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挨打太轻

作者: 火柔

  日期:2017-03-15 13:23:00
  第一章 一个合格的财务总监
  近代史一般是从鸦片战争算起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太平天国被扑灭算起,原因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其实甚微,香港虽然割让给英国,但这地方只是一个小海岛,离北京遥远的很,还有赔款的银子,民间根本看不见,大清政府也不会主动宣传,故此,这事与民间仿佛没有什么关系。鸦片照样消费,生活照样继续。而官方履行了《南京条约》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并没与因为一场失败来改变什么。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警醒担忧,但这并没有激起社会浪花。

  那时大清皇帝则是道光皇帝旻宁,他是嘉庆皇帝的次子,乾隆四十七年出生。《清史稿》说这个道光皇帝:幼好学,从编修秦承业、检讨万承风先后受读。又与礼部右侍郎汪廷珍、翰林侍读学士徐颋朝夕讲论。嘉庆十八年,北京发生一起天理教教徒(史书称为教匪)进攻紫禁城事件,史称“癸酉事变”。当时嘉庆皇帝正在承德木兰围场,来不及撤回指挥,多亏了当时还不是太子的旻宁处乱不惊,沉着冷静,终于打败了作乱的教徒,保卫了紫禁城的安全。为此,嘉庆皇帝特别赞赏旻宁,封其为“智亲王”,并最终把皇位传于这个儿子。

  这说明,道光皇帝是有勇有谋的政治家,决非是演义小说、民间野史所描写的昏庸胆小等等。但是凡事都是有两面的,做为皇帝,道光皇帝旻宁也有自己的不足或者说是个性,那就是多数帝王的特点,优柔寡断,喜欢诿过他人。
  道光皇帝的庙号是“宣”,根据谥法,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成为宣。历史上获得“宣”字谥号的统治者有周宣王、汉宣帝、南朝陈宣帝、北周宣帝、唐宣宗、金宣宗、明宣宗,其中尤其汉宣帝和唐宣宗干得不错。班固的《汉书》对汉宣帝的评价是: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资治通鉴》对唐宣宗的评价是: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清史稿》对道光皇帝的评价是: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

  《清代之竹头木屑》曾记载道光皇帝的节俭说:宣宗御宇三十年,服用之俭,为史册所罕见。所服套裤,当膝处穿破,辄令所司缀一圆绸其上,俗所云打掌是也。于是大臣效之,亦缀一圆绸膝间。一日,召见军机大臣。时曹文正跪近御座,宣宗见其缀痕,问曰:汝套裤亦打掌乎?对曰易作甚费,故亦补缀。宣宗问曰:汝打掌须银几何,曹愕眙久之曰:须银三钱。宣宗曰:汝外间作物大便宜,吾内府乃须银五两。又宣宗尝问曹曰:汝家食鸡子须银若干,曹诡对曰:臣少患气病,生平未尝食鸡子,故不知其价。

  道光皇帝在位前阶段重用的就是曹振镛,虽然曹尸位素餐,但其人心眼活,辅助皇帝还是尽心尽力,中规中矩。道光皇帝后阶段重用的穆彰阿则更为狡猾,更善于揣摩皇帝心思,更多的是保自己的官位而非尽心于天下。
  尽管如此,道光皇帝治理国家仍一如其父嘉庆皇帝勤恳。如果不是鸦片战争事发,被逼跟洋人签了一堆条约,估计道光皇帝也就是一个太平皇帝,当他年老或身体不行时,再传位于他的儿子。
  南宋杨万里之《诚斋易传》论述乾卦时云,乾为天为君,君德体天,天德主刚,风霆烈日,天之刚也,刚明果断,君之刚也。君为刚则勇于进德,力于行道,明于见善,决于改过。故亡汉不以成哀而以孝元,亡唐不以穆敬而以文宗,皆不刚健之过也。意思就是,封建社会江山社稷往往都是打出来的,需要刚强的皇帝来驾驭,而其败亡往往是败在柔弱的君主手里。前汉的宣帝认为太子柔弱,曾说过,乱我家者,太子也。但宣帝还是把帝位传给了他,结果弱势的元帝培育出了一大帮奸邪之臣子,加上勇于干政的皇后王政君,把天下搞得以团糟,终于最后被王莽篡国。唐朝的灭亡并非是缘于纵情享乐的穆宗和爱“打夜狐”的敬宗,而是缘于“受制于家奴”的文宗。

  大清传到了乾隆帝,国力虽然到了最繁盛的地步,但由于乾隆一改其父执政之猛,转为宽松,最繁盛中已经孕育了衰落的来临。如果说清朝亡于宣统,倒不如说是亡于乾隆。

  乾隆之后的嘉庆、道光二帝,虽然也辛勤执政,但上至皇帝下至臣民,只在守着祖产,进取之力不足,刚健二字更是沾不上边。
  太平皇帝做不安稳,被打破美梦的道光皇帝,在鸦片的严禁和弛禁政策间,面临朝臣两派意见的相争。而引起他们相争的导火索则是鸿胪寺卿黄爵滋的奏折。
  道光十八年四月,黄先生上书说道:敬筹国计,宜防漏卮。近年各省漕赋之疲累,官吏之亏空,商民之交困,皆由银价昂,钱价贱。向时纹银每两兑钱千,今则每两兑至千有六百。其洋钱价亦因之遽长。而银少价昂之由,由于粤东洋船鸦片烟盛行,致纹银透漏出洋,日甚一日,有去无返。此烟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勿食,有犯者以炮击沉海中,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既以此取葛留巴(即爪哇),又欲以此诱安南,安南严令诛绝,始不入境。今则蔓延中国,横被海内,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积重难返,非雷厉风行,不足振聋发。请仿《周官》用重典,治以死罪。

  黄爵滋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鸦片贸易造成白银外流,银价猛增,进而导致民困国穷。而对禁烟持强烈要求的湖广总督林则徐也向朝廷上书说: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

  前一年,即道光十七年,御史朱成烈曾上奏说,广东海口即海关每岁出银三千余万,福建、浙江、江苏各海口出银不下千万,天津海口出银亦二千馀万,即这几个地方每年流出大约六千万两白银。
  这些可怕的数字似乎验证了黄、林的观点,道光皇帝岂能无动于衷。因为在各种问题中,财政问题是重中之重,没有钱,如何能保证社会机器正常运转,如果社会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国家必乱,社稷必危。
  关于道光年间财政问题,在《金壶浪墨》一书中有描述:因忆道光甲午春,里中诸前辈,过访先君,各述熙朝盛事,与夫财用丰啬之原,今犹约略识之。国家岁入帑金四千五百万,以地丁为最钜,关税、盐茶、杂课次之。岁出兵饷、官俸、漕船、河工,与夫太常光禄、理藩官牧所需,恒在四千万以内,故国初岁有赢馀。圣主躬行节俭,与海内相休息,宫中诸费,不及明季十分之一,故蠲租减赋,史不绝书,而库藏充裕。

  按此书所记,道光在位财政大致情况就是,年财政收入约四千五百万两白银,年支出则不超过四千万,每年都有财政盈余。这个财务状况是相当健康的,但这是正常、相对平安年份的状况,没有大事发生的状况。
  不好彩的是,道光皇帝刚即位没几年,就不得不剿灭新疆张格尔叛乱,为此花费军费约一千万两,财政略微吃紧。但是此后到鸦片战争前三十年间,大清基本无战事,故此财政问题很快就得以舒缓并良好运转。
  从财务角度看,道光皇帝是个不错的CFO,国家也因此而一直平稳向前行进。
  日期:2017-03-18 17:35:18
  第二章 货币的跨境流动是一门学问 上
  现在看到大臣的奏折说财务就要出问题,道光皇帝内心紧张。尽管国库的银子暂时没显现问题,那是因为国家税收收的是银子而非铜板,但是百姓日用的铜板则出现了大问题,相对于银子来说,大幅度贬值了。因为社会上白银流动性减少,意味着要拿更多的铜钱换取白银。这就意味着百姓名义税负没变,但实际税负大大提高了,大约能提高60%,那是很大的程度。因为他们要花更多的铜钱来换取银子缴税。那时的生产力水平,百姓创造不了什么新增价值,却要承担超重的税负,这结果必定会带来通货膨胀,消费不足,各行业萧条,不仅容易引发社会事件,而且会影响今后的财政收入,说不准几年内,政府财政就会出现赤字,因为社会出现不安定因素,意味着管理成本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同时财政收入却在减少。

  而问题就在于银价上涨,归结于白银外流,白银外流归结于鸦片贸易,因为大清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大黄等都是洋人们喜欢的,而鸦片则是只进口不出口的,且每年进口数字在增加,其它进口商品则表现正常。也就是说因为鸦片的进口才导致对外贸易出现逆差,才会造成白银大量外流。这就是黄爵滋、林则徐等严禁派的观点。
  对于当时的大清来说,流通货币主要是白银和铜钱,官府的税收和财政支出及社会上大数额转移均用白银,对外通商也只收白银,老百姓日常生活则主要是铜钱,白银兑铜钱的比价为1:1000,长期保持稳定,这也是大清财政健康,得以稳定比价的结果。
  大清为何使用贵金属白银做为流通手段?根子上则是大明张居正的改革。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反应在地租上,主要是以实物地租为主。早期夏代为五十而贡,周代推行井田制,鲁国改革为初税亩,秦汉收取田租,唐朝推行租庸调税制及中期改革为两税法,宋仍沿袭唐两税法。汉唐长期征收人头税,是以货币计算,但所占税收比重很小。所以说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国家经济活动对货币需求不太多,比如汉代官吏分秩即等级,按俸禄即粮食计算,如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等级,景帝称其为万石君。虽然早期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是对货币的需求还是有的,毕竟货币的流通手段不可比拟。商代曾用贝做货币,随着金属的广泛应用,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秦代开启的圆形方孔钱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民国时期。其中汉武帝还造过皮币使用,但是不能代表真实价值,很快废之。后来由于铜产量不能满足需要,又出现了铁钱,汉代宋代和清代都有使用。但铁钱太重,不方便流通,宋代又出现了交子。元代沿用宋代交子,以金银绢为储备金,大量发行交钞。到了元末,交钞发行量严重超过储备金,造成过度通货膨胀而元政权因此而亡。到了明朝,前期沿用两税法,到了中期,鉴于财政困难,御史傅汉臣于嘉靖十年倡议施行一条鞭法,将各种赋役尽可能归并为几项货币税,以征收货币代替征收实物和征发差役,这就是用货币地租代替传统的实物地租。因为黄金稀少且贵重,铜钱价值太低,故而白银就成了主要流通计价货币。经过万历年间张居正大力推广,成为政府主要的征税形式。清代沿用明代的征收货币税制,白银依然为最主要的流通手段。

  白银的来源一是国内银矿的开采,二是外来白银的流入。比如云南有很多铜矿和银矿,在明代就占有重要地位,清初吴三桂造反也是借了云南有铜银等丰富矿产的优势。但是封建政府重农轻商及矿业,认为农为根本,故此并未在银矿开采上多做文章。而当时从外贸通道流入的白银则数量很大。自1800年到18010年,流入中国的白银约2600万美元之多。
  为什么那么多白银流入中国?这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黄金白银一向是欧洲的最爱,因为欧洲人重商,这也是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而形成的,欧洲地形复杂,地块小,靠农业和手工业繁荣不起来。在开辟新航路,即所谓“地理大发现”时,他们就认为东方的印度、中国等国家就是神话中的黄金国度。故此他们积极循着新航路而开拓殖民地。当欧洲人开拓美洲大陆以来,就积极地开展白银生产。殖民时期,美洲大约生产了10到13万吨白银。欧洲人有了银子就会用,不会把它们储藏起来。他们用银子购买一切,投资一切可以赚取更多银子的地方,其中很大一部分银子就流到中国来,有名的墨西哥银洋能帮助解释这个现象。

  这其中的原因是,一来是因为中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进口,而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等又畅销于世界市场,这就使得外国商人采购中国商品居多,从而造成中国出现巨大的贸易顺差。二来是因为从白银与黄金的比价看,当时白银在中国的价格远远高于欧洲。外国商人热衷于套利,从欧洲美洲低价收买白银,而到中国高价出卖,即用作支付手段。举例来说,16世纪初,在中国金银比价为1:6,在欧洲,这个比价为1:12,在印度为1:8.,在日本为1:10,在欧洲的西班牙,这一比价竟然达到1:12.5甚至到1:14。洋人做生意经验丰富,把握市场情况灵通,了解到中国的白银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自然乐颠颠地大做白银套利交易,获得丰厚的回报。到了明末清初,中国的白银价格才慢慢降到世界平均水平。然而清朝统一,政治稳定,大力发展农业,加上施行“摊丁入亩”政策,取消汉唐以来长期征收的人头税,使得人口数量出现猛增。农业提升,人口激增,中国社会对白银的需求重新增加,引起银价再次上涨,超出世界平均价格,导致套利贸易再次兴旺,世界各地白银又大量流入到中国。白银的再次巨量流入,超出社会实际需求,引起白银价格下跌,乾隆年间,在中国,金银比价甚至跌至1:15,而同期欧洲金银比价为1:14.6左右。这样洋人在中国的套利空间消失了,但是他们还要进口中国的丝绸、瓷器、大黄等,还必须向中国支付白银,这就有点不划算了。这时,精明的洋人发现中国产的鸦片成本高,质量低,数量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一带盛产鸦片,且质量高价格低,于是洋人如英国商人,就勾结中国海关官吏,开始贩卖鸦片,走私到中国,这样就慢慢打垮了中国本土的鸦片生产贸易,垄断了中国市场。故此,鸦片的消费由依赖国产转为依赖进口。如此,中国自然需要用白银支付进口的鸦片。随着时间拉长和鸦片走私数量的增多,中国的白银自然大量外流,跑到英人等洋商口袋里。

  根据外国数字,从1828年到1836年,中国外流白银达到3800万美元之多,似乎验证了鸦片就是白银大量外流的罪魁祸首。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说,由于鸦片的进来,导致两国发生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入超,即逆差。但是从鸦片战争后的贸易数字来看,似乎鸦片的作用又没那么大。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并不包含鸦片,实际上,英国官方对待鸦片贸易在中国的态度同大清一样是严禁,但事实上却是默许。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在中国更为猖獗,理论上大英帝国同中国的贸易应该是顺差,但事实上不然,1854年,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约为800万英镑,到了1857年,逆差数字则上升至约900万英镑。
  之前鸦片贸易则叫做偷偷贩运和走私,之后则公然放开,畅通无阻,数量明显是放大许多,为何反而出现中国对英国外贸顺差呢?
  鸦片战争前,大清的对外贸易情况是,洋人从中国进口茶叶、丝绸等,洋人对中国出口鸦片和其它货物,而鸦片所占比例最高。战后,由于五口通商,关税的降低,英国进口中国产品成本自然下降,而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有广大市场,因而,英商自中国进口商品数量猛增,但是除了鸦片,英国其它商品在中国市场依然裹足不前,故此,大英帝国对中国的贸易仍旧是逆差。
  黄爵滋、林则徐等只看到了货物贸易,不了解英人之前用白银支付中国的茶叶、丝绸款项,为何现在不愿意用了?中国的白银价格上涨,国外的白银价格如何,又是从什么地方流向什么地方?
  日期:2017-03-21 12:09:36
  第三章 货币的跨境流动是一门学问 下
  明朝实行闭关锁国,主要是防日本倭寇,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起初是因为郑成功的原因,郑母亲是日本人,郑在抵抗大清的运动中,曾经向日本德川家族请求过援助。《夷氛闻记》记载:国朝康熙初,因郑成功寇闽,上下及浙、粤,为沿海郡县患,于是迁民内居,筑界墙,严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设兵树桩,置墩守界。后来施琅平定台湾,政府才放松海禁,在全国设立四处海关,官吏对外贸易等事务。四处海关分别位于江苏连云港云台山、浙江宁波、福建厦门和广州黄埔。

  说起洋人涉足中国边境经商,要从葡萄牙人开始。在明朝时期,葡萄牙人就来到中国做生意。明政府特批了一块地方给他们居住,就是广东香山濠镜澳,即今天的澳门。葡萄牙人以澳门为据点,从中国进口各种土特产品,然后运到欧洲各国贩卖,获利丰厚,其他国家商人自是羡慕不已。鉴于郑成功事件,康熙皇帝锁住国门,实行海禁政策,并且在海防线上修筑工事,派兵驻防,外国洋船一律不得出入。唯独澳门,远离海岸,葡萄牙人居住了数代,人丁繁衍。要是赶走他们,朝廷觉得不太仁义,留下他们,他们又不会种庄稼,没有其他一技之长,只会做生意养家糊口。于是,朝廷特别优待这些葡萄牙人,就在香山横石矶特别设置了一个关口,每月开关两次,允许葡萄牙人过关购买粮食等生活基本用品和采购茶叶、大黄等物资,方便他们过生活和做生意。其他国家的外商则不享受这一待遇。

  澳门地处偏远海中,对大清影响甚微。但是宁波、天津等沿海地方,很容易就影响到内地,这些地方从前就受到倭寇和海盗的偏爱。乾隆皇帝下江南,见到江浙海面上外国商船络绎不绝,因此戒心陡起,于是在乾隆二十二年,颁发诏旨,关闭其它海关,只留广州一地通商,即“一口通商”政策。这项政策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只能通过公行即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及相关事项。
  乾隆皇帝用这项政策的初衷是隔绝洋人与内地联系,收紧闭关锁国程度。但实际上这个政策副作用很大。
  首先是,其它地方执行不到位,被禁的口岸实际上贸易活动就没停过,只不过从明面转到地下即走私,因为那条利益链上的猎食者不肯放弃机会。其次是,十三行就成了国内唯一具有合法进出口权的代理机构,他们基本上垄断了大清国的对外贸易。垄断必然产生垄断利润,何况他们是半国有企业。实际上由于利益均沾,广东政府、海关、十三行早都结为一体,共同把持和操纵了大清的对外贸易,按现在的话,即为官商勾结。

  康熙二十五年,时任广东巡抚李士祯颁布公告,宣布“凡是身价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做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由此而产生十三家商行专门负责外贸。之后商行数量不断变化,但十三行的叫法则一直流传到今天。他们的身份其实就是半官商,即半垄断性国企,自然利润颇高,大部分都财源滚滚,富甲天下。
  十三行中最富盛名的则是怡和行,老板伍秉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后来家族迁居广东,到他的父亲伍国莹才开始涉足外贸事业。伍国莹曾在广州首富潘启家中做过账房,在乾隆后期才开设怡和行,后来传到儿子伍敦元手中。
  伍秉鉴这人有本事,他后来做到十三行行商的老大,就决非单单是沾了政策的光,更重要的是他的经商头脑。
  根据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做的“纵横一千年”专辑,统计了历史上部分富豪家,其中中国人榜上有六名,商人身份则只有一名,即伍敦元。其鼎盛时期,据估计,保守财产达到2800万两白银,比大清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还要多。开设于道光十五年的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里,最早就有两个中国人的蜡像,其一是林则徐,其二就是伍敦元。
  伍敦元除了做外贸和慈善外,也涉足别的生意,对内比如店铺、、钱庄、房地产等,对外如借贷给洋商,其中就有英属东印度公司,还有投资美国铁路建设、证券业务等。
  历史学者总说“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笔者是不认可的,起码人家伍老板面向世界做生意的时候,林则徐还在地方干部级别职位上努力,触角根本都没能向外伸。
  伍老板美国涉足美国铁路,这绝对不是小投资,而这些投资和对外商借贷的银子一样是流出中国,但在海关报表上是体现不到的。况且十三行其他老板们岂能不跟风老大呢!故此说这部分以投资和借贷流出的白银,黄爵滋、林则徐是看不到的。
  而另一方面,国外白银价格上涨,使得洋商不愿用白银支付货款的原因,黄林们更不知道。而追寻这一问题的答案,则要追溯到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
  欧洲人兴起的寻找新航路探险中,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之后的三百年里,以西班牙为主的国家,纷纷在美洲开拓殖民地,尤其西班牙基本上把拉美都控制在自己手里,把这一广大地区做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拉美地区是世界重要白银产地,仅仅16-17世纪,西属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产量就占世界总产量的85%,其中墨西哥就号称为“白银王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