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作者:
格林强夫
日期:2019-02-28 21:32:03
各位看官——山海经已经被各路大神研究的非常透彻,什么神兽与真实动物的对比啦,什么苏美尔文化啦,什么世界地理书啦,什么大禹伯益的著作啦,什么外星人创作啦......总之都是言之凿凿,解释的头头是道。
老老实实的交代比吹牛被人扒光要诚恳的多,我对山海经也是充满了好奇,只是对别人的论述有很多疑惑,好在当代网络社会,信息传播发达,很多以前放在图书馆束之高阁的文献资料也唾手可得。因此我也来研究山海经,也欢迎各位朋友和我一起研究探讨山海经。
当然,研究需要证据,也可以假说,证据要充分,假说要合理。外星人一类的天外飞仙,世界地理美洲、非洲地理一类的哗众取宠,史前时代遗存一类臆测就不要赖掺和了,你们可以去莲蓬鬼话里发表演说了。我是想和理性的朋友一起研究山海经。
一起研究山海经?
想象成咱们一起坐在时光地理穿梭机里,去山海经的时空寻觅古人足迹!当然要有个导游,我就算导游吧,大家各位坐在独立包厢里,沏好茶,泡好咖啡,把作业扔到一边,拉开窗帘(显示器)拿起鼠标,打开谷某地图,和百某搜索,(一旦我这文章火了,不能便宜了这些大佬们,得收广告费,嘎嘎)各位大哥大姐照顾好孩子,老弟老妹排排做好,咱们走起..........
西山首经
***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被驯化的绵羊和山羊在伊朗,时间为10000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说,距今约5600至5000年前,中国最早的家养绵羊出现在甘肃和青海一带,然后逐步由黄河上游地区向东传播。而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山羊发现于距今约3700年前的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至少4000年前,陶寺遗址的先民就掌握了剪羊毛的技术。
中国的家养动物分为土生土长的和通过文化交流引进的。根据现有的认识,中国最早的家养动物是狗,由狼驯化而来,距今10000年;其后是猪,从野猪驯化而成,距今约9000年。而中国的家羊的出现晚于猪3000多年,考古学家对山西、河南、山东多处4000多年前的遗址中发现的羊骨鉴定均为绵羊,对这些遗址出土的绵羊骨做DNA分析显示,它们与最早出现于西亚地区的绵羊的基因有密切关系。
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个羬(qián)羊,其脂可以已腊-是说它的羊脂可以滋润干燥的皮肤的,我们的中药里就有羊脂这味药材——
羊脂,中药名。为牛科山羊属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innaeus或绵羊属动物绵羊Ovis aries Linnaeus的脂肪油。具有补虚,润燥,祛风,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虚劳羸瘦,久痢,口干便秘,肌肤皲裂,痿痹,赤丹肿毒,疥廯疮疡,烧烫伤,冻伤。
还有一道菜叫羊油烧茄子........
好了我们看看 这只 “如羊而马尾”的动物——羬羊
请捂上眼!抱歉!抱歉!请睁开眼
——对!您看到的是现在叫做中华斑羚的动物
《尔雅·释畜》羊六尺为羬。那么这就是一只六尺长的大斑公羚。仔细看它的尾巴 是不是象马尾?
当然也有导游拉过来一头南非剑羚——
确实是马尾啊~~~~~~
羊和羚都属于牛科动物哦!
***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有鸟焉,其名曰
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
松果山在渭水南岸,华山西侧,源出此山的濩水北流注入渭水。濩水是哪条河?我在两条河之间犹豫,一条是发源于潼关县潼峪的潼关河,一条是发源于华阴市浦峪的白龙涧河。
潼关河是黄河纳入渭水后第一条由北向南注入的支流;而白龙涧河是渭水注入黄河前最后一条由南注入的支流。
上一张潼关县政区地图
潼关始建于东汉,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
当然汉代以前是没有潼关的。
看看清代乾隆五十六年潼关的地图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潼关风陵渡隔黄河与日本侵略军相峙八年,日本前后投入4-5个师团达五万余兵力,以空军炮兵为前锋,前后发动20多次抢渡黄河战役,企图由潼关占领关中,进而入川攻击重庆和灭亡中国。但日本在所有攻击战中均告失败,他们未踏进潼关一步,未占领陕西一寸土地。抗战胜利后,潼关城人民由2.6万余人降至6000余人。真是“危墙耸青山,塞垣限大河,菰蒲零乱秋声咽,人间兴亡有几度。”
1941年潼关城墙
凄美潼关老照片
潼关近照
潼关南水门——
南水关(由关内南望)和潼河。可见依山势而上的潼关西部南城墙。此段城墙残迹如今尚在。潼河由此进入,穿过潼关城,向北出北水关进入黄河。
出潼关往南行3公里有禁沟和十二连城,禁沟是潼关南面一条南北走向的天险深谷。它南起秦岭蒿岔峪口,北至明清潼关城南约二公里处之石门关(即今王家园附近),长达15公里。禁沟西岸原有的十二座连城,据最新考证有汉代建设遗迹。禁沟与十二连城谷势壁立,沟下建有关卡数处,是潼关军事上的重要防线。黄巢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西攻潼关,都是先夺取禁沟,然后才攻克潼关的。他们都认识到了禁沟对潼关的重要作用。这个禁沟我就定义为钱来之山了,没有比收税更好让钱来的方法了。
西山经之首的钱来之山应该是潼关、禁沟十二连城一线的山脉,当然山海经时期没有潼关和连城,只有桃林塞!这是交通要冲。
禁沟-
禁沟-
十二连城烽燧
从历史上看,潼关在汉代才变得重要,大家再看一张战国时期魏国早期西部长城示意图
魏国的西线是郑国和秦国,关口在华山正北长涧河一线,潼关处并未有严密设防。
穿过潼关的潼关河只能注入黄河,而华阴县的白龙涧河是濩水的可能性最大,至今白龙涧河流域仍有浦峪水库。
综上所述,各位看官,我将钱来之山定为禁沟和十二连城的北起点定为钱来之山,当我纠结是否将白龙涧河的源头浦峪作为松果之山时,发现潼关当地潼峪就有松果山一说——佛头崖,在安乐乡的松果山上,因其形似佛头而得名。它是秦岭在潼关境内最高的山峰。《潼关县新志》称“关南名胜,无逾此者。”
佛头崖
那么咱就不争了,松果山在潼峪了!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
,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华山不多说了,拉开窗帘看吧!
至于名字叫名曰肥
的动物
我先给大家看个动物
猜猜看这是什么?
猜到没?
再猜猜?
揭晓答案——这种原产于特立尼达岛的猫头鹰蝶扮成毒蛇的样子 ,可以成功地捉弄它们的捕食者。当它们蜕下最后一层皮时,它们就进入了蛹期,并且换上了毒蛇的装扮。这种变形会持续13天。
与其他模仿蛇形不同的是,猫头鹰蝶的蛹可以感知到外部世界然后从内部进行应对。当敌人靠近时,蛹可以感受到它们的运动并且前后摇动躯壳,造成一种蛇在移动准备攻击的假象。
我国有类似的
穷翠凤蝶的幼虫
还有花椒凤蝶的幼虫
翠凤蝶幼虫
当然还有一种会飞的——蛇头蝶
这种蛇头蝶更像蛇吧
比上眼睛......想想还有什么动物更像蛇?还会飞呢?让子丨弹丨飞一会....我们接着旅行!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㸲牛,其阴多磬石,其阳多
琈之玉。鸟多多赤鷩,可以御火。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赤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小华山——少华山 这个也不用多说吧!是西岳华山的姊妹山,自古并称“二华”
这个少华山的当代建筑挺牛啊!
㸲牛?不知道啥一种野牛?
看看鬣羚[liè líng]
也叫明鬃羊,属牛科,典型林栖兽类,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4400 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因其最早是在印尼的苏门答腊被发现的,因此又叫苏门羚。而浙江省个别地区称之为牧羊。在中国,目前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福建、广东、广西以及陕南等地,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磬石——可以作磬的石头
“磬”本意是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状像曲尺。单个使用的叫特磬,成组使用的叫编磬。
赤鷩——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
又名金鸡,中型鸡类,体长59-110厘米。尾特长,约38-42厘米。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丨体丨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脚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
栖息于海拔500-2500米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成群活动,特别是秋冬季,有时集群多达30余只,春、夏季亦见单独或成对活动的。性机警,胆怯怕人。听觉和视觉敏锐,稍有声响,立刻逃遁。常常在林中边走边觅食,早晚亦到林缘和耕地中觅食。主要以植物的叶、芽、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小麦、大豆、玉米、四季豆等农作物。此外也吃甲虫、蠕虫、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为中国特有鸟种,该物种分布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琈之玉
一种有云絮状纹理的浅色的质地偏软的美玉,
这种玉石应该是比较低端的玉石。在古代美石为玉。
这四列山从空中俯看
日期:2019-02-28 21:45:24
松果山一只鸟翩翩飞来——搞毛啊不介绍我
这里提到的螐渠是我们现在的黑鹳,这种鸟“黑身赤足”,并且目前仍然生活于潼关附近的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属于一级国家保护动物。
抱歉本导游先休息休息,整理一下素材!
日期:2019-03-01 04:42:25
各位看官我们的旅行继续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到了符禺之山,一群如羊而赤鬣的葱聋兽来啦!诸位准备好!孜然!辣椒面!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蒙山红鬣黑山羊,补的不要不要的了!
符禺之山之鴖,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蓝翡翠身长29 -31 cm,体重71-138g,寿命10年。是一种以蓝色、白色及黑色为主的翡翠鸟。
遇仙河,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历史上曾叫过符禺水、乔谷水、招水等。发源于陕西省华县大明乡桥峪老牛山下,流经大明乡、金惠乡、赤水镇,在辛庄乡小涨村渭河大堤以北流入渭河。
桥峪老牛山就是符禺之山了!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枬,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铜。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水经注》日: “愚水出英山,北流与招水相得水乱流,西北注于灌。”《寰宇记》日:“愚水,亦名乔谷水, 又有渔村川水,旧自县西南金水谷西北流入 乔谷水,疑即古之招水也。
看到灌水,各位看官想到什么?
..........
..........
当然是腾云驾雾,翻云覆雨,八九玄功,七十二变,手持三尖两刃刀,呼纵哮天犬,眉清目秀,三眼灌江口二郎显圣真君——杨戬
二郎神的传说最早可见的记载在唐朝,目前兴盛在江苏,看来是不能参考了.......
这里的禺水也是符禺水?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鳢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其阳多箭 ,兽多㸲牛、羬羊。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杻——木制枷锁刑具
橿——锄头柄或车轮
这个招水也是符禺水?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名曰豪彘。
竹山的竹水北流注于渭河,丹水注于南洛河,这个丹水是一条小河
上一张地图
仔细看右上方,华县(现渭南华州区)境内有个甘江沟口,一条文峪河。
文峪河,为黄河支流南洛河的支流。文峪河又名金堆河,发源于陕西省华县金堆镇老爷岭的上岔和西川的干沟,曲折南流,经高家街、金堆城、白花岭、邓家湾、铁楼、车家台,至罗涧进入洛南县境,汇入南洛河。
我就把这定为丹水和竹山了,那么竹水呢?
看这张地图
箭峪河古名竹水,又名大赤水,发源于箭峪岭下的海棠沟。而且这里有豪猪(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名曰豪彘)。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没找到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囗,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上非下巴】,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它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县最东端的杨家堡,西至周至县最西界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终南山有两条古道:一是子午道,是西安通往汉中、四川的要道。唐代,四川涪州(今涪陵市)进贡杨贵妃的荔枝,取道西乡驿,不三日即到长安,因此这条道也名荔子路。二是武关道,是西安经商洛通楚、豫的大道。秦始皇二十八年“自南郡由武关归”,走的即是此道。唐代韩愈去广东潮州.途经蓝关时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
终南山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基地之一,从小秦岭的金堆城到栾山-大别山一带,有世界最大的钼矿资源;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金属与非金属矿和建材石料。
终南山至今还是隐修之山!
尸鸠——尸鸠即D衩鸠即布谷鸟——大杜鹃——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麻雀、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北红尾鸲、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带孵带育。
好么!又一条丹水,却是注入渭河的,丹水真多啊!
***********又西四百八里,曰大时之山,上多楮柞,下多杻橿,阴多银,阳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汉水——好一个汉水
《诗经.汉广》对汉水的浩淼宽广也有确切的描绘:“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汉也指天上的银河,即天汉。《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意为天上有大水(银河)。
汉也是汉族的族称天河之族!
汉水之源——嶓冢山
百某搜索——嶓冢山,又名汉王山,呈东西走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在《尚书·禹贡》中有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按照所言,便是汉江源头(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后人所著地理书籍《水经注》中“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以嶓冢为分水岭。
但是……………………………。
可但是……………………………
但可是……………………………
这可能是个错误的答案。因为不少人调查推断,西汉水才是汉水正源,嘉陵江袭夺汉江!
先看看现在的西汉水-嘉陵江示意图
今西汉水及其邻近诸水是嘉陵江的上游。
纪30年代初,赵亚曾、黄汲清等认为,今西汉水及其邻近诸水本是汉江上游,之所以会成为嘉陵江上游,是因为汉江江源一带与邻近的嘉陵江上游流域过去可能存在河流袭夺现象;后来,李承三、周廷儒等就袭夺问题又提出进一步看法;50年代,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工作队在汉江流域进行野外地理调查的时候,工作队的学者也基本上认同河流袭夺的观点。此后,河流袭夺说成为嘉陵江上游变迁的基本解释。
对照史料,在整个长江流域,目前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大洪水,是在汉江上。 《汉书·五行志》载:汉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汉中、南郡大水,水出流四千余家……之后数年,汉江仍是泛滥不断,同一本《汉书·五行志》还记载说: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夏,汉中、南郡水复出,流六千余家。南阳沔水流万余家;汉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秋,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汉水出,坏民室八千余所,杀三百余人……而《汉书·五行志》载:公元前186年,汉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至。
周宏伟,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说:
先秦时期,今嘉陵江上游诸水本是古汉水上源,其直接证据有二。一是《尚书·禹贡》的记载。《禹贡》“导水”章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人于江。”先秦秦汉时期的“幡冢(山)”,即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西汉水的发源地一带,学术界没有异议。这里的“漾(水)”是今嘉陵江上游重要支流青泥河的名称,“沧浪之水”为“汉水”在今湖北省襄阳附近河段的别名,“大别”即今大别山。所谓“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意思是说,大禹从嶓冢山疏导漾水东注汉水。可见,《禹贡》作者明确是以今嘉陵江上游青泥河作为汉水上源的。
二是《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这里所谓“嶓冢之山”,当然就是《尚书·禹贡》的“嶓冢(山)”。这里的“沔(水)”,是上古时代人们对古汉水上游河段甚至整个汉水的别称。因此,《山海经·西山经》中的这段文字也很清楚地表明,今嘉陵江上游诸水当时是连通今汉江的。
除上述两条直接证据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两条相关的旁证材料。
一是《尚书。禹贡》“梁州”条载:“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人于渭,乱于河。”这里的“西倾”,是指西羌部族,“桓(水)”为今白龙江,而“潜(水)”,是桓水的支流,大致相当于今陕西宁强阳平关附近至四川广元白龙江口的嘉陵江河段。(参见后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西倾(羌)部族人贡中原地区,先乘船顺桓水而下,然后转入潜水,经过沔水(古汉水上游),再进入渭水水路、黄河干流。这条贡道显然是上古时代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联系的一条重要水路通道,应就是秦以降所称的“故道”、“陈仓道”的前身。前206年,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发北袭关中,走的就是这条路。秦人所谓故道,其意显然是老路、旧道之意,这或许是相对于战国中期新辟的联系古代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著名的褒斜道而言。可见《禹贡》时代,古潜水与古沔水(汉水)之间应该还没有水道沟通;否则,西南地区和关中平原之间的往来,应该会像后来唐宋时代一样,直接利用嘉陵江水道上溯(参见后文),而不会分别潜水、沔水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