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一条驿道和两个省的诞生
作者:
ahada
日期:2017-05-28 12:39:49
在人们的印象和概念中,历史总是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而政治免不了深思远虑的长远布局。可最近我在阅读有关苗疆的一些古籍时却发现,其实不然,历史有时就是时代进程中的一连串的偶遇和巧合;而政治,什么玩意儿都不是,只是当局者为了解决接踵而至的难题,拆东墙补西墙所产生的结果。云南虽然地处西南一偶,但在唐朝、宋朝、元朝的改朝换代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忽必烈在元得天下后不敢怠慢,出重手经营云南,至元十一年(1274)建立了云南行省,为了云南到湖广和大都(今北京)的驿运,建了一条中庆(昆明)到湖广西部的驿道。而为了这条驿道的畅通,在其后的五百年里,分别在明朝和清朝衍生出贵州和湖南两个省的建省,你不要以为我说得是一场狗血剧,这是有着扎扎实实古代典籍证实的历史事实。
草莽还是皇族?——庄蹻和他的进滇线路
故事是因云南而起,和后来这条驿道扯上关系的最初是一位神秘的楚国将军。
云贵高原被称为“西南夷”地区,遍布着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部落、酋邦或方国。据彝文文献记载推算,古夜郎立国在春秋中叶,至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国灭,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滇立国及灭国时间稍晚一些。夜郎国以今贵州为中心,占有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四川西南部和广西西北部的广大区域;滇国在夜郎以西,如《史记》所说:“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滇国以今昆明、呈贡为中心,占有环滇池周围数百公里土地。
日期:2017-05-28 12:42:31
夜郎国及滇国人祖祖辈辈在云贵高原上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别是夜郎地区的居民,高山深堑的阻隔,他们很少受到外界惊扰。构成夜郎国及滇国主体民族的夷、濮、越三大族系及稍后进入夜郎境内的苗瑶族系,在封闭式的生活圈子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很少有人想到过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夜郎自大”的成语就这么来的。如司马迁所说:“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夜郎国及滇国人处在自我满足的状态中,百年间经济社会也没什么发展。终于有一天,这一切都为来自楚国的庄蹻的队伍所打破。
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楚国受到秦国军队的大举进攻,楚将唐昧战死,楚国灭亡在即。楚将庄蹻受命西进,取道云贵,北入蜀境,包抄秦军,切断其后路,以实现夹击秦军之目的。
庄蹻占领且兰(今贵州福泉)、夜郎后,并未停留,而是继续往西攻下滇国,占领了大片土地。适逢秦国出兵攻陷巴(今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一带)及黔中(武陵山区)一带,庄蹻回楚的路已断绝,不得不留下来。庄蹻入乡随俗,他不仅当上了滇国国王,也统治了包括夜郎、且兰在内的西南各方国。
这次“庄蹻王滇”传说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是考察西南边疆族群起源的必征史料之一。
日期:2017-05-28 12:56:17
这些史料的始作俑者是司马迁,他得到的材料是第一手的。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王朝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辉煌战果,自此“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北方边患的平息使汉武帝得以将目光投向辽阔帝国的西南一隅。开展了持续六年之久的平定西南夷战役,最终以汉军的全线告捷落下帷幕。 在这次战役中,西南夷各部君长大多身死国灭,唯独滇王尽享殊荣,得以善终(夜郎国君也被赐印封王,但后遭汉廷诛杀。)
汉武帝何以对这个僻远小邦的君主恩宠若是?据说就是滇国与华夏的关系非比寻常,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记载,滇国王室来自华夏,是战国时期楚将庄蹻的后裔。
作为这则史料的始作俑者,司马迁曾参加元鼎六年远征西南夷的军事行动,先后到达邛、莋、昆明等地。如所周知,司马迁写作《史记》除参考大量历史文献外,还网罗天下“旧俗风谣 ,“传闻异说”以拾遗补阙,关于秦汉间人物事件的记述多源于第一手材料,极富史学价值。有鉴于此,加之司马迁“奉使西征”的特殊经历,后世一些史家便臆测“庄蹻王滇”之说必采自当地,故而深信不疑,班固在《汉书》中予以原文照录即是著例。
日期:2017-05-28 13:22:59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至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日期:2017-05-28 13:30:32
《史记》所载的滇国始祖庄蹻到底是何许人也?司马迁自己的说法都相互矛盾。按照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说法,庄蹻是“楚庄王苗裔”,奉命拓边的楚国将领。但他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却说:“跖、蹻暴决,其徒诵义无穷”,将庄蹻与旷世大盗柳下跖并称对举。是草莽袅雄,抑或宗室勋旧?
大致推测,庄蹻是楚国人,他的生卒年月不太清楚,其活动年代大约是公元前四世纪末到三世纪初。历史文献上经常把他和时代较早的著名的起义领袖柳下跖并提,说他们“无猗顿之富”,又诬蔑他们为“盗贼”,为小偷,会用饴糖黏住门楗,使开门偷窃时不发声音。所以很可能庄蹻是穷人出生,年轻时做过一些荒唐事,巧取过一些不义之财,后来在军队发了迹。过去《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庄蹻是出身于“楚庄王苗裔”的“将军”;这一点始终不能从其他记载中得到证实。大概因为庄蹻姓庄,后来他到云南曾被尊称“庄王”,司马迁遂附会以为他是楚国贵族了。
日期:2017-05-28 14:37:06
关于庄蹻伐滇的线路,庄蹻溯沅江而上到达牂牁国境的清水江,又由其支流重安江舟揖黄平重安镇,由西至福泉,完成了他们的水路行程。再由夜郎及旁小邑陆路直奔滇池。
庄蹻入滇是云南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打破了西南地区的封闭状态,云南和内地建立直接的政治联系是从庄蹻入滇开始的。有的史书把其入滇的线路称为楚道。所以史书上说:“今西南诸夷,庄蹻之后”,“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蹻后裔”,《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索隐述赞”曰:“西南外徼,庄蹻首通。”庄蹻的开拓之功,不可磨灭。
而庄蹻入滇溯沅水而上的路线选择,在其后的两千多年显示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原王朝两千年对西南的开发就是沿着这条路线来进行的:宋朝以前,朝廷想的是怎样打通沅水下游到中上游的通道,以及怎样在沅水中上游的五溪扎下根来;而在元代,云南到沅水上游的重要驿道——普安道,也即明代的“一线道”开通,随后围绕这条驿道,发生了本书中的种种故事。
日期:2017-05-28 15:06:29
桂林的蝴蝶效应——南诏致唐亡
一般人总认为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远离中原,地理位置并不重要。但是唐朝和宋朝的经验证明,大错特错了。而且这经验有点悖论:云南你还不能急着就去经营它,唐朝就栽在这上头;云南你还不能对它不闻不问的,宋朝的灭亡就是对云南的一再疏忽,而让蒙古的“斡腹之谋”得逞。
先说说唐代的事吧。这事在历史上称为“南诏致唐亡”,或者说“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要直接说唐亡于南诏,倒不至于。这牵涉到一个蝴蝶效应的问题。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Lorent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对于这个效应最富有诗意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主要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南诏就是那只蝴蝶。唐宣宗大中年间八百名远戍桂林的徐州远征军强行返乡所引发的“庞勋之乱”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而那八百名远戍桂林的徐州远征军就是为了防御南诏的侵犯而远征南诏边境的。
日期:2017-05-28 16:44:48
汉武帝开始,云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但直到忽必烈征讨云南,云南与中原关系总是若即若离,唐代更是只相当于一个宗藩国的地位。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开启了征服云南的步伐,四路并进,席卷云贵高原东部直至川西山地,灭且兰,降夜郎,诛莋侯,斩邛君,“西南夷”诸部闻讯无不震恐,纷纷内附朝廷,请置官吏。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遣将军郭昌征讨无意内附的西南夷残余部国。最先沦于汉军铁蹄之下的,是曾经屡犯汉朝使节的劳浸、靡莫二部(今云南东北部),与之“同姓相扶”的滇国(今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独木难支,于大兵压境之际举国归降。武帝在滇国故地设益州郡,并赐滇王金印。元封六年,汉军又击败西南夷各部中最为架鹜不驯的昆明(今云南西部),将其地并入益州郡。
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今晋城),下辖24县,云南也就为24县之一,很小,治所在今祥云县境内。直到三国的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调整行政区划,设置云南郡,下辖7县.郡治设在云南县(今祥云县云南驿),为南中七郡之一。郡、县名称同一,“云南”所指范围开始扩大。西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把包括云南郡在内的南中七郡(其范围远至黔西和川西南)合设宁州。这时的云南郡,其范围还大体只限于洱海地区。
到了唐代中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其部落酋长称“诏”(即王者之意),历史上统称为“六诏”。其中地处最南的“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扶持下,统一了各诏,建立了“南诏”政权,其统治范围比今天的云南省还要大。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在南诏叛唐,双方争战多年后,南诏国王异牟寻同唐重归于好,唐封异牟寻为“南诏”,设“云南安抚使司”管理云南事务,由西川节度使兼理“云南安抚使”。至此,“云南”就由郡名扩大到相当于今天云南省区的称谓。
日期:2017-05-28 17:10:20
南诏(云南)在唐代扮演了一回狠角色,就是宋祁在《新唐书•南诏传》中总结唐朝灭亡的教训的一句评价:“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此处“桂林”二字,即指八百名远戍桂林的徐州远征军强行返乡所引发的“庞勋之乱”。
故事发生在咸通九年(868年), 整个悲剧最初源自一个叫李琢的官员,此人在唐宣宗大中年间担任安南都护。安南都护府为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南部边疆地区的主要机构,属岭南道。调露元年(679年)以交州都督府改置安南都护府,为岭南五管之一。治所在宋平县(今越南河内)。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都护由交州刺史兼任。自天宝以后,南诏强大,云南南盘江以南地区渐为所有,开成、大中间即大致以今云南省界与安南都护府分界。
周旋于唐与吐蕃之间的南诏,利用唐与吐蕃长期争战而致彼此损耗的时机,逐渐发展壮大。元和十一年(816年)六月,南诏出兵袭击安南都护府,开始了对唐朝南部边疆的侵扰。不过,在宪宗、穆宗二帝当政期间,南诏虽趁安南防备相对空虚零星骚扰唐朝南境,但尚不敢公然与唐为敌,姑且维持着对唐帝国貌合神离的臣属关系。唐王朝尤其是凭借安南都护府辖下的羁縻州形成对南诏的天然屏障。
日期:2017-05-28 20:04:28
然自大中七年(853年)以后,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当时的安南都护李琢,为政贪暴,苛刻逾求,导致安南土著居民的反叛。李琢毫无才学,是靠着行贿才得到这个官职。上任之后自然肆意盘剥百姓,压迫周边的小国,造成南诏部落实三次率军进攻安南,并攻陷了交趾。李琢“贪于货贿,虐赋夷僚”而导致的安南内乱己使南疆呈现离心之象,而其又错误的裁撤南疆边防,更加重了安南都护府的危机。
事情传到朝廷,皇帝大怒,派遣历来出精兵的徐州节度使孟球招募两千人迅速前往交趾,帮助剿灭叛乱。可是,谁愿意远离故乡去偏远的交趾呢?节度使孟球于是下令:附近州县的强盗悍匪,只要肯参军远赴交趾,就免去一切罪行。于是一些穷的只能上山当强盗的百姓纷纷走出山林,应募参军。其中就有庞勋兵变的骨干许佶、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人。
日期:2017-05-28 21:07:45
本来,徐州节度使孟球答应,此次行动,为期三年,三年之后所有人就可以回到徐州,为民为兵,皆随志愿。因南诏基本平定,征调的徐州军抽出八百人驻守在桂林。开始大家还有些高兴,不用上战场厮杀,可以保住一条性命。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三年。归期已到,可是朝廷还没有派后继的部队到来。朝廷希望这些人再戍卫三年。咸通九年的七月,眼看着六年的期限已经接近,朝廷还没有任何消息。此时又传来消息,据说徐州的都押牙尹戡向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建议,说军费本就不够,再发兵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要求桂林戍卒再驻扎一年。
消息一传开就炸了窝,一年又一年,三年又三年,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桂林戍卒恐怕就要老死异乡了!愤怒、不满,犹如瘟疫一般,在士兵之间传播开去。庞勋当时是军中粮料判官,他为人多谋,很多人都愿意听从他的建议,本来庞勋也没想起兵,可是自己的好友许佶、赵可立等人和都头发生争执,一怒之下竟将其杀死。大家无路可退,此时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朝廷的全面围剿,继续呆在桂林只能等死。回到老家徐州,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日期:2017-05-28 22:09:14
庞勋挺身而出,担任了八百徐州兵的首领,走上了一条反叛朝廷的不归路。唐王朝也是应对不当,小小的八百人的队伍,以一个州县就可以平定的兵变,却犹如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越来越大,到了安徽,攻克了宿州之后,队伍发展到了六七千人。此时,是咸通九年的十月,距离起事不过三个月。最后这次起兵历时一年九个月,攻取宿州、徐州、濠州、滁州、和州、寿州、庐州、沂州、海州、沭阳、下蔡、乌江、巢县等地,控制了唐江淮地区,切断了江南财赋通道,队伍发展到一二十万人。唐廷动用了十几万军队、耗时一年才平定这场叛乱
唐朝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巢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唐僖宗乾符元年末(875年初),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王仙芝聚众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乾符二年(875年)初,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也聚众数千人起义,响应王仙芝。著名的《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全唐诗》卷733)就是黄巢的杰作,表达了他要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一个光明新世界的宏大抱负。
日期:2017-05-29 16:17:38
中国西南这一块,云南,贵州,湖南历史发展是相当严密的,云南是头,正是云南带动了贵州,湖南的发展,而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这条元代称普安道,明代称一线道的驿道
日期:2017-05-29 16:19:48
历史记载,王、黄起义后,原庞勋义军余部也前来响应。乾符五年(878年)春,黄巢率10万大军转战山东、河南。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农民军北渡长江,跨越淮水,进入河南,队伍也迅速壮大到60万人。十一月,义军攻克洛阳,十二月,攻破潼关,十二月五日(881年1月8日)唐僖宗仓皇出逃成都,同日农民军前锋攻进长安,随即黄巢率领起义军进入长安。
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黄巢在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建立了国家政权。但黄巢起义军在唐朝军队的反扑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战败身死,唐末农民起义军失败。但是在天复三年(903年),朱全忠(原名朱温)利用军权控制了朝廷,天复四年他又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大梁,唐朝灭亡。
日期:2017-05-29 16:21:07
你弃我取——“宋挥玉斧”和“斡腹之谋”
到了宋代,云南还是举足轻重呀,以至于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典故——“宋挥玉斧”, 宋太祖赵匡胤玉斧一挥,大理(云南)我不要了。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也为他的王朝埋下了祸根。蒙古就是利用了他对大理的不闻不问,实行了“斡腹之谋”,形成了对宋的南北夹击之势。
南诏政权走向末路后,云南曾经历过短期的民族政权,到五代后晋夭福二年(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思平得势于大理,建立了“大理国”。
乾德三年(965年), 宋兵平定后蜀。统帅王全斌曾经建议乘胜攻取大理, 并以大理地图进于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朝与南诏战争失败的教训, 手执玉斧, 划大渡河为界, 声称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不再用兵。这就是所谓“宋挥玉斧”典故的来历, 后世屡被引于文章典籍之中。
日期:2017-05-29 17:26:28
宋朝不要大理,但大理国一直都积极要求臣属于宋,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
早在宋朝平定蜀地之时,大理国就向宋朝表示祝贺。三年后又一次向宋朝发出友好信息,要求彼此通好。太平兴国时和政和五年(1115年),大理国两次请求“内附”。所谓内附,就是归附朝廷,做宋朝的臣民。宋人范成人引大理人所作的词章.可以充分表达大理国愿归附宋朝迫切心情.“知已之人.幸选相渴.言音未通.情虑相契”,“言音未会怠相如.远隔江山万里多”。
大理还多次要求通商朝贡。淳化元年(990年),大理国王就送一百五十匹马至黎州交易,并求购西藩(宋朝辖地)的马种。绍兴二年(1129年)大理国要求与宋朝入贡市马,绍兴六年((1132年)七月,大理复遣使奉表贡象、贡马。大理国除累累以进贡的方式表愿与宋朝建立政治关系和经济联系外,对宋朝的文化也十分崇敬.诚心诚怠地接受内地的汉文化.因此曾多次求购宋朝各种历史、科技等书籍。在原大理国境内却还能找到今存人理国时期的许多碑刻、诗文都用汉文撰成,文词措辞生动.镌刻细腻.颇具内地文彩。
但是,宋朝廷就是不接招,在其统治的三百余年中,始终不愿意把大理纳入统治范围。个中原因主要恐怕还是吸取了唐朝与南诏相争的历史教训。
庞勋兵变间接导致了唐王朝走向了灭亡,就是有宋一代君臣的普遍看法。宋太祖将大理国视为南诏.对人理国产生了极度的恐俱心理.深怕与大理国联系引来火国之祸.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宋朝与人理国关系的疏远。
日期:2017-05-29 21:35:47
宋朝的地方官吏(边巨)以“尊王攘夷”之由屡次拒绝大理国的友好、朝贡、通商的请求.造成人理国与宋朝的隔离和双方关系的疏远……
由于北方马匹的来源逐渐断绝,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在大理国屡请入贡互市的情况下,南宋被迫同意在广西地区设置买马提举司,向大理国和罗殿、自杞诸蛮买马;绍兴四年(01134年),南宋又移买马提举司于昌州(今广西南宁)。但“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阴影始终在南宋统治者的脑海中徘徊。绍兴三年(1133年),广西官府奏大理国请求入贡,高宗“谕大臣止令卖马,不许其进贡”,明确透露了和大理国只能够买马,而且与大理国在北宋时所建立宗藩关系都不打算延续,也就是不要他们的进贡。
绍兴六年(1136年),广南西路买马提举司奏大理国送来马1000余匹及象3头,队伍已至富州(今广西昭平)。广南西路竟遣人告谕大理国使者:“今春买马已足,别无买马钱物在寨。”高宗知后乃诏:“令广西帅臣更切相度,无他意,即令提举买马官多方措置收买。”买个马都要揣度大理国有没有其他意思。
熙宁七年(1074年)云南藩人贡马若干到铜山寨,言奉杨佐买马而来.但却被成都路官吏出尔反尔加以拒绝,以本路根本没有杨佐这个人而不愿做这笔马生意。要知道宋代时由于北方与蒙古打仗,马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大理国与宋朝的平淡关系就可想而知了。
日期:2017-05-30 10:29:41
当然当然宋朝的这种态度从现实来说也有一定道理。宋朝平蜀以后, 统一大业并未完成, 北有强敌契丹以威胁, 南有南汉、南唐、吴越诸政权以残喘, 不容许它把有限的兵力财力用于降服(也许永无结果)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且, 与大理国相比, 燕云十六州在赵匡胤的心目中地位更重, 一直企图收复。这也迫使宋朝政府不得不在西南地区采取收缩政策,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北方。宋太祖几次收复燕云十六州不达目的之后, 契丹便一直成为了北宋政府的致命威胁。契丹之后, 复为女真。所以,平蜀以后乃至整个两宋, 宋朝没有对大理国采取军事行动。
与南诏立国不同, 大理国基本上是采取内守政策,不存在明显的扩张野心。大理国的中心仍在大理平坝, 他们的当权者可能从未想到要越出今天云南省范围之外。
日期:2017-05-30 10:51:38
宋朝的这种态度带来了西南边境近300年和平与安定。这种和平的边境使宋朝没有了西南之忧.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北方齐族势力其次。在经济上,尽管大理国的许多通商要求多被宋朝拒绝,但是大理国与宋朝的经济往来一直在进行着,特别是宋朝战马发生危机时,大理国的战马纷纷运到横山寨与宋朝交易,满足了宋朝战马需求,这对宋朝抗击北方齐族势力起了重要作用。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