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作者: QQq小鲤鱼

  日期:2017-10-20 20:49:49
  前 言
  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预言和传说,然而最重要的一个即将到来,它关乎着全人类的命运。没错,这真的是一个人拯救世界的故事。但并不是通过什么高深的法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正一点点将自己的坟墓挖掘的更深,但并不自知。天作孽,尤可补,自作孽,不可活。如果要拯救全人类,没有什么比拯救人心更有效的方法了。而世界上,最难以笼络的便是人心。你可以将全人类摧毁,但永远都不能让他们臣服,如果可以,那你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人!
  紫薇圣人,是一个人们普遍认为即将震惊世界的千古第一人物,关于他的说法最早来源于一些古今易学预言和中外历史上真实的预言集。例如著名的《推背图》、《马前课》、《诸世纪》、《启示录》等,都揭示了圣人促进世间繁荣发展的图景。其实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预言都齐刷刷的提到了,在我们这个时代将出现一位来自东方的救世圣人,将在不久出来拯患救难、造福人群,开启新时代,实现世界大同的梦想。

  曾经,我也不敢相信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大到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当然了,马车换成汽车,信件换成邮件,并不能算人类文明真正的进步。

  我指的是内心。
  大道已经被割裂很久很久,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之间有各种各类的隔阂,比如地域、政治、国家、肤色、信仰,人类从没有成为一个整体,而文明极速前进的步伐终于使人类本身遭受报复。在这个节点,人类终于要面临一个抉择,生存或者毁灭。这并非危言耸听,许多科学家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所以我只能相信。
  我相信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我也希望看到这个道纪即将崩坏的时代会因为一颗最闪耀星星的出现而迎来终结。也许你和我一样,但你又和我不一样,因为我并不选择等待,我一定要做些什么,来迎接救世主,于是便有了这本书。哪怕是抛砖引玉也好。
  这本书的主旨是关于“真相”。它会告诉人们许多难以置信的东西,它回答的基本是大多数人自小时候起就在脑子里充斥着的最天真却又最难解答的,那些教科书里从来不会涉及的疑问。这些疑问,随便哪一个都是科学界为之疯狂的。
  比如说: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这个世界?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哪里停止?在哲学上,它们被包括在“三大终极难题”之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圣人,你也曾为此苦恼吧!你也许会在某个地方顿悟,而我只能沉静着心,想你所想,学着你的样子去感悟。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曾呆呆望着天空思考过吧!好在,我终于有所感悟。那么,本着最严肃认真的态度,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好像简单,但哪怕其牵扯进的问题,都令人震惊和震撼,让全世界最知名的学者和科学家孜孜不倦而终生奋斗,比如说:
  1、人有没有灵魂?如果有,它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经络到底是什么?
  3、世界到底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究竟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4、人类的起源?
  5、宇宙的初始与灭亡?
  6、神到底存在与否?
  7、人类文明的走向?
  这些问题看似不相关,其实所有这些都是“真相”的一部分。它们就像一把又一把的大锁,所以我需要的是一把万能钥匙。最终,我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上古文献。
  书上说,在这个世界上,每当你有任何新的想法或者念头时,你都应该保持冷静。悠悠千载,能人异士数不胜数,你所有的这些念头,也许他们早就已经想过,甚至已经付出实践了。所以你完全不必为此欣欣欢喜,好像脑子里想的事情已经做过一样。

  我环顾四方,想了又想,一定曾有人掌握了“真相”,比如佛陀,比如老子,但限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这些真相没能被大众熟知。而且,现代人务于精纯,却有失大略。但现在时机来到了,因为科学的发展,正在逐渐挖掘“真相”的墙角,科学会为“真相”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仅仅揭露真相仍然不够,我们还提供了一个超然的理论体系。准确的说,这个理论体系并非来自发明,而是发现。虽然如此,我仍然很自豪能点名其中的玄机,但我又感到深深地无力,将“真相”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达非常不易。
  我只能这样告诉你,我身边的还有远方的人:这个世界最终会回归它原来的模样,只是时间早晚,也许你等的到,也许等不到。它虽然模糊,却也有些熟悉,你刚刚睁开眼时曾经见过,那时候它即不美好,也不丑陋,既不阳光,也不黑暗。不必分清人世间的善恶美丑,不需要歌颂爱与关怀,和一切称之为美好的东西……
  我相信,许多人也曾如我一般,为了真相而孜孜追求,而困惑难当。我也相信,我并不是唯一有伞仍然淋湿的人。有人醒着,却一生糊涂;有人糊涂,却清醒执着。谁才是真正站在岸上的人呢?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呢?那些我没能做到的,最终会被完善吧!或者,我才是填补那完善理论的一部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以什么方式开始,只要能到达目的地就好!
  有时候改变,真的没有想象中困难,也不需要做漫长的准备。一念之间,即是彼岸!按照俗世里的说法,伟大的时刻到来了。且让我们开启这一段虽奇幻却真实的旅程吧!
  日期:2017-10-20 20:52:49
  第一章 我是谁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又要到那里去?
  呵……呵……呵……
  没人关心这个问题。人们日复一日的工作,日复一日的笑,抱怨、买东西、**。几千年过去了,不断的有人死去,不断的有人新生,问题依旧没有解答。
  不过现在我懂了,这三个最简单又最复杂的问题,我想讲给你听。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所有活着的人类,真的不是海里巨大的鱼。也许你早就知道,但若将这个世界比作大海,人类确实从海的此岸出发。人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有时相遇,有时分开。只是死的时候,到不了岸,几乎所有的人,都死在了海天相接的地方。
  有的人,属于天空。有的人,一直向往着天空。
  所以有了这本书。
  我们期望它能像一盏明灯,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指引活着的人前行;亦或者像一抹绿光,隐隐的穿透迷雾,成为彷徨者的希望稻草。最终,所有的人都将闯过海天之门,成为自己的神明。
  虽然长夜漫漫,路途遥远,没人能与你结伴前行,但这一条孤独的路,请你守住内心的灯火,相信自己,我们和你在一起。所以,请迈出这勇敢的一步,这也许是你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世界的一大步。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后继者的丰碑。
  虽然有少许艰涩,但这本出自低学历年青人之手的书,实在没什么难懂。无论你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还是一个刚会行文叙事的少年,都能看懂大概。我相信,它一定会颠覆你以往的认知。是的,我保证。它带给你的震惊决不是来自单方面,它撞击着你脑海的各个领域,直至粉碎你的三观,又直击心灵深处,无论你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还是虔诚的宗教人士。
  茅草屋里,也许果真隐藏着金碧辉煌。
  几千年前,季路向孔子问鬼神,问生死,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于是人们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子不语”代表“子不说”,并没有否定。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像几千年前那样,一头雾水,不知生与死,不能事鬼神。至于人事方面,更是纷繁扰乱,欲说还休。现代科学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极力排斥鬼神。不过我们要做的,远比科学更加广泛。
  我们一方面溯流而上,探求古人更早的智慧,验证于今;另一方面游行于世,通晓今人成果,往复于古。这本书几乎将所有的学科综合,将看似格格不入的领域统一,比如西医与中医,宗教与科学,梦境与现实……
  也许你会感觉不可思议,你说人怎么可能向左看的同时向右看呢。没错。实际上早些时候,量子理论与相对论也是格格不入,但随着时代发展,大一统理论却初现雏形,将包括量子理论、相对论、经典物理学理论进行了统一。目前看来,弦理论有发展为大一统理论的趋势,但这需要时间的验证……

  我们将会带你领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思想也未曾到达过的地方……
  也许等我讲完,当你细细端详揣摩,会惊慌失措地发现,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不再真实可信,它不再属于你,甚至快到都没有把你等一等。也许这个地方并不美丽,但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放弃真相。
  其实真相就在眼前,只是你没有深入挖掘思考,比如现在高中生都会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双缝干涉图像的实验,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高中光学实验,但却从没有人告诉大家这个实验背后隐藏着惊天秘密。这个秘密甚至足以撼动许多科学家终极一生苦苦建立的物理大厦与科学信仰。
  学生也只是记住实验,然后答题,获得分数,然后将其遗忘干净。比如许多人都有接触中医,会去老中医那里看病,但如果你去深入学习并了解中医,你会从根本上怀疑这个最基本最简单朴素的世界,诸如物质决定意识,原因决定结果等天经地义的概念都将受到强烈冲击。
  我还要强调,我不是在讲物理,也不是宣扬神学,更不是在招摇撞骗,但是它又称不上科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普及图书。虽然很难将其归类,但我很明确的告诉你,这本书里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惊人秘密,许多靠谱的真相。真相比小说更诱人,小说能掌控结局,而真相并不能。所以我们一脸认真,又严肃端正。

  人类真的很少回顾往事,直到他们犯下同样的错误。老实说,人类已经为自大,付出了足够惨烈的代价。当有一天,人们不必再为生活苦苦奔波,不必为争名夺利头破血流,将会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与出路,将有新的追求,我们只是将它提前了。
  真理的洪流总会到来,但那些为追求真理而孜孜不倦,甚至献出生命的人们,会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永不坠落。许多年过去了,人们有可能将那个时代都遗忘了,但他们的名字仍会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
  如果说读书是前进的动力,那么思考便是前进的方向。如今的社会,是忙碌的社会,流行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也便跟随打包。当人的欲望越加膨胀,静坐读书的人便越来也少,思考感悟更是少之又少。人们更愿意像输液一样接受强行灌输,也不愿细嚼慢咽去品味消化。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看过的教科书和指定的课外读物吧,出现最多的就是大家最为讨厌的公式和推导,还有每本书后面都会附带的大量习题。就是它们,谋杀了人们的好奇心。而那些真正有意思的,那些人们自小时候起就萦绕在脑子里的朴素疑问,书里从来找不到答案,似乎一回答就丢掉了作者的荣耀。
  我们回答的,恰恰是这些问题,也许大人们会觉得可笑。我也觉得可笑,他们总是很忙,忙到最后,一辈子就过去了。这些问题,从古至今,人类的先知先哲,已经思考了几千年,在各自领域里建立了丰功伟绩,但世界已经被割裂。现在,我们试图将格格不入的领域融会贯通,让世界再次成为一个整体。
  非常感谢那些站在各自领域顶端的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拿来主义,经过穿针引线,妙手偶得一串神奇的珠子。现在我将它解开,一颗一颗摘给你看。也请你放空心智,摒弃理性与现实,接纳我的观点,然后思考,挖掘证据,或者巩固,或者修正,或者摒弃。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学会接受与质疑,将有益于人类未来。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平心静气,回到幼时最懵懂的阶段,然后你来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然后我讲给你听。
  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叙述。我会耐心讲,请给与同样的耐心听。好了,这次真的开始了。
  日期:2017-10-20 20:53:19
  第二章  你是谁

  《礼记·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告诉人们,柿子要挑软的捏,事情要从简单的开始做,要解决“我是谁”,且先来讲讲“你是谁”。
  那么人是怎样被定义的呢?新华字典的基本解释是这样的: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相信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再来看生物学上人体的构成,通俗来讲:人体即一个人的身体,主要组成部分有头、颈、躯干、双臂及双腿。除此之外,也包括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其他内脏,而每部分皆由细胞构成……人体的身体组织大部分是脂肪、蛋白质和坚硬的骨骼,脂肪是人们储存能量的一种常用方式,它可以在细胞内通过缓慢的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表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几种组织相互结合,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如骨、脑、心、肺、肾等。系统由器官组成,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等。各个系统有机协调,相互配合,人体才能正常运行……

  这些都是黑纸白字写在教科书中,咋一看没什么问题。确实没问题,但问题是,它并不能表达完善,部分表述并不能确定整体。比如看到一只鸡,你说鸡有两只脚,确实没问题,但是放在鸭身上也完全成立。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欠缺便是灵魂。灵魂是受争议非常大的一个领域,无论是普通人或者科学家,有人相信灵魂的存在,有人恰恰相反。讲到灵魂,便不得不提宗教。灵魂与宗教虽不能划等号,但灵魂是宗教的前提,无所谓灵魂便不会产生宗教。众所周知,宗教是先于科学产生的。近几百年,宗教与科学互相博弈,几度沉浮,到如今,宗教仍然存在,而且日渐兴盛。

  2012年,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表《全球宗教概观》报告,在全球69亿人口中,有84%的人(约58亿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占32%、穆斯林23%、印度教徒15%、佛教徒7%,至于没有宗教信仰的10亿人中,有62%的人住在中国。
  这项《全球宗教概观》报告分析,涵盖世界230个国家地区、2500份调查报告。鉴于老外做事认真的风格,这份报告应该值得信任。
  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如果说宗教来源于某一小撮人一时心血来潮或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到现如今的科学社会,它早应该消失殆尽。但现实是宗教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渐渐抬头,甚至某些科研成果也为其存在而推波助澜。
  但是问题来了,灵魂是一种很尴尬的存在,既不能证明有,又不能证明无无。

  科学具有证伪性,不能证明其存在的东西,便视为不存在。所以,灵魂既不科学,又不存在。但是普通人的认知里,几千年来,灵魂一直伴随人们日常的生活,无论是祭祀亲人,或是供奉上天。这种格格不入的冲突,貌似人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进行自我否定,放弃几千年的生活习惯;要么放弃科学,承认灵魂的存在。
  事实就是如此残酷,原来做一个选择竟是如此的艰难。
  好吧,且先来尝试放弃灵魂。这意味着全球至少58亿人失去了信仰,没有了灵魂人是否能称之为人很难说,但地球肯定会爆发毁灭性的人为的灾难。不科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爱情,它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一个人如果没有爱情,寿命肯定不长。爱情科学吗?不科学!世界上没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爱情,它也不能用公式、数字、化学成分来表。亲情科学吗?同样不科学,但人类社会离了它就没有办法发展。但世界上却有专门研究灵魂的机构。如果让人们在亲情与科学之间做出选择,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亲情而放弃科学。友情同样如此,也没有人能发明一个亲情的公式来指导人们如何交友。许多人肯定会来讨说法,既然科学容得下爱情亲情与友情,为何就容不下灵魂。放弃灵魂肯定是不行的!

  那尝试着放弃科学。毫无疑问,现在的社会处处离不开科学,无论是衣食住行,如果非要放弃科学,那人类只能回归钻木取火茹毛饮血的年代,相信所有人都是不愿意的。

  其实,秉持科学态度的人从不会轻易否定一门领域或者学科。拿物理学举例,经典物理学是指低速状态下,现实世界的物理准则。相对论则是在宇宙的尺度下,以光速为代表的高速状态下的物理准则。量子理论则是在微观世界里的物理准则。现在人们都知道,相对论是对经典物理学的修正与补充,在常规尺度下,相对论就会退化为牛顿理论。量子理论也是同样的情况。爱因斯坦一生都在追求一个大一统理论试图将其完美统一,虽然没有成功。

  哲学上讲究辩证统一地去看待与研究事物。那么能不能尝试着既接受灵魂,又接受科学呢。比如将灵魂学说作为科学在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方面的补充,将科学作为灵魂学说在现实物质世界的补充。先进行辩证,最后进行统一,岂不是两全其美!
  如果这样行得通,那至少证明了现代科学体系具有重大的缺陷,而这块重大缺陷,灵魂学说正好能补充进去。那么现代科学果真有重大缺陷么?
  日期:2017-10-21 12:10:24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在认识世界方面的缺陷(上)
  先来了解下科学的定义,百度百科的基本解释是这样的: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也就是说,许多并没有被普遍公认的真理或定理的运用,许多没有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便不是科学。它们中有许多也许日后会被公认,也许会被推翻,但这需要时间,所以科学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有时效性。当然,这是它的特征。比如相对论刚提出的时候,便不是科学,甚至没几个人能懂,但现在人们都普遍认同并广泛接受了。

  另外,有些真理并没有被发现和应用,科学不能将其涵盖,但它们仍然具有科学性。至今仍然有人将原子丨弹丨的发明怪罪到爱因斯坦头上,这是不对的。好比你不知船为何能浮在水上,你仍然能够造船,这说明科学有局限性,当然,这也是它的特征。举例:如今的物理学,已经在常规尺度、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的区域,分别运用经典物理学、相对论与量子理论做出解释,但是对于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比如黑洞内部,比如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则是一筹莫展。虽然不科学,但它们确是实实在在的。

  另外,基本解释还有: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一条更是直接将无法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东西拒之门外。比如中医,几千年来一直为国家和人民做着贡献,许多人也曾经或正在因为疾病苦恼而求助于中医,虽然确实有用,但因为没人能够说清它的治病原理,和证明经络的存在,而被排斥在科学之外。当然,这同样是特征。

  以上特征共同说明,科学并不是解释实践所有事物的唯一准则与原理,这些特征本身便是一种缺陷。对于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尝试着换一个思路。
  科学还有两个特点,那就是“证伪性”和“预言性”。简单解释一下:1、所有的科学定律都是永远无法“证实”的,通俗来讲就是科学规律永远不可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给你证明。2、科学理论之所以能称之为科学,因为它能做出一些预言,而这些预言恰恰是要能够被“证伪”的,也就是说这个科学理论做出的预言是有可能被试验所推翻的(这就是科学不能成为真理的原因,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咋一听很难理解,那再啰嗦一下:比如说我现在发现了一个科学规律:天下乌鸦一般黑。那我怎么证明呢?我只能到全世界去抓乌鸦的样本,每抓到一只都发现是黑的,然后我就跟你说,你看,我抓了那么多乌鸦,无一不是黑的,这下你总该相信的理论了吧?你说,不,你又没有把地球上所有乌鸦都抓来,你怎么就知道没有一只白色的乌鸦呢?就算你把地球上所有的乌鸦都抓来了,你怎么知道宋朝的乌鸦也都是黑的呢?你怎么知道以后不会生出白色的乌鸦呢?总之我跟你说什么都不能让你相信我的理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