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极河山集:千秋万代功与名之浴血陇右

作者: 秦阳草堂

  日期:2017-10-24 17:07:28
  务必要对写作三人组做个介绍,也算对读者有个交代,这是礼貌。三人组由刘恩华、王 皓和马昱东组成,刘恩华和王 皓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风华正茂、英气逼人,马昱东是四十多岁有点老成的年轻人(也只有这么说不太尴尬),我们都是出生和成长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就对故乡宕昌充满了感情。
  三个人都有在外求学的经历,而且共同发现祖国人民了解我们甘肃、了解我们陇南宕昌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实在太少了,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甘肃人太实在、太谦逊,对外宣传做的少了一些,所以让很多人误以为我们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
  面对这样的疑问,最多的感觉是不舒服不愉快和憋气,憋久了就萌发向不了解甘肃和陇南宕昌的朋友们介绍家乡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小理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式是写作,原因很简单,这个成本低,当然我们的理想不仅仅如此,文字是第一层面的创作,二次创作,我们希望将笔下有温度的历史和有情感的山河转换一种方式,形成漫画或动漫作品,算是与时俱进吧。

  怎么样写好我们的作品而不浪费自己和读者的时间?我们以会议的形式决定了以下写作三原则:第一,不熟悉不了解没把握的不写,绝不糟蹋历史、绝不乱写历史;第二,语言文字必须符合时代要求,不能拘泥于古人,要写活的有温度的历史,要写有生命有情感的地理山河;第三,故事必须要具备二次创作漫画或动漫的基础。
  分工也很明确,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负责以最具时代审美气质的视角总体统筹,把握方向,同时负责漫画及动漫作品的策划构思和基础创作,老马同学负责文案工作,为了鼓舞士气并表明心志,同时也对一切作品负责,我们对所有作品给予了一个总名称“宝极河山集”,算是个招牌吧,希望各位读者做个见证,也希望各位父老乡亲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吧,这是句玩笑话,感谢您的关注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以上算是我们宝极河山集系列文字作品的前言吧!
  状元及第,金榜题名,策马长安街头嘚瑟显摆一下,那是小功名,于国家社稷有不世之大功勋者乃大功名。
  甘肃宕昌县哈达铺镇玉岗头村偏僻之处有一小庙名曰金龙大王庙,原神为中唐名将,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西平郡王李晟(字良器)。李晟去世后唐德宗亲自送葬,追赠太师,谥号忠武,立五庙,就是指自李晟及其以上四代祖先均可合法立庙祭祀,这是唐代副国级待遇吧。
  李晟生于甘肃临潭,其父战死殉国且洮岷地区陷于吐蕃之后,举家迁至长安,一生战功卓著,多次力挽狂澜,四处救火,犹如今日之老王,最负盛名的莫过于769年以千人之军长途奔袭,攻陷吐蕃定秦堡,生擒敌酋帅,一战解除灵州(今宁夏灵武)之围,多年之后其子李愬再次上演更为精彩绝伦的雪夜袭蔡州之战。
  李氏一门数代都有大功于社稷,他们的功名是配享千秋万代祭祀的大功名,所以宕昌哈达铺镇玉岗头村有李晟之庙是顺应民意和天地良心的。
  李晟逝后葬于高陵,渭水河畔唐代帝王为其所立之三绝碑仍然伫立在那里,何为三绝?宰相裴度撰文、柳公权书写、当世诸名匠镌刻,这足以承受三绝之名。

  日期:2017-10-24 17:50:22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武将但凡能够拥有萌及子孙的功名都没有白来的,大多需要很多次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这样的过程。李晟也一样,之所以提念他,是因为他的军功起步于宕州、叠州,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宕昌和迭部,阵前杀敌自然是免不了,一代名将就在迭山南北无数次血战中横空出世。
  安史之乱以后,李唐江山那真的成了千疮百孔,稀里哗啦,吐蕃、回鹘、突厥、吐谷浑、党项人分分钟不让你消停,灵州方向、临洮方向战事连连,时时吃紧。
  临洮在唐代应该是一个泛指性地理区域,即今日甘肃临潭、卓尼、岷县、临洮一带,这里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吐蕃,李晟老家甘南临潭就是被吐蕃人抢走的,既使这样世不二出的猛人至死也未能收复老家失地。
  重点要说的是灵州,狄仁杰的故事里经常提到灵州,同时也会提到常常前来光顾的突厥或契丹铁骑,有唐一代,今日之宁夏灵武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无论是前期的突厥人、契丹人还是后来的吐蕃人、回鹘人只要拿下灵州,去帝都长安烧杀抢掠就不再是梦想,灵州是承载无比历史荣耀帝都长安的西北门户,于大唐而言,灵州是万万不可失陷的。
  正是因为灵州,所以才有了中国军事史上最伟大战例之一――奇袭定秦堡之战。
  日期:2017-10-24 18:52:03
  要讲述李晟一战成名的定秦堡之战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史家笔法,三五十字基本搞定,犹如兰州拉面中的大宽,有嚼头但吃起来比较费劲,第二种得不断的牵扯,越扯越长,我不想那么粗放也不想扯个没完没了,就照二细标准扯吧。
  要说清定秦堡之战,不但要说李晟,还得说他的家族他的上级和他效忠一生的李唐王朝,还得说清吐蕃、突厥、契丹、回鹘、吐谷浑与党项,说完这些也还不够,还要说清关中、陇坂、灵州、朔方、临洮以及青藏高原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从地理扯起,如果你从上海、烟台、青岛、大连等海滨城市驾车一路向西,过郑州,过西安,过兰州,过西宁,过格尔木,一直到达唐古拉山口,如果你有钱还可以让人把你扛上珠峰,我相信这个过程中你对中国地理的三级阶梯特性会产生真正的认识,还没有走过的赶紧走一遍,人生真的很苦短。
  如果建立一个篮球场大小的中国地理模型,你踩着滑板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冲下来,肯定容易冲到李晟老家甘南临潭,因为这里相对开阔和平坦,再沿洮河往下冲依次经过临洮、兰州、中卫就冲到了河套平原上的灵武,灵武属于第二阶梯,从灵武你依然可以继续踩滑板冲向第三阶梯的关中地区,那样就会看见长安城的老城墙了。
  当然,你从临潭沿洮河冲到临洮时你可以离开洮河,翻越鸟鼠山以后就到了渭水流域,你再翻越南北走向横亘于甘肃和陕西之间的陇坂(陇山)以后,你也可以到达关中,这条路现在有高铁、有高速公路穿越不辛苦,你若真的在唐代放弃滑板俯冲而靠双脚走这条路我只能说你太有个性,吐蕃人不太有个性,他们更喜欢从灵武俯冲到关中。
  天天挖空心思想着去关中弄啥嘞?很简单,关中不仅有全天下的财富和美女,更有四夷之地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文明和文化!
  所以再重申一遍,灵武很重要,不仅在唐代,秦朝时蒙恬就在这里和匈奴人死磕到底了,到了唐代,灵州不仅是都督府、大都督府所在地,也是朔方节度使驻地,塑方节度使管哪?最北管到包头、巴彦淖尔那一带了。
  日期:2017-10-25 00:53:52
  记得有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在中国大地上如果不幸让一个野心家掌握了一支三千人以上的军队,他就敢于搞事情,小到分裂对抗,大到称王割据。一个野心家尚且如此,政权建立者更不用说了,因此,你不要小看历史上诞生的每一个政权,无论它诞生时多么弱小和原始,在它的统治者心里全世界都是它的舞台。
  突厥人狂的不要不要的时候,吐蕃正在茁壮成长,吐蕃人牛的没谁了的时候突厥人已经被大唐打的满地找牙很久了,突厥人还有个跟班兼奴隶,那就是契丹,定秦堡之战时,不知道契丹人还在哪捡牛粪呢,这个时候曾经一度十分猖獗的吐谷浑也歇菜了。
  中国历史上的中原政权除元、清两代以外,帝国北部、西部的边患始终存在,秦始皇那样的猛人可以横扫六合,但扫不尽匈奴,汉武帝很牛,国家都快拖烂包了,才勉强解决匈奴问题,但依然无法彻底消除其威胁,很多皇帝没有他俩猛,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送钱送闺女,到了北宋更绝,不但向大辽称臣纳贡还得先叫哥哥后叫爸爸。
  李晟出生时,他爹已经在老家临潭和吐蕃人玩命很多年了,李晟童年时期他爹光荣战死以身殉国,安史之乱后,陇山以西的陇右地区很快全部沦陷,吐藩将它与李唐王朝的国界一直推进到了陇山一线。
  吐蕃人血脉贲张对外疯狂扩张时期主要有三个方向:在其东北方向与李唐王朝争夺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这些地方远离京师,即使丢了顶多影响国际文化交流和对外贸易,尚不至于对帝都长安构成实际威胁;在其东南方向主要向四川、云南渗透,以目前民族分布及史书记载看,吐蕃人顶多冲到了今日川西北的松藩、九寨沟、平武、雅安和云南迪庆一线,最要命的是由洮河流域东向关中的这个方向,因为吐蕃人可以由此直插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

  定秦堡由此诞生,至于其来历以及堡名意义和位置下节再讲。

  日期:2017-10-25 00:56:07
  定秦堡之战前,包括临潭在内的陇右地区全部沦陷,这些地方于大唐帝国而言是暂时无法恢复的失地,对李晟而言是一生都可能回不去的故乡,但历史却给了他重返故里的机会,不过换了一种回乡的方式。
  因为数百年的吐蕃统治,洮岷及宕昌地区遗留下了很多与藏语十分接近的地名,比如宕昌的七竜、托藏、西乌扎嘎、估玛、织给沓嘎等等,这些充满藏语色彩的地名历经千年延用至今。
  定秦堡有藏语的味道吗?没有,它是一个纯的不能再纯的汉语地名,但它从不属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唐王朝。

  秦这个字从秦朝起就可以代表中原政权了,据说英文中中国一词的读音也来源于秦。定秦就是搞定你中原王朝,就是一锤捣碎你大唐帝国,一战而定天下,吐蕃人用这两个汉字为它修建的堡寨命名,那狂得也是没边没沿了。
  定秦堡到底是个什么鬼?很简单,为吐蕃军队屯积粮草的后勤基地,那里面有牛肉干,有青稞酒......
  那定秦堡在哪里,很对不起,李晟率领一千死士杀进定秦堡时,国仇家恨一起血涌,下手太狠,史书记载时用了个“屠”字,留白部分任你随意想象,所以现在定秦堡在哪里成了历史谜语。
  后来的历史专家和砖家们长期反复考证定秦堡的位置,终无定论,我们不是专家也非砖家,不太要脸,就给你一个猜想的结果吧。
  我们认为定秦堡应在今日之岷县梅川、茶埠一带,原因有二,其一,梅川和茶埠地区就在洮河岸边,粮草装船沿洮河顺流而下三五天即可到达灵州一线;其二,由梅川及茶埠走陆路没有多少行程即可到达渭水流域,同样可以水运粮草直达陇山前线。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吃牛肉长大肺活量极大的吐蕃人既然敢用定秦堡这个名字,那一定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原始人类,透过这三个字隐隐感到了直冲云霄的豪气和那对中原沃土的滚烫热望,以及他们屠刀尖上闪着幽光的冷冷杀气。
  日期:2017-10-26 01:06:58
  必须先认个错道个谦,我们把定秦堡之战的时间在开篇时写成了769年,这是个错误,实际发生在768年,有人指出来我们马上查《资治通鉴》,果然错了,再次表达谦意。虽然不是学术研究,既使是娱乐我们认真严谨一点也没有错。
  有些事可以记错,有些事永远记不错。
  吐蕃人具有十分可怕的撞击力,763年他们撞进了长安,然后是血洗、蹂躏和糟蹋。
  768年,吐蕃人又来了,这次的目标是灵州,这个想法更狠,因为占据和控制了塞外江南的灵州,随时可以吊打李唐王朝,至于长安,那不就成了随意可以前往的娱乐城了嘛。
  形势危急,京师颤栗,大唐帝国的西部战区司令长官李抱玉无数次哭晕在了厕所里。
  面对强敌吐蕃包围灵州,李抱玉不可能哭,因为安史之乱就是李抱玉哥几个平定下去的,属于扛把子级的人物,用严肃点的语言表达就是中兴名将,国家柱石。
  现在很多人崇拜希特勒的闪电战,也崇拜美帝搞的“斩首行动”,对此只想说这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
  李司令长官仔细研究战局以后,发现了解决灵州之围最高效的办法——摧毁吐蕃后勤基地定秦堡,断其粮草,迫其撤围,如果还有反击力量,随后掩杀扩大战果也极有可能实现。
  想象很完美,现实很骨感,要想推毁定秦堡就得深入敌后数百公里,谁干?让谁干?谁愿意干?到底怎么干?
  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李抱玉想到了他的部下右军都将李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计划了。
  李晟爹以上的就不说了,他爹叫李钦,也是个猛人,生生和吐蕃人干了一辈子,最后极有可能在大唐与吐蕃进行的某次战役中壮烈殉国,那年李晟不会超过十岁。
  李晟到了十八岁时从军河西,他军旅生涯的第一任司令长官是王忠嗣。虽然李晟是将门之后,真正的战争年代靠这个没戏。然而机会对有准备的人从不吝啬,当李晟一箭射杀非常勇猛也非常嘚瑟的吐蕃战将时,王忠嗣为他准备好了“万人敌”的荣誉称号,属于李晟的荣耀就此徐徐展开。
  李晟一生打底子的战功是在宕州和叠州完成的,就是今日甘肃宕昌和迭部,都在他老家临潭以南,距离不远,李晟应该极其熟悉故乡及周边的地理环境,这是李抱玉司令官选择他执行闪击突袭定秦堡计划的重要原因。
  日期:2017-10-27 13:24:11
  李抱玉反复考虑再三权衡后,最终确定右军都将李晟是执行奇袭定秦堡最为理想的统军人选,既然如此那就谈话布置任务吧,这个过程应该很简单,我们猜想大致如下:
  李抱玉:良器啊,我想让你回趟老家。
  李 晟:你是说让我回洮州?您没喝醉吧?
  李抱玉:说什么呢,严肃点。
  李 晟:嗯嗯。
  李抱玉:形势万分危急,这个你也知道。

  李 晟:这个我们都知道,我也很着急。
  李抱玉:......(此处省略若干字)
  李 晟:司令长官,咱们不绕弯子了,您直接说吧,让我咋干?
  李抱玉:给你五千兵马把定秦堡给我端了,为啥选你?你懂得。
  李 晟:是这样呀!我得想想。

  李抱玉:没事,好好想,条件尽管提。
  李 晟:给我五千人马?
  李抱玉:可以多一点,六千怎么样?
  李 晟:长官您误解我了,就给我一千人马足矣!
  李抱玉:你说啥?你说啥?你说啥?
  李 晟:要是硬拚死磕,五千哪够?要是智取,三千都嫌多!就给我一千人马,定了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李抱玉听完李晟的解释后一定是热泪盈眶的,这是长官为其部下气吞山河的勇气而流下的热泪,每每读及这里常常让人泪目,我们这个民族每到最艰难时刻总有人会毫不犹豫地奔赴国难,慷慨赴死。
  此时此刻,李抱玉和李晟是唯一撑的起风雨飘摇的帝国江山的人,也就是撑局面,局面有大有小,但凡是个局面,撑局面的都不容易,小到一个家庭,局面撑不好就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大到一个国家政权,局面撑不好就是亡国灭种山河破碎,在此意义上讲,无论历史上那些为中华民族延续撑过局面的人处于什么样立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属于什么样的阶级,我们都应向他们表达应有的敬意,原因只有一条,最大的压力和风险由他们承受和忍耐,这是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只有原来或现在正在撑着大小局面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吐蕃铁甲坚兵铁桶一般围攻灵州,帝国羸弱反击无力,一旦灵州失守,局面将彻底失控,国家覆亡就在眼前,李抱玉和李晟面对危局,棋走险着,如果失手,后果不堪想象。
  漆黑的夜幕下,火把微弱的光亮照射在李晟坚毅的脸庞上,他无畏的目光扫过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勇士,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人象电视剧中那样喝完酒猛掷大海碗,目标已经交代的十分清楚,艰难困苦也估计的非常充分,他们有的是在心中熊熊燃烧的家恨国仇。
  在这个平常又不平常的夜里,李晟率领他的一千勇士默默地走出军营,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将改变历史的走向。
  奇袭定秦堡之战的过程史书记录的十分简单,李晟率军自今日陇县出发,出大震关,奔袭三百多公里,一战摧毁定秦堡,生搞敌堡帅慕容谷种,顺利返回。
  奇袭定秦堡是李晟真正意义上的成名战,一战威震天下,之后他为李唐王朝屡立战功。
  大历八年(773年),凤翔节度使马璘被吐蕃军围困于盐仓(在今甘肃泾川西北)。李晟率部横击吐蕃,在乱军之中救出马璘,因功获封合川郡王,威名远振。
  大历十四年(779年),吐蕃进犯剑南,蜀中震动,唐德宗命李晟率神策军援救剑南。李晟取道漏天(在今四川雅安,漏天这名字实在贴切,雅安是中国的雨都,一年四季都下雨,是因为天漏了吗?)、连取飞越、肃宁等城,横渡大渡河,斩杀吐蕃军一千余人,吐蕃撤军退走。
  建中二年至四年(781年—783年),李晟率领神策军击败起兵反叛的田悦、王武俊、朱滔等人,平定河朔之叛。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镇士卒在长安哗变,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仓皇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兵变。
  兴元元年(784年),李晟率军克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
  ......
  中唐一代名将李晟于793年病逝,享年67岁,将军前前后后育有十五个儿子,最著名的是指挥了“雪夜袭蔡州”的李愬,这场战役的价值远远大于其父完成的奇袭定秦堡之战,说严重点,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日期:2017-10-28 00:10:19
  在《李晟奇袭定秦堡之战》的末尾,我们提到了李晟儿子李愬后来完成的雪夜袭蔡州之战的意义远大于其父完成的奇袭定秦堡之战,那是因为奇袭定秦堡的胜利仅仅扭转了一场战役的发展态势,这是小格局,而雪夜袭蔡州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唐以来强藩割据的局面,暂时恢复和维系了唐王朝的统一,这是大格局。
  有一场战役其作用和意义介于二者之间,那就是发生在749年唐王朝与吐蕃政权进行的第二次石堡城之战,此次战役由哥舒翰统帅指挥,最终以牺牲数万将士为代价,换来仅仅歼灭、俘虏数百敌军的惨胜战果。
  虽然唐军伤亡人数与歼灭、俘获敌军人数相差过于悬殊,但朝廷却大肆褒奖和宣扬,并为哥舒翰立碑纪功(此碑现存于甘肃临洮县城关),十分让人难以理解,由于史籍记载不祥,此战也成为一桩历史谜案。
  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具备一定战略价值同时又满足了玄宗皇帝追求边功心理需求的战役,之所以说有一定战略价值,是因为这场战役的胜利的确客观上震慑了吐蕃王朝,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向东扩张的步伐。
  要说清楚哥舒翰指挥完成的这场石堡城战役,就必须要说清楚哥舒翰,要说清哥舒翰就不得不说王忠嗣,没有办法,绕不过去。
  王忠嗣这个人很硬,历史上这样的硬人也是极少的。
  王忠嗣原名王训,其父为国战死后唐玄宗将其收为养子,赐名忠嗣,九岁时开始在宫里生活和学习,接受了全面良好的教育,他的小伙伴叫李亨,大唐太子,也是安史之乱后在灵州即位的肃宗皇帝,这关系也算是硬得没谁了。

  王忠嗣在前后两位皇帝关照下长大成人,自小到大对吐蕃人的国恨家仇从未消失,也没有因为仇恨而失去理智,他成长为一名稳健合格的军事统帅,在他人生巅峰时期身兼河东节度使、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四职,劲兵重镇,扼控大唐万里疆域,有唐一代唯其一人耳。
  王忠嗣关系硬、腰板硬,脖子也很硬,养父唐玄宗他一样敢顶,石堡城再次陷落后玄宗皇帝催促他尽快统军收复,王忠嗣既不执行也不搭理,玄宗无奈派别人去收复让他打配合,他也是磨叽应付,出工不出力。
  王忠嗣不是天生喜欢和皇帝兼养父的唐玄宗顶牛,是因为他准确判断收复石堡城需要以牺牲数万将士为代价,很不值,所以不愿意,更不乐意,然而皇帝不信这个邪,听不进他的解释。
  就这样顶着顶着顶出了事,政敌李林甫瞅准机会将他拉下了马,还要治重罪。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老部下也是继任者哥舒翰一直将玄宗皇帝追到了后宫,恳求以自己全部功名换取朝廷赦免王忠嗣之罪,然而,硬人王忠嗣死罪可免,活罪难销,不久仍然遭贬,并于749年45岁时盛年暴毙。
  对于大唐王朝而言,王忠嗣的逝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帝国失去了一个可以完全依赖、可以撑得起大局面的统帅之材,王忠嗣逝后六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日期:2017-10-29 11:27:15
  歌舒翰是哭着出场的,为他的老长官王忠嗣而哭求玄宗皇帝,希望朝廷免治王忠嗣之罪,为此宁可接受朝廷免去自己的全部官职爵位,冲这一点我敬佩他是条汉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