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怎样一步步走向失败——神龙政变

作者: 庶民意

  日期:2017-03-28 08:40:00
  684年,武则天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后,临朝称制,自专朝政。同年九月,徐敬业兄弟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武后派兵征讨,徐敬业兵败自杀。
  接着,武则天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狱。朝廷内外形成恐怖的政治气氛。
  武则天谋夺李唐社稷,翦除唐宗室,诸王起兵对抗。武则天派兵出击。琅邪王李冲起兵七日败死;九月,越王李贞兵败自杀。武则天想尽除李氏诸王,使周兴等审讯之,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亲信等均被诛。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召还儿子庐陵王李显回洛阳,皇嗣李旦请求逊位于庐陵王,武则天立李显为皇太子。
  此时,武则天的皇帝宝座坐得很稳固。但是她自己作死,晚年宠爱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常傅朱粉、穿着华丽的衣服。武则天把他们当作宝贝,不仅让二张兄弟做生活的伴侣,还将他们当做耳目。二张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变数。
  冯仑曾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男性企业家开始追逐女明星,这家企业就离死亡不远了!这句话同样适合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即是说比不上现在的明星,但跟现在的网红也差不多吧。
  武则天的皇帝之路可谓荆棘丛生,有无数的艰难险阻,但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顺利通关当上皇帝。饱暖思淫欲,武则天晚年也玩起了养小白脸,她把张易之、张昌宗当做心肝宝贝儿,纵容二人为所欲为,却最终毁了她的皇帝之位。

  日期:2017-03-28 14:16:42
  1夺嫡大战 民不祀非族
  载初元年(690)重阳节,六十六岁的圣母神皇武则天实行“革命”,正式称帝,改唐朝为周朝。她二十八岁的第四子——即被革了命的大唐皇帝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复名为轮。皇嗣和皇太子有很大区别,皇太子是接班人,而皇嗣只不过是皇帝的儿子,不一定有资格继承皇位。
  既然继承人还不确定,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就想努力谋求这个位置。武承嗣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受封为魏王,官拜首席宰相——文昌左相(尚书左仆射),他觉得自己是武家的嫡系继承人,当武周太子是名正言顺。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把皇嗣李旦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当皇帝的第二年,武承嗣发动了一场群众运动。他找来一个叫王庆之的洛阳人,让他以基层百姓的身份,联络数百人,上书请求废掉皇嗣李旦,改立武承嗣为太子。
  立太子是武则天当时比较头痛的问题,现在有人上书,武则天立刻接见了他。问他:“皇嗣是我的儿子,为何要废黜他?”王庆之回答说:“古人有云:‘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当今是谁的天下?怎么反以李氏做为后嗣呢?”神不享用不同族类的人的祭祀,百姓也不祭祀不同家族的人。武则天觉得心里很郁闷,就让臣下打发王庆之离去。王庆之伏地叩首,以死泣请,赖着不走。武则天就送给他一张盖印的纸片说:“以后要见我的话,可将此纸作为门证,门吏就不敢阻难了。”

  送走王庆之后,武则天就找来宰相商量。她找的是文昌右相、尚书右仆射岑长倩。当时岑长倩是政府班子中仅次于武承嗣的第二号人物,因为劝进武则天登基有功,颇受赏识重用,让皇嗣李旦改姓武就是他提出来的。武则天赐岑长倩姓武,所以岑长倩又叫做武长倩。
  岑长倩一听王庆之的动议,马上就断然拒绝了,他说:“皇嗣现在住在东宫里头没有犯任何错误,怎么能说废就废,而且立储君是国家大事,哪能由一个老百姓在那儿瞎说。臣建议好好惩戒这个刁民,以儆效尤。”岑长倩是武则天的心腹,但他对李唐王朝一直心存好感,当初他一定要让李旦改姓武,正是想给李旦上一道保险,让他顺利接班。武则天又询问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的意见,格辅元也说不可以。

  武承嗣决定除掉这些大臣,他以吐蕃犯边为名调虎离山,让岑长倩出征吐蕃。岑长倩还没到达前线就被召回来了,回来就直接投入监狱。当时的司法部门掌握在酷吏来俊臣手里,来俊臣胁迫岑长倩的儿子岑灵原,让他牵连司礼卿兼判纳言事欧阳通等数十人,说他们都一起谋反。欧阳通被审讯,来俊臣用遍各种毒刑,欧阳通始终不承认。来俊臣伪造欧阳通服罪的口供。天授二年(691年),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等都被处死。

  王庆之在武承嗣的指使之下一次次求见,终于把武则天给惹烦了。武则天找来了凤阁侍郎李昭德,让他杖责王庆之一顿,给他个教训。
  李昭德一向敢作敢为,嫉恶如仇。他对李唐王朝很有感情,对武承嗣是深恶痛绝,得此命令李昭德就想趁机杀杀武承嗣的嚣张气焰。他马上叫左右把王庆之架出宫门外,义正词严宣布:“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今奉皇帝圣旨予以惩戒!”话音一落,左右乱棒齐下,打得王庆之七窍流血死了。看着头目被当场打死,请愿队伍狼狈四散,一下子走了个精光。

  打死王庆之,李昭德向武则天进言说:“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应当传给子孙作为万代家业,怎么可以让侄子作为后嗣呢!自古以来没有听说侄子当皇帝会给姑姑立庙祭祀的!况且陛下受天皇临终托付,如果将天下交给武承嗣,那天皇得不到祭祀,可要变成饿鬼了。”
  这几句话说到了武则天的心窝里。古往今来,继承的顺序都是由亲到疏,家产当然应该传给亲生儿子!而且古代人对身后事比较看重,一个人死后得不到祭祀,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即使武承嗣日后破例祭祀自己,那他也绝不可能祭祀高宗皇帝,她怎么能忍心让唐高宗变成无人祭祀的饿鬼呢!武则天不再说话了。
  没过多久,李昭德又密奏武则天:““魏王武承嗣权太重,应加裁制为是。”
  武则天说:“他是我的侄儿,故委以腹心。”
  李昭德说:“侄儿对于姑姑,怎么能比得上儿子对于父亲亲近?儿子还有杀死父亲的,何况侄儿呢!武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臣恐陛下不得久安天位啊!”
  武则天一听之下猛醒。武承嗣马上就被罢相了,与此同时,李昭德以凤阁侍郎衔拜相。

  武承嗣拼命在武则天面前说李昭德的坏话,武则天说:“我任用李昭德,才睡得安稳,他可以为我代劳,你不要多说了。”
  日期:2017-03-30 11:35:58
  2桃花杀劫 剖心明皇嗣不反
  作为被挑战的一方,李旦以静制动,保全了皇嗣的地位。可是新的挑战马上又开始了,这次是一个和皇位没有任何关系的女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李旦走桃花运了,他被一个女孩惦记上了。这个女孩名叫韦团儿,是武则天身边的户婢。所谓“户婢”,就是掌管宫中门户的宫女。韦团儿长得有几分姿色,又聪慧可人,很得武则天的赏识。她每天领李旦朝拜武则天,一来二去,就看上了这位落难皇帝。可是李旦长年笼罩在母亲的影之下,怎么敢勾引母亲身边的婢女呢?无论韦团儿怎么百般引诱,他都装聋作哑。
  韦团儿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爱极生恨,她就向武则天报告说李旦的两个妃子在宫里实施厌胜,说她们在院子里埋了一个桐木做的小人儿,小人儿上面刻着武则天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想要咒死武则天!此事引起了武则天的震怒,李旦从皇帝被废为皇嗣,这两个女人的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肯定对此怀恨在心。但武则天并没有声张,她想了一个主意。
  马上新年到了,长寿二年(693年)正月初一这天,武则天在万象神宫(明堂)举行祭天祭祖大典。这次大典不同寻常,武则天作为初献第一个捧上祭品,她的侄子魏王武承嗣作为亚献第二个捧上祭品,她的另外一个侄子、梁王武三思作为终献最后一个捧上祭品。就在四年以前,身为太后的武则天第一次启用万象神宫来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作为亚献的还是皇帝李旦,终献是李旦的儿子、当时的太子。现在武则天由太后变成了皇帝,李旦由皇帝变成了皇嗣,而且他这个皇嗣已经失去了追随皇帝祭祀的资格!武则天本就在立儿子还是立侄子这两难的选择当中左右摇摆,现在再加上韦团儿诬告,她心理的天平又偏到侄子这边来了。

  刘氏
  第二天正月初二,按照惯例,李旦的正妃刘氏和德妃窦氏去嘉豫殿给婆婆武则天拜年。可她们去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李旦在东宫从下午等到晚上,又从晚上等到第二天早晨,始终看不到她们的身影。最后,李旦明白了一个事实——她们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虽然明知道是武则天下的毒手,可是李旦怕违逆武则天,不敢声张,在武则天面前,表情举止自如。李旦的正妃刘氏出身名门,温柔贤惠,是唐高宗亲自选的媳妇。德妃窦氏也出身显赫,是唐高祖窦皇后的族人,为李旦生下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她们可能至死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二妃尸骨无存,多年后李旦复位,只能为她们招魂安葬。
  不久有人告发韦团儿诬告皇嗣妃,那个所谓“厌胜”的小桐人根本就是韦团儿埋的,武则天马上把韦团儿给杀了。真相大白,但武则天并没有给两个妃子平反昭雪。不仅妃子没有平反,李旦的五个儿子原本都封为亲王,现在也一律降为郡王,随父幽禁,不得迈出宫门一步。两个月后,两个官员未经武则天允许,私下探望李旦,被腰斩于市。从此,公卿以下官员都不得晋见皇嗣了,李旦接触文官武将的途径被完全斩断了。

  其实,震慑李旦本来就是武则天当时的重点,从一开始她就未必完全相信韦团儿,只不过是借刀杀人。韦团儿只是一个宫女,她怎么敢随便诬陷皇嗣的妃子呢?这件事表面上是桃色事件,其实背后恐怕是政治黑幕。哪只黑手在背后指使韦团儿呢?最有嫌疑的当然就是武家人了,以武则天的智慧,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皇嗣李旦落入了如此窘迫危险的处境,最高兴的莫过于武承嗣了。只要他再加一把力,就可以致李旦于死地。很快,一道匿名密奏便递到了武则天手上,皇嗣李旦谋反!
  接到告密,武则天立刻派酷吏来俊臣审理。来俊臣在东宫架起刑堂,当时李旦身边只剩下乐工了,来俊臣就打算从这些人身上打开缺口。刑具摆满了一地。来俊臣一声令下:“大刑伺候!”大殿里顿时鬼哭狼嚎乱成一片。李旦绝望了,看来明年今日就是我周年祭日!
  就在这个时候,忽听一人朗声说道:“皇嗣没有谋反!”说话的是一个叫做安金藏的太常寺乐工,他的父亲原来是安国的首领,投降了唐朝后就以安为姓。安金藏攥紧手中的佩刀,大叫道:“我是一个乐工,本不敢与闻此事,但事关社稷,怎能不辩?我安金藏愿意剖心以明皇嗣不反!”说罢,反手一刀,直剌自己的腹腔!刹那间鲜血四溅,五脏六腑都流了出来,把来俊臣都吓呆了。
  安金藏
  案子未果就在东宫闹出人命,这是捂不住的,马上就有人飞报皇帝。听说安金藏如此义气,武则天心中五味倶全,我们母子至亲竟比不上安金藏和他的君臣义气吗?武则天立刻命人将安金藏抬进宫来,让最好的医生给他做手术,务必要救活他。安金藏的幽幽魂魄终于又重返人间。

  武则天听说安金藏苏醒过来,亲自去探望他,她说:“我有子不能自明,累你至此,你真是一个忠臣!”一个小人物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做证,这更为真实可信。
  最终,武则天决定放过李旦,命令来俊臣停止审讯,皇嗣谋反案就此不了了之。
  日期:2017-03-31 12:07:29
  3金轮皇帝 香气扑鼻枕边风
  武周的万里江山,究竟会由谁来接掌?究竟是武家人还是李家人会接武则天的班呢?武承嗣不停地在武则天面前吹风,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中国古代是家天下,皇帝姓武,继承人就应该是武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姓武是武承嗣最大的优势。为了讨武则天欢心,长寿二年(693年),他牵头搞了个五千人的请愿,要求武则天加尊号为“金轮圣神皇帝”。武则天原来叫圣神皇帝,这时候成了金轮圣神皇帝。天册万岁元年(695年),他又牵头搞请愿,这次是两万六千人,又给武则天上了一个“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这是投武则天所好,让她看看谁才是最忠诚的支持者。

  就在这个时候,狄仁杰上场了。狄仁杰一生中两度拜相,加起来的时间总共也才三年多,但却比武周一朝的任何一个宰相更让武则天尊重和信任,武则天常称呼他“国老”而不称其名。
  狄仁杰
  他对武则天说:“太宗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平定天下,传之子孙。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也太违背天意了吧。何况姑侄与母子相比哪个更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子子孙孙会永远祭祀您。要是立侄呢?从古到今,臣没听说过侄儿做天子后在太庙里祭祀姑姑的。”
  武则天说:“此朕家事,你用不着你操心。”
  狄仁杰说:“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什么事不是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能不过问呢!”武则天说不出话来了。
  圣历元年(698年)的一天,七十五岁的武则天做了一个怪梦,梦到一只鹦鹉,但是两个翅膀都折了,想要飞怎么也飞不起来。武则天就找到狄仁杰,让他解梦。狄仁杰说:“陛下姓武,鹦鹉就是寓音,两翼便是两子,陛下将二子保全,两翼自然复振了。现在庐陵王还在房州,是不是应该把他接回来呢?”

  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他怎么他一个劲儿让武则天立儿子呢,立儿子以后不就恢复李唐王朝了吗?其实,在狄仁杰看来,武则天这个大周皇帝是代行家长职权,是替儿子看守家业,那么等时候到了,这份家业自然应该回到儿子手里。
  但是让武周政权一代而亡,武则天在感情上转不过弯来。这个时候,唐朝东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契丹起兵反叛。他们发兵围攻幽州,并发布檄文:“何不归我庐陵王?”这一句话,对契丹的首领来讲其实只是个借口,不过它对武则天的震动是相当大的。大周王朝取代李唐王朝已经这么久,但是老百姓依然没有忘记李唐王朝!连边疆的老百姓都还忘不了李唐王朝,这是不是意味着民心所向呢?

  这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最后推了一把,彻底把这个传子还是传侄的问题解决了。有一天,有个叫吉顼的人来找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吃饭。吉顼本来是从酷吏起家,但是早早认清形势,转变成了武则天的心腹。吉顼看清了李唐复辟已是人心所向,他知道自己该举什么旗,他也知道武则天还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如果谁在这个时候能让武则天下最后的决心,那就居功至伟。这二张兄弟是武则天面前最得宠的人,由他们给武则天吹吹风,那会非常起作用。

  张昌宗
  酒过三巡,吉顼推心置腹地说:“公兄弟贵宠如此,不是靠德行功业取得的,天下对你们怒目而视、咬牙切齿的人很多。如果你们这个时候不立下大功,以后怎么保全自己呢?兄弟我每次一想到这件事,就替你们哥儿俩发愁。”

  二人哭丧着脸他指一条明路。吉顼说:“天下士人百姓未忘唐德,都想迎立庐陵王,皇上年事已高,大统总须付托。武氏诸王不是她属意的对象,公等何不劝立庐陵?既慰众望,且建巨勋。这样,不但可以免祸,也可以长保富贵啊。”
  张易之兄弟听了吉顼的建议,连连点头。当天,枕头风就吹过去了,他们对武则天说,不如把庐陵王召回洛阳,立他当太子!武则天一听连内宠都说话要她召回庐陵王,看来,立儿子当继承人真的是人心所向啊。但是武则天转念一想,这两个内宠哪有这样的头脑啊,肯定背后有高人指点!一问,果然是吉顼在背后指使。武则天就把吉顼给叫来了。吉顼给武则天讲了利弊,让武则天自己权衡。武则天已经考虑这么久了,既然现在明白是大势所趋,就顺水推舟同意了。

  当然,吉顼之所以提出让庐陵王回洛阳,主要是为了个人富贵,他不只想让武则天放弃武家人,进而还想让武则天放弃皇嗣李旦,重立庐陵王。为什么要重立庐陵王呢?因为李旦当时就是皇嗣,皇嗣和太子之间的地位非常模糊,李旦由皇嗣升为太子,是顺理成章,而立早已被贬的庐陵王则意味着有拥立之功。
  日期:2017-04-01 22:51:59
  4东山再起 半为天尊半为佛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托言庐陵王有病,派人将他一家接回洛阳,整个行程高度保密。天下人都知道庐陵王回到洛阳了,武承嗣终于明白自己是没有希望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一下子成为泡影,武承嗣受不了这个打击,积郁成疾,怏怏而死。
  武则天终于决定让儿子继承自己的帝业了。可是让哪个儿子继承呢?庐陵王李哲当年当过皇帝,皇嗣李旦也当过皇帝,到底给谁呢?幽居深宫的皇嗣李旦主动让贤,他再三上书恳请逊位于庐陵王。武则天权衡利弊,决定复立庐陵王为太子,并恢复了他出生时的名字——李显。这时已经是圣历元年九月,距离李显回京已有半年之久。
  虽然武则天已经认可了李姓做皇帝,将来恢复李唐政权,但她还想让武家享有她称帝期间已经享有的一切权力。为了提高武家子弟的地位,让他们掌握实权以制衡李家子弟,武则天拜他的侄子武三思为内史(中书令)。武周时期,中书令是所有宰相中职权最高的官职,是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除了重用武三思外,武则天还对武家其他子弟委以重任。如任命堂侄武重规为天兵中道大总管,执掌并州军权,拜堂侄武攸宁为宰相,命堂侄武懿宗、武攸归统领京城洛阳军队,命堂侄武攸宜留守长安等。

  为了弥合李武两家的矛盾,圣历二年(699年)腊月,武则天赐太子李显姓武氏。同年六月,又命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与武三思等武家子弟盟誓,告天地于明堂,发誓彼此永远互帮互扶、和睦相处,这个誓文被铭刻在铁券上,藏在史馆中,希望能够永远执行。
  武则天还试图透过婚姻以维系两系的关系。她的唯一女儿太平公主被迫改嫁给武攸暨。武则天共有十九个孙女,太子武显有八个女儿,相王武旦有十一个女儿。太子既然是君位继承人,武则天就安排太子之女嫁给武氏孙辈子弟,其中安乐郡主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改嫁武延秀,永泰郡主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基,新都郡主嫁给武承业之子武延晖。
  久视元年(700年)十月,武则天宣布恢复李唐王朝使用的夏历。武则天确实是要放弃自己的大周朝了。
  因拥护庐陵王之功,吉顼已经官至吏部侍郎兼宰相,且被武则天视为心腹,但他被成功所陶醉,低估了诸武在武则天心目中的份量。
  吉顼曾经与武懿宗在太后面前争在赵州和突厥作战的功劳。吉顼体格魁梧,能言善辩,武懿宗矮小驼背,吉顼对武懿宗说话声色俱厉。武则天很不高兴,她说:“吉顼在朕面前,还敢轻视我们姓武的,以后难道还可以依靠吗?”

  武则天驯马
  后来,吉顼面奏事情,正引证古今,太后发怒说:“朕听够了,不要多说了!太宗有马名叫师子骢,性暴难驯。朕当时作为宫女在太宗身边侍奉,对太宗说:‘妾能制服此马,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挝,三是匕首。先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太宗称朕胆壮,今天你这么倔强,难道值得玷污朕的匕首吗!”吉顼吓得浑身流汗,跪伏地上请求免死,太后这才没有杀他。诸武怨恨他依附太子,一同检举他弟弟假冒而得官的事,武则天旋即将吉顼贬为安固(今浙江瑞安市)县尉。

  从一个堂堂宰相贬为边远地区的九品小吏,吉顼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辞行的那天,吉顼获得武则天召见,对武则天说:“臣今远离朝廷,永无再见之期,愿陈一言!”
  太后让吉顼他坐下,问他想说什么,吉顼说:“水和土合成泥,会引发争执吗?”
  武则天说:“不会。”
  吉顼又说:“如果分一半塑为佛袓,另一半塑为道家的天尊呢?”
  武则天说:“那就有争执了。”
  吉顼叩头说:“宗室、外戚若能各守本分,则天下安定。现在已经立太子而外戚仍居王位,陛下若不处置而任其发展,他日必有祸乱!臣担心的就是这件事。”
  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 (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