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作者: 昆X

  日期:2018-02-06 22:50:52
  ● 写在前面:
  第一次在天涯发帖,总觉得应该先说点什么。那好,就简单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论语》吧。
  在我看来,《论语》并无糟粕,因为它与封建学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论语》也并非如黑格尔先生所说“没有一点思辨的东西,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而孔子亦只是“一位实际的世间智者”。相反,《论语》中不仅有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兼有心理学,是一本充满哲理且不失情趣的精品佳作,是一本关乎心灵和智慧的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译注体”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分享《论语》中点点知识和滴滴智慧。由于不少篇章的解说会与传统注解不大一样,为了不至于被我这位“新司机”带偏,在每一章的最后,均会附有杨伯峻先生的译文。
  弱弱地声明下,自己因为小脑偏瘫的缘故,手脚不甚利索,至今使用“一指禅”,码字实在不快,加之工作和社交等因素,更新速度可能会慢;不过,会尽量做到一日一更,甚至一日几更。另外,本文的所有内容均将首发于华声论坛。不过,在华声,是分篇发表的;在天涯,则准备长篇连载。对于我来说,长篇连载更能会更具有归宿感吧。欢迎大家多多吐槽,多提宝贵意见,千万不要因为我自己乃一名80后的脑瘫君,就笔下留情。

  最后,顺便简单地介绍下孔子,下一贴则正式开拔。
  ● 被追封的孔子
  孔子有很多头衔,可惜大多都是在其死后才加以追封的。在孔子众多头衔中,小编认为,最为实至名归的两个头衔,当属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据说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他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被孔门弟子记录下来,整理编纂而成《论语》,二十卷,一万一千七百零五字。

  日期:2018-02-06 23:00:27

  0101 孔子为何会为“人不知而不愠”者打call?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习”在古书中,有“实习”“践习”的意思,《礼记·射义》中便有“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中亦“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等。“时习”便是经常温习,以求巩固,以备实践;当然,领悟能力强的学者,亦可通过“时习”来“知新”,所谓“温故而知新”。“说”则是通假字,通“悦”,高兴、愉悦。至于“学”,则可从鲁哀公和孔子的对话中,初见端倪。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无疑是孔子心目中最为好学的学生之一,而其好学的重要表现便是“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于人,亦不重犯同一过失。由此,小编推断,孔子眼中的“学”,主要并非知识技艺,而是为人处世;并可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等处,得以证实。

  不然理解,孔子为何会认为学习是快乐的,而非苦逼的;主要是因为经常温习这些为人处世方面的学问,并学以致用,对促进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人与大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大有裨益。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之事,确实能够令人愉悦。
  日期:2018-02-06 23:02:03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可有两种说法,即:一、有朋友;二、通“友朋”,即朋友。汉代学者认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按其说法,取第二说,似乎更妥。不过,在小编看来,这两种说法的差异不大,也就不去展开了。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能够和那些自己志同道合的远方朋友相聚,确实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过,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倘若经常有朋友从远方来,恐怕也不见得承受得起,因为开销不够;总不能为了“不亦乐乎”,便去打脸充胖子。况且,“近朋”又当咋办,总不能厚此薄彼吧?因此,小编认为本句所要表达的并非是单纯的待客之道,而是做学问应耐得住寂寞。
  愚公移山时,以智叟为代表的四邻八舍,纷纷讥笑其傻,但愚公并未因此退缩,依旧矢志不渝,最终感动上天,移走大山。孔子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的学问,直到五百年以后的汉武帝时候才开始渐渐地流行开来,司马迁撰《史记》,便高度赞扬了孔子,给予其“世家”的殊荣。因此,小编觉得,做学问不妨亦要像愚公、孔子那般,能够矢志不渝,能够“守死善道”;这样,即便周遭之人均不理解,亦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哪怕此人来自远方,身处将来。

  日期:2018-02-06 23:05:05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历来有两种划分标准:一是以身份地位来划分,“君子”即指具有高贵身份、显赫地位的人;一是以学问来划分,“君子”即指具有高深学问的人。《论语》亦不例外,只是多与学问有关,而很少涉及身份地位,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等;故,小编以为本句中的“君子”,亦是指具有高深学问的人。

  那么为何“人不知而不愠”,便能算是君子呢?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的开篇便提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直至今日,文人间相互谩骂甚至相互殴打的事,恐怕亦非绝耳。而之所以文人会相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担心自己被轻视、被不知。当然,这种担心的背后,恐怕主要还是担心自己的面子、名誉、地位、甚至财富等各种利益受损。故,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一个真正“义以为质”的君子,则“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又何来愠之有。况且,小编认为,一个人倘若在“不知而不愠”的心境下,亦能做出学问来,多半不会归于虚浮,的确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君子。

  日期:2018-02-06 23:10:48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杨伯峻先生所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本人所译:孔子说:“学并能经常温习,以备实用,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愉悦吗?即使自己的所学不被身边所接受,但总会有能与自己惺惺相惜的人,即便他远在天边,远在未来,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快乐吗?没人理解,自己亦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吗?”
  日期:2018-02-06 23:16:25
  0102(上)老子抑或孔子,谁的“道”更具吸引力?
  按照顺序,本该解读《论语》的第二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不过,该章出现的“道”和“仁”,乃《论语》中颇为重要的两个概念;故,自己想先发两个号外,漫说一下不可不知是“道”和颇为神秘的“仁”。
  ● 老子眼中的“道”
  老子在定义“道”时,曾如是说:“有物,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其大意是: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不过,在我看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用今天的话语来说,更像是指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太初状态;“混成”,意味着该物极具密度,“周行而不殆”,则是指该物极具能量,但是否指温度极高,便无从得知。不过,个人认为,老子在两千多年前便有这样的认识,实在是大大地了不起;因为在西方,直到1927年,宇宙大爆炸的假说,才由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
  况且,老子非常坦诚,不知道该混成之物的称谓,只好勉强为其取了名字:该物名“大”字“道”;“大”是其“名”,“道”是其“字”。同时,简单交代了,取名为“大”的理由:“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是否便是指今天所称的“暗物质”,自己同样无从可知;不过,有一点是可知的,即:老子眼中的“道”是物质的而非意识的,且“道”的上面还有更高级别的物质:自然。

  日期:2018-02-06 23:18:02
  ● 孔子眼中的“道”

  与老子相比,孔子眼中的“道”,可能更为简单且形象些:“道”,即“路”也。不过,较之“路”,“道”不仅可指有形之路,而且可指无形之路。大家知道,“路”的作用,便是往来通行,人们通过“路”,便可以比较顺畅地从甲地到达乙地;而“道”亦是如此,人们通过“道”,便可从一种状态到达另一种状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贫到富。
  当然,在孔子看来,并非所有的路径,都能称之为“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假如一个“贫且贱”的人,通过种种为非作歹、不义之路径,变得“富且贵”;那么孔子不但不会以为“荣”,反而以为“耻”。
  因此,只有那些正确的、能被大众广泛通行的路径与导向,才能被孔子称作“道”,正所谓“就有道而正焉”。此外,在《论语》中,“道”除了作名词词性,还可作动词词性,如“道千乘之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便有“引导”之义。
  日期:2018-02-06 23:22:01

  0102(中) 如果“仁”被定义为良好的心境,你会接受吗?
  ● “仁”并非孔子的首创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是歌手卜学亮所唱《子曰》中的一句歌词,而王蒙先生在解读《论语》时,亦将“天下归仁”提到书名的醒目位置。然而,孔子的中心思想真的是个“仁”吗?这个这里暂且不作正面评论,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小编可以肯定的是,“仁”,并非孔子首创。
  比如《道德经》和《诗经》中都出现过“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等,即便是上段提到的、耳熟能详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亦非是孔子说的,而是出自于《周易·系辞》。不过,话又说回来,“仁”的学说,确实因孔子而发扬光大。
  日期:2018-02-06 23:23:56
  ● 何谓孔子心目中的“仁”
  360百科给出的解说是:“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过,这个解说,孔子本人是否能够接受,则有待商榷。因为在孔子看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的实现,要依据于“德”和“仁”。换而言之,“德”和“仁”是实现“道”的左膀右臂,是独立并列的;可见,孔子不会将“仁”与“道”“德”视为同种概念。不然,他老人家的这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只是简单地重复了。
  那么何谓孔子心目中的“仁”?由于孔子本人没有明确而统一地定义过,以至不同人问孔子,得到的答案并不一致,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场合下问“仁”,所得回答亦不相同。如樊迟三次问“仁”,得到的答案分别是“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爱人”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因此,“仁”似乎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当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答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南怀瑾先生便直言“中国文化所标榜的仁的道体,就像道家、佛家所谓‘得道’那样,不可知、不可测,是非常高,不可思议的一个境界”。

  然而,“仁”真的有这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在孔子的眼里,“仁”并不神秘,亦不遥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仿若“仁”就在身边,只要愿意,便可拥有。有人或许觉得,是不是因为孔子是圣人,学问高且深,所以能够欲仁得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岂能如此轻松的做到?
  事实上,即便如我这样普通的大众,只需努努力,同样可以做到“欲仁”则“斯仁至矣”。因为“仁”说穿了,便是指良好的心态。不过,自己更乐意用“心境”一词来代替“心态”一词。因为另一位前辈孟子说过:“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安宅”虽然无法安人身,但可以安人心,况且“安宅”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因此,唯有将“仁”定义为人的良好心境,心之“净土与乐园”,才能充分地向孟子老前辈致敬。也只有将“仁”定义为良好的心境,才能对“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孝道,仁之本与”“巧言令色,鲜矣仁”“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等章句,作出更为合理解释。

  日期:2018-02-06 23:31:29

  0102(下)齐桓公告诉你孝弟并非封建学说
  下面正式进入《论语》的第二章:
  ● 貌似孔子的有若
  有若,字子有,孔子的学生,被尊称为有子。有若勤奋好学,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尤其重视孝道,且主张藏富于民。因其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孔子死后,曾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
  ● 孝弟的实质
  “孝”,即孝敬父母;“弟”,则通“悌”,敬重兄长。“孝”和“弟”的实质在于“敬”。以“孝”为例,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如果只是养而不敬,即便是富养,亦算不得孝。对于兄长,亦是如此。
  一天,孔融的父亲拿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便是著名的“孔融让梨”,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佳话,是因为人们在这个故事中看重的不是梨,而是梨背后的“让”,而这种发自内心“让”,便是一种“敬”、一种“悌”。

  日期:2018-02-06 23:35:13

  ● 犯上作乱
  有一个叫“土地公打玉皇”歇后语,说的便是“犯上作乱”。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被统治者犯上作乱,而被统治者似乎也怕自己被定性为“犯上作乱”,如郭沫若先生在《少年时代·反正前后》中便这样写道:“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犯上作乱’‘不忠不义’的罪名”。
  不过,在孔子看来,似乎正义的反抗,是算不得“犯上作乱”的,否则孔子他老人家也不会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因此,小编觉得,有若所说的“犯上作乱”也不一定就是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只有为谋私利而以不敬之心触犯甚至谋逆上级、长辈,这样可能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犯上作乱”。如此定义,或许也更符合有若的本意些。只是不知大家以为如何哦?

  ●  本立而道生
  “务本”便是指致力于分内之事。俗话说:“务外非君子,守中乃丈夫”。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务外,既有物质方面的原因: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亦有精神方面的原因:显摆。“道”,则上文所提到:孔子眼中的“道”,即正确路径与导向。小编觉得,孔子眼中的“道”,有点类似于西方哲学中的世界观,不过比世界观更为科学的是,“道”自带正方向。
  如果大家都去务本而不务外的话,那么个人乃至社会自然也就有道了。这便如孔子所说的“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世上本就有道,只是走的人少了,道也就渐渐的荒废了。这或许就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想说服各诸侯重新立道,引导民众回归正道。下面,重点来了。
  日期:2018-02-06 23:37:16

  ●  孝弟确乃仁之本
  “仁”,上文亦有提到:“仁”,即良好的心境;不过,正如孔子所认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的培养是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身边的至亲都不能做到自然地热爱,又怎么能自然地去热爱他人呢?即便是热爱,爱的恐怕亦非其人而是其背后所拥有的物。换而言之,即物比人更重要。
  《史记·齐太公世家》便记载有“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均为齐桓公的宠臣,都曾做过让齐桓公很感动的事。易牙,为了桓公想尝人肉的戏言,便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肉菜,献给桓公尝鲜;竖刁,为了留在桓公身边伺候,竟然挥刀自宫;而公子开方,为了跟随桓公而放弃了卫国公子的位置,甚至连父母双亡亦不回去奔丧。因此,桓公认为这三人都是真正敬爱自己的人,想对他们委以重用。管仲却抱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此三人均“非人情”,“不可”“难近”“难亲”,不能委以重用,而桓公不听,结果两年后,在三宠地介入下,“五公子各树党争立”,而且不给桓公饭菜,任其困厄哀呼。至桓公卒,三宠赶走太子,“太子昭奔宋”而其余四公子互相攻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惨不忍睹,最后还是太子借助宋国的力量登上王位,桓公才得以安葬。

  之所以会提到这样一段史实,小编主要是想告诉大家:虽然如杨伯峻先生语“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但并非便如有的注家所称“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而是真地如有若所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培养一个人的仁境,确实得从自然、真心地热爱身边人做起。
  日期:2018-02-06 23:42:27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杨伯峻先生的: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昆X的:
  有子说:“一个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的,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谋逆的,更是没有。君子致力于分内而非务外,那么便能道法自然,自然有道;而务内又得从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开始,故孝悌乃‘仁’之根本!”

  日期:2018-02-06 23:45:35
  —————————分割线—————————
  欢迎大家提问或者拍砖。
  —————————分割线—————————

  日期:2018-02-07 21:58:03
  今天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论语的1·3章和1·4章,同时也希望大家多提些诸如“一以贯之”的“一”是什么东东,孔子和南子有无微妙关系,孔子是否为君讳这类比较“古怪”的问题。共同探讨哦。好了,正式开拔。
  日期:2018-02-07 22:08:13
  0103 “巧言令色”并非语言技巧
  有人说,“巧言令色”是门语言技巧,而且越来越有市场。确实,21世纪的人们,的确更加注重语言艺术,但在我这位脑瘫君看来,“巧言令色”并非语言技巧,因为它不同于由衷的赞美与真挚的笑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