系也是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过你的奈何桥。所以,赵午虽然名义上也听从这个老大,但一切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毕竟兄弟归兄弟,钢刀归钢刀。赵午经过反复推敲,得出一个结论——这笔存款,不能还。原因有三,一邯郸和卫国太近,一旦没有人质,那就无险可守露出一个大裸背给人家。二,五百奴隶大多已安家落户,开枝散叶,赵鞅这是不但取了存款还收了高利贷,这带走的可就不只是五百人了。第三,邯郸一族早就自立门户,赵氏宗主的命令本就是无关痛痒。
所以,这五百人说什么也不能还,但赵氏家大业大不好惹,真不还,挨打是肯定的,所以最终商议的结果是,只还本金不还利息,而且此本金非彼本金,为了继续当肉盾,卫国那五百人质是不能动的,但又要筹够五百壮丁,于是赵午发挥光屁股打狼——胆大不害臊的精神,竟然做出来这样一个决定——攻打齐国,没错,他打算以微城之力撼动一国之根基,真有点蚂蚁想绊倒大象的意思,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如果侥幸获胜,抢个百八十人来抵消他和赵鞅的债务,这样既可以不惹怒赵鞅,又可以保邯郸太平,皆大欢喜。
但赵鞅可不这么认为,在得知赵午抗命且偷梁换柱攻打齐国的消息后,他怒了,再不怒就不是老大了,这传出去以后该怎么在文艺界混啊,于是他杀了赵午,那个时代领导杀个小弟按理说跟现在总裁裁个人一样稀松平常,但赵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赵午是一个生理功能正常了人,所以,他是一个有儿子的人,而且他还给这个儿子留下了整个邯郸城的军力民力财力作为遗产,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赵午的儿子赵稷,反了。
赵稷反了,晋国上下各怀鬼胎,最焦头烂额的是赵鞅,因为赵稷的造反之名直指赵鞅,而最开心的便是这六卿之二的范氏和中行氏,他们像鬣狗一样,敏锐的嗅觉让他们在萝卜炖白菜中也能嗅到血腥味,他们鬼狐的一笑似乎看出,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一举歼灭赵氏的机会
日期:2017-03-13 18:43:03
2.怎为他人做嫁衣
赵稷反了,各个部门都派军平叛了,这是场简单的战争,但老范和中行氏可不这么认为,搂草打兔子,这场战争的战果还可以扩大数倍,而这一切的决定权就在一个人的一句话,他就是晋国国君。这个虚位元首,虽然已经被架空,但依然代表正统,就像英国女王一样,首相再牛,在程序上也必须要女王任命,道理一样,要想出师有名顺带着灭了赵鞅,还就必须得有这个老大的点头。所以范大忽悠,开始了计划。
国君:“赵稷一反,又要死伤百万生灵涂炭,都是我大晋子民,没想到却要同室操戈”
老范:“君上说的对啊,这赵稷的确罪大恶极,但君上可知他为何而反”
国君:“为何?”
老范:“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赵稷只因其父赵午死于非命才不得不反”
国君:“赵午谁人所杀?”
老范:“赵午为邯郸大夫大晋拓土开疆攻打齐国,赵氏宗主赵鞅不问皂白擅行生杀大权,这才有了这场兵祸之灾,赵稷固然有罪,但这赵鞅才是始作俑者……”
国君:“原来根源在这里……”
范氏微微一笑,不再说话,因为他清楚,已经足够了,晋国律法——始祸者死!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本来只是再简单不过的平叛,现在成了铲除异己的镰刀,赵鞅冤不冤?冤,的确挺冤,本来以为也就是公司裁员那么简单的事,在那个时代,再平常不过了,怎么把自己闹成的“始祸者”,那又能怎样?“莫须有”都能杀人,何况这“始祸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范氏和中行氏可没时间在法律条文上辩驳,他们得到国君的默许后就立马磨刀霍霍向猪羊,赵鞅一看情况不妙,立刻脚底抹油逃回了晋阳城,范氏和中行氏可没打算放虎归山,追了几百里,围困了晋阳城,话说这城修的真不是盖的,四个字——固若金汤!范氏和中行氏围困了数年都连个墙皮草都没捞到。为什么这么牛!你听一听包工头的名字就知道了——董安于,赵鞅顾问团的首席顾问,就是他最早发现了范家和中行氏阴谋,告诉赵鞅让他有备无患,只可惜赵老大高估了自己在国君心中的地位,这才不得不做这困兽之斗。以下是官方给董安于的评价:董安于,春秋战国时期出色的建筑家,也是超群的战略家和政治家。出身史官世家,先祖董狐,孔子称为“古之良史”。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人后文韬武略,忠义仁爱。董安于审时度势,将睿智的目光投向远离其他五卿的太原盆地,在背靠龙山、面临晋水、北依盂邑(今太原阳曲东北)、南带梗阳(今山西清徐)的汾河西畔筑建了晋阳城。城中的建筑,以铜柱取代木柱,城墙由板夹夯土而成,墙骨选用丈余高的荻蒿等植物主干,泥土中掺和鸡蛋、食盐。用这么独特的技术铸城,所以晋阳城才能坚不可摧。董安于不但善谋善断善建筑,而且公正无私执法严明,董安于在担任采邑上地的领导时罚不避亲刚正不阿,手下人十分不解为何他如此不近人情,董安于解释道:我在赴任途中路过一片十分陡峭的峡谷,深不见底,于是就问当地人
是否有人敢下去过?
“谁都没指望这底下有什么避世高人或者武功秘籍,所以没人敢下去。”
我又问:是否有不完全行为能力人比如小孩或者傻子下去过?
“我就是这里最傻的傻子我都不敢下去……”
于是,董安于接着说:“如果我执法就像这峡谷一样,陡峭无比,掉下去就粉身碎骨,不给犯法的人半点生机,那样无论男女老幼也就都不敢犯法,无人犯法则大治也”
这就是董安于,如果他不横死,绝对可以混到战国琅琊榜前十位,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
花开两朵,咱各表一枝,话说这晋阳城被围困了数年,这数年间晋国庙堂可不像表面那么风平浪静,所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范氏和中行氏与赵氏打的昏天黑地,你可别指望其他三卿坐着看戏,打赵鞅打了数年久攻不下,依旧劳民伤财,晋国国君也有点小情绪了,没错,就是这点小情绪,被其他三家抓住了,三家找准机会一起发难,目的只有一个——让另外三家一起完蛋。
智氏,韩氏,魏氏,三家一齐上奏,要把中行氏和范氏也一起定位为“始祸者”,国君有点纳闷了,你说赵稷之反的确起因是赵鞅,他是“始祸者”是没得说,老范他俩咋也始祸了?
智砾微微一笑很倾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法律专业水平“君上,老范打赵鞅是谁先动的手?”
国君思虑片刻“那自然是老范和中行先动的手”
“那就对了,晋国律法——先动手的是始祸者”
“可是,他们先动手是因为…………”
国君说了一半立马停住了,因为他很清楚,范氏和中行氏是接到他的命令才动手的,如果接着说下去他可能……接下来的可能有很多。
于是,借王命而铲除异己此时正在晋阳城外飞扬跋扈风光无限的范氏和中行氏也被定为始祸者,没错,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只有利益,其他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两个字而变,瞬息万变。为了以防万一,智韩魏三家在发兵讨伐的时候,特意带上了国君晋定公,毕竟自己就是干背后捅人刀子的事的,可不能给别人机会再捅了自己。
范家和中行家的老大本来正在喝庆功酒来着,突然传来八百里急报……
“报!!将军,君上来了!”
“欧呦?!快快有请!不!出城迎接”
“君上是来打你的!!”
吐白沫中…………
其实,以范氏和中行氏两家的实力应该能撑个一年半载,然后再派人跟国君疏通疏通,死刑改无期,无期改有期,有期改保外就医,说不定就没事了。但是,两家的当家似乎看这几年打了几个胜仗,于是开始不把豆包当干粮,不把国君当干部了,居然反攻国君的仪仗,这下罪名就大了,以前只是内部矛盾现在直接上升为叛国了,在那个时代有一条潜在的规则,无论实力多强,国君你是不能动的,他不只是国家元首更是国家的象征,比如周天子,只能管洛邑周边的巴掌大的地方,随便一个诸侯国都能碾死他,但奇怪的事发生了,从周天子大权旁落到秦一统天下的数百年间,周天子居然一直都存在着,也许这就是信仰,就像神像一样有时候明知道他们只是石头刻的或者泥巴捏的,我们也都会去拜上一拜。也正是这个原因,作为晋国全民的信仰你都敢打,范氏和中行氏的历史表演可能要到此结束了,没错,以一国之力击一隅,战争很快就结束了,范氏和中行氏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为他人做嫁衣,成为历史漫漫长路上一块有名的垫脚石……
当然了,作为始祸者之一的赵鞅,也必须付出代价,智砾向他要一个人头,他要得不是赵鞅的人头,他要的是一个足以给他造成威胁的人的人头,没错,就是董安于。赵鞅反复祈求希望换成其他条件,但智砾的答复很简单:“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赵鞅明白智砾的意思,但他依旧下不去手,一边是赵氏家族几百口人的身家性命,一边是为自己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异性兄弟,这其中的纠结为难,谁能懂我?!谁能懂?董安于能,他终于以自己的尸骨为赵氏的霸业添了最后一片砖瓦,董安于自缢而亡,也有人说他是赵鞅弃车保帅,被活活逼死,暴尸晋阳街头示众。但我更愿意相信前一种结局,因为我不想再为这尔虞我诈皆为利来的战国泯灭掉最后一丝人性。关于董安于,我还是愿意用官方给他的评价:
董安于,春秋战国时期出色的建筑家,超群的战略家和政治家。
赵氏一族渡尽劫波,终于在夹缝中存活下来,但赵鞅并没有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是立刻下命令调集部队加固晋阳城。
赵鞅站在城楼上,满目愁容,手下人十分不解问道
:“国外的仗打完了,国内的仗也打完了,您一没让披红挂彩开庆功会,二没让回家看望爹娘,一言不合就都拉到百里以外修城墙,这是为啥啊?”
“仗打完了?你开玩笑吧,这可是……战国啊”
日期:2017-03-13 18:50:36
3.东邪
自上次大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晋国四卿安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互相都不动手不是真的待见对方而是都在等一个人,一个能带领本家族横扫天下的接班人,智砾等到了,赵鞅也等到了。
和平时期,贵族们吃穿不愁,闲着没事干点啥呢?没事带着几个狗奴才调戏几个良家妇女?劝你不要这么做,因为一旦被其他几家抓住把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再大的生理需求他们也只会对内部人下手,比如赵鞅,一天早晨,一个婢女端过来一盆洗脸水,微微一笑很倾城,哎呀妈呀,二话没说就睡了,你说睡了就睡了吧,那个时代,领导睡秘书不是很正常吗(现在也很正常),但意外发生了,这个胡人婢女怀孕了,而且还是个男孩,完了完了,历史剧变成小三上位家庭伦理魔幻剧了,不过幸好赵鞅家大业大hold的住,别说是孩子你就是生个小兔崽子咱也能照单全收,赵鞅给孩子起名无恤即毋恤,恤是体谅,体恤的意思,毋恤就是不要有怜悯之心,的确人如其名,赵无恤的确做到了成大事者至亲可灭,当然在这乱世中立足,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之心。
赵无恤虽出生在贵族之家,但他并没有过上我们以为的那种生活,无恤的母亲是婢女,而且还是胡人,这样一平方,无恤就变成了地位最低下的一类,连其他公子手下的奴才都不把他放在眼里,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不无道理,正是这无尽的痛苦和羞辱,才使无恤没有像他的哥哥们一样成为浪荡公子纨绔子弟,而是饱读诗书,熟读兵法,文韬武略都凌驾于赵氏各家子弟之上,但这并没有改变赵鞅对他的看法,原因很简单,无恤的身份太低贱了,如果按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不出意外,无恤会带着他的文韬武略和满腔的抱负一起埋入墓坑儿,很不用提想要当上赵氏接班人了,直到那个人的出现。
姑布子卿,职业:算命先生,这个行当大家并不少见,天桥底下戴个墨镜,摆个摊,铺一张世界地图,拿个罗盘,嘴里念叨着:“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绯闻……”你刚一路过,他第一句话一般都是:“这位先生,我看你印堂发黑…………”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