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不看水浒,活该他挨揍。——水浒杂谈。

作者: 柳忘言

  日期:2017-07-10 10:57:28
  前些日子一位号称是太极宗师的家伙,和人家比武,被人家一顿“王八拳”打的鼻青脸肿。事后还吹牛,说什么没用内功,用了内功就出人命了。我一看那脸,上面就显出俩字“**”。就这傻样儿,要是不挨揍都对不起他爹。
  看了太极宗师这种搞笑的比武,又让我想起水浒了。什么是武术?什么是搏击?水浒中早就讲过了,偏偏还有人说起,水浒中的好汉为啥都没有会内功的。这样的孩子,还是不聊了,看看武侠小说,洗洗睡吧。
  水浒中的比武可是很真实的,比武的场面也很多,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第一个经典场景,就是史进和他后来的师傅王进的比武。我敢说,这个故事,那位太极宗师一定没看过,他要看过就不会挨揍了。为啥呢?因为他那花架子,早有史进做榜样了。所以,我呼吁,学武的大师们,看看水浒吧,省得挨揍!
  本来不想开贴聊这些,在这论坛上看了不少评水浒的文字,受益良多。却依然有点挠不到痒处的感觉。有许多问题梗在心中,不吐不快。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读水浒都有不同的感受,是非常自然的,从每一个评水浒的大神那里都能学到东西。对于那些有争论的话题,还是蛮有兴趣的。尤其看到一些“揭开水浒谜团”什么的。咳咳咳。
  水浒博大精深,要想弄得懂,估计得忙活一辈子,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系统的来谈水浒的每个人物和每个细节,不管从能力还是精力,我都做不到。所以,我的文字不敢说是品评,只是闲聊。
  还是从有争议的地方聊起吧。
  比方说,史进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你信吗?
  梁山上有一支很神奇的部队。这支部队的特别之处在哪?梁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支军队?
  晁盖真的是被宋江阴谋杀害的吗?
  武松啥时候有的外号,他的不伦不类的外号是谁起的呢?
  水浒中为啥会有一个谜一样的女人?

  武松的故事快结束的时候,怎么出来一条黄狗?这黄狗是啥意思?
  我的文字让许多人看完,可能也只是呵呵一下,不过没关系,喷一下也无所谓,别露脏字骂人就好。我喜欢西方人说的那句话:
  虽然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是,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日期:2017-07-10 11:04:14
  先说史进学武这一段吧。
  史进听王进说自己的功夫中看不中用,大怒。不听老爸的劝阻,马上就要和王进较量一番。先看史进的招式:【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向王进道:“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史进把棍棒耍的像风车一样,的确很好看。
  怎么能把棍棒使的像风车一样呢?这种招数我们在看京剧武生的表演中,经常能看到,最常见的就是孙悟空的角色,左手掐腰,右手抡着棍,棍棒飞快的在身体两侧旋转。帅呆了。史进当时一定就是这个样子。
  其实,这种舞棒的方式看起来很帅气,要想学会也很简单,要点就是用手握住棍棒的中间位置,手腕、胳膊肘同时做“倒8字旋转”。速度快的时候,就好像棍棒在向同一个方向旋转,其实棍棒是在交叉做相反方向的旋转,这种方法也可以双手同时使用。只不过是双手交替握棒。交替旋转手腕。道理是相同的。如果让棍棒做同一个方向的旋转,则更容易,双手十指轮番拨动棍棒就可以了。熟练了,就可以把棍棒速度加快,自然能像京剧里的孙悟空一样,也像史进一样,把棍棒使得像风车一样旋转。

  我们可以仔细想想,这种玩棍子的方法,形象很帅气。但是打架的时候能用这方法吗?当然不能,这就是典型的花架子。
  史进没想明白这事,又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受了侮辱。耍着花架子,还对王进叫板。
  【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王进笑啥呢?是不是心里说,这小子是唱戏的吧。(那时候好像没有京剧哦)然后史太公说了,这小子就得教训一下,打断腿也没事。这史太公就不像他亲爹一样。王进当然知道这是亲爹。不过还是决定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点教训。
  日期:2017-07-10 11:08:55
  说明:【  】内文字,为摘录原著文字。
  王进【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

  “旗鼓”这个词在水浒中出现过几次。具体含义我不能确定,也查不到相关资料。从字面上看,联系到“旗鼓相当”等词汇,我猜测,这个“旗鼓”的动作,应该是比武的时候,首先使用出来的礼貌性招式。不知道我猜测的是否正确。欢迎大家指教。
  史进就很不客气的马上动手了,【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迳奔王进。】这里面滚字的意思应该是,史进舞动棍棒,向前冲,远处看起来,像整个人翻滚一样,很有气势。绝对不能理解成,人在地上打滚,使用什么地躺拳之类的功夫。
  【王进托地拖了棒便走。那后生抡着棒又赶入来。】王进示弱,向后躲避。史进得势向前强攻。两人的动作都很简洁明了。
  【王进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将下来。】王进见有了机会,使出一个虚招。
  【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史进中计了。
  【王进却不打下来,将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直搠将来。】仔细看王进的动作。“掣”是回收,“搠”是前伸。做势举起棍棒,让人误以为是向下劈,半途一收,出其不意的把棍棒反而向前伸。效果就出来了。
  【只一缴,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望后倒了。】

  日期:2017-07-10 11:13:05
  史进倒地,战斗结束。史进马上拽了一条凳子,请王进坐,拜师傅。并且把自己过去所学的东西,贬的半文不值。
  狂傲的史进为什么能被王进这么简单的一招,就教训的立刻心服口服?这一招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让心高气盛的史进马上服软?
  王进这一招太简单了吧,简单的有点不可思议。甚至会让一些读者误以为,作者在糊弄事,为了小说情节,非得让史进输,非得让王进赢。然后编排出这么一招打败史进。

  我们许多读者看惯了武侠小说,那些武林高手花样百出的招式,眼花缭乱,层出不穷。哪个高手不是使出绝活,才能让人服气!王进就这么简单的一棍子,怎么就把史进打服呢?即便是输了也未必服啊?
  施公是在糊弄事吗?没有。施公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搏击,或者说是功夫,或者说是武术。功夫也好,武术也罢。叫法不同,功能一样。那就是击倒对手!我赞成一种说法:
  不以击倒对手为目的的把式,都叫广播体操!
  日期:2017-07-10 11:19:47

  我个人还是喜欢把这种能力叫搏击。搏击的真正要素是:准、狠、巧。还有一个就是:力。但是,单纯的用力来击倒对方,那是最下等的功夫。这样的战例水浒中也有,而且非常经典,稍后,咱们对比着聊。
  没有准头,一通乱打。那就是咱们说的王八拳。这种拳法所有人都会,不用学。
  没有狠,那就是挠痒痒。无法制敌取胜。在冷兵器时代,持器械贴身肉搏是很危险的,在战斗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一不留神,命可能就没了。能够一招制敌,一招夺命,是武士在战斗中最理想的状态。这个重要性无需赘言。所以,耍酷的,飘逸的,浪费体力的动作,都是多余的,是不会存在的。
  要做到以上的“准、狠”两个字,最重要的途径是“巧”,而不是“力”。
  王进怎么做到准?书里说【望后生怀里直搠将来。】怀里是哪?简单说,从脖子以下,裤裆以上,都能叫怀里。这里是人体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伤到任何处,都可以让人立刻失去战斗力,不死也是重伤。如果你说,人体这么大的面积,也谈不上准与不准的问题啊?这里的“准”指的是,要伤人,一定要伤其重要的地方。
  更何况人是活的,没人能像木头一样,站着不动让你打。在运动中,击中要害、一击必中。这才能叫“准”。那么王进用棍棒,击中史进胸腹,并不能算击中要害吧?顶多让史进摔了个跟头!那么咱们再结合下面的狠字,来说说,就知道准不准了。

  日期:2017-07-10 11:26:50
  怎么说这个“狠”字呢?
  我们想想,王进与史进的较量,只是单纯的比武,并不是拼命。所以双方都拿着威力较小的棍棒。假如王进手里那条棍棒,换成水浒中常见的朴刀,或者,是战场上常用的矛。这场比武是啥效果?当场就给史进开膛破肚了!还不狠吗?还不准吗?史进想到这点的时候,估计直冒冷汗吧!
  “巧”字就不用解释了。王进在比武过程中,作者用“劈、掣、搠”三个字,已经完美的表现出王进的巧。
  以上三点王进都做到了,就是没用“力”,这才是王进最了不起的地方。王进若是用力,打倒史进,我敢说,史进一定不服气。

  “力量嘛,我多吃几碗饭,再练几年,一定能打倒你。”这种想法一定会出现在傲慢的少年头脑中。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许多小孩纸,对成年人满脸不服气的表情。
  在比武过程中,怎么能看出王进没有用力呢?
  当王进把棍子回收,再伸出去的时候,根本也不用发力,史进就倒地了!为啥?是史进自己撞到棍棒上去的啊。因为史进当时是迅猛的冲向王进,没防备王进的棍子已经伸到他的怀里,自己根本无法停住,也来不及躲避,当然是自己撞上去了。
  王进用这种方式,告诉史进。我都不用出力,很轻松的就要了你的小命。还敢不服气?
  日期:2017-07-10 11:30:52
  这场比武是古今中外最典型的,真功夫与花架子的对打。所以,我想在这里告诉学武的人,自己学的是花架子还是真功夫,一定要想清楚了,然后再和别人叫板。
  说到这,我们再对比着,聊聊水浒中另一场,典型的力量型比武,跟王进这场比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这一回书中的名目叫做“李逵对浪里白条”。李逵在江州和张顺打架。他俩为啥打架。咱就不说了。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简单的聊聊他们打架的过程吧。
  日期:2017-07-10 11:37:27
  【李逵也不回话,输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李逵二话不说,上来抡起竹篙就打。
  【那人抢入去,早夺了竹篙。】竹篙很轻松的就被夺了。好像李逵也太差劲了点。
  竹篙是很长的,撑船用的工具。不合适做兵器使用。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说明李逵是个很笨的人。打架不用脑子。长长的竹篙抡起来打人,怎么能打着人呢?即便是打着人,也没啥伤害效果。因为人是活的,只要稍微躲一下,就能卸掉许多力度。如果你以为像电视里演的,用竹篙扫倒一大片,那种场景,...我就无语了。
  如果把竹篙当做矛来用,刺。效果就大不一样。一但被竹篙刺中,伤害还是很大的。对比上面的王进,人家就是把棍棒当做矛来用,一下就把史进搞定。手头的武器不能灵活使用,所以李逵是当不了高手的。他只会依靠他的两把板斧。
  不过,李逵的反应很快,【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发,】这情形说明李逵个子高,张顺个子矮。李逵一伸手很容易就抓住对方的头发。古代男人都留发。也容易被抓。俩人就像现在的泼妇打架一样,后面的场景就很搞笑了。
  【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怎敌得李逵水牛般气力,直推将开去,不能勾拢身。】张顺头发被抓住,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只好伸手去捞李逵的腿。指望能把李逵摔倒。但是李逵力气大,胳膊长。推着张顺的脑袋。张顺的双手只能在下面乱划拉,够不到李逵的腿。这场面多滑稽。
  日期:2017-07-10 11:40:34
  没法子了,【那人便望肋下躅得几拳。李逵那里着在意里。那人又飞起脚来踢。】捞不着李逵的腿,就挥拳向上打,李逵的肋部挨了几拳,根本也不当回事。张顺发现拳头不起作用,只好再抬腿去踢。书里没说踢着李逵什么部位。

  咱们想想,张顺头被按着,弯着腰,撅着屁股。然后抬腿踢人。这姿势能踢着人吗?
  这一架打的应该是水浒中,最搞笑的打架。
  李逵发现自己立于不败不之地。立马发起神威。【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锤大小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把张顺的后背当成鼓,一顿爆捶。
  这场架打完了,我们发现这里面有啥技巧吗?毛都没有!李逵就是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再加上力气大,完胜张顺。从张顺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张顺一时的疏忽,导致有力无处使呢?张顺算不算是高手?很显然不是。要是像王进这样的高手,怎么能轻易的让人抓住头发呢?
  日期:2017-07-10 11:43:36
  这一架,李逵打的很威风。实际看起来,李逵也只是个作风彪悍的猛人,绝不是武林高手。上阵冲锋杀敌人还可以,打架搏击完全依靠力气,没有任何技巧,碰上高手只能倒地了。所以像焦挺这种小角色,都能轻易踢倒他,更不用说燕青、穆弘等人。在梁山上,能打倒李逵的人多着去了。要论搏击能力,李逵在梁山连三流都算不上。
  通过以上两场较量的对比。能够看出,高手的搏击技巧和普通人的打架,完全是两种境界。以力量取胜的李逵,和王进对比,差距是巨大的。
  王进一招就让史进心服口服,若是换了李逵,史进即便是输了,能服气吗?
  张顺也没服啊!
  日期:2017-07-10 12:35:59
  接着说史进的故事。
  【前后得半年之上。史进把这十八般武艺,从新学得十分精熟。多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王进见他学得精熟了,】
  这段话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关于这一段话也有些争论。为啥呢,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史进就把十八般武器都学会了。这也太快太假了吧?而且是【件件都有奥妙。】
  咱们上大学还得四年呢,毕业了还一样的狗屁不是,高中三年只学会了一件事:就是考试。除了考试,简直就是生活不能自理。这话可能说的过分,也说的远了。
  咱们就当学做广播体操吧,也得学几天吧,什么长拳啦,洪拳啦,八卦掌啦,形意拳啦,随便哪一套拳法都有二三十个招式,不都够你练上半年的?练了半年还未必学会呢!有些人练了一辈子的太极拳,没练出什么名堂。这个史进也太天才了吧。
  但是我们读水浒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各处情节都非常真实。每个细节都值得仔细推敲。虽然会有些硬伤,但是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也是水浒最大的魅力所在。怎么在这地方出现那么大的漏洞呢?而且,关于史进学艺描述,用了很多字数,不是这一句话。

  从【王进大喜道:“太公放心。既然如此说时,小人一发教了令郎方去。】这一句开始,直到【王进见得精熟了,】为止。一共大约有一百二十个字,是与史进学艺有关的叙述。(中间有关史太公去华阴县上班的那些文字还没算进去)
  水浒传关于各位好汉学艺的故事,也只有史进这一部分讲的详细。其他人都是一笔带过,指出某人是某人的徒弟,完事。就这么一个详细的故事还有这么一大漏洞,真不应该啊,这也不是施公的风格。
  日期:2017-07-10 12:40:00
  其实我本人一直对中国武术的花架子问题有些想法。要不然也不会写出上面的那些内容。很多人都读武侠小说,喜欢武侠小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当代武侠小说是怎么出现的。中国当代武侠小说的鼻祖应该算是梁羽生。(1949年以前的不算,那时候的只能算近代)他是怎么想起写武侠小说的呢?
  话说当年。在澳门举行了一场武术比赛,形意拳掌门对阵八卦掌掌门。欲决胜负。这消息引起了港澳两地民众的极大兴趣。当然就少不了新闻记者的捧场。结果双方在新闻媒体的关注下,二位掌门人压根就没有了中华武术的潇洒飘逸,一通王八拳下来,双方鼻青脸肿的结束了撕扯,让人大跌眼镜。那场面就和李逵对阵张顺差不多。
  这通王八拳惨不忍睹,让人怀念起传说中的武术和武侠。梁羽生受人怂恿,借这风头写起了武侠小说,大赚稿费。后来金庸也加入进来,成为了武侠小说的里程碑人物。

  受武侠小说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武术的动作极为潇洒飘逸、美轮美奂。既有观赏性,而且还非常厉害。
  有观赏性不假,能不能厉害就难说了,往往真动起手来,都是王八拳。
  真正厉害的武术,未必好看,而是实用。就像王进那一棍子。
  日期:2017-07-10 12:43:34
  回到水浒中来,如果说施耐庵老先生没有敷衍读者,而是认真的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值得推敲、符合逻辑的故事。那么这半年时间,史进学到了什么东西?
  我敢说,绝对不会是我上面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拳法。因为那些拳法本身就是王进瞧不起的花架子,上阵无用的东西,或者说打架没用的东西。也只有李忠这样的人会去学,上街卖药,比划一套形意拳什么的,还是挺好看,能招揽不少观众。
  而且学这些花架子也很费时间,半年时间很难学会。因为这些所谓的拳法,一个基本要求是,要徒弟动作做的标准。啥叫“标准”呢?其实就是好看。我国以前经常举行一些武术比赛,比赛的评判标准就是:拳法动作标准。也就是好看,谁做的好看,谁做的漂亮,谁就是冠军。
  这种武术和击倒对方的比武,没半毛钱的关系。

  日期:2017-07-10 12:45:32
  一个小徒弟拳头伸的平不平,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看到这情形,我就想,假如拳头伸平了,应该打到对方的鼻子上,如果拳头不小心伸的有些低,只能打到对方的下巴上,有什么不可以呢?打倒对方就是真理啊,管他鼻子还是下巴呢,打倒对方就行啊。可是,那些教拳的师傅就是不干,就是要批评你。可见,这拳头伸的平不平,和打人没关系,就是为了好看,为了姿态潇洒飘逸。
  不光是好看,另外这些招数还有很多好听的名字,什么白鹤亮翅啊,黑虎掏心啥的。我看到他们摆出这些姿势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都站不稳,还打个屁人啊?这些花招子多了,懒得一一讲。
  日期:2017-07-10 12:51:09
  还是回到水浒中看,史进在这半年的时间到底学了什么,书中应该有些蛛丝马迹,让我们探寻一下。最重要的线索应该是王进的那句话:【只是令郎学的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阵无用。】
  王进点明了史进学的那些东西是花招子,虽然好看,上阵杀敌是没有用的。那么王进教的必然是上阵杀敌,能够用得上的东西!真正有用的东西!

  那么上阵杀敌什么才能有用?说白了,就是各种杀人方法!
  现代人上阵杀敌用的是机枪、大炮,加导弹。我们要去当兵,学的就是如何使用这些机枪大炮。古代人上阵杀敌用的是刀枪剑戟,外加弓箭。必然也是要学会如何使用这些兵器去杀人。也就是说要学会使用这些兵器的杀人技巧。
  史进学的绝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拳法、刀法、枪法什么的。而是——杀人方法。如何用各种武器,采用最简洁、速度最快、最巧妙的方式干掉对方,夺人性命。这才是史进学到的东西。
  而这些杀人方法和上面说的那些武术套路有区别吗?有,区别非常之大。就象我上面讲的那样,那些武术套路是为了好看,而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方法只讲实用,不讲好看,如何迅速有效的把人杀掉,就达到目的。
  姿势是否标准,是否好看,是否潇洒。不在考虑之中。
  而这些杀人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呢?

  日期:2017-07-10 20:20:18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很难想象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杀人技巧。我只能从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去体会,从我们的生活经历中去感悟。
  我们普通老百姓也不会是杀手,怎么会懂杀手的技巧。不过我发现,有些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就像变魔术,看得我们发呆,如果我们知道了魔术的技巧,就会感觉,哎,不过如此。
  说到这里,有些东西我一直在犹豫,不知道怎么讲。不讲,没有说服力,讲出来担心毒害青少年,贻害无穷。不过,还是说一些原则上的东西,把细节忽略掉,就当是水浒中的人物,做一个反面教材。当然,信不信由你。
  本来那些事我已经忘记了,后来因为喜欢水浒,也因为讨厌那些欺世盗名的花架子,不知不觉的就把过去的一些事情给联系到一起,而且,好像真的有关联。
  日期:2017-07-10 20:29:58
  年少无知的时候喜欢玩匕首。

  匕首,在古代兵器当中应当属于,暗器。所谓暗,就是不能让人发现,如果你提着一把匕首,那能叫暗吗,那是明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