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恩怨两千年

作者: 春晓夏雨

  日期:2018-11-03 18:23:22
  前言
  东亚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中心。朝鲜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其文明的发展之初就与古代中国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相比之下,日本则在远东的终极,海洋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将阻挡住了大陆游牧民族的入侵,但也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文化的交流。于是朝鲜半岛就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桥梁,将东亚大陆的文明与人口源源不断的输入到日本。

  不过随着日本羽翼日渐丰满,日本先民就已经开始对外扩张,朝鲜半岛便首当其冲,日本在半岛南端建立起自己的殖民据点。公元7世纪,日本的岛国意识开始萌芽,已经不再甘心做中国一个名义上的藩属国,而是希望与中华帝国平起平坐,并且模仿中国,企图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华夷新秩序,这是历史上,日本对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封贡体系的首次挑战。但这次挑战最终被强大的唐帝国所挫败。7世纪后半叶的白村江之战,唐朝水军一举击败日本。这一仗,不仅挫伤了日本向朝鲜半岛扩张的野心,而且让日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于是,日本国内掀起了一股中国化的浪潮。此后的几个世纪里,日本的势力未再染指大陆。相比之下,此后的7个世纪里,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宋、辽、金、蒙古纠葛不断,而日本在唐朝以后的几百年里,就一直游离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封贡体系之外,独立发展。直到元朝可汗忽必烈的出现,才把中国、朝鲜、日本这三个东亚国家以战争的方式再次联系到了一起。

  不过忽必烈的征日的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日本的胜利使得日本人由自卑转向自负,忽必烈征日不仅没有让日本人屈服,反而激发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欲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元朝后期,日本沿海的倭寇势力不仅朝鲜半岛周边,而且扩展到了中国沿海。到了明朝中期,倭寇已经在中国肆虐横行。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叫丰臣秀吉的日本人,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侵朝战争,这次丰臣秀吉的目标已经不只是夺取朝鲜,而且要吞并整个中国。尽管明朝的援朝军队打败了日本侵略势力,但丰臣秀吉却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始作俑者。这场大规模侵朝战争可以说是对以中国为中心东亚朝贡体系的第二次挑战,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日本经过几个世纪的蛰伏之后,再次挑起战事,19世纪中叶,日本自上而下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明治维新,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开始新一轮的扩张,先是吞并了琉球王国,然后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与中国在19世纪末展开了一场世纪大战——甲午战争,这是日本对东亚传统格局的第三次挑战,这一次,日本如愿以偿得逞了,清朝的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持续了30多年洋务运动就此以失败而告终,而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历程就这样被日本打断。甲午战争后,日本胜利不仅将朝鲜收入囊中,还割占了中国的台湾,改变以往“中主日从”的东亚国际格局,此后的东亚世界变成了“日主中从”的局面。

  笔者所要讲述的既不是中国史、也不是单纯的朝鲜史和日本史,而是将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之间古代战争与交往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看待,从整个东亚的宏观角度来分析中日朝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有必要地,也是必须的。
  日期:2018-11-03 18:31:42
  朝鲜的由来
  说起朝鲜,中国人是不陌生的,先说说国名是怎么来的吧,史载当年高丽为了夺取朝鲜北部的中国领土,竟然发兵讨伐大明朝,谁知大将李成桂中途倒戈,发动叛变,上演了一幕高丽版的“陈桥兵变”推翻了高丽小朝廷,建立了李朝,后来向明朝请求册封,李成桂以新拟的两个国号:“朝鲜”与“和宁”上报给了明朝,请明太祖朱元璋选定一个。朱元璋看了看,便说“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其本名而祖之。”于是李氏王朝就将朝鲜定为新的国号。但是从朱元璋的话中可以看出,朝鲜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在《史记》中就有《朝鲜列传》,也就是说至少在司马迁生活的西汉之前就有朝鲜的称呼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在商朝末年,商贵族箕子为逃避暴君纣王杀戮逃到辽东地区。由于中原文明的先进和强大,箕子迅速控制了这一地区。这个地区的古老民族就是“韩”族。当时分为五大部落。此时,中原王朝发生了朝代更迭,西周取代了商成为中原王朝的中央政府。箕子深知中原王朝的强大,便派遣使者向西周纳贡称臣。所以,当时的中原王朝称其为“东来朝贡之韩”。这个“韩”字在古汉语中也被通假,写作“鲜”,所以也被写作“东来朝贡之鲜”,简称就是“朝鲜”。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朝便出现了朝鲜。

  再说说朝鲜早期文明的起源,要知道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许多民族喜欢用神话的方式来述说自身的起源。据朝鲜人写的《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2333年,正好是中国的唐尧时代,天神檀雄与一个由熊变成的女子发生了关系,很快熊女便怀孕了,生下了一个儿子,并取名为王俭,因为他是在一棵檀香树下出生的,所以后世又称他为檀君。接着檀君就在今天的平壤一带建立都城,朝鲜最早的王国诞生了,历史上称之为檀君朝鲜,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王俭由于是天神的后代,所以拥有不死之身,他统治朝鲜长达1500年之久,在这段漫长的时期,古代中国已经经历了尧舜禹,夏商周的朝代更迭,商朝灭亡后,纣王的叔父箕子来到朝鲜,王俭看他是个贤人,就主动让位,由箕子继续统治朝鲜自己则退位成为山神。当然神话就是神话,很多内容经不住推敲,《三国遗事》属私人著述,记载大量传闻稗说,无史料依据。比它早成书150年的官修正史《三国史记》从未提到过檀君,宋朝人徐竞出使高丽后于1224年著《高丽图经》,其中就谈到“虽设‘建国’专条但不记檀君。查一然所称《魏书》,无檀君记载。 就连后来的朝鲜人自己都否认檀君的真实性,李朝安鼎福之《东史纲目》,认为檀君之说是“诞妄不足辩”。可见所谓“檀君朝鲜”这一历史阶段,多半是后人杜撰的,乃是妄谈,不足为信。现代的韩国历史学者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所谓的檀君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早期王朝从第一位君主王俭后,先后共有50位统治者。实际上有些学者从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得出,朝鲜人最早祖先是生活在亚洲北部和中亚一带的阿尔泰语系各游牧部族,经过长期迁徙,逐步进入到朝鲜半岛的。

  日期:2018-11-03 18:37:49

  原来朝鲜国王是个商朝人
  檀君建立古朝鲜国的传说无论如何荒诞,但哪一个民族的早期历史不是以神话作为开篇呢。然而后面的历史发展似乎更有意思,因为朝鲜半岛文明发展之路始终与中国古代历史紧紧联系起来。中国与朝鲜就像母与子的关系,在种族,语言,文化和血缘上,朝鲜的发展与古代中国各族总是血脉相连,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身是无法割裂的,可以说朝鲜是中国古代文明这个母体中延伸出来的一部分。神秘的古朝鲜国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早已语焉不详了,但司马迁的《史记》却将半岛国家的建立与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联系在了一起,就是武王伐纣,周取代商朝。殷商末年,纣王无道,骄奢淫逸而且滥施刑法,弄得是民不聊生。当时商纣王的宗室亲戚中一个叫箕子,作为纣王的叔叔,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进行了劝谏,这一下子就得罪了纣王。纣王将箕子囚禁,贬为奴隶,为求自保箕子就整天披头散发,佯狂装疯,隐而鼓琴以自悲,这才躲过了一劫,并作《箕子操》为世人传唱。

  周武王灭商后,终于释放了箕子,并将其封到了朝鲜。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道:“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大概是朝鲜距离中原路途遥远,箕子也就不像其他诸侯一样定期向周朝进贡,周王室对此予以了默认,所以双方的关系也就日渐疏远。当然箕子也回过中原故地,司马迁是这样记述箕子朝贡周朝时的所见所感的“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这里的狡僮就是指商纣王,整个的意思就是箕子责备他这个不争气的侄子把大好的河山都给葬送了,商朝的遗民听到此歌无不泪流满面。箕子经过殷商故地,看到昔日之繁华景象,如今已剩残片段瓦,遍地杂草,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真是故国不堪回首。在此之后,便再也没有箕子朝周的文字记载了,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在西周分封体制之下,箕氏侯国是比较独立的。箕子带领着来自商朝的移民在当地扎下根来,将商朝的礼仪制度和文化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被当地人民推选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认可,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箕子朝鲜”。箕子是商周时期有名的贤人,他作出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制定了朝鲜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

  一、相杀,以当时尝杀
  二、相伤,以谷尝
  三、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
  四、妇人贞信
  五、重山川,山川各有部界,不得妄相干涉
  六、邑落有相侵犯者,辄相罚,责生口、牛、马,名之为“责祸”
  七、同姓不婚

  八、多所忌讳,疾病死亡,辄捐其旧宅,更造新居。大致的意思呢,就是杀人者偿命;弄伤别人,要赔偿粮食;盗窃别人东西,男人罚做奴隶,女人也要做女奴;要赎身,拿出五十万钱;妇女要守贞洁,山川河流都有边界,各部落不得随便跑到其他人的领地;部落之间要是相互侵犯,就得赔偿别人的奴隶和牲口;同一姓氏的不得通婚;生活要有禁忌,家里有死人的,就要丢掉老屋子,另外造新屋子。

  箕子朝鲜统治了半岛北部近一千年,历经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灭亡。然而现代的许多韩国的学者对此段历史存有很大的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他们对司马迁的记载提出了颇多质疑。但承认也好,存疑也罢,这恰恰说明了朝鲜与中国不可割裂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
  日期:2018-11-03 18:39:52
  卫氏朝鲜

  战国时代,朝鲜与中原汉地的联系加强,燕国在全盛时期,疆域一度延伸到朝鲜半岛,秦统一六国后,相关地区一度并入秦朝版图。司马迁在《史记•朝鲜传》中是这样记述的:“满亡命,聚党千余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在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叛汉,逃亡匈奴,燕人卫满也追随卢绾,并带了千余名党徒进入到了朝鲜半岛。卫满得到了当时朝鲜王箕准的款待,箕准让他做博士,还将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封给了卫满。其实箕准的就是想通过卫满来守护王国的西部边境。不过卫满可不是简单的人,他野心勃勃,利用自己的封地,不断招引边境的汉人流民,积蓄力量,所以这一时期大量燕代旧地的汉人迁入朝鲜,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居相处,形成融合的趋势,半岛与中原的联系交往越来越密切。公元前194年,卫满看时机成熟,率军攻占都城平壤,自立为王,建立卫氏朝鲜,定都王俭城(平壤),开始了卫氏朝鲜的统治时代。而箕子朝鲜灭亡后,箕准则被赶到了半岛南端的马韩地区。卫氏朝鲜延续了将近九十年,卫满之后,又经历了卫蒙,卫右渠两代君主统治。

  虽说卫满来自中原燕代之地,但由于卫氏朝鲜位于偏远的东北地区,中原王朝的统治还一时难以触及到,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朝鲜的发展一直是相对独立的。汉惠帝和吕后当政的时期,需要休养生息,辽东太守即将卫满视为外臣,防止塞外蛮夷入侵汉朝边境,以集中精力应对北方强大的匈奴,所以汉政府对朝鲜的事务极少干涉,这一时期双方的关系还算平稳。
  不过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情况则大为不同了。
  日期:2018-11-04 10:07:00
  卫氏朝鲜的灭亡和汉四郡的设立
  经过汉初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不断强大,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开始主动出击匈奴,西面逐渐控制了西域诸国,将势力扩展到中亚,而东面,逐渐向辽东以东的朝鲜半岛扩张。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帝王,他统治期间汉朝的版图不断向外延伸,成为真正的大帝国,它的疆域面积超过了同时代西方世界的罗马帝国。
  此时卫氏朝鲜的统治者换成了卫右渠。不过卫右渠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不向汉朝进贡,而且还不允许周边的真番等国进贡,卫右渠还不停地招募越来越多的汉人流民进入朝鲜,充实自己的势力。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半岛地区的濊君南闾等人因不满卫右渠的控制,自愿率领28万人归附汉朝。汉武帝特意在辽东塞外设置苍海郡,可由于无法进行有效统治,三年后,苍海郡就被废止了。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因为卫右渠堵塞了真番等国入汉进贡的道路,汉武帝派遣涉何出使,诏谕右渠能归属汉廷。
  当然右渠自然不会答应,涉何只得空手而归,不过右渠对这位汉使还是比较客气的,特意派了朝鲜裨王长来护送涉何回国。可是涉何为了邀功,在临近清川江的时候,杀死了裨王长,回到长安后,就谎称“杀朝鲜将”,不知原委的汉武帝为此还特意嘉奖了涉何,并让他担任辽东东部都尉。
  日期:2018-11-04 10:07:42

  卫右渠得知后,异常气愤,好啊,既然你不仁我就不义,立即发兵攻袭辽东,杀了涉何。然而右渠的复仇却成为汉武帝出征朝鲜的导火索。元封二年秋,汉武帝以杨仆为楼船将军,从齐地(今山东沿海)渡渤海,左将军荀彘则从辽东出发,由陆路攻打朝鲜。
  杨仆率领齐兵7000人水军先抵达大同江入海口,直逼王俭。但是王俭的城守很快就发现汉朝水军的人数不多,便立即出兵攻打楼船,汉军立刻溃败,士兵四散逃窜,杨仆丢失了部众,自己成了个光杆司令,为了保命,跑到山上躲了十余日,直到没有朝鲜军队的追击,才慢慢将逃散的士卒聚集起来。陆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在清川江遭到了朝鲜西路守军的有力阻击。
  汉武帝看两路大军第一次出师朝鲜就形势不利,便再派使节诏谕右渠。右渠摄于大汉的军威,表示愿意降服。于是他派遣王太子前往汉朝谢恩,并献上马匹5000和大量军粮。朝鲜王太子带领着1万余名士兵前往汉朝边境,然而到了清川江边上,卫山和左将军荀彘就开始担心了,这么多士兵,万一途中出什么变故怎么办。于是要求王太子解除武装,两人对朝鲜王太子说:“既然已经向大汉归降了,就命你手下的士兵放下武器。”此话一出,立刻就引起了王太子的警觉,莫非他们又要使诈,先前涉何就在过河之时杀了裨王长的,难道这两人也要杀了我不成。于是王太子坚决不渡河,引兵就逃回了都城王俭。由于双方的互相猜疑,卫山没有完成出使任务,刘彻非常恼怒,诛杀了卫山,第二次兴兵讨伐卫右渠。

  汉军水陆二军很快就逼近王俭城,荀彘率陆军击破了清川江上的朝鲜守军,将王俭西、北面包围,楼船将军杨仆率水军则从城南包抄,右渠就躲在王俭城内坚守不出,几个月下来了,汉军一直就没能拿下王俭。此时水陆两军的将领也潜藏着不和,左将军荀彘是武帝的幸臣,所率的兵卒皆为燕、代之地的悍勇猛士;而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的水军来自齐地,在海路中多有伤亡,加上首战失利,多数士兵已无斗志,希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朝鲜的大臣们在左将军荀彘的凌厉攻势下,便私下里派人到杨仆处商议投降之事。由于双方往来谈判的结果未定,所以荀彘几次与杨仆约定攻城的日期也没有得到杨仆明确的答案。与此同时,荀彘也派人私下与朝鲜接洽,结果朝鲜大臣只愿意与杨仆谈判,而拒绝与左将军交涉。
  日期:2018-11-04 10:08:37
  汉武帝见两将围城数月都没有进展,意识到了原因是将帅的无所作为,于是又增派了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处理。不过公孙遂抵达朝鲜后,听信了荀彘的一面之词,竟然将杨仆逮捕,将水陆两军全都交由荀彘一人指挥。公孙遂的误判使得和平解决战事的可能华为泡影,汉武帝听到上报后,龙颜大怒,下令处死了公孙遂。实际上此时朝鲜统治者内部已开始发生分裂,一些人不满卫右渠的抵抗政策。

  于是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将军王唊纷纷逃离,归降汉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夏,部下尼溪相当杀了卫右渠,投靠汉朝,大臣成巳又起兵反汉,左将军荀彘就乘机出兵平叛,攻占了都城王俭,卫氏朝鲜就此灭亡。司马迁有关卫氏朝鲜时期的历史记载已经脱离了神化和传说的影响,是真正有文字记录的信史。成为研究朝鲜半岛早期发展史重要资料。
  汉武帝发兵吞并了卫氏朝鲜后,在半岛中北部设立了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由此朝鲜正式纳入到汉帝国的版图之中,接受中央政府的直接统辖。下面笔者大致勾勒一下汉四郡的分布的地理位置:
  玄菟郡——东临日本海,东北至图们江流域,西北包含今天辽宁省新宾、清原二县,东南与临屯郡接壤。
  乐浪郡——包括汉城(韩国首尔)在内的汉江流域,忠清北道的部分,西北以清川江和辽东郡为界,东北以朝鲜的熙川、宁远之线,东以今北大峰山脉等与玄菟郡为界,西临黄海,南与真番郡相接。

  临屯郡——大致为今天的江原道一带。
  真番郡——今天的慈悲岭以南黄海道的大部分以及南汉江以北京畿道的一部分。西临黄海,东与临屯郡相邻。汉四郡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特别是乐浪、临屯一带,除了大量的中原移民外,还有卫士朝鲜的原住民,上古时期由东北境内东迁的濊、貊、东夷各部族以及古朝鲜居民,在上百年的时间里,各个族群共同生活在朝鲜半岛的东部与北部。
  日期:2018-11-04 10:09:58
  与此同时,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中的少数人与朝鲜半岛南部土著辰韩、马韩和弁韩部落居民融合,建立起部落国家,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这一时期的半岛成为汉四郡和三韩并立的时代。汉四郡的设立进一步打通了中原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商路,辰韩等南部国家的物产开始进入中国,中国的丝绸、铁制农具、漆器、铜器等也输入半岛,更多的中原汉人移民进入半岛,汉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加速了半岛文明的进步。中原的农耕文明包括汉字、儒家思想,中原王朝的管理方式、官职律令、金属货币传入半岛,为当地居民接受并实现了本地化,成为此后半岛政治的基础。由于大量中原居民的迁入并与当地民众通婚使得半岛居民的民族成分趋于拥有更多的相同性,汉朝初年中原人士尚把乐浪真番、朝鲜之地的居民视作蛮夷,而经过五六十年后,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汉末年杨雄作《方言》时,提到朝鲜半岛北部的居民已经与燕代,辽东地区的居民使用同一种语言,即被划归为当时汉语的一种方言了。可以说汉四郡的建立扩大了中原汉文化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客观上成为半岛文明发展的催化剂。

  日期:2018-11-04 10:10:24
  当然交流多是双向的,汉四郡设置之后,内地的官吏、商人往来于内地、朝鲜半岛之间,不仅使中原的风俗习惯传入半岛,朝鲜半岛的三韩族的一些文化、饮食习惯也传入了中原内地郡县。东汉刘熙所著《释名》中介绍了传入中原的三韩、貊族制作的食品,比如“韩羊”、“韩鸡”、“韩兔”,“貊炙”,作法就是“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
  三韩部族的情况经由汉四郡传入内地,人们对该地和日本列岛有了初步了解,对遥远的倭国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日期:2018-11-04 13:25:03
  (五)日本人来自于何方?
  日本一直标榜自己为血统纯正的单一民族国家,并以此为骄傲,但事实果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任何民族的形成都是经过历史上无记载的长期的各种血统混合的过程,大量考古和历史资料和民族学,语言学和人类体质学已经充分佐证日本人的祖先是或早或晚从东亚大陆分批迁入日本岛,这一点就连日本人自己也是无法否认的。日本第80任首相羽田孜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年轻的时候,通过老辈介绍,知道信州羽田家族之根来自中国。我曾经在日本各地讲演,那时有人为我准备了车子,去追踪有关徐福历史故事的遗迹。听说祖先是从京都迁居长野,以前姓秦而不姓羽田,后来由于一些历史上的原因,改为和‘秦(hada)’姓读音相同的‘羽田(hada)’,所以我们可以说是秦始皇的后代。”

  在2001年年底,平成天皇也发表了类似的谈话:“对《续日本纪》桓武天皇的生母是百济武宁王的子孙这一记载,我身感与韩国的由缘。”“由缘”一词和中文“血亲”比较接近,英语可以译成“kinship”,天皇此话一出,《朝日新闻》和韩国的媒体反应积极热烈,而日本国内主流媒体如《读卖新闻》、《产经新闻》和《每日新闻》等,似乎协调过一般,对天皇“由缘”的说法反应却相当冷淡,呈现出一派诡谲氛围。长期以来日本人将自己视为世界上最优等的民族,即便在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这种民族优越感仍旧普遍植根在日本国民的心中。所以当平城天皇说出这番话时,多数日本人却并不买账。然而不管日本国民是否愿意直面这样的问题,日本民族起源的复杂性是毋庸置疑的。日本在朝鲜半岛之东,已是远东的终极,主要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这四大岛屿组成,日本列岛四面环海,远古交通极不发达,地理上处于孤立的位置,外面的人一旦进入就很少向外回流了。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远古的日本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坩埚,融会着八方来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