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宰着我们的人生沉浮?!

作者: 绿城

  黄昏时分,西边的彩云魔术般地幻变着,夕阳的余辉把南方这座省会城市鳞次栉比的建筑物涂抹得五颜六色,煞是雄伟壮丽。若站在视线开阔处远远地望去,还以为是看到了那绚烂缤纷的海市蜃楼。
  一阵秋风掠过,大街两旁掀起一些飘落的树叶。
  眼前,一辆豪华奔驰车在省城人民广场前的大道上平稳地驶过,正朝着城南的方向急速驶去。过了一个又一个红绿灯,奔驰车减缓了车速,停在了高速路口的收费站处。司机徐徐降下身边的车窗玻璃,拿到了上路收费单。只见收费站那红白两色的挡车栏杆缓缓地升起,让这辆奔驰车继续前行。
  这是一条由省城直通南疆市的高速公路,全长三百二十公里。
  夜幕降临,车窗外下起了大雨。奔驰车的时速保持在一百二十公里左右。两只刮雨刷在车前玻璃窗上有节奏的左右来回摆动。从车内驾驶显示板上映射出的微弱灯光中,可以看清在从车里的三个人。端坐在后座上的是一位中年男人。他是南疆市中天实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毕自强。此人四十多岁,身家财产超过十亿元人民币,是当地商界中叱咤风云的传奇式人物。他平头短发,肤色白皙,体格硕实,看上去已有些发福了。平常与人打交道,他那英俊的面庞上总是焕发着一股精神劲儿;笑起来的时候,他会让人想起寺庙里供奉着的那尊弥勒佛。此刻,他双目微合,双手自然而然地搭在双腿的膝盖处,似睡非睡,靠在座椅上静心养神。

  高速路上,开车的司机一直都在平视着前方,双手熟练地转动着方向盘,车子开得轻巧、匀速、平稳。他叫陈少平,四十岁出头,模样长得精瘦,但动作颇显干练。他驾驶经验丰富、技术老道,已有二十多年的开车生涯。几年前,他成了毕自强的专职司机。
  在司机助手座上,端坐着一位穿着打扮时尚新潮的女性。她叫白薇薇,三十岁左右,容貌秀美姣好,是毕自强的私人助手兼跟班秘书。她那一头乌黑、漂亮的长发用绸条花绑成一束马尾,笔直地垂落在脑后,在造型上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美感,也使她那端庄大方的女性气质中平添了几分妩媚动人。

  此时,奔驰车在高速路上向南疆市的方向飞驰着,大概已过了一个多小时。车内回荡着激扬的歌曲音乐。一曲高歌唱罢,又一曲激情放嗓。听来听去,播放的全是一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一时的经曲老歌。
  忽然,白薇薇的手机响了。她伸手抓起搁在车窗前的小坤包,掏出一款乳白色、小巧玲珑的翻盖手机,习惯地看了看来电显示。见她接听电话,司机马上把车载音响调至小声。谁料,她的耳边却传来一个噩梦般的消息:市政协罢免了毕自强政协委员的职务,市检察院已批准市公丨安丨局逮捕毕自强。
  毕自强的罪名是:涉嫌巨额行贿。
  挂断电话后,白薇薇颤抖的手仍然紧抓着手机。那瞬间,她感到脊背上又麻又凉,浑身紧张得脖根抽筋。稍后,她扭头向后座上的毕自强汇报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情况。在车内微光下的阴影中,她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只是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他的吩咐。
  “知道了。”许久,毕自强才缓缓地睁开半闭合的双眼,答应了一声。随后,他自言自语地吟诵了两句古诗:“大梦谁先觉,平生余自知。”
  车内,一下子陷入可怕的沉寂之中,甚至静默得有些奇异和虚幻。少顷,车内的音响不合时宜地传出了《在北京的金山上》那高亢、明快、欢乐的歌声。
  “老陈,把音乐关了吧。”毕自强坐直起来,解开紧绑在身上的保险带,身子向前倾着,不容置疑地说道:“找出口处,下高速,回省城!”

  在夜色的风雨中,奔驰车很快调转了车头,拐上了一条二级公路,风驰电掣,一路飚飞。
  常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料到半小时后,因为雨下得太大造成司机的视线不清,奔驰车不幸与一辆超载大货车迎面相撞。被碰撞后的奔驰车猛然摇摆颠簸,倾斜着车身一头冲进了路边的深沟里。
  在被雨水浸泡着的柏油公路上,那辆大货车终于异常艰难地刹住了。货车司机是一个脸上留着络腮胡子的中年男人。只见他毫不犹豫地跳出驾驶室,冒着倾盆大雨下车救人。
  出事后,陈少平和白薇薇各自挣扎着从车里往外爬,后均被货车司机连拉带扯地从深沟里拖了上来。庆幸的是,他俩都只是受了点轻伤。
  “怎么样?”货车司机搀扶着白薇薇从地上站起来,关切地问道:“能站稳吗?”
  “别管我,车里还有一个人。”白薇薇惊魂末定,龇牙咧嘴地忍受着右腿上的剧烈伤痛,勉强支撑着整个身体站了起来,指着路沟里趴窝的奔驰车,扭头对货车司机叫道:“快去救他呀!”
  此时,坐在地上的陈少平已喘过气,从麻木的感觉中清醒过来。他站起来跳下路沟,从车窗处看到毕自强正歪斜着身子倒在后座上,口吐白沫,已不醒人事。他和货车司机不顾一切地砸开车后门,硬是合力将毕自强从车里拖救了出来。

  此时,雨已渐渐地停了。在路边,白薇薇的怀里抱着毕自强,而陈少平正在举臂呼喊拦截过路车辆。四十分钟后,失去知觉的毕自强终于被过路的一辆吉普车送往省城,直奔省人民医院。
  送进医院时,毕自强已处于深度昏迷,双目紧闭,气若游丝。他被护士们七手八脚地抬上可移动的抢救床,随即被推进了急诊手术室。值班医生检查了伤者的情况后,立即采取了紧急救护措施,紧张地抢救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值班医生终于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对护士们示意放弃了。
  一位年轻女护士拿着一块白色床单,走过去把它遮盖在毕自强仰躺直挺的身体上。
  值班医生走出手术室,摘下手套、帽子、口罩,回到值班室的办公桌前坐下,在诊断书上写道:
  毕自强,男,四十三岁,遭遇车祸,头部因受到瞬间猛烈撞击造成颅内大出血,送至我院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时间是:2005年9月15日22点35分。
  空无一人的急救手术室里,只有逝者毕自强戴在右手腕上的那块劳力士金表,依然在滴滴答答地走个不停……
  一九八零年,初夏。
  在南疆市江南区五一大道中段南侧,有一座四季常青的红土岭。透过一片青翠的树林,可见一所只有大门建筑物而没围墙的中学。两个乳白色方柱搭成“弓”字形的校门,上方浮雕着七个深红色、斗大的楷体字:南疆市第六中学。
  这所中学附近是星罗棋布的工厂,入读的学生多是这些工厂的干部职工子弟,而一小部分则来自街道居民和市郊农民家庭。
  走进校门,第一眼望见的是左右两棵枝叶繁茂的大榕树。它们的树冠就像两把撑开的巨伞,在阳光照射下划地成荫,形成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再往前走上一段路,扑面而来的是宽大而空旷的操场。在它的周围,环绕着许多郁郁葱葱的相思树和顶上红花如火焰飘摇似的凤凰树。

  相思树是一种平俗、低微的树木,但耐干旱、耐贫瘠。每逢春天,它会长出像眉毛般细长的绿叶;夏季来临,它会开出带茸毛的小黄花,结成细长的豆夹;秋天季节,它会把红褐色的相思豆撒满一地。凤凰树被誉为世界上色彩最鲜艳的树木之一。它一般长得很高,树冠横展而下垂,浓密阔大而招风,是一种绿美化环境的风景树。夏天,你会看到凤凰树那枝头上尽是一丛丛盛开的红花,鲜红艳丽,如火如荼,特别醒目。

  学校操场上有一大块平整空地,还有四个并列的篮球场和一个足球场。再往里走,眼前矗立着一栋灰白色、有二十四间教室的四层教学大楼。在这栋教学楼侧后的一片树林中,整齐地排列数栋红砖红瓦平房,那是老师们的办公区和宿舍区。
  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白色的大楼、翠绿的树冠、空旷的操场、红色的平房,从远处将这些景物叠加交汇在一起,便构成一幅色彩明亮而宁静的校园全景画。那些早已走出校门的人们一旦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校园之中,多会触景生情,勾起一去不返的青少年时期许多美好的回忆,陶醉于那早已逝去的学生时代……
  这天上午,校园里响起了第四节上课的铃声。
  高二文科(1)班教室,同学们纷纷回归座位。当一位中年男老师胳膊窝下挟着教案、手里托着一叠作业簿走上讲台时,教室内顷刻间变得异常肃静,鸦雀无声。
  “起立!”值日生率先站起。跟着,所有同学齐刷刷地站立起来,异口同声地喊道:“老师好!”
  “同学们好!”语文老师把教案和作业簿放在讲台上,挥手示意同学们坐下后,说道:“请语文科代表上来,把作文本发下去。”
  坐在第一组最后一排是两名男生。留着小平头的那位叫毕自强。另一位叫叶丛文,戴着一副四百多度的近视眼镜。
  此刻,叶丛文还低垂着头,痴迷地偷阅一本搁在抽屉里的《水浒传》。
  “别看了,”毕自强见同桌仍在聚精会神看小说,似乎没听见讲台上老师的话,用胳膊肘捅了捅他,低声道:“老师叫你呢,快上去发作文本呀!”
  “哦,”叶丛文方才回过神,急忙起身向讲台走去……
  毕自强、叶丛文与他们班的所有同学,正面临着这个夏季即将到来的高考。

  高二文科(1)班,总共有五十二位学生。其中,二十五位男同学,二十七位女同学。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廖明超,是一个好学上进、头脑聪明的男生,他学习非常刻苦用功,各科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数一数二。他不仅具有出色的领导和组织才能,而且善于用言谈与别人沟通,也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在同学们当中极有人缘。副班长兼团支部书记吴燕玲,是一个外柔内刚、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女生。她虽然长得不算太漂亮,却有一种清秀文静的气质。在班上,她学习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的。

  班委会其他成员是:学习委员秦玉琴,文体委员刘云锋,劳动委员何秋霖。此外,各科目代表:政治科目代表魏振国,语文科目代表叶丛文,历史科目代表毕自强,地理科目代表郑红军,数学科目代表黄月萍,英语科目代表许兰英。这些班委会成员和科目代表当时是怎么选举出来的,现在已弄不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十一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班上都靠前,是班上一流水平、最有希望考上大学和中专的“尖子生”。

  回溯1977年冬季,那年终于恢复了高考。那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冬天,全国有570万考生怀揣着惊喜和梦想走进考场。算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届考生一共有1160万人。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对那一代青年来说,他们迎来了一个“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新时代,一个可以施展个人抱负和编织未来梦想的新起点。从此,高考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重要话题。
  南疆市第六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该校在每届三百多名高中毕业生中,文、理两科总会各有五、六名应届毕业生顺利考入高等院校。这样的升学率对一所普通中学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当时,高校招生的比例只占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左右,这使上大学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而残酷,难怪人们都把参加高考比喻为“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那时,一般中学的普遍做法是:高中分为文科类和理科类,并将成绩好的学生集结成一个重点班,即所谓“尖子班”,然后再由具有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来授课,从而保证学校的升学率。第六中学的做法当然也不例外。
  “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要参加高考了。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次作文讲评课。”语文老师李祖明站在讲台上,环视着全班同学,抑扬顿挫地说道:“不久前,一位名叫潘晓的女青年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题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她在信中写道:‘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出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当《中国青年》杂志把这封充满一种迷茫和困惑情绪的信件刊登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大讨论。围绕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人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正所谓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为此,我给你们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我都已经作了批改。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学的文章写得还不错。这说明大家对‘人生的意义’这个严肃的问题,都进行了一番极为认真的思考……”

  李老师两鬓斑白,戴着一副镜片很厚的近视眼镜,脸上的肤色显得十分粗糙。他长得又瘦又高,似乎总是挺不直腰板,看上去有些驼背。他才四十六岁,但外表比实际年龄却显得苍老。他是一位极有思想和文学修养的语文老师。每当站在讲台上,他那双浓眉下会透射出一种充满睿智和深邃的目光,配合着抑扬顿挫的语句以及那十分合拍的手势,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从本校初中部升至高中部的学生都知道:几年前,校园里有一个头发花白凌乱、戴着一副缺只腿的眼镜、身穿灰色破旧衣服的勤杂工,学生们都叫他“李老头”。多年来,“李老头”总是一个人在校园里扫操场、清楼道、擦窗户、洗厕所,还兼做一些搬运杂物的活儿。不管什么时候,他总是低垂着头,不吭不哈,也从不主动跟任何人打招呼。即使有人向他问话,他也只是“哦”、“啊”、“嗯”地应答,很少能对人说出一句完整的语句。他在学校里的住房十分简陋,是一间不足九平米的斗室。他没有家室老小,一个人过着狐独而凄苦的日子。到了1979年秋季开学,高中二年级文科(1)班的学生们才惊讶地发现,以前十分熟悉的勤杂工“李老头”竟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变成了他们新来的语文老师。

  李祖明老师有着令人同情的身世,不妨先抖开他那段命运途舛、大苦大悲的历史:二十二年前,他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南疆市第六中学当上一名语文老师。1957年,身为青年教师的他因为在《南疆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千字杂文,竟然无辜地被划为“右派”分子,同时也被剥夺了给学生上课的权利。在学校后勤科的监管下,他从此扛上扫帚、拎着水桶,就地被劳动改造。1962年,学校虽然给他摘去右派帽子,但仍劳动改造的“待遇”未变。“**”期间,作为“黑五类”(注:简称“地、富、反、坏、右”)中的摘帽右派,他少不了被所谓革命造反派的红卫兵小将们又揪了出来,在学校大会上遭批斗。多年来,他忍气吞声地充当着一名勤杂工的角色,像牲口一样地夹着尾巴做人,尝尽了苦涩的人生之味。直到一九七九年秋,他才得以“平反”,并重新走上三尺讲台。他虽英姿不再,但却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上,以其富有激情和才华横溢的讲课赢得了学生们的敬重和爱戴。

  “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热衷探索的问题。你们即将高中毕业,不论今后能否继续升学,迟早都要走进社会、走向新生活。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认真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应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李老师指着写在黑板上那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口号,面对着全班同学专注的目光,侃侃而谈地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道,这句口号过去曾经被提过,并在五十年代风行一时。但后来却遭到了批判。那时,我本人还在大学里读书。二十多年过去,时至今日,报纸上再次把这句话拿出来让人们展开讨论。这种辗转反复,有如时代镜鉴,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那么,这句口号到底对不对呢?你们有谁来发言,说说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李老师这番话,在教室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学生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有不少人主动地举起了右手。
  “很好。”李老师扫视着那些举手的学生,微笑地朝廖明超点了一下头,鼓励地说道:“那就由班长带个头吧。”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我认为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错误的。”廖明超自信满满地昂起头,旗帜鲜明地亮出他的观点,如背书般地朗声说道:“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为人民服务’,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雷锋同志在日记上这样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在实现‘四化’新长征路上,我们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和楷模,发扬光大‘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甘心一辈子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完全赞同班长说的观点。”刘云锋紧跟其后地站起来,言简意赅地说道:“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是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像雷锋同志那样去做人和做事。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认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没有摆正个人服务于社会的位置,而是过于强调所谓自我的价值观。”何秋霖的发言换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剖析地说道:“正如潘晓所说‘主观为自已,客观为别人’,这完全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应该遭到彻底批判。”

  “有没有持不同意见的?”李老师对上述发言并未表态,往讲台下环顾一番后,问道:“有谁还愿意再说一说?”
  座位上的学生们又开始嘀嘀咕咕起来,彼此相互交流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我想说的是,主张‘为人民服务’,当然要强调‘我为人人’,但并不应该就否定‘人人为我’。‘人民’的概念其实就是你、我、他,每个人既为社会和别人提供服务,也因为是社会当中的一员而享受到别人的服务。”副班长吴燕玲举手后站起来,正反兼顾地说道:“需要说明和强调的一点,我并不反对个人为社会作奉献的精神,但是我觉得‘只讲奉献、不求回报’,那只是我们应当去追求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们的社会一直都在大力宣传和提倡‘雷锋精神’。不过,‘奉献了,索取应有的回报’,这也是合乎情理的价值观,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我认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有其本身存在的依据,同时它还折射出一种人本主义或是人文关怀的精神,我们应该说它不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我认为,要求每个人都大公无私,并要求全社会的人们都变成雷锋似的人物,这是一种不太现实的想法。”毕自强经过充分思考后,鼓足勇气地说道:“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问题,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恰如其份地体现出当今社会的真实状况。当然,只有在‘我为人人’这个前提下,才可能有‘人人为我’的客观存在。比如说,一个医生为各种人治疗疾病,而同时工人、农民、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人也都在为他提供服务,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成为别人服务的对象。所以,我认为这句口号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公民应有的、也是最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复苏、体制松动、思想活跃、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之年。随之,人们开始学会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感情。**的十年动乱,曾经给一代青年造成深重的心灵创伤。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他们此前那种真诚和信仰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像雪崩似地坍塌下来,以往的价值观念似乎不起作用了,而留在心里的感觉就是“上当受骗”。正因为如此,那一代青年可以说是心理上无所依托,行为上无所适从。人生的困惑就这样摆在他们的面前,促使他们去看到社会进步和反省人生得失,并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

  “好了,今天的课堂讨论就到这里了。”李老师抬腕看了看手表,挥手示意同学们都安静下来,说道:“下面的时间,我给大家选读几篇这次写得较好的作文。”
  语文老师最赏识的那篇作文是叶丛文写的。高中两年,班上每逢作文点评,李老师总少不了把叶丛文的作文当范本。
  “我多次讲过,一篇议论文包括开头、本论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和结尾就像一个人出门要戴帽和穿鞋子一样,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什么样才算是好的开头呢?开头要像‘凤头’,既要出彩,又要开宗明义。‘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文章开头理应如此。叶丛文同学的这篇作文《我的理想》,开头运用引入名言法,文章是这样写的:保尔?柯察金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昔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懊恼……’在这里,作者引用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主人公保尔的一段名言作为开头,它起到了在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内容上深化主题的作用,达到了‘立语言而居要’的要求。这样的文章开头就很好,是值得同学们借鉴和学习的。总之一句话,‘有个好开头,文章已成功一半’。另外,这篇作文的结尾也做到了‘提出希望,预示未来’的要求,有一种感染别人的力量,文章是这样写的:一个人树立了理想,常常会使自己充满朝气,生机盎然;一个人有了追求的理想,这个过程往往使人生更酣畅淋漓、趣味无穷。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理想,我将义无反顾地前行……好了,这篇作文就讲评到这里。在此,我认为有必要再次提醒一下同学们,你们下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因为高考写作文的时间十分紧迫,拿到考题往往不容再去仔细思量如何开头和结尾,所以,如果平时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好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以备应试时迅速择优而用,这是一种十分明智和必要的考试准备,请大家切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