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野史都详实记载的一位“白日飞升”的女仙

作者: ok酷派1357Q联

  日期:2018-04-24 20:22:19
  “白日飞升”,得道成仙,可以说是古今道教徒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飞升之事的记载和传说也广泛见于古代文献,仅《续仙传》上卷就记载“飞升”仙人十六位。
  读到这里,有的朋友会心想,白日飞升?是做梦吧!
  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眼见不一定为实,未闻也可能成真。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唐代一位被正史野史都记载过的白日飞升女道士——世号为“东极真人”的谢自然。
  谢自然 , 唐代女道士,今四川南充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唐书》有载:“贞元十年,谢真人名自然,于县界金泉紫极宫白日上升。郡郭是夕有虹霓云气,万目共睹”。

  史书记载,谢自然出身官宦世家,父亲谢寰,孝廉,曾任秘书省校事从事,母亲胥氏,本邑中豪门望族。自幼谢自然便性格聪明,不同凡响,从小茹素,从不吃荤腥带血的食物。
  7岁时她就开始研习《道德经》、《黄庭内经》等道家经典,由于她家在大方山下,山顶有道祖太上老君圣像,谢自然便经常上山拜礼,后来索性搬居山顶,到14岁时,谢自然开始绝食辟谷颗粒不进,以王母、麻姑、南岳魏夫人等诸女神为修行榜样。
  古人描绘的女仙形象(嫦娥奔月)
  断绝饮食后的谢自然,不但引起地方官员的怀疑,甚至连父亲谢寰都视为怪异,但是她的显示出的能力尤为灵奇,使人不得不信服。

  史载,当地刺史韩佾为了验证谢自然断绝饮食的真假,把谢自然关在一个密封的房子里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几个月后,才打开房门,却见谢自然肤色依然红润健康,声气朗然舒畅。自此,刺史拜服,还让自己的女儿拜谢自然为师。
  后来,谢自然二十七岁那年,搬入金泉道场居住,不久,就在金泉观白日飞升,当地民众数千人共同瞻看,见证了这一神异之事。
  这一旷古奇事,震惊朝野,并波及后世。
  当时的皇帝唐德宗对谢自然飞升下诏褒美,当地官员又将诏敕刻石立碑。据康熙年间《顺庆府志》载,在谢自然飞升的金泉山上,原有三通有关飞升的唐代石碑。其一为唐太和五年(831),果州刺史韦肃撰写的《金泉山仙述居》;其二是唐德宗《敕果州刺史手书》,其三为是唐德宗《敕果州女道士谢自然白日飞升书》。如今虽然三碑俱毁,但却有两通碑文尚存于地方志中。

  从皇帝下诏到地方官撰碑,可见谢自然飞升在当时影响之大,甚至连与谢自然同时代一贯排斥神异的大文学家韩愈,也为此写下了长篇《谢自然诗》,详细叙述这件惊世之事。
  纵观史料,关于谢自然白日飞升的记载,文献资料广泛,这些文献既有官修史书,又有野史笔记;既有地方图志,又有道教典籍。
  面对这些详实的记载,小编我只能默念一句,记载如此广泛的神异,已经算是史实了,谁又能肯定说白日飞升只是道士的梦呢?
  日期:2018-04-24 20:33:04

  很早很早以前,谢氏就与神仙世界结了缘,如《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灵山十巫之一的巫谢部落;《后汉书》方术列传中的能预知生死的谢夷吾;《列仙全传》、《续文献通考》中的能刺地涌泉、以竹叶为舟的谢仲初,还有出了一位生于唐代宗永泰年间,胎里素自幼修道,于唐德宗贞元十年白日飞升的女仙谢自然。
  日期:2018-04-25 04:57:52
  白日飞升,此乃旷古奇事,震惊朝野,波及后世。与之同属于一个时代的人“施状元”——施肩吾为此特赋诗一首《谢自然升仙》:
  日期:2018-04-25 13:12:56
  盛闻此事,当时另一位好道术的进士刘商曾作诗一首《谢自然却还旧居》:
  仙侣招邀自有期,九天升降五云随。不知辞罢虚皇日,更向人间住几时。

  日期:2018-04-25 14:50:04
  历史上有一个寇谦之,事情要从张鲁时代说起,当时,天师道在汉中一带一统江湖,声威赫赫 !不少豪门大族,这时也放下身段,当起“米贼”来,其中就有一家姓寇的有钱人。不像其他大家族对汉中太守张鲁表面敷衍,寇家对天师道是真的信得心服口服。
  后来张鲁兵败,树倒猢狲散!大约有几万户人家,在曹操的“邀请”下,迁往北方,其中就有这寇氏家族。一来是自己的基因过硬,二是张天师在天之灵保佑。不到百年时间,寇氏在关中一带,不仅重振家声,而且还发扬光大。等到寇谦之出世时,寇家已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贵族世家了。
  寇家有钱!所以,当寇谦之一天到晚买丹砂炼“仙丹”,弄得院子里乌烟瘴气的时候,大家也只是笑笑了事。作为天师道世家,这种事情见多了。家里的佣人只是有点奇怪:这少主人吃了这么久的“仙丹”,怎么还没有吃死?——当然,当众说的时候,大家都不会说得这么难听。寇家的佣人,“尸解”这个术语还是会用的。
  寇谦之自己也纳闷呀!往老辈儿算,我们寇家这里“尸解”一个,那里“尸解”一个,都可以在仙宫成立一个“寇氏会馆”了。怎么轮到我,就不见动静呢?
  还好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屡败屡战!于是更加用功地吟诵道经,炼气打坐,阴阳术数,无所不学!至于各种汞化合物、硫化合物,更是像花生米似的吃个不停。可能是练气功的作用吧,现代人像他这么个吃法,没几天就“尸解”成功了!但寇谦之就是没事,这一点让他郁闷到了极点!
  日期:2018-04-25 14:53:31
  不过,他的运气就比张道陵好多了!他遇到了活神仙。
  因为心中郁闷,寇谦之偶然到姨母家去游玩解闷。“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寇家是有钱人,姨母家也不含糊!家中是仆佣如云,侍女如雨。寇谦之倒不是像贾宝玉一样,在姨母家看上了某个漂亮的丫头!他是个用功的小伙子,说是散心,其实怀里还揣着书本呢!
  这天,他坐在后花园里,翻开了一本《周髀算经》,捏着一条树枝,在地上演算数学题。

  那时候数学才是什么个水平?况又没有老师教,所以,寇谦之遇到了一道叫“七曜”的难题,任他抓耳挠腮,就是算不出来!
  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佣人一边扫地,一边走了过来。低头一看地上的算式,便轻蔑地笑了笑,小声说:“太简单了!简直是诬蔑人类的智商嘛!”
  寇谦之一时大怒,几乎老拳相向!“大胆奴才!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么?”但那佣人不慌不忙,用扫把在地上左一划,右一划。这边来条圆切线,那边加个函数值。结果,题目应声而解!
  寇谦之看得目瞪口呆!但他还是心存怀疑!索性,把平时读书遇到的难题,一股脑儿地抖了出来!那高大佣人面带微笑,一一予以破解。寇谦之这才明白,今天是遇到高人了!
  所以我们说,寇谦之是个幸运的家伙!修道之人,平生最盼望的有三件事:偶然,找到一本仙书秘籍;偶然,吃到一种仙丹神药;偶然,遇到一个世外高人。后来的武林人士全盘照搬,大家跳悬崖的时候,专找有山洞的地方跳,因为在这种地方奇遇的可能性最大。那些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山顶洞人类似,都喜欢住在山洞里。

  不过,寇谦之遇到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高人”。此人姓成,名公兴,是天上正牌的神仙!
  那么,神仙怎么会在姨母家里,以佣人的形象出现呢?难道,寇谦之的姨母,是王母娘娘或黎山老母下凡?当然不是!在寇谦之正式参拜之后,成公兴长叹一声,才痛苦地说出了事情的由来:当年成先生在仙界之时,不小心一把火,把天宫给烧了!
  寇谦之立刻对眼前这个新结交的朋友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羡慕地说:“成先生,原来您的本事这么大呀?我原先还以为,这天宫原来只有孙猴子敢烧,想不到您也烧过一回呀?看来,您在仙界的地位,一定是很高哟!能不能说给谦之听听呢?”
  成公兴是有苦说不出!——要是当初在玉皇大帝的厨房里,烧火时稍微当心一点,今天也不用下凡来受这个洋罪了!
  他正色地对寇谦之说:“仙界之事,汝等凡人休得打听!以免误泄天机,仙法不容!”
  从此寇谦之就跟着成公兴,开始正规的修炼的生涯。说也奇怪,寇谦之几次要拜成公兴为师,成公兴都坚决地予以拒绝!不仅拒绝,成公兴还提出,他可以教寇谦之道术,但有个要求,成公兴却要称寇谦之“师父”!
  日期:2018-04-25 14:54:19
  寇谦之大惊失色!这这这……这哪里可以?就我那两下子,连“七曜”都解不出来,怎么……
  不用多说!成公兴一摆手,就这么定了!——俺下凡的时候,玉皇大帝要俺在下届找一个可靠的传人。俺认为,您,寇谦之寇师父,就是这茫茫人海中的唯一!
  既然玉皇大帝都发了话,寇谦之还能说什么?只好勉强答应了下来。据后人考证,成公兴之所以要这样做,有他自己的苦衷:在仙界,神仙们都知道,这寇谦之以后是要号称“天师”的,那天师的师父,又该怎么称呼?反之,在凡间,成公兴重新飞升上天之前,这日子还是要过的。别人看见翩翩公子姨少爷,竟然你一个扫地佣人面前口称师父,鞠躬下拜,你的一条小命还要不要?
  日期:2018-04-25 15:22:10

  遇见成公兴后,寇谦之的修行便刷刷刷地连上几个台阶。但姨母家毕竟不是一个久留之地,人多喧嚣不说,对成公兴来说也是太不方便了!这边《周髀算经》还没有演算完,那边管家就在破口大骂了:别以为你有了姨少爷撑腰,就忘了自己的骨头有几两重!——未必还要我去帮你扫后花园不成?
  于是成公兴只好拎着扫把,匆匆忙忙地跑去扫地。寇谦之一肚子的怨气,几次三番,想大声吼出来:你以为成先生像你们那样浊骨凡胎啊?人家可是天上下凡的神仙!
  不过他还是知趣地忍了。一是说出来也没有人会信;二是,千百年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神仙的秘密是绝对不可以随便和外人讲的!这一点,是人都应该知道。
  一不做,二不休!寇谦之决定,带着成公兴先生,离家出走!
  斋戒三日,沐浴更衣之后。寇谦之和成公兴离开姨母家,扬长而去!至于家里有没有急得鸡犬不宁,满街贴寻人启事,我们暂且不用去管。人家寇谦之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再说了,修道之人,就应该摒弃一切人间琐事。就像灵宝派的陆修静先生,有次回到家中,正遇女儿病得危在旦夕,家人百般哀求。他还是见死不救,一翻白眼,拂衣而去!“我本委绝妻子,托身玄极。今之过家,事同逆旅,岂复有爱着之心?”

  身似槁木,心如死灰。做仙人之前,先得学会做木头人,这大概就是成仙的代价吧?

  寇谦之和成公兴的落脚点先是在华山,稍作停留,又去了嵩山。去过华山的朋友都知道,那地方山势过险,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但,嵩山不是已经有了少林寺了吗?寇谦之未必不怕达摩老祖的绝世武功?
  ——说这话的人就外行了,“中岳”嵩山,可是像茅山一样的小地方?它有72座峰峦,峰峰插云。少林寺只是占了区区一座少室山而已,在它旁边,还有更高的太室山。不要忘了,后来岳不群的对头左冷禅,大本营也是放在嵩山。
  到了嵩山后,寇谦之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疏忽:作为富家子弟,他有不少银两在身,但这个地方,连一个最简单的烧饼铺都没有。
  不要紧!成公兴是正牌的神仙,有的是办法。他走上山去,东挖一个人参,西采一颗灵芝,三下两下,合成了一些药丸。寇谦之服后,自然神清气朗,耳聪目明,不再有任何饥饿的感觉。
  再后来,成公兴嫌天天采药麻烦,索性把“辟谷术”的口诀教给了寇谦之。这个绝招,不仅使寇谦之永远地和“饥饿”这回事绝了缘,还在许多年后,还为他在北魏的朝廷中,赢来了赫赫的声名!
  这一天,成公兴有事出去。临走前,他对寇谦之说,等一会儿,有人会送仙药过来。无论他送的是什么,你千万要吃下去,成仙与否,在此一举!
  寇谦之不敢怠慢,马上沐浴更衣,静等使者的光临。他一边等一边胡思乱想:这仙药会是什么呢?王母娘娘种的玉英?东方朔偷的仙桃?安期生献的巨枣?还是,张天师炼的龙虎大丹?……
  “笃笃笃”,洞外有人敲石门,打断了寇谦之的美好向往。他开门一看,来者是一皂衣使者,满脸胡须猬集,态度十分粗鲁。也不打个问讯,“诺”地一声,把一个干荷叶包的事物塞到寇谦之的手里。
  “有人叫我把这东西叫给你。”使者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寇谦之心中不满:什么态度嘛,就这德性,还好意思做神仙的使者?
  这东西是用经霜的荷叶包裹的,看起来破败不堪。寇谦之小心地把荷叶包放在石桌子上,一颗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寇谦之轻轻地揭开荷叶,往里面一看——
  ——我的妈呀!寇谦之吓得跳了起来!
  荷叶包中,是一洼混浊不堪,腥臭袭人的污血!里面,蜈蚣、金线蛇、蝎子、苗疆四脚蛇、西双版纳毒蚂蟥、美洲火蚁、亚马逊毒蜘蛛……各种毒物,无所不包,一只只一条条,在血污中不停地蠕动!
  寇谦之看得心头发毛:这这这难道就是成先生说的仙药?怎么可能,就是称它为毒药,也是低估了它嘛!
  日期:2018-04-25 15:58:10
  他越看越恶心,差点把早餐吃的灵芝都吐了出来。赶紧胡乱地用荷叶重新包好,准备找个僻静的角落,埋了它!成公兴先生回来怎么办?没关系,我就说吃过了;问我吃的是什么?我就说没什么,不外乎是仙枣啊,仙丹之类;问我吃了怎么没有见效?我就趁机提出,这次找的仙人怕是给错了药吧?要不咱们重新再找一位更高明的?……
  正盘算间,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哎~~,看来,终究是功亏一筹啊!
  寇谦之猛一转身,原来,成公兴先生,早就静静地站在后面多时了。
  他刚要开口,成公兴就摆了摆手,说:你不用多解释,一切都是天意。你终究六根未静,七情未绝,怎可成仙?也罢,你命中注定,不能白日升上仙界,只能下山成为帝王之师了!”
  不久,成公兴便再次离去,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了。——他终于成功地重登仙界!
  寇谦之没有机会跟着一起去,心中闷闷不乐。他按照成公兴的嘱托,独自走下嵩山,走进了山下的滚滚红尘之中!
  日期:2018-04-25 16:51:54
  龙虎山第十代天师第十代天师张子祥。轮到他当天师的时候,已经是隋朝了。这位天师是个读书的料子,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尤其对儒家的书籍更是喜欢。这一点和第七代的张回天师截然不同。张回是他爸爸要他多看儒家的书(可能是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但张回小小年纪,却很是顾家,他断然拒绝:“祖书不读,读他书何为
  ”
  张子祥先生后来还当了官,而且还当得不小:洛阳尉。相当于是现在的北京市公丨安丨局局长,应该是蛮威风的。不信你哪天骑个自行车,到北京市公丨安丨局门口去看看那个排场。不过,张子祥这官没当多久。家乡来信通知他:你老爸飞升了,家里等着你回来当天师呢!
  听了这个消息,张子祥先生一点都没有犹豫,立刻辞官归故里。他这个果断的抉择,使张家自第四代张盛以来唯一的从政记录戛然而止。同时,也让张家的后裔,侥幸逃过了隋末那段血腥的乱世!
  说到张子祥,不妨提一提他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法术高明。
  自从张道陵先生飞升后,历代的张天师们,似乎都是修养有余,而法术不足。顶多,是像五代天师张昭成那样,死后坟上长满灵芝草;或者七代天师张回,辟谷加上日行百里。但到了张子祥先生,则明显有了一个法术上的突破。
  他会驻颜之术。活到120多岁,样子看起来却好像20多岁。还好张子祥先生是活在一千多年以前,要是现在呀,光是天下女同胞们的羡慕,就可以把他“羡慕死”!
  其次,他在内丹上面,炼出了惊人的成绩!后人炼内丹,要打坐了一个甲子(60年!)左右,方才觉得肚子里面有点动静。但要看到还很不容易,必须端坐云床,五心向天,屏息内视。忙了半天,才可以模糊地“看”到丹田之处,有个圆圆的,黄黄的,乒乓球大小的东西。
  张子祥先生没有这般初级!他可以把内丹吐出来,放在手心当健身球玩弄。因为内丹这宝物可以发光,所以晚上的时候,他偶尔也吐出来当作蜡烛的替代品。古书上记载,“光芒穿屋”!可见比蜡烛好用多了。幸好当时还没有发明乒乓球,否则,张子祥先生一定可以想出更新颖的玩法。
  据说张子祥先生还有另外一个奇遇。有次他到嵩山去游玩,爱其石室,晚上就住在那儿。到了半夜,突然阴风惨惨。风过之后,是一阵“兵骑之声”
  张子祥先生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不要命的邪魔外道敢来惹张天师?
  结果不是邪魔外道,而是两个丈二金甲神人。他们恭恭敬敬地对张天师参拜,说他们是东岳主者。为什么要来拜见天师呢?因为“昔会圣师于青城,今四百余载……”
  原来是张道陵在青城山时遇到的那伙人——不!那伙鬼。估计其中的两位从那时便改过自新,积德行善,最后被封了神。多亏了以前张道陵先生的教诲啊!饮水不忘挖井人,所以今天特来拜谢。

  ——你看,有个厉害的祖宗,是一件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
  日期:2018-04-26 05:49:33
  神光驻照信良法师 :北方盛产将军、南方盛产富商,武当山盛产---神仙。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陆军上将李品仙将军的自传《戎马生涯皖疆述略》中记载了这么一段神奇经历:《武当山上一异人》(李品仙 述 )  抗日战争期间陆军上将,曾任第十战区司令长官,统率大军数十万,并兼二十一集团军司令,后又任安微省主席的李品仙将军,当民国二十八年第五战区第十一集团军总部设于唐河时,经第一次随枣会战胜利后,敌军蛰伏于武汉,不敢妄动,应随员之请求,顺便至武当一游。谨将李将军当年游武当之见闻,恭录于下,以饷读者:   民国二十八年秋天,大概是重阳前后,那时前方相当平静。我率领随员数人,由樊城至石化街视察后勤设施。视察完毕,当晚住在石化街。石化街在武当山东麓,上武当山不过数十里。武当是国内名山之一,是道教圣地,在武术方面提起武当派,也是大大的有名。我随军襄樊已近一年,对近在咫尺的武当名山,早有一访雅兴,只是平时难抽出时间。当天晚上闲谈,大家认为秋高气爽,不可错过机会。向我请示,因不致妨碍公务,乃欣然应允。

  翌日,清晨出发,先赴草店,再由草店换乘山兜登山。所诈山兜,就是类似四川的滑竿。草店正在武当山下,据原为荒僻小村,后来建筑武当山因工程浩大,工人荟萃于此,日久竟成一大市镇,迄犹相当繁盛。
  武当山传说当初祖师张三丰居此虔修,后为明燕王朱棣罗致军中(按:助燕王靖难之变等,乃僧人姚广孝,而非张三丰祖师),颇著战绩。及即位,为酬庸其勋猷,乃敕建此一庞大林苑为其养真之所。一说是燕王几经寻访建文踪迹,均无结果,后闻建文也在武当入山修道,乃留张三丰于此镇守,不准再出(按:上述传闻与事实不符)。但为笼络其心,乃不惜巨资为其建此胜地。计有三十六宫、七十二寺,规模之大,其它名山罕与伦比。全部建筑系用湖北二十四县的七年粮赋建筑而成,其耗资之巨亦可想见。

  离草店后,开始登山。九秋天气,阳光和照,微风拂袖,心旷神怕。五里一亭,十里一站,或高歌舒怀,或谈笑为乐。长啸则山鸣谷应,静听则禽声婉转;尘虑顿消,浑然皆有忘机之乐。行近黄昏,偶见樵夫负薪而下,道友戴笠而归。有顷,遥见园体一处,古木搓丫,云烟半掩,近前则红墙绿瓦,楼阁犄峙,入口处有大石碑一方,上书紫霞宫三大字,算是到了武当山的大门。紫霞宫为游武当之第一站,游客多宿于此,庙内备有餐宿设备。入内后旋有十数束发道人,老少不一,趋前问讯,表示欢迎,并请留宿。因请代办经宿各事,是晚即宿于紫霞官。

  晚餐前后,庙内道长知道我是五战区的高级长官,都来谒谈,年龄都在五六十岁以上,最后一位最老的道长蹒跚扶杖而来,视之头童齿豁,面上皱纹形同网结。此老道身被单衣,腰挂布袋,脚穿芒履,神气潇洒,耳目聪明,晤对间亦彬彬有礼。与言世事尝答非所问,与谈天道则津津有昧,了无倦容。我问他:“高寿几何?”他答道:“早已忘却岁月,无法奉告”。转问旁边一位七十余岁的道长,据他说亦无法得知这位老道的确实年龄,只记得自己十岁左右到此山修道,那时此老道亦有他本人现在的年纪,据此推算,则老道当在百三十岁以上。后来我再问他是何处人,他答道,记得是山西解县人,是关公的同乡。又间他多大来此修道。他答是十几岁。我暗自盘算,他在此修道,竟已一百多年。于是我再问他,曾否看见以前的长毛贼在襄樊一带打仗。他答曾有此事。又问他见长毛贼时,多大年纪。他答大概和施主你的年龄差不多。我那时年龄四十九,距太平天国之乱为九十余年。那么此老道的年龄,确是百三四十岁了。这令我对他肃然起敬,对他的来历与修真的情形也更感兴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