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日期:2018-09-12 20:39:02
  选自《三国心术榜——揭密三国里的厚黑心术》
  上榜者:刘备
  职业:帝王
  心术榜单:钻石榜

  厚黑指数:五星
  说起三国中的心术高手,自然层出不穷,却想从隐藏最深的那个人写起。谁?刘备。
  从来没有人否认过刘备的义名。但提起刘备,就不能不提N姓家奴这段黑历史(N≥6)。如果没有十足的厚黑功力,又怎能屡屡全身而退、跻身上位并洗脱这段黑历史呢?
  刘备和曹操,看似极为不同,实则深度相似。从青年时的雄心壮志,敢与命争,到暮年时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二人有分别吗?他们都度过了金戈铁马的一生。说到驭人之术,刘备专用厚,厚中有黑,曹操专用黑,黑中有厚,他们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或者他们本是一个人?

  《刘备厚黑发家史》系列目录:
  (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二)刘氏独家得人秘术
  (三)三让徐州——中国让文化的精髓
  (四)“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的危机处理

  (五)青梅煮酒——忽悠死曹操不偿命
  日期:2018-09-12 20:51:32
  (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刘备从小是个可怜孩子。早年丧父,家里贫穷,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从小就见过世面——在大街上摆着摊,眼瞅着别人乘着有华盖的车子趾高气昂地从自己可怜巴巴的小摊子前驰过去,留下自己吃灰。回到家,和小伙伴们玩时,指着屋旁的那颗桑树说:“我长大一定要乘坐这种羽葆盖车。”
  那是一棵很好的桑树,五丈多高,远远望去枝叶重叠好似车盖,来往的人都惊异,有人说这家必出贵人。刘备幼小的心灵已经确定:我就是那个贵人!

  叔父刘子敬听到了,训斥他说:“你不要胡说,惹出灭门之祸。”
  刘家早先也阔过。有多阔呢?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先祖刘邦,普天之下,莫非刘土,率土之滨,莫非刘臣。当然现在也仍勉强阔着,刘备有一位远亲正当着这日薄西山的帝国的皇帝。但刘备这一支是早不行了。俗话说,皇帝也有三门穷亲戚。这话是不确的,在刘备的时代,皇帝的穷亲戚可不是三门,而是几十万。所以当皇帝的亲戚也没什么用。涿县的刘姓族人们,又回到了先祖刘邦起家之前的寒微状态。要知道当年刘邦喝酒都是要赊账的。舒舒服服四百年,走完一个历史的轮回,重新沦为底层。

  作为一个底层,注定要被人踩在脚下,那是一个士族占统治地位、充满等级的时代。但刘备不信这个邪,他要乘羽葆盖车,他与别的底层不一样,他拥有刘氏血统,是堂而皇之的帝国接班人身份。当然,乌泱乌泱的几十万人都拥有这个身份,人多了,也就没人把这层身份当回事了。连续四百年不断向下坠落,早已没了心气,比如刘备的叔父刘子敬,说话都不敢喘个粗气。
  你们不当一回事,并不代表这层身份没用,只是代表你们平庸,穷孩子刘备说。
  十五岁,母亲让他出外游学。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家境如此艰难,好容易熬到了儿子成了壮劳力的时候,不留下儿子干活补贴生计,却独自一人继续辛辛苦苦熬出学费,送他去读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为儿子织这件游衣,正史上没有留下这位母亲的更多记载。虽然说了刘备事母至孝,但他当安喜县尉时母亲显然已不在身边,否则鞭督邮时怎么也得为母亲考虑考虑,想来是因为过于操劳早逝了。

  刘备拜卢植为师,和公孙瓒、刘德然是同学。卢植曾任过九江太守,后来当过朝廷的尚书,是有名的经学家,这说明有个优秀的老师多么重要。公孙瓒后来是幽州诸侯,这说明一个牛逼的同窗发小也不可或缺。圈子决定成长,刘备自此开始显示出自己的不凡来。

  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就认为刘备很不一般,常常资助他。鉴于刘元起也不是大富之家,还遭到过妻子的反对,却坚定地资助刘备,说明他对刘备的判断必定有很充分的依据。
  刘备不太喜欢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不是败家子嘛?虽然他也没家可败。不,这只是世俗之见。不喜欢读书,只因他更喜欢行动。他读书时就很善于搞人际关系,和公孙瓒关系很好,既然受刘德然父资助,和刘德然关系自然也不差。年纪再大一点,成年了,这份搞关系的能力就转变为一种可怕的核心竞争力——得人心。他善于结交豪侠,年轻人争着归附他。有人说,没钱能交到的朋友才是真朋友,这倒未必,但没钱却能交到朋友一定是真的交朋友的能力。刘备显然很有能力。

  这时有两个天使投资人看中了他,中山郡的大马商张世平与苏双。大商人走南闯北,阅人无数,能看上这穷小子,投下天使轮,自然是觉得他千里挑一。刘备因此能用这笔投资来组织队伍。要知道光会交朋友是不够的,组织队伍得要武器、粮草吧?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好,我要出人头地了,拉起了队伍的刘备说。
  日期:2018-09-12 20:54:38
  公元184年,黄巾之乱。这一年刘备23岁,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加入了平定黄巾的大军。按演义的说法,出场相当拉风,桃园三结义,战张角、救董卓、伤张宝,大小三十余仗,颇有战功。按正史的说话,那就是作战有功,以武勇知名。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刘备一心一意地想靠自己闯出名堂来,乃至有一次在战场上受了伤,躺在死人堆里装死才躲过一劫。不是有句话“做人得靠自己”吗?鉴于刘备这段时期所处的位置、所接触的人和所用的方式,他走的是底层路线。
  有大志、能得人、勇敢、善战,二十三岁时刘备身上积累的标签真不少,很优秀。他是否因此成了大业了呢?没有。小业倒是成了点。
  因为讨黄巾的功劳,他被授予安喜县尉,一下子就追平了祖父刘雄(县令)的人生纪录,干上了县级职务,算是为早逝的父亲争了光。但说到为老刘家争光嘛,呵呵,只要不嫌说出来丢人,就去说好了。

  二十来岁就能突破底层的限制而当上官,也算不错的了。刘备想必颇为得意。
  直到他遇见那个督邮。
  督邮是专门来淘汰他的。刘备县尉干的好好的,勤勤恳恳,奉公职守,爱民如子,为什么就不让人家干了呢?这是来自朝廷的诏书,十常侍的主意。这批立军功的人打仗时有用,所以许下官职,现在仗打完了,自然没用了,沙汰掉也正常。很合逻辑,难以反驳。
  不沙汰掉这批没背景的人,自己哪有官卖?底层说翻身就翻身,想得太美了吧?来自上层的思路大约是这样。
  出身于底层的刘备第一次遭遇了这种阶层壁垒的险恶。没遭遇之前,人们总是单纯地以为命运的限制是不存在的,以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刘备不想被沙汰。不管他在不在乎这个职位,被炒掉总是很没面子的事。他手下还带着一帮兄弟,被人说炒就炒,让他还怎么当老大?他求见督邮,想施展自己得人心的本事,督邮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拒见。
  督邮:一个县尉算什么东西?沙汰你还要征求你的意见?
  刘备再三求见,门里只传出来一个字:滚!
  《三国演义》中为了美化刘备,把这里打人的锅送给了张飞,而说刘备受了委屈反而更加仁厚,制止张飞,大义凛然地斥责并饶恕了督邮。事实是,刘备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自己带了一批人——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张飞,破门而入,捆起了督邮,打了两百棍,然后解下官印套在对方脖子上,扬长而去。
  刘备:对呀,一个县尉算什么东西?你正好说出了我的心声,但你知道这是个什么时代吗?这是乱世,知道老子叫什么名字吗?老子叫英雄!这是老子的时代!县尉这种破官,想换就换,不过督邮又算什么东西呢?
  想打就打!
  打完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所以综合来看,也是刘备自己不想干了,索性撕破脸皮。浅水留不住真龙,鞭督邮不过是他交的辞职信。现在常常说什么史上最牛的辞职信,有胆你像刘备打上司一顿试试?
  这才是真实的刘备。英雄一怒,怒发冲冠。刘备身上有一种气,叫霸气,这是英雄都必不可少的。后来攻下庐江时,降将雷诸率领私人武装数万人给他磕头,正是刘备本色显露,大丈夫气概当如是。
  这样的英雄,督邮只看职位不看人的狗眼怎么识得?

  打人固然很爽,但也不解决问题。
  刘备离开后,碰到征兵的都尉母丘毅,又去打黄巾,依然奋勇作战有功。被任命为下密县丞。不久辞去官职,后来又到高唐去当县丞、县令。一个县级职务对他而言,确实不算什么,想当就当。但是又始终无法突破。不管他如何奋勇作战,如何努力做官,却只是崭转于县级职务之间,难以往上多走一步。原来这个县级职务不仅是这个家三代的纪录,同时也是三代的瓶颈。
  一个如刘备这么有大志的人二十来岁当县尉或可以洋洋得意,但到了三十岁还当县令就只有满面晦色了。从小就被人看好,到了青年时代又是更多人投靠、拿到过天使投资的青年才俊,都说将来会如何发达,现在混成这样就已经顶天了?
  羽葆盖车在哪里?
  刘备由人生的孜孜以求期进入了反思期。
  他想起了那个督邮,那副傲慢、轻蔑而又贪婪无耻的嘴脸。只要在督邮这种人之下,自己的努力就顶着结实的天花板。大小三十余战,仅得县尉县丞,而且说沙汰就沙汰。纵然再英勇,自己又有几条命可拼呢?拼了又有什么用呢?跨不过督邮这种人,自己永运在“狗眼看人低”的压制之下。
  不错,乱世出英雄,但英雄也得讲究路线,刘备开悟了。
  日期:2018-09-12 21:03:59
  这时,曾经的同窗公孙瓒已经崛起了,割据幽州,成为北方势力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需要刘备,而刘备也需要他。

  投奔老同学确实有点丢脸、羞愧,但以刘备的打交道能力以及厚脸皮能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解掉这尴尬,其乐融融地就好像自己本来就属于那里。刘备有一种很强的在各种位置间游走的能力,总是能摆出正确姿态来。相比于后来伺候吕布、曹操、袁绍三位难伺侯的主儿,在公孙瓒手下做事,轻松地就像在度假。
  重要的是,在那里已没了督邮这层天花板。自己可以直达上层,成为圈内人。
  跟督邮打交道,不过是匍匐在底层。跟公孙瓒打交道,才是上层路线。
  做人是得靠自己,但得把自己摆在更高的资源上靠自己。

  前面说过,刘备是行动派,有很强的路线能力。只不过一度走错了路线,只在底层奋勇作战。但有路线能力的话,所谓上层路线只是方向上的差异,随时可以转身,刘备转身了。
  依然是奋勇作战——公孙瓒也不养闲人——结果却大大不同。刘备飞速得到了提拔。先被表为别都司马,屡立战功后被试用为平原县令,后又兼任平原国相(郡级)。一下就突破了县级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当上了国相,刘备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有了招兵买马的实力。他有了自己的千余人部队,成立了特种兵——一只小小的骑兵,还抓了数千个饥民。终于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是的,同样的努力,只有在更合适的位置,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所以在正确的位置努力才叫上进,在不那么合适的位置努力,只能叫“拼尽全力才能活下去”。
  日期:2018-09-12 21:05:13
  终于有钱了,可以把自己打扮成高端人士享受挥霍了。刘备年少时不是喜欢漂亮衣服、良马之类吗?不,刘备只感到时间的紧迫,因为他的目光是天下。英雄纷起,自己岂可卧榻安眠?何况华服名马,又哪能比得上逐鹿天下的乐趣?刘备已找到喜欢的工作。
  尝到第一桶金的刘备,胃口只有更大。他又有了新的天花板,那就是公孙瓒。
  上层路线,还得走。
  可是,公孙瓒不是已经属于这个时代的顶层——诸侯了吗?还能怎么走?走皇上的路子?当皇叔那是以后的事,眼下无路可走了嘛。
  不,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由居于诸侯之下,跨跃一步与诸侯并列。

  一股小势力,有何能耐与诸侯并列?岂非痴人说梦?
  局限住一人,只是眼光和胆量,已对上层路线充满自信的刘备说。
  日期:2018-09-12 21:06:40
  机会总是会来的,只不过它打招呼的方式有点奇特。
  徐州,曹操大军压城。
  都昌县,北海太守孔融正被数万黄巾围困。
  平原国,刘备却收到了一封求救信。
  这事说来比较绕,起因是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被陶谦的部将所杀,曹操为了替父报仇,更为了鲸吞徐州,率大军攻打陶谦。陶谦抵挡不住,只好派人向孔融求救。孔融正要带兵去救,却突然被流窜来的数万黄巾围困在了城里。孔融无法,也只好向人求救。向谁呢?刘备。
  刘备面临的第一个抉择,是救不救孔融。
  照常理来说,不救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他和孔融素不相识,毫无交情,这也是孔融第一次找他。耗损兵力和粮草去救一个陌生人,结局也无非只是帮人保住城池,何必呢?
  但刘备不用思考太多的时间,就能看出事情的关键所在。其一,这个求救的陌生人并非普通的陌生人。孔融是谁?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名满天下的名士,这个时代顶级圈子的人。救了孔融,相当于结下了顶级人脉(后来刘备领徐州牧,孔融的支持很重要)。其二,这并非一次普通的求救,而是仅凭一封信就去救一个义无反顾的陌生人,这是怎样的义名啊!而救了孔融这样的名士又相当于和一线当红大明星搞了个大新闻,曝光率蹭蹭地往涨。名声,当然也是一种上层路线,总之,我要成名!

  这生意并不亏,而是大赚。救完了孔融,人生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刘备思虑已定,对孔融派来的求救者太史慈说:“孔北海也知道世上有刘备啊!”即刻出兵。

  日期:2018-09-12 21:08:23
  刘备兵力并不多,但却很精锐,加上关张之勇,几万黄巾并不放在眼里。他轻而易举就打跑黄巾,救了孔融。
  获救了的孔融万分高兴,握着刘备的手说:“既然你已经救了我了,不如再和我一起去徐州救陶谦吧?”于是向刘备引见了陶谦的使者糜竺,说了徐州之困。
  这还有完没完了?救了一个,你又要我救第二个,还赖上我了?
  救不救陶谦,是刘备面临的第二个抉择。

  这次,刘备犹豫了。这是一笔真正的大生意,大到可令自己破产,血本无归。围徐州的曹操和围都昌县的黄巾不同,曹操是什么人?是眼下战斗力最强、最炙手可热的诸侯,兵多将广、谋士众多。自己这千把人加一点骑兵就敢去救人?不,救城?《拯救大兵瑞恩》也不是这么拍的吧?
  但刘备并没有如常人般本能地拒绝,那不过是对风险的潜意识反应,而刘备本质上来说,却是个英雄,英雄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他思考着这件事深层次的意义。
  救徐州巨大的风险下,也蕴含着绝佳的机会。徐州空虚,并无强大的诸侯入主,而陶谦也年老了。假如自己救下来,就拥有了染指这块大地盘的机会。这可是一个州啊!
  发家靠的是大生意,不是小打小闹。看人曹操,救兖州一战就纳降兵三十多万,得男女百万余口。再看袁绍,图谋韩馥一下就吞并了冀州,成为了实力最强的诸侯,这才是标准化操作。小打小闹顶多赚点小利,无法壮大。
  他回顾自己前三十年的生涯,正是所谓一步迟,步步迟。
  当别人二十岁靠背景被举荐当官时,自己还是平民。
  当打黄巾的风口来时,别人占着好职位好资源刷功绩顺利升迁,自己拼死拼活才换个小官。
  当讨董的风口来时,别人拥有大笔资源创业,开始鲸吞市场,晋级诸侯成为大鳄,自己晾在一旁干羡慕,好不容易投靠人捞点小市场,只是旁边的一只小泥鳅。

  不能再迟疑了,再迟这些人中就有人化身为龙了。自己还谈什么大志?谈什么羽葆盖车?只好回家去在大树底下歇凉了。
  不敢上大项目,是因为大项目太难。但这世上真的有容易的大项目吗?容易的大项目真的有自己的份吗?即便难的大项目,碰到自己手里是容易的事吗?这可能是终生一遇。现在大生意送上门来,就看有没有魄力。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再困难的机会也是机会,而不仅仅是困难。就这么定了,去跟曹操叫板。不,跟自己的命运叫板。这是检验自己是真龙还是凡夫俗子的时刻!我不想回忆起人生来,对自己说人生唯一的机会没有抓住。
  梭哈!

  败了怎么办?还是当年那句话,既然一个县尉不算什么,那么这点家底也不算什么。以我刘备的能力,去哪里攒不来这点家底?
  攒了就是拿来用的。胜了就是诸侯!
  刘备思虑已定,对孔融和糜竺说:“义不容辞!”
  日期:2018-09-12 21:10:04

  曹操坐于徐州城外的军营中,志得意满。很快,徐州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这时传令兵来报,有几支兵马前来救援徐州,打的旗号分别是青州田楷、北海孔融以及平原刘备——这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曹操笑了,两个弱鸡,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家伙,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总的来说,对徐州的救援,刘备和孔融尽了最大的准备。找公孙瓒借了兵,拉来了田楷,刘备又借了赵云一用。但这种准备面对曹操强大的兵力,仍是显得那么不足。这是一个充满勇气的抉择。
  接下来,就进入了刘备和曹操的对视时间。有人说,敢和狮子老虎从容对视的人才是真的强者。刘备虽然兵少力微,但面对拥有数万虎狼之师的曹操,完全不落下风,不输气场。
  刘备到徐州后,第一时间秀了一把,率一千人马闯过曹军重围,突入城中。第一时间和徐州一把手陶谦握上了手。雪中送炭之举,令陶谦一下子就深深看中了刘备。
  刘备接着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劝和,让曹操先朝廷,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这封信用词倒没什么问题,但用意却胆大无比,好比拍着一只张开血盆大口正要吃人的老虎的头,说:懂事点,合上嘴,坐下!
  曹操接到信大怒:刘备什么东西?也配给我写信?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老鹰就要搏击弱鸡了,从哪儿跑出来一只丑小鸭,你以为你能干嘛?你知道跟我的利喙和利爪作对的后果吗?
  这只丑小鸭用来回答曹操的,只是自己勇敢而坚定的目光。
  虽然剑拔弩张的,但曹操和刘备的第一架却并没有打成。曹操正要攻城之际,忽流星马飞报,说后方被陈宫带着吕布偷袭了,兖州危急。这真是现实比小说还离奇。所谓风水轮流转,这正是曹操三年走背字的时候,也就是刘备的好运气来了。曹操和郭嘉商议,决定卖个人情给刘备,退兵去收复兖州。刘备就这么立下了救援徐州的大功。
  所以说运气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如果没有这份胆量,又怎能赚到这份运气呢?

  曹操离开了,杀父之仇加上到嘴的鸭子被人捡了便宜,这两种气都咽得下去,不愧为真英雄。有的人虽不得不离开,但决咽不下这口气,不会笑脸款款地讲和,两边脸都肿了啊!
  刘备目送着曹操的离开,没有追。说到底,不是没胆子,而是因为徐州还不是他的。自己这么点家底,追得起吗?虽然曹操仍是心腹之患,还会卷土重来,但眼下的收益是最佳的,让曹操和吕布厮杀去吧,两虎相争,自己还没有实力加入博弈。
  刘备望着曹操远去的背影:丑小鸭只是我的外表,我真正的名字叫天鹅。
  敢上大项目,正是又一种上层路线。这里不得不补一句:刘备自此把老同学公孙瓒一脚踢开了。
  日期:2018-09-12 21:11:00
  几个月后,在病床上弥留的陶谦焦急地问:“刘使君呢?怎么还没有来?”

  刘备匆匆赶来。
  陶谦颤微微地说:“玄德公,我已经两次让位给你,你也推辞了两次,这第三次请务必不要推辞了!”
  刘备第三次推辞,众人一起相劝。其中劝得很卖力的,有刘备救过的孔融。刘备“推辞”不过,接管徐州。
  三十而立。这一年刘备33岁,终于立了。
  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至此,刘备终于迈入诸侯序列,有了圆桌上博弈的资格。此后,自己的战功自己记,自己的升迁自己定,再也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收益都是自己的,再也不会有人说“刘备何人耶?”人人都知道那个新崛起的叫刘备的人是徐州牧。

  刘备终于以自己的上层路线,完成了逆袭。当他看透命运的桎梏,鞭督邮而出走时,他仍是那个善于交际、能得人心、敢于搏杀的刘备,只是路线发生了转变。他的交际与收揽人心是向大人物靠拢,他的搏杀是勇于挑战大项目,而正是这种转变才带来了他的转身。
  日期:2018-09-13 10:42:23
  (二)独家得人秘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