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说『五代十国』

作者: 城南王公

  日期:2017-05-02 21:41:00
  第一章受拥立庞勋反桂林 屡落地黄巢带金甲
  史家云:“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这里的“桂林”指的是“庞勋之乱”。
  庞勋生年不详,《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没有《传》,他本是个小人物,被推上历史舞台纯属偶然。

  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南诏国(治今云南大理太和)三次攻安南(越南),并攻陷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朝廷命徐州节度使孟球召募数千人赴援,其中八百人戍守桂林。当初约定三年后归还。
  徐州是“天下劲兵处”,自古民风彪悍,士兵作战勇猛。当时戍卒三年一更代,到了咸通九年,这批戍卒在桂林已经戍守六年了,还是没能回到家乡。他们屡次请求返回徐州,但由于新兵没有招募到,朝廷要求他们再多留守一年,引起戍卒愤怒。许佶、赵可立等人以前都是盗贼出身,一怒之下杀了都头王仲甫。因为他们都是戍卒,没有威望,不能服众,于是拥立粮料判官庞勋为都将。和后来清末时武昌起义是推举黎元洪的场景颇为相似。

  庞勋率领戍卒夺取了监军院的兵器、铠甲,结队一路打回老家徐州。起兵后,庞勋并未想与朝廷决裂,而是一边召集亡命,扩充队伍,一边向朝廷申辩回徐州的理由。朝廷也不断派人安抚,希望能迅速平息这场兵变。他们来到泗州时,泗州刺史杜慆在马球场为戍卒们设宴,有唱戏的优人致辞,徐州戍卒以为是取笑自己,抓住优人就要斩杀,在坐的宾客吓得四散而逃。但杜慆早已作好戒备,徐州戍卒才没敢敢作乱。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双方一直没能谈拢条件,朝廷终于下决心剿灭这支不听话的部队,庞勋也率部大打出手。开始庞勋占据了上风。
  咸通九年十月,庞勋率队伍攻下了宿州城,两天后,都虞侯元密统领官兵三千人前来围攻宿州。庞勋搜集城中大船三百艘,装满资粮,顺流而下。冲出重围后,在汴河沿岸选择有利地形设下埋伏。元密率官兵追来,遭到伏击,官兵大败,无一生还。
  此后,庞勋又分兵攻城略地,先后攻取了濠州、滁州、和州等地,还派遣重兵围攻泗州。唐朝朝野震动,任命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率兵三万前往都梁城镇压。
  庞勋部队乘夜退出都梁城,第二天,大雾迷城,庞勋抓住这个时机,命令王弘立引兵数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杀回,官军四散逃窜,被淮河淹死无数,此役歼灭官兵二万多人,庞勋大获全胜,缴获器械、资粮、车马无数。
  这场仗打胜后,庞勋自认为天下无敌,日益骄傲自满,热衷于饮酒作乐。那些和庞勋一同起兵的桂林戍卒,尤其骄横霸道,经常抢夺他人资财,掠人妇女。庞勋也不作严厉惩治,以至于最后无法控制,一时间民不聊生。
  庞勋一边继续派兵遣将攻城掠地,一边却开始谋求节度使。有一个名叫周重的人,常以文思才略自负,庞勋迎他为上宾,为庞勋起草上给朝廷的表文,声称:“我所统领的一支军队,驻在汉王朝的龙兴之地。不久前因为节度使对将士太苛刻,滥施刑赏,于是将士们被迫将他驱逐。六年前皇上削夺徐州军番号,我们银刀等军壮士有的被处死,有的被流放,含冤而死的无可胜计。今天听说又企图诛杀将士,我们更是愤慨万分,众人推我暂时掌管军事,权任兵马留后,以弹压十万雄师,抚慰徐、宿、濠、泗等四州之地。我听说因势利导,不失时机,是成帝王的资本。我见到利而不失去,遇到时运而不迟疑;恳切地希望皇帝陛下大发慈悲,赐给我节度使的符节和旗帜。要不然,我就统率数万大军,进攻长安,这并不是难事!”派人把表文送往长安。

  全歼朝廷的三万官兵后,庞勋发布告示,扩大了影响,形势对他非常有利。淮南节度使令狐绹老成持重,担心庞勋的队伍进入淮南,于是实施缓兵之计,派人游说庞勋,答应为他代向朝廷奏请节度使节钺。庞勋不知是计,按兵不动,原地待命,坐失了进取淮南的大好战机。
  此时,朝廷重新作了军事部署,共派遣了近十万重兵对他进行围剿。其中义成节度使康承训率七万官兵驻军柳子寨,从新兴到鹿塘三十里,壁垒相连,庞勋不得不分兵把守。官军分三路进攻,对庞勋队伍形成了合围态势。庞勋将领王弘立率主力三万迎战,遭到官军夹击,几乎全军覆没。接着,官军进逼柳子寨,庞勋的另一将领姚周败走,官军派骑兵乘胜追击,对姚周的队伍屠杀殆尽。

  庞勋屡受重挫,于是集合部众大声说:“庞勋起初希望得到国家的恩典,获得节度使的符节旌旗,或许可为唐朝保持臣节。今天的事已很清楚,我原先的希望已全部落空。从此以后,我与诸位是真造反了,这就应当收集徐州全境的军队,戮力同心去与官军拼斗,转败为胜,才是我们的活路。”众人都拍手称好。
  于是命令徐州城中的男子都集中于场,又分别派遣诸将挨家挨户地大肆搜索,敢藏匿一个男子的就灭其全家。于是选得丁壮三万人,重新制造旗帜,发给精锐的武器。许佶等人共同推戴庞勋为天册将军、大会明王。庞勋倒是谦虚,辞去王爵不受,只接受了天册将军。
  然而这时庞勋已是众叛亲离、穷途末路。咸通十年九月,庞勋率部突围时在蕲州战死,部下几乎全部投水溺而亡。只剩下濠州的吴迥孤军奋战,直到十月城中粮尽,吴迥在突围中战死。至此,一场由兵变被彻底平息。
  庞勋之乱对唐朝的打击是巨大的。唐朝动用了十几万军队、耗时一年才平定这场叛乱。最终造成了数十万的死亡,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量,极大的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十年后,有王仙芝、黄巢造反,史称“黄巢之乱”,成了压倒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先介绍一下时代背景。
  唐朝到了僖宗的时候,奢靡之风日甚,僖宗继位时不到十二岁,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死的时候也只有二十七岁。他喜欢斗鸡、赌鹅,喜欢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游玩的营生他几乎无不精妙。

  他对打马球不仅十分迷恋,而且技艺高超,他曾经很自负地对身边人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
  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故事,说唐僖宗用马球胜负决定官员的任命。有一年,西川节度使的位置空缺下来,倍受得宠的宦官田令孜抢抓机遇,一下子向唐僖宗推荐了陈敬瑄、杨师立等四个亲信。唐僖宗不知选谁好,就干脆来了个凭“球技”决定。他让四人都打马球,凭输赢定夺。结果,一场马球赛下来,陈敬瑄拔得头筹,唐僖宗当即下诏书任命其担任了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是田令孜的亲哥哥,后文还会提到。

  那些年不只是政治昏暗,而且连年用兵,赋税加重,又赶上水旱灾,老百姓活不下去,纷纷揭竿而起,相聚为盗。
  在群盗之中,濮州人王仙芝的声势最大。王仙芝是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造反的,几个月后黄巢聚集几千人加入了王仙芝的队伍。
  黄巢是冤句人,善于骑射,喜欢任侠使气,粗略地涉猎了一些史传经书。能诗,现存其诗三首。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题像(黄巢)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史书说,黄巢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于是就造反了。
  他造反的理由很是牵强,因为在唐代,虽然参加科举的人很多,但录取的很少。大文豪韩愈十九岁参加进士考试,屡屡落地。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皆不中。到了二十九岁才得到一个小官职。大诗人杜甫、孟浩然等更是屡屡落地。当时以诗文取士,黄巢的诗虽然有些水平,但谈唐代是一个诗的国度,几乎人人都会写诗,高手太多,考不上也很正常。

  黄巢年轻时和王仙芝一样,都以贩卖私盐为业。历史上很多造反的人都是大盐枭。主要因为我国历代都是食盐官卖,由政府收税,贩私盐的罪很重,但利润也丰厚,因此会有一些人铤而走险。能做这种买卖的人一定是胆识过人,敢做敢为,身边往往聚着一些杀人亡命的朋友,他们有造反的基础。
  造反初期,朝廷有些手忙脚乱,但不久就组织了各路兵马进行围剿。打了几仗之后,双方互有胜负。朝廷想剿灭这支部队很难,起义军有时也难成什么气候。于是朝廷准备采取招抚的政策,从当时的情况看,招安双方共赢,所以大家一拍即合。

  代表朝廷一方谈判的是蕲州刺史裴渥,王仙芝及黄巢带了三十几个人入城,裴渥设置酒宴,并送给王仙芝等人大量的宝物,以表示朝廷的诚意。
  经过几轮交涉,最后决定授予王仙芝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职,王仙芝很满意,裴渥等人也高兴,互相祝贺。酒宴还没退席,黄巢却不干了。因为等了半天,只给了王仙芝一个人授了官,连黄巢都没提一句。于是黄巢大怒,说:“我与你曾共同立下誓言,要横行天下,今天你独自获得朝廷的官爵要去赴任,让我们五千多弟兄怎么办?我们去哪啊?”揪住王仙芝就打,打伤了他的头部,其它三十几人也喧闹不已。王仙芝知道理亏,害怕犯了众怒,就没敢接受朝廷的委任,带人顺势在蕲州大肆剽掠一番,蕲州城内的百姓,一半被驱出城外,一半被屠杀,居民的房屋被焚毁。唐蕲州刺史裴逃奔鄂州。

  自此,黄巢和王仙芝分道扬镳,三千余人跟了王仙芝及尚君长,二千余人随黄巢北上。
  朝廷的大臣们对起义军是招是剿有很大争议,但王仙芝从心里还是希望被朝廷招安。

  乾符四年(877年)十一月,招讨副使、宦官都监杨复光派使者前往王仙芝处劝降,王仙芝心领神会,派遣尚君长为代表向杨复光请降,但另一个朝廷大臣宋威企图邀功,派遣士兵于道路上将尚君长等人劫走。
  宋威向朝廷奏称与贼帅尚君长等在颖州西南战斗,生擒了尚君长。杨复光向朝廷奏称尚君长等人是来投降,并不是宋威于战阵中擒获。唐僖宗下诏命人进行调查,居然没能查明真相。于是将尚君长等人斩于狗脊岭。
  王仙芝见朝廷招安无望,带着队伍继续转战南北。期间也打了一些胜仗,但在乾符五年二月被官军在黄梅击败,王仙芝战死,手下被杀了五万余人。
  尚君长的弟弟尚让带着王仙芝的残部来投奔黄巢,两家摒弃前嫌,合兵一处,共推黄巢为盟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年号为王霸,设置官职属僚。

  接着一段时间,黄巢军队屡次被官军打败,于是黄巢给朝廷写了一封求信降。唐僖宗得到信后下诏任命黄巢为右卫将军,命令黄巢率部众到郓州解除武装。黄巢大概是嫌官小或其它原因,没有从命。
  乾符六年五月,黄巢表示想接受招安,请求天平节度使的职位,朝廷不准。黄巢再向朝廷上表求广州节度使的职位,这次唐僖宗很重视,命满朝大臣对此事讨论。左仆射于琮认为:“广州有市舶司,每年蕃船往来,聚集到大量宝货,这样重要的地方岂能让盗贼控制。”于是又不批准黄巢乞任广州节度使的要求,而让大臣们议论给黄巢其它官职。六月,宰相们提出可任黄巢为率府率,唐僖宗表示同意。

  率府率是太子东宫侍卫长官,官职也不算小,但与黄巢的期望差距较大。黄巢拿到了朝廷给予的率府率的的委任状,非常愤怒,大骂当朝宰相,并率军急攻广州,当天即将广州攻陷,活捉广州节度使李迢,并挥师转掠岭南地区各州县。
  黄巢军在岭南地区,士卒得瘴疫死者有十分之三四,于是黄巢决定北还以图大事。
  黄巢向北进攻襄阳,被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与江西招讨使淄州刺史曹全击败。黄巢与尚让收集余众渡过长江向东转移。有人劝刘巨容穷追不舍,可将黄巢军杀尽,但刘巨容却有不同看法,他说:“国家常说话不算数,有危急时就抚存将士,不惜赏官予人,事情平定下来时就将我们抛弃于一边,有的人甚至因功得罪。不如将残贼留下来,以为我辈取富贵的资本。”于是没人再提追击黄巢之事。

  黄巢得到了机会,死里逃生,势力渐渐恢复,队伍又发展到二十万人。
  唐僖宗任命淮南节度使高骈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同样指挥各路兵马围剿黄巢。高骈于是传檄征发天下兵马,得到淮南本土士兵和诸道军队士兵共七万人。势力的壮大使高骈威望大振,朝廷对他更深加倚重。
  高骈部将张璘非常骁勇善战,屡屡击败黄巢。黄巢的部队战士这时遇到传染病,士卒死了很多。张璘趁机急攻,黄巢以黄金引诱张,并向高骈致书请降,请求高骈向朝廷保奏。高骈也想诱黄巢上钩,许诺愿为黄巢向朝廷求取官职。
  当时各路军队都赶到淮南,高骈恐怕这些军队瓜分他的功劳。于是上奏朝廷说贼众不几日就当平定,不用麻烦诸道军队,请求将诸道军队全部遣归本镇。朝廷相信高骈,批准了他的奏请。
  黄巢刺探到唐朝各路兵马已经北渡淮河,顿时就与高骈翻脸。高骈知道上当后怒气冲天,命令张璘向黄巢军进攻,结果被杀得大败,张璘不幸战死,于是黄巢的势力复振。
  到了七月,黄巢军从采石渡过长江,兵势已相当强大。淮南军将毕师铎向高骈进言:“朝廷把安危倚仗于您,如今贼众数十万乘胜长途驱进,有如进入无人之境,倘若不及时占据险要之地攻击贼军,让他们越过长淮,就再也没有办法制服他们了,必这要成为中原的大患。”
  高骈因诸道援军已遣散,张璘又战死,自己感到不能制止黄巢北进,畏惧之心加上懦怯使他不敢出兵,只是命令诸将严加戒备,采取自保策略而已,并且上表朝廷告急,声称:“黄巢贼六十余万众屯聚天长,距我城不到五十里。”
  本来僖宗对高骈特别倚重,当高骈的表文送达朝廷,使朝野震恐,上下一片失望。唐僖宗下诏谴责高骈妄自遣散诸道军,致使黄巢贼众乘唐军无备而渡过长江。高骈上表辩解说:“我上奏建议遣归诸道军队,不能算是自我专权。我现在只能自保一方,其它地方还请朝廷命令各地及将士加强戒备,奋力抵御。”同时高骈宣称患风痹症,不再派兵与黄巢作战。
  高骈的无能使唐军丧失了剿灭黄巢的绝好时机,从此以后,没有人能够再挡住黄巢了。

  接着黄巢攻陷东都洛阳,兵锋直指潼关。潼关若失,长安就无险可守了。
  当时潼关守将齐克让只有二千多士兵,朝廷已经派不出什么军队增援,只能动用神策军了。二十五日,张承范等率领神策军弓弩手自京师出发,去增援潼关。
  神策军士兵大都是长安富家子弟,贿赂宦官而挂名于军籍,以获得优厚的赐给,但这些人平时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快马疾驰,凭借宦官的势力气焰嚣张,却从未参加过战阵。听说要上前线,父子相聚抱头大哭,许多人用金帛雇佣居住在病坊的贫苦人代行,些人甚至拿不动兵器。
  这一天,唐僖宗登上章信门楼遣送征人出发,张承范向唐僖宗进言:“听说黄巢拥兵数十万,战鼓咚咚向西涌来,齐克让仅率领饥饿不堪的士卒万人在潼关外拒敌,今天又派遣我率二千余军队驻屯于潼关上,也没有听到为我们调拨粮饷的议论,就这样让我们去抗拒强敌,实在令我寒心。希望陛下调集诸道精兵尽早我们的后援。”唐僖宗回答说:“你们先行一步,随后援兵将至!”

  二十七日,将承范等率军赶到华州。军民全都逃入华山,城中空荡荡的,幸运的是粮仓中仍有米千余斛,军士们带上三天的粮食再上征程。
  十二月初一,张承范等率军赶到潼关,在青草茂密处搜得村民一百来人,即让他们为役运石汲水,作守城的准备。这时张承范军与齐克让军都已绝粮,士卒全都没有斗志。
  这一天,黄巢军的前锋进抵潼关城下,白旗遍布山野,一望无际,齐克让率军出战,黄巢军小败,接着黄巢率大军赶到,全军大声呐喊,声音震撼黄河、华山。齐克让率军奋力拼战,自午时至酉时才停战,这时士卒已饿极了,于是呼喊喧闹着把营寨烧毁,溃散而去,齐克让也退入潼关。
  潼关旁边有山谷,平时禁止人在谷中往来,以便征缴商税,人们称此谷为“禁坑”。黄巢大军来得仓促,官军猝不及防,溃兵自山谷而入禁坑,原来里面灌木长藤茂密犹如蜘蛛网,这时一夜之间踏成一条平坦的大道。
  张承范一边将辎重和私囊全部散发给士卒,一边派人上表朝廷告急,表称:“我率军离京六天,士卒没有增加一人,军饷更连影也未见到。到潼关之日,黄巢巨寇已来关下,我以二千余人抗拒六十万敌众,在关外的齐克让军因饥饿而溃散,踏开禁坑。我如果将潼关失守,就是处以投身油锅的极刑也心甘情愿;但是朝廷宰相谋臣,羞愧之颜又寄托于何处!听人说陛下已经议论要西巡至蜀中,而如果陛下的金銮轿子一动,恐怕朝廷上下将士崩瓦解。我敢在战死之前,以尚存一刻的身躯,大胆说几冒死话,希望陛下与亲近宦官及宰相大臣深思熟虑,紧急征兵来救援潼关的关防,如果潼关能守,我大唐高祖、太宗创立的基业或许还可以扶持,使黄巢步安禄山的后尘遭到灭亡,而微臣我战死了也比哥舒翰要强!”

  这里提到的哥舒翰是唐朝的名将,他的祖先是突骑施酋长哥舒部的后代。哥舒翰能读懂《左氏春秋》、《汉书》,精通主要内容。 
  哥舒翰打仗时很有排场,带着一个叫左车的家奴,当时才十六岁,因力气大有而出名。哥舒翰擅长使用矛,追上敌将后,把矛搭在他的肩上,大吼一声,敌将回头看,哥舒翰就刺中他的咽喉,把他挑起来,腾空有五尺多高,才落下来,左车就下马割下他的头,两人再寻找下一个目标,成了惯例。  有一首唐诗,大家应该非常熟悉: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里的“哥舒”就是指哥舒翰。可见他当时的名望。
  “安史之乱”时带病奉命驻守潼关,被叛军安思顺击败被俘,潼关失守,唐玄宗被迫逃亡蜀中。
  初二,黄巢军猛攻潼关,张承范竭尽全力进行抵抗,自寅时到申时,关上官军弓箭已无矢可射,于是用石头投向黄巢军,潼关外有壕沟,黄巢军驱赶平民千余人来壕中,掘土将壕沟填上,不一会儿,即将壕沟填平,黄巢军渡过壕沟。

  张承范于是分八百士兵,交与王师会,令他拒守禁坑,当王师会率军赶到禁坑时,黄巢军已经通过。
  初三早晨,黄巢军开始从两侧夹攻潼关,关上唐守军全部溃散,王师会自杀。
  张承范身穿便服率领残余士兵逃脱回到长安,行至野狐泉,遇到相继到来的奉天援兵二千人,张承范对他们说:“你们来晚了!”于是往回退。
  退至渭桥,看见田令孜所召募的新军穿着新衣皮裘,十分愤怒,说:“这些家伙有什么功劳能穿上这样好的衣,我们殊死拼战反倒受冻挨饿!”于是抢劫新军,并为黄巢军作向导,往长安进发。

  潼关被攻破,长安再无险可守,唐军再也没有能力挡住黄巢了。
  日期:2017-05-03 06:28:19
  第二章  升赤气梁太祖出世 战长安李克用耀武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十月二十六日夜,在砀山县午沟里的一处房子上空有赤气升腾,邻居们看到了,都大惊失色的带着救火工具奔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朱家着火了。”等跑过来看时,房子完好无损,进去一看,原来这家此时刚好降生一个男孩。邻居们道了喜,在回去的路上不免窃窃私语,都觉得这件事很奇怪。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灭了大唐王朝的梁太祖朱温。
  朱温的父亲叫朱诚,是个老师,在乡里教授五经,母亲王氏。在朱温出生之前,朱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长子朱全昱、次子朱存,朱温是老三。
  这个时候朱家虽然是勉强度日,但还过得去。可是过了不久朱诚就生病去世了,这时三个孩子都没长大成人。生活不下去,母亲王氏就带着三个孩子投奔萧县的刘崇家,当佣人挣钱养活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逐渐长大,但性格有各不相同。老大朱全昱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为人忠厚,俨然是位长者。老二朱存和朱温长得孔武有力,朱温尤其凶悍。他两不学挣钱谋生的本事,整日在乡里惹是生非,邻居们都很讨厌这哥俩。
  《北梦琐言》里记载这样一段故事:一天朱温偷了刘崇家的一口锅往外跑,大概是他们一帮哥们搞到了猎物,要美餐一顿。刘崇发现后,把朱温追了回来,拿着棍子就要教训他。刘崇的母亲急忙用身体护住朱温,怕他挨打。每次朱温惹了事,刘崇要杖责的时候,刘母都会爱怜的呵护着,有空的时候还亲自给他梳头。别人不理解刘母为什么对这个凶顽的孩子这么好,刘母说:“朱三可不是平常人,你们一定要好好待他。我曾经见他熟睡的时候,变成了一条赤蛇。”大家听了,也没怎么相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