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长白秘境——西夹荒往事(东北神秘事件记录)
作者:
青斗2015
日期:2018-11-27 17:27:52
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需要我们去发现一个历史,挖掘一种文化,进而揭开那片荒芜的土地上曾经存在的真相!
一百多年前,在东北的长白山区,几乎在一夜之间,于深山密林之中出现了一座神秘的村庄——西夹荒。它的出现,接连引发了一系列的奇异事件。神秘的鹿群绕屯奔跑一日方散,子夜之后,屯中出现的神秘行者……大雪覆盖下的雪屯,所呈现出的奇风异俗。这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金脉的源头?还是千年老参?或是传说中的前清“秘贡”?进而引起了东北土皇帝张作霖的注意,以及日本间谍的窥视,前清密探的潜伏,以至于东北三大行帮及各方势力的进驻。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里成为了长白山区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本书之作,旨在拔开西夹荒百年前的历史迷雾,寻找那些曾经失落了的文明及事情的真相……
日期:2018-11-27 17:28:23
前记1
传说中的“秘贡”
神秘的长白山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然而有的时候,那些传说和神话,可能是正在发生着的真实事件。
前清政府为了保护所谓的“龙兴之地”,曾经封禁了长白山二百余年。其内务府下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东北地区打牺牲部落的行政事务,主要是搜集长白山中的山珍特产以供皇室之用。故有“南有江宁织造,北有打牲乌拉”之说。曾有传说,在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设立之初,第一任大总管迈图,就接到皇室一道密令,秘密的在长白山中寻找一样极为特殊的贡品,是为“秘贡”。至于是为何物,有何作用,则不为人所知。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历任的总管及各级官员,虽是竭尽全力的寻找那样“秘贡”,终不能得。直至寻找了260多年之后,到最后一位总管乌音保时,才接到八百里加急,从长白山里传来的一个令人震惊和意外的消息,那件神秘的“秘贡”竟然被找到了,正在紧急的被送往京城的路上。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随着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清宣统皇帝下诏退位,正式宣布和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那件神秘的“秘贡”也随后在路途上丢失,从此下落不明。
日期:2018-11-27 17:29:08
前记2
诡异的“辉发山市”
西夹荒,位于现在的吉林省辉南县境内,群山包裹,一水中流。东西两岗横卧拱卫,南侧两峰耸立,中现棒槌岭,早晚雾气迷茫。棒槌岭前因两侧的山谷在此汇合,与东西两峰所形成的山口名雪风口,正对着西夹荒那片十余万平方米的平坦地带。因山形地势所致,主要是雪风口在冬季时劲风吹带来的风雪,令西夹荒积雪甚厚,常达数米,掩盖一切,旧有“雪窝子”之称。
此地曾为前清盛京围场的辉发围,是为皇室狩猎之地。当地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地猎杀过两头巨熊。清未开禁之后,有流民在此开荒种地,两岗夹一荒,故有夹荒之称。而在此之前,真正入驻西夹荒的,则与打牲乌拉衙门的人有关。
有一个叫伦图的人,官至铺副,管理着百余名打牲丁,负责辉发围内的“贡山”四方顶子、“贡江”辉发江所出贡品的验收和运输事务。单说有这么一天,图伦登临辉发山怀古。辉发山为辉发国遗址,扈伦四部之一的辉发部落曾在此建国,后被努尔哈赤所灭。
伦图站在辉发山上,竟然被他看到了辉发江(现为辉发河)上空的一种异象,也就是尚属“海市蜃楼”的辉发山市奇景。长白山中素有“云市”“仙市”“鬼市”之说,“辉发山市”为其一,是为长白山中四大“奇幻之景”。《辉南县志》就曾有载“辉发山市”。也因为这种辉发山市出现的较为频繁,曾列为当地的“辉南旧八景”之一,当地每有人见到。六十年代末,始不见其踪。
图伦登辉发山突见“辉发山市”,惊讶万分,因为他看到是一幅真实的西夹荒的景象,他熟悉这里的一切。这也是人类至今为止,于现实中找到的唯一的一个与海市蜃楼中相对应的景观。图伦随后在那里设立了一个贡品的转运站,也是其后人所经营的山货庄的原址。图伦为何如此的重视这个地方,应该与他在“辉发山市”里看到的景象有关。
或许,他在那种海市蜃楼中看到的是西夹荒的未来。
日期:2018-11-27 17:29:23
前记3
神秘的黑龙潭丢冰事件
1912年的初春,南方已是冰融雪化,草木发芽,一派春意盎然。而在中国的东北长白山区,仍旧是一片冰天雪地。
一面山坡上,星零的座落着几间木屋,里面住着几户在此开荒种地的流民。其中有一个叫冯老三的,这些天里,不管是晚上还是白天,山岗那边的黑龙潭(现今三角龙湾)总是传来一些奇怪的动静。那边是没有人家住的,大雪封山的季节,木帮们也早就停止了伐木,会是什么动静呢?令他心中好是迷惑,也自产生了一种好奇。
这一天,冯老三实在是耐不住好奇的性子,于是趟着没腰深的大雪,翻过了山岗,去黑龙潭那边一探究竟。
待他气喘吁吁的爬上了山岗,透过稀疏的树木间隙观望黑龙潭时,不由令他万分的诧异。黑龙潭冰面上有一大块面积的冰已被采尽,四下里一片狼籍。在其他冰面及几处岸边,雪地上多是错乱的爬犁的辙痕。山外面哪里不能采冰,竟然到这深山里的黑龙潭来,大雪封山,道路不通,采下的这么多冰可是运不出去的。难道说是留在了山里什么地方?冯老三心中惊讶不已。
后来冯老三每缝人便说起黑龙潭丢冰事件,也自无人信他。虽经他多方打听,也没有人说是看到有车辆大规模的运冰块出山,此事后来便不了了之了。不过,还是有人看到有支清政府的军队在一天夜里进入山中,去向不明。
在黑龙潭的西北方向,不远处的雪风口下方,便是后来的西夹荒所在。
日期:2018-11-27 17:30:22
第一章开山斧
(1)
民国七年,秋。东北长白山区,龙岗山脉。
天蓝得象一面巨大的、一尘不染的镜子,映照着世间万物。
中秋时节,大地上已是呈现出一片萧瑟景象来。不过莽莽林海间,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天清地阔,群鸟低飞,却又是另一番景致。
树林中,正在上演着一场激烈的“龙凤斗”。
一条一米多长的,隐现黑鳞片的乌梢蛇,半截身子昂起,蛇信“哧哧”作响,在和一只色彩亮丽的,全身羽毛竖起来的野鸡对峙着。这只野鸡紫绿色头部,白眉红颊,尤其是以脖子上的那条白色环纹最为显眼,一身棕铜杂色鲜艳外衣,加上长长的紫红色凤翎,实为一只美艳的雄鸡。
此时那蛇头上,已是被野鸡啄得血迹斑斑,但是这条乌梢蛇仍旧不舍放下。显是想在东北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饱餐一顿,以维持在漫长的冬天进入冬眠时的能量。或是现在想放弃也放弃不得了,那只野鸡的凶猛攻势超出了这条蛇的想象,造成了目前的进退维谷,骑虎难下了。虽然,那只野鸡伤势更重,翅膀上的羽毛,有的部分已被渗出的血液沾粘在一起。这般野物,好象有着一定的天然的抗蛇毒的能力,为了保命,更是使出了全部力量进行抗击,既然逃脱不得,大不了同归于尽。
就在“龙凤斗”相持不下的当口,旁边的草丛中突然间蹿出一个黑色的影子,有如一道闪电瞬间疾射而至,先是击倒了那条凶狠的乌梢蛇。这是一只体格硕大的,毛色发亮,长有一双机警的红色眼睛的紫貂。紫貂准确地咬住了蛇头,而后朝旁边一甩,一条蛇身瘫软在地,已然毙命。
那只野鸡,显然被眼前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吓懵了,在它还未意识到另一种更为可怕的危险降临的时候,那只紫貂已是扑了上来,一口咬断了它的脖子。龙凤相争,不知紫貂在后。
这只紫貂一举捕获了两只猎物,兴奋地滚在地上撒了个欢。紧接着,紫貂忽然机警地站立了起来,它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与此同时,一道寒光在半空中划过,在绕过紫貂的颈部时,一道血线喷射出来,随即,这只紫貂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那道寒光在空中斜绕了大半个圈,速度开始减缓下来。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是一把精钢铸造的,斧刃呈弯月形的,闪耀着金属的光芒,正在盘旋的斧头,而后稳稳地落在了一个人的手里。那是一名肤色黧黑,浓眉大眼,身材健壮的十七八岁的少年。他竟然将这把利斧,打出了个“回旋斧”来,且能准确无误地割断了紫貂的喉咙,实在是神乎其技!正所谓:龙凤相斗,不知紫貂在后,紫貂又不知利斧相随索命。
少年将斧头别在腰间,走上前来,弯下身子拾起了那只紫貂,不禁赞叹道:“貂老毛亮,果然生得好一张皮子!”
少年名叫石英,却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现在是当地的木帮把头,杨把头的义子。石英还在七八岁上时,随父母姐弟一家六口从河北一路逃荒,闯关东来东北讨生活。那年走进了这里的金川地界,准备投奔那里的一个老乡。不曾想路上遭遇了土匪。石英父亲当时见前面突然出现了状况,预感不妙,在后面一脚将石英踢进了路边的草丛里。幼小的石英,趴在草丛中,目睹一家五口惨遭土匪杀害,他忍着悲痛,咬着牙,死死地记住了那个土匪头子滚地雷的面目。
后来杨把头和木帮的人路过,将石英救下,并将惨遭不幸的石家五口安葬了,当天也自认下了石英这个苦命的孤儿为义子。杨把头的真实姓名无人知晓,却是在木帮这个行业做了一辈子,年轻时就做到了木把头,大家一直称他为杨把头。
由于东北及长白山区有着独特和丰富的资源,当时在东北各种帮行中,有着三大行帮,那就是金帮、木帮、参帮。前清政府封山二百余年,终是禁不住流民涌入,清未只得开禁,造成了关内人民闯关东的热潮,多是入以这三种行帮为生。金帮就是淘金行,顾名思义,就是以淘金为生的行当。俗称“拿疙瘩的”,疙瘩一般指天然成金;木帮就是以采伐林木为生的行当,这些人被称为“拔大毛”的,或是“放大毛”的,“做大木头”的。“毛”即毛材,指树,一棵完整的树;参帮就是放山采挖人参的行当,一夜暴富的梦想,也多在这里了。每一行当中,每一伙人里都有自己的领头人,就是把头。金帮里称金把头,木帮里叫木把头,参帮里称参把头。其中进入金帮及参帮这两种行当,多时是要靠运气吃饭的。运气好了,淘到金子和采挖到山参,就有饭吃,有财发,否则就要受苦挨饿。进入木帮则相对稳定些,只要肯吃苦受累,就饿不倒你,还能剩些余钱养家,但是发不了大财。行有行规,帮有帮规,每一行帮里都有自己的规矩。违反了行规,轻则被驱逐出去,重则殒命。
杨把头年轻时,不仅在前清地方政府和木商组成的“木植公司”做过,还在中俄合办的“鸭绿江采木公司”,以及日清商人合办的“义盛公司”都做过木把头。前清消亡后,又做了几年,也是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才回到了老家金川。然而为了生活,仍旧组织了一伙人成立木帮,为木商采伐林木。除了冬天伐木季节,其它的时间就守在山场子里看护没有运出去的木材。或是临时改换行头,放山挖参,添补一下生活所需。
杨把头早年娶过一妻,不幸病死,后又娶一房,未过几年,又因无钱医病而亡,两房妻室并无遗下一儿半女。经此两番变故,杨把头便冷了心,从此一人过活了。自从收下石英为义子之后,又自令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自对石英疼爱有加,视为己出。知道孩子可怜,仍从其石姓,未让改了去。
每年的十月到明年的二月,树叶枯落,冷风吹干了树木的水分,是伐木的旺季。木帮的木把们便开始准备自己的家伙事了。开山斧是人手一把,还有刀锯、大掏锯、小悠、掐钩、搬钩等一系列伐木工具。
杨把头知道,小石英以后也会跟随自己吃这口木帮饭,所以特意送了他一柄小孩子家可以抡动的小斧头来,以此开始熟悉木帮的生活。因石英太小,不适合到山场子里干活,便让他和一个年纪大些的,做饭的老木把守在山场子的木屋里。也就在那年,石英第一次持了自己的小开山斧,有事没事的就跑进旁边的林子里,谁也不知道他在干吗。只有大家伙在吃饭的时候,才偶尔见到一下他的身影。
数年光景过去,石英渐渐长大,手中斧头也不知换了几把,只因身子骨还未长结实,仍旧不适合在山场子里做那些伐木的危险活,倒是能帮着那名老木把做些杂活了。就在石英十四岁的那年,发生了一件谁也意想不到的事。
在杨把头率领大家伙在山场子里热火朝天干活的时候,忽然听得一声惊叫。大家闻声望时,俱是吃了一惊。一头如人立的,两米多高的,有着庞大身躯的大马熊出现在了一名叫做李六的木把面前。长白山里,熊有多种,唯有这种体形庞大的大马熊,是最为凶猛的,连老虎见了都要避让三分。当时那个李六已是吓得瘫软在地,不知所措了。眼看着大马熊就要扑到李六的身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那头大马熊似乎顿了一下,停止了扑向李六的动作。接着如一截大树桩般轰然倒塌,侧翻在地上。大马熊的后脑门上,一把斧头,深深地嵌在里面,几没斧身。一股子血液正沿着斧侧渗淌出来。而在十几米外,正站着一脸惊愕的石英。
(2)
目睹眼前的一切,杨把头和那些木把们,开始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面面相觑,茫然不知就里。虽然他们知道,是那把斧头及时的要了大马熊的命,而救下了李六的命。但是大家伙,任谁也不相信,那把威力巨大的斧头,一斧头便令大马熊毙命的斧头,是从石英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手里甩出来的。他这般年龄,抬根木头怕都是抬不动。
待杨把头慢慢走到大马熊的尸体边上,看到没入熊脑部的那把斧头,正是自己前不久刚送给石英的一把新斧头。这才相信,不是石英又能是谁甩出的这把斧头。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六七年,每天都不见石英的身影,竟然是私下里跑到林子里练习甩斧头去了。也就从那一天开始,木帮众人,对石英敬若神明。都认为他是山神爷老把头派来的,木帮的守护神。
也就在当天,杨把头和石英避开了木帮人等,在一片树林里,杨把头这才真正见识到了石英这些年来练就的斧头绝技。一把斧头,似乎活了一般,在石英的腰腹及四肢间上下游动,他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有着指挥斧头运动的魔力。尤其令杨把头惊奇的是,石英竟然还能将数斤重的斧头甩出几十米去,空中划了个圈,旋转着还能再行飞回石英的手中。一把斧头被在石英的手中,滴溜乱转,上下翻腾,远近可击,实在是被玩得出神入化。也是这么多年,一个孩子家的心思都贯注在这把斧头上了,心无旁羁,进而神乎其技。
不过,杨把头当时也看出来了,这种普通的斧头,石英施展得还不甚应手。于是在第二年红榔头市(采山参的季节)的时候,带了石英深入老林子里,挖到了一支百年老参。尔后带了石英到了船厂(今吉林市),寻了一家有名的铁匠铺,几经商谈,终是用那支老山从赵铁匠那里换出了一块对方珍藏多年的精铁。并由赵铁匠特别开了一炉火,为石英打造了一把精铁铸就的,重达七斤六两的开山斧。斧刃如一弯明月,流光溢彩,锐利无比。石英双手捧了这把开山斧,欢喜之极。
待爷俩回到山场子,寻了上好的斧柄安上,石英却总是感觉不应手。杨把头恍悟道:“看来这把开山斧只有特殊的木柄安上才行。”
他此时还真是想起了一棵树来,一棵极为特殊的“铁树”。那是距离山场子数里外的一片老林子里,在一块巨形岩石上,透石而生的一棵手腕粗细的树木。树干黑色,树叶也呈少见的棕暗色。便是在木帮从事了一辈子伐木工作的杨把头,尽管能识得长白山里几乎所有的树种,唯这棵奇怪的树,他竟然不认得。且此树木质奇硬,便是和长白山里有名的硬木岳桦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杨把头于是私下定名为“铁树”。更为奇特的是,杨把头三十年前便发现了这棵“铁树”,三十年来,几乎不见其长粗多少,和三十年前差不多一般粗细。只有在春夏之季,“铁树”发芽吐叶之时,才感觉它一直在生长。所以杨把头认为这棵树有些邪性,故一直避而远之。此时见无其它斧柄可用,于是想到了那棵“铁树”。
俗话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而这把开山斧的把,却是它自己削成的。因为那棵“铁树”实在太硬了,废去几把刀锯,也未能将其锯断。后来石英挥以开山斧,才将这棵“铁树”砍断,也自削成了一把斧柄。安装上后,石英再持了这把开山斧时,不仅十分的得心应手,而且感觉非常。一斧在手,端得有击万物之能。当时甩斧出手,断树裂石,威力巨大。
杨把头见了,惊讶之余,点头道:“行了,有了这把开山斧,从此之后,林子里再凶猛的山牲口(野兽),也伤不到你了。”
这把开山斧,也从此成为了杨把头所率木帮的吉祥物和保护神器。每次开山伐木之前,除了供奉山神爷老把头,还要将石英的这把开山斧放在供桌上,令木帮一众人等敬拜。便是石英平日里腰间别了这把开山斧,行走在林子里,也自有一种代山神巡山的感觉呢。
也就在这一年,当地有名的土匪滚地雷,在一次骑着马回山寨的路上,被一道莫名其妙的,从旁边树林里飞射出的白光斩断了脖子,尸首分家,无了头的尸体,仍旧骑在马背上继续朝前走着。后面跟着的一众土匪见状,立时被惊吓得作鸟兽散,当地匪患暂绝。后有人传闻,是滚地雷作恶多端,山神爷看不下去了,这才惩罚了他。只有杨把头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
再说石英拎了那只紫貂刚转出树林,迎面遇上了杨把头。
“干爹!今天我捕杀了一只上等的紫貂来。”石英高兴地将手中的紫貂扬了扬。
杨把头见了,上前抚摸着貂的毛皮,点头笑道:“好啊!这张大叶子(皮)可以卖上个大价钱的,存着钱日后给你娶媳妇吧。”
石英挠了下头应道:“我只和干爹过活,还要给您老人家养老呢。”
杨把头听了,欣慰之余,说道:“孩大不由娘,到时候也由不得你我呢。好了,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山场子吧。你明天还要起个大早,套上马车去县城谢家大车店接一个人。然后护送他到西夹荒。”
“西夹荒!”石英眼中一亮。
日期:2018-11-27 17:30:47
第二章 太乙寒冰
(1)
朱锐坐在一堆行李箱上,疲倦而又有些茫然的望着街上的行人。那辆捎脚的马车颠簸了近一天,才将他主仆二人扔到了这座据说是辉南县城(今辉南镇)的镇子上。低矮的房屋,破旧的街道,哪里有一个县城的气象。街对面那几间房子的门上,倒是竖着邮电局的牌子,应该是能发电报的,多少显示出一点现代进步的气息来。
身后是一大排木头房子,门梁上横着一块写有“谢家大车店”的缺了角的桦木板。一个年轻人此时从里面跑出来,走到朱锐身边说道:“少爷,我订好房间了,里面歇着吧。接我们的人明后天才能到呢,我们早到了一天。”
“对了少爷,你眼睛尖,碰着不该管的事,可不要乱说话。这山里人野性,免得惹麻烦。”年轻人又叮嘱道。
朱锐笑了下,站起身来说道:“我看倒是民风纯朴。对了刘来,这里竟然还有家邮电局呢,以后和家里联系能方便些了。”
刘来摇了摇头,说道:“也不知我那个二叔怎么想的,他回山东老家探亲去了,却要鼓动少爷来这山沟代他管理桓德源。”
朱锐苦笑道:“刘掌柜和我说过几回了,不来西夹荒看看,就不知道长白山里会有多么的神奇。谁知道路这么远,又那么的难走。不过即来之,则安之。”
“唉!看来要有个小半年的下不了奉天城内的馆子了。”刘来叹气道。
“用不了那么久,我们顶多住上一个月就回奉天。到时候大哥从南京回来,父亲会让他来代替我的。”朱锐说道。
刘来说道:“可是我二叔临走的时候和我说,少爷只要到了西夹荒,至少会住上小半年的。应该会过了年才能回奉天呢。”
“我又不是什么隐士,哪里会在山里住上那么久,最多呆上一个月。青岛的同学赵洪喜还约了我们一帮子人去他那玩呢。”朱锐说道。
这时,街道上的一些行人不知何故停了下来,仰头望着天,指指划划的,在惊奇地议论着什么。
“少爷你看,天上的那团云好怪?”刘来偶然抬头望天,立时惊讶地喊道。
朱锐抬头看时,不由一怔。天空东南方向处,一大团黑色的乌云似乎在滚动,与周围略显阴暗且在浮游的云层,形成了明显区别。这时的季节,风云多变,秋雨时来,也是正常的事。然而这团黑云颇怪,突如其来,滚动而去,很快的没于那边的山后不见了踪影。
朱锐凝目遥望,面色愈显惊异。待黑云隐没,街道上行人又各自走去。旁边的刘来问道:“少爷,你好象又看到了什么吧?”
朱锐见左右无人,轻声道:“这长白山区果然奇怪事多。那黑云团里有东西在动,并且不止一个。只是那云团黑暗,又走得快,还辨别不出具体是什么。”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