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奔狼记
作者:
北立
日期:2017-08-21 07:28:59
秒序:
因为不是整部作品完稿后再发表,而是边想边写边发表,能写出什么具体的内容、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无法写出作品的内容简介,只能讲这是一部包含历史、军事、情感、武侠题材的长篇小说。
第一章.观月阁的秘密(-1)
《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云: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太子薨立为皇太孙。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为建文元年
乙丑,燕兵犯金川门,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从此,建文帝之踪就成了千古之谜。其实,从此他就成了一只奔命的狼。
话说1402年7月13日这天早晨。守卫南京京城的叛将打开了金川门,把造反的燕王朱棣((朱洪武的四子)的军队迎进了京城。随即,朱棣下令包围皇城而不许攻,他想用这种方式来逼迫建文帝(朱洪武的长孙)自杀,从而避免留下“造反弑君”的罪名,从而表明他只是想“清君侧,靖国难”而已。
其时,就在叛将打开城门出城迎进燕军之际,有一位名叫“宫许”的普通守门卫士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看到拥有几十万守兵的京城,竟然不做丝毫的抵抗就被拿下,不禁义愤填膺、黯然泪下。同时他又想到“国有大难、匹夫当挺身而出,自己得做点什么!”
于是,他就脱下军装,趁混乱盗了一匹战马,抄近路直奔皇城的玄武门而去,他要去给建文帝报信,他担心着皇帝的安危。他之所以要走玄武门,是因为这一条线路离皇帝居住的乾清宫最近,其乾清殿是朝中商议大事的场所。
宫许是江苏句容人,年方21岁,其父是因公殉职的低级武职军官,17岁投笔从戎、被特招为宫城禁卫军卫士,后因战事吃紧被调任京城卫士(明朝城墙有四圈,分别为外城、京城、皇城、宫城。现在只有京城墙存在)。
当宫许来到皇城玄武门下的时候,城门还洞开着,看来皇城里的人还不知道燕军进城的消息呢!
此时,宫许飞身下马,禀告守门卫士:有燕军进城的消息,急须上报皇上!虽然守门卫士们认识他,但因他身无进宫的腰牌,不能放他进宫,还需请示上级才可。那上级一听是这种军情也吓了一跳,但他还是要请示更上一级领导才可,这样经过几级的请示周转,建文帝才得知这一消息,他急忙宣宫许进宫呈报。
也就在此时,有东厂探传军情的锦衣卫也来到乾清殿证实了这个消息。也就在此时,又接连有几个皇城城门守军来报:兵临城下,皇城即将要被包围!
这一下,宫殿里的文武大臣们都目瞪口呆了,他们原以为有固若金汤的城墙,有充足的粮草,有五十万二倍于敌的守卫军,怎么也能撑到全国各地援军的到来呀!谁知一下子就成了瓮中之鳖?
此时,有的人心里暗忖道“天意呀天意!真要改朝换代了”;有的人破口大骂开门投敌叛将;有的人表示愿意坚守皇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也愿意陪皇上一齐为国捐躯,绝不投降;有的人劝皇上携子趁围城之势尚未稳固时潜出城、保存血脉要紧;有的人则建议速派人催促去外地幕兵勤王的齐泰、黄子澄、练子宁、黄观等人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此时,建文帝面对众议,难以决断。因为他觉得它们都有一定的道理。犹豫了半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终于说道:“罢了——罢了——我还是出降吧!免得连累众爱卿了——”
此话刚落,建文帝的脚下便跪倒了一大片,也哭倒了一大片,少顷,翰林编修程济首先说道:“万万不可,吾皇是太祖高皇帝(朱洪武)亲口认定的嫡系皇统,哪有向叛祖背义的逆贼低头的道理?”
随即,众臣们又没完没了地谴责起逆贼朱棣来了,没完没了地表起忠心来了
就在此时,伏地不言的宫许心里着急起来,刚才,他深知自己身卑职微、不便发言,能允许自己与朝中权臣忝位同列、面瞻皇颜,已是三生有幸了。他哪知道是他自己想多了,在此种情况下,是大家忘了现场还有他这么一个人。
但在这种千钧一发的关头,这些人竟还在这里大谈人人皆知的、忠君爱国的大道理、于事何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开口说道:“吾皇在上,卑职有话——能说吗?”
“爱卿何出此言?尽管说来、无妨。”建文帝看也没看便随口说道。其实想看也看不清,因为众臣都俯首跪地呢!
(待续)
日期:2017-08-21 07:53:33
第一章.观月阁的秘密(-2)
宫许见皇上允许他进言,于是就大胆地说道:
“当务之急是趁包围皇城的包围圈尚未交圈之际,快速办好以下几件事情,宫许略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第一, 要选定十人左右的文武人员保驾皇上潜出城外,并寻找适宜隐藏的地方建
立光复京城的大本营,人数不能多,多了目标大容易暴露。
第二, 要派遣有威望的人员出城,到京城的南、东。西三个方向的区域里去募兵
勤王,在这些区域我们还有地盘和军队,这是我们光复取胜的希望所在。
第三, 要建立二组各三人的武职人员的便衣放哨队,在离大本营里20里路的
高地部置二处了望哨并就地住宿,一有风吹草动就快速通知大本营撤走。
他们不 能与大本营住在一地,那会暴露目标。
第四, 要建立一个财政保障的基地。组织运输队负责把宫中的钱财用麻袋装起,
用扁担挑着运出宫外、能运多少是多少,分南、东、西三处存放保管。所
有参加十条行动的人也须每人携带一包钱银随行。
第五, 要指派人员负责宫中人员的处理与疏散,对来不及疏散者可允许他们归顺
以保全其性命。他们在宫中服务已久,应该让他们有个基本的归宿。
第六, 要下令皇城的守军至少要坚守二天,届时可否允许他们归顺以保全其性
命?他们可以作为将来光复京城的内应。
第七, 其余官员分散出城各回自己的家乡,在各地搞宣传揭露逆贼的谋反行径,
用以争取民心来支持光复活动,并筹备力量等待勤王的集合令。
第八, 可派遣人到边疆地区寻找散落的武装力量包含异族的武装力量,许以每年
赏赐丰厚粮财的承诺,争取他们在北方配合光复活动,夺取逆贼的燕京老
巢,以达到夹击逆贼的目的。
第九, 如若光复京城的目标出现不利情况的话,那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及时地集
中全部兵力向西南方向突破,并占领西南地区与逆贼分庭抗礼、励精图
治,以求再次的光复行动。历史上三国而治、两国而治的事例也有过,这
是我们的第二战略目标。
第十, 回忆寻找太祖高皇帝有无留下什么解难的锦囊妙计。
以上十条中具体人员的选定、地点的指定以及其它事项,请皇上定夺!请务必在一天之内完成,一天内如不能完成,则很可能就出不了城,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加快落实这十条措施,皇上可把在场的24人分成8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议定十条中的一条,这样就可同时形成8个议案供皇上参考,从而加快皇上最后的拍板。皇上自己则定夺出十条中的第二、第十两条即可。
皇上,卑职说完这些话,就已知有越渎冒犯之罪了,卑职愿领罪,只要对光复有好处,卑职死而无憾!”
宫许讲完话,整个大殿一片寂静,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呆滞了、都惭愧了、都震惊了。
也有人老羞成怒了:
要知道这些在皇帝身边的人,都是全国的文武精英呀!他们所进行的削藩运动,谋划了三年、进行了三年,最终都遭致了今天的失败。
你是谁呀?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名不经传的毛头小兵蛋子,竟然敢在皇上面前夸夸其谈,在短短的头十分钟之内,一口气就讲出了一整套具体而又可行的、包含军事、政治、组织、后勤、指挥、联络、策应、布局、战略目标、重点、注意点,甚至连退路、风险预案都考虑到了。而且实操性极强还不带丝毫的假大空。
不过你小子到底是太嫩了,知道吗?你已经破坏了朝庭的规矩了,你一不拜师,而不访友,三不找靠山,四不爱学习,五不懂礼貌。下车伊始,就哇哩哇啦!
你这样嚷嚷,让这些精英的老脸往哪儿放呀?要换在平时,我们一人一口吐沫就把你淹死了!
幸亏今天,算你小子活到头了。你看看,你哪是向皇上进言啊?简直是命令皇上嘛!你再看看,你所讲的都对吗?皇上非得要采纳不可吗?你这样惹急了皇上、万一气得他有个三长两短的怎么办?
你看!你看!皇帝的脸都给你气红了。等着杀勿赦吧!小子哎——
楼主:北立 时间:2017-08-19 16:43:54
欢迎朋友们评头论足,交流有益!
日期:2017-08-21 11:57:32
第一章.观月阁的秘密(4)
地图下端空白处写有一首民谣,其内容是:
黄牛水牛角对角,入夕睡到天拂晓;
若问梦中身何处,鸡鸣黍香是我家。
图上所标的小圆圈位置分别是:赏月阁、皇城东角楼、明孝陵的明楼。
建文帝花了很长时间才破译出这民谣的真实含意。原来其中的“夕”字谐音“穴”字,它代指地道,上面所提的三座楼宇的檐角连成一线是它的走向。
其中的“黍”字谐音“蜀”字,它代指成都同时指代粮财库。全意就是这地道从观月阁进入,它穿过东角楼地下到达明楼就安全了,因为是这里山林地区(这段线路是唯一没有护城河的线路),最终目标是在西南地区建立朝庭。
这时他才真正觉得太祖高皇帝的睿智是自己不能比及的。
随后,他就把这幅地图烧掉了。
接着,他与这李太监提着宫灯向观月阁直奔而去。在观月阁楼上楼下到处转了半天、才发现楼梯肚的砖砌封墙有些可疑?
原来为了安全考虑、防止楼梯肚下藏刺客,就用青砖把它砌封死了。又为了美观就在封墙上端间隔地砌上了几块透雕的方形花砖。
“浮雕砖也美观呀?为什么非要用透雕砖?聪明的建文帝就猜想到这可能就是为了透气,那很可能就是地道的透气孔。
他让李太监找来工具撬下了几块砖,发现墙体里面是空的,地面上堆着半高的乱砖。又让李太监爬进去清理了一些乱堆转之后,终于发现了地下面也是空的,确定无疑就是地道
可惜的是,在这一阶段、战事紧张,建文帝都是独自就寝的,没去皇后宫室,所以还没来及把发现地道、发现生路的事告诉皇后,皇后在第二天早晨就悬门框自尽了。
原来皇后听说镇江失守,就开始着急起来了,她身在帝王家是深知皇家的潜规则的,万一被皇上逼迫守节捐身怎么办?可两个孩子还小啊?一个三岁、一个七岁。当她昨天看见卫士太监们在打点行李时,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想了一夜,终于想定了。于是,第二天早上写好遗嘱后就走上了绝路。遗嘱上说道:小孩送百姓扶养,大孩随皇上行动。
建文帝知道后,痛惜之余,遵照皇后的遗嘱,立即安排人把三岁的小皇子送出了宫外给人抚养。
撤退行动开始了。
第一批到达观月阁的撤退队伍,是皇上带领的大本营的八个人。之所以这支队伍行动得快,是因为所需的钱财和物资昨天已经准备好了。
只见他们的每人都是短便衣打扮,除了七岁的小皇子,每人都手拄着一根一米多长的哨棒,腰间都暗佩着一把匕首,都双肩交叉背着两只布褡子。其中一只里装着金银,一只里装着干粮(所谓的钱褡子是用来装钱的圆筒形长布袋,其直径约有8公分,两头都有绳子系口,两口又可系结在一起,很像一圈香肠,便于斜背在肩上)。
这支队伍里面有宫许,而且宫许是建文帝第一个钦定的人。之所以第一个定他,是因为发现他的一些想法竟然与太祖高皇帝一样。在建文帝眼里,论军事才能、组织才能与胆略,本朝三大精英“方、齐、黄”三人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他一个。有他的助力,建文帝对光复大业充满了信心。
此时,方孝孺正在指挥着禁卫军士兵撬拆着砖砌封死的楼梯肚墙体。
当墙体拆清后就又清除掉其地面堆的乱砖,然后,就看见一个长方形一个半人肩宽的洞口出现在眼前,在场的众人顿时都闻到了从洞口里散发出的霉味。
直到这时,方孝孺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因为,当他在乾清宫领受建文帝下达的这个任务时,他心里怀疑这是建文帝被当前危机吓得有些神智不清了。现在,他才知道建文帝撤退的主意早已定好,却不露声色。他觉得建文帝开窍了,懂得用心机了,不像以前那样犹柔寡断了。他感叹道:“真是时势造化人呀!”
等霉气味散发得淡薄的时候,宫许就打头阵下了洞,其他人员一个接着一个地也走下了洞,最后进洞的是建文帝,他由李太监搀扶着。
此时,天光突然暗淡,狂风大起,潇杀之气顿然笼罩着阁内。
方孝孺带领一众禁卫军跪着、泪洒一地,他们目送建文帝的身影慢慢地消失在地道口。
方孝孺刚讲一句“皇上保重”就哽咽得讲不下去了,他知道,此一去凶多吉少,再无见面之日了。
日期:2017-08-23 19:53:47
第一章.观月阁的秘密(-5)
当所有的队伍都走进洞之后,按照既定的方案,方孝孺又指挥禁卫军们抬运土方堆在洞口周围,准备把洞口填实填平。
接着又指挥禁卫军们奔向从乾清宫到观月阁之间所有的宫宇,往其里面到处泼洒桐油、硝磺及木柴,准备把这些宫宇都烧毁掉,用以消灭一切撤退的痕迹。
一个时辰过去了,天色渐晚,方孝孺还是没有下令填堵洞口和焚烧宫宇。因为他担心撤退的人还没走远,填实洞口后会造成因地道内空气流通不畅而窒息死。他又担心焚烧起火后,会惊觉敌方而使他们立即攻城,致使撤退的痕迹还没被消灭干净,地道就有被发现的可能,那撤退的人就会被追上。
在这个时间段,敌方如果攻城,那也来得及填洞和放火。因为皇城外还有一圈火柴阵在等待着他们。所谓的火柴阵就是沿皇城外的护城沟岸边、堆满了一圈木柴,上面洒满了桐油和硝磺。城墙上的守兵只要放射火箭(此火箭是一种由弓发射的会燃烧的箭),整个火柴阵就会立即然烧而形成一个大火圈,就能达到阻挡敌军的作用了。
第二天临晨,皇城内外突然燃起大火,一时间,浓烟滚滚,烈焰熊熊,火光映红了京城半个天空。那城内的火是那几座宫宇在燃烧,那城外的火是火柴阵在燃烧。
这其实是方孝孺下令而燃起的大火,这其实也是他向逆贼发出的示威性的怒火!
此时,朱棣也得知,但他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火熄,他以为,这是建文老侄自杀自焚而燃起的大火。所以,他安心得很。
当烟火渐小的时候,他发现皇城上的所有黄旗都变成了白旗,城墙上严装以待的守兵也不见了踪影。所有的城门仍然紧闭着,只有玄武门的城门敞开着。离城门外不远处有一张案桌,桌上有一块惊堂木,一张太师椅,椅子上端坐着一个人,此人衣冠整齐,双眼怒瞪着前方。
这种交战的驾式,朱棣还从未见过呢!莫非此人要学那诸葛孔明跟我玩空城计吗?凭朱棣的头脑他首先想到了这点。
其实此时,玄武门内的广场上,所有的守兵都集中跪在那里,跪阵人群前插着几面白旗,跪阵人群前武器堆得象小山,各寝宫的门前各宫的宫女宫男们都跪在那里,各跪阵前也插着几面白旗。
他们都安照旨令选择了投降归顺,不过他们就是想逃也无路可逃,燕军把皇城围得象铁桶一样。他们都在担心着朱棣会怎样处置他们?同时也担心着各人系在腰间的钱褡子,要知道,里面的钱,是他们打工几辈子都挣不到的。那是建文帝发给他们的遣散费。
那端坐椅子上的就是方孝孺,他终于被朱棣派出的一群壮士五花大绑地捆起,他并无反抗之意,他原本就是来就死的。后来方孝孺因坚持守节不肯投降所受到的惨忍对待,历史书上早有述评,本故事实在不忍心再讲述它了。
再说朱棣进了皇城后,就直奔起火处,他想见到建文老侄的尸体,唯恐老侄被烧成灰而见不到。在兵士们灭熄燃火之后,从灰烬里扒出了一具尸体,经辨别是具女尸,那是皇后娘娘的尸体,除此之外,别无它尸。
朱棣只能对外声称,那尸体就是建文老侄的,否则,世人如果知道建文老侄已经逃出的话,无疑,世人的心里就会对复仇复国抱有希望了,因为他就是一面旗帜呀!在这种复国希望的激励之下,所产生的结局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那就非得要查出他的踪迹不可。为此,朱棣独自想出了三条措施:
一是委派“六品官户科都给事中”胡濙带领十五个小组,到全国十五个行政省里去查找建文老侄的踪迹,主要是到那些隐居在家的建文旧臣的家里,看有无建文老侄的踪迹。
二是委派“四品官级”的太监郑和,开始打造船只和准备物资,去域外沿海各国去查找建文老侄的踪迹。
三是由翰林院成立一个“靖难之变”打造理论宣传小组,专门为“靖难之变”打造理论基础,宣传“靖难之变”是皇家内部的家事之争与“外族入侵”不同的思想。
这一招太厉害了,后来就凭此,所有未归顺的省份都不费吹灰之力、全归顺了。
日期:2017-08-25 07:35:24
第二章.一朵莲
再说建文帝一行人进地道走了不远,就进入了没有光线的黑暗世界。虽然携带着打火石,但都知道不能点蜡烛,因为会造成空气不良。人们只能一手拄着哨棒,一手扶摸着阴凉的洞壁慢慢地、默默地、马不停蹄地前行着,有幸的是这洞有一人多高,不需弯腰走。
宫许走在最前面探路,他像盲人那样用哨棒不断地敲打着地面,哨棒敲地发出“啃啃”的声响,就成了后面人前行的指路信号。
就这样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走到了一个两岔口。
其中一条岔路有一百多步长,其尽头是砖砌墙体,墙体上部有几个如茶杯般
的小圆洞,洞口有微弱的亮光。宫许就拿出打火石点亮了一根蜡烛,借烛光才看清了这墙竟然是用石灰糯米汁砌成的,随后,他就吹熄了蜡烛。
接着,宫许就用哨棒插进小洞口里想测量一下这墙洞的深浅,谁知哨棒竟然进去有一大半的长度才碰到头。
他琢磨了一下,就又在身上摸出一锭碎银钱,放进小洞口,然后就插进哨棒,用这哨棒慢慢地推着碎银钱前行,突然听见“扑通”一声响,这分明是银钱掉进水中的声音,估计这不是湖水就是井水。
此时,他立即停住哨棒,并在洞口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哨棒,权当做个记号。再抽捏出哨棒一看,发现从棒头到捏处大约有两尺长,那就是说这墙体有这么厚,那肯定不会是地道的出口。
再与前次哨棒进洞的长度一比较,他就判断出,墙体外就是一口井,而井壁上的小洞。就是地道的通气口。
于是,他就又到另一条岔路去查看。
这一条岔路也有一百多步长,尽头三面都有墙体,所不同的是尽头处的正面墙体前有数级砖砌的台阶和一个平台。宫许就又点亮蜡烛,踏着台阶上了平台。再借烛光发现这些墙体虽然也是石灰糯米汁砌成的,但尽头处正面砖墙体上部的砖缝里有很深的空隙。
宫许估计这空隙可能就是一种打开迷宫的记号?于是,他就抽出匕首来撬拆墙砖,结果拆出了一个大墙洞,足够一个人弯腰通过。
那大墙洞口外,塞满着建筑垃圾和木柴。这时他已经没劲了,就叫来几个人轮流上阵才把洞口外的垃圾清除到与洞口的下端平齐。
然后,宫许就先钻出洞口,先蹲着借助月光向四周打量了一番,发现周围全是树林,树林包围着一片残垣断壁和垃圾。山坡下不远处真的有一座井圈石立在那里。他推断这里原来就是一座小型庙宇。
而他身旁则是一座残缺的大型灶台,难怪刚才清的垃圾里有木柴呢!啊哦——明白了!这地道的出口就是靠这些垃圾掩盖而遮人耳目的,而残垣断壁的环境就更加强了这种作用。
在众人准备出洞的时候,兵部郎中谭翼建议:“不如让运钱队把所带的金银就藏在洞口内,将来取又方便又不易被察觉,只带走几麻袋的估计也够用一程了。卸去金银的人员可随幕兵勤王的走。”建文帝觉得蛮好,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接着,所有的人都爬出了洞口,他们又把墙砖还原,又用建筑垃圾掩埋好洞口。
这里只有建文帝能判断出这是何处,因为他看过那幅地图。他告诉大家,这里离明孝陵不远。向北西方向前进,去明孝陵的明楼休息一会儿。
在月光下行走要比在地道里行走快多了,一个时辰不到就到达了明孝陵朱红色的围墙之下了,他们搭人墙翻进了陵园。守卫陵园的士兵都被抽调守皇城去了。而留下几个少数的守兵,又听说皇城沦陷而逃走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