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鬼谷子

作者: hz_lj9999

  日期:2019-01-25 11:43:19
  一 谈谈鬼谷子
  在历史中被传的最神的一个人物,就当属鬼谷子了。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通,春秋时卫国朝歌人(今河南鹤壁市)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人(今河北临漳)。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谋略的理论。
  鬼谷子的现存史书资料极少。那么,鬼谷子是否真有其人呢?
  第一种认为历史上鬼谷子确有其人,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虽其中没有专门为鬼谷子先生做传,但在描述他的徒弟苏秦、张仪时,就多次提到其师从于鬼谷先生,如《史记·张仪》列传中写道。“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和张仪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再加上司马迁的求实性,所记载的内容可信度极高的。

  当然也有人质疑其中的说法,认为鬼谷子只是苏秦、张仪二人为给自己脸上贴金,凭空杜撰出来的。唐朝名家司马贞就在他的《史记索隐》中写道:“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不过古代讲究师出名门,苏秦张仪本就是才华横溢、胸有大志的人物,不太可能编造一个虚构人物自降身份,反而鬼谷子可能是当时著名的大师级人物。
  第三种说法听起来就更扯了,将鬼谷子描述成一个得道高人,能博古今通未来,所以他培养出来的弟子才各个神通广大。后世的很多志怪小说就多持有此观点,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著作中,就记载道“徐福下海求仙问药,就是因为秦始皇听闻其师傅鬼谷子妙言”。不过转念一想,如果鬼谷子能见到秦始皇的话,那他至少活了好几百年,这听来实在是匪夷所思。
  不过,传说中的鬼谷子可是比孔子这个老师还厉害,其弟子无一不是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人物。传说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都是其弟子。真假不得而知了。

  都把鬼谷子学术归入道家,是兵家,纵横家的鼻祖人物。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鬼谷子》不是一部等闲之作,它曾对社会尤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理论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此文本为道藏本,取自萧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文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根据房立中先生收集的资料,补齐了第十三、十四篇,并加上译文。
  以上资料来自互联网。在楼主看来,鬼谷子虽然谈谋略,谈睥睨纵横之术,背后归根揭底,就是利益分析。利益分析法作为现代一个分析社会,人群,个人的重要认识工具,现在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不过,儒家总是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挂在嘴边,所以,在历史上总是攻击鬼谷子。其实呢,理想和现实最好结合一下,毕竟谁也不是活在真空里。
  好吧,我们开始读一下鬼谷子。本帖不定期发,各位要有耐心了。
  日期:2019-01-25 11:50:11
  二 ,利益分析法
  在读书之前,贴一些利益分析法的资料:

  1)百度百科资料:
  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社会历史现象通过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它是我们把握国内国际利益格局,正确制定战略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中文名
  利益分析方法
  通    过

  社会历史现象
  特    点
  适用性和有效性
  补    充
  利益分析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
  目录
  1.1 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依据
  2.2 利益分析方法的内容
  1.3 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依据
  编辑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认识世界主要不是为了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利益理论,也非常重视利益分析方法。在他们看来,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入把握社会事件的本质及其根源的方法,在进行社会革命过程中只有自觉地运用它才能掌握主动并取得成功。[1] 
  那么,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依据何在呢?
  (一)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因的历史观,必然导致利益分析的方法论。

  人类是具有高级神经系统的能够进行理性思维从而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人类的自身机能需要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等问题,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构成了历史的基本前提。在人类为了实现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对物质产品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从而形成产生、交换、分配、消费的方式和关系,产生错综复杂的物质利益关系,并经常发生利益冲突。为了调节人类这些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社会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在内的意识形态和包括政府、军队、丨警丨察、监狱等在内的社会上层建筑机构。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都力图利用国家机器为自己服务,都力图利用意识形态为自身的利益辩护,因此在人类社会不仅有经济领域的斗争,还有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斗争。人类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适时地调整生产关系和变革上层建筑,从而形成了历史的演变过程。

  这里非常明确:第一,物质利益是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原始动因。第二,生产关系实质是物质利益关系,物质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就是各个时期人们对产品的占有、分配、交换的物质利益关系,正是这些利益关系的不同及其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差别、利益矛盾和利益对立。第三,物质利益是上层建筑的最终动因。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和发展都根源于物质利益。因为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7页。)宗教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宗教斗争“每次都隐藏着实实在在的现世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26页。)毫无疑问,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自始自终贯穿着物质利益这一主线。物质利益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力,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目的和归宿,人类历史的画卷正是围绕着谋取利益、实现利益而展开的。既然如此,把这种利益动力的历史观转化为分析和观察人类历史社会的方法论,是很自然的。

  (二)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必然导致利益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司马迁也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管子·牧民》也指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这些话语准确无误地反映了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古代如此,现代和将来也是如此。“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大”,这不仅表现在商品选择上,还表现在职业选择,生产行业、生产品种的选择,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选择以及方针路线政策的选择,国家制度的选择以及战略的选择上,而客观对象的命运如何,是否受到欢迎,则取决于客观对象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新的事物(包括产品、产业、工艺和方法)之所以取代旧事物,就在于它更适合人类的需要,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和更高的程度上满足人类的需要。

  利益支配人们的行为,自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北京大学的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活动时,之所以打着“小平您好!”的横幅,我国的干部群众在新历史时期之所以一再赞扬党的政策好,其根本原因是***带头制定和推行的我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言论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把真实的意图和利益目的掩盖起来,搞骗人把戏。在二战中,德国军队在突然袭击苏联之前,希特勒一再给斯大林发去和平的电波,麻痹苏联的领导层。所有这些都是根源于利益。“兵不厌诈”,在军事斗争中如此,在经济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政治生活中也是如此。

  利益也支配着由人们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对于阶级而言就是这样,在阶级斗争中,某一个阶级的领袖牺牲了,但那个阶级所进行的斗争是不会停止的,这是由他们的利益所决定的,除非社会条件得到了改造。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国家领导人的更替一般不影响其对外政策的性续性,这是由国家的利益决定了的。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就明确指出:“我国内外政策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统治价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注:《列宁全集》第27卷,第339页。)

  既然社会由人及其活动组成,而利益对于人的思想和言行具有支配性和根源性,由此自然引出利益分析的方法论。
  (三)利益分析方法是在社会领域彻底贯彻唯物论的必然要求。
  恩格斯指出:“旧唯物论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粮神的动力是最终的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蔽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4页。)这个原因其实就是物质利益。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物质利益问题,才把唯物主义彻底贯彻于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对这一点作了概述。他说:“对莱茵议会辩论的批评,迫使马克思着手研究有关物质利益问题,在这方面获得了一些无论法学和哲学都不曾提供的新观点。马克思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应当到黑格尔蔑视的‘市民社会’去寻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409页。)还指出:“我在曼彻斯特异常清晰地观察到,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微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个决定性的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现代阶级产生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因而是全部政治的基础……。当我们1854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再次见面时,马克思已从上述原理出发,大致完成了发挥性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工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47页。)恩格斯在这里清楚不过地说明,深入研究社会的物质利益问题是他们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契机,也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彻底贯彻唯物论的必然要求。

  利益分析方法的内容
  编辑
  (一)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
  利益问题既是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线,又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除了了解事件形成和发展经过的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利益根源,这样才能不被它的假像所迷惑,把握到其本质、动因和发展的趋势。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凭借其实力对亚洲国家实行殖民统治,因而出兵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但却打着“东南亚共荣”的口号。西方某些势力不愿看到中国社会稳步前进,日趋强大,想把中国政局和中国社会搞乱,但却打着关心中国人民的人权和民主权利的口号。所以通过社会事件把握其利益根源,就能揭示其动机、目的,揭示事件的本质。

  (二)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是它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一切重大社会事件都可以归结到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那么,其利益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其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的。任何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非是完全均等的,一般而言取得政治统治的阶级和社会集团获得的利益最大。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的基本态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力量出现了分化,形成了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是反对世界霸权的主力呢?***同志对此作了精辟的分析:因为霸权主义的“直接受害的还是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这就决定了有切身利益的第三世界是真正维护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力。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第三世界所处的地位和切身利害关系决定的。”(注:《***文选》第2卷,第416页。)***同志分析得很透彻,他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

  (三)分析利益格局是制定战略的依据。
  既然重大的社会事件的产生根源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它的利益是由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分析社会关系即整个利益格局是制定整个战略的依据。
  在30年代后期,由于抗日斗争的需要,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然而1941年发生了皖南事变,国民党部队枪杀新四军七千多人,许多人士都断言,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就此完结。然而此时,中国***人冷静地分析当时国际国内的利益格局,认为蒋介石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必将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同时它也不符合美、英在华和在亚洲的利益,因而也受到美英的反对和制约,因此据理进行斗争,就有可能使事情向着有利于中国人民利益的方向转化。事实证明,中国***人的判断是正确的,皖南事变后,由于中国***的努力,有效地压制了国民党的反共气焰,维护了抗日统一战线,从而维护了抗日大局,逐步实现了**对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前提。

  (四)要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有害的性质和程度,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社会主体倡导和策划,以及实施任何事情都出于一定的利益动因,因此必须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以及利害的性质和程度来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1956年朝鲜战争经过了几年之后,双方处于相持状态,当时***同志分析敌我双方的态势,认为通过和谈解决这场战争是可能的。因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已取胜无望,在整个战局上我方略强于敌方,敌人集中兵力撼我整个防线不动,我冲击敌方防线,其防线振动很大,而我国也不愿意在这场战争中无休止地消耗下去。后来虽然经历了谈谈打打的曲折过程,但最终美国的代表还是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显然***同志的估量是正确的。70年代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这二十多年来经历了多次的波折,受时了几次严重冲击,在美国国会中经常有议员找中国的茬并提出种种的反华提案,然而中美关系总的来说是在发展着的。为什么如此,究其原因就在于,美中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美中相互需要对方的巨大市场不说,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尤其是亚洲的和平与发展上,以及在实现全球军控、核技术不扩散上需要中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因为中国毕竟是有十二亿人口的亚洲大国。

  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编辑
  怎样看待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利益分析方法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之一,是任何社会主体要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必须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所在。

  另一方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所以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是通过利益而实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实现自身的利益,就能唤起人们的生产热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相反,如果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陷入困境,就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萎缩不前甚至受到破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是如此,要是它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损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势必阻碍经济发展,若是它为新的经济关系的确立和实施服务,给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展利益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自然就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确实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把利益方法作为钥匙,才能对社会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获得深刻而又具体的理解。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刻理解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工具。人类社会现象是复杂的,有民族纠纷、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等,这些社会现象无疑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因此,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利益的基础之发生作用的,因此用利益去说明就更深刻、更彻底,更能抓住根本。例如各个阶级内部矛盾、冲突、相互残杀,民族社会中氏族集团之间的冲突和吞并,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仅仅从社会基本矛盾去分析是难以理解的。

  当今国际社会另一个突出现象是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集团解散后,北大西洋组织没有解散,反而向东发展,甚至向俄罗斯的周边国家一带扩张。有的人对此表示不可理解,其实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之所以组织北大西洋组织,其目的就是要扼住苏联及其集团,捍卫并谋求全球的霸权利益。现在虽然华约解散了,苏联解体了,但俄罗斯仍是美国的潜在对手,是美国全球利益的主要竞争者和潜在威胁者。因此,美国的利益决定了不是解散北约,而是利用它来进一步扼住俄罗斯,实现自身在东欧一带的利益和全球的利益,因此自然力主北约向东欧一带发展。这就是前年美国不理会俄罗斯,自行轰炸波黑塞族以及新近又野蛮轰炸南斯拉夫迫其接受阿族自治的原因。俄罗斯前几年也试图通过实现亲西方的外交政策,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以及在解决国际争端中使自己的主张得到西方的尊重,以便更好地与西方协调立场。实际上俄罗斯的愿望一再落空,经援附带苛刻的条件不说,西方在处理国际争端中尤其是东欧事务中,经常把俄撇在一边,甚至俄持反对意见也不理睬。所以,近年来在俄罗斯政府中出现了一种与西方交往中要捍卫俄罗斯利益的政治倾向。实际上这种事态的发展并不奇怪,美国国力超强,俄罗斯相差太大,所以美国依仗其力量主张北约要在北约之外使用力量,咄咄逼人,它怎么可能把国力已衰弱,但又是他军事上的主要对手的俄罗斯作平等伙伴看待并加以扶持呢?显然,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这一系列社会现象的一把钥匙。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各种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体是多层次的,有个人、家庭、宗族、村落、企业、地方群体、社会集团、民族、阶层、阶级、国家以及全人类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由人所组成,其行为都根源于利益,受利益的支配和制约,而它们的利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它们的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利益分析方法在判断个人、阶级上是有效的,在分析和判断国家上也是有效的。旧中国的国家政权是封建买办阶级的国家政权,作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不可能彻底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对内不可能不盘剥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是劳动人民掌握着国家政权的国家,它对外自然不屈服于资本主义大国的压力,维护本国的利益,对内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政府反复强调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必须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这都是自然的。因为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及其行为倾向。

  (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