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三国之季汉人物战争考

作者: 年昔逸尘

  日期:2018-04-18 15:03:13
  逸尘又开新帖子了,在此先问候各位兄弟
  姐妹们,纷繁三国,百年纷争,曹魏跨中
  原,刘汉定川蜀,孙吴据江南,群雄争
  霸,众星璀璨,至公元221年,三国地理
  均势基本形成,至公元229年,三国政治
  均势正式形成,而在这三个国家当中,蜀
  汉的整体实力,从昭烈帝刘备起兵之初算
  来,似乎总是处于弱势或者说几乎是鲜有
  大胜,可是,就是这个“织席贩履、屡败屡

  战”的人,最终成就帝业,连曹操、孙权都
  是无可奈何,虽然偏据一隅,却也足以看
  出其诸多不易。因此,逸尘在这里,斗胆
  将刘汉从起兵至立国期间,所历重大战役

  以及集团内部的相应人员进行一番论述,
  以此,来尽可能的展现季汉的不易与风
  采,希望能够得到兄弟姐妹们的继续支
  持!
  逸尘敬上
  (一)纷繁三国之常山赵子龙
  常山赵子龙
  先贤有言: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贤妻。可能在这句话之外,还有一句。那就是,国乱,亦需良将。

  而常山赵子龙,我想,足以称之为良将!
  赵云,他出生在那个天下动荡的东汉末年。乱世出英雄,因此,当各方人杰投身于天下大势一展抱负的时候,身在常山郡真定县的赵云,也是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投身天下之旅。
  那么,他的方式是什么呢?那就是在天下大乱之际,聚集义从,护持一方周全。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赵云有了新的想法。的确,此刻,在他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一批青年俊秀,大家对他都是十分的信服。并且愿意在他赵子龙的带领下日夜的守护着真定。
  可是,这天下呢?这天下其他的百姓又有谁去守护呢?乱世,好男儿就应该志在四方,守护万民,护持天下!这,似乎才是他应该做的。
  但是,当这种想法出现在他脑海里的时候,赵云也是犹豫了。自己,真的可以以天下为己任,真的可以做到匡正天下吗?这,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了?

  也许赵云考虑了许久,但最终,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并且一辈子为了这个信念而不停的努力着!
  我赵子龙定当辅佐明主,匡正天下,安护万民!
  既如此,那么,首要的便是投奔一个真正为民为天下的明主。而后,实现自己匡正天下的抱负。
  当时,各路群雄并起,常山郡时属冀州。而当时的冀州牧,正是名满天下的袁绍。彼时的袁绍,势力逐渐的上涨,而且天下士子前往投奔者异常之多。就更不要说冀州本地的人士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袁本初似乎就是这乱世明主!
  可是,当赵云仔细的考虑后,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这个“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年轻人却是做出了一个另得众人疑惑不解的选择。

  那就是“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
  当时的天下,白马将军公孙瓒的势力虽说也还不错。可是与袁绍相比,似乎还是差了一些。更何况,赵云不去投奔本州州牧,而是来到公孙瓒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不仅一些人不理解,就连公孙瓒都很是疑惑。因此,他虽然很是高兴赵云前来投奔,可也是心怀不解得嘲问一番。
  “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当听到公孙瓒如此问的时候,我想,当时赵云的内心会突然的触动。他在想,自己之前认为公孙瓒强于袁绍的想法,真的正确吗?不过,他依旧对公孙瓒说出了自己最为真实的想法。而这,也正是他来此的真正原因。
  “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他的话意思很明显,我此来,心为天下万民,意从仁政所在。不是因为对于哪个人的喜恶而投奔。当然了,从仁政所在,他又恰恰来到了公孙瓒这里,就已经表明了,此刻在赵云的眼里,公孙瓒比诸袁绍更加的符合仁政的目标。
  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常山赵子龙真正的开始以天下为己任,并以自己的方式付诸于行动了。
  于是,在这一阶段内,赵云“遂与瓒征讨。”
  可是,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第一次见到公孙瓒时内心产生的波动越来越强烈!
  因为他所见到的公孙瓒,每日都忙于怎样的和老对手袁绍争夺地盘!骄矜过度,不恤百姓,睚眦必报,哪里来的仁政,置百姓于何地!

  也就在此时,烦闷的赵云遇到了一个人。一个值得他终生为之战斗的人。而那个人,便是刘备。
  当时的刘备,身边除了关羽、张飞之外基本上再无他人。而他的身份,也仅仅只是一个别部司马。可是,当赵云见到他之后,自己那颗久久波动的心,似乎真的有了安稳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因为眼前的这个人,似乎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明主!
  两个人一见如故,就此时常谈论天下大事,而每一次的交谈,赵云对于刘备的敬重就更加一分。同时,他也逐渐的相信,此生自己所寻找的那个人,应该,就是眼前的刘备!
  而另一方面,刘备对于赵云也是十分的敬重,在他看来,这也必将是一个如关张那样,可以视为股肱兄弟的存在!

  由是,从彼时开始,似乎就已经注定了。他常山赵子龙,此生,定会是蜀汉昭烈帝的良将!除此之外,莫有他人。
  没过多久,袁绍开始攻打青州田楷,而公孙瓒决定派兵援助。领兵的主将,便是刘备,而赵云,此次也是随从刘备出征。可以想象,那一刻,刘备的信心很是充足。因为,他的身边不仅有关张,还有着子龙!果然,此番交战,战果尚可。因为袁绍并没有达到他的战略目的。
  但是,赵云却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这样的战争,为的可是天下与百姓?他继续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刘备也是这种想法。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的出现,虽然另得赵云很是悲戚,可这,也成为了他离开公孙瓒的契机。因为,他的兄长离世了。所以,他必须要回乡料理一切事宜。
  临走前,刘备前来送行。此刻的两人早已经互相视为知己,两人心怀天下,又怎么会不知道对方心中的想法?

  所以,刘备知道,赵云这一去,是不会再回来了。因为,他对公孙瓒已经彻底的失望了。
  但虽说如此,刘备又怎么舍得赵云的离去。他紧紧的握住了了赵云的手,两个人惺惺相惜,赵云也是不忍离去。他又岂会不知刘备的意思?但是,那时的赵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同时,这句话,也更使得刘备对其赞叹有加。
  “终不背德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赵云虽然离去,但以后不论身处何方,所为之事绝对不会违背初心,定要以德为念!

  同时,这一句话的另一层意思也是想让刘备明白。他虽然与刘备惺惺相惜,互为知音。可是,这一阶段以来,公孙瓒待他不薄,若他就此跟随刘备,那岂不是有负于他人的恩惠?
  所以,他一定会自己处理好与公孙瓒的问题,绝对不会把其他人牵连进来。
  因此,如此一个武艺绝伦、智勇双全而又有仁有义的赵云,刘备又怎么会舍得他离去?
  不过,刘备也知道,真正的知己,唯有成全。更何况,两个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果然,赵云走后,再也没有回到公孙瓒这里。而不久后,借着援救徐州牧陶谦的机会,刘备也离开了。
  就这样,时光不觉而逝,建安五年的时候,某一天,身在邺城袁绍处的刘备在听到下属的汇报后,竟突然间兴奋起来!
  因为,那个他日夜思念的良将终于来了!

  “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
  日期:2018-04-18 16:25:56
  此刻的刘备,虽然事业上成就不是很大,或者说没有成就,屡战屡败。但是刘备的心情还是相当的好,因为,他坚信,赵云是一个不世出的良将!有他与云长、翼德的辅佐,自己一定会大业有成!
  那么,高兴至极的刘备是怎样对待赵云的呢?史料原文是这么记录的。
  “先主与云同床眠卧。”

  人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由此,也足以见得出刘备对于赵云信任之至。同时,也可以看得出赵云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从此之后,赵云便是正式的追随刘备开始南征北战了。而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常山赵子龙的名号逐渐的传彻华夏,令人闻风而畏!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武勇,更是因为他那出色的军事指挥才华。
  日期:2018-04-18 16:27:05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赵云在其中的形象,绝对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他久经战阵,足以堪称良将。
  因此,不得不使人们好奇,正史当中对于他的勇武以及军事才华是怎样描述的呢?
  可是,当人们满心期待的翻开《三国志》的时候,却是有些失望的发现,这里基本上没有太多对于他指挥战斗的记载,或者说,就连对于他的勇武,都是记载的太过于简单。难道说,赵云并没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的勇武也只是稀松平常吗?
  日期:2018-04-19 08:40:42

  当然不是,因为在可信度极高的《三国志》裴注中还记载着《云别传》。可以说,加上了这一部分之后,整个赵云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展现在历史上。
  不是没有人怀疑过裴注《云别传》的真伪,但是,除却史学家最基本的史学素养以外,你会发现,《云别传》的出现,将《三国志》云本传的一些看似断续的事件完美的联系起来了。不仅丰富了历史人物,而且也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的多彩生动。
  日期:2018-04-19 08:41:18
  单骑救主赵子龙

  而提起赵云的勇武,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阳长坂坡的单骑救主。这一件事,在《三国志》云本传中的记载可以说,简洁的可怜。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就这么短短的四十一个字,完整的概括了当时的一件大事。
  那么这件事,到底是否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凶险?结合《云别传》以及其他人的本传可知。
  日期:2018-04-19 08:42:19
  当时刘备败逃,部下基本被打散。否则,也不可能连妻儿都丢散。而当时追击刘备的曹操,更是派遣亲信曹纯率领五千精骑,星夜兼程的追杀刘备。而那五千精骑,很可能全部就是曹操军中最为精锐的、名满天下的虎豹骑。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赵云开始返回后方,去寻找被乱军冲散的甘夫人和刘禅。
  在这一过程中,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当刘备溃散的时候,有人看到了赵云不仅没有前来追随,反而调转马头,折回原路。因此,这个人对刘备说道“云已北去”。言外之意很明显,大难临头各自飞。赵云,怕是已经降曹了。

  那么,听到这样说的刘备是什么反应呢?刘备恶狠狠的看着那个人,而后愤怒的将戟掷向了那个人,大声的喊道:
  “子龙不弃我走也!”
  果然,没过多久,赵云回来了。想必一起回来的,还有甘夫人和刘禅。那一刻的赵云,定然满身是伤。
  日期:2018-04-19 08:43:31
  试想一下,刘备的家眷,必然是曹军的重点追击对象。面对五千铁骑的追击,赵云就那样冲杀过去,其凶险程度可想而知!非武力、智谋、胆识过人之辈,断然不敢如此。因此,这一次单骑救主,虽未必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但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另外,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凶险,而这份证据来自于刘禅的一份诏书,其内容如下:
  “云昔从先帝,功积既着。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恐怕,“济于危险”四字算是刘禅对于当时环境的最好概括了。
  日期:2018-04-20 16:06:16
  那么,除此之外,赵云的勇武又体现在哪里呢?自然便是大名鼎鼎的汉水之战了。
  公元217年冬,即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冬。在取得益州后,经过近两年左右的休整。刘备集团选择大规模进军汉中,意图夺取汉中,拱卫三巴。
  这一战的结果就是,至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败退,刘备成功夺取汉中之地。
  并且在这一战中,老将黄忠奋勇当先,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可以说,立下了大功!
  这不,当得知曹操粮道所经地之后,面对着那“数千万囊”粮米。黄忠认为,这是天赐的良机,他们正好可以乘胜一鼓作气拿下曹操的粮道。到时候,曹操的溃败,就是个时间的问题。

  赵云也是深以为然,可是,曹操本就是个善于袭人粮道的存在,岂不见当年的乌巢一把火?所以说,深谙此道的曹操对于自己粮道的防守一定是十分严密的。
  日期:2018-04-20 16:08:53
  因此,在赵云看来,此次出击,一要出其不意。二要兵力充足,能够一击制胜!但是,单单靠黄忠的本部兵马,显然有些吃不消。所以,赵云便是将自己大部兵马交给黄忠,为了以防万一,汉水大营也必须做好万全的留守。否则,一旦袭击不成,曹军趁势来袭,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汉水大营一旦丢失,那是足以对战略全局造成影响的!
  因此,赵云率领少量士兵留守大营。并且,慎重的赵云与黄忠约定好了归来的时刻,如果过期不还,那就证明前线出了问题。赵云也好做出相应的应变准备。
  可能在当时刚刚建立大功的黄忠看来,赵云,太过谨慎了,有他黄忠出马,区区把守粮草的曹军,又能耐他何?

  可是,事实告诉他,曹军是怎样奈何他的。果然,事情的发展出现了变化,那就是到了约定的时间,黄忠并没有率军返回,这也就是说,前线出现了问题!
  那么,此刻的赵云是怎么做的呢?用史料的原话说就是: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
  大家没有看错,赵云仅仅带领数十骑!其实仔细想想便能够知晓,先不说此刻赵云本部兵马不在身边,单单是防守大营,此刻留守的兵力都是有些捉襟见肘。
  因此,赵云也根本无法调动有效的兵力组织接应。另一方面,黄忠带领那么多的兵马都是陷入了苦战,拉上留守大营的军士想来也是于事无补的。
  同时,赵云之所以敢如此,也是对于自己勇武的极度自信!
  这个时候,正当赵云率领数十骑前行的时候,突然间发现前方尘土飞扬,旌旗蔽天。
  “是曹军!”

  日期:2018-04-21 09:59:52
  纷繁三国之常山赵子龙
  (一)河北有义士 常山赵子龙
  先贤曾有言: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贤妻。可能在这句话之外,还有一句。那就是,国乱,亦需良将。而常山赵子龙,我想,足以称之为良将!
  那么,他的方式是什么呢?那就是在天下大乱之际,聚集义从,护持一方周全。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赵云有了新的想法。的确,此刻,在他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一批青年俊秀,大家对他都是十分的信服。并且愿意在他赵子龙的带领下日夜的守护着真定。
  可是,当赵云仔细的考虑后,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这个“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年轻人却是做出了一个另得众人疑惑不解的选择。那就是“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
  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常山赵子龙真正的开始以天下为己任,并以自己的方式付诸于行动了。于是,在这一阶段内,赵云“遂与瓒征讨。”
  日期:2018-04-21 10:00:59
  (三)虎威将军 血战汉水

  这一战的结果就是,至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败退,刘备成功夺取汉中之地。并且在这一战中,老将黄忠奋勇当先,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可以说,立下了大功!
  因此,赵云也根本无法调动有效的兵力组织接应。另一方面,黄忠带领那么多的兵马都是陷入了苦战,拉上留守大营的军士想来也是于事无补的。同时,赵云之所以敢如此,也是对于自己勇武的极度自信!
  看到这一幕的赵云明白了,自己真的猜对了。作为护粮高手,用兵大家。黄忠果然不是曹操的对手。看这模样,很显然,曹操在用部分兵力牵制黄忠的同时,竟然调派大军(扬兵大出),直接压向了汉水大营!
  此时,曹军的前锋也是发现了赵云等。激烈的战斗随即展开,可是,正当交战的时候,曹军后军已经全部赶到(其大众至)!
  而与之相应的是,赵云的手下只有几十个人!值此危急之际,赵云是怎么做的呢?只见得他调转马头,竟然直接快速的冲向了追来的曹军之中,当真是如入无人之境,左冲右突,且战且退!
  这一刻,曹军害怕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孤身一人,竟能压制住他们这些人!于是,追击的曹军开始退却(公军败)。
  而赵云也是趁此时机,率领数十骑且战且退。可是,怎奈曹军人数众多,而赵云又是孤身殿后,因此,他逐渐的陷入了曹军的包围之中,但是要是以为这就能够困住他,那也未免太有些异想天开了!因为怡然不惧的赵子龙依旧突了出来!

  这还不算,因为虽然赵云冲了出来,可是他的部将张着却是因负伤而陷入了包围。所以赵云再次杀回包围圈,营救张着。这很有一种李云龙团长绝不会落下一个弟兄的感觉!那么,营救结果如何呢?自然是救回来了。就这样,赵云一路且战且退到了汉水大营。
  而后方的曹军,虽然因赵云的勇武而一阵迟疑,可是他们此次的任务就是拿下刘备的汉水大营!所以,不久后,大批的曹军继续追了过来。
  此时,守在大营内的沔阳长张翼见曹军来势凶猛,便欲闭门拒守待援。可是,当他跟赵云袒露了自己的想法后,却是见到赵云摇了摇头。
  那么,赵云是怎么做的呢?只见得他不仅没有紧闭营寨大门,反而将其彻底的开放。同时,传令众军偃旗息鼓,同时多备弓弩。做好了这些之后,赵云也是亲身来到大寨处,严阵以待!
  看到这一幕的张翼很是吃惊,他不明白子龙将军这是何故?如此一来,一旦曹军突入,大营兵力空虚,那么,是断然守不住的!
  可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因很简单,曹军此来,誓为汉水大营。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己方已经处于极端劣势。若一旦消极防守,在曹军的围攻之下,他们这点兵力,营破只是个时间问题。因此,赵云决定,来一次大胆的豪赌!就像翼德当年在长板桥那样!他要制造一种假相,让曹军看到自己如此表现后,怀疑自己有伏兵!从而不敢贸然进军,只有这样,才能周旋下去!等待刘备援军以及黄忠的回援。

  那么,曹军看到赵云如此,是怎么表现的呢?可以说,曹军十分的配合。他们一路追过来,连赵云的几十个人都留不住。而今又见到了那勇武的赵子龙如此做法,当下也是心生疑虑,不久后,曹军竟然真的撤军了!也就是所说的“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见到这一幕,赵云也是松了口气。不过,天生军事敏感的他,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传令下去,擂鼓,放箭!”
  一时之间,整个汉水大营中雷鼓震天,万箭齐发,射向了正在撤退的曹军!顷刻间,曹军将士成排的倒下,将士尽皆惊骇过度,他们都在想,这个赵云看来真的有埋伏!
  而另一方面,见得曹军惊骇至极,队形紊乱,赵云也是率军趁机奋力冲杀!此刻的曹军,早已经失去了斗志,为了逃命,他们自相践踏!好多士卒都是淹没在了汉水之内。整个战场杀声震天,血流成河!而赵云就此彻底的击溃了来犯曹军,可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以少胜多!
  而不久后,由于前线曹军失利惨败,黄忠也是得以趁机完成任务,返了回来。也许,当他再次面对赵云,面对赵云如此战绩的时候,会彻底的改变当初自己的看法了。

  到了第二天,刘备也是亲自赶到了这里。当他亲自查看过赵云的大营布防以及昨天战斗的地点、战场遗留的痕迹后,由衷的称赞道: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传令下去,犒赏三军!开怀畅饮!子龙当为虎威将军!
  也正是从这以后,军中皆号赵云为虎威将军!
  可以说,汉水之战是赵云一生中军事生涯的得意一幕。尽管说汉水之战只是整个刘汉与曹魏争夺汉中之战的一场局部战斗,并未发生在汉中争夺战的主战场,但正如学者们研究分析那样,此战对于整个战局影响却是非常大的。以至于有的人甚至认为,曹操在汉中之所以失败,正是被赵云击败的!

  朱熹在其所撰《资治通鉴纲目》里记载道:
  “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刘备将赵云击其军,败之。”
  又如元朝胡一桂弱撰《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写道:
  “赵云大败操兵,操引还长安,帝遂有汉中,自称汉中王。”

  朱熹与胡一桂虽然是私人撰史,但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可以这么说,曹操汉中之败,虽未必就是赵云击败。但是与在汉水之战中被赵云大败绝对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